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資料_第1頁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資料_第2頁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資料_第3頁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資料_第4頁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復習要點詠 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傅(fù) 柳絮(xù) 差可擬(ch)(n) 無奕(yì) 雪驟(zhòu) 道韞(yùn)2本文選自南朝宋彭城人 劉義慶 編著的 世說新語 一文。3解釋字詞:內集(家庭聚會) 兒女(子侄輩) 俄而(不久,一會兒) 欣然(高興地)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風起(

2、憑借) 即(是) 4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舉行家庭聚會,跟子侄輩們談論詩文。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5“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文義”等要素。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歡快、輕松、融洽的家庭氣氛。6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C )A撒鹽 / 空中差 / 可擬B白雪 / 紛紛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風起 D左將軍 / 王凝 / 之妻也7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3、 )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后喻。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D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沒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后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你以為作者寫上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補充謝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贊賞道韞的才氣。9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答:(1)“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且兩者都是輕飄飄的,呈團狀

4、,這一點極相似。10除“柳絮”一喻外,你還能寫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喻體嗎?能否再寫出幾句詠雪的詩句嗎?詞:鵝毛、鴨絨、揚花、梨花、花絮、飛花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1給加點的字注音:與人期行(q) 尊君在不(fu)12解釋加橫線的字詞。與友期行(約定) 太丘舍去(離開)

5、 去后乃至 (才)(4)待君久不至(您,對對方的尊稱 )尊君在不(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相委而去(丟下,舍棄)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下車引之  (拉)  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1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家父)等你好久你不來,他已離開了。、(你)到正午還不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很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14“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 不守信

6、用的人,“友人便怒”,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 言辭粗魯、只會怪罪別人兒不會反省自己   的人,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 知錯能改  的人。陳元方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xiàn)這一天資的語言是“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也表現(xiàn)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xiàn)不滿的行動是“  元方入門不顧  ”。 15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不失禮:對這種無信無禮之人,不值得與他交談,表現(xiàn)了陳元方的

7、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也符合一個七歲小孩的心理。(失禮:既然友人已經感到慚愧難當了,對父親的朋友應當以禮相待。)16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為人處事要講信用,懂禮貌 17你知道哪些有關誠信的的詞語或名言?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請各舉出兩例)詞語: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誠所至,金石為開故事:司馬光砸缸 曹沖稱象 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論語十二章復習資料一、文學常識: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學派的。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于尼,故名丘,字仲尼。陬邑(今山東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作春秋???子思想

8、的核心是 “仁”,所謂“仁”就是“ 愛”。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yè)、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鬃拥乃枷雽笫喇a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鬃铀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的。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論語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2、 注音: 不亦說(yuè)

9、乎 慍(yùn) 三?。▁ng)吾身 逾(yú)規(guī)(j) 罔(wng) 殆(dài) 好(hào)之者 一簞(dn)食 曲肱(gng) 篤(d)志 論(lún)語3、 解釋詞語及翻譯句子: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復習。 (時:按時) 說:同“悅”,愉快。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慍:生氣,發(fā)怒。君子: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時復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

10、有修養(yǎng)的人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吾:我。 日:每天。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鹤晕覚z查,反省。)為:替,給。 忠:盡心竭力。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 同 “又” 立:站立,站的住,這里指可以獨立做事情。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惑:迷惑

11、,疑惑)天命: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順:能聽得進不同意見。逾:越過,超過。矩:規(guī)矩,規(guī)范。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可以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guī)矩?!?、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睖兀簻亓暎瑥土?。 故:指學過的知識,舊知識。 新:新的理解與體會。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有害。譯文: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

12、會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也會有害。”6、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埃喝淌?。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飯,一碗水,住在簡陋的屋子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不改變自己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喜歡,愛好。 樂:以為樂趣。之:代詞,它。這里指學問和事業(yè)。譯文:孔子說:“懂得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

13、,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飯疏食:吃粗糧。(飯:這里是“吃”的意思。疏食:粗糧。)曲肱:彎著胳膊。(肱:胳膊,)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幾個人,泛指多人。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擇:選擇。善者:好的方面,優(yōu)點。從:跟從,這里指學習。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0、子在川上曰:“逝者

14、/如斯夫,不舍/晝夜?!?川:河,河流。逝者:指流逝的時光。(逝:流逝) 斯:這,指河水。 舍:舍棄。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三軍:軍隊的通稱。 奪:被奪取,改變。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漢。譯文: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篤:忠實,堅守。 仁:仁德。譯文: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并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彼?、按要求默寫:1、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 , 。 

15、;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 。  3、論語中論述學習應有謙虛的態(tài)度,要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的句子是:              ,                 。4、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

16、取的正確態(tài)度是: , 。 5、表達對遠方朋友到來的喜悅之情,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 ?6、曾參講治學的人要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的句子是: ? ?  ?7、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論語中與之表述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8、孔子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的句子是: , 。9、強調復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10、論語中含義深遠,金鏗玉振,古往今來,不知激勵過多少志士仁人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17、60;     ,                    。11、論語中用簡潔樸素的筆致,勾畫出一個安貧樂道者的心理狀態(tài),平凡而又高潔,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顯得彌足珍貴的句子是:              &

18、#160;,              ,               。             ,      

19、60;         。12、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是: , 。1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庇纱宋覀兛梢月?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 。五、問題探究:1、寫出幾個在論語中出現(xiàn),現(xiàn)在還使用的成語。參考答案:溫故知新、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guī)?、擇善而從、不亦樂?、 用文中原句回答,孔子在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上有哪些主張?試就其中一點談談你的體會。參考答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三人行,

20、必有我?guī)熝伞?擇其上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談感受示例一:“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50多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談感受示例二:“溫故而知新?!边@句話講的是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