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組織中葉綠素含量測定_第1頁
植物組織中葉綠素含量測定_第2頁
植物組織中葉綠素含量測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植物組織中葉綠素含量測定(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II-設(shè)計性實驗)一、 實驗目的1設(shè)計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植物組織中的葉綠素2. 學習利用文獻資料設(shè)計研究方案3. 掌握分光光度計測定植物組織中的葉綠素的原理與方法二、 原理:葉綠素廣泛存在于果蔬等綠色植物組織中,并在植物細胞中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成葉綠體。當植物細胞死亡后,葉綠素即游離出來,游離葉綠素很不穩(wěn)定,對光、熱較敏感;在酸性條件下,葉綠素生成綠褐色的脫鎂葉綠素,在稀堿液中可水解成鮮綠色的葉綠酸鹽以及葉綠醇和甲醇。高等植物中葉綠素有兩種,均易溶于乙醇、乙醚、酒精和氯仿。葉綠素a 葉綠素b 葉綠素a、b在長波方面最大吸收峰分別位于

2、663nm和645nm,且兩吸收曲線相交于652nm處。葉綠素a、b的比吸收系數(shù)K為已知,可在663nm和645nm測定試樣吸光度(兩組份混合試樣測定,雙波長法),根據(jù)LambertBeer定律,列出濃度c與吸光度A之間的關(guān)系式:A66382.04ca9.27cb (1)A64516.75ca45.6cb(2)(1)、(2)式中的A663、A645為葉綠素溶液在波長663nm和645nm時的吸光度度。ca、cb為葉綠素a、b的濃度,單位為g/L。82.04、9.27為葉綠素a、b在波長663nm時的比吸收系數(shù)16.75、45.6為葉綠素a、b在波長645nm時的比吸收系數(shù)。解方程式(1)(2)

3、,則得經(jīng)驗公式:ca=12.7 A663-2.69 A645 (3)cb=22.9 A645-4.68 A663(4)cT=(ca + cb )=20.2 A645+8.02 A663 (5) 此時,cT為總?cè)~綠素濃度,ca、cb為葉綠素a、b的濃度,單位為mg/L ,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計算a、b總?cè)~綠素的濃度。儀器: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棕色容量瓶(如使用白玻容量瓶,可用報紙遮光)、小漏斗、濾紙試劑:95%乙醇三、 實驗步驟1、試材的采集采集新鮮植株葉片(或含葉綠素的其他組織),夾于雙層報紙中,風干(不能置于太陽光下曬)。將風干材料處理成細小顆粒,裝入封口塑料袋,避光保存。

4、2、待測液的制備(1)葉綠素的浸提 精密稱定風干后的樣品(約0.1g)于20mL 95%乙醇中,在室溫浸提36-48h。(2)葉綠素浸提液定容提取液過濾到50mL棕色容量瓶(如使用白玻容量瓶,可用報紙遮光),用95%乙醇定容至50mL,搖勻,置于暗處備用待測。3、測量吸光度取1cm的比色皿,注入上述葉綠素酒精溶液,用95%乙醇為參比液,1cm的比色皿為吸收池,分別在663nm和645nm波長測吸光度,每一波長讀三次數(shù),取平均值帶入公式計算。如吸光度大于0.8,按倍數(shù)準確稀釋(稀釋倍數(shù)為n ),盡量使吸光度的測量值在0.2-0.8范圍內(nèi)。4、結(jié)果計算 用測得的吸光度 A663、 A645,代入(3)式計算溶液中葉綠素a的含量;代入(4)式中計算得到葉綠素b的含量,代入(5)式計算得到葉綠素總含量。 計算植株中葉綠素含量時,需要考慮稀釋因子。 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表1波長A1A2A3A平均值663nmA663(平均值)=645nmA645(平均值)=表2cacbcTwT17周星期一、星期二(全天開放)采集新鮮樹葉并把樣品帶到實驗室來領(lǐng)塑料密封的試管,然后稱量0.1g新鮮樣品用研缽磨碎,并用少量酒精洗滌并轉(zhuǎn)移到塑料密封試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