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工藝概述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1.gif)
![凹版印刷工藝概述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2.gif)
![凹版印刷工藝概述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3.gif)
![凹版印刷工藝概述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4.gif)
![凹版印刷工藝概述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90473405-b3bd-4cf3-8a67-245086f9a48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凹版印刷工藝第一章. 印刷原理第一節(jié). 印刷1. 概念: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原稿的圖案和文字進行復制.2. 種類:A、一般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膠?。豢装嬗∷、特種印刷: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產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靜電印刷;噴墨印刷;熱轉?。涣Ⅲw印刷;立體印刷;全息照相印刷;金屬印刷;軟管印刷;曲面印刷;電路板印刷;磁性印刷第二節(jié)印刷五大要素1. 原稿:印刷對象,即被復制物。A、文字原稿B、繪畫原稿:線條原稿;連續(xù)調原稿C、照相原稿:透射原稿;反射原稿D、光盤2. 印版:傳遞被分解色彩的圖案和文字的材料3. 油墨:獲得印刷圖文的主要材料。4. 承印物
2、:承受印版油墨、形成印刷圖文的材料。5. 印刷機械:用以完成對原稿圖文進行復制的機械。第三節(jié)凹版印刷1. 概念:需印刷的圖文部分低于非印刷的空白部分。2. 特點:1. 墨層厚度變化范圍大(版深1-50),因而色彩密度變化范圍大,層次豐富。2. 層次細膩,適合表現連續(xù)調。(凹版油墨流動性強,網點之間涂有一層薄薄的墨暈)。3. 版輥周長允許變化,可以適應不同尺寸的印品。4. 適用范圍廣。選用不同的油墨,可在相應的承印物上印刷。如塑料、紙張、紡織品、鋁箔等。5. 耐印率高。因網版鍍鉻質地堅硬,可以長期保存。6. 制版工藝復雜。不穩(wěn)定因素多,費用高,制版周期長。7. 腐蝕及鍍鉻廢液污染環(huán)境。8. 印刷
3、過程溶劑揮發(fā)污染環(huán)境。3. 凹版印刷工藝流程干燥多色套印 冷卻 印刷品壓輥 承印物轉移 2 版輥刮刀轉移1油墨第四節(jié):凹版印刷原理1. 色彩合成原理1)、通過對原稿色彩的分解、傳遞和合成完成復制。A、對原稿色彩的分解-色彩分解B、制版-色彩傳遞C、印刷過程-色彩的合成2)、色彩的基本原理A、產生色覺的二個基本條件:a、可見光。B、可感受可見光的眼睛.B、可見光是一種電磁波,具有被動性和粒子性(波粒二象性),其波長范圍為380-760nm.但是人眼對380-400nm及700-760nm波長范圍的敏感性很小,所以忽略不計,人眼對不同的光感受不同的顏色。紫 外 光< 400 nm紫 色400
4、 450 nm藍 色450 480 nm青 色480 510 nm綠 色510 - 565 nm黃 色565 - 580 nm橙 色580 620 nm紅 色620 - 700 nm紅 外 光> 700 nmC、人眼中有三組感光感受器感 紅 感受器若受損-色盲較多感 綠 感受器較少感 藍 感受器非常少自然界中的景物色彩密度往往是連續(xù)的,稱為連續(xù)調。而印刷品的色彩密度不是連續(xù)的,被網點隔開,稱為半色調。為什么我們看起來的的感覺仍是連續(xù)的呢? A 視角 B由于視角的影響,當<1°/60時,人眼已經不能分辨出是兩個點,而看成為一個點。2. 壓力原理:印刷的基礎,是在一定壓力下油
5、墨分子與承印物表面分子達到一定距離才可能產 生分子間力。一般距離在2-4A°3. 毛細現象: 凹引過程中的油墨轉移,主要是借助毛細現象完成的。 壓輥圖A、 壓印區(qū) 網眼(毛細孔) 版輥 印版與承印物接觸的瞬間,在交界處產生毛細孔,由于毛細現象的作用,網眼內的油墨會自動上到承印物的表面,同時由于版輥的旋轉運動,離心力也使版輥表面的油墨加速轉移(圖A),而在印版與承印物接觸以前,毛細現象使油墨能夠克服離心力,附著在網眼內圖B。圖B、毛細孔液面升高現象印版圖C、毛細現象4、表面潤濕原理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潤濕作用,是油墨附著的前提。潤濕過程就是相界面上一種流體被另一種流體所取代的過程,衡量潤濕
6、程度的參數是接觸角。表面張力:增加單位面積所消耗的功.A、凈吸力:分子在體相內部與界面上所處的環(huán)境是不同的.例:Bc AbdBABMAMBEDCCdF物體內部某分子(M)在各個方向所受力是均等的。液體表面某分子M所受的各個方向的吸引力,其中A、B的力可以互相抵消,E向力、并有C、D向下的合力F,C、D水平分力也互相抵消,所以分子M受到一個垂直于液體表面指向液體內部的”合吸力”,通常稱為凈吸力,由于有凈吸力的存在,致使液體表面的分子有被拉入液體內部的傾向,所以任何液體表面都有自發(fā)縮小的傾向,這也是液體表面表現出表面張力的原因。 B、表面張力以球形液滴鋪展到表面為例液滴,體積V不變,表面積S小液滴
7、,體積V不變,表面積S大 表面積變大、意味著液體內部的某些分子被“拉到“表面并鋪于表面上。當內部分子被拉到表面時,需要克服內部分子的吸引力而消耗功。因此,表面張力可定義為增加單位面積所消耗的功。表面張力的單位是。是作用在單位長度上的力。即:分子間力可以引起凈吸力。而凈吸力引起表面張力,表面張力永遠和液體表面相切,而和凈吸力相互重直。C、表面潤濕 液體在固體表面形成液滴,觀察形態(tài)。 承印物可以被表面張力小、接觸角小的油墨所潤濕,或者說二者較接近時才能潤濕。理論上講:若某種物體表面自由能低于33dyn/cm,就幾乎無法附著在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種膠粘劑。、油墨的轉移過程印刷過程中油墨是在強制受壓的情況
8、下進入承印物與印版之間隙的。隨后油墨膜在承印物與版輥之間因接觸和受壓及潤濕和鋪展形成相互之間的附著力。在輥與輥的出口處(減壓部位)。先是在薄膜的內部形成微細絲,最后墨絲破裂墨膜被分離成二部分,分別附著在承 印物上及印版上。使油墨膜分裂并轉移到相應物面上的力是油墨對承印物的附著力。假使附著力很弱(如未經電暈處理、壓輥缺陷等),油墨不會分裂、也就不能正常轉移到承印物上。附著力在墨膜分離過程中作用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只有萬分之幾秒,而且是周期性的沖擊力。墨膜的分裂、轉移是墨膜對附著力的一種動態(tài)響應。由于作用時極短、這時油墨表現出固體的剛性特點即彈性,也就是拉得太長(墨絲)會斷裂,斷裂后會回彈的特性。而
9、油墨能夠拉成絲、是由于油墨是流體、具有粘滯性、能流動、所以可伸展得很長。在油墨成絲的過程中,是其粘滯性起主要作用、彈性起輔助作用,而在油墨的斷裂過程中是油墨的彈性起主要作用,油墨的粘滯性起輔助作用。墨膜在上述過程中所表現來的阻止墨膜的破裂的能力、叫油墨的粘著性,即分子間的連結力,是其在附著力作用下的一種表現。如果粘著性大于附著力,則油墨不會轉移到承印物上。在墨膜的破裂過程中,有二個因素起主要作用:一個是墨膜內空洞形成的機會及擴展情況、主要與油墨分裂過程中的壓力分布及油墨的樹脂此時的物理性能有關;另一個是墨膜形成絲狀纖維的能力,叫油墨的拉絲性。油墨轉移瞬間的粘彈性是決定油墨分離和轉移性能好壞的重
10、要因素。而印刷過程中,速度、印刷距離、刮墨效果、溶劑配方、壓力分布(壓輥的軟硬影響)都會影響印刷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印版不同深度和大小的網眼內、油墨因其表面積與體積比不同網眼內油墨的溶劑揮發(fā)不同、因而表現出來的粘彈性也不同,所以導致印刷效果的不同,即同一條件下,不同網成的印刷效果不同,有的會發(fā)花、有的會干版,用放大鏡觀察,網點的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 壓輥墨膜的破裂 版輥第二章 油墨和溶劑第一節(jié) 油墨1、概念: 油墨是印品獲得圖文的材料。從本質上講,油墨是一種有色、細膩、穩(wěn)定的膠體,具有觸變性。、成份:油墨的組成有機顏料顏料色淀顏料主劑無機顏料連結料:有機樹脂、溶劑 粘度調整劑流動性調整劑 粘著性調整
11、劑防臟劑等 助劑干澡調整劑干燥劑色調調整劑 沖淡劑 提色劑(1)、油墨是一種穩(wěn)定的膠體分散體系,它的主要成分(主劑)是作為分散相的顏料和作為連續(xù)相的連結料所組成。顏料賦于油墨以顏色,連結料為油墨提供必要的轉移性能為了提高油墨的印刷適應性,還需添加一部分添加劑作為肋劑,以改善油墨的性能(2)、油墨結構的理想化模型:微細而豎硬的固態(tài)顏料粒子,外面包裹著一層由表面活性劑構成的牢固而較軟的外殼穩(wěn)定地懸浮在粘稠態(tài)的連結料中,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膠體分散系由于液態(tài)的連結料充塞在固態(tài)的顏料粒子之間,在印刷過程中液體介質的內磨擦便代替了固體粒子間的碰撞,所以油墨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顏料顏料是一種粉末狀的顆粒物質,
12、一般不溶解于樹脂和溶劑之中,但是可以均勻地分散在介質中、涂于物體的表面、形成色層。顏料是油墨中的展色劑。它的分散度(指顏料顆粒的大?。?、著色力、遮蓋力等、對油墨都有直接的影響。油墨中的顏料顆粒、必須完全浸沒在墨膜內的連結料中,顆粒的大小不能超過墨膜的厚度,否則會影響印品的光澤。顏料顆粒越小,油墨的色調飽和度也就越大。添加溶劑時應一邊攪拌一邊慢慢倒入溶劑。多量溶劑急速稀釋,往往使均勻分布的顏料粒子形成裸露狀態(tài),失去應有的光澤度和透明性。此外,油墨的耐光、耐水、耐酸、耐堿、耐醇、耐溫等性能也是很重要的。()、連結料連結料是油墨的主要成分、它的性能直接影響油墨的質量和印刷效果。不同性能的連結料可配制
13、不同性能的油墨,即連結料決定了油墨的性質,決定了油墨的種類。 第二節(jié) 凹印油墨的種類根據油墨中連結料的不同而分類。聚酰胺油墨硝基纖維油墨氯化聚丙烯油墨聚氨酯油墨不同類型樹脂油墨,其所用溶劑也不同。適用的承印物也不同。第三節(jié)油墨的屬性、色相色相是顏色的主體,即顏色的本相。實際色相是物體對光譜有選擇性的吸收和反射的綜合結果。以光譜主波長為依據,物體由于光源強弱的不同,色相就有明暗變化的區(qū)別。但基本色相不變。、亮度(又稱明度)亮度是指顏色的明暗程度性質而言,如深綠、淺綠、深灰、淺灰,與色相有關,是取決于光譜輻射能量的相對反射率,使人們興奮的程度,也就是明亮程度。亮度即從白色到灰色直至純黑。一般把亮度
14、分為十一個級別,為墨,為白,為暗調,為中調, 為明調。3、 飽和度(又稱彩度)飽和度是指顏色相的純正程度。顏色的鮮艷度,也就是色彩中所含有的灰色成分多少的對比值。當某種顏色的色相接近光譜顏色,此彩色的飽和度就大即彩度高,在色覺上感到此色鮮艷,不含中性灰色。飽和度與色相、亮度是不同性質。例如某一色相的顏色加入一定數量的白色,則它的亮度就增加,飽和度則降低,而色相不變。第四節(jié) 油墨的調配1、 三原色的變化規(guī)律 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按三原色原理混合而得到。品紅、黃、藍不能由其它顏色分解得到,稱為油墨的三原色。由二種原色混合得到的顏色,稱為間色。由三種原色混合得到的顏色,稱為復色。三原色油墨的色彩調配
15、:()、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調配后,成為近似黑色,而不是純黑色。()、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調配后,再加不同比例的白墨,成為各種不同色調的淺灰色墨。()二種原色墨以不同比例混合調配后,便成為各種不同色相的間色(其色相趨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二種原色等量混合調配后,便成為標準間色,(橙、綠、紫)()、三原色不同比例混合調配,便成為各種不同色相的間色或復色。、 油墨的調配()、油墨調配必須用同種類型的油墨進行,以免相互不相溶。()、必須選擇適合承印物的油墨()、原色墨的調配:根椐原稿要求及打樣效果、初步確定三原色是否需要沖淡及大致沖淡程度。注意此舉須在確定粘度的前提下進行。然后在打樣后逐步調整。
16、最重要的是對沖淡比要心中有數。()、專色墨的調配:、對印品進行分析,根據三原色油墨的色彩變化規(guī)律,初步確定需要調配的主色墨和輔助色墨的成分及配比。須先加主色墨,再少量添加輔助色墨。用展墨棒或刮刀片在薄膜或紙板上刮樣比較,不斷調整,色相接近時方可上機打樣。注意整個調配過程中須保持粘度一致,(可在秒間)、調墨的關鍵在于色相的識別及添加比例的確定,色相識別正確才能調整出合格的色相。這是調墨的關鍵。、對用量較大的專色,應盡可能一次性大桶配制、小桶循環(huán)以確保整批產品色差最小、新配制油墨添加前必須同槽中油墨刮樣比較,色相接近時方可加入油墨槽中。、配墨時須考慮機速,調墨油等因素的影響、調配專色配盡可能使用較
17、少色相的油墨,以免色彩灰暗、盡可能使用標準間色調配,以免色彩灰暗。、舊的專色墨最好以較少量逐步添加于新墨中使用,以免色彩灰暗。()、剩舊油墨的管理剩舊油墨多為專色墨較難處理,是印刷廠中較大的負擔,最好有專人負責管理。、生產完畢后應將專色墨用該產品廢膜包好(以便識別色相)、并用膠帶封嚴,并寫明油墨型號及配比和生產日期(便于再調配)。、剩舊油墨應按樹脂類型、色相區(qū)別分類分區(qū)存放,以便于再次選擇使用。、較暗的剩舊墨可添加相應色墨調成黑色,逐步添加于黑墨中使用.但注意添加量不可過多,因該黑色不是純黑,而且影響黑墨光澤。D、舊墨的再使用須經過濾后再使用,因油墨結皮易造成刀絲。第五節(jié) 溶劑概念:溶劑是能夠
18、溶解其它物質的液體。在油墨中,溶劑就是能夠溶解樹脂或油脂的液體。真溶劑:能溶解油墨樹脂的溶劑叫真溶劑。助溶劑;不能溶解油墨樹脂的溶劑叫助溶劑,它只起稀釋油墨、調節(jié)粘度、調整揮發(fā)性的作用。真溶劑和助溶劑是相對樹脂而言的。例如二甲苯和乙醇都能溶解聚酰胺樹脂,而不能溶解硝基纖維樹脂。所以對聚酰胺樹脂來說是真溶劑,對硝基纖維來說是假溶劑。溶劑的作用() 給予油墨適宜的流動性和粘度,提高轉移性能。() 潤濕被印刷物的表面,提高承印物的吸膠性能。() 調整印刷過程的干燥速度。3溶劑的分類按化學結構分類()、芳香族如甲苯、二甲苯等,溶解力強,但有一定毒性()、酯類溶解力強,可溶解硝基纖維和人造樹脂。如乙酸乙
19、酯、乙酸丁酯等。()、酮類主要用來溶解硝基纖維素()、醇類可同水混溶()、醚類乙二醇甲醚、溶纖劑、丁基溶纖劑。溶劑的特性() 溶解力:溶解力是溶劑能夠把溶質分散和溶解的能力。一般以溶解度來衡量。溶劑有相似的溶解度參數,也有相似的內聚力,大多數情況下,溶劑的溶解度參數值相差不大于時,就可以互溶。同樣理由,高聚物也要求溶解于溶解度參數值相同或相似的溶劑中。表為部分溶劑的溶解度參數。表為部分高聚物的溶解度參數。表部分溶劑的溶解度參數溶 劑溶解度參數溶 劑溶解度參數甲 苯893正 丁 醇1110對二甲苯 810異 丙 醇1115甲 乙 酮 930正 丁 烷1140丙 酮1000醋酸丁酯 850苯915
20、乙 酸1270表部分高聚物的溶解度參數高 聚 物溶解度參數高 聚 物溶解度參數聚乙烯810聚丙丁烯 聚苯乙烯912氯丁橡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25醋酸纖維素聚醋酸乙烯酯940尼 龍聚丙丁烯770聚丙烯()揮發(fā)性溶劑的揮發(fā)速度與溶劑的沸點有關,一般沸點在的溶劑可用于凹版印刷A 低沸點溶劑沸點在以下的溶劑為低沸點溶劑。低沸點溶劑揮發(fā)速度快,油墨易干燥,溶解性強,但不能大量使用,否則墨色容易泛白、無光澤,油墨流平性變差,在墨膜厚處會出現不平服現象。丙酮、丁酮、醋酸乙酯屬于低沸點溶劑。B 中沸點溶劑沸點在100-150之間的溶劑為中沸點溶劑,使用中沸點溶劑配制的油墨亮度高、光澤好,能降低油墨的粘度,使
21、油墨的流平性好,但會使油墨的干燥性相應減慢。C 高沸點溶劑沸點在150以上的溶劑為高沸點溶劑,高沸點溶劑溶解性強,能降低油墨的粘度,適量使用便能形成光滑的墨膜。缺點是干燥性極慢價格較貴。如己酮、苯甲醇、二丁酯。D 沸點在250以上的則為增塑劑。溶劑的使用須根據油墨種類而定,一般使用混合溶劑,使溶劑在印刷過程的揮發(fā)形成良好的梯度,即利于油墨的良好轉移、又利于印后溶劑的揮發(fā)。不同溶劑的揮發(fā)速度及物理性能見以下各表:表3常用溶劑的揮發(fā)速度()溶 劑揮發(fā)速度()溶 劑揮發(fā)速度()丁 酮 正 丙 醇 環(huán)己酮異 丙 醇 甲 苯 乙 醇 二甲苯 醋酸乙酯 醋酸丁酯表某些溶劑的物理性能分類名 稱相對密度沸 點
22、()比蒸發(fā)速度蒸 汽 壓( mmhg)閃 點醇類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環(huán)己醇二丙酮醇酯類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異丙酯醋酸仲丁酯醋酸異丁酯醋酸仲戊酯醋酸戊酯丙酸乙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酮類丙酮甲乙酮(丁酮)甲基異丁酮環(huán)己酮異丙叉丙酮芳香烴苯甲苯二甲苯脂肪烴正己烷環(huán)己烷醇類衍生物甲基溶纖素乙基溶纖素丁基溶纖素醋酸溶纖劑醋酸甲酯溶纖劑丙二醇乙醚49二甘醇乙醚號溶纖汽油表溶劑的揮發(fā)速度品 名揮發(fā)速度S品 名揮發(fā)速度S品 名揮發(fā)速度S醋酸乙酯正 丙 醇正 己 烷醋酸丁酯異 丙 醇環(huán) 己 烷醋酸戊酯正 丁 醇正 庚 烷乳酸乙酯戊 醇十氫化萘丙 酮苯四氫化碳環(huán) 己 酮甲 苯氯 苯甲 醇混合二甲
23、苯苯 胺乙 醇四 氫 萘吡 啶表6 常用油墨類型與溶劑配合表樹脂類型主溶劑混合溶劑配比適用薄膜聚酰胺成份快干中干慢干、PE苯 類甲 苯二甲苯醇 類異丙醇丁 醇酯 類乙 酯丁 酯紙類表印硝基纖維酯 類乙 酯醋酸正丙酯50醇 類異丙醇正丙醇50聚酰胺苯 類甲 苯處理二甲苯醇 類異丙醇丁 醇酯 類乙 酯丁 酯氯化聚丙烯甲 苯甲 苯處理丁 酮丁 酮乙 酯聚氨酯丁 酮甲 苯、涂層、丁 酮乙基溶纖劑醋酸溶纖劑異丙醇 油墨樹脂與特性樹脂種類用 途特 性 描 述改性馬來樹脂醇溶性柔版/凹版,蒸汽固化,水性柔版/凹版溶于DEG/PG/乙醇,水可稀釋柔版/凹版、水性柔版/凹版、絲網油墨溶劑釋放性好,潤濕好,高光澤
24、,適于價格經濟的水性油墨醇溶性柔版/凹版,濕固化代替蟲膠,與硝化棉兼容,溶劑釋放性好醇溶性柔版/凹版,水性柔版/凹版、清漆溶于乙醇/乙酸乙酯,高光澤、低氣味,水可稀釋染料固定劑無滲色,溶于乙醇/DEG/PG,部分可溶于EG醇溶性柔版/凹版、木器面漆與硝化棉兼容,內增塑醇溶性柔版/凹版,改性硝化纖維/醋酸纖維/聚酰胺改性溶劑墨中的硝化纖維/醋酸纖維/聚酰胺,高軟化點醇溶性柔版/凹版,木器噴漆高光澤,韌性好,用于硝化纖維/醋酸纖維基油墨聚酯樹脂醇溶性柔版/凹版,木器噴漆,罩光油,木器面漆羥基官能團,與三聚氰胺快速固化,耐熱/耐摩擦/耐化學性佳改性硝化棉,高固體份,高光澤,附著力好,柔軟,替代聚酰胺
25、,醇溶,溶劑釋放性好聚酮樹脂柔版/凹版,熱封墨,復合墨,底漆、清漆、膠粘劑高極性,高光澤、潤濕及附著力好,耐水耐堿,溶解性/兼容性好,耐熱,抗粘連酚醛樹脂耐侯性面漆、底漆、涂料、清漆耐侯、耐水、耐堿、耐摩擦,提高硬度聚乙烯基材用柔版油墨耐蠟、耐水、耐甘油、增強抗凍性柔版/凹版油墨,帶有蠟涂層的纖維素膜耐水、耐油脂,無針孔,堅韌,增強抗凍性丙烯酸樹脂柔版/凹版油墨、油漆及涂料羥基官能團,與氨基樹脂反應(異氰酸酯等)柔韌堅硬,耐性好聚酰胺樹脂(醇溶)柔版/凹版油墨、涂料、罩光油高軟化點,抗凍性好,釋放性好,耐油脂抗凍性好,高光澤,附著力好、成膜性好,與硝化棉兼容回凍性好,釋放性好,耐濕疊加,高光澤
26、耐濕疊加,高光澤、低氣味、抗氧化,附著力好高軟化點,釋放性好,潤濕性好,高光澤,耐濕疊加,耐熱、耐摩擦成膜堅韌,可降低硝化棉用量,抗凍性好,抗粘連在乙醇中有極高的溶解性,高光澤,附著力好,抗凍、抗水性極佳聚酰胺樹脂(混合溶劑)溶劑型柔版/凹版油墨、涂料、罩光油耐油/水/堿,附著力好,柔韌,成膜性好第三章 承 印 物第一節(jié) 承印物的印刷適性承印物是承受印版油墨、形成印刷圖文的材料。印刷生產要求承印物具有一定的印刷適性。1、 膜厚精度膜厚精度不良、是薄膜松飄、波紋、撓曲的原因。印刷工序產生走膜不平整,同時又易造成多色套印不良。2、 泡眼等易在泡眼處產生油墨不易附著的問題3、 油墨附著性未經處理的聚
27、烯烴、油墨的附著不良、須經活化處理。4靜電由于塑料表面具有較高的電阻(1010 1018),由于摩擦或感應產生的靜電不能傳遞,積聚在薄膜表面,易造成印品邊緣生胡須及引起火災。5、 滑性與粘性為使印刷、復合走機良好及制袋易開口,承印物應具有一定的滑性,聚乙烯樹脂粘性大、不易生產加工、需加入一定量的抗粘連劑,以保證滑性、但加多了會影響透明性。6、 抗張強度與拉伸率印刷時須有不同程度的張力,易產生薄膜拉伸、影響印刷第二節(jié) 常用承印物的性能1、 BOPP學名 雙向拉伸聚丙烯(1)、由于分子定向、結晶度提高,其抗張強度、沖擊強度、剛性韌性、阻濕性、透明性、耐寒性都較好。(2)、無毒、無味、無臭、可直接用
28、于同食品和藥品接觸。(3)、無熱封性。(4)、撕裂強度低、須注意卷膜缺口會造成斷膜。(5)、須經電暈處理方能進行印刷或復合。2CPP 學名 流涎聚丙烯1)、光澤性、透明性優(yōu)良、比重0.97/m3 是最輕的塑料。2)、有適中的強度和優(yōu)良的阻濕性能。3)、具有良好的熱封性、耐熱性好。4)、耐油性優(yōu)良。(好過LDPE)5)、無毒、無臭、無味、衛(wèi)生性好。6)、耐化學藥品性好。 7)、耐寒性差,均聚丙烯10以下就有低溫脆性、不能使用在0以下的場所、共聚丙烯可以。8)、透氣性大、易產生靜電、易吸附灰塵。3、PE 學名聚乙烯1)、易熱封。軟化溫度80-90、熔點110-120。2)、伸長率大,沖擊強度大、柔
29、軟性、韌性好。3)、耐水性、阻濕性好,耐化學性、藥品性優(yōu)良。4)、耐低溫性優(yōu)良,低溫條件下柔軟性較好。5)、無毒、無臭、無味、適明性好。6)、透氣性大。7)、耐油性差、包裝油性食品易滲油。8)、易產生靜電。4 PET 學名 聚酯(-CO 對苯二甲酸同乙二醇的縮聚物)1)、機械強度高、可在較薄的情況下使用(12)、透明性好,透過率在經上、光澤性好。能吸收紫外線。)、耐熱性、耐寒性好、熱收縮率較小、尺寸穩(wěn)定性好。)、保香性好。阻氣性優(yōu)于、阻濕性同差不多。)、衛(wèi)生性好。不含增塑劑等物質。()學名尼龍、聚酰胺。)、強韌性很大、具有良好的抗張強度、伸長率、撕裂強度及耐磨性。2)、耐穿刺性好。3)、低溫特
30、性優(yōu)良、可在-60200使用。4)、耐油性、耐酸堿性、耐藥品性、耐有機溶劑性好,具有一定的阻氣性。5)、不易產生靜電、印刷性好。6)、易吸水,尺寸穩(wěn)定性較差。6PVC 學名聚偏氯乙烯1)、透明性好、易成型。2)、透氧率、透水蒸汽性比LDPE小、有機溶劑透過率小。3)、著色性好、印刷適性,熱封性好。4)、耐化學藥品性好。5)、易于拉伸、須使用較小張力。7AL 鋁箔1) 、陽光性、阻濕性、阻氣性好。2) 、傳熱快、易受熱、易冷卻。3) 、不耐酸堿4) 、易卷曲形成裂紋或起皺。5) 、抗張強度低、使用張力應低于3kg/m。8。PT 學名玻璃紙。1)、透明性好、光澤性好、印刷適性好。2)、抗張強度大、
31、伸長率小、切割性好、機械適性優(yōu)良。3)、不帶靜電或很少帶靜電、不易粘上灰塵。4)、撕裂強度小、易開口。5)、耐油性好。6)、耐熱性好。7)、阻氣性好。8)、阻水性差、易變形。9)、衛(wèi)生性好,無毒、無臭、無味。第三節(jié) 塑料薄膜的潤濕和粘著性前面講過、承印薄膜可被表面張力小、接觸角小的油墨所潤濕,只有充分潤濕、才有可能談到進一步的鋪展和粘著。表7 部 分 薄 膜 和 溶 劑 的 表 面 張 力薄 膜表面張力dgn/cm溶 劑表面張力dgn/cm聚丙烯29-32苯、甲苯、二甲苯29聚乙烯31乙醇227聚酯40-43異丙醇22尼龍46正丙醇238聚氯乙烯39醋酸乙酯239聚偏二氯乙烯40環(huán)己烷、正丁醇
32、25纖維素塑料42-45環(huán)己酮184聚苯乙烯33丙酮237第四節(jié) 薄膜對溶劑的吸附薄膜對溶劑的吸附是有選擇性的。大致為CPP 甲苯 OPP 甲苯 NY 異丙醇 、甲苯KOPP 甲苯 PT 異丙醇 甲苯PET 無顯著選擇 KM 丁酮、甲苯 (K-涂PVDC膜)若使用等量的甲苯、丁酮、醋酸乙酯、異丙醇混合溶劑、則各種薄膜的附溶劑的能力依次為:KM KOPP OPP CPP PT PET NY表8 溶劑對薄膜的溶解性乙醇正丁醇異丙醇乙二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酮環(huán)己烷甲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偏二氯乙烯聚酯聚苯乙烯尼龍XXXXXX醋酸纖維素XX硝化纖維素普通玻璃紙O:溶解;:溶脹或部分溶劑;
33、X:不溶。第四章 凹版印刷機結構第一節(jié): 傳動系統(tǒng)1 主傳動: 決定一臺機器工作性質的部件稱為主體部件,其傳動系統(tǒng)為主體傳動。對凹印機而言,版輥的傳動為主體傳動。2 輔助傳動: 起輔助作用的其它部件稱為輔助部件,其傳動系統(tǒng)為輔助傳動。3 傳動系統(tǒng)的作用: 就是將電動機的動力通過各種傳動裝置,傳遞、分配給主體部件和各種輔助部件,保證它們在運轉中的配合關系,并將電動機的旋傳運動轉變?yōu)楦鞣N形式和速度的運動。傳動系統(tǒng)是由一個個傳動裝置組成的。傳動裝置基本上分為二大類:嚙合傳動和皮帶傳動。第二節(jié) 放卷機構 薄膜在牽引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運動速度與張力進入印刷部分,是正常印刷的基本條件之一。1 放卷機構的
34、作用:控制卷材的開卷速度與張力、以滿足印刷的需要。印速過程中,速度變化較大,而薄膜所受的張力卻要求較小變化,越穩(wěn)定越好,以保證印刷精度。2 放卷機構的構成:一般由放卷電機、卷軸、機架、翻轉臺、卷徑信號系統(tǒng)和切料裝置組成。3放卷張力變化規(guī)律: T T=MZ/R+C O RT:放卷張力 MZ:制動力矩 C:常數 R:放卷半徑 即:放卷張力隨著卷膜半徑的減小按雙曲線的規(guī)律增大。為使放卷張力恒定,必須使制動力矩與卷膜半徑同步減小。 第三節(jié) 放料機構1 作用: 為防止開卷部分的張力變化影響印刷精度,在放卷機構與印刷機構之間設置了放料機構,以保證薄膜進入印刷部分時的張力保持穩(wěn)定。2 構成:一般由放料電機、
35、放料牽引輥、放料壓輥和放料張力浮動輥構成。 一般而言,其牽連引速度由設定的版輥直徑信號和張力檢測信號共同控制。第四節(jié) 印刷機構1 作用:完成油墨的轉移過程、保證縱橫向的套印精度。2 構成:一般由主機傳動的離合器、裝版軸、印刷壓輥及氣缸和版輥構成,并配有縱向和橫向調節(jié)裝置。調節(jié)有二種方式:第一種為差動器式(輪系),其原理是可以改變版輥的轉速,從而改變版輥表面和薄膜的相對位置。第二種是補償器,用以改變相鄰二印刷單元的薄膜長度,從而改變印刷版輥與薄膜的相對位置。 橫向套印調節(jié)一般用氣缸或齒輪調節(jié)版輥的橫向位置。3 印刷壓力a. 印刷壓輥的作用,是保證版輥與承印物之間有一定的壓強、并保證分布均勻。印刷
36、壓力的大小與壓輥的大小無關,但由于壓輥是柔軟的,在壓力作用下會產生形變,所以在相同的壓力下,直徑小的壓輥接觸面積小,所受壓力較大,如下圖所示:壓輥的軟硬也直接影響了印刷效果,一般來a a 講,使用較軟的壓輥,可以展現較好的深網效果。使用較硬的壓輥、可以展現較好的淺網效b b 果。印刷壓輥一般用10mm厚橡膠或聚氨酯等包覆、硬度在邵氏65-80度之間。 大壓輥小壓輥b.印刷壓力與油墨轉移量:印刷壓力在某一范圍內增加時,油墨轉移率隨之增大,但超過此范圍則不再增大。4 印刷速度與油墨轉移量印刷速度增加、承印物與印版接觸時間減短,油墨轉移量也減少。第五節(jié) 供墨系統(tǒng)1 供墨系統(tǒng)的作用: 向版輥表面不斷地
37、提供一定粘度的油墨,以滿足連續(xù)印刷的需要。2分類:1)浸入式2)傳墨式3) 噴淋式浸入式供墨系統(tǒng)的組成()刮墨刀刮墨刀用來在版輥表面涂布油墨以后除去空白部分的油墨刮刀的裝法:見表 襯鐵刀架 刮刀 25-30 8-10 mm 25-30 7方刃刀 或 三角刃刀裝刀注意事項:、刮刀架、刮刀、刀刃須平行安裝。、刮刀、刀間之間不要有波浪起伏.、新刮刀要用目砂紙輕輕研。、充分注意刮刀架的清潔。.C硬刀與軟刀:刮刀露出襯鐵較多,稱為軟裝刮刀。軟裝刮刀刮出的墨色較潤澤,對于版輥較淺時,以軟刀較合適。刮刀露出襯鐵較少,稱為硬裝刮刀,版輥較深時或刮墨不易刮凈時以硬刀較合適。A. 刮刀角度:過刮墨刀與版輥的接觸點
38、作版輥的切線,刮墨刀與該切線所夾之角稱為刮刀角度。刮刀角度越大,刮墨效果越好,但刀刃易磨損,會造成印跡的色調略有不一致。通常刮刀角度在45-60之間較合適。(刮刀角度)法線切線E 印刷距離:刮刀與壓輥同版輥壓印線之間的距離稱為印刷距離。印刷距離越大,油墨轉移量越小,墨色光澤越差;印刷距離越小,油墨轉移量越大,墨色光澤越好。印刷距離對淺網的影響效大。對深網影響稍小。(2).刮刀橫向移動機構:往復移動的刮刀比固定刮刀更好地清除剩余油墨,且刮刀的磨損均勻,壽命較長,刮刀的移動量可在一定范圍內作無級調整,一般為10-30mm.增加刮墨刀行程或頻率會導致版輥和刮刀的加快磨損,而移動過慢會導致印刷質量降低
39、.一般刮刀每分鐘的往復行程數與版輥每分鐘轉數之比為不盡小數.使刮刀版輥上的相對軌跡不重合,即經過一定周期后不會重復通過版輥的同一個地方,以減小二者的磨損()墨槽:起貯存油墨和涂布油墨的作用()墨泵:使油墨得以循環(huán)()轉墨棒:起消除氣泡和均勻上墨的作用第六節(jié)干燥裝置干燥的作用:使油墨在印刷之后的很短時間內,迅速干燥,結膜于塑料表面、形成印刷圖象。即使油墨中溶劑迅速揮發(fā)。凹版印刷采用揮發(fā)性干燥油墨,雖然所使用溶劑揮發(fā)性很好,但由于油墨使用粘度很低,而且薄膜表面光滑、無滲透性、所以仍然需要干燥裝置。凹版工藝要求在印刷前,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動性,以便迅速涂布于整個版面。印刷之后則要求油墨能夠迅速干燥結膜
40、,這種要求僅靠油墨、溶劑本身的特殊性能還不能得到滿足。影響干燥的因素:干燥可以認為是利用熱從固體混合物除去可揮發(fā)物質,對油墨而言加速溶劑在油墨的轉移至承印物后,溶劑的顧在則影響印刷質量。影響因素:()風速及風量風速的大小對油墨的干燥有一定影響,風速提高、溶劑揮發(fā)也加速,但風速達到某一數值后,其變化基本不影響干燥所需的時間。這時應調節(jié)風量,風量提高,溶劑揮發(fā)也加快。原理:擴散原理快速流動的空氣經過油墨表面時已經揮發(fā)的溶劑會被帶走,造成局部空氣中溶劑濃度下降,促使未揮發(fā)的溶劑加快揮發(fā)。()溫度溫度的升高實質上是加劇了油墨中溶劑分子的運動,使其活動能量增加,更容易離開油墨表面。溫度升高對油墨的干燥是
41、有利的,但是溫度過高,尤其是起始干燥溫度過高,易在油墨表層影成堅固的墨膜,反造成墨膜下的溶劑揮發(fā)不出,使溶劑殘留增加,另外過高的溫度易使薄膜變形、套印困難。烘箱干燥溫度一般設定在且應逐步遞增,上墨面積較大時,適當升高溫度。()濕度:濕度過高,會影油墨中溶劑的揮發(fā),過低則溶易造成靜電影響,一般情況下,相對濕度每提高10,油墨的干燥速度將減緩1-2倍.一般要求濕度在之間對凹印的影響、主要在空氣、油墨、刮刀和冷卻輥四部分。濕度過小,塑料薄膜靜電大,會產生漏印,印不上及“胡須”等現象。又因為生產環(huán)境中有機溶劑濃度很高,很容易引起火災。濕度過大,容易在刮刀、版輥上凝結水珠(溶劑揮發(fā)是吸熱過程,會使表面溫
42、度降低,易于吸水),混入油墨,導致油墨的溶解性降低,粘度增大,樹脂析出,產生凝膠化現象,使印品光澤度降低,轉移不良。這種情況下,應盡量使用慢干混合溶劑調整干燥速度,減少油墨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溶劑的影響通常以沸點的高低來衡量,沸點越低,揮發(fā)越快,沸點越高,揮發(fā)越慢。合理選擇溶劑是印刷轉移良好的關健。溶劑揮發(fā)過快,墨層無光澤且易塞版,轉移不良。溶劑揮發(fā)過慢,墨層光澤好,墨膜平整,但不易干燥,易造成殘留溶劑問題。() 版面深淺及上墨量大小墨層厚度決定于版面深淺,墨層厚則揮發(fā)慢,上墨面積大,揮發(fā)較慢。冷卻輥 :冷卻輥的作用是降低薄膜和油墨的溫度,使材料變形保持在最低水平。第七節(jié) 張力控制系統(tǒng) 張
43、力變化的原因 卷材偏心,局部變形 薄膜厚度偏差 薄膜所經過的各導輥與薄膜的摩擦力不一致,滾動、滑動現象同時存在。 薄膜經干燥及冷卻后,會伸長和收縮,各處的變化幅度不一致。 印刷版輥之間存在壓力差和直徑差(0.03-0.05mm),造成各單元間薄膜張力不一致。 印刷機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張力會大幅度化。 卷徑大小的變化。 張力對印刷的影響張力是薄膜前進的動力,直接影響印刷的正常進行.張力過大,材料易變形,造成套印不準,容易產生縱向條紋,甚至斷料,過小時,易使薄膜產生橫向條紋,造成薄膜堆積(擁料)張力控制系統(tǒng)的作用: 根據張力變化的規(guī)律、控制卷料開卷轉速。 根據套印誤差出現的方向和程度,改變印刷機構的局部張力,以實現較高的套印精度。 調節(jié)收卷轉速,使印刷完畢的薄膜纏繞整齊,張力一致。 消除由于薄膜偏差、偏心等原因造成的張力波動。 控制和調節(jié)薄膜的運動速度. 張力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卷材制動器: 摩擦制動器 齒輪 制動力距 磁粉制動器 張力信號 激磁電流 制動力距張力調節(jié)輥:用以改變薄膜所受張力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擺動,使薄膜受到不同方向的拉力,以改變某一局部張力牽引輥:是薄膜運動的動力之一,位于開卷之后和收卷之前導向輥和展平輥:除了支撐薄膜和消除縱向折皺外,在某種程度上控制薄膜張力(摩擦力的影響)制動輥:除了調整張力、還有分割張力的作用。張力檢測輥:檢測張力大小。補償輥:改變輥的位移,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會場安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學校如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 代理生產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攪拌站混凝土供應合同實施細則
- 2025年度養(yǎng)老產業(yè)項目合作居間合同
- 代倉業(yè)務合同范本
- 個人微型企業(yè)用工合同范本
- 出口退稅銷售合同范本
- 產品廣告拍攝合同范本
- 保潔用品合同范本
- 小學英語五年級閱讀理解-適應各個版本教材
- 2024年山東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試汽車專業(yè)試題庫-上(單選題匯總)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開學前收心家長會
-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形式
- 載重汽車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范本
- 智慧農業(yè)智慧物聯(lián)網整體解決方案
- 風電處理軟件WT操作手冊
- 輕鋼結構廠房安裝合同范本
- 道路工程監(jiān)理投標方案
- 護士長工作質量督查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