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多器官損傷及與預后的關系_第1頁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多器官損傷及與預后的關系_第2頁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多器官損傷及與預后的關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多器官損傷及與預后的關系         10-04-26 09:08:00     作者:田玉紅     編輯:studa20【摘要】  觀察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多器官損傷情況,并探討其與長期預后的關系。方法 選擇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兒科入住的符合條件的113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根據(jù)存活情況及12個月時有無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將患兒分為預后好及預后差兩組,觀察兩組間單個器官損傷的發(fā)生

2、情況及器官損傷數(shù)目。結果 共有89例患兒納入研究范圍,所有患兒都存在腦損傷外的至少一種器官的損傷,肺、心血管、腎、肝、消化道損傷的發(fā)生率在預后好的組分別為57%、65%、40%、50%、80%,在預后差的組分別為71%、78%、55%、69%、92%。結論 多器官損傷是所有缺氧缺血性腦病必然發(fā)生的病理過程,其發(fā)生存在不一致性,但沒有發(fā)現(xiàn)多器官損傷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關鍵詞】  缺氧缺血性腦病多器官功能損傷預后    Multiorgan  dysfunction  in  infants  with

3、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TIAN Yu-ho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City  Hospital  of Heze,Heze 27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atterns of involvement of major organs in infants with hypoxic ischemic

4、encephalopathy(HIE) and to describe this in relation to long term outcome.Methods  113 infants with HIE were selected and assessed for kidney,cardiovascular system,lung,liver and gastroenteric function.According to adverse outcome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n we observed each

5、organ/system and combinations of involvement in two groups.Results  In 89 of 114 eligible infants with outcome,49 had severe adverse outcome and 40 had good outcome.All infants had at least one organ dysfunction in addition to HIE.Renal,cardiovascular,pulmonary,hepatic and gastroenteric was pre

6、sent in 40%80% of infants with good outcome and 55%92% of infants with adverse outcome.Conclusion  Multiorgan  dysfunction is present in all the infants with severe post-asphyxial HIE.However,no relation between organs involvements and long term outcomes is observed.    Key

7、words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multiorgan dysfunction;long term outcome    窒息缺氧時為保證腦、心等重要器官的血供,非重要生命器官血管收縮,即潛水反射,引起機體血流動力學發(fā)生明顯變化,造成機體各臟器缺氧缺血,導致臟器功能的損傷,即多器官功能障礙。按照潛水反射的原理,在腦損傷發(fā)生之前即應存在其他臟器損傷,但實際上窒息時除腦損傷外其他臟器的損傷發(fā)生并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討窒息缺氧時各臟器損傷情況并說明其與預后的關系。    1 

8、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兒病房入住的患兒,所有患兒均在出生24 h內入院,存在生后窒息史,生后5 min Apgar評分5分,缺氧缺血性腦?。℉IE)診斷符合1996年杭州會議修訂的HIE診斷依據(jù),排除了早產(chǎn)兒、過期產(chǎn)兒、足月小樣兒、敗血癥感染、先天性心臟病及其他先天畸形、遺傳代謝疾病,符合上述條件的有113例患兒,放棄治療9例,隨訪過程中15例失去聯(lián)系,剩余89例,男52例,女37例,平均胎齡39.45周,平均出生體重3 352.87 g。    1.2&

9、#160; 窒息后多器官損害的診斷標準  參照第三版實用新生兒學窒息后多器官損害一節(jié)的診斷條件制訂。    1.3  HIE的治療  遵循三支持、三對癥的治療原則,并按階段完成治療目標,所有患兒均用營養(yǎng)腦細胞藥物及高壓氧治療。    1.4  HIE患兒的隨訪  所有患兒門診定期隨訪,利用52項神經(jīng)運動檢查方法于12個月末時進行發(fā)育評估,對出現(xiàn)的腦性癱瘓、腦積水、小頭畸形、視聽障礙、癲癇視為后遺癥1。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

10、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兩個預后不同組之間的胎齡、出生體重、胎次、孕母產(chǎn)齡、5 min阿氏評分的比較均采用t檢驗,每一種器官損傷情況及損傷器官數(shù)目在兩組間比較用2檢驗。    2  結果    符合條件的患兒共113例,9例未完成治療,104例完成治療,其中死亡23例(22.1%),存活81例(77.9%),在出院隨訪過程中15例失去聯(lián)系,故隨訪66例,其中26例留有后遺癥,40例無后遺癥發(fā)生,根據(jù)治療情況將患兒分為兩組,死亡與留有后遺癥者共49例為預后差組,而無后遺癥組列為預后好組。結果見表13。    從表1可看出兩組患兒間胎齡、出生體重、孕母年齡、胎次及5 min阿氏評分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從表2可以看出各器官在兩組間受損傷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3可看出兩組間受損傷器官數(shù)目的比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