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制作漢服量度尺寸基本體位首先要掌握以下幾個數(shù)據(jù):胸圍、肩袖長、背長、衣長、袖緣寬、領邊寬、袖口止口、衣服下擺止口等。領邊寬:隨個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寬窄比例要與人的臉型與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張。如瘦小的人則不宜做太寬的領邊。女性6-8cm胸圍:指衣服的胸圍而非人體的胸圍。它等于人體的凈胸圍+衣服松量。把軟尺水平狀通過乳峰點的位置測得人體的凈胸圍(注意軟尺要松緊適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決定,一般來說,松量4CM6CM為緊身型(適合要求比較緊身的中衣或單穿的襦),8-10CM為合體型(可單穿或里面再加一兩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寬松型,但這是對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
2、準備做夾棉,還要在各型的基礎上視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參考現(xiàn)代成人女子的凈胸圍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男衣與女衣在量衣的尺寸上主要區(qū)別在腰節(jié)線,即男士的腰節(jié)線在腰下靠近胯關節(jié)的位置,女士的腰節(jié)線按正常位置即可。肩袖長:從脖子后隆起的那塊頸椎(也稱后頸點)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長里面還包含了袖緣的寬度。長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慮到漢服袖長回肘的說法,可以做得更長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則建議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為漢女服的講究是不露手,現(xiàn)代雖然可放寬些標準,但太短了也不雅觀?,F(xiàn)代參考尺寸(只到小臂與手掌的交界處):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背長:從后頸點量到腰部最細處?,F(xiàn)代參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衣長:可以直接量,是從后頸點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寬的地方(因為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長加,一般背長加上514CM都可以。圖例是做中衣的體位,如果是做深衣時,則量度體位至腰部為止。直裾深衣,大袖衫,衣長(身長)從頸后鎖骨處開始至腳面止。袖緣寬:隨個人喜好自定。至于是否要袖緣,一般來說,窄袖可無緣,大袖須有緣,中袖則有無緣自定。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縫份)是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VFP考試備考材料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考試的技術應對方法試題及答案
- 軟件測試實施計劃編寫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一級Photoshop設計模式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財務視角的邏輯問題解決方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二級VFP考試的祝福與試題及答案
- 有效整合2025年計算機VFP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二級JAVA前后端分離技術試題及答案
- 維修防水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確保信心的2025年稅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購銷茶葉合同范本
- 山東濟南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5-2021)
- 職業(yè)技術學院2024級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锝99mTc替曲膦注射液-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武漢各區(qū)2023-2024學年九下化學四調壓軸題分類匯編-第8題選擇題
- 腦血管造影術的術前及術后護理
- 外墻涂料施工勞務合同范本(8篇)
- 成人重癥患者顱內(nèi)壓增高防控護理專家共識2024
- 網(wǎng)絡災難與信息安全應急
- 音樂人類學視角-洞察分析
- 中職語文職業(yè)模塊期末綜合測試題(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