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拆裝_第1頁
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拆裝_第2頁
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拆裝_第3頁
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拆裝_第4頁
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拆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一 發(fā)動機兩大機構拆裝、機構分析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綜合實驗要求:必修一、實驗目的1了解發(fā)動機的基本結構和組成。 2了解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3學會拆裝工具的使用。二、實驗內容1觀察外形。2發(fā)動機解體,并了解各組成部件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的有機聯(lián)系。3按逆順序裝配成整機。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發(fā)動機是汽車的動力源。迄今為止除為數(shù)不多的電動汽車以外,汽車發(fā)動機都是能動力裝置,或簡稱熱機。在熱機中借助工質的狀態(tài)變化將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轉變機械能。汽車上常采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1 根據(jù)所用燃料種類,活塞式內燃機主要分為汽油機、柴油機和氣體燃料發(fā)動機三類。轎車常采用汽油發(fā)動機。2四沖程發(fā)動機的工作原

2、理分為四個行程:進氣、壓縮、作功、排氣行程。3汽油發(fā)動機的總體構造分為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tǒng):機體組和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油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點火系統(tǒng);起動系統(tǒng)。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根據(jù)本實驗的特點、要求和具體條件,采用“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發(fā)動機、常用工具等。六、實驗步驟(一) 拆裝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1 預習拆裝指示書,將不清楚的問題劃出,在拆裝過程中搞清楚。2 清點工具,不要遺失工具,各組間不要亂抄亂拿。3 準備好存放零件的盒子和清洗零件的容器,節(jié)約用油,不要灑到地上。4 每一部件的螺釘、螺母、墊片等分別放好,以便安裝時不至搞錯。5 零件輕拿、輕放

3、、精密零件的表面不能磕碰,不能劃傷。6 拆裝時應注意安全,不要用力過猛。整機、部件、零件要墊好,放穩(wěn)。7 擰緊螺釘要適當,防止將螺釘擰斷。注意對不同螺釘,選擇合適的工具。(二) 發(fā)動機解體 發(fā)動機解體中要注意各部件(零件)的結構特點,主要功用,連接(固定、配合、驅動等)的方式,油(汽油、潤滑油)、氣、水路的流向和路線。1 放油、放水。2 拆下起動馬達。3 拆下空氣濾清器、化油器、氣油泵、進排氣歧管。注意進氣管和化油器的聯(lián)接。氣油泵是怎樣驅動的?并注意曲軸箱通風是怎樣實現(xiàn)的?4 拆下高壓線圈、分電器、高壓線等,注意分電器是怎樣驅動的?高壓線和各缸的連接順序。5 拆下風扇、風扇皮帶輪,拆下發(fā)電機及

4、其支架。6 拆下水泵,注意進出水管如何連接?水是如何循環(huán)的?7 拆下機油濾清器,注意潤滑油路,拆下機油尺。8 拆下缸蓋罩,拆下?lián)u臂軸總成,取下推桿。注意搖臂軸是怎樣潤滑的?缸蓋上機油如何流回油底殼?9 拆挺桿室蓋,取出挺桿。對所取出的挺桿按順序編號。注意挺桿是怎樣潤滑的?10拆下正時齒輪室蓋,取下凸輪軸,注意凸輪軸的軸向定位及支承方式,正時齒輪的正時記號。11拆下缸蓋組件(連同氣門組一起拆下),并取下汽缸墊。注意擰松缸蓋螺釘順序。拆下后仔細觀察水、油、氣路。搞清各孔的作用。觀察燃燒室的形狀。12傾倒缸體,注意墊穩(wěn)、確保安全。13拆下油底殼。注意曲軸箱前、后密封形式。14拆下機油集濾器、機油泵以

5、及連接油管。注意機油泵的驅動方式。15拆下連桿蓋,取下連桿瓦,注意連桿瓦蓋與連桿體的配對記號、剖分形式、定位方式。從缸筒上端取出活塞連桿組件,觀察活塞環(huán)的形狀,注意連桿體上的記號。16拆下主軸承蓋及主軸瓦和止推片。注意瓦蓋上的記號,注意瓦蓋與缸體的定位方式。搞清曲軸的軸向定位。17將帶有飛輪的曲軸從缸體上抬下來,仔細觀察曲軸的潤滑油道的分布,搞清油路的方向。七、思考題1畫出發(fā)動機潤滑系的示意圖,并說明潤滑系各組成部件的作用?2畫出發(fā)動機冷卻系的示意圖,并說明冷卻系各組成部件的作用。哪些因素影響冷卻水的溫度?常用的調節(jié)方法是什么?八、實驗報告1 畫出發(fā)動機兩個機構的運動示意圖,并說明各組成部件的

6、作用?2 寫出發(fā)動機兩個機構裝配時應該注意什么?并說明為什么?九、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1教材:汽車構造第四版 陳家瑞 主編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2.參考資料:1)陳家瑞 主編汽車構造上、下冊(第四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 2)徐清富編. 國外汽車最新結構圖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6;3)4)實驗二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調試實驗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綜合實驗要求:必修一、實驗目的1. 了解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的基本結構和組成; 2. 了解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的調試原理;3. 學會拆裝工具的使用。二、實驗內容1高壓油泵解體,并了解各組成部件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的有機聯(lián)系。2按逆順序裝

7、配成整機。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1. 供給系是柴油機的心臟,它調試的結果直接影響柴油機工作的好壞,其調試的程序和方法直接影響調試的結果,所以掌握調試的程序和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2. 調試的基礎是對結構和工作原理的掌握,要想掌握調試的所有,都必須對原理和結構有足夠的了解。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 根據(jù)本實驗的特點、要求和具體條件,采用“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學生先在課前在教師指導下,設計出實驗方法與步驟的實驗大綱,教師修改并批準后,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五、實驗條件高壓油泵實驗臺、高壓油泵、常用工具等。六、實驗步驟 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七、思考題1調試曲線與發(fā)動機性能的

8、關系;2根據(jù)調試曲線說出調試時應注意什么?常用的油量調節(jié)方法是什么?除了油量調節(jié)還有其他需要調試的內容?八、實驗報告1. 三大精密偶件裝配時應該注意什么?并說明為什么?2. 油泵調試數(shù)據(jù)的記錄,調試要求。九、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1教材 汽車構造第四版 陳家瑞 主編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2. 參考資料1)陳家瑞 主編汽車構造上、下冊(第四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 2)徐清富編. 國外汽車最新結構圖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6;3)4)實驗三 傳動系主要部件的拆裝、機構分析(普通齒輪變速器)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綜合實驗要求:必修一、實驗目的1了解變速器的結構和組成。 2

9、了解變速器的工作原理。3學會拆裝工具的使用。二、實驗內容1觀察外形。2變速器解體,并了解各組成部件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的有機聯(lián)系。3按逆順序裝配成整機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1. 根據(jù)離合器的功用,分析離合器各零件所起的作用;2變速器的功用是: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同時使發(fā)動機在有利(功率較高而耗油率較低)的工況下工作;在發(fā)動機旋轉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汽車能倒退行駛;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以使發(fā)動機能夠起動、怠速,并便于變速器換擋或進行動力輸出。變速器各組成部分的功用、變速器的類型等。3驅動橋的功用是什么?根據(jù)功用分析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形式、運動關

10、系等;4整個傳動系相互間關系、運動分析、結構分析、調試方法等。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根據(jù)本實驗的特點、要求和條件,采用“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變速器、套筒扳手、改錐、鐵錘、木錘、鉗子、彈簧卡鉗、軸承拆卸器等。六、實驗步驟(一)拆裝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1. 預習拆裝指示書,將不清楚的問題劃出,在拆裝過程中搞清楚。2. 清點工具,不要遺失工具,各組間不要亂抄亂拿。3. 準備好存放零件的盒子和清洗零件的容器,節(jié)約用油,不要灑到地上。4. 每一部件的螺釘、螺母、墊片等分別放好,以便安裝時不至搞錯。5. 零件輕拿、輕放、精密零件的表面不能磕碰,不能劃傷。6. 拆裝時應注意安全,

11、不要用力過猛。整機、部件、零件要墊好,放穩(wěn)。7. 擰緊螺釘要適當,防止將螺釘擰斷。注意對不同螺釘,選擇合適的工具。(二) 變速箱的解體 變速箱解體中要注意各部件(零件)的結構特點,主要功用,連接(固定、配合、驅動等)的方式。1從變速器的箱體上拆下鐘形殼,拆下后外伸殼,并拆下端蓋或頂蓋。2 拆下變速操縱桿、撥叉軸,注意觀察檔位自鎖、互鎖裝置。3 拆下?lián)Q檔撥叉。4 拆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的軸承。5 取出第一軸、第二軸,再取出中間軸。6 從第二軸上拆下同步器組件。注意拆彈簧擋圈時,務必不要過度拉伸,以避免損壞擋圈或對人身的可能傷害。七、思考題1 畫出變速器傳動示意圖,并說明變速器各組成部件的作用

12、?2 計算各擋傳動比。八、實驗報告1 畫出變速器傳動示意圖,計算各擋傳動比,并說明變速器各組成部件的作用?畫出變速器傳動示意圖齒輪編號 1 2 3 4 5 6 7 齒輪齒數(shù) 各檔傳動路線 1檔: 2檔:3檔倒檔:計算各檔傳動比傳動比i=Z從/Z主 操縱手柄位置2變速器各組成部件的作用 變速傳動機構: 操縱機構:實現(xiàn)變速器各檔位的變換。同步器: 九、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1教材 汽車構造第四版 陳家瑞 主編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2.參考資料1)陳家瑞 主編汽車構造上、下冊(第四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2)徐清富編. 國外汽車最新結構圖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6;3)4

13、) 實驗三 傳動系主要部件的拆裝、機構分析(驅動橋)實驗學時:2實驗類型:綜合實驗要求:必修一、實驗目的1 了解驅動橋的結構和組成。2了解驅動橋的工作原理。3學會拆裝工具的使用。二、實驗內容1 觀察外形。2 驅動橋解體,并了解各組成部件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的有機聯(lián)系。3 按逆順序裝配成整機。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1 驅動橋的功用是:將萬向傳動裝置傳來的發(fā)動機轉矩通過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傳到驅動車輪,實現(xiàn)降速增大轉矩;通過主減速器圓錐齒輪副改變轉矩的傳遞方向;通過差速器實現(xiàn)兩側車輪差速作用,保證內、外側車輪以不同轉速轉向。2 驅動橋的總體構造由驅動橋殼、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輪轂組成。3

14、驅動橋的類型有斷開式驅動橋和非斷開式驅動橋兩種。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根據(jù)本實驗的特點、要求和具體條件,采用“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的開放模式組織教學”。五、實驗條件驅動橋、套筒扳手、改錐、鐵錘、木錘等。六、實驗步驟(一)拆裝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1清點工具,不要遺失工具,各組間不要亂抄亂拿。2準備好存放零件的盒子和清洗零件的容器,節(jié)約用油,不要灑到地上。3每一部件的螺釘、螺母、墊片等分別放好,以便安裝時不至搞錯。4零件輕拿、輕放、精密零件的表面不能磕碰,不能劃傷。5拆裝時應注意安全,不要用力過猛。整機、部件、零件要墊好,放穩(wěn)。6擰緊螺釘要適當,防止將螺釘擰斷。注意對不同螺釘,選擇合適的工具。(二) 驅

15、動橋的解體驅動橋解體要注意各部件(零件)的結構特點,主要功用,連接(固定、配合、驅動等)的方式。1. 拆下主減速器,觀察差速器工作原理。2.拆下行星齒輪軸、半軸C形卡圈,取出半軸。3.拆下軸承蓋,取出差速器殼。注意觀察軸承間隙的調整。七、思考題1 畫出驅動橋結構示意圖,并說明驅動橋各組成部件的作用?2計算主減速器的傳動比。八、實驗報告1 畫出驅動橋結構示意圖,并說明驅動橋各組成部件的作用?畫出驅動橋結構示意圖說明驅動橋各組成部件的作用2計算主減速器的傳動比。九、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1教材 汽車構造第四版 陳家瑞 主編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2.參考資料1) 陳家瑞 主編汽車構造上、下冊(第四

16、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 2) 徐清富編. 國外汽車最新結構圖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6;3)4)實驗報告的基本內容及要求所有實驗項目的報告必須以課程為單位裝訂成冊。實驗報告應體現(xiàn)預習、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要求這三個過程在一個實驗報告中完成。1實驗預習在實驗前每位同學都需要對本次實驗進行認真的預習,并寫好預習報告,在預習報告中要寫出實驗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物品資料以及簡要的實驗步驟,形成一個操作提綱。2實驗記錄學生開始實驗時,應該將記錄本放在近旁,將實驗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如實地記錄下來。實驗記錄中應有指導教師的簽名。3實驗總結主要內容包括對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中的特殊現(xiàn)象、實驗操作的成敗、實驗的關鍵點等內容進行整理、解釋、分析總結,回答思考題,提出實驗結論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貴州大學實驗報告學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