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樁專項應急預案(福田科技廣場)_第1頁
人工挖孔樁專項應急預案(福田科技廣場)_第2頁
人工挖孔樁專項應急預案(福田科技廣場)_第3頁
人工挖孔樁專項應急預案(福田科技廣場)_第4頁
人工挖孔樁專項應急預案(福田科技廣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福田科技廣場土方及基坑支護工程福田科技廣場土方及基坑支護工程編制單位: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三月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Construction Eneering Co., Ltd人工挖孔樁專項應急預案工程名稱:福田科技廣場土方及基坑支護工程工程地點:福田區(qū)深南路皇崗立交西側建設單位:福田區(qū)建筑工務局/金地房地產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監(jiān)理單位:深圳京圳建設監(jiān)理公司編制單位:市建第三工程公司審批單位: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編制人:審核人:項目經理:審批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審批日期:編制日期: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

2、neering Co., Ltd福田科技廣場土方及基坑支護工程人工挖孔樁專項施工方案會 簽 欄目目 錄錄一、工程概況工程概況.2二、挖孔樁事故現(xiàn)場急救措施二、挖孔樁事故現(xiàn)場急救措施.5三、組織機構及設備、材料準備三、組織機構及設備、材料準備.9一、工程概況工程概況深圳市福田科技廣場基坑支護工程位于福田區(qū)深南路皇崗立交西側,深圳電子學校南側,總占地面積 38623.56m2,建筑用地面積 25952.10m2,總建筑面積287238m2。場地原為建筑房屋區(qū),經拆遷后成為工程用地,現(xiàn)有場地各種建筑垃圾堆填,高程介于 5.57.5m 之間。、場的工程地質條件、場的工程地質條件:1)地層巖性根據(jù)鉆探揭

3、露,場地內的地層有:人工填土(Qml) 、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層(Q4al+pl) 、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洪積層(Q3al+pl) 、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坡積層(Q3dl) 、第四系殘積層(Qel) ,場地下伏基巖為中生代燕山期粗粒花崗巖(r53) ,現(xiàn)將各地層主要巖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A、人工填土(Qml)雜填土:褐紅、褐黃、灰等色,由粘性土混雜混凝土塊、磚塊等建筑垃圾組成,建筑垃圾主要位于層上部,粘性土主要位于層下部。結構松散稍密。各鉆孔均見此層,層厚 0.608.00m?,F(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16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 312 擊,平均 5 擊。該層層頂部分位置分布埋藏植物層。B、 第四系全新

4、統(tǒng)沖洪積層(Q4al+pl)含有機質粉砂:灰黑黑色,砂為石英質,分選性較差,不均勻含粘性土 30%左右,有機質含量 2.21%11.06%,平均 4.81%。飽和,松散、局部稍密狀態(tài)。場地2、38、1416、2631、4249、53、6368、7683、8992、95100、106109、118125 號鉆孔見此層,層厚 0.804.60m。層頂面埋深 2.608.00m,層頂標高-0.163.94m?,F(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22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 314 擊,平均 6 擊。該層局部位置相變?yōu)檐浰軤顟B(tài)的有機質粉質粘土。C、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洪積層(Q3al+pl)含粘性土中砂:灰灰白、淺黃色

5、,砂為石英質,次圓圓狀,分選性較差,不均勻混雜粘性土 20%左右,局部含粘性土薄夾層,層頂局部位置(12 號孔)含粉細砂透鏡體。飽和,稍密狀態(tài)。場地13、7、8、1216、2035、4053、5968、7483、9095、99、100、107109、116、117、122125 號鉆孔見此層,層厚 0.705.50m,層頂面埋深1.809.50m,層頂標高-3.234.19m?,F(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29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 524 擊,平均 12 擊。另外在 2、13 號鉆孔該層頂部為雜色粘土,可塑-硬塑。D、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坡積層(Q3dl)含礫粘土:頂部淺黃、下部褐紅雜淺黃色,不均勻含石

6、英礫 15%左右。濕,可塑硬塑狀態(tài)。場地中46、911、1719、3739、57、5872、73、87、88、102、104、105、112114、10、11號鉆孔見此層。層厚 1.006.50m,層頂面埋深 0.604.00m,層頂標高 2.637.50m?,F(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16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 821 擊,平均 15 擊。在 5、6、10、11、10、11號鉆孔該層下部粗砂含量較多相變?yōu)楹承酝链稚埃驶野咨?,飽和,稍密狀態(tài)。E、第四系殘積層(Qel)礫質粉質粘土:褐黃、褐紅雜灰白色,局部層頂為灰白色。由粗?;◢弾r風化殘積而成,原巖結構可辨,不均勻含石英質礫砂 10%30%左右

7、,濕,可塑硬塑狀態(tài)。場地中各鉆孔均見此層,層厚 2.7023.90m,層頂面埋深0.6012.10m,層頂標高-5.336.88m?,F(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262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 729 擊,平均 17 擊。另外該層局部含由細粒花崗巖風化而成的砂質粉質粘土,主要見于 8、27、3032、34、40、46、49、108 號鉆孔中。F、場地基巖場地下伏基巖主要為中生代燕山期粗?;◢弾r(r53) ,局部位置可見細粒花崗巖巖脈穿插其中,根據(jù)鉆探揭露和巖石的風化程度分為全、強、中、微風化帶,各風化帶的特征描述如下:1)全風化粗?;◢弾r( ):褐黃、褐灰色,巖石完全風化解體,原巖結構基本破壞,但尚可

8、辨認,具殘余結構強度。除石英外,其它礦物已風化成土,巖芯呈土狀,濕,堅硬狀態(tài),干鉆易鉆進。場地中各鉆孔均見此層,層厚1.1012.00m,層頂面埋深 12.7028.50m,層頂標高-22.74-6.64m。現(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110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 3049 擊,平均 36 擊。2)強風化粗?;◢弾r( ):褐黃色,巖石風化強烈而解體,結構已大部分破壞,裂隙極發(fā)育,除石英和鉀長石外,大部分礦物已風化成土,巖芯上部呈土狀、下部砂土狀、底部碎塊狀,巖塊手可折斷,干鉆不易鉆進。場地中各鉆孔均見此層。該層厚度 1.7534.60m,層頂面埋深 16.0032.40m,層頂標高-26.64-9

9、.44m,現(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70 次,校正后標準貫入試驗擊數(shù)大于 50 擊。3)中風化粗?;◢弾r( ):深黃、灰黃色,巖石風化痕跡明顯,巖石結構部分破壞,風化裂隙發(fā)育,裂面鐵染呈褐黃色。巖芯呈塊狀、碎塊狀、短柱狀,較堅硬,手折不斷,合金鉆進較難。場地中各鉆孔均見此層,厚度0.408.00m,層頂面埋深 18.6059.10m,層頂標高-52.77-12.06m。、人工挖孔樁支護樁、人工挖孔樁支護樁人工挖孔樁為基坑支護工程的支護樁。共設計人工挖孔樁 109 根:1、A-B 段(1-1 剖面)實樁長度 24.5m、空樁長度 1.5m。該施工段人工挖孔樁樁直徑為 1500mm、間距 2500mm。樁

10、身鋼筋直徑為 25(基坑外側主筋1425、基坑內側主筋 1025、構造筋 420)。鋼筋連接采用焊接。主筋與加強筋連接采用焊接,且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箍筋 10,相對于基坑底標高-9.40 向上 4m、向下 5m 為 10110,其它范圍箍筋布置 10150。鋼筋籠加強箍筋 182500,鋼筋籠中與加強箍筋同時進行并等距離布置等邊三角形內撐3182500,等邊三角形一邊長向外側布置。2、B-C 段(2-2 剖面)實樁長度 22.0m、空樁長度 0.7m。B 點、C 點左右 3根樁開挖深度加深 2 米。該施工段人工挖孔樁樁直徑為 1200mm、間距 2500mm。樁身鋼筋直徑為 25(基坑外側主筋

11、1225、基坑內側主筋 825、構造筋420)。鋼筋連接采用焊接。主筋與加強筋連接采用焊接,且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箍筋 10,相對于基坑底標高-7.90 向上 4m、向下 4m 為 10110,其它范圍箍筋布置 10150。鋼筋籠加強箍筋 182500,鋼筋籠中與加強箍筋同時進行并等距離布置等邊三角形內撐 3182500,等邊三角形一邊長向外側布置。3、C-D 段(3-3 剖面)實樁長度 25.0m、空樁長度 0.7m。該施工段人工挖孔樁樁直徑為 1500mm、間距 2500mm。樁身鋼筋直徑為 25(基坑外側主筋1425、基坑內側主筋 1225、構造筋 420)。鋼筋連接采用焊接。主筋與加強筋連

12、接采用焊接,且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箍筋 10,相對于基坑底標高-9.90 向上 5m、向下 4m 為 10110,其它范圍箍筋布置 10150。鋼筋籠加強箍筋 182500,鋼筋籠中與加強箍筋同時進行并等距離布置等邊三角形內撐3182500,等邊三角形一邊長向外側布置。樁身鋼筋直徑為 25(基坑外側主筋 1025、基坑內側主筋 825、構造筋 420)。鋼筋連接采用焊接。主筋與加強筋連接采用焊接,且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箍筋 10,相對于基坑底標高-9.90 向上 3m、向下 3m 為 10110,其它范圍箍筋布置 10150。鋼筋籠加強箍筋 182500,鋼筋籠中與加強箍筋同時進行并等距離布置等邊三角

13、形內撐 3182500,等邊三角形一邊長向外側布置。砼等級:砼等級:人工挖孔樁身砼強度為 C25。人工挖孔樁護壁砼強度等級 C20。鋼筋鋼筋: :-HPB235,焊條 E43;-HRB335,焊條 E50;當樁身主筋有接頭時,采用焊接連接,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頭的面積不大于鋼筋總截面面積的 50%,相鄰接頭必須錯開 35D 且不小于 500mm。施工應注意確保砼密封鋼筋,人工挖孔樁與冠梁保護層為 60mm。護壁:護壁:人工挖孔樁樁護壁厚度為 150200mm,節(jié)間搭節(jié) 50,節(jié)長 950,護壁水平鋼筋 10150,豎筋為 10150,縱筋伸入下節(jié)長度為 250mm。、施工降水:、施工降水:為方便人

14、工挖孔樁施工,施工前于挖孔樁基坑內側 3m 距離外每 30m 設置一個降水井,降水井深度應進入挖孔樁底 2m 以上,施工過程中密切注意觀察降水井影響范圍,若降水井影響范圍過小,可適當增加降水井數(shù)量。二、挖孔樁事故現(xiàn)場急救措施二、挖孔樁事故現(xiàn)場急救措施1、中毒與缺氧窒息事故現(xiàn)場必須配備 3 個以上氧氣包,當井下出現(xiàn)險情時急用。當井孔內有異味或作業(yè)人員感到輕微不適時,井孔內作業(yè)人員應立即撤離井內,并報告現(xiàn)場負責人,對孔內進行氣體檢測,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通風、換氣、充氧等) ,使孔內空氣達到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yè)。當發(fā)現(xiàn)井孔內因吸入有毒氣體或缺氧窒息感到嚴重不適或暈倒時,井上監(jiān)護人員應一面報警、

15、一面加強孔內通風,如遇停電或機械故障而無法進行機械通風時,要用高壓自來水向井孔內適量噴水,起到補充新鮮空氣的效果。同時應迅速用專用吊籠或快速搶提安全繩,將井內人員轉移到地面通風良好處,仰臥地面,嚴重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組織現(xiàn)場急救,必要時迅速轉送醫(yī)院搶救。2、坍塌與地下水,流砂事故井(1)事故原因a、每次開挖深度大于設計要求b、地質情況不良c、水的作用d、土方開挖不按施工要求,采用超挖或“神仙土”等(2)現(xiàn)場救援措施a、孔內作業(yè)人員如發(fā)現(xiàn)孔內出現(xiàn)坍塌和地下水,流砂等不良預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yè)迅速撤離井內,并報告工地負責人,經采取措施妥善處理后,方可恢復作業(yè)。b、當孔內突然出現(xiàn)坍塌與地下水、流砂

16、時,井上作業(yè)人員應迅速提安全繩,將井孔內人員迅速轉移地面。c、先用稻草和尼龍防護網進行封塞,再用 1416 的鋼筋排密形成圍堵樁封堵。d、當商品混凝土供應不及時的時候,利用現(xiàn)場設置的攪拌機、沙石、水泥攪拌混凝土迅速進行封堵。e、當事故發(fā)生后或發(fā)現(xiàn)事故預兆時,最早發(fā)現(xiàn)者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jù)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f、按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迅速成立。g、有關人員迅速與 120 或市第二醫(yī)院聯(lián)系,要求派遣醫(yī)生來工地。h、迅速判斷事故發(fā)展狀態(tài)和現(xiàn)場情況,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判斷清楚被掩埋人員位置后,立即組織人員全力挖掘。i、在救護過程中要防止二次土方坍塌傷人,必要時要先對危

17、險的地方采取一定的措施。j、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立即救護搶救出來的傷員,在等待醫(yī)生救治或送往醫(y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和放棄施救,如采用任用呼吸,清晰包扎或輸氧急救等。k、現(xiàn)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時,立即向社會求救。l、分析事故或土方坍塌的影響范圍,迅速組織疏散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xiàn)場,并組織治安隊人員建立警戒,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影響范圍。m、發(fā)現(xiàn)事故預兆后,立即停止作業(yè),迅速組織人員撤離作業(yè)場所。應急救援技術組應根據(jù)情況迅速制定有效的搶險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實施搶險。同時要密切監(jiān)測事故周圍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發(fā)展情況,以便根據(jù)情況調整和實施新的搶救措施。并迅速疏散影響范圍建設內的所有人員。3、

18、觸電事故施工現(xiàn)場一旦發(fā)現(xiàn)觸電,首先應采取措施,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對于低壓觸電,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拉開開關,撥出插銷或用絕緣柄的電工鉗剪斷電線未,斷開電源。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挖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從而使觸電者脫離電源。4、觸電事故(1)事故原因a、觸碰外電線路。b、設備漏電,未按規(guī)定安裝漏電保護裝置等。c、未按有關規(guī)定,違反操作規(guī)程等。(2)現(xiàn)場救援措施a、最早發(fā)現(xiàn)者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jù)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1)條件許可應首選切斷電源開關。(

19、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布帶等將電源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出電源。注意:要防止地面導電,使救護者觸電。如地面導電,救護者應采取措施,使自己站在不導電的物體上施救。b、按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迅速成立。c、觸電者脫離電源后要立即采取救急措施。如是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則應使傷者在空氣清新、流通的地方靜臥休息;如已停止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或雖有呼吸,但比較困難,應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進行搶救。d、有關人員迅速與 120 或市第二醫(yī)院門診部聯(lián)系要求派遣醫(yī)生來工地。e、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救護傷員,在等待醫(yī)生救治或送往醫(y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和放棄施救,死亡應有醫(yī)生來判斷。5、物

20、體打擊、機械傷害(1)事故原因a、高空墜物b、未戴安全帽等c、違章操作機械(2)現(xiàn)場救援措施a、發(fā)現(xiàn)者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jù)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b、按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迅速成立。c、要給傷者及時止血。6、高空墜落(1)事故原因a、無臨邊、洞口防護措施等。b 不戴安全帶高空作業(yè)。c 違反操作規(guī)程和紀律要求違章施工等。(2) 、預防措施a 預防措施:1.2M 高的樁孔頂邊圍護、設置上下樁孔上下臨時爬梯等。b 材料準備:絕緣木棒、布、擔架、急救藥箱。(3) 、突出事件發(fā)生后應急措施a 發(fā)現(xiàn)者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jù)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b 按

21、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迅速成立。c 迅速解救傷員。因高空墜落一般會有骨傷傷害,因此在施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給傷者造成二次傷害。d 有關人員迅速與 120 或市第二醫(yī)院門診部聯(lián)系要求派遣醫(yī)生來工地。e 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救護傷員,在等待醫(yī)生救治或送往醫(y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和放棄施救,死亡應有醫(yī)生來判斷。7、其他應急措施:(1) 、建立應急救援小組,負責應急處理救援工作。(2) 、備用擔架,急救藥箱、氧氣,傷員立即送醫(yī)院救治。(3) 、應急措施詳見應急救援預案。(4) 、其他現(xiàn)場準備的應急救援器材及應急救援機構成員等,詳見福田科技廣場土方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三三、

22、組組織織機機構構及及設設備備、材材料料準準備備工程項目部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由項目經理、副經理及生產、安全、設備、保衛(wèi)等負責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專業(yè)小組。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設在施工項目部內,日常工作由項目副經理兼管負責。發(fā)生較大事故時,領導小組成員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由所在單位按指揮機構組成名單排序遞補。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項目經理為總指揮,項目副經理為副總指揮,負責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機構組成員見下附表:下設:通訊聯(lián)絡組 組長:陳瓊禹:075581931493、指揮部職責、指揮部職責1 1、總指揮、總指

23、揮1)決定是否存在或苛能存在的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fā)展的方向,確定基可能的發(fā)展過程;3)組建應急救援專業(yè)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4)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5)事故發(fā)生時,發(fā)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并組織指揮救援行動。6)向上級匯報和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2 2、副總指揮職責、副總指揮職責副總指揮:1)協(xié)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整個具體指揮工作和負責日常工作;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lián)絡,為應銀屏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各小組職責、各小組職責通訊聯(lián)絡組 組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