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設備維修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一、掛牌上鎖程序1 目的凡是在有可能對人員造成人身傷害的設備上進行檢修檢查作業(yè)(如進入密閉容器內或檢修旋轉設備時等) , 必須切斷該設備上所有的能量源(包括電源、氣源等)并進行有效上鎖控制,以防止作業(yè)時設備突然啟動,從而保證檢修檢查人員的人身安全。2 相關人員現(xiàn)場檢修人員、現(xiàn)場維修負責人員、中控室操作員、電工3 步驟3.1 確定需停電上鎖的設備根據(jù)檢修工作的需要,填寫申報停送電票,由維修現(xiàn)場電氣負責人確定應停電上鎖的設備,凡是有可能對人員安全造成危險的設備均屬上鎖范圍。3.2 設備停電由調度員通知維修負責人、中控室,將相關設備斷電。3.3 上鎖上鎖設備要求:對低壓設
2、備,必須將相應的控制柜(箱)上鎖對中壓控制的設備,合上相關中壓設備地刀后在將相應的中壓柜上鎖。控制柜(箱)的上鎖:首先由檢修人員將現(xiàn)場的設備停下,然后向電氣值班長遞交停送電票由電氣人員上鎖,鑰匙由電氣人員保留。電氣室中壓柜的上鎖:首先由檢修人員用對講機通知電工,首先在停送電票上登記簽字,然后由現(xiàn)場電氣人員在指定的位置上鎖,鑰匙由上鎖人員自己保持。上鎖確認將設備上鎖后,對上鎖情況應進行有效確認,并在確認后才能進行檢修作業(yè)。3.4 解鎖檢修工作結束后,清理好檢修現(xiàn)場,由電氣上鎖人員解開上鎖設備,到電氣室去解鎖的人員還應在上鎖登記表上將自己的名字注銷?,F(xiàn)場解鎖及試車后通知中控室。3.5 對于沒有正確
3、執(zhí)行該程序的人員或是任何忽視掛牌上鎖程序人員將視其情節(jié)輕重將分別受到扣分或直接經濟處罰。3.6 在日常的運行中的電氣設備,電氣人員必須將所配電室、配電柜(箱)上鎖電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1 適用范圍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電氣設備安全操作的有關規(guī)定。本規(guī)程適用于公司電氣設備作業(yè)。2 主要內容2.1 電氣設備必須由專職電工進行檢修,或在專職電工指導下進行工作。2.2 任何電氣設備在未查明無電之前,一律視為有電。2.3 電氣設備的電源部分必須設置分開關,一閘一用,禁止一閘多用,并應設開關箱加鎖,固定在安全地方,鑰匙由專人保管。開關箱下端距地面高度不得少于1.3 米,并在配電箱內配置觸電保安器。2.4 電源電壓必須與電
4、氣設備額定電壓相同(三相電壓波動應在± 5以內)供電變壓器的容量必須滿足該機械設備的要求,并應按規(guī)定配備電動機的起動裝置。2.5 保險絲粗細應與三相一致,其額定電流不準大于該線路額定電流,應按預定電流選用合格的熔絲和熔片,嚴禁用銅絲或鐵絲代替。2.6 凡連續(xù)兩次跳閘或保險絲溶斷,都必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閘,不得強行送電。2.7 定期檢查電氣設備的絕緣是否符合規(guī)定,不應低于每伏 1000 歐姆(如對地220 伏,絕緣電阻應不小于0.22 兆歐) 。如發(fā)現(xiàn)斷路等情況,應及時排除。2.8 電氣設備應接地或接零良好,接地電阻不得大于有關規(guī)定。每臺機組應分別接地,禁止跨躍使用接地線,不得
5、借用避雷器線作接地線。在同一供電系統(tǒng)上不得同時接地又接零。2.9 高度超過周圍建筑物的設備應設避雷及可靠接地裝置,其電阻不得大于有關規(guī)定。2.10 線路敷設應符合線路安裝規(guī)定,以及符合當?shù)毓╇娋值囊?guī)定。2.11 絕緣導線不應有破損,帶電部分不準外露,并嚴禁在地面或腳手架上拖拉電線,導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接頭應緊固,并應經常檢查,如發(fā)現(xiàn)松動,應及時處理,電線穿墻必須用保護管,電線上嚴禁搭曬衣物及吊掛其他物件。2.12 移動式電氣設備應使用橡膠電纜(橡皮軟線) ,并予以固定且自由移動的長度盡可能縮短。電纜通過走道,腳手架隨時應有剛性防護設備。挖溝鋪設電纜時,應穿鋼管保護,或在電纜上面架設鋼板保護。2
6、.13 500V 以下的低電壓電路中,禁止帶負荷切斷裸閘關,必要時應加滅弧罩或戴絕緣手套及防護眼鏡,操作時面部不得對閘刀。2.14 電氣設備啟動后,應檢查各電氣儀表,待電流表指針穩(wěn)定和正常后,方可正式開始工作。2.15 電氣設備應存放在干燥處,施工現(xiàn)場的各種電氣設備閘刀箱均應有妥善的防雨、防潮設施,用水沖洗電動施工機械時,不允許將水沖到電氣設備上,以免導線及電氣設備受潮而發(fā)生事故。2.16 工作中如遇停電,應立即拉開電源開關,并掛上“禁止合閘”警示牌,如需修理或保養(yǎng)機械,不僅切斷電源,撥下保險絲,還應在閘刀箱上加鎖。并掛上“機械修理警告牌” 。如需合閘,必須與檢修人員聯(lián)系妥當后,方可合閘送電。
7、禁止帶電檢修運行中的電氣設備或線路(高壓帶電作業(yè)除外) 。2.17 工作完畢后,應及時切斷電源,鎖好閘刀箱,方可離開現(xiàn)場。2.18 手提行燈應使用 36 伏以下的安全電壓,在特別潮濕的地方,如管道、水井、鍋爐及金屬容器內,均應使用 12 伏行燈,行燈變壓器應是雙線圈型,外殼及二次付極都應接地。2.19 如遇漏電失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并用氯化碳和干粉滅火,嚴禁用水或其它滅火器澆潑。2.20 發(fā)生人身觸電,應先切斷電源,然后用人工呼吸法緊接搶救。在電源未切斷前,不得與觸電者接觸,以免再次發(fā)生觸電事故。變配電安全操作規(guī)程一、停送電操作順序1、高壓隔離開關操作順序:( 1 )斷電操作順序:A、停掉對應
8、設備,斷開低壓各分路空氣開關,隔離開關。B、斷開低壓總開關。G斷開高壓開關。D斷開高壓隔離開關。( 2 )送電操作順序和斷電順序相反。二、低壓開關操作順序:( 1 )斷電操作順序:A、停掉對應設備,斷開低壓各分路空氣開關、隔離開關。B、斷開低壓總開關。( 2 )送電順序與斷電相反。三、倒閘操作規(guī)程1、 高壓雙電源用戶, 作倒閘操作, 必須事先與供電局聯(lián)系, 取得同意或拉供電局通知后, 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不得私自隨意倒閘。2、倒閘操作必須先送合空閑的一路,再停止原來一路,以免用戶受影響。3、發(fā)生故障未查明原因,不得進行倒閘操作。4、兩個倒閘開關,在每次操作后均應立即上鎖,同時掛警告自牌。5、倒閘操
9、作必須由二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jiān)護)。變配電設備安全檢修規(guī)程1、電工人員接到停電通知后,拉下有關刀閘開關,收下熔斷器。并在操作把手上加鎖,同時掛警告牌,對尚無停電的設備周圍加放保護遮攔。2、高低壓斷電后,在工作前必須首先進行驗電:3、高壓驗電時,應使用相應高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時,必須穿戴試驗合格的高壓絕緣手套,先在帶電設備上試驗,確實好用后,方能用其進行驗電。4、驗電工作應在施工設備進出線兩側進行,規(guī)定室外配電設備的驗電工作,應在干燥天氣進行。5、 在驗明確實無電后, 將施工設備接地并將三相短路是防止突然來電、 保護工作人員的基本可靠的安全措施。6、應在施工設備各可能送電的方面皆裝接地線,
10、對于雙回路供電單位,在檢修某一母線刀閘或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時,不但同時將兩母線刀閘拉開,而且應該施工刀閘兩端都同時掛接地線。7、裝設接地線應先行接地,后掛接地線,拆接地線時其順序與此相反。8、接地線應掛在工作人員隨時可見的地方,并在接地線處掛“有人工作”警告牌,工作監(jiān)護人應經常巡查接地線是否保持完好。9、應特別強調的是,必須把施工設備各方面的開關完全斷開,必須拉開刀閘或隔離開關,使各方面至少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禁止在只經斷開油開關的設備上工作,同時必須注意由低壓側經過變壓器高壓側反送電的可能。所以必須把與施工設備有關的變壓器從高壓兩側同時斷開。10、工作中如遇中間停頓后再復工時,應重新檢查所有
11、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開始工作。全部離開現(xiàn)場時,室內應上鎖,室外應派人看守。工作票制度1、一切運行中的電氣設備上的工作,均應按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使用工作票,或接口頭、電話命令執(zhí)行,除事故的檢修外,嚴禁不使用工作票在運用中的電氣設備上工作。2、 工作票必須使用統(tǒng)一格式,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一式兩份,正確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個別錯、漏字需要修改也應字跡清楚。3、 工作票簽發(fā)人和工作許可人不得兼任工作負責人, 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工作票, 工作許可人不得簽發(fā)工作票。4、一個工作負責人,不能何時接受兩張工作票,只有完成了一張工作票的任務之后,并辦理了工作終結手續(xù),方可接受另一份工作票。5
12、、 工作票:一份由工作許可人收執(zhí),另一份由工作負責人收執(zhí);已執(zhí)行的工作票,一份存配變室備查,另一份由部門負責人保存,線路工作票,一份存工作票簽發(fā)人外備查,另一份由部門負責人收執(zhí),已執(zhí)行的工作票,由工作票簽發(fā)人交值班負責人保存?zhèn)洳椤? 、 配變室一張工作票上所列工作地點,以一個電氣轉換部分為限,但安全措施一次做完的下列情況允許幾個電氣連接部分共用一張工作票。6.1 連接于同一母線上的幾個電氣連接部分,同時停遇電者(但需在備注欄內辦理工作轉移手續(xù))6.2 一臺主變壓器停電檢修時,其各側開關也配合檢修,且同時停送電者。6.3 一個配電裝置全部停電時,所有不同地點不同類型的工作6.4 一個配電裝置雖未
13、全部停電,但只有個別引入線帶電,并對帶電部分來取了可靠的隔離安全措施者6.5 在幾個電氣連接部分上,集資進行不停電的同一類工作,可以發(fā)給一張第二種工作票7、線路第一種工作票每張只能用于一條線路或一個工作地段,可以發(fā)給一張第二種工作票。1.1 一條線路同時停、送電幾條線路1.2 與停電檢修線路交叉,鄰近的另幾回線路,同時停送電者1.3 一個工作班在同一天內對同一電壓等級, 在不同的幾條線路上的多處配電變壓器上進行同一類工作, 配電線路無需停電1.4 第二種工作票,對同一電壓等級、同類型工作,可在數(shù)條線路上共用一張工作票,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不需要履行工作許可手續(xù),但形式前應與調度聯(lián)系,工作結束后
14、應通知調度(部門負責人)8、 非電氣工作人員在配變室工作就有專人監(jiān)護9、 工作票保存一年10、工作票的評價與考核10.1 值班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每季度對工作票進行抽查、審核、評價、計合格率,并納入考核。10.2 工作票存在下列問題之一者為不合格10.2.1 按規(guī)定應用工作票而未填寫者(稱無票工作)10.2.2 工作項目不清,票面涂改三處以上者10.2.3 現(xiàn)場所列安全措施不完善、字跡潦草、模糊不清者操作票制度1、 倒閘操作必須根據(jù)值班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的命令執(zhí)行。2、 電氣倒閘操作須由熟悉現(xiàn)場設備,熟悉運行方式和有關規(guī)章制度,并經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有權擔任倒閘操作和有權擔任監(jiān)護的人員名單,須
15、經部門負責人批準并書面現(xiàn)場公布3、 倒閘操作必須由兩人執(zhí)行,其中一人擔任操作,有監(jiān)護權的人員擔任監(jiān)護,在進行操作的全過程不準做與操作無關的事。4、 倒閘操作必須填用倒閘操作票,操作票必須票面整潔,任務明確,書寫工整,并使用統(tǒng)一的調度術語。5、 在進行倒閘操作時,嚴格按照基本步驟操作,電氣倒閘的基本操作步驟為:5.1 受令、審令5.2 填票、審票5.3 操作準備5.4 模擬演習5.5 執(zhí)行操作5.6 復查5.7 匯報記錄6、 每張操作票只能填寫一個操作任務,所謂 “一個操作任務 ”具體含義如下:6.1 將一種電氣運行方式改變?yōu)榱硪环N運行方式6.2 將一臺電氣設備由一種狀態(tài)(運行、備用、檢修)改變
16、到另一種狀態(tài)6.3 同一母線上的電氣設備,一次倒換到另一母線6.4 屬于同一主設備的所有輔助設備與主設備同時停送電的操作, 如一臺主變和所供電的全部出線間隔設備由一種狀態(tài)改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7、操作票由當班執(zhí)行操作的人員填寫,填票人按照調度命令,弄清操作目的,運行方式,設備狀態(tài)后,再填寫操作票,填票人和審票人應對操作票的正確性負責。8、自設安全措施的裝、拆,要填寫操作票。9、下列情況可以不用操作票操作1.1 事故處理1.2 單一操作,僅拉、合一臺開關,退、投一塊壓板1.3 壓負荷1.4 為了解救觸電人或為了避免即將發(fā)生的人員觸電事故10、 操作票保存一年11、 評價與考核11.1 每值應對上一值
17、已執(zhí)行的操作票進行評價,值班負責人和部門主管每月進行一次評價,計算合格率,并納入考核。11.2 操作票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不合格。11.2.1 按規(guī)定應填寫操作票而未填用者(稱無票操作)11.2.2 操作項目遺漏,操作順序錯誤,主設備,開關等編號,以及拉、合、投退等重要詞句寫錯者11.2.3 操作任務不明確,安全措施不具體,人員不符合規(guī)程的要求,應經審查簽名的手續(xù)不完全。11.2.4 執(zhí)行不認真,不按規(guī)定程序操作11.2.5 涂改超過三處,致使票面模糊不清者11.2.6 已執(zhí)行的操作票遺失者電工倒閘操作管理制度1 總則1.1 倒閘操作主要是指拉開或合上斷路器或隔離開關, 拉開或合上直流操作回路,
18、 拆除和裝設臨時接地線及檢查設備絕緣等。它直接改變電氣設備的運行方式,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如果發(fā)生錯誤操作,就會導致發(fā)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1.2 為保障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 在倒閘操作過程中必須做好組織和技術措施的落實, 認真執(zhí)行倒閘操作票 制度。2 倒閘操作的基本要求2.1 為防止誤操作事故,變配電所(室)的倒閘操作必須填寫操作票。2.2 倒閘操作必須兩人同時進行, 一人監(jiān)護, 一人操作。 特別重要和復雜的倒閘操作, 應由電氣負責人監(jiān)護。2.3 高壓操作應戴絕緣手套,室外操作應穿絕緣靴和戴絕緣手套。2.4 如逢雨、雪、大霧天氣在室外操作,無特殊裝置的絕緣棒及絕緣夾鉗禁止使用,雷電時禁
19、止室外操作。2.5 裝卸高壓保險時,應戴防護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并站在絕緣墊或絕緣臺上。3 倒閘操作的技術規(guī)定3.1 送電時,先合上母線側刀閘,再合線路側刀閘,最后合上開關。停電時順序相反,嚴禁帶負荷拉、合刀閘。3.2 帶聯(lián)絡線的操作:停送電時,同一系統(tǒng)要用開關進行并列、解列,不得用刀閘并列或解列。3.3 母線停電操作:電壓互感器應最后停電,送電時應先合電壓互感器。3.4 倒換母線操作:應先合上母線備用開關, 取下該開關操作保險, 將要停用母線所帶的線路倒置運行母線,最后再斷開原運行母線開關。3.5 變壓器停電:先停負荷側,再停電源側,送電時相反。3.6 拉開或合上刀閘時,應迅速果
20、斷,但不可用力過猛。操作機構有故障時,不得強行拉、合,操作完畢應檢查銷子是否到位。3.7 室外單極刀閘,跌落保險在停電拉閘時先拉中相。再拉下風向一相,最后拉余下的一相。嚴禁帶負荷操作。4 倒閘操作票的填寫4.1 倒閘操作票的格式按電力部頒發(fā)的統(tǒng)一標準填寫。4.2 操作票必須根據(jù)調度指令或上級通知要求填寫。接受指令時,受令人要認真復誦,審核無誤,并將指令記入值班記錄。4.3 倒閘操作票應將下列項目填入票內:1) 應拉合的開關和刀閘。2) 檢查開關和刀閘的位置。3) 檢查接地線是否拆除。4) 檢查負荷分配。5) 裝、拆臨時接地線。6) 安裝或拆除控制回路或電壓互感器回路的保險。7) 切換保護回路。
21、8) 檢驗是否確無電壓。4.4 操作票必須由操作人在接受指令后操作前填寫。經監(jiān)護人,值班負責人審核簽字后方可操作。4.5 操作票必須按操作項目的順序逐項填寫,不得顛倒或并項填寫。4.6 操作票應用鋼筆和圓珠筆填寫,不得用鉛筆。字跡工整,不得涂改。4.7 操作票統(tǒng)一編號按順序使用,填廢的操作票應注明“作廢”的字樣。已操作完的應注明“已操作”的字樣。已操作的操作票應妥善保管。4.8 填清操作任務、操作開始和終止時間,填清操作人、監(jiān)護人、下令人的姓名,禁止代簽。5 倒閘操作的安全要求5.1 操作票的執(zhí)行:1) 填好的操作票,必須與系統(tǒng)接線圖或模擬盤核對,經核實無誤后,由值班人簽字。2) 操作前首先核
22、對將要操作設備的名稱、編號和位置,操作時由監(jiān)護人唱票,操作人應復誦一遍。監(jiān)護人認為復誦正確,即發(fā)出“對”或“操作”的命令,操作人方可進行操作。每操作完一項,立即在本操作項目前做的標記。3) 操作時要嚴格按照操作票的順序進行,嚴禁漏操作或重復操作。4) 全部操作完成后,填寫終了時間,并做好“已執(zhí)行”的標記。5) 操作中發(fā)生疑問時,應停止操作,立即向值班調度員(下令人)或站長報告,弄清后再繼續(xù)操作。切不可擅改操作票。5.2 操作監(jiān)護操作監(jiān)護就是由專人監(jiān)護操作人操作的正確性和人身安全,一旦發(fā)生錯誤操作或危及人身安全時,能及時給予糾正和制止。在操作中對監(jiān)護有如下要求:1) 監(jiān)護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
23、2) 監(jiān)護人在操作前應協(xié)助操作人檢查在操作中使用的安全用具,審核操作票等。3) 監(jiān)護人必須在操作現(xiàn)場, 始終監(jiān)護操作人操作的正確性。 不得擅離職守, 參與同監(jiān)護工作無關的事宜。4) 每一操作步驟完成后,應檢查開關設備的位置,儀表指示,連鎖及標示牌等情況是否正確。5) 設備投入運行后,應檢查電壓、電流、聲音、信號顯示、油面等是否正常。5.3 送電操作要求:1) 明確工作票或調度指令的要求,核對將要送電的設備,認真填寫操作票。2) 按操作票的順序在模擬盤上預演或與系統(tǒng)接線圖核對。3) 根據(jù)操作需要,穿好防護用具。4) 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下,拆除臨時遮攔、臨時接地線及標示牌等設施,由電源
24、側向負荷側逐級進行合閘送電操作,嚴禁帶地線合閘。5.4 停電操作要求:1) 明確工作票或調度指令的要求,核對將要送電的設備,認真填寫操作票。2) 按操作票的順序在模擬盤上預演或與系統(tǒng)接線圖核對。3) 根據(jù)操作需要,穿好防護用具。4) 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下,由負荷側向電源側逐級進行拉閘操作,嚴禁帶負荷拉刀閘。5) 停電后驗電時,應用合格有效的驗電器,按規(guī)定在停電線路或設備上進行驗電。確認無電后再采取封掛臨時接地線、設遮攔、掛標示牌等安全措施。設備檢修安全管理制度1 檢修人員在檢修中,必須嚴格遵守本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2 凡是機電傳動設備檢查檢修,必須切斷電源并鎖閉,并
25、要懸掛“禁止合閘”警告牌。3 檢修受壓設備、管道、閥門、安全附件等,必須切斷閥門,加隔離盲板,壓力降到零或停止設備運轉, 方可進行。不準帶壓檢修。4 檢修中需要用臨時行燈照明,必須采用低壓 36 伏,鐵制容器內和潮濕地帶場所為12 伏,引線中間不準有接頭,絕緣要良好。5 檢修中需要電動工具,必須配有1 比 1 隔離變壓器或橡皮手套,有可靠的接地,保證安全可靠。6 禁止帶電檢修作業(yè),如須帶電檢修,應經動力科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同意批準,并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檢修人員和監(jiān)護人,必須持證操作,無證者不準檢修和監(jiān)護。7 嚴禁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容器、管道未清理、置換情況下,進行檢修。8嚴禁使用檢修機
26、具、葫蘆、吊具、繩子、梯子、鯽頭、板手等有缺陷的工具。9 檢修人員,必須穿戴好本崗位所領用的勞動保護用品,不準赤膊、赤腳、穿拖鞋。10 檢修中高空作業(yè)、動火作業(yè),吊裝作業(yè)等,必須辦理有關申請手續(xù),經有關部門同意批準,才能進行。11 檢修中未明確負責安全工作和監(jiān)護人不準施工。電氣設備安全檢修規(guī)程電氣設備檢修操作規(guī)程1 電氣操作人員的資格和要求:1.1 電氣作業(yè)必須經過專業(yè)培訓,考試合格,持有電工作業(yè)操作證的人員擔任。1.2 電氣作業(yè)人員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xù)六個月以上者,必須重新考試合格,方能工作。1.3 電氣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的安全作業(yè)規(guī)定。1.4 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嚴格熟悉有關消防知識,能正確
27、使用消防用具和設備,熟知人身觸電緊急救護方法。1.5 變、配電所及電工班要根據(jù)本崗位的實際情況和季節(jié)特點,制定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做好預防工作和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1.6 現(xiàn)場要備有安全用具、防護用具和消防器材等。并定期進行檢查試驗。1.7 易燃、易爆場所的電氣設備和線路的運行及檢修,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zhí)行。1.8 電氣設備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接零) ,防雷和防靜電設施必須完好,并定期檢測。2 高壓電氣安全操作規(guī)程:2.1 凡是高壓設備停電或檢修、及主要電器設備大、中檢修,高低壓架空線路,都必須按照電業(yè)局電氣安全工作規(guī)定及有關規(guī)定辦理工作票及各種票證。2.2 工作票簽發(fā)人必須按工作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chuàng)新金融工具在糧食安全保障中的應用前景
- 產學研合作模式促進藝術學理論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2025至2030中國騎行服市場營銷渠道與供求平衡預測分析報告
- 遼寧省遼陽市二中學教育協(xié)作2025屆九上化學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qū)2024年七上數(shù)學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奈曼旗2024年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寬城區(qū)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餐飲商鋪租賃及品牌孵化合同
- 醫(yī)療設備質量管理實踐案例分析
- 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課件
-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母乳使用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病毒性腦炎診療指南(兒科)
- 樂器設備供貨項目實施方案及售后服務方案
- 中共黨史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2020年杭州學軍中學高一入學分班考試英語試卷及答案
- (高清版)AQ 1044-2007 礦井密閉防滅火技術規(guī)范
- 死亡醫(yī)學證明書填寫培訓
- 做自己的心理壓力調節(jié)師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嘉興大學
- 學術期刊推廣方案
- 安檢設備采購安裝調試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