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要求一本要求依據規(guī)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130-2011)。6 構造要求6.1 常用單、雙排腳手架設計尺寸 常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單、雙排腳手架結構的設計尺寸,可按表、表采用。表-1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式雙排腳手架的設計尺寸(m) 注:1、表中所示2+2+2×0.35(kN/m2),包括下列荷載: 2+2(kN/m2)為二層裝修作業(yè)層施工荷載標準值;2×0.35(kN/m2)為二層作業(yè)層腳手板自重荷載標準值。2、作業(yè)層橫向水平桿間距,應按不大于la/2設置。3、地面粗糙度為B類,基本風壓o

2、=0.4kN/m2 。 表-2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式單排腳手架的設計尺寸(m)注:同表-1。 單排腳手架搭設高度不應超過24m;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50m,高度超過50m的雙排腳手架,應采用分段搭設等措施。6.2 腳手架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腳手板 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2 縱向水平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圖-1)。(a)接

3、頭不在同步內(立面) (b)接頭不在同跨內(平面)圖-1 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布置1-立桿;2-縱向水平桿;3-橫向水平桿2) 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3 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應大于400mm(圖-2)。圖-2 鋪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的構造1-立桿;2-縱向水平桿;3-橫向水平桿;4-竹笆腳手板;5-其它腳手板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

4、規(guī)定:1 作業(yè)層上非主節(jié)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2 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另一端應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80mm; 3 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另一端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80mm。 主節(jié)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腳手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5、作業(yè)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鋪實;2 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等,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橫向水平桿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的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或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應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取130mm 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圖6.2.4 a);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應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圖6.2.4 b)。(a)腳手板對接 (b)腳手板搭接圖 腳手板對接、搭接構造3 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竹

6、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應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直徑不小于1.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4 作業(yè)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的兩端均應固定于支承桿件上。6.3 立桿 每根立桿底部宜設置底座或墊板。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窟吰律戏降牧U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圖)。圖 縱、橫向掃地桿構造1-橫向掃地桿;2-縱向掃地桿 單、雙

7、排腳手架底層步距均不應大于2m。 單排、雙排與滿堂腳手架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腳手架立桿的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當立桿采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各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 當立桿采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 ,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宜高出女兒墻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6.4 連墻件 腳手架連墻件設置的位置、數(shù)量應

8、按專項施工方案確定。 腳手架連墻件數(shù)量的設置除應滿足本規(guī)范的計算要求外,還應符合表的規(guī)定。表 連墻件布置最大間距搭設方法高度豎向間距(h)水平間距(la)每根連墻件覆蓋面積()雙排落地50m3 h3 la40雙排懸挑>50m2 h3 la27單排24m3 h3 la40注:h-步距;la-縱距。 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應靠近主節(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2 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 應優(yōu)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且不

9、應大于4m。 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應向腳手架一端下斜連接。 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對高度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連接。 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應采取防傾覆措施。當搭設拋撐時,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并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腳手架上,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º60º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再拆除。 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6.5 門洞 單、雙排腳手架門洞宜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型式(圖),斜桿與地面的傾角a應在450600之

10、間。門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1 當步距(h)小于縱距(la)時,應采用A型;2 當步距(h)大于縱距(la)時,應采用B型,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h=1.8m時,縱距不應大于1.5m; 2)h=2.0m時,縱距不應大于1.2m。(a)挑空一根立桿 A型 (b)挑空二根立桿 A型(c)挑空一根立桿 B型 (d)挑空二根立桿 B型圖 門洞處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1-防滑扣件;2-增設的橫向水平桿;3-副立桿;4-主立桿 單、雙排腳手架門洞桁架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單排腳手架門洞處,應在平面桁架(圖中ABCD)的每一節(jié)間設置一根斜腹桿;雙排腳手架門洞處的空間桁架,除下弦平面外,應在其余

11、5個平面內的圖示節(jié)間設置一根斜腹桿(圖中1-1、2-2、3-3剖面)。2 斜腹桿宜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圖6.5.1A型)時,宜在相交的縱向水平桿處,增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3 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當必須接長使用時,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構造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 單排腳手架過窗洞時應增設立桿或增設一根縱向水平桿(圖)。圖 單排腳手架過窗洞構造1-增設的縱向水平桿 門洞桁架下的兩側立桿應為雙管立桿,副立桿高度應高于門洞口12步。 門洞桁架中伸

12、出上下弦桿的桿件端頭,均應增設一個防滑扣件(圖),該扣件宜緊靠主節(jié)點處的扣件。6.6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雙排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單排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 單、雙排腳手架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shù)應按表的規(guī)定確定。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0600之間;表 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shù)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a45050060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shù)n765 2 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采用搭接或對接,搭接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 3 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

13、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xù)設置剪刀撐;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圖)。圖 高度24m以下剪刀撐布置 雙排腳手架橫向斜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jié)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xù)布置,斜撐的固定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第2款的規(guī)定; 2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斜撐,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距設置一道。 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6.7 斜道 人行并兼作材

14、料運輸?shù)男钡赖男褪揭税聪铝幸蟠_定:1 高度不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2 高度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斜道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斜道應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2 運料斜道寬度不應小于1.5m,坡度不應大于1:6;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于1m,坡度不應大于1:3;3 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4 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5 運料斜道兩端、平臺外圍和端部均應按本規(guī)范第條條的規(guī)定設置連墻件;每兩步應加設水平斜桿;應按本規(guī)范第條條的規(guī)定設置剪刀撐和橫向斜撐。 斜道腳手板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5、1 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 2 腳手板順鋪時,接頭應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應采用三角木填順;3 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 mm 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應為20 mm 30mm。6.8 滿堂腳手架 常用敞開式滿堂腳手架結構的設計尺寸,可按表采用。 表 常用敞開式滿堂腳手架結構的設計尺寸注:1最少跨數(shù)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c表c-1 規(guī)定2腳手板自重標準值取0.35 kN/ 3地面粗糙度為B類,基本風壓o=0.35kN/m24立桿間距不小于1.2m×1.2m,施工荷載標準值不小于

16、3kN/m2時,立桿上應增設防滑扣件,防滑扣件應安裝牢固,且頂緊立桿與水平桿連接的扣件 滿堂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6m;滿堂腳手架施工層不得超過1層。 滿堂腳手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條的規(guī)定;立桿接長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對接扣件布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水平桿的連接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第二款的有關規(guī)定, 水平桿長度不宜小于3跨。 滿堂腳手架應在架體外側四周及內部縱、橫向每6m至8m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以下時,應在架頂部設置連續(xù)水平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及以上時,應在架體底部、頂部及豎向間隔不超過8m分別設置連續(xù)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宜在豎

17、向剪刀撐斜桿相交平面設置。剪刀撐寬度應為6m8m。 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水平桿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滿堂腳手架的高寬比不宜大于3,當高寬比大于2時,應在架體的外側四周和內部水平間隔6m9m,豎向間隔4m6m設置連墻件與建筑結構拉結,當無法設置連墻件時,應采取設置鋼絲繩張拉固定等措施。 最少跨數(shù)為2、3跨的滿堂腳手架,宜按本規(guī)范6.4節(jié)的規(guī)定設置連墻件。 當滿堂腳手架局部承受集中荷載時,應按實際荷載計算并應局部加固。 滿堂腳手架應設爬梯,爬梯踏步間距不得大于300mm。 滿堂腳手架操作層支撐腳手板的水平桿間距不應大于1/2跨距;腳手板的鋪設應符

18、合本規(guī)范第條的規(guī)定。6.9 滿堂支撐架 滿堂支撐架立桿步距與立桿間距不宜超過本規(guī)范附錄C表C-2表C-5規(guī)定的上限值 ,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撐點的長度a不應超過0.5m。滿堂支撐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0m。 滿堂支撐架立桿、水平桿的構造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的規(guī)定。 滿堂支撐架應根據架體的類型設置剪刀撐,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普通型:1)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5m8m,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5m8m(圖-1)。2)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應設置連續(xù)水平剪刀撐。當支撐高度超過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5kN/,或集中線荷載大于20kN/m的支撐架,掃地桿的設置層應

19、設置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至架體底平面距離與水平剪刀撐間距不宜超過8m(圖-1)。圖-1 普通型水平、豎向剪刀撐布置圖1-水平剪刀撐;2-豎向剪刀撐;3-掃地桿設置層2 加強型:1)當立桿縱、橫間距為0.9 m×0.9m1.2m×1.2m時,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4跨(且不大于5m),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4跨。2)當立桿縱、橫間距為0.6 m×0.6m0.9 m×0.9m(含0.6m×0.6m,0.9m×0.9m) 時,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5跨(且不小于3m),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剪

20、刀撐寬度應為5跨。3)當立桿縱、橫間距為0.4 m×0.4m0.6 m×0.6m(含0.4m×0.4m)時 ,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3m3.2m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3m3.2m 。4)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應設置水平剪刀撐,掃地桿的設置層水平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水平剪刀撐至架體底平面距離與水平剪刀撐間距不宜超過6m,剪刀撐寬度應為3m5m(圖) 。圖-2加強型水平、豎向剪刀撐構造布置圖1-水平剪刀撐;2-豎向剪刀撐;3-掃地桿設置層 豎向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為45º60º,水平剪刀撐與支

21、架縱(或橫)向夾角應為45º60º,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的規(guī)定。 剪刀撐的固定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條的規(guī)定。 滿堂支撐架的可調底座、可調托撐螺桿伸出長度不宜超過300mm,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 當滿堂支撐架高寬比不滿足本規(guī)范附錄C表 C-2表C-5 規(guī)定(高寬比大于2或2.5)時,滿堂支撐架應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與結構柱進行剛性連接,連墻件水平間距應為6m9m,豎向間距應為2m3m。在無結構柱部位應采取預埋鋼管等措施與建筑結構進行剛性連接,在有空間部位,滿堂支撐架宜超出頂部加載區(qū)投影范圍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撐架高寬比不應大于3。6.10 型鋼懸挑腳手架 一次懸挑腳手架高度不宜超過20m。 型鋼懸挑梁宜采用雙軸對稱截面的型鋼。懸挑鋼梁型號及錨固件應按設計確定,鋼梁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60mm。懸挑梁尾端應在兩處及以上固定于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上。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huán)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于16(圖)。圖 型鋼懸挑腳手架構造1-鋼絲繩或鋼拉桿 用于錨固的U型鋼筋拉環(huán)或螺栓應采用冷彎成型。U型鋼筋拉環(huán)、錨固螺栓與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