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2年考研數(shù)學一試題答案與解析一、填空題(1)【分析】原式(2)【分析】方程兩邊對兩次求導得以代入原方程得,以代入得,再以代入得(3)【分析】這是二階的可降階微分方程.令(以為自變量),則代入方程得,即(或,但其不滿足初始條件).分離變量得積分得即(對應);由時得于是積分得.又由得所求特解為(4)【分析】因為二次型經正交變換化為標準型時,標準形中平方項的系數(shù)就是二次型矩陣的特征值,所以是的特征值.又因,故(5)【分析】設事件表示“二次方程無實根”,則依題意,有而即二、選擇題(1)【分析】這是討論函數(shù)的連續(xù)性,可偏導性,可微性及偏導數(shù)的連續(xù)性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的兩個偏導數(shù)連續(xù)是可微的充分
2、條件,若可微則必連續(xù),故選(A).(2)【分析】由充分大時即時,且不妨認為因而所考慮級數(shù)是交錯級數(shù),但不能保證的單調性.按定義考察部分和原級數(shù)收斂.再考察取絕對值后的級數(shù).注意發(fā)散發(fā)散.因此選(C).(3)【分析】證明(B)對:反證法.假設,則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當時,因為);但這與矛盾(4)【分析】因為,說明方程組有無窮多解,所以三個平面有公共交點且不唯一,因此應選(B).(A)表示方程組有唯一解,其充要條件是(C)中三個平面沒有公共交點,即方程組無解,又因三個平面中任兩個都不行,故和,且中任兩個平行向量都線性無關.類似地,(D)中有兩個平面平行,故,且中有兩個平行向量共線.(5)【分析】
3、首先可以否定選項(A)與(C),因對于選項(B),若則對任何,因此也應否定(C),綜上分析,用排除法應選(D).進一步分析可知,若令,而則的分布函數(shù)恰是三、【解】用洛必達法則.由題設條件知由于,故必有又由洛必達法則及,則有.綜上,得四、【解】由已知條件得故所求切線方程為.由導數(shù)定義及數(shù)列極限與函數(shù)極限的關系可得五、【分析與求解】是正方形區(qū)域如圖.因在上被積函數(shù)分塊表示于是要用分塊積分法,用將分成兩塊:(關于對稱)(選擇積分順序)六、【分析與求解】(1)易知原函數(shù),在上原函數(shù),即.積分在與路徑無關.(2)因找到了原函數(shù),立即可得七、【證明】與書上解答略有不同,參見數(shù)三2002第七題(1)因為冪級
4、數(shù)的收斂域是,因而可在上逐項求導數(shù),得,所以.(2)與相應的齊次微分方程為,其特征方程為,特征根為.因此齊次微分方程的通解為.設非齊次微分方程的特解為,將代入方程可得,即有.于是,方程通解為.當時,有于是冪級數(shù)的和函數(shù)為八、【分析與求解】(1)由梯度向量的重要性質:函數(shù)在點處沿該點的梯度方向方向導數(shù)取最大值即的模,(2)按題意,即求求在條件下的最大值點在條件下的最大值點.這是求解條件最值問題,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令拉格朗日函數(shù)則有解此方程組:將式與式相加得或若,則由式得即若由或均得,代入式得即于是得可能的條件極值點現(xiàn)比較在這些點的函數(shù)值:因為實際問題存在最大值,而最大值又只可能在中取到.因此在取
5、到在的邊界上的最大值,即可作為攀登的起點.九、【解】由線性無關及知,向量組的秩,即矩陣的秩為因此的基礎解系中只包含一個向量.那么由知,的基礎解系是再由知,是的一個特解.故的通解是其中為任意常數(shù).十、【解】(1)若相似,那么存在可逆矩陣,使故(2)令那么但不相似.否則,存在可逆矩陣,使.從而,矛盾,亦可從而知與不相似.(3)由均為實對稱矩陣知,均相似于對角陣,若的特征多項式相等,記特征多項式的根為則有相似于也相似于即存在可逆矩陣,使于是由為可逆矩陣知,與相似.十一、【解】由于依題意,服從二項分布,則有十二、【解】的矩估計量為根據(jù)給定的樣本觀察值計算因此的矩估計值對于給定的樣本值似然函數(shù)為令,得方
6、程,解得(不合題意).于是的最大似然估計值為200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數(shù)學一)試題及答案解析一、 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4分. 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1) = .【分析】 型未定式,化為指數(shù)函數(shù)或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求極限均可.【詳解1】 =,而 ,故 原式=【詳解2】 因為 ,所以 原式=【評注】 本題屬常規(guī)題型(2) 曲面與平面平行的切平面的方程是.【分析】 待求平面的法矢量為,因此只需確定切點坐標即可求出平面方程, 而切點坐標可根據(jù)曲面切平面的法矢量與平行確定.【詳解】 令 ,則, .設切點坐標為,則切平面的法矢量為 ,其與已知平面平行,因此有 ,可解得 ,相應地有
7、 故所求的切平面方程為 ,即 .【評注】 本題屬基本題型。(3) 設,則= 1 .【分析】 將展開為余弦級數(shù),其系數(shù)計算公式為.【詳解】 根據(jù)余弦級數(shù)的定義,有 = = =1.【評注】 本題屬基本題型,主要考查傅里葉級數(shù)的展開公式,本質上轉化為定積分的計算. (4)從的基到基的過渡矩陣為 .【分析】 n維向量空間中,從基到基的過渡矩陣P滿足=P,因此過渡矩陣P為:P=.【詳解】根據(jù)定義,從的基到基的過渡矩陣為P=. =【評注】 本題屬基本題型。(5)設二維隨機變量(X,Y)的概率密度為 則 .【分析】 已知二維隨機變量(X,Y)的概率密度f(x,y),求滿足一定條件的概率,一般可轉化為二重積分
8、=進行計算.【詳解】 由題設,有 = y 1 D O 1 x【評注】 本題屬基本題型,但在計算二重積分時,應注意找出概率密度不為零與滿足不等式的公共部分D,再在其上積分即可.(6)已知一批零件的長度X (單位:cm)服從正態(tài)分布,從中隨機地抽取16個零件,得到長度的平均值為40 (cm),則的置信度為0.95的置信區(qū)間是 .(注:標準正態(tài)分布函數(shù)值【分析】 已知方差,對正態(tài)總體的數(shù)學期望進行估計,可根據(jù),由確定臨界值,進而確定相應的置信區(qū)間.【詳解】 由題設,可見 于是查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知本題n=16, , 因此,根據(jù) ,有,即 ,故的置信度為0.95的置信區(qū)間是 .【評注】 本題屬基本題型.二
9、、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4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設函數(shù)f(x)在內連續(xù),其導函數(shù)的圖形如圖所示,則f(x)有(A) 一個極小值點和兩個極大值點. (B) 兩個極小值點和一個極大值點. (C) 兩個極小值點和兩個極大值點. (D) 三個極小值點和一個極大值點. C y O x 【分析】 答案與極值點個數(shù)有關,而可能的極值點應是導數(shù)為零或導數(shù)不存在的點,共4個,是極大值點還是極小值可進一步由取極值的第一或第二充分條件判定.【詳解】 根據(jù)導函數(shù)的圖形可知,一階導數(shù)為零的點有3個,而 x=0 則是導數(shù)不存在的點.
10、三個一階導數(shù)為零的點左右兩側導數(shù)符號不一致,必為極值點,且兩個極小值點,一個極大值點;在x=0左側一階導數(shù)為正,右側一階導數(shù)為負,可見x=0為極大值點,故f(x)共有兩個極小值點和兩個極大值點,應選(C).【評注】 本題屬新題型,類似考題2001年數(shù)學一、二中曾出現(xiàn)過,當時考查的是已知f(x)的圖象去推導的圖象,本題是其逆問題. (2)設均為非負數(shù)列,且,則必有(A) 對任意n成立. (B) 對任意n成立.(C) 極限不存在. (D) 極限不存在. D 【分析】 本題考查極限概念,極限值與數(shù)列前面有限項的大小無關,可立即排除(A),(B); 而極限是型未定式,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舉反例說明即
11、可;極限屬型,必為無窮大量,即不存在.【詳解】 用舉反例法,取,則可立即排除(A),(B),(C),因此正確選項為(D).【評注】 對于不便直接證明的問題,經常可考慮用反例,通過排除法找到正確選項.(3)已知函數(shù)f(x,y)在點(0,0)的某個鄰域內連續(xù),且,則(A) 點(0,0)不是f(x,y)的極值點. (B) 點(0,0)是f(x,y)的極大值點. (C) 點(0,0)是f(x,y)的極小值點. (D) 根據(jù)所給條件無法判斷點(0,0)是否為f(x,y)的極值點. A 【分析】 由題設,容易推知f(0,0)=0,因此點(0,0)是否為f(x,y)的極值,關鍵看在點(0,0)的充分小的鄰域
12、內f(x,y)是恒大于零、恒小于零還是變號. 【詳解】 由知,分子的極限必為零,從而有f(0,0)=0, 且 充分小時),于是可見當y=x且充分小時,;而當y= -x且充分小時,. 故點(0,0)不是f(x,y)的極值點,應選(A).【評注】 本題綜合考查了多元函數(shù)的極限、連續(xù)和多元函數(shù)的極值概念,題型比較新,有一定難度. 將極限表示式轉化為極限值加無窮小量,是有關極限分析過程中常用的思想。(4)設向量組I:可由向量組II:線性表示,則 (A) 當時,向量組II必線性相關. (B) 當時,向量組II必線性相關. (C) 當時,向量組I必線性相關. (D) 當時,向量組I必線性相關. D 【分析
13、】 本題為一般教材上均有的比較兩組向量個數(shù)的定理:若向量組I:可由向量組II:線性表示,則當時,向量組I必線性相關. 或其逆否命題:若向量組I:可由向量組II:線性表示,且向量組I線性無關,則必有. 可見正確選項為(D). 本題也可通過舉反例用排除法找到答案.【詳解】 用排除法:如,則,但線性無關,排除(A);,則可由線性表示,但線性無關,排除(B);,可由線性表示,但線性無關,排除(C). 故正確選項為(D).【評注】 本題將一已知定理改造成選擇題,如果考生熟知此定理應該可直接找到答案,若記不清楚,也可通過構造適當?shù)姆蠢业秸_選項。(5)設有齊次線性方程組Ax=0和Bx=0, 其中A,B均
14、為矩陣,現(xiàn)有4個命題: 若Ax=0的解均是Bx=0的解,則秩(A)秩(B); 若秩(A)秩(B),則Ax=0的解均是Bx=0的解; 若Ax=0與Bx=0同解,則秩(A)=秩(B); 若秩(A)=秩(B), 則Ax=0與Bx=0同解.以上命題中正確的是(A) . (B) .(C) . (D) . B 【分析】 本題也可找反例用排除法進行分析,但 兩個命題的反例比較復雜一些,關鍵是抓住 與 ,迅速排除不正確的選項.【詳解】 若Ax=0與Bx=0同解,則n-秩(A)=n - 秩(B), 即秩(A)=秩(B),命題成立,可排除(A),(C);但反過來,若秩(A)=秩(B), 則不能推出Ax=0與Bx=
15、0同解,如,則秩(A)=秩(B)=1,但Ax=0與Bx=0不同解,可見命題不成立,排除(D),故正確選項為(B).【例】 齊次線性方程組Ax=0與Bx=0同解的充要條件(A) r(A)=r(B). (B) A,B為相似矩陣.(C) A, B的行向量組等價. (D) A,B的列向量組等價. C 有此例題為基礎,相信考生能迅速找到答案.(6)設隨機變量,則 (A) . (B) . (C) . (D) . C 【分析】 先由分布的定義知,其中,再將其代入,然后利用F分布的定義即可.【詳解】 由題設知,其中,于是=,這里,根據(jù)F分布的定義知故應選(C).【評注】 本題綜合考查了t分布、分布和F分布的概
16、念,要求熟練掌握此三類常用統(tǒng)計量分布的定義.三 、(本題滿分10分)過坐標原點作曲線y=lnx的切線,該切線與曲線y=lnx及x軸圍成平面圖形D.(1) 求D的面積A;(2) 求D繞直線x=e旋轉一周所得旋轉體的體積V.【分析】 先求出切點坐標及切線方程,再用定積分求面積A; 旋轉體體積可用一大立體(圓錐)體積減去一小立體體積進行計算,為了幫助理解,可畫一草圖.【詳解】 (1) 設切點的橫坐標為,則曲線y=lnx在點處的切線方程是 由該切線過原點知 ,從而 所以該切線的方程為 平面圖形D的面積 (2) 切線與x軸及直線x=e所圍成的三角形繞直線x=e旋轉所得的圓錐體積為 曲線y=lnx與x軸及
17、直線x=e所圍成的圖形繞直線x=e旋轉所得的旋轉體體積為 ,因此所求旋轉體的體積為 y 1 D O 1 e x【評注】 本題不是求繞坐標軸旋轉的體積,因此不能直接套用現(xiàn)有公式. 也可考慮用微元法分析.四 、(本題滿分12分)將函數(shù)展開成x的冪級數(shù),并求級數(shù)的和.【分析】 冪級數(shù)展開有直接法與間接法,一般考查間接法展開,即通過適當?shù)暮愕茸冃巍⑶髮Щ蚍e分等,轉化為可利用已知冪級數(shù)展開的情形。本題可先求導,再利用函數(shù)的冪級數(shù)展開即可,然后取x為某特殊值,得所求級數(shù)的和.【詳解】 因為又f(0)=, 所以 =因為級數(shù)收斂,函數(shù)f(x)在處連續(xù),所以 令,得 ,再由,得 五 、(本題滿分10分)已知平面
18、區(qū)域,L為D的正向邊界. 試證:(1) ;(2) 【分析】 本題邊界曲線為折線段,可將曲線積分直接化為定積分證明,或曲線為封閉正向曲線,自然可想到用格林公式;(2)的證明應注意用(1)的結果.【詳解】 方法一:(1) 左邊= =, 右邊= =,所以 .(2) 由于,故由(1)得 方法二:(1) 根據(jù)格林公式,得,.因為D 具有輪換對稱性,所以 =,故 . (2) 由(1)知 = = (利用輪換對稱性) =【評注】 本題方法一與方法二中的定積分與二重積分是很難直接計算出來的,因此期望通過計算出結果去證明恒等式與不等式是困難的. 另外,一個題由兩部分構成時,求證第二部分時應首先想到利用第一部分的結
19、果,事實上,第一部分往往是起橋梁作用的.六 、(本題滿分10分)某建筑工程打地基時,需用汽錘將樁打進土層. 汽錘每次擊打,都將克服土層對樁的阻力而作功. 設土層對樁的阻力的大小與樁被打進地下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數(shù)為k,k>0).汽錘第一次擊打將樁打進地下a m. 根據(jù)設計方案,要求汽錘每次擊打樁時所作的功與前一次擊打時所作的功之比為常數(shù)r(0<r<1). 問(1) 汽錘擊打樁3次后,可將樁打進地下多深?(2) 若擊打次數(shù)不限,汽錘至多能將樁打進地下多深?(注:m表示長度單位米.)【分析】 本題屬變力做功問題,可用定積分進行計算,而擊打次數(shù)不限,相當于求數(shù)列的極限.【詳解】 (
20、1) 設第n次擊打后,樁被打進地下,第n次擊打時,汽錘所作的功為. 由題設,當樁被打進地下的深度為x時,土層對樁的阻力的大小為,所以 , 由可得 即 由可得 ,從而 ,即汽錘擊打3次后,可將樁打進地下.(2) 由歸納法,設,則 =由于,故得 ,從而 于是 ,即若擊打次數(shù)不限,汽錘至多能將樁打進地下 m.【評注】 本題巧妙地將變力作功與數(shù)列極限兩個知識點綜合起來了,有一定難度。但用定積分求變力做功并不是什么新問題,何況本題的變力十分簡單。七 、(本題滿分12分)設函數(shù)y=y(x)在內具有二階導數(shù),且是y=y(x)的反函數(shù).(1) 試將x=x(y)所滿足的微分方程變換為y=y(x)滿足的微分方程;
21、(2) 求變換后的微分方程滿足初始條件的解.【分析】 將轉化為比較簡單,=,關鍵是應注意:= =.然后再代入原方程化簡即可.【詳解】 (1) 由反函數(shù)的求導公式知 ,于是有=.代入原微分方程得 ( * )(2) 方程( * )所對應的齊次方程的通解為 設方程( * )的特解為 ,代入方程( * ),求得,故,從而的通解是 由,得. 故所求初值問題的解為 【評注】 本題的核心是第一步方程變換。八 、(本題滿分12分)設函數(shù)f(x)連續(xù)且恒大于零, ,其中,(1) 討論F(t)在區(qū)間內的單調性.(2) 證明當t>0時,【分析】 (1) 先分別在球面坐標下計算分子的三重積分和在極坐標下計算分母
22、的重積分,再根據(jù)導函數(shù)的符號確定單調性;(2) 將待證的不等式作適當?shù)暮愕茸冃魏?,構造輔助函數(shù),再用單調性進行證明即可.【詳解】 (1) 因為 , ,所以在上,故F(t) 在內單調增加.(2) 因 ,要證明t>0時,只需證明t>0時,即 令 ,則 ,故g(t)在內單調增加.因為g(t)在t=0處連續(xù),所以當t>0時,有g(t)>g(0).又g(0)=0, 故當t>0時,g(t)>0,因此,當t>0時,【評注】 本題將定積分、二重積分和三重積分等多個知識點結合起來了,但難點是證明(2)中的不等式,事實上,這里也可用柯西積分不等式證明: ,在上式中取f(x
23、)為,g(x)為即可.九 、(本題滿分10分)設矩陣,求B+2E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其中為A的伴隨矩陣,E為3階單位矩陣.【分析】 可先求出,進而確定及B+2E,再按通常方法確定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或先求出A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再相應地確定A*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最終根據(jù)B+2E與A*+2E相似求出其特征值與特征向量.【詳解】 方法一:經計算可得 , , =.從而 ,故B+2E的特征值為當時,解,得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為 所以屬于特征值的所有特征向量為 ,其中是不全為零的任意常數(shù).當時,解,得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為 ,所以屬于特征值的所有特征向量為,其中為任意常數(shù).方法二:設A的特征值為,對應特征
24、向量為,即 . 由于,所以 又因 ,故有 于是有 , 因此,為B+2E的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為由于 ,故A的特征值為當時,對應的線性無關特征向量可取為, 當時,對應的一個特征向量為 由 ,得,.因此,B+2E的三個特征值分別為9,9,3.對應于特征值9的全部特征向量為 ,其中是不全為零的任意常數(shù);對應于特征值3的全部特征向量為 ,其中是不為零的任意常數(shù).【評注】 設,若是A的特征值,對應特征向量為,則B與A有相同的特征值,但對應特征向量不同,B對應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為本題計算量大,但方法思路都是常規(guī)和熟悉的,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計算能力。不過利用相似矩陣有相同的特征值以及A與A*的特征值之間的關系
25、討論,可適當降低計算量.十 、(本題滿分8分)已知平面上三條不同直線的方程分別為 , , .試證這三條直線交于一點的充分必要條件為【分析】 三條直線相交于一點,相當于對應線性方程組有唯一解,進而轉化為系數(shù)矩陣與增廣矩陣的秩均為2.【詳解】 方法一:必要性設三條直線交于一點,則線性方程組 (*)有唯一解,故系數(shù)矩陣與增廣矩陣的秩均為2,于是由于 =,但根據(jù)題設 ,故 充分性:由,則從必要性的證明可知,故秩由于 =,故秩(A)=2. 于是, 秩(A)=秩=2. 因此方程組(*)有唯一解,即三直線交于一點.方法二:必要性設三直線交于一點,則為Ax=0的非零解,其中 于是 . 而 =,但根據(jù)題設 ,故
26、 充分性:考慮線性方程組 (*)將方程組(*)的三個方程相加,并由a+b+c=0可知,方程組(*)等價于方程組 (* *)因為 =-,故方程組(* *)有唯一解,所以方程組(*)有唯一解,即三直線交于一點.【評注】本題將三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轉化為方程組的解的判定,而解的判定問題又可轉化為矩陣的秩計算,進而轉化為行列式的計算,綜合考查了多個知識點.十一 、(本題滿分10分)已知甲、乙兩箱中裝有同種產品,其中甲箱中裝有3件合格品和3件次品,乙箱中僅裝有3件合格品. 從甲箱中任取3件產品放入乙箱后,求:(1) 乙箱中次品件數(shù)的數(shù)學期望;(2) 從乙箱中任取一件產品是次品的概率.【分析】 乙箱中可能的次
27、品件數(shù)為0,1,2,3,分別求出其概率,再按定義求數(shù)學期望即可;而求從乙箱中任取一件產品是次品的概率,涉及到兩次試驗,是典型的用全概率公式的情形,第一次試驗的各種可能結果(取到的次品數(shù))就是要找的完備事件組.【詳解】 (1) X的可能取值為0,1,2,3,X的概率分布為 , k=0,1,2,3.即 X 0 1 2 3 P 因此 (2) 設A表示事件“從乙箱中任取一件產品是次品”,由于,構成完備事件組,因此根據(jù)全概率公式,有 = =【評注】本題對數(shù)學期望的計算也可用分解法: 設 則的概率分布為 0 1 P 因為,所以 十二 、(本題滿分8分)設總體X的概率密度為 其中是未知參數(shù). 從總體X中抽取
28、簡單隨機樣本,記(1) 求總體X的分布函數(shù)F(x);(2) 求統(tǒng)計量的分布函數(shù);(3) 如果用作為的估計量,討論它是否具有無偏性.【分析】 求分布函數(shù)F(x)是基本題型;求統(tǒng)計量的分布函數(shù),可作為多維相互獨立且同分布的隨機變量函數(shù)求分布函數(shù),直接用定義即可;是否具有無偏性,只需檢驗是否成立.【詳解】 (1) (2) = = = =(3) 概率密度為 因為 =,所以作為的估計量不具有無偏性.【評注】本題表面上是一數(shù)理統(tǒng)計問題,實際上考查了求分布函數(shù)、隨機變量的函數(shù)求分布和概率密度以及數(shù)學期望的計算等多個知識點. 將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概念與隨機變量求分布與數(shù)字特征結合起來是一種典型的命題形式.2004年數(shù)
29、學一試題 詳解和評注二、 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4分. 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1)曲線y=lnx上與直線垂直的切線方程為 .【分析】 本題為基礎題型,相當于已知切線的斜率為1,由曲線y=lnx的導數(shù)為1可確定切點的坐標。【詳解】 由,得x=1, 可見切點為,于是所求的切線方程為 , 即 .【評注】 本題也可先設切點為,曲線y=lnx過此切點的導數(shù)為,得,由此可知所求切線方程為, 即 .(2)已知,且f(1)=0, 則f(x)= .【分析】 先求出的表達式,再積分即可?!驹斀狻?令,則,于是有 , 即 積分得 . 利用初始條件f(1)=0, 得C=0,故所求函數(shù)為f(x)=
30、.【評注】 本題屬基礎題型,已知導函數(shù)求原函數(shù)一般用不定積分。(3)設為正向圓周在第一象限中的部分,則曲線積分的值為 .【分析】 利用極坐標將曲線用參數(shù)方程表示,相應曲線積分可化為定積分?!驹斀狻?正向圓周在第一象限中的部分,可表示為 于是 =【評注】 本題也可添加直線段,使之成為封閉曲線,然后用格林公式計算,而在添加的線段上用參數(shù)法化為定積分計算即可.(4)歐拉方程的通解為 .【分析】 歐拉方程的求解有固定方法,作變量代換化為常系數(shù)線性齊次微分方程即可?!驹斀狻?令,則 , ,代入原方程,整理得,解此方程,得通解為 【評注】 本題屬基礎題型,也可直接套用公式,令,則歐拉方程 ,可化為 (5)
31、設矩陣,矩陣B滿足,其中為A的伴隨矩陣,E是單位矩陣,則 .【分析】 可先用公式進行化簡【詳解】 已知等式兩邊同時右乘A,得, 而,于是有, 即 ,再兩邊取行列式,有 , 而 ,故所求行列式為【評注】 先化簡再計算是此類問題求解的特點,而題設含有伴隨矩陣,一般均應先利用公式進行化簡。 (6)設隨機變量X服從參數(shù)為的指數(shù)分布,則= .【分析】 已知連續(xù)型隨機變量X的分布,求其滿足一定條件的概率,轉化為定積分計算即可?!驹斀狻?由題設,知,于是 = =【評注】 本題應記住常見指數(shù)分布等的期望與方差的數(shù)字特征,而不應在考試時再去推算。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32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
32、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7)把時的無窮小量,使排在后面的是前一個的高階無窮小,則正確的排列次序是(A) . (B) . (C) . (D) . B 【分析】 先兩兩進行比較,再排出次序即可.【詳解】 ,可排除(C),(D)選項,又 =,可見是比低階的無窮小量,故應選(B).【評注】 本題是無窮小量的比較問題,也可先將分別與進行比較,再確定相互的高低次序.(8)設函數(shù)f(x)連續(xù),且則存在,使得 (A) f(x)在(0,內單調增加. (B)f(x)在內單調減少.(C) 對任意的有f(x)>f(0) . (D) 對任意的有f(x)>f(0)
33、. C 【分析】 函數(shù)f(x)只在一點的導數(shù)大于零,一般不能推導出單調性,因此可排除(A),(B)選項,再利用導數(shù)的定義及極限的保號性進行分析即可?!驹斀狻?由導數(shù)的定義,知 ,根據(jù)保號性,知存在,當時,有 即當時,f(x)<f(0); 而當時,有f(x)>f(0). 故應選(C).【評注】 題設函數(shù)一點可導,一般均應聯(lián)想到用導數(shù)的定義進行討論。(9)設為正項級數(shù),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 若=0,則級數(shù)收斂.(B) 若存在非零常數(shù),使得,則級數(shù)發(fā)散.(C) 若級數(shù)收斂,則. (D) 若級數(shù)發(fā)散, 則存在非零常數(shù),使得. B 【分析】 對于斂散性的判定問題,若不便直接推證,往往可
34、用反例通過排除法找到正確選項.【詳解】 取,則=0,但發(fā)散,排除(A),(D);又取,則級數(shù)收斂,但,排除(C), 故應選(B).【評注】 本題也可用比較判別法的極限形式, ,而級數(shù)發(fā)散,因此級數(shù)也發(fā)散,故應選(B).(10)設f(x)為連續(xù)函數(shù),則等于 (A) 2f(2). (B) f(2). (C) f(2). (D) 0. B 【分析】 先求導,再代入t=2求即可。關鍵是求導前應先交換積分次序,使得被積函數(shù)中不含有變量t.【詳解】 交換積分次序,得 =于是,從而有 ,故應選(B).【評注】 在應用變限的積分對變量x求導時,應注意被積函數(shù)中不能含有變量x: 否則,應先通過恒等變形、變量代換
35、和交換積分次序等將被積函數(shù)中的變量x換到積分號外或積分線上。(11)設A是3階方陣,將A的第1列與第2列交換得B,再把B的第2列加到第3列得C, 則滿足AQ=C的可逆矩陣Q為(A) . (B) . (C) . (D) . D 【分析】 本題考查初等矩陣的的概念與性質,對A作兩次初等列變換,相當于右乘兩個相應的初等矩陣,而Q即為此兩個初等矩陣的乘積。【詳解】由題設,有 , ,于是, 可見,應選(D).【評注】 涉及到初等變換的問題,應掌握初等矩陣的定義、初等矩陣的性質以及與初等變換的關系。(12)設A,B為滿足AB=O的任意兩個非零矩陣,則必有(A) 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36、 (B) 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C) A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 (D) A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 A 【分析】A,B的行列向量組是否線性相關,可從A,B是否行(或列)滿秩或Ax=0(Bx=0)是否有非零解進行分析討論.【詳解1】 設A為矩陣,B 為矩陣,則由AB=O知, . 又A,B為非零矩陣,必有r(A)>0,r(B)>0. 可見r(A)<n, r(B)<n, 即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故應選(A).【詳解2】 由AB=O知,B的每一列均為Ax=0的解,而B為非零矩陣,即Ax=0存在
37、非零解,可見A的列向量組線性相關。同理,由AB=O知,于是有的列向量組,從而B的行向量組線性相關,故應選(A).【評注】 AB=O是??缄P系式,一般來說,與此相關的兩個結論是應記住的:1) AB=O;2) AB=OB的每列均為Ax=0的解。(13)設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tài)分布N(0,1),對給定的,數(shù)滿足,若,則等于(A) . (B) . (C) . (D) . C 【分析】 此類問題的求解,可通過的定義進行分析,也可通過畫出草圖,直觀地得到結論。【詳解】 由標準正態(tài)分布概率密度函數(shù)的對稱性知,于是即有 ,可見根據(jù)定義有,故應選(C).【評注】 本題相當于分位數(shù),直觀地有 o 此類問題在文登學校的
38、輔導班上作為正態(tài)分布的一般結論總結過.(14)設隨機變量獨立同分布,且其方差為 令,則(A) Cov( (B) . (C) . (D) . A 【分析】 本題用方差和協(xié)方差的運算性質直接計算即可,注意利用獨立性有:【詳解】 Cov( =【評注】 本題(C),(D) 兩個選項的方差也可直接計算得到:如 =, =(15)(本題滿分12分)設, 證明.【分析】 根據(jù)要證不等式的形式,可考慮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或轉化為函數(shù)不等式用單調性證明.【證法1】 對函數(shù)在a,b上應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 設,則, 當t>e時, 所以單調減少,從而,即 ,故 .【證法2】 設,則 , ,所以當x>e時,
39、 故單調減少,從而當時, ,即當時,單調增加.因此當時,即 ,故 .【評注】 本題也可設輔助函數(shù)為或,再用單調性進行證明即可。 (16)(本題滿分11分)某種飛機在機場降落時,為了減少滑行距離,在觸地的瞬間,飛機尾部張開減速傘,以增大阻力,使飛機迅速減速并停下.現(xiàn)有一質量為9000kg的飛機,著陸時的水平速度為700km/h. 經測試,減速傘打開后,飛機所受的總阻力與飛機的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數(shù)為 問從著陸點算起,飛機滑行的最長距離是多少?注kg表示千克,km/h表示千米/小時.【分析】 本題是標準的牛頓第二定理的應用,列出關系式后再解微分方程即可。【詳解1】 由題設,飛機的質量m=9000kg
40、,著陸時的水平速度. 從飛機接觸跑道開始記時,設t時刻飛機的滑行距離為x(t),速度為v(t).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又 ,由以上兩式得 ,積分得 由于,故得,從而 當時, 所以,飛機滑行的最長距離為1.05km.【詳解2】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所以 兩端積分得通解,代入初始條件解得,故 飛機滑行的最長距離為 或由,知,故最長距離為當時,【詳解3】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 ,其特征方程為 ,解之得,故 由 ,得 于是 當時,所以,飛機滑行的最長距離為1.05km.【評注】 本題求飛機滑行的最長距離,可理解為或的極限值,這種條件應引起注意.(17)(本題滿分12分)計算曲面積分 其中是曲
41、面的上側.【分析】 先添加一曲面使之與原曲面圍成一封閉曲面,應用高斯公式求解,而在添加的曲面上應用直接投影法求解即可.【詳解】 取為xoy平面上被圓所圍部分的下側,記為由與圍成的空間閉區(qū)域,則 由高斯公式知 = =而 ,故 【評注】 本題選擇時應注意其側與圍成封閉曲面后同為外側(或內側),再就是在上直接投影積分時,應注意符號(取下側,與z軸正向相反,所以取負號).(18)(本題滿分11分)設有方程,其中n為正整數(shù). 證明此方程存在惟一正實根,并證明當時,級數(shù)收斂.【分析】 利用介值定理證明存在性,利用單調性證明惟一性。而正項級數(shù)的斂散性可用比較法判定?!咀C】 記 由,及連續(xù)函數(shù)的介值定理知,方
42、程存在正實數(shù)根當x>0時,可見在上單調增加, 故方程存在惟一正實數(shù)根由與知 ,故當時,.而正項級數(shù)收斂,所以當時,級數(shù)收斂. 【評注】 本題綜合考查了介值定理和無窮級數(shù)的斂散性,題型設計比較新穎,但難度并不大,只要基本概念清楚,應該可以輕松求證。(19)(本題滿分12分)設z=z(x,y)是由確定的函數(shù),求的極值點和極值.【分析】 可能極值點是兩個一階偏導數(shù)為零的點,先求出一階偏導,再令其為零確定極值點即可,然后用二階偏導確定是極大值還是極小值,并求出相應的極值.【詳解】 因為 ,所以 , .令 得 故 將上式代入,可得 或 由于 , ,所以 ,故,又,從而點(9,3)是z(x,y)的極
43、小值點,極小值為z(9,3)=3.類似地,由 ,可知,又,從而點(-9, -3)是z(x,y)的極大值點,極大值為z(-9, -3)= -3.【評注】 本題討論由方程所確定的隱函數(shù)求極值問題,關鍵是求可能極值點時應注意x,y,z滿足原方程。(20)(本題滿分9分)設有齊次線性方程組試問a取何值時,該方程組有非零解,并求出其通解.【分析】 本題是方程的個數(shù)與未知量的個數(shù)相同的齊次線性方程組,可考慮對系數(shù)矩陣直接用初等行變換化為階梯形,再討論其秩是否小于n,進而判斷是否有非零解;或直接計算系數(shù)矩陣的行列式,根據(jù)題設行列式的值必為零,由此對參數(shù)a的可能取值進行討論即可?!驹斀?】 對方程組的系數(shù)矩陣
44、A作初等行變換,有 當a=0時, r(A)=1<n,故方程組有非零解,其同解方程組為 由此得基礎解系為 于是方程組的通解為 其中為任意常數(shù).當時,對矩陣B作初等行變換,有 可知時,故方程組也有非零解,其同解方程組為 由此得基礎解系為 ,于是方程組的通解為 ,其中k為任意常數(shù).【詳解2】 方程組的系數(shù)行列式為 .當,即a=0或時,方程組有非零解.當a=0時,對系數(shù)矩陣A作初等行變換,有 ,故方程組的同解方程組為 由此得基礎解系為 于是方程組的通解為 其中為任意常數(shù).當時,對系數(shù)矩陣A作初等行變換,有 ,故方程組的同解方程組為 由此得基礎解系為 ,于是方程組的通解為 ,其中k為任意常數(shù).【評注】 矩陣A的行列式也可這樣計算:=+,矩陣的特征值為,從而A的特征值為a,a, 故行列式(21)(本題滿分9分) 設矩陣的特征方程有一個二重根,求a的值,并討論A是否可相似對角化.【分析】 先求出A的特征值,再根據(jù)其二重根是否有兩個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確定A是否可相似對角化即可.【詳解】 A的特征多項式為 =當是特征方程的二重根,則有 解得a= -2.當a= -2時,A的特征值為2,2,6, 矩陣2E-A=的秩為1,故對應的線性無關的特征向量有兩個,從而A可相似對角化。若不是特征方程的二重根,則為完全平方,從而18+3a=16,解得 當時,A的特征值為2,4,4,矩陣4E-A=秩為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資金用途合同范本
- 掛面合同買賣合同范本
- 基于U-net的高壓直流輸電干擾事件自動檢測技術研究
- FAdV-4 Fiber-1 knob晶體結構解析及其與細胞受體CAR相互作用的研究
- 訂金購買合同范本
- 能量再生型可逆軋機驅動系統(tǒng)研究
- 基于深度學習的量化交易策略的研究
- 蘋果AP2-ERF轉錄因子MhWIN1耐澇功能鑒定與應用
- 毛制簇絨織物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涼血止血中藥注射液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MBTI職業(yè)性格測試(可直接使用)
- 2023年副主任醫(yī)師(副高)-推拿學(副高)考試參考題庫有答案
- 《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馬勇教授
- 12j912-2常用設備用房
- 質量獎與自評報告
- 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設計選型手冊
- GB/T 7701.2-2008煤質顆?;钚蕴績艋妹嘿|顆?;钚蕴?/a>
- 橡膠壩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及填表說明編制于
- 抗日戰(zhàn)爭勝利題材話劇劇本范文
- GB/T 22328-2008動植物油脂1-單甘酯和游離甘油含量的測定
- 錄用offer模板參考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