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內容及方法_第1頁
沉降觀測內容及方法_第2頁
沉降觀測內容及方法_第3頁
沉降觀測內容及方法_第4頁
沉降觀測內容及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沉降觀測主要內容及觀測方法1 沉降變形觀測范圍、內容運糧河特大橋墩、臺基礎的沉降和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徐變變形的觀測。2 運糧河特大橋沉降變形觀測2.1一般要求2.1.1橋梁墩臺基礎沉降觀測:每個墩臺均進行沉降觀測。2.1.2預應力混凝土梁徐變變形觀測:每30孔選擇1孔進行(不足30孔應按30孔計,另每300孔增加3孔進行觀測)。2.1.3橋涵主體工程(包括架梁)完工后,沉降觀測期一般應不少于6個月;巖石地基等良好地質區(qū)段的橋梁,沉降觀測期應不少于60天。觀測數(shù)據(jù)不足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適當延長觀測期。2.2觀測點的布置2.2.1橋梁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點布置:墩臺沉降觀測點按新建鐵路

2、哈爾濱至大連鐵路客運專線沈陽至哈爾濱段施工圖橋梁沉降觀測標布置參考圖施工,承臺上布置兩個,墩身上布置兩個,共計四個(目前承臺已覆蓋,線下部分只需對墩身部分進行測量,493座墩身)。2.2.2預應力混凝土梁徐變變形觀測點布置:設置在箱梁四個支點和跨中截面兩側腹板梁頂處,每孔梁的測點數(shù)應共計6個,具體見新建鐵路哈爾濱至大連鐵路客運專線沈陽至哈爾濱段施工圖橋梁沉降觀測標布置參考圖,(我部現(xiàn)有536孔梁須進行沉降徐變觀測)。2.2.3變形觀測點鋼筋頭為半球形,高出埋設表面30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具體見新建鐵路哈爾濱至大連鐵路客運專線沈陽至哈爾濱段施工圖橋梁沉降觀測標布置參考圖。2.3觀測精度:墩、

3、臺基礎的沉降和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徐變變形的觀測精度為±1mm,讀數(shù)取位至0.1mm。2.4觀測頻次2.4.1表 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頻次觀測階段觀測頻次備 注 觀測期限 觀測周期墩臺基礎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墩臺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臺回填時,測點應移至墩身或墩頂預制梁橋架梁前全程1次/周預制梁架設全程前后各1次附屬設施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橋位施工橋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結構施工中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屬設施施工全程荷載變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橋機(運梁車)通過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進行2次通過前后的觀測橋梁主體工程完工無碴軌道鋪設前6個月1

4、次/周巖石地基的橋梁,一般不宜少于2個月 無碴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天無碴軌道鋪設完成后24個月03個月1次/月工后沉降長期觀測412個月1次/3個月1324個月1次/6個月2.4.2預應力混凝土徐變上拱觀測頻次見表5.4.2。表 梁體變形觀測頻次觀測階段 觀測頻次備 注觀測期限觀測周期梁體施工完成/設置觀測點預應力張拉期間全程張拉前后各一次測試梁體彈性變形橋梁附屬設施安裝全程安裝前后各一次測試梁體彈性變形預應力張拉完成無碴軌道鋪設前60天1次/1、3、5天后期1次/周 無碴軌道鋪設期間全程1次/天無碴軌道鋪設完成后24個月03個月1次/月殘余徐變變形長期觀測412個月1次/3個月1324個月

5、1次/6個月3 運糧河特大橋沉降變形測量3.1一般要求3.1.1沉降變形觀測根據(jù)客運專線鐵路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guī)定的要求,沉降變形觀測網按三等變形測量等級技術要求建立,沉降觀測采用二等水準測量,觀測精度不低于±1mm,讀數(shù)精度0.1mm,沉降觀測點采用DS05型儀器觀測,觀測方法按國家一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3.1.2建立沉降變形觀測網,布設水準基點(基準點)和工作基點,埋設在不受施工干擾的穩(wěn)定地基內,并進行定期復核、校正。高程應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網系統(tǒng)并與施工高程控制網聯(lián)測。全線二等水準測量貫通后,將沉降變形觀測網與二等水準點聯(lián)測,統(tǒng)一

6、歸化為二等水準基點上。3.1.3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應進行定期檢查并作出詳細記錄;每次測量應采用同一儀器,固定觀測人員,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在基本相同的環(huán)境和觀測條件下工作。3.1.4各種原始測量記錄應真實、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計算成果和圖表清晰、簽署齊全,并妥善保存。3.1.5參與觀測的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3.2觀測水準基點(基準點)、工作基點的布設3.2.1觀測水準基點(基準點)的布設在沿線施工已設水準基點的基礎上,按距離不大于1km增設水準基點(基準點),水準基點應設在變形區(qū)以外的原狀土層上,應埋入當?shù)貎鼋Y線以下不小于0.5m,亦可利用穩(wěn)固的建筑物、構筑物設立水準點。每個獨

7、立的觀測網應設置不少于3個穩(wěn)固可靠的水準基點(基準點)。3.2.2工作基點的布設為滿足沉降變形觀測的精度要求,在沿線已設水準基點的基礎上,兩工作基點間距宜小于100m,工作基點距路基中心的距離應小于100m。觀測工作基點必須布設在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且不受施工影響的穩(wěn)定地基內。采用頂端圓滑的20mm長60cm鋼筋插入基樁中,基樁應埋入當?shù)貎鼋Y線以下不小于0.5m,采用混凝土澆注固定,并按順序編號。3.2.3觀測網中,工作基點應定期與水準基點進行校核。當對沉降觀測成果發(fā)生懷疑時,應隨時進行復測校核。3.3沉降變形觀測主要技術要求3.3.1 沉降變形觀測網主要技術要求沉降變形觀測網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

8、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mm)每站高差中誤差(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監(jiān)測已測高差較差(mm)使用儀器、觀測方法的要求三等1.00.3DS05或DS1型儀器,按暫行規(guī)定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n:測站數(shù)3.3.2沉降變形觀測點的精度要求和觀測方法沉降變形觀測點的精度要求和觀測方法等級高程中誤差(mm)相鄰點高差中誤差(mm)觀測方法往返較差、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一等±0.5±0.3按國家一等精密水準測量3.3.3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應滿足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guī)定中高程控制測量二等水準測量等級有關指標。其主要技術指標列表如下:等級水準儀的型號

9、視線長度(m)視線高度(下線讀數(shù))(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累計差(m)基、鋪面讀數(shù)較差(mm)基、鋪高差較差(mm)往、返較差、符合允許閉合差(mm)一DS05300.50.51.50.30.4±0.3或±3注:n-測站數(shù);L-水準線路長度(以km計)。3.3.4水準儀的精度要求選擇滿足一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不低于DS1精度的精密水準儀,配套銦鋼尺,電子水準儀配編碼水準尺。本工程選擇Trimble DINI 12數(shù)字水準儀及配套銦鋼尺。4 沉降觀測結果的分析、評估4.1 運糧河特大橋基礎沉降分析評估應采用曲線回歸法。對于預制梁橋,基礎沉降應按墩臺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

10、梁后三階段進行。4.1.1 根據(jù)橋梁實際荷載情況及觀測數(shù)據(jù),應作多個階段的回歸分析及預測,綜合確定沉降變形的趨勢,曲線回歸的相關系數(shù)應不低于0.92。首次回歸分析時,觀測期不應少于橋梁主體工程完工后3個月。4.1.2 利用兩次回歸結果預測的最終沉降的差值不應大于8mm。兩次預測的時間間隔一般不少于3個月。4.1.3 橋梁主體結構完工至無碴軌道鋪設前,沉降預測的時間應滿足以下條件:s(t)/s(t=)75%式中:s(t): 預測時的沉降觀測值;s(t=): 預測的最終沉降值。4.1.4設計預測的總沉降量與通過實測資料預測的總沉降量之差不宜大于10mm。4.2 鋪設無碴軌道技術條件的評定4.2.1

11、處于巖石地基等良好地質的橋涵,當墩臺沉降值趨于穩(wěn)定且沉降總量不大于5mm時,可判定沉降滿足無碴軌道鋪設條件。4.2.2對于一般的橋梁其墩臺工后沉降20mm,相鄰墩臺的沉降差5mm;對于連續(xù)梁等特殊結構其相鄰墩臺均勻沉降差的允許值滿足設計允許值。4.2.3預應力混凝土橋梁上部結構的變形要求:(1)終張拉完成時,梁體跨中彈性變形不宜大于設計值的1.05倍;(2)扣除各項彈性變形,終了張拉60天后,跨中徐變上拱:L50m時,不應大于7mm;L50m時,不應大于L/7000或14 mm。(3)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根據(jù)梁體變形的實測結果,確定梁體的實際彈性變形計徐變變形系數(shù),并按下式估算無碴軌道的最早

12、鋪設時間t:()(t)·彈性 允許式中 ()根據(jù)實測結果確定的混凝土徐變系數(shù)終極值 (t)根據(jù)實測結果確定的鋪設無碴軌道時混凝土徐變系數(shù); 彈性實測梁體終張拉后的彈性變形;允許L50m時為10mm,L50m時為L/5000或20mm。滿足以上條件的橋涵可鋪設無砟軌道需要人員:12人,4組,水準儀4臺套,每天出具測量資料,觀測時間為連續(xù)5個月。吳總: 你好!這兩天在外做橋梁荷載試驗,今天才看到你的郵件,深表歉意。從你所列的工作(493座墩身沉降、536孔梁徐變及其他)和要求來看,工作量和難度均比預期的大。 如果不考慮別的因素,僅滿足以下要求:12人,4組,水準儀4臺套,每天出具測量資料,觀測時間為連續(xù)5個月(7-11月)。我們的報價為56萬元,具體預算如下:(1)人工工資:18萬(按3000元/人月,從給出的工作量來看,這個標準并不高)。(2)儀器費16萬(其中新購2臺套13萬,另2臺租用費3萬)。(3)交通費3萬(其中路費按每人往返2次供2.4萬,的士及其他現(xiàn)場交通0.6萬)(4)現(xiàn)場生活或與辦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