6種常用抗菌中藥對3株常見病原性細菌的抑菌作用檢測(一)_第1頁
6種常用抗菌中藥對3株常見病原性細菌的抑菌作用檢測(一)_第2頁
6種常用抗菌中藥對3株常見病原性細菌的抑菌作用檢測(一)_第3頁
6種常用抗菌中藥對3株常見病原性細菌的抑菌作用檢測(一)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6 種常用抗菌中藥對3 株常見病原性細菌的抑菌作用檢測(一)作者:薛建江喬海霞劉進軍季建軍張玉妥邱景富【摘要】目的 :建立抗菌中藥對臨床常見病原性細菌抑菌作用的檢測方法。方法 :選擇 6 種常用抗菌中藥(黃連、苦參、連翹、大黃、生地、知母 ),分別采用水提法制備至質(zhì)量濃度 1mg/L。應(yīng)用液體稀釋法測定上述中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最低抑菌濃度 (MIC)。結(jié)果 :建立了中藥抑菌作用的檢測方法。黃連、大黃與連翹抑制細菌的作用較強, MIC 值均 0.05mg/L,其中黃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強( MIC 值為 0.00625mg/L)。結(jié)論 :應(yīng)用本方法可以進行中

2、藥抑菌作用的檢測。 抗菌中藥對所試驗菌種表現(xiàn)不同的抑菌作用?!娟P(guān)鍵詞】中草藥;微生物敏感性試驗;抗菌藥;細菌【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methodtodetect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gainstpathegenicbacteria.Methods:Sixvarieti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ptisetc)wereselectedandextractedwithpurewatertomakeconcentratedwith1mg/

3、L.Threedifferentcommonpathogenicbacteriawereusedtodeterminethe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invitrowithliquiddilutionmethodtotheselectedmedicine.Results:Themethodswereestablishedtodetect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reeherbshadinhibitioneffectsonthestrainsoftest,amongwh

4、ichCoptisChinesishadthestrongesteffectandMICwas0.00625g/mLtoStaphylococcusaureus.Conclusion:Themethodscanserveasareferencefor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degreeofinhibitioneffectfordifferen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differentbacteriaweredifferent.【KEYWORDS】ChineseHerb,Mi

5、crobialSensitivityTests中藥幾千年來為中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現(xiàn)代預(yù)防和控制細菌性感染疾病中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應(yīng)用中藥進行抗感染治療具有副作用小,藥物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 1,2。在清熱解毒抗菌類中藥中開發(fā)抗菌藥物具有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長期以來,對于抗菌中藥作用機理的較少認識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目前,尚無統(tǒng)一規(guī)范的中藥抗菌作用評價方法。為此,本研究擬應(yīng)用抗生素最小抑菌濃度檢測方法,檢測 6 種常用抗菌中藥(大黃、苦參、連翹、黃連、生地、知母)對三種常見病原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作用,建立一種可以規(guī)范的中藥抗菌作用檢測方法。1

6、 材料與方法1.1 菌株的選擇選擇三種不同病原性細菌的標準株: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大腸埃希菌ATCC29523作為受試菌株,以上菌株全部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1.2 中藥的選擇選擇常用的清熱解毒類中藥(大黃、苦參、連翹、黃連、生地、知母)作為本次研究所用藥物。全部藥物購自河北北方學院中醫(yī)門診部。1.3 中藥的提取分別將上述中藥置于37溫箱烘干至易于研磨為止,準確稱取50g 中藥于250mL 蒸餾水中混勻,浸泡1h,用微火加熱煮沸30min,收集煎液,用無菌濾紙過濾,繼續(xù)加水250mL,同法煎制,30min后收集。將兩次煎液收集合并,應(yīng)用加

7、熱的方法將藥液濃縮至最終質(zhì)量濃度為1g/mL3。1.4 細菌的培養(yǎng)與稀釋將選定的實驗菌株,接種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35孵育 24h,進行菌落形態(tài)觀察并進行生化反應(yīng)再次鑒定后備用。菌液濃度的配制方法為,挑取菌落用 23mL 無菌生理鹽水校正至0.5 麥氏比濁單位, 使其含菌量為 1.5 ×108CFU/L。1.5MIC 的測定按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推薦的液體稀釋法測定實驗菌株的 MIC 值,通過瓊脂平板抑菌法觀察上述不同抗菌中藥的MIC 結(jié)果。具體應(yīng)用2 倍稀釋法對藥物進行稀釋,稀釋液為Mueller Hinton液體培養(yǎng)基, 每種中草藥的劑量分別為0.100、0.050、0.025、0.0125、0.00625mg/L,在每個試管中加入1.5 × 108CFU/L的細菌 10L,35培養(yǎng) 24h,分別轉(zhuǎn)種普通平板培養(yǎng)基, 24h 后無細菌生長的試管則為 MIC。所有試驗均在不同日期重復(fù) 3 遍。2 結(jié)果中藥大黃、黃連和連翹對三種受試菌株都具有較強的體外抗菌活性,MIC 值 0.050mg/L,其中黃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強, MIC 值為 0.025mg/L。而知母、生地和苦參的抑菌作用相對較弱, MIC 值0.100mg/L,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