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第1課時 教案_第1頁
二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第1課時 教案_第2頁
二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第1課時 教案_第3頁
二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第1課時 教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第1課時 教案教學目的: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2在詳細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探究活動中浸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3運用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目的分析:學生在一年級學會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口算,為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準備,利用知識的遷移,通過學具的操作,經歷活動的探究,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一樣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教學準備:

2、課件、小棒、尺子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今天可真熱鬧,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同學參觀博物館,如今他們已經來到博物館門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教材11頁情境圖2引導學生觀察后交流。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二提出問題。1根據圖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2出例如1中的問題。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設計意圖:借助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中搜集數(shù)學信息,提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由于這樣的情境是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既拉近了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絡,又進步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1. 嘗試列式,體會加法的意義。要求一共多少人,需

3、要哪些條件?怎樣列式?想一想,為什么用加法來計算呢?板書:加法2交流算法,指名學生說口算的過程。3圖式結合,探究筆算的算理和算法。1學生操作擺小棒。學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兩名帶隊老師,用2根小棒表示。2組織學生交流,感悟筆算的算理和算法。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來?都是表示幾個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嘗試列豎式計算,理解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弄清為什么5與2對齊?一樣計數(shù)單位的數(shù)4全班交流筆算方法,老師板書豎式,進一步明確個位與個位對齊,先從個位上的數(shù)加起的道理。4即時練習。出示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1題,穩(wěn)固筆算加法時的對位方法?!驹O計意圖:教學中結合小棒圖自然過渡

4、到列豎式計算,讓學生體驗由詳細到抽象的數(shù)學方法,學生在積極地操作、考慮、和交流的活動中理解個位和個位對齊的道理,又清楚地掌握豎式計算要從個位加起的計算順序?!慷骄績晌粩?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1.出例如2問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2.指名學生列式,老師板書。3.引導學生試算35+32。1組織學生先擺小棒注意觀察學生操作。首先正確擺放出35和32,其次正確地將5個1和2個1相加,3個十和3個十相加幫助學生對筆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2學生試著用豎式計算,交流板演算法。3老師追問: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為什么3和3對齊,5和2對齊?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師生小結: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5、時,注意一樣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4即時練習。出示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1題,穩(wěn)固筆算加法時的對位和計算方法?!驹O計意圖:有了例1的根底,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師適時引導,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和算法。真正實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三、穩(wěn)固練習一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2題。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圖意,獨立列豎式計算。2集體交流。第2小題在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二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列豎式計算,重點檢查學生的對位問題,提醒學生將豎式的結果填在橫式的后面。四、課堂總結一回憶小結,完善課題。1這節(jié)課我們利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

6、實際問題。在計算時,每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是否滿十?2. 補充課題,板書:不進位二突出重點,完畢新課。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進步學生的寫作程度,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成效。筆算兩位數(shù)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

7、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進步學生的寫作程度,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成效?!驹O計意圖:在探究的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兩個問題時,均設計了即時練習,使新知落實到每一層次中。而課尾的總結再一次呈現(xiàn)教學重點,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皫熤x,如今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袄蠋煹脑獠⒎怯伞袄隙稳荨皫??!袄显谂f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袄稀皫熯B用最初見于?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漸漸“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