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分析_第1頁
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分析_第2頁
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分析_第3頁
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分析_第4頁
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療效分析作者:謝思華 作者單位:(廣東省湛江南油職工醫(yī)院,廣東湛江 524057) 【摘要】 目的 觀察桂枝生脈五苓散治療新生兒硬腫癥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100例重度新生兒硬腫癥的臨床資料,屬常規(guī)復溫、補液及對癥治療者(對照組)50例;屬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桂枝生脈五苓散口服或鼻飼者(中藥組)50例。結果 中藥組和對照組的硬腫消退天數為(41)d和(61)d,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fā)癥的例數分別為7例和17例,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中藥組治愈48例,好轉0例,死亡2例(合并肺出血2例);對照組治愈40例,好轉

2、2例,死亡8例(合并肺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2例和缺血缺氧性腦病伴顱內出血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Hc=5.87,P50%,體溫35者89例,體溫3536者11例,均伴有硬腫癥的五不癥狀。100例中有78例來自農村,22例為本院分娩。10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中藥組(各50例)。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28周產1例,37周產42例,38周產7例;體質量1 500g者13例,2 500g者37例,平均(1 810280)g;硬腫范圍(64.08.8)%;合并肺炎16例,輕中度缺血缺氧性腦病伴顱內出血22例,肺透明膜病2例,肺出血5例,肺炎并高膽紅素血癥8例。中藥組男30例,女20例;28周產

3、2例,37周產39例,38周產9例;體質量1 500g者13例,2 500g者37例,平均(1 880360)g;硬腫范圍(64.08.9)%;合并肺炎17例,輕中度缺血缺氧性腦病伴顱內出血26例,肺透明膜病2例,肺出血2例,肺炎并高膽紅素血癥6例。2組在性別、孕周、體質量、硬腫范圍和并發(fā)癥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判斷標準 新生兒硬腫癥的診斷按照全國新生兒會議制訂的標準1。治愈:癥狀全部消失,體溫正常,硬腫消退,各器官功能恢復良好,實驗室各項檢查指標正常;好轉:癥狀減輕,體溫基本正常,硬腫范圍明顯縮小,實驗室檢查基本正常2。 1.3 方法 對照組只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復溫,控制感染,熱量和補液供

4、給,糾正器官功能紊亂。中藥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桂枝生脈五苓散水煎,口服或鼻飼。方藥:黃芪9g,西洋參3g,麥冬9g,五味子1g,桂枝3g,白術6g,澤瀉69g,茯苓69g,炙甘草1.53g,制附子1g,水煎至3060mL,分23次口服或鼻飼,連續(xù)35d。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0.0軟件,采用t檢驗,2檢驗及秩和檢驗。 1.5 結果 中藥組和對照組硬腫消退天數分別為(41)d和(6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fā)癥的例數分別為7例和17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組治愈48例,好轉0例,死亡2例(合并肺出血2例);對照組治愈

5、40例,好轉2例,死亡8例(合并肺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2例和缺血缺氧性腦病伴顱內出血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c=5.87,P0.05)。 2 討論 新生兒硬腫癥是新生兒期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皮膚及皮下脂肪變硬及水腫,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血流緩慢,血流量減少,組織灌注不足,缺氧及酸中毒,最終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并發(fā)DIC、肺出血,嚴重感染而死亡3。除寒冷損傷是其主要原因外,也與感染、早產、低出生體重、窒息、缺氧、低血糖及酸中毒等病理狀態(tài)有關。本組100例中有早產兒84例,低出生體重兒74例,極低體重兒26例。雖然目前對復溫療法,供給熱卡及補液,糾正器官功能紊亂,控制感染及支持對癥治療已達

6、成共識,但用這些常規(guī)方法治療重度硬腫癥,往往患兒恢復的時間長、并發(fā)癥多、病死率較高。 現代中醫(yī)認為新生兒硬腫癥的發(fā)病機理是小兒先天稟賦不足,稚陰稚陽,脾常不足,腎常虛。若后天護養(yǎng)失調,加上風寒外襲肌表,水濕內侵,導致腎功能失調,腎陽虛弱,脾陽不振,故出現腎脾陽虛。腎陽虛弱,一則無以溫化水濕從膀胱而去,所謂關門不利則聚水,水氣不得蒸化而浮腫;另則不能溫養(yǎng)脾土,脾虛中氣不足,氣化功能障礙,水液潴留,溢于肌膚,形成水腫4。故小兒腰腹下肢浮腫為甚,小便短小,神倦肢冷,疲乏無力,即所謂硬腫癥的五不癥狀。若腎氣衰竭、正氣虛弱,均可出現水邪凌心犯肺,出現浮腫加重、脈沉無力、四肢厥冷,病情危重,最終發(fā)展為DI

7、C,肺出血和呼吸循環(huán)衰竭5。 桂枝生脈五苓散可兼治脾腎陽虛:既能溫運脾陽、行水利濕,又能溫腎助陽、化水行水,共達通陽化氣、滲濕利水之功。方中熟附子、桂枝溫腎通陽;茯苓、白術、澤瀉健脾利水,可防止水邪凌心犯肺及病情加重;黃芪、西洋參、麥冬、五味子合用可補中益氣,溫壯腎陽,健脾利水,既能改善腎功能而利水消腫,又不造成水、電解質紊亂。此外,方中西洋參、麥冬、五味子組成的生脈飲有強心、改善循環(huán)、增強機體對缺氧及其他損傷的耐受力6。 本方是根據新生兒硬腫癥的發(fā)病機理,經10多年臨床應用,多次改良后形成的基本方。在臨床常規(guī)治療時加服中藥的患兒(尤其是無嚴重并發(fā)癥的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其病程縮短,并發(fā)癥發(fā)生少且較輕,治愈率較高而死亡率較低。本組患兒服用后精神狀態(tài)及各種反應性明顯改善,四肢末端紫紺、發(fā)涼減輕,肌膚轉暖紅潤,心率增加,尿量增多,硬腫消退加快。故我們認為,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可提高新生兒硬腫癥的治愈率,且簡單易行,特別適用于基層醫(yī)院。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88491. 2黃慶道,鐘南山.廣東省常見病基本診療常規(guī)M.廣州:廣東省衛(wèi)生廳,2003:502504. 3郭銘玉,郭杰,高麗,等.新生兒硬腫癥凝血功能的改變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