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 言 古代文學的基本品性: 一、一、“雜文學雜文學”的觀念與的觀念與“大文學大文學”的實踐的實踐 二、綿遠而發(fā)達的詩歌傳統(tǒng)二、綿遠而發(fā)達的詩歌傳統(tǒng) 三、雅俗文學交融互補三、雅俗文學交融互補 四、重四、重“情情”傳統(tǒng)傳統(tǒng) 五、深切的人文關懷五、深切的人文關懷 先秦文學 秦漢文學 魏晉南北朝文學 隋唐五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史 宋代文學 遼金元文學 明代文學 清代文學 近代文學 先秦文學先秦文學是指殷、周到秦統(tǒng)一這一歷史時期。是指殷、周到秦統(tǒng)一這一歷史時期。 原始文學 上古歌謠 神話傳說 先秦文學 詩經(jīng) 先秦散文 楚 辭 一、原始歌舞詩、樂、舞合一的綜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現(xiàn)和抒情方式。
2、 初民每天都在創(chuàng)造新的歌舞,同時傳唱已有的歌謠。 如: 緯書河圖玉版 呂氏春秋古樂 宋書符瑞志 二、上古歌謠的產(chǎn)生與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關。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們日常生活情狀的重演 或是慶祝、祭典活動本身。 如:彈歌 蠟辭 易 神話的基本特征:1.神話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話是遠古人類對所觀察或經(jīng)歷的自然界或社會現(xiàn)象的解釋和說明。3.神話反映著遠古人類解釋自然(社會)并征服自然(社會)的愿望。4.神話只能產(chǎn)生在史前的遠古時代,它是人類還沒有能力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做出符合實際的解釋之時代的產(chǎn)物。 神話與傳說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一、一般說來,神話的產(chǎn)生要比傳說早; 二、神話是傳說的故事原型,傳說
3、是神話的社會 歷史化; 三、神話具有明顯的非理性的神異色彩,傳說則內含 著人間的行為準則; 四、實際上,每一個神話系統(tǒng)中往往都是神話和傳說 交織并存的。一、創(chuàng)世神話 盤古開天辟地 女媧造人二、自然災害神話 女媧補天 后羿除害 三、戰(zhàn)爭神話 中國神話的特征: 一、緊緊地圍繞著人的生存這個主題; 二、神話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滿著激揚的斗志、 神異的能力和英雄氣概; 三、熔鑄著濃烈的情感,塑造了鮮明的形象, 表現(xiàn)出豐富的想象力; 神話對后世文學發(fā)展的影響: 一、神話的藝術規(guī)則為后世文學的發(fā)展提示了方向。 神話所開創(chuàng)的為人生的主題,成為我國文學發(fā)展 的主流。神話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 影響著
4、后世文學的發(fā)展。 二、成為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取之不盡的題材源泉。 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 詩歌詩歌305篇篇 先秦稱為先秦稱為詩詩 或或詩三百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詩經(jīng) 并沿用至今并沿用至今 編集: 一、采詩說 (漢代學者) 二、獻詩說 (產(chǎn)生于先秦時期) 三、刪詩說 (漢代“孔子刪詩”說,司馬遷提出) 按音樂的性質分為: 一、“風”(國風)地方音樂 二、“雅”正聲 三、“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 漢代有傳詩者四家: 齊、魯、韓先后失傳 僅毛詩流傳于世 詩經(jīng)的
5、社會人生內涵 一、婚戀詩一、婚戀詩 1.抒發(fā)戀愛和相思的甜蜜, 或大膽爽直率或溫婉含蓄 鄭風溱洧 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2、表現(xiàn)戀愛的曲折和苦惱同禮教、 社會輿論的矛盾。 鄭風將仲子 鄘風柏舟 鄘風蝃蝀 3、表現(xiàn)夫妻間深摯情愛 鄭風風雨夫婦久別重逢的喜悅。 唐風葛生悼亡詩。4、棄婦詩控訴丈夫喜新厭舊、始亂終棄的行徑。 邶風谷風 衛(wèi)風氓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信誓旦旦,不思其
6、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抒發(fā)多種人生感慨的詩 魏風園有桃表達了“士”的人生悲哀。 王風黍離哀嘆家國淪喪的悲哀。 檜風隰有萇楚用擬人化的手法抒發(fā)了深刻的 人生哲理。 三、政治諷喻詩三、政治諷喻詩 1、揭露宮闈丑行 邶風新臺諷刺衛(wèi)宣公霸占兒子的新娘; 鄘風墻有茨的宮廷穢聞。 2、反映當時繁重的徭役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抒發(fā) 憤怨情緒, 邶風擊鼓、王風君子于役 小雅采薇、唐風鴇羽 豳風東山 直接描述了征夫對兵役的痛苦體驗。 3、揭露統(tǒng)治者的腐敗黑暗,表達憂國憂民之情。 小雅十月之交 大雅民勞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無縱詭隨,以謹無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遠能邇,以定我
7、王。 4.稱頌執(zhí)政者的詩贊美盡瘁為公的執(zhí)政者。 召南甘棠是人民歌頌、 懷念召公的作品。 四、史詩 大雅中的五篇史詩,敘述了 自周人始后稷出世至武王滅商的一些 史跡和傳說,皆歌頌周先王領導人民 興建周邦的歷史功績。 五、農(nóng)事詩 七月最為著名: 依照春耕、蠶桑、收割、打獵等事的次第, 按月歌唱,平鋪直敘各種勞作。 芣苢、十畝之間藝術水平較高: 以簡練淺白的詞語反復詠唱,各章之間只是 更換了幾個近義詞,能夠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情韻 悠長。 六、禮俗、觀念詩 齊風南山表現(xiàn)婚俗。 周南螽斯反映多子多孫觀念。 小雅斯干反映重男輕女思想: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8、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詩經(jīng)的文學成就 一、抒情與寫實的統(tǒng)一 1. 所抒發(fā)的情感是真實的。 伐檀 碩鼠 2. 抒發(fā)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關雎 3. 敘事性的詩作中也飽含著作者的真摯感情。 七月 二、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三者往往交互出現(xiàn),經(jīng)常重疊。 1.賦是詩經(jīng)中運用最多的表現(xiàn)手法。 (1)直接敘事,如七月。 (2)直接刻畫描寫,如溱洧。 (3)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 如政治諷喻詩、婚戀詩。 2.比,一般說就是比喻。 (1)最常見的是修辭意義上的手法, 如衛(wèi)風碩人中連用六個比喻描摹 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的美麗。(2)整首詩用比, 如魏風碩鼠用
9、借喻手法,塑造完整 的藝術形象。 (3)用一系列的物象作比, 如小雅鶴鳴3.興,就是起興或發(fā)端,一般處在開頭位置。 (1)興與詩歌情思相關時,起到烘托氛圍或與詩歌 意義發(fā)生某種聯(lián)系的作用。 如溱洧、關雎 (2)興與詩歌情思不相關的,起到起韻的作用。 如唐風山有樞 三、四言詩的典范 1、四言詩是在二言歌謠基礎上的新突破 。 2.以四言為主,又參差變化,比較靈活。 3.節(jié)奏鮮明,音韻諧洽,有天然的音樂美感。 四、結構和語言 1、基本章法結構重章復沓:改變或替換一些 字詞后的復唱。 有兩種情況: 一是字詞雖變而意義相同。 二是改變字詞后使詩章間形成意義上的層遞關系: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
10、中心搖搖。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2、語言特色 (1)質樸暢達 (2)詞匯豐富 (3)雙聲疊韻的聯(lián)綿詞和疊字的大量運用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散文繁榮的原因: 一、經(jīng)濟方面,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實力增強。 二、政治方面,王權式微,諸侯爭霸。 三、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學興起。 四、百家爭鳴的文化環(huán)境,促成了諸子散文的繁榮。 五、一些士人,或撰作史著,或編纂歷史文獻,提供 政治借鑒,形成了歷史散文的繁榮局面。 歷 史 散 文 一、早期歷史散文 尚書以記言為主的第一部歷史散文集。 逸周書向來被視為尚書的余篇或逸篇。 銘文:多為散文。 春秋是魯國
11、的編年史,經(jīng)孔子修訂。 是以類似今天新聞標題的形式,簡括記錄 魯國及周王朝、其他諸侯國的歷史事件。 以“微言大義,暗寓褒貶”而著稱。 二、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 左傳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 ,作者傳為 左丘明, 是先秦時期最具文學色彩的歷史散文。 左傳的文學藝術特色: 一、敘事藝術 1、富有文學表現(xiàn)力的剪裁功夫。 文學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證真實敘述歷史事件的 基礎上,通過史料的取舍、敘述的詳略,使歷史事 件故事化、情節(jié)化。 鄭敗宋師獲華元 鄭伯克段于鄢 2、采用全知敘事視角。 左傳以擅長敘寫戰(zhàn)爭著稱,全知視角 既真實和親切地敘述了歷史事件,也運用了 細節(jié)描寫和人物語言,增強了故事性和意趣, 避免了流水
12、賬式的史事記述。 晉楚城濮之戰(zhàn) 二、寫人藝術奠定史傳文學寫人的基本藝術規(guī)則 1、以言語、行為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 秦晉殽之戰(zhàn) 晉靈公不君 2、把人物置入矛盾沖突的環(huán)境中塑造。 晏子不死君難 3、既寫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點,又刻畫 人物性格的多側面,甚至寫出人物性格的發(fā)展。 晉公子重耳之亡 三、辭令藝術 善于敘寫外交辭令,理由充足,言辭婉轉 伶俐,理富文美。 展喜犒師 國語第一部國別史。 以記言為主,故稱國語。 記載周王朝及魯、齊、晉、鄭、楚、吳、越 各國史實,起于周穆王,止于魯?shù)抗?它不是完整系統(tǒng)地敘述歷史,而是有選擇地 記錄一些事件。 三、戰(zhàn)國策 主要記載戰(zhàn)國初期至秦滅 六國時期,謀
13、臣策士縱橫捭闔的 斗爭及其策謀或說辭。 西漢劉向整理編訂,33篇。 多記縱橫家的言論。 文學特色:一、鋪張辯麗,夸飾恣肆的風格。 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 二、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 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威王納諫 三、引譬設喻,善用寓言。 莊辛說楚襄王孟嘗君將入秦諸 子 散 文 先秦諸子有九流十家, 儒 主要是四家 墨 道 法 發(fā)展階段及其特點: 一、春秋末至戰(zhàn)國初: 論語多為語錄;老子辭約義富; 墨子始漸有論說文的基本規(guī)模。 二、戰(zhàn)國中期:孟子莊子 長篇大論,比喻寓言疊出,有較濃厚的文學色彩。 三、戰(zhàn)國后期:荀子韓非子 邏輯嚴密,文辭富麗,是先秦說理文的高峰。 論語以記錄孔子言行為
14、主,通過記載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來展示孔子的思想。 今天看到的論語是漢代的魯論語。 主要特點: 通過言談舉止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開山著作,篇幅簡短, 文學價值: 一、形象化的說理。即通過可感知的有形事物, 比譬說明抽象的道理。 二、語句上的韻散結合。句簡短而比較整齊, 有的整章用韻,有的韻散相間。 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兼愛和非攻。 文章特點: 一、由小及大,連類比譬,逐層推理。 二、質樸無華,造句遣辭口語化。孟子的主要特點:一、雄辯色彩 1.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引導對方投入到 自己設置的機彀中來,使對方心悅誠服。 2.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被納入機彀, 便步步緊逼,不
15、給對方辯駁的機會。 有為神農(nóng)之言者許行章 齊恒晉文之事章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1、典型事例,如齊桓晉文之事章齊宣王 以羊易牛的事實。 2、比喻,如為了說明舍生取義的道理,以舍魚 而取熊掌為喻。 3、寓言故事,五十步笑百步、 揠苗助長、楚人學齊語等。 莊子33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 全書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寓言組成,形成了鮮明 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藝術表現(xiàn)的融合。 一、異彩紛呈的故事 以寓言故事說理,足具形象性和趣味性。 庖丁解牛、濠梁觀魚、 西施病心、蠻觸之爭等。 二、奇幻譎詭的想象 想象出人意表,變幻莫測。 三、空靈飄忽的文風 故事之間是跳躍式的承接。 四、諧趣和譏刺橫生
16、造境用語犀利尖刻。 五、精湛傳神的文筆 擅長細膩逼真的工筆。 荀子三十二篇。先秦說理散文發(fā)展到荀子 已經(jīng)成熟:論題集中,邏輯嚴密,說理透辟。 一、長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勸學層層排列比喻。 寓言類于比喻:“蒙鳩為巢”、“ 浮陽之魚”等。 二、創(chuàng)作賦和詩。 五篇賦作有其影響和貢獻。韓非子說理文自成一格: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極善分析, 條理嚴密,議論透徹。 寓言最具文學色彩。 特征:采用歷史故事的形式闡明思想。 通俗淺白,形象可感。 “楚辭”名稱源流: “楚辭”是屈原等人開創(chuàng)的一種新詩體。 “楚辭”這個名稱到西漢時始出現(xiàn)。 楚辭產(chǎn)生的相關要素: 一、楚辭與楚文化的關系密切。 1.楚辭的產(chǎn)生,與楚
17、聲、楚歌有直接聯(lián)系。 2.楚辭的產(chǎn)生與楚國民間“巫歌”關系密切。 3.楚辭中充滿著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著 道地的楚地方言等。 二、楚辭的產(chǎn)生還受到北方文化的影響。 1.南北的思想文化相互浸潤,中原先進的制度、 文化漸為楚文化所汲取。 2.戰(zhàn)國時期北方縱橫家鋪敘華辭的風氣,也對 楚辭有不小影響。 總之,楚辭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時代環(huán)境下, 誕生于楚國的、地域特色鮮明的新詩體。 楚辭與賦的區(qū)別:1、體式不同: 楚辭依“兮”而詠,語句參差錯落,長短不拘; 賦很少虛字,句式鋪排偕偶,比較整齊。 2、性質不同: 楚辭以抒情、議論、描繪為主,主觀抒發(fā)意味 特別濃重; 賦以客觀的詠物、摹畫、夸飾為主,缺少
18、主觀 情感的抒發(fā)。 楚辭的文體(體式)特點: 一、類于詩經(jīng)而有所改造的樣式。二、以離騷、九歌等為代表的典型樣式。 1.詩風想象豐富,鋪排夸飾,是楚辭的共同特征。 2.體式較之詩經(jīng),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由 四言為主變?yōu)殚L短不拘,參差錯落。 3.多用楚語楚聲,“兮”字、“些”字作為虛詞嘆語, 成為楚辭的一個鮮明標志。 “轢古切今,驚采絕艷”的離 騷 離騷屈原的代表作 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 浪漫主義的抒情詩 題目之意遭憂別愁 約作于第二次被流放江南之時。約作于第二次被流放江南之時。 永恒的精神價值永恒的精神價值 一、一、“美政美政”理想和深沉的愛國情感。理想和深沉的愛國情感。 屈原洞察諸侯爭
19、霸的形勢,提出了他的屈原洞察諸侯爭霸的形勢,提出了他的“美政美政” 理想,衷心希望祖國強盛獨立、興旺發(fā)達。理想,衷心希望祖國強盛獨立、興旺發(fā)達。 遭際的不平并沒有銷蝕他深厚的愛國情感,祖國遭際的不平并沒有銷蝕他深厚的愛國情感,祖國 的獨立和強盛,始終是他最為關心的事。強烈的愛國的獨立和強盛,始終是他最為關心的事。強烈的愛國 感情使屈原決定以死殉國。這是感情使屈原決定以死殉國。這是離騷離騷最令人感佩最令人感佩 的主題之一。的主題之一。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堅韌品格和疾惡如仇的 批判精神。 對于“美政”理想,屈原求索不已,九死不悔; 對于奸佞群小,他痛加指斥,無情抨擊。 屈原對理想熱烈追求,對群
20、小嚴厲斥責,這種 愛憎鮮明的精神品格,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藝 術 成就 一、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詩作所表現(xiàn)的社會內容,所抒發(fā)的思想情感,直接 根源于現(xiàn)實生活,而藝術表現(xiàn)則是想象自由馳騁,完全 擺脫了現(xiàn)實生活的固有邏輯,而進入想象的境界,奇幻 神異。 前半基本是實寫,但已具有奇異想象的特色; 后半的描寫壯麗奇幻,更顯得真摯執(zhí)著,美麗感人。二、峻潔純美、獨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離騷是屈原自敘生平的抒情詩,高貴的出身, 崇高的理想,峻潔純美、獨立不屈的人格,及其異常 濃烈的情感,構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脫俗的完美形象, 具有象征意味,表現(xiàn)了這篇抒情長詩的精神實質。三、比興手法的拓展。 離騷運
21、用了更豐富的喻象,在長篇詩歌中連續(xù) 使用比興,更重要的是把詩經(jīng)那種喻象、喻體各自 獨立的單純比喻合二為一,熔鑄成渾融的藝術境界,使 之具有了象征的意義。 離騷在詩經(jīng)基礎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 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形成了我國文學史中著名的香草美人 的托喻手法的傳統(tǒng),影響深遠。四、結構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1.全詩圍繞著主題中心來謀篇布局。前后兩個 部分,一實一虛,回環(huán)往復,抒情寫志通徹淋漓。 2.在形式上,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 的筆法,成為一種句式長短不拘、韻句散語相間的新 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后半往往設為主客問答,鋪排描寫, 它對后來漢賦的形成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3.語言豐富多姿,雙聲疊韻比比皆是。還吸收了 方言入詩,增強了楚辭的地域特色。清新幽渺的九 歌 九歌共11篇祭神歌曲, 除禮魂為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 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 是在民間祭神歌舞的基礎上加工 創(chuàng)作而成,祭神的同時,也寄托著 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規(guī)諷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房合同樣本范文
- 2025建筑工人勞務派遣合同模板
- 2025技術咨詢合同書「正式版」
- 護理業(yè)務查房流程
- 臨床護理常規(guī)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模擬試題
- 2025年藥理知識試題
- 核聚變:人類終極能源的鑰匙646mb
- 眶底骨折的臨床護理
- 保安押運工作者愛崗敬業(yè)心得體會模版
- 配料投料操作流程
- DB37-T 5310-2025《城鎮(zhèn)排水管渠養(yǎng)護維修服務規(guī)范》
- 2025年上海市崇明區(qū)中考英語一模試卷
- 2025中考復習必背初中英語單詞1600打印版(上)
- 2025年廣州市番禺區(qū)九年級語文中考一模試卷附答案解析
- 留隊申請書消防
- 2024審計常用法規(guī)定性表述及適用
- 2025-2030年中國電力勘察設計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規(guī)劃研究報告新版
- 2025福建省晉江水務集團限公司招聘17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亞文化認同與身份建構-洞察分析
- 深度學習完整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