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工具材料教學大綱_第1頁
粉末冶金工具材料教學大綱_第2頁
粉末冶金工具材料教學大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粉末冶金工具材料一、課程說明課程編號:070123Z10課程名稱:粉末冶金工具材料/ Powder Metallurgy Tool Materials課程類別:專業(yè)教育課程學時/學分:24 /1.5 先修課程:材料科學基礎適用專業(yè):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材、教學參考書:1. 方嘯虎. 現(xiàn)代超硬材料與制品.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1. 2. 周書助. 硬質合金生產原理和質量控制.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14. 2. 羊建高,譚敦強. 硬質合金. XX大學出版社. 2012.4. H. Danninger, C. Gierl-Mayer. 7 Advanced powder metallurgy

2、steel alloys, in Advances in Powder Metallurgy Propertie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 2013.二、課程設置的目的意義粉末冶金工具材料是為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設立的拓展知識體系、鞏固和應用材料科學基礎、粉末冶金原理、材料性能學等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專業(yè)選修課,涉及基于特定應用背景的粉末冶金工具材料的設計與制備原理、材料科學基礎、粉末冶金原理、材料制備與性能表征等學科領域,是一門重要的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育課程。課程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粉末冶金工具

3、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及其表征等專業(yè)基礎知識,形成專業(yè)特色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專業(yè)人才,奠定學生在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領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基礎。 三、課程的基本要求知識:掌握超硬材料、硬質合金、金屬陶瓷、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等典型粉末冶金工具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及其表征等專業(yè)基礎知識。掌握從材料的性能出發(fā)選擇制備方法,建立材料設計的基本思維方式,從材料微觀組織結構與材料成分的關系分析材料的性能,從獲得的材料性能出發(fā)選擇制備方法,形成提取材料設計新材料開發(fā)的基本知識結構。能力:通過課程學習和“粉末冶金工具材料設計”學生作品展示的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融會貫通各種專業(yè)及專業(yè)基礎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

4、高分析、挖掘、發(fā)現(xiàn)、綜合、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通過課程學習,培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課程中的分析討論,培養(yǎng)分析溝通交流素質;通過知識點的打通,建立材料設計制備到應用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通過課外導學,提升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形成不斷學習和適應發(fā)展的素質。四、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及教學設計章節(jié)教學內容總學時學時分配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案設計(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講課(含研討)實踐第1章緒論粉末冶金材料分類概述,粉末冶金工具材料概述。220相關國家與國際標準分類方法,粉末冶金工具材料分類與應用領域。通過課前導學、課外作業(yè)、專題討論、分析點評以及課內互動的一體化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潛能,促

5、進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根據(jù)選課人數(shù)適當安排2節(jié)左右的課內學時,組織學生就25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粉末冶金工具材料設計”作品展示的教學互動。第2章超硬材料金剛石與立方氮化硼的合成,聚晶金剛石與聚晶立方氮化硼,聚晶金剛石與聚晶立方氮化硼復合材料,超硬薄膜材料。440超硬材料設計與制備原理、制備方法、性能及其表征方法。聚晶金剛石與聚晶立方氮化硼復合材料的設計與制備第3章硬質合金硬質合金概述,硬質合金及其關鍵原材料的制備,硬質合金鑿巖工具材料、切削刀具材料、模具材料以及耐磨零件材料。10100硬質合金材料設計與制備原理、制備方法、性能及其表征方法?;趹玫挠操|合金微觀組織

6、結構調控機理與材料設計第4章金屬陶瓷金屬陶瓷概述,金屬陶瓷及其關鍵原材料的制備,金屬陶瓷切削刀具材料。440金屬陶瓷材料設計與制備原理、制備方法、性能及其表征方法。金屬陶瓷芯殼結構的形成原理與調控機理第5章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概述,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及其關鍵原材料的制備,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材料。440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材料設計與制備原理、制備方法、性能及其表征方法。粉末高速鋼與工具鋼微觀組織結構演變與合金強化機理五、實踐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 本課程不含實踐教學六、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采取講授、課前導學、課外作業(yè)、專題討論、分析點評以及課內互動的教學方式,注重過程考核??己朔绞桨ǎ汗P試、作業(yè)、討論、課內互動,課外閱讀等。過程考核占總評成績的50%,期末考試占總評成績的50%??己朔绞娇己藘热莩煽儽壤?)備注課內互動基本知識,學習主動性10課外作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