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時依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1頁
第2課時依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2頁
第2課時依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3頁
第2課時依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知識點 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根據(jù)1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是由于A化學方程式表示了一種化學反響過程B化學方程式表示了參加反響的物質是什么,反響后生成的物質又是什么C化學方程式表示了反響前后反響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系D在化學方程式中,各反響物的質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比2. 碳在氧氣中燃燒,以下說法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A2 g C和9 g O2生成11 g CO2B3 g C和8 g O2生成11 g CO2C4 g C和7 g O2生成11 g CO2D5 g C和6 g O2生成11 g CO2知識點 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33 g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氧化鎂的質量是A12 g B10 g

2、 C8 g D5 g4現(xiàn)有化學反響:xC2H6yO2zCO2wH2O,其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間的關系錯誤的選項是A2zx B3xw C2xz D2y2zw5以下是小陳同學利用化學方程式進展運算的過程,請審視他每一步驟的正誤,并幫他找出錯誤之處。練習題:實驗室用15.8 g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制得氧氣的質量最多為多少?解:設制得氧氣的質量為x。_KmnO4KMnO4MnO2O2_解得x3.2_答:制得氧氣的質量最多為3.2克。_問題反思:利用化學方程式進展計算的格式中,會發(fā)現(xiàn)第_和_步的錯誤會導致列出不正確的比例式,最終嚴重影響求算結果。6工業(yè)上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假如

3、要制取2.8 t氧化鈣,計算需要碳酸鈣的質量。7. 在反響A3B=2C2D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2.8 g A與一定質量的B完全反響,生成3.6 g D。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參加反響的B的質量為3.2 gB參加反響的A和B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D的質量C此反響中B和C的質量比為1211DA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98一樣質量的以下單質分別與足量的氧氣反響,消耗氧氣最少的是A鎂 B碳 C氫氣 D鐵9將15 g A物質、24 g B物質、8 g C物質混合加熱,發(fā)生化學反響,經分析得知反響后的混合物中,含有8 g A,30 g C,還有一種物質D。假設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次

4、為28、32、44、18,那么它們之間所發(fā)生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AAB=CD BA2B=2CDCA3B=C2D DA3B=2C2D10. 某同學從定量角度研究雙氧水制取氧氣的過程,對原實驗進展部分改進,增加了稱量操作,詳細做法是:取一定量的某雙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錳放入氣體發(fā)生裝置,并對反響前后混合物的質量進展稱量,記錄如下:反響過程反響前反響后質量變化不含容器質量34.3 g32.7 g假設反響后,雙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氣全部逸出,該同學得出的結論中,不合理的是A反響速率逐漸加快B最多得到氧氣的質量為1.6 gC反響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D反響得到水和氧氣的質量比為9811金屬單質M與非金屬單質硫發(fā)

5、生如下反響:2MS M2S。甲、乙兩組學生在實驗室分別進展該實驗,參加的M和硫的質量各不一樣。充分反響后,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那么M的相對原子質量是M的質量/gS的質量/gM2S的質量/g甲6.02.57.5乙7.01.57.5A.64 B56 C39 D23122019·安徽實驗室加熱氯酸鉀KClO3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8.0 g制取氧氣,完全反響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18.4 g。請計算:1生成氧氣的質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132019·天津在反響A3B=2C3D中,2.3 g A跟4.8 g B恰好完全反響生成4.4 g C。又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那么A的相

6、對分子質量為A23 B46 C92 D96142019·海南現(xiàn)有 6.4 g未知物和氧氣充分反響,經測定生成 4.4 g二氧化碳、2.8 g一氧化碳和7.2 g水,求出該未知物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簡個數(shù)比:_。152019·海南二氧化碳是一種珍貴的碳氧資源。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轉變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3H2 CH3OHH2O。假設消費64 t甲醇,那么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噸?詳解詳析1C解析 由于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出反響前后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所以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展計算。2. B解析 由化學方程式CO2CO2可知: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

7、燃的條件下完全化合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即參加反響的碳、氧氣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之比為3811,即3 g碳與8 g氧氣恰好反響,生成11 g二氧化碳。3D解析 根據(jù)金屬鎂與氧氣燃燒生成氧化鎂的化學方程式的質量關系進展計算。4A5正確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氧氣的化學式后面沒有標上氣體符號;高錳酸鉀中錳的元素符號書寫錯誤;錳酸鉀的化學式錯誤關于氧氣的量沒有對齊寫在氧氣化學式的正下方化學方程式沒配平,導致錯誤地列出比例式,最后影響計算結果;計算結果沒有帶單位“g表達不標準,建議“克改為“g6解:設需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CaOCO2 100 56 x 2.8 tx5 t答: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

8、5 t。7. C解析 根據(jù)反響A3B=2C2D中,A、B兩物質的質量比為724,那么2.8 g A完全反響消耗物質B的質量9.6 g;參加反響的A和B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C和D的質量之和;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2.8 g A與9.6 g B完全反響生成3.6 g D,那么生成物質C的質量為2.8 g9.6 g3.6 g8.8 g;所以反響中B和C的質量比為9.6 g8.8 g1211;根據(jù)2.8 g A與9.6 g B完全反響生成3.6 g D和8.8 g C,那么反響中A與D物質的質量比為2.8 g3.6 g79,可計算物質A、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49。8D解析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不難找到如下關系

9、:2MgC2H2FeO2 48124 84 32即消耗一樣質量的氧氣時,需要氫氣的質量最少,鐵的質量最多。因此一樣質量的四種物質與氧氣反響時,消耗氧氣最少的是鐵。9D解析 由題意知,A和B反響后質量減小,是反響物,C質量增加,是生成物,并且生成了新物質D。A減少了15 g8 g7 g,B減少了24 g,那么參加反響的A和B的質量分別為 7 g和 24 g,C增加了30 g8 g22 g,那么生成了22 g C,生成D的質量為7 g24 g22 g9 g,從而可以求出A、B、C、D四種物質的質量比為 724229;再根據(jù)四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可求得四種物質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從而寫出正確的化學

10、方程式。10. A解析 二氧化錳是該反響的催化劑,會加快反響速率,但是反響一段時間后雙氧水的濃度越來越小,反響速率會越來越慢;反響前后的質量變化就是得到氧氣的質量:34.3 g32.7 g1.6 g;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反響前后質量不變;根據(jù)生成氧氣1.6 g,可以算出生成水的質量為1.8 g,所以生成水和氧氣的質量比為98。11A解析 根據(jù)甲的數(shù)據(jù)可知有一種物質過量,由乙的數(shù)據(jù)可知,硫的質量為1.5 g,參加反響能生成7.5 g M2S,所以甲中硫過量,即6.0 g M完全參加了反響。設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2M SM2S2x 3260 g 1.5 gx6412解:1生成氧氣的質量:28.0

11、g18.4 g9.6 g。2設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245 96x 9.6 gx24.5 g答: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9.6 g;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24.5 g。13B解析 解字母型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時,不同的字母,代表了不同的物質。提及不同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時,一定要考慮字母前面的數(shù)字,再根據(jù)反響時不同物質的質量關系進展計算。14碳、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41解析 第一,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因為生成物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所以反響物中也應該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因為燃燒需要氧氣的參與,而氧氣只含有氧元素,所以該未知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第二,可以計算出生成物中所含有的碳元素的質量、氫元素的質量,進而比較碳、氫元素的質量總和與未知物的質量,假如兩者相等,那么該未知物不含有氧元素;假如碳、氫元素的質量總和小于未知物的質量,那么該未知物中還含有氧元素。計算過程如下:碳元素的質量為:4.4 g××100%2.8 g××100%2.4 g;72 g水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7.2 g××100%0.8 g;碳、氫元素的質量總和為:2.4 g0.8 g3.2 g6.4 g,所以,該未知物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氧元素的質量為:6.4 g3.2 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