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醫(yī)院_第1頁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醫(yī)院_第2頁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醫(yī)院_第3頁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醫(yī)院_第4頁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醫(yī)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醫(yī)院 作者:陳廣源 陳漢威 鄧宇 鄭曉濤 陳淮 藍日輝【摘要】 目的 評價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HRCT表現(xiàn)。 方法 回顧性分析7例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肺部高分辨率CT圖像。 結果 7例(100)患者均可見到中心性支氣管擴張,共累及28/35個(80)肺葉和70/126個(55)肺段;7例(100)擴張支氣管腔內(nèi)均可見粘液嵌塞,呈指套樣、牙膏狀改變,其中5例(71)為稍高密度,1例(14)可見到鈣化;4例(57)可見肺實變;2例(28)合并肺葉含氣不全;3例(42)合并肺門淋巴結增大。 結論 長期哮喘的病人如果HRCT上發(fā)現(xiàn)中心性支

2、氣管擴張,同時管腔內(nèi)可見稍高密度的粘液嵌塞或高密度鈣化,需考慮ABPA的可能。 【關鍵詞】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曲霉菌病; 變應性支氣管肺;真菌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RCT features of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Methods The lung HRCT of 7 cases were all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HRCT depicted central bronchiectasis in 7 cases (100%

3、), involving 28/35(80%) lobes and 70/126 (55%) segments; The mucoid impaction of the dilated bronchial tree wee seen in all 7 cases (100%), presenting as gloved-finger and toothpaste appearance, while some mucus were slightly hyperdensen of 5 cases and were high-attenuation calcification of 1 case;

4、Consolidation were found in 4 cases (57%); 2 cases (28%) complicated with lobar atelectasis; Hilar lymphadenopathy was seen in 3 cases (42%).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ABPA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 patient with long-standing asthma whose HRCT demonstrates central bronchiectasis with slightly hype

5、rdense mucoid impaction or high-attenuation calcification. Keyword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spergillosis;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mycoses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ABPA)是機體對曲霉菌(Aspergillus, Asp.)抗原特別是煙曲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Af.)的過敏反應,多見于長期哮喘的病人1,臨床上常誤診為結核或普通支氣管

6、擴張,延誤了疾病的診治,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由于采用了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圖像,顯著提高了肺微細病變的空間分辨率顯示率,可提高與大體標本媲美的肺部解剖細節(jié),是當今活體無創(chuàng)性肺部成像技術中最靈敏的工具2,故本文特對我院診治的7例ABPA患者的HRCT圖像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提高對該病HRCT征象的認識,利于早期診斷及治療。 材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收集經(jīng)臨床或病理確診的ABPA患者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男:女為4:3,年齡2280歲,平均49歲。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咳嗽7例,咳痰7例,喘息7例,氣促4例,2例對蝦或花粉過敏。所有病人均符合變應性支氣管肺曲

7、霉菌病-中心性支氣管擴張(ABPA-CB)的診斷標準:(1)哮喘;(2)中心性支氣管擴張(肺野的內(nèi)2/3區(qū)域);(3)Asp或Af變應原皮試速發(fā)反應陽性;(4)血清總IgE 濃度>417 kU/L(>1000ng/ml);(5)血清IgE-Af,IgG-Af水平升高;(6)胸片顯示肺內(nèi)有浸潤陰影;(7)血清Af沉淀抗體陽性。其中,前5項是必須診斷,后2項為輔助診斷3。 2.方法 使用東芝Aqulion 4排或16排多層螺旋CT對所有患者行胸部平掃,有4例加行增強掃描,所有數(shù)據(jù)發(fā)送至東軟的閱片工作站PACS/RIS 3.0上進行圖像的軟閱讀。具體掃描參數(shù)如下: 2.1

8、胸部平掃 患者取仰臥位,雙臂上舉抱頭,掃描范圍自胸廓入口至肺下界膈面,管電壓135kV,管電流90160mAs,采集層厚1mm,肺窗采用骨算法重建,重建層厚為1mm或2mm的薄層高分辨率圖像,縱隔窗采用軟組織算法重建,重建層厚為7mm,重建間隔均為0mm,視野345mm×345mm,矩陣512×512。 2.2胸部增強掃描 使用濃度為300mg/ml的非離子碘對比劑,用量為1.5ml/kg,采用高壓注射器以3.5ml/s的速率注射。延遲20-25min后掃描,其余掃描參數(shù)同平掃。 2.3影像分析 由兩名主治醫(yī)師對7例患者的35個肺葉及126個肺段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具體評價內(nèi)

9、容包括: (1)支氣管異常:囊狀、柱狀、靜脈曲張樣擴張,印戒征;管壁增厚、軌道征;支氣管腔內(nèi)軟組織陰影、液平及相應密度;確定異常支氣管到肺門的距離,當位于肺野2/3內(nèi)的區(qū)域定為中心性支氣管。 (2)肺實質異常:肺段或肺葉實變,空洞,容積縮小,肺氣腫等。 (3)胸膜異常:胸膜增厚,胸腔積液等。 (4)淋巴結: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情況。 最終結果經(jīng)兩名醫(yī)師協(xié)商后達成一致。 結 果 1.支氣管異常 1.1中心性支氣管擴張 7例(100%)患者均可見到中心支氣管呈不同程度的囊狀、柱狀或靜脈曲張性擴張(圖1-2),共累及28個(80%)肺葉,70個(55%)肺段。 1.2支氣管腔內(nèi)情況 7例(100%)擴張

10、支氣管腔內(nèi)均可見粘液嵌塞,呈指套樣、牙膏狀改變(圖3),CT值約40-60Hu,其中5例(71%)部分管腔內(nèi)粘液密度較高,CT值達90-110Hu(圖4),1例(14%)有高密度鈣化(圖5),增強后均無強化。 2.肺實質異常 4例(57%)可見肺實變(圖5),增強后可強化,2例(28%)合并肺葉的含氣不全,沒有1例發(fā)現(xiàn)空洞。 3.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情況 胸部增強后顯示3例(42%)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 討 論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也稱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或變態(tài)反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首先由Hinson等報道4,Pepys等則進一步對該病的臨床及免疫學特征進行了詳盡的闡述5。迄今為止,ABPA

11、 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IgE介導的I型和IgG介導的III型超敏反應是該病發(fā)生的關鍵。 1.臨床及病理 本病以兒童和青年人多見,但本組病例平均年齡為49歲,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患者到我院就診時均非首診,多數(shù)患者已有數(shù)年至幾十年的病程。而本組男:女為4:3,無明顯性別差異,與文獻相符4,5。患者多為特異性體質,對多種食物及藥物過敏,本組有2例對花粉過敏。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咳嗽、咳痰等,喘息發(fā)作時雙肺多可聞及哮鳴音,肺浸潤局部可聞及濕噦音。臨床上復發(fā)與緩解常交替出現(xiàn)。為指導治療,Patterson等6將ABPA分為5期:I期(急性期),患者哮喘樣發(fā)作,可有肺部浸潤影,血清總IgE升

12、高等;II期(緩解期),哮喘癥狀可以靠支氣管擴張劑及吸入糖皮質激素控制;III期(復發(fā)加重期),多數(shù)表現(xiàn)為急性期發(fā)作癥狀,部分患者復發(fā)是無癥狀的,僅出現(xiàn)血清總IgE的成倍升高或肺部浸潤影,因此該期需密切監(jiān)測; IV期(激素依賴哮喘期),必須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來控制;V期(肺間質纖維化期),出現(xiàn)不可逆的肺損害,預后極差。 ABPA主要的病理表現(xiàn)為發(fā)生于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中心性肉芽腫和粘液栓。肉芽腫性炎癥的特點是以嗜酸粒細胞為主,柵欄狀分布的組織細胞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包圍。在支氣管中心性肉芽腫遠端可有滲出性細支氣管炎,與肉芽腫形成過程中滲出液沿氣道擴散有關。伴有輕度血管炎。可見菌絲,不發(fā)生組織侵襲

13、。痰液中可見棕色粘液栓。濃厚的痰液中可見到由嗜酸粒細胞降解產(chǎn)生形成的夏科-雷登氏體。若治療不及時,ABPA 反復惡化可引起中心型支氣管擴張,導致氣道結構永久性異常,最終可發(fā)生肺纖維化7。 2.HRCT表現(xiàn) 支氣管擴張是ABPA在HRCT上最常見的征象。支氣管擴張在HRCT上表現(xiàn)的形態(tài)主要有柱狀、靜脈曲張狀和囊狀。柱狀擴張表現(xiàn)為支氣管壁增厚,管徑增粗,當呈柱狀擴張的支氣管與CT掃描層面平行時,表現(xiàn)為“軌道征”,此時擴大的支氣管失去了正常時由近端向遠端逐漸變細的表現(xiàn);若走行方向與CT掃描平面相垂直,即有特征性的“印戒征”;靜脈曲張型支擴的支氣管腔粗細不均,狹窄與擴張交替出現(xiàn)呈串珠狀排列,形似曲張的

14、靜脈;囊狀支擴的HRCT表現(xiàn)呈單個囊球狀、環(huán)行擴張,或多個呈簇狀、蜂窩狀排列,管壁增厚,使伴行血管影分辨不出,合并感染時常伴有液平8。 本組7例(100%)均有支氣管擴張,且擴張的支氣管多分布于為肺野的中內(nèi)2/3區(qū)域,即中心性支氣管擴張(葉、段及亞段支氣管),而外周支氣管基本正常,這一征象被認為是ABPA相對特征性的改變,也是診斷依據(jù)之一。支氣管擴張累及的范圍較廣泛,本組有28個(80%)肺葉共70個(55%)肺段受累,與文獻報道基本相符9。至于支氣管擴張的形態(tài)可以是柱狀、靜脈曲張和囊狀,本組病例中以柱狀和靜脈曲張型較多見,而某些學者則認為囊狀和靜脈曲張型在ABPA中比較多見10,筆者認為這種

15、差異可能是大家所采用的掃描方法或者診斷標準不同所導致的,但就靜脈曲張型來說,國內(nèi)外文獻包括本研究的發(fā)生率都比較高。 本組7例(100%)擴張支氣管腔內(nèi)均可見粘液嵌塞,呈“指套狀”或“牙膏狀”改變,其中5例(71%)部分管腔內(nèi)粘液密度較高,CT值達90-100Hu,有學者指出這一征象可能是由于粘液濃縮,鈣離子或者金屬離子沉積所形成,與慢性真菌性鼻竇炎類似,在診斷ABPA時較中心性支氣管擴張更具特異性11。本組還有1例支氣管腔內(nèi)可見到多發(fā)鈣化,目前尚無文獻報道。 肺實變在本病的診斷中不具特異性,本組有4例(57%),表現(xiàn)為亞段分布的片狀陰影,其病理基礎多為肺泡內(nèi)有急性嗜酸細胞浸潤,多呈游走性,可自

16、行或經(jīng)激素治療后消失。肺含氣不全則是中心性支氣管擴張合并粘液嵌塞的結果,由于肺泡側支通氣的解剖因素,此征象并不多見,本組僅2例(28%)10。此外,有3例(42%)可合并肺門淋巴結增大,由于ABPA是慢性疾患,淋巴結多為反應性增生,但不具特異性。 3.鑒別診斷 3.1普通支擴 普通支擴多見于下葉,且以外周支氣管擴張較多見,而ABPA多累及上葉,且以中心性支氣管擴張為著。普通支擴的粘液嵌塞多為低密度,而ABPA多為稍高密度,甚至可以見到鈣化。 3.2結核性支擴 與ABPA一樣,結核性支擴也好發(fā)于上葉,但它多因支氣管壁平滑肌、彈性纖維破壞,周圍組織牽拉等因素造成,所以周圍可見到纖維條索等衛(wèi)星病灶,

17、而且管腔內(nèi)出現(xiàn)粘液嵌塞的情況較少。 綜上,筆者認為長期哮喘的病人如果胸部HRCT上發(fā)現(xiàn)中心性支氣管擴張,同時管腔內(nèi)可見稍高密度的粘液嵌塞或高密度鈣化,需考慮ABPA的可能,結合免疫性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參考文獻】 1. Soubani AO, Chandrasekar PH. 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hest. 2002,121(6):1988-99.2. 謝勝利.HRCT在長期煤工肺間質改變的應用.中國CT和MRI雜志,2006,4:78-80.3.Greenberger PA.Allergic bronchopu

18、lmonary aspergillosis.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2;110:685-92. 4. Hinson KFW, Moon AJ, Plummer NS.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Thorax.1952;7:317-33.5. Pepys J, Riddel RW, Ciron KM, et al.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 significance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in the sputum. Am Rev Respir Dis 1959;80:167-80.6. Patterson R, Greenberger PA, Radin RC, et al.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staging as an aid to managem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