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抗人肺癌蛋白質肽類藥物的研究 【關鍵詞】 肺癌;蛋白質肽類藥物;肽庫技術 肺癌是最常見的肺原發(fā)性惡性腫瘤,絕大多數(shù)肺癌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故亦稱支氣管肺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20年來,我國的肺癌發(fā)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遞增,總患病率已占到男性惡性腫瘤的首位。 目前 對肺癌患者常見的化療和放療手段往往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因此尋找高效、低毒的抗肺癌藥物是目前的熱點之一,而新型的蛋白質肽類藥物具備了這些特點。 1 抗肺癌蛋白質肽類藥物
2、近20年來,國外對生物多肽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 應用 研究 ,并將多種多肽藥物推向市場,獲得了巨大的 經濟 效益?;蚬こ獭⒌鞍踪|工程大大開拓了生物活性多肽的應用范圍,提高了它們的價值。我國對活性多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多肽分離、純化,對生物肽庫、化學組合肽庫的構建、篩選及應用研究才剛剛起步。 1.1 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多肽 海洋生物物種占地球生物的80%以上,具有陸上生物所不具有的化學結構奇特、新穎以及特異的高活性、高藥效的生物活性物質,從而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近年來,人們在海洋抗肺癌活性多肽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
3、160; 1981年Rinehart等1首次從海鞘Trididmnum Solidum中分出并測定了環(huán)肽Didemnins A、B和C的結構,證實了它們具有抗腫瘤、抗病毒的活性,其中Didemnin B的活性最強,既能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也能抑制DNA、RNA的合成。易楊華等2從棕色海錦(phakellia fusca thiele)的乙醇提取物中獲得一個新的Phakellistatins類環(huán)肽化合物,為一個環(huán)狀七肽(Pro1-Gly-Phe-Pro2-Trp-Leu-Thr),該化合物具有抗腫瘤活性,其潛在的應用價值正在評價之中。李祺福等3,4從鱟血淋巴中分離提取出一種抗腫瘤肽,它具有顯著的抗
4、腫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活動,降低其代謝酶活性,干預相關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達,改變癌細胞形態(tài)與超微結構惡性表型特征,因而對癌細胞具有明顯的誘導分化作用。裸鼠體內抑瘤實驗表明,劑量為60 mg/L時,其抑瘤率達42.3 %。小白鼠體內急性毒理實驗表明,鱟素肽對正常細胞毒性小。于志潔等5考察了鯊魚軟骨提取物SCAE體內抑瘤作用,對S180移植瘤小鼠,劑量為2472 mg/d口服形式給藥,抑瘤率達54%67%,618 mg/L注射給藥,抑瘤率可達67%82%;對Lewis肺癌荷瘤小鼠,6 18 mg/L注射給藥,抑瘤率為62%76%。從海兔中追蹤分離到18個抗癌活性肽Dolastatin
5、118,其中研究得比較多的是Dolastatin23、10和15,在抗癌新藥開發(fā)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6。2002年,美國猶他大學Barrows研究小組的Edler7等,從海鞘Didemnum cuculiferum和Polysyncranton lithostrotum 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含有l(wèi)3個氨基酸的雙環(huán)肽Vitilevuamide,其結構上與紫杉醇類似物有微小的聯(lián)系,但其立體構形還未完全清楚,尚在研究之中。試驗表明,Vitilevuamide對人腫瘤細胞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傳統(tǒng)的抗腫瘤藥物相比,多肽類藥物在有較強藥效的同時,對機體正常組織的傷害明顯降低。 1.2 從生物毒素中提取
6、的多肽 眼鏡蛇毒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細胞毒素(cytotoxin,CTX)是由6063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Mr6 0007 000,是眼鏡蛇毒中Mr較小的活性多肽。許云祿等8應用凝膠過濾、離子交換柱色譜及疏水柱色譜等 方法 從舟山眼鏡蛇毒中分離純化得到了不含磷脂酶A2( PLA2 )的CTX2F,經過體外實驗,證明CTX2F能抑制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增殖。 在 中國 東亞鉗蝎的毒液中分離純化得到抗瘤止痛肽ANTP,Mr為6 280,其N端25個氨基酸序列為:V
7、RDGYIADDKNKAYFLGRNAYCDDG。通過PCR的方法獲得了中國東亞鉗蝎毒液的抗瘤止痛肽(AGAP)的基因,并在大腸桿菌中獲得表達。大部分重組的AGAP以包涵體的形式表達。重組后的AGAP在小鼠體內試驗具有抗腫瘤和止痛活性9,10 。 1.3 從人類自身得到的多肽 麻亞鋒等11從人尿中分離純化抗腫瘤多肽,從健康男性尿液中得到了抗瘤多肽UAP,由Glu、Leu、Pro、Tyr、Ala 等氨基酸組成,其Mr小于1000。體內實驗表明,UAP對小鼠LEWIS肺癌有明顯抑制作用。張冬梅等12在以上工作基礎上合成了一系列多肽及其類似物,分別研究
8、了它們的抗腫瘤活性,從中篩選到1個具有很強抑瘤作用的八肽,定名為ND100,Mr為846.9。體內抑瘤試驗結果表明,ND100對小鼠Lewis肺癌有明顯抑制作用,有效劑量為2.5mg/kg,當使用高劑量(15mg/kg)時,對小鼠移植性腫瘤的抑制率達70%以上,且具有量效關系。同時ND100對小鼠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數(shù)量均無 影響 。 1.4 多肽的改造 抗腫瘤轉移肽Arg-Gly-Asp(RGD)和Tyr-Ile-Gly-Ser-Arg(YIGSR)序列經膜受體與腫瘤細胞黏附,在腫瘤的侵襲和轉移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劉麗艷等13設計合成了用賴氨酸的
9、2個氨基把Arg-Gly-Asp(RGD) 和Tyr-Ile-Gly-Ser-Arg(YIGSR)連接起來的雜合肽-精甘天冬氨酰-酪異亮甘絲精氨酰甲酯,該化合物降低了LA795細胞肺轉移小鼠的肺重量和肺轉移瘤結節(jié)數(shù),對LA795小鼠肺腺癌細胞自發(fā)性肺轉移表現(xiàn)了明顯的阻滯作用,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侵襲活性,有進一步的應用和開發(fā)研究前景。 含有氧肟酸的環(huán)肽CHAP1是1種組蛋白去乙?;种苿?可以抑制組蛋白去乙?;?HDAC)的活性。Komatsu等14合成了一系列CHAP的衍生物,經過構象活性研究,篩選出了活性和穩(wěn)定性最強的1個化合物CHAP31。體內實驗表明,
10、CHAP31對肺癌DMS114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希望成為新一代的抗腫瘤藥物。 2 抗肺癌蛋白質肽類藥物的研究方法 組合肽庫篩選技術對新肽的發(fā)現(xiàn)至關重要。噬菌體肽庫是生物肽多樣性最主要的例子,利用噬菌體肽庫技術篩選到的多肽通過對其結構的測定,利用DNA重組技術,將重組對象的基因插入載體,拼接后轉入新的宿主細胞,構建成工程菌(或細胞),實現(xiàn)遺傳物質的重新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內進行復制和表達,最后將表達的目的產物純化并做成制劑,得到重組多肽、蛋白質類藥物?,F(xiàn)在著重介紹噬菌體肽庫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 2.
11、1 噬菌體肽庫技術 噬菌體肽庫技術是將大量隨機合成的肽段與噬菌體外殼蛋白融合表達并展示于噬菌體表面,這種由表面表達有各種外源肽段的噬菌體就構成了隨機肽庫。用特定的靶分子通過親和淘洗,能夠高效、快速、簡便地從噬菌體隨機肽庫中篩選到與特定靶分子結合的噬菌體肽,大大簡化了蛋白質表達的篩選和鑒定。目前該技術用于腫瘤導向 治療 研究主要集中在個方面:一是篩選腫瘤特異性結合肽,與藥物耦聯(lián)后用于腫瘤導向治療;二是篩選與腫瘤轉移有關的黏附分子,為腫瘤診斷和抑制腫瘤轉移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三是篩選腫瘤結合肽后與基因耦聯(lián),用于基因治療。現(xiàn)介紹近年來用于腫瘤及其附屬
12、結構的特異性結合肽的篩選及應用。 人腫瘤相關抗原TAG72是一種上皮細胞的黏蛋白,常與人多種腫瘤相關,可被單抗B72.3所識別。Gui等15,16用純化的TAG72抗原對隨機肽庫(6肽和10肽)進行篩選,最后篩選到多個具結合活性的噬菌體肽克隆,而且它們與TAG72抗原上的識別位點不同于該抗原與單抗B72.3的位點。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了其中有1個10肽HYVSIELPDH和1個6肽ARTLRF與TAG72抗原結合活性最強,且能優(yōu)先結合表達有TAG72抗原的結腸癌組織,具有潛在的開發(fā)價值。另外Kupsch17 等利用細胞ELISA和熒光標記的方法,從噬菌體肽庫中成功地篩
13、選到2個肽B3和B4,這2個肽段能夠特異性地與黑色素瘤細胞結合,而不與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結合,經免疫組化鑒定與正常組織無交叉反應,而在腫瘤細胞上高水平表達有與B3和B4特異性結合的分子,這使腫瘤導向治療成為可能。上述實驗證明,噬菌體肽庫技術能確定已知腫瘤抗原的特異性結合肽,而且篩選到的肽具有生物活性,為新型腫瘤導向治療藥物的 發(fā)展 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具有開發(fā)成多肽新藥的潛在價值。 大量證據(jù)表明,在不同器官和組織中的血管基底膜上表達著各自特異的細胞表面受體,這些受體參與著體內細胞的定向轉移,因此確定在一定組織的血
14、管選擇性表達的內皮細胞表面的蛋白對診斷和治療疾病非常有用,而結合到這樣的組織選擇性的蛋白上的配體可作為特定的定向傳遞藥物的載體18。Pasqualini19,20和Rajotte21,22報道了一個新穎的體內篩選方法,能夠在未知靶受體的情況下確認與這些組織或器官的特異性內皮標記物結合的肽。首先把展示有環(huán)狀隨機肽的噬菌體庫靜脈注射到小鼠體內,幾分鐘后從各個器官回收噬菌體并在體外進行擴增,然后在體內再進行幾輪這樣的篩選,通過這種方法最后可以確認出那些與小鼠腦和腎血管特異性結合的肽。這種體內篩選方法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一是能夠提供組織和分子在天然狀態(tài)下與之結合的多肽序列;二是能夠排除血液循環(huán)中與配體作用
15、的其他分子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通過這種方法篩選出的與肺、皮膚、前列腺及子宮等組織結合的肽比未經篩選的肽特異性要高335倍,結果肯定了許多器官和組織的血管內皮具有特異結合的位點。利用隨機肽庫能夠篩選出與正常或疾病組織特異性結合的肽,這種肽可以廣泛用作疾病診斷或定向傳遞藥物的載體。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將藥物定向地轉移至特定組織的能力對于改善治療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腫瘤細胞的迅速增殖以及腫瘤的快速發(fā)展是在其中發(fā)展了微血管 網絡 以后才開始的,否則會因為得不到營養(yǎng)的供應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腫瘤主要是依靠不斷地誘發(fā)宿主組織毛細血管向內生長而建立并擴張形成自身的微血管網即微
16、循環(huán)系統(tǒng)。但當這個系統(tǒng)處于低效和相對不足時可導致腫瘤缺氧和壞死,因此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也能抑制腫瘤的生長并使腫瘤退化。在腫瘤血管系統(tǒng)形成過程中會表達一系列分子標記物,這些標記物作為血管生長因子受體起作用。Ruoslahti和Raiotte23,24的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噬菌體肽庫技術在小鼠體內可以篩選到與表達在腫瘤血管上的纖連蛋白結合的噬菌體肽,利用這些肽的定向作用,在動物模型中能將藥物特異性地導向到腫瘤上,在腫瘤局部濃縮藥物,提高藥物效率,減少副作用。噬菌體肽庫對于連續(xù)、不連續(xù)的或非肽表位(即糖蛋白)都具有良好的篩選作用,是研究復雜生物系統(tǒng)有用的工具。通過篩選得到的生物活性肽是構建“生物導
17、彈” 的基礎,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腫瘤導向治療表現(xiàn)出高效性和高安全性。 2.2 多肽固相合成法 由于肽類藥物在生物體內的含量甚微,直接從生物體中提取、分離純化不能滿足需要,且會對生物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目前,解決藥源 問題 有2個重要手段:一是采用轉基因表達技術、細胞工程技術等生物技術來解決較大相對分子質量的多肽和蛋白藥物的藥源問題;二是對于小分子多肽采用固相合成技術來合成。化學合成法具有提高產率、分離純化過程簡單、立體構象位置準確等優(yōu)越性。另外,有些天然物質毒副作用大,需要進行結構修飾或改造,以提高療效,減少毒副作用,這些要求可以通過人工合成法來完
18、成。 多肽固相合成法是由美國著名生物化學家Merrifield于1963年發(fā)明的。Merrifield利用Boc合成法合成四肽后,Carpino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于1972年發(fā)明了Fmoc多肽固相合成方法。Fmoc合成法具有反應條件溫和、副反應少、反應過程易于控制等優(yōu)點25。合成的氨基酸數(shù)目正逐漸增加,現(xiàn)在可以合成含有50個氨基酸的多肽,蛋白質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如果將多肽固相合成法與其他方法(如化學選擇連接等)結合使用,則能合成更多、更復雜的多肽和蛋白質。如今,既可合成具有“困難序列”的多肽,又可以合成需要修飾的多肽。2004年,張鉑等26報道Dolas
19、tatinl0和Dolastatinl5已經完成全合成,美國正在進行期和期臨床試驗,主要用于小細胞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等實體瘤的治療。來自于海鞘Trididenum sp的DideminB,具有很強的抗病毒、抗腫瘤活性,已經完成臨床期試驗,最有希望成為治療癌癥的新藥。它是由7個氨基酸和2個羧酸組成的帶有分支的環(huán)縮肽,已經能夠進行人工全合成27。 3 結語 蛋白質肽類藥物作為新一代藥物已經成為 研究 的主流,隨著噬菌體展示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運用它篩選功能性的多肽已經成為醫(yī)藥領域的研究
20、熱點。隨著 現(xiàn)代 分子生物學成為藥物化學 發(fā)展 的推動力,對活性蛋白質/肽進行修飾、剪切、模擬和結構改造,使它成為適合于 治療 的新一代藥物。 與傳統(tǒng)的抗癌藥物相比,蛋白質肽類藥物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它直接作用于與腫瘤相關的基因以及對腫瘤產生作用的調控因子具有對因治療的作用,這是它最大的優(yōu)勢;它具有很強的靶向性,只對腫瘤細胞產生作用,對正常細胞不產生作用,這可以克服現(xiàn)代抗癌藥普遍存在的嚴重不良反應。正因如此,它作為新一代藥物已經成為各大制藥公司競相研究的熱點,也成為新興的生物制藥公司爭奪未來市場的主要籌碼。相信不久
21、的將來,此類藥物會為廣大的肺癌患者帶來福音。 【 參考 文獻 】 1VERA M D,JOULLIE M M. Natural products as probes of cell biology:20 years of didemnin research J. Med Res Rev,2002,22 (2):102-145.2易楊華,李玲,林厚文,等. 我國南海總合草苔蟲和海綿中新的抗腫瘤活性成分的研究J.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23 (3):236-239.3洪水根,陳菲,李祺福. 中國 鱟鱟素T-1 抗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 細胞活性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 自然 科
22、學 版,1999,38 (3):448.4李祺福,李長友,歐陽高亮. 中國鱟鱟素對人胃癌BGC-823 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0 (1):110.5于志潔,蘇福強,呂家本,等. 鯊魚軟骨提取物對腫瘤的抑制作用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1998,19(2):85.6林凡,秦松. 海洋生物抗腫瘤活性肽J.海洋學,2002,26(12):23-26.7EDLER M C,FERNANDEZ A M,LASSOTA P,et al.Inhibition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by vitilevuamide,a bicyclic ma
23、rine peptide,at a site distinct from colchicine,the vinca alkaloids,and dolastatin 10J.Biochem Pharmacol,2002,63(4):707-715.8許云祿,楊麗娟,劉廣芬. 舟山眼鏡蛇毒細胞毒素的分離純化及其體外抗腫瘤活性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3,24(3):127-130.9LIU Yan-feng,HU Jian,ZHANG Jing-hai,et al.Isolation,purification,and N-terminal partial sequence of an anti
24、tumor peptide from the venom of the Chinese scorpion Buthus martensii J.Prep Biochem Biotechnol,2002,32(4):317-327.10LIU Yan-feng,MA Run-lin,WANG Si-ling,et al.Expression of an antitumor-analgesic peptide from the venom of Chinese scorpion Buthus martensiikarsch in Escherichia coli J.Protein Express
25、ion and Purification,2003,27(2):253-258.11麻亞鋒,陳鈞輝,張冬梅,等. 人尿提取物抗腫瘤活性研究J. 中國藥 理學 通報,2004,20(1):69-71.12張冬梅,陳鈞輝,李俊,等. 多肽ND100 的抗腫瘤活性研究J .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1):114-116.13劉麗艷,陳治宇,趙鐵華. 含RGD 和YIGSR 的肽合成及其抗腫瘤侵襲活性J.中國新藥雜志,2005,l4(6):729-731.14KOMATSU Y,TOMIZAKI K Y,TSUKAMOTO M,et al.Cyclic hydroxamic-acid-cont
26、aining peptide 31,a potent synthetic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with antitumor activityJ.Cancer Res,2001,61(11):4459-4466.15GUI J,MOYANA T,MALCOLM B,et a1.Identification of a decapeptide with the binding reactivity for tumor-associated TAG72 antigen from a phagedisplayed library J. Protiens,1996,
27、24:352.16CUI J,MOYANA T,XIANG J.Selection of a peptide with affinity for the tumor-associated TAG72 antigen from a phage-displayed libratry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6,218:414.17KUPSCH J M,TIDMAN N H,KANG N V,et al.Isolation of human tumor-specific antibodies by selection 0f an antibody phage library on melanoma cellsJ.Clin Cancer Res,1999,5:92518金怡,隨機肽庫技術在腫瘤導向治療中的 應用 J.上海免疫學雜志,2002,22(2):141-144.19PASQUALINI R,RUOSLAHTI E.Organ targering in vivo using phage-display peptide librariesJ.Nature,1996.380:364.20PASQUALINI R,KOIVUNEN E,RUOSLAHTI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實驗教學與青少年興趣發(fā)展的關系
- 2025至2030年中國花菜種子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科技產品電商物流運營策略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耐磨鋼襯板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井蓋產品市場推廣與品牌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藝術品交易合同中對發(fā)票開具、鑒定及流轉的約定
- 2025年度環(huán)保技術兼職合同
- 2025年度環(huán)保產業(yè)融資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至2030年中國線纜支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紙質包裝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樓梯臺階抹灰施工技術交底
- “中藥配送服務中心”方案
-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分享會
- 路基換填級配碎石施工方案
- GRR表格MSA第四版完整版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單元檢測試題
- 第一講 新媒體藝術基礎-數(shù)字媒體藝術導論課件PPT
- 四川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考試題庫
- 內科學尿路感染(講課)
- GB/T 605-2006化學試劑色度測定通用方法
- GB/T 34875-2017離心泵和轉子泵用軸封系統(tǒ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