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1頁
部編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2頁
部編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3頁
部編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知識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下面的小古文,回答問題。 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固,必將有盜?!逼溧徣酥敢嘣?。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 而疑鄰人之父。(節(jié)選自韓非子·說難)(注)宋:宋國。雨(yù):下雨,名詞作動詞。筑:修補。盜:小偷。父(f):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這里譯為“老人”,指鄰居家的老人。亦云:也這樣說。亦,也。云,說。暮:晚上。亡:丟失。家:指這家人。甚:很,非常。智其子:認為他的兒子很聰明。1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判斷,下面句子中說法不正確的一

2、項是(    )A.宋國有個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墻毀壞了。B.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錢財。C.不把墻修好,一定會有小偷進來。D.富人家的那個兒子十分聰明。2這個故事主要想告訴我們(    )A.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補救。B.富人的兒子非常聰明。C.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D.鄰居家的老人多管閑事。2. 文言文閱讀。司馬光好學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dài)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

3、其義,所得多矣。”(注釋)司馬溫公:即司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學家。下帷絕編:“下帷”,是指東漢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絕編”,是指孔子讀易時,好幾次把穿簡(書)的牛皮繩子翻斷了,這里借此指讀書勤奮。迨:等到。1翻譯下面的句子。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_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_2本文中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A.患記問不若人。 B.書不可不成誦。C.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 D.用力多者收功遠。3司馬光的苦讀精神鞭策和激勵著代代學子。自古以來,形容勤奮讀書的成語有_、_;形容勤奮讀書的詩句有_,_;默

4、讀和朗讀是兩種讀書方法,它們有著不同的作用_,_(填古今賢文讀書篇中的句子)。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宋濂嗜學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注釋)余:我;宋濂自稱。嗜:喜愛。致:買。假:借。手自:親手。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寫。走:快跑。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夠。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詞。余幼時即嗜學。_錄畢,走送之。_2“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這句話的意思是_。

5、3用“”標出最能表現(xiàn)作者讀書勤奮、抄書艱苦的語句。4文中宋濂的事例說明()。A.安貧樂道、喜愛讀書,是生活的支柱。B.刻苦學習、誠實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條件。C.虛心請教、經(jīng)常復習,有助于鞏固知識。D.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礎。4. 閱讀理解。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币粌涸唬骸叭粘醭龃笕畿嚿w,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解釋加點的詞。(1)而日中時遠也 日中:

6、_(2)日初出滄滄涼涼 滄滄涼涼:_2寫出下列加點詞古今不同的意義。(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古義:_今義:_(2)及其日中如探湯。古義:_今義:_3聯(lián)系課文,翻譯句子。(1)孔子不能決也。_(2)孰為汝多知乎?_4兩小孩辯斗的原因是:一兒認為_,原因是_;一兒認為_,原因是_。(出原文作答)5兩小兒所持的依據(jù)有道理嗎?你認為該怎樣解釋這一現(xiàn)象?_5. 文言文閱讀。1獅子王與豺chái1曩nng有獅子王,于深山攫jué一豺,將食之。2豺曰:“請為王月送二鹿以自贖shú。”獅子王悅。3 豺以時而進,已亦攫得貍、兔自存。期j年,鹿盡,豺無可送者。4獅子王遇豺

7、,曰:“汝殺眾生亦多矣!今次至汝,汝其圖之!” 5 豺無以對,遂為獅所食。字詞解釋:曩:_  攫:_ 月:_  以: _ 期j年: _   圖:_2子產(chǎn)受騙1 昔者有饋kuì生魚于鄭子產(chǎn),子產(chǎn)使校人畜xù之池。2 校xiào人烹png之。反命曰:“始舍sh之,圉y圉焉,悠然而逝?!? 子產(chǎn)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4  校人出曰:“孰謂子產(chǎn)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字詞解釋:饋:_ 畜:_ 烹:_  

8、60;反命:_  舍:_   孰:_   既:_3楚子發(fā)母楚子發(fā)母,楚將子發(fā)之母也。子發(fā)攻秦絕糧,使人請于王,因歸問其母。母問使者曰:“士卒得無恙乎?”對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庇謫枺骸皩④姷脽o恙乎?”對曰:“將軍朝夕芻豢黍粱?!弊影l(fā)破秦而歸,其母閉門而不內(nèi),使人數(shù)之曰:“子不聞越王勾踐之伐吳耶?客有獻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飲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戰(zhàn)自五也,異日,有獻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賜軍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戰(zhàn)自十也。今子為將,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獨朝夕芻豢黍粱,何也?”詩不云乎,好樂無荒,良士休休,言不失和也,夫使人

9、入于死地,而自康樂于其上雖有以得勝,非其術也。子非吾子也,無入吾門!”子發(fā)于是謝其母,然后內(nèi)之。字詞解釋:問:_ 得無:_ 恙:_   內(nèi):_  數(shù):_ 今:_   謝:_4鹿亦有智博山李氏者,以伐薪為生。一日,于山坳ào得一鹿仔,攜家喂養(yǎng)。鹿稍長,甚馴,見人則呦yu呦鳴。其家戶外皆山,鹿出,至暮必歸。時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獵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間無所獲,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與。獵者固請。李氏遲疑曰:“待吾慮之。”是夜鹿去,遂不歸。李氏深悔之。字詞解釋:伐:_  稍:_ 

10、馴:_  值: _ 旬: _   與:_ 固: _6. 閱讀下列文言文語段,完成練習。韓康伯數(shù)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裈?!眱涸?“已足,不須復裈也?!蹦竼柶涔剩鹪?“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蹦干醍愔?,知為國器'。注釋襦(ru):短襖。復裈(kun):夾褲。國器:治國之才。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家酷貧_止得福_已足_知為國器_2下列每組加點詞語意思都不同的項是(   )。尋作復裈 

11、0; 不須復裈也   母問其故   故不須耳止得襦   今既著襦A.   B.   C.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_4下列說法正確的項是( )。A.韓康伯告訴母親自己可以用熨斗取暖,不再需要夾褲。B.韓康伯的母親給自己做了短襖,讓兒子幫她熨燙。C.韓康伯的母親通過兒子的語言發(fā)現(xiàn)了他的智慧,認定他將會成就一番大業(yè)。D.韓康伯孝順母親,懂得節(jié)儉,因此成為治國人才。7. 閱讀文段,然后完成練習。學 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

12、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寫出加點字的意思。(1)通國之善弈者也(_) (2)使弈秋誨二人弈(_)2用“   ”劃出“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3翻譯下面的句子。惟弈秋之為聽。_8. 文言文閱讀。書戴嵩畫牛(節(jié)選)一日曝(pù bào)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miào miù)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1在

13、文中( )內(nèi),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這是_為唐代畫家_的斗牛圖寫的題跋。3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拊掌:_   乃:_4用自己的話寫出句子意思。處士笑而然之。_5本段分兩部分,先敘述_;后引用古人的話“_,_”說明藝術創(chuàng)作離不開細心觀察,強調(diào)藝術家要向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學習。9.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日:“我欲之四楚?!背既眨骸熬瑢⑥蔀楸泵??”日:“吾馬良!”臣日:“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比眨骸拔嵊盟亩?!”臣日:“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比眨骸拔嵊咛锷?!”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注釋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之:動詞,

14、往到。用:資用,即路費。御者:駕車的仆夫。1解釋加點的字。我欲之楚(_)   將奚為北面(_)2“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這句話的意思是。_。3成語“_”出自本文,比喻 _。10.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教學相長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1給下列句中劃橫線的字在( )中注音,并解釋意思。弗食不知其旨(_)_教學相長(_)_雖有至道(_)_知困,然后能自強也(_)_2翻譯句子。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

15、60;  故曰:教學相長也 _3教學相長集中論述了(_)與(_) 的關系問題,說明了(_)的道理。11. 閱讀理解。螳螂捕蟬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jià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眨 蹦肆T其兵。(注釋)蟬:知了。荊:楚國。舍人:國王的侍從官:少孺子:年

16、輕人。懷丸操彈:藏著子彈,拿著彈弓。旦:早晨。子:你。委身曲附:彎曲著身體,屈著前肢。延頸:伸長頭頸。務欲:一心想要。前利:眼前的利益。1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下列字詞的意思。諫:_  三旦:_  善哉:_2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1)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_(2)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_3根據(jù)文言文的內(nèi)容,補充填寫下面的關系圖。人_蟬4關系圖講述的就是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下列成語中與它不屬于同一類的一項是(   )A.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B.鷸蚌相爭,漁翁得利C.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D.萬事俱備,只欠東風5文中“

17、少孺子”的觀點是什么?他是怎樣說明自己觀點的?_12. 閱讀理解。薛譚學謳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注釋)謳:唱歌窮:盡,完 遂:于是 辭:告辭 弗止:沒有勸阻 郊衢(qú):城外大道旁 撫節(jié):打著拍節(jié) 遏:阻止 謝:道歉  反:通“返”,返回。1給加點的“于”字選擇正確的解釋(1)薛譚學謳于秦青。(_) (2)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_)A往,去,向 B在   C表示比較,相當于“比” D于是2文中表現(xiàn)秦青高超歌唱技藝的語句是:_(找出原句)3從“薛譚乃

18、謝求反?!笨梢钥闯鲅ψT是一個_的人。4用自己的話簡要概述一下這個故事,并說說你看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受或啟示?_13. 課內(nèi)閱讀。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日:“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A.所寶以百數(shù)(寶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翹起尾巴)D.處士笑而然之(認為是錯的)2翻譯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_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有(_)和(_)。A.藝術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象。B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實際。C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fā),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長。D知錯就改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14.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釋義。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孤:_或夜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