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讀書報告(1)_第1頁
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讀書報告(1)_第2頁
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讀書報告(1)_第3頁
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讀書報告(1)_第4頁
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讀書報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本書基本概況夏丐尊、葉圣陶是我國有名的現(xiàn)代語文教育家,他們首創(chuàng)“語文”概念,倡 導語文教學要追求科學化,為此二人合著了文心等多部有關語文教學的作品。 1935年,葉圣陶、夏丐尊精心編寫了初中語文課本國文百八課。該書有一百 零八章,共分6冊出版但因抗戰(zhàn)爆發(fā),開明出版社只出版了其中四冊,即本書七 十二堂寫作課。第一冊講了文言體和語體的區(qū)分以及應用文和記敘文的“形式”; 第二冊主要講日記、游記、隨筆、記敘文、人稱、感情抒發(fā)、景物描寫和人物描 寫的知識;第三冊則講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書、說明文方面的知識;第四冊講 學術文、詩歌、儀式文、宣言、議論文方面的知識。該書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編排,并凝聚了編者

2、的教學經驗和個人的信念, 對往 后的語文教材編寫影響深遠?!懊空n為一單元,有一定的目標,內含文話、文選、 文法或修辭、習問四項,各項打成一片?!?1文話講授理論,修辭傳授的是方法 和技巧;習問是通過問題來實踐、檢測所學知識點;選文則是文化的例證。其中第一講文章面面觀是全書的導論。在這一講作者提出了學習分為“閱 讀的學習”和“寫作的學習”。而每種學習都要從形式入手。這是因為文章分為 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內容方面可以簡要概述為“說什么”,而形式方面可以概述 為“怎么說”。根據(jù)以上觀點,作者提出了七個方面的問題:文章的體制、語匯 的搜集、文法、修辭、鑒賞與批評、風格、章法布局。但是作者并沒有在具體章

3、節(jié)中,明確地就這七個問題展開討論,而是將內容貫穿在了章節(jié)之中。具體章節(jié) 劃分如下:講二三講第四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至九講第十至 十八講第十 九一 至二 十一第二十二至三十六總 論文言體 和語體 的區(qū)別文章要 有作者 的意見文章的分類:記 敘文、敘述文、 說明文、議論文應 用 文、普 通文書信的 體式和 禮儀記敘問 的有關 知識游記、 日記、 隨筆記敘文 的寫作 知識第三十 七第四十 二講第四十五十四 講第五十五第五十六一五十九六十六十二六十三一六十五:六十六一十二講小說、韻文、暗 示、報告 書說明文 的寫作文章分類 知的文與 情的文知的文:學 術問、對話、 戲劇、文章 中的會話情的文: 抒情詩、

4、敘事詩、 律詩儀式文、宣言議論文寫作從章節(jié)安排就可以看出這本書主要是針對寫作而寫的。 作者在這里將寫作內 容先劃分為了兩大類:記敘文、論說文。而后將記敘文細致劃分為“記事物的形狀、光景” 2的記述文與“記事物的變化經過” 3的敘述文。論說文分為“目的在 把關于某一種事物的方法、原理告訴給人家的”4說明文和“把作者所主張的某種判斷加以論證,使敵論者信服5的議論文。但這并不是文體,而是文章的性質。 作者指出“這種分類都不過是大概的說法指明文章有這幾種性質而已。實際上 一篇普通的文章往往含有兩種以上的性質。 或者在記述之外兼有敘述、說明的分 子,或者在敘述之處兼有記述、議論的分子,全篇純是一種性質的

5、文章不能說沒 有,可是很少見。6而這和當下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文體三分法是不同 的,可以說更為細致。作者在講記述文時,認為記述文的寫作順序可以從統(tǒng)屬關系, 也可以不從特 定的關系說起。而敘述文則可以有順敘、倒敘、插敘等寫作順序。從寫作題材上看,要能使讀者感到新奇的趣味:既能“寫出不平凡的事物:如遠地的風景民俗、國家的大事等” 7事例也要能“讓平凡的事物中蘊含著新的意味,即新的知 識、新的情味、新的教訓。”在寫作時還要注意寫作內容的主次、行文的詳略安 排。如果寫日記、游記、書信、隨筆這樣的文章時要注意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 使用。在選文方面,則細致地以章節(jié)以單位配之以篇目。 之后又講了一些有

6、特色 的文體,例如日記、游記、隨筆。2夏丐尊、葉圣陶3夏丐尊、葉圣陶4夏丐尊、葉圣陶5夏丐尊、葉圣陶6夏丐尊、葉圣陶7夏丐尊、葉圣陶七十二堂寫作課I北京 七十二堂寫作課I北京 七十二堂寫作課I北京 七十二堂寫作課I北京 七十二堂寫作課I北京 七十二堂寫作課I北京開明出版社, 開明出版社, 開明出版社, 開明出版社, 開明出版社, 開明出版社,2017.8 第 22 頁2017.8 第 22 頁2017.8 第 103 頁2017.8 第 160 頁2017.8 第 160 頁2017.8 第 30 頁在處理說明文時,作者先區(qū)分了說明文和記敘文的概念?!罢f明文取材于作者對于某一事物的內部理解,目

7、的是讓讀者理解作者對于某一事物的理解。 而記 敘文則取材于外界,如作者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歷,目的是讓讀者知道作者曾經接 觸過某一事物?!?8在寫作時必須要確定好說明對象:類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 事物的異同、事物間的關系、事物的處理方法、話意的詮釋等內容均可以做說明 對象。為此,我們在實際操作時可以抓住事物間的紐帶, 運用具體或抽象的方法 去處理。為此,作者借叢書集成凡例、公文標點舉例及行文款式來講清什 么是說明書,借張萱四景宮女畫記、圖畫來講清說明和記述 的區(qū)別;借 農家生活的一節(jié)、農民的衣食住來講清什么是說明和敘述;借為什么要 愛國、非攻來講清說明和議論的區(qū)別 。在講議論文時,作者則首先進行

8、了分類:立論文、駁論文兩類。立論文是指 作者自己提出一個判斷來說述,隱含讀者范圍廣泛的文章。而駁論文則對于他人 的判斷進行駁斥,目的在于使敵論者折服,并獲得旁觀者的贊許,它的隱含讀者 是特定的對象,即敵論者和旁觀者的贊美。而議論文也可以有變裝,以敘述事件 為主要手段,作者主張的流露相對含蓄,存在形式可以有寓言等多種形式。、個人閱讀感受第一七十二堂寫作課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用價值。很多人都對語文教 學存在著一定偏差的認知。例如人們認為語文成績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 自己學出來的;語文是最難提分的,所以語文老師的教學成績一般也是可以理解 的。重點是這樣的看法在從教 30余年的語文老師身上也有,

9、一位老師在看過高 考成績后,也認為學生學語文和不學語文其實在成績沒關系的。而這正是違背了語文教學的科學性而得出的結論,也正是夏丐尊和葉圣陶先生語文教學科學化的 思想在今天仍有價值的背景。對于我來說,寫作是最難教的,也是最讓我害怕的。我的寫作課主要講議 論文,但每回的講授是非常模式化的:先講論點要切題,再講材料要豐富,一定 要有首尾呼應。這本書正給予了我寫作上的教學指導, 我們可以科學且靈活進行 寫作教學。從學生的成績來看,他們的寫作是最為薄弱的。習作中有如下問題: 文體不明,取材單一、主題不明、語言干癟。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七十二 堂寫作課中找到。在這本書中,作者以文體為單位講述了關于文章的

10、 108個知 識,注重知識傳授。而學生們正缺少非常細致的文章知識的講解,讀此書則能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寫作教學要有系統(tǒng),做到循序漸進。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講授 并不是齊頭并進的,而是由先后順序的。學生的議論文差可能還是因為記敘文的 功底差,無法清楚地表達事件。在高一時的一次以記敘文為寫作題材的考試中, 學生們的記敘文寫作都是非常糟糕的,可見在后面直接講議論文的難度有多大。 作者從第一課的文章面面觀開始,就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文章、然后是文言體 與語體的區(qū)別,再到后面的應記述文、敘說文、說明文、議論文等。而且在教學 中,還突出了應用文的寫作,而這正是與當下高考的寫作潮流趨勢有關的。第三、寫作教學

11、要培養(yǎng)學生的知、情、意。夏丐尊和葉圣陶先生在講寫作時, 并不只是講知識,而是在其中熔鑄了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例如選文閑情記趣 充滿了質樸與純真的情愫,巴金的朋友則講述了友誼。而這些恰好說明寫作 教學不僅教知識,更要在教學中傳遞價值觀。而這也正符合當下語文教學的潮流。 2017年的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四大素養(yǎng):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 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9、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yǎng),寫作正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 生的核心素養(yǎng)。第四、要讀寫結合。在七十二堂寫作課中,作者沒有單獨安排寫作教學, 而是列舉了很多的選文來讓學生體會如何寫。如第十二課“敘述的順序”,對應 的選文是周予同的五四事件,這篇選文

12、的寫作知識目標非常明確,以事件為 主,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再如李漁的梧桐則講了記敘文的材料選取。這樣 學生就可以在閱讀中感受文本和寫作技巧理論。第五,要重視實踐。寫作一定要有所訓練才能獲得提升。 教師可以把寫作訓 練的任務分成寫段、仿寫、縮寫、改寫、和看圖說話等多種形式。例如在講荷 塘月色時,就可以對文章描寫月色下的荷塘的段落進行挖空,這樣學生在填空的時候就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傳神筆法。在講邊城時,可以對描寫邊城環(huán)境的 句子挖空,這樣學生就能體會到邊城的靜謐與柔美。三、不足之處第一、七十二堂寫作課確實內容翔實,但是放在今天,它可能已經超出 了初中生的理解水平了。因為本階段的初中生尚未涉獵議論文的寫

13、作, 只是初步 閱讀了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樣的議論性散文。而且部分選文可能超出了9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年初中生的閱讀水平,例如閑情記趣、先妣事略第二,文章以理論為主,在闡述時可能缺乏相對趣味的例證,有些枯燥。而 且作者是單獨編排了選文,并沒有明確選文對應得書中章節(jié)是哪一篇, 這就給閱 讀加大了困難。第三、章節(jié)標題缺乏統(tǒng)一的分類標準。在書中第五講,作者就將文章進行了 分類記敘文一一敘述文一一說明文一一議論文。而文章整體的章節(jié)也可以按此順 序來概括。但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章有些章節(jié)是難以歸入其中的。 例如文章還按應用 文、普通文對文體

14、進行了分類,第六講就是以“應用文”為題目的。再如作者還 以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的分類來展開寫作。第三十八講為小說的真實性、 第三十九講為韻文和散文、第四十講為詩的本質、第五十八講為戲劇。作 者海將文章分為了知的文,情的文、意的文。可見,作者的分類標準較多,不利 于閱讀。四、小結作者曾說“中學里國文科的目的,說起來很多,可是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兩個, 就是閱讀的學習和寫作的學習?!?10只有將閱讀和寫作才結合,才有可能進行有 效寫作;只有寫作教學系統(tǒng)化,才有可能讓學生接受更細致的知識傳授。雖然作 者自謙本書有太嚴整、太系統(tǒng)化的缺點,但是這正是它追求系統(tǒng)的文章學教學的 特點。而這樣的編寫正是在當時以

15、主題、以時代編寫的教材中是極富特色的。張 志公曾發(fā)表了一篇重溫V國文百八課 >,再談語文教學科學化中寫道:五十年 代末,我們曾經對十九世紀末葉以下四十年間若干種“國文”教科書進行了一次 比較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當時發(fā)現(xiàn),在多種教科書之中,有幾種具有顯著的特色, 比較突出的一種是國文百八課?!毕M鳛榻處煹奈覀冊诮裉爝€能靜下心來品 味這樣的特色,也真正地讓語文“接地氣”,讓語文既能陶冶情操,也能夠成為 生活中的工具。參考文獻:1靳一鳴 “習問”在國文百八課中的應用及對當今中學語文教材習題設計 的啟示J南都學壇,2015,35(02):120121.2 王潔.從“非指導性教學”看國文百八課J.黑

16、龍江教育學院學 報,2015,34(07):110-111.3 陶癑. 國文百八課選文特點研究 J.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 ,2015,37(03):84-87.4 王倩. 國文百八課的文學教育思路 J. 語文建設 ,2015(31):54-58.5 王倩. 體上求用 用中見體國文百八課 “文話”系統(tǒng)對作文教學的啟 示 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03):113-116.6 李新 . 國 文百 八課 序列 化編 排模 式初探 J. 語文學 刊(外語教 育教 學 ),2016(01):142-143+166.7 羅艷芳.國文百八課對中學寫作知識教學的啟示J.語文建 設,2016(07):61-63.8 張復琮 ,曾祥芹 . 國文百八課的文章學系統(tǒng)評夏丐尊、葉圣陶的七十 二篇“文話” J. 河南財經學院學報 ,1986(04):85-92.9 張蓬. 國文百八課 “文話”系統(tǒng)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啟示 J. 長春理工大學 學報, 2012,7(01):191-192.10 岳輝從國文百八課的“文話”看語文課程內容J.文學教育 (中 ),2011(04):129-130.11 張蓬. “民國課本熱”背景下關于國文百八課讀寫結合的思考 J. 鞍山師 范學院學報 ,2011,13(05):93-95.12 陳麓伊. 國文百八課對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啟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