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新課標高考真題_第1頁
中國古代史新課標高考真題_第2頁
中國古代史新課標高考真題_第3頁
中國古代史新課標高考真題_第4頁
中國古代史新課標高考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21/4/222021/4/232021/4/242021/4/252021/4/262021/4/272021/4/282021/4/292021/4/2102021/4/2112021/4/2122021/4/2132021/4/2142021/4/2152021/4/2162021/4/2172021/4/2182021/4/2192021/4/2202021/4/2212021/4/2222021/4/2232021/4/2242021/4/2252021/4/2262021/4/2272021/4/2282021/4/2292021/4/2302021/4/2312021/4/

2、2322021/4/2332021/4/2342021/4/2352021/4/2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年新課標2套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丈官年薪俸銀180兩,正七品知縣45兩,正九品官員33兩,這些銀兩除養(yǎng)家糊口外,還要支付隨從、幕僚的酬金及辦公費用,普通人入不敷出。各級官員在征收田賦等稅收時,以各種名義額外加征。這些水外之稅,小部分作為各級衙門的辦公經費,大部分被各級官員據為己有。“大州上縣,每正賦一兩”額外加征“銀一錢五分,二錢不等”;部分軸線“數倍于正賦”,以致引發(fā)民變。雍正帝認為,與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數;與其營私而中飽,不若責其辦公。他決定改革,明確規(guī)定加征的

3、稅額,統(tǒng)一管理,用于發(fā)放以“養(yǎng)廉”為名的津貼。養(yǎng)廉銀的數目,視職位的高低及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總督每年約二萬兩,州縣每年也有二千兩左右。用作辦公經費與官員薪水補貼。官員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摘編自黃惠賢等中國俸祿制度史(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養(yǎng)廉銀制度的原因。(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養(yǎng)廉銀制度的作用。(7分)362021/4/2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年新課標1套材料從秦朝鑄造“半兩”錢開始,鑄幣主要以重量為名。漢代的“五銖”錢,“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實為標準性的錢幣,由于盜鑄、剪鑿良幣以取銅等原因,錢幣實際重量與錢幣上銘文不符的現(xiàn)象市場發(fā)生

4、。隋末,劣幣盛行,“千錢初重二斤,其后愈輕,不及一斤”,幣值混亂、影響流通。針對這種情況,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詔鑄“開元通寶”錢,即在錢幣上鑄“開元通寶”字樣(或視讀成“開元通寶”),大小仿漢“五銖”,稱作一文,亦稱一錢,每十錢中一兩,“新錢輕重大小最為這種,遠遠甚便之”,這成為衡法由十六進位制度變?yōu)槭M位制的關鍵,“錢”取代“銖”成為“兩”以下的重量單位,此后歷代錢幣均稱“通寶”或“元寶”,錢幣上不再標識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號作為錢名逐漸成為常例,如“熙寧通寶”“光緒元寶”等。摘編自彭信威中國貨幣史等(1)根據材料,指出唐代幣制改革的主要內容。(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代幣制改革的意義。(9分)372021/4/2注:注:文檔資料素材和資料部分文檔資料素材和資料部分來自網絡,如不慎侵犯了您的來自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