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立體的理念與技藝“善”“正義”“法律”“人”之關系初探 摘要:本文通過對“善”、“正義”、“”、“人”四者結合進行討論,以東西法文化比較為研究方法,揭示出在論證一個案件時必須堅持將其合法性、合理性、目的性、事實客觀性、法律的目的為人、人性、案件的背景、民意、民情、民心等因素綜合考慮的理念,培養(yǎng)立體的“善良與公正的技藝”。一、從柏拉圖的“善”引起的“善”究竟是什么?在柏拉圖的敘述中,“善”是“一”和“多”、是“相”、是“目的”、是“和諧”、是“理念”在柏拉圖的眼中“善”是永恒的,它存在于惡與正義之中,存
2、在于人與物之中,存在于一切道德與美柏拉圖認為,在理念世界中,各種理念形成一個階梯,善的理念處于階梯的頂端,它是最高的理念,也是一切別的理念的根源。理念世界是和諧有序的,它是把一切存在結合起來的原因,是宇宙中一切秩序的 “正本”,現(xiàn)實世界只有與理念世界和諧一致,才能實現(xiàn)最大的正義。但是他接著又提到了有些人追求“善”是不正義。于是,似乎在柏拉圖書中,“善”有了一種神秘主義色彩。它似乎使人似乎茫然于其中,當柏拉圖告訴我們“善”與正義有時也有沖突時,我們更是顯得不知所措了:正義難道不是善嗎?為什么要說有沖突呢?其實不然,筆者認為,這是我們在認識事物時邏輯上出現(xiàn)了問題:“是”就一定意味著沒有“沖突”嗎?
3、正義不能又是“善”,又和“善”沖突嗎?它們是否也存在著辨證統(tǒng)一?即使真的在邏輯上不能自恰,我們必須要訴諸于邏輯嗎?我們的邏輯又是否存在著絕對的真理性?我們的概念最終來源于邏輯還是生活、經驗?這種“沖突”我們又是如何理解的?善究竟是什么?正義又是什么?這里,筆者試圖粗略的將中西方善的具體內容先做一比較。西方善的理念,它是知識、真理和一切實在的根源。而中方的“善”一般指的是“善德”的意思。孟子云: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不為善,非才之罪 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
4、也。仁義 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于是“善德”就應該包括“義”“禮”“智”“仁”,或許從這點姑且可以認為的“善”更側重于道德品質,相比而下,所以在西方“美德即知識”的“善”論之下,會出現(xiàn)柏拉圖所說的那種情況:“有那么一種善,我們樂意要它,只是要它本身,而不是要它的后果。比方象歡樂和無害的娛樂,它們并沒有什么后果,不過快樂而已”。于是,在對中西方關于“善”的差異的認識上,柏拉圖的“善”并非僅僅是中國那種“人倫之善”,所以會出現(xiàn)“善”與“正義”的沖突是可以理解的。但僅僅上述的論述,我想對于我們理解正義與善的沖突還是不夠的。因為關于正義,柏拉圖所說的“正義”與我們認為的“正義”是否一
5、樣呢?我們在論證案件的時候該選擇那種“善”與“正義”呢?二、正義視野下的“善”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再從正義來認識“善”。柏拉圖在理想國與法律篇中的正義論從個人的、具體的正義入手,上升到國家正義,然后進入到理念的正義境界。他首先探討的了日常生活中具體正義的現(xiàn)象和觀念,在理想國第1-4卷里,他專門分析了涉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具體正義及其弊端:正義是欠債還債,正義恰如其分的報答,正義是善待友人惡給敵人,正義是善待友人惡對敵人,強權就是正義,不正義比正義更有利。柏拉圖所要闡明的是不應該將正義限制在狹隘的背景之中,一是個別的正義行為有適用的時空限制,超出一定范圍,進入不同情況,或者使用不當,就可能變成不正
6、義;二是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假象,使人們將不正義誤認為正義,例如前面提到的“強權就是正義”、“不正義比正義更有利”。但論及這點,研究又不得不回到我們對于“善”與“正義”沖突的理解中,理解柏拉圖為什么說“有些人為了達到善而不擇手段,是非正義的”:強權或許有些是為了追求到“秩序”和“公正”等的“善”,但它卻又是不正義的;“利益”、快樂也是一種善,但它卻也是不正義的。所以研究必須理解柏拉圖的意圖:明辯個別、特殊、經驗性的正義的缺陷,把握一般的、普遍意義的正義的理念,尋找超越限制的正義觀念。在柏拉圖的心中,他認為“正義就是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服從法律才是正義”、“正義是整體和諧”,他將國家的正義與個人正
7、義結合起來,告訴我們,正義涉及的是社會制度、體制和政府組織的正當性,也就是社會秩序。由此可以推斷,與道德相比,正義與權利、權力的關系更為密切。人們在對政治體制和社會制度作道義判斷時,他們關注的主要是這個體制或制度如何對待身處其中的個人,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體制或制度能否公正(正義)地對待所有的人,個人的權利如何有利的得到維護。如果能,那么這個體制或制度就是正義的(just),即具有“正當性”(justified),否則便不正義。而中國古人主要是古代儒者措意較多的概念是“正”和“義”。 正”、“義”是中國儒家“成德之教”(成全人的道德品操的教化)或“為己之學”(為著人的本己心靈安頓的學問)所孜孜
8、以求的價值,重在于修身,它并不屬意于既得倫理或政治結構的改變,這與西方是不同的。故此,我們在論證一個案件的正義時,我們應該關注其正當性(合法性與合理性)正義,同時應避免以內在人格境界為旨歸的道德一元論,也避免一味執(zhí)著于“權利”公正的“正義”價值一元論。人的生命存在的內向度與外向度非可相互替代,亦非可以因果相推。“權利”與“境界”是錯落的,這錯落為人的伸展于文化(包括法律)創(chuàng)設中的價值抉擇留下了足夠大的余地和張力。1 三、人性之“善”與人性之“正義”基于上述對于“善”與“正義”的淺薄的認識,有一個問題
9、又隨之而來:“如何實現(xiàn)正義?”對這個問題最常見的、也是最持久的回答應該是“”。所以,筆者接下來就要簡要的將它和正義的關系進行討論。因為以法律(和法定權利)來說明正義當然不是唯一的正義解說,它也不是沒有爭議的,但它卻有利于理解正義。首先,以法量度眾人,人人平等(具體的法律是否公正,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法具有懲罰正義;其次,以法一以貫之,人們在事情發(fā)生之前就能預測結果,因此也就有了安全感;再者,恒常以法行之,法制秩序得以穩(wěn)定并始終一貫。因此,雖然具體法律的正義性會受到質疑,但法與正義的基本關系并不受影響。所以,當我們在考慮一件案子的時候還是應該將其首先回歸到法律之中,而此法律本身幫助正義的實現(xiàn),它
10、使正義具有了確定性、可預測性,對非正義具有懲罰性、威懾性,所以我們不能離開法律,離開法律意味著離開正義!但當所有人都把“繩之以法”作為正義的伸張的時候,法律成為了管制的手段,人們似乎忘記的法律的目的是什么?是懲罰?是管制?這種認識在封建王權統(tǒng)治下,確實是個痼結。但當我們在論證案件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合法性的同時,分析案件具體正義事實(案件事實與合理性方面)的同時,必須明確法律的目的人!接下來要談人性這個話題,因為它與上述三個問題都是非常有關聯(lián)的,這在中外法律文化中都有所涉及。但基于篇幅的關系,這個問題是無法在此進行深入的討論的,因為其背后所蘊藏著非常深厚、博大文化淵源。但筆者在此要必須強調的是
11、。在論證案件的時候,它必須要得到重視。接著,筆者以柏拉圖的“無人會有意做惡”這句話,試圖“管中窺豹”,希望“可見人一斑”。這句話,可以嘗試著做如下幾點的理解:一,在中西方討論人性問題上分為“性善”與“性惡”之說,但在柏拉圖時期其實并沒有開始真正的討論人性“善”“惡”,他看到的人是人的靈魂,肉身并不是惡,她有自身的完善性,但比靈魂完善性低級,靈魂需要知識與智慧,惡是源于無知,所以靈魂不會“有意的尋求無知”;二,在關于人的討論中,還有區(qū)分一個“應該”人與“實然”人的問題,“應當是”與“實然是”的認識正是我們理解“善”、“正義”、“法律”等存在的目的,人“善”“正義”不是指每個人,人是不同的,人的“
12、善”、道德也是不同層次的,這些提醒我們不能說人不是“天賦正義”或者“天賦是惡”,我們只是能說“人是生而自由的”,在這個自由中就包括有自由權利、自由意志等,我們說人的“善”、“正義”是指“理性”、“情感”、“欲望”中,理性控制指導著其他,但人生而自由,人生而上述三個也是自由排列的,于是當其中的“激情”或者“欲望”自由排列到領導地位,那么,人可能就會去“作惡”,但并非“有意”;人與野蠻人、動物是有所區(qū)別的,人與野蠻人的區(qū)別于是就有了“法律”,人與動物的區(qū)別于是就產生了“應然”,但實然的人還是不可避免具有動物性或者返祖性,于是就有了犯罪的產生,但人除了認識“他者”,還要“認識自己”,這使的人是“符號
13、性的動物”,這是區(qū)別與動物的,也只人無意做惡的根源所在;三,人具有社會性,其存在要依賴于群體,具有合群性、分工性、等級性等特點,所以人的性必須要和其社會性等特點和諧統(tǒng)一,人才能“存在”,故此,人不會“有意做惡”,人要考慮自身,還要考慮整個社會、社會制度等等,這有時候包括著民情、民意、民心;四,社會、社會制度同時也以人為本,達到與人的和諧,否則“人將不人”,人也會“做惡”,但非也“有意”??傊?,在粗略的討論了“善”、“正義”、“法律”、“人”之間的關系之后,我們將其落實在一個案件之中,對一個案件的論述需要考慮的要很多,包括上述提到的合法性、合理性、目的性、事實客觀性、法律的目的為人、人性、案件的背景、民意、民情、民心等等方面,因為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知道,對于上述問題我們不能簡單的從某一方面去認識,他們都是立體的,是“多”和“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品牌形象設計委托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智能設備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內蒙古勞動合同書模板
- 2025電子產品租賃合同模板
- 2025租賃合同違約金條款
- 2025授權代理的合同范本協(xié)議
- 2025年簽訂服務合同的關鍵注意事項
- 2025汽車購買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碩士勞動合同爭議調解
- 高空廣告字維修合同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綠豆芽的生長》課件
-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guī)程設備完好標準SHS
- 知道智慧網課《科技倫理》章節(jié)測試答案
- 2024年云南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植物嫁接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川教版(三起)六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英語試卷
- 工程居間合同范本電子版
- 寫字樓客戶服務與物業(yè)管理關系案例
- 中醫(yī)超聲霧化療法臨床應用標準
- 8.4 AutoCAD拼畫滑動軸承裝配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