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圓管涵說明書_第1頁
鋼筋混凝土圓管涵說明書_第2頁
鋼筋混凝土圓管涵說明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混凝土圓管涵及倒虹吸管設計說明一、技術標準與技術規(guī)范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標準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4.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標準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1-2005。二、技術指標 1.涵洞類別及主要尺寸:涵洞類別跨徑或管徑(m)涵頂填土高度(m)管節(jié)長度(m)斜度(°)鋼筋混凝土圓管涵0.75、1.0、1.25、1.50、2.000.520.01.49、1.990、15

2、、30、45鋼筋混凝土倒虹吸管1.0、1.25、1.500.91.49、1.990 2.車輛荷載:公路I級。三、主要材料部位主 要 材 料預制涵管C30砼涵管座C20砼涵管基礎C20砼帽石、緣石 C20砼翼墻墻身、基礎C20砼鋪底、錐坡、隔水墻M7.5砂漿砌MU40片塊石表列石料為最低強度等級砂、石料的質量要求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2000)有關條文辦理四、設計要點1. 計算假定,由于本通用圖圓管涵采用有基礎形式,基礎形式固定支承,中心角127o。根據公路橋涵設計手冊基本資料固定支承,中心角120o圓管涵內力計算系數為0.231,且忽略管壁環(huán)向壓力N及徑向剪力Q,僅考慮管壁上的

3、彎距M。(1)管節(jié)自重荷載 q1=1t (2)填土產生的均布垂直壓力 q2=2h (3)填土產生的均布水平壓力 q3=2Htg2(45 o -/2) (4)車輛荷載產生的均布垂直壓力 q4=G/ab (5)車輛荷載產生的均布水平壓力 q5=(G/ab)×tg2(45 o -/2) 式中:1-管節(jié)的材料容重(KN/m3),2-土的容重(KN/m3),2=21 KN/m3 H-管節(jié)上的填土高度(m) t-管壁厚度(m) -土的內摩擦角(度) r-管壁內外徑的平均半徑(m) G-車輪或履帶荷載軸重(KN) a,b-車輪或履帶荷載壓力分布長度(m) 圓管涵內力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荷載類型Mma

4、x管節(jié)自重產生的垂直壓力0.369q1r2填土產生的垂直壓力0.231q2r2填土產生的均布水平壓力-0.231q3r2車輛荷載產生的垂直壓力0.231q4r2車輛荷載產生的水平壓力-0.231q5r22.管節(jié)內力按剛性管節(jié)受彎構件計算,不考慮法向力和剪力的影響,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況配筋。3.斜管節(jié)未另行作結構驗算,適當配置構造鋼筋。4. 正管節(jié)分段長度分為:1.5m及2.0m兩種,可根據需要組合成0.5m為基數的各種涵洞長度。5.斜管節(jié)中軸線長度:孔徑0.75、1.00、1.25米為1.50米,孔徑1.50、2.00米為2.0米。 6. 管節(jié)基礎:(1)C20砼基礎厚度,應根據地基土壤

5、類別、狀態(tài)、地基容許承載力及受荷載后變形大小,涵位是否經常浸水以及洞頂填土高度、墊層材料種類等具體情況綜合分析后選用。(2)地基分類及相應的基礎厚度值:類:緊密的碎、卵石類土(卵石、礫石),完整的巖層,采用無基礎形式;類:一般密實的碎、卵石類土,硬塑堅硬粘土,中等密實的中砂、粗砂、破碎巖層等,采用無基礎形式;類:中等密實的飽和粉砂、細砂土,軟塑硬塑粘土、亞粘土、較密實的人工填土、風化巖層等,基礎厚度取50cm;類:松散的飽和粉砂、細砂土,流塑軟塑粘土、亞粘土、一般密實的人工填土等,基礎厚度取50cm。(3)對于裂隙粘土地區(qū),應根據涵位地基膨脹潛勢大小,采用預濕換土、石灰(水泥)穩(wěn)定等工程處治措

6、施減弱和完全消除膨脹潛勢后,基礎厚度取100cm。(4)對于軟基、中等以上膨脹土地基等變形較大的地段,應作特殊設計?;A厚度可取100cm。五、施工要求1.預制管節(jié)建議采用懸輥法旋轉成型工藝,工廠集中預制或向水泥制管廠訂制。管節(jié)分段長度分別為:2.0m的正管節(jié)及1.5m的正管節(jié)及斜管節(jié)(按斜交角15°、30°、45°劃分)兩種, 正管節(jié)可根據需要組合成0.5m為基數以適應各種涵洞長度,并應在端面標注型號,例如:正d150,斜d150,30°等字樣。斜管節(jié)也可在現(xiàn)場澆筑。 2.管節(jié)必須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85%以后,才能脫模、堆放和運輸。脫模應在管壁上注明適用的填土高度。 3.施工設計和施工放樣時,必須注意管涵的全長與管節(jié)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墻的準確位置。斜交管涵由兩端各一斜管節(jié)和若干個正管節(jié)組成。為避免放樣誤差,可將一端洞口端墻于管節(jié)安裝接近完成時澆筑。 4.軟基上的涵洞沉降較大,施工時應按涵身中部預測最大沉降值按拋物線設置予拱度。 5.涵洞頂上及涵身兩側須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礫石或砂質土壤對稱夯實,相對密度達到96%,范圍見“涵洞臺背回填示意圖”。6.施工過程中,當洞頂覆土厚度小于0.5米時,涵頂及涵兩側填土在兩倍孔徑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方法分層夯實; 當洞頂覆土厚度在0.51.0米時,涵頂可通過施工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