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五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災害及預防措施_第1頁
技能五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災害及預防措施_第2頁
技能五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災害及預防措施_第3頁
技能五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災害及預防措施_第4頁
技能五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災害及預防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能五技能五 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園林樹木的各種自然災害及預防措施災害及預防措施 掌握低溫危害、高溫危害及其他自然災害的預防技能 園林樹木受到的自然災害的威脅都有哪些?園林樹木受到的自然災害的威脅都有哪些?受害樹木的癥狀、危害機理是什么?如何受害樹木的癥狀、危害機理是什么?如何預防預防? 樹木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經常遭受凍害、凍旱、寒害、霜害、日灼、風害、旱害、澇害、雹災、雪害等自然災害的威脅。 因此,摸清各種自然災害的規(guī)律,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是保持樹木正常生長,充分發(fā)揮其綜合效益的關鍵。對于各種災害都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從樹種規(guī)劃設計開始就應充分重視,如注意適地適樹、土壤改良等。在

2、栽植養(yǎng)護過程中,要加強綜合管理和樹體保護,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增強其抗災能力。一、低溫危害 不論是生長期還是休眠期,低溫都可能對樹木造成傷害,在季節(jié)性溫度變化最大的地區(qū),這種傷害更為普遍。在一年中,根據低溫傷害發(fā)生的季節(jié)和樹木的物候狀況,可分為冬害、春害和秋害。冬害是樹木在冬季休眠中所受到的傷害,而春害和秋害實際上就是樹木在生長初期和末期,因寒潮突然入侵和夜間地面溫度降低所引起的低溫傷害。 低溫既可傷害樹木的地上或地下組織與器官,又可改變樹木與土壤的正常關系,進而影響樹木的生長與生存。 根據低溫對樹木的傷害機理,可以分為凍害、凍旱和霜害等三種基本類型。 (一)凍害 凍害是指氣溫在0以下,樹木組

3、織內部結冰所引起的傷害。樹體各部位凍害表現不同:1.芽 花芽是抗寒力較弱的器官,花芽凍害多發(fā)生在春季回暖時期。腋花芽較頂花芽的抗寒力強。花芽受凍后,內部變褐色,初期從表面上只看到芽鱗松散,不易鑒別,到后期則芽不萌發(fā),干縮枯死。 2.枝條 枝條的凍害與其成熟度有關。成熟的枝條,休眠期和生長期各組織的抗寒能力不同。 休眠期以形成層最抗寒,皮層次之,而木質部、髓部最不抗寒,韌皮部嚴重凍害時才受傷; 隨受凍害程度的加重,髓部、木質部先后變色,如果形成層變色則枝條失去,恢復能力。生長期則以形成層抗寒力最差。 秋季雨水過多,幼樹會貪青徒長,枝條生長不充實,易加重凍害。成熟不良的先端對嚴寒更敏感,常首先發(fā)生

4、凍害,輕者髓部變色,較重者枝條脫水干縮,嚴重時枝條可能凍死。多年生枝條發(fā)生凍害,常表現樹皮局部凍傷,受凍部分最初稍變色下陷,不易發(fā)現,如果用刀挑開,可發(fā)現皮部已變褐,以后逐漸干枯死亡,皮部裂開和脫落,但是如果形成層未受凍,則可逐漸恢復。 3枝杈和基角 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進入休眠較晚,位置比較隱蔽,疏導組織發(fā)育不好,通過抗寒鍛煉較遲,因此遇到低溫或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時,易引起凍害。枝杈和基角凍害有各種表現: 有的受凍后皮層和形成層變褐色,而干枝凹陷, 有的樹皮成塊狀凍壞, 有的順主干垂直凍裂形成劈枝。 這些表現依凍害的程度和樹種、品種而有不同。主枝與樹干的基角愈小,枝杈基角凍害也愈嚴重。 4主干

5、主干受凍后有的常發(fā)生“凍裂”現象,即形成縱裂,樹皮成塊狀脫離木質部,或沿裂縫向外卷折。一般生長過旺的幼樹主干易受凍害。凍裂一般不會直接引起樹木死亡,但由于樹皮開裂,木質部失去保護,容易招致病蟲(特別是木腐菌)的危害。 凍裂發(fā)生原因:由于氣溫急劇降到零下,樹皮迅速冷卻收縮,致使主干組織內外張力不均,因而自外向內開裂,或樹皮脫離木質部。樹干“凍裂”常發(fā)生在夜間,隨著氣溫的變暖,凍裂處又可逐漸愈合。 樹干的不同側面發(fā)生凍裂的可能性不一樣,樹干向陽面晝夜溫差較大,因而凍裂多發(fā)生在樹干向陽的一面。另外,落葉樹種較常綠樹種易發(fā)生凍裂;孤立木和稀疏的林木比密植的林木凍裂現象嚴重;幼齡樹比老齡樹嚴重。 5根頸

6、和根系 在一年中根頸停止生長最遲,進入休眠期最晚,而開始活動和解除休眠又較早。因此在溫度驟然下降的情況下,根頸未能很好地通過抗寒鍛煉,同時近地表處溫度變化又劇烈,因而容易引起凍害。根頸受凍后樹皮先變色,以后干枯,可能發(fā)生在局部,也可能成環(huán)狀。根頸凍害對植株危害很大。 根系無休眠期,所以根系較其地上部分耐寒力差,但由于根系在越冬時活動力明顯減弱,因而耐寒力較生長期略強。根系受凍后變褐,皮部易與木質部分離。一般粗根較細根耐寒力強;近地面的根由于地溫低,較下層根系易受凍;新栽的樹或幼樹根系小而淺,易受凍害,而大樹則相當抗寒。 溫度降至0以下,土壤結冰與根系連為一體,由于水在結冰以后體積增大,因而根系

7、與土壤結冰后被抬高。以后溫度上升,化凍后土壤與根系分離而下沉,造成根系裸露,即發(fā)生凍拔現象。凍拔常發(fā)生在苗木和幼樹上,在土壤含水量大、質地粘重時較易發(fā)生。凍拔主要危害樹木根系扎根,使樹木倒地死亡。 低溫是造成樹木凍害的直接原因,但凍害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1凍害與低溫到來的時間有關。如果低溫到來的時間早又突然,樹木本身尚未經過抗寒鍛煉,很容易發(fā)生凍害。 2凍害與降溫速和升溫速度有關。降溫速度和溫度回升速度越快,受凍越嚴重。 3凍害與栽植地環(huán)境的小氣候有關。晝夜溫差變化小的地方,發(fā)生凍害的可能性減小,因而江蘇、浙江一帶種植在山南面的柑橘比同樣條件下山北面的柑橘受害嚴重。 4凍害與種植時間和養(yǎng)護

8、管理水平有關。不耐寒的樹種如在秋季種植,栽植技術又不到位,冬季很容易遭受凍害。 (二)凍旱 在冬春期間,由于土壤水分凍結而不能被樹木根系吸收或吸收量小,或冬季氣溫低,尤以土溫降低持續(xù)時間長,一直到早春,致使根系吸水困難,而地上部溫度較高且干燥多風,蒸騰作用加大,樹體中水分獲得少而失去多,結果發(fā)生樹體水分比例失調。當樹體水分散失超過樹木忍受最低限度時,枝條就會因失水而干縮死亡,這就是樹木凍旱,也叫越冬“抽條”。 抽條多發(fā)生于幼齡樹木, 有些地方又稱為燒條、 灼條、干梢等。嚴重時 全部枝條枯死,輕者雖 能發(fā)枝,但易造成樹形 紊亂,不能更好地擴大樹冠。 抽條的發(fā)生與樹種、品種有關,南方樹種移植到北方

9、,由于不適應北方冬季寒冷干旱的氣候,往往會發(fā)生抽條。抽條與枝條的成熟度有關,枝條生長充實的抗性強,反之則易抽條。凍旱實陳上是凍害的結果。 (三)霜害 由于氣溫急劇下降至0或0以下,空氣中的飽和水汽凝結成霜而使樹木枝條幼嫩組織和器官受害的現象,稱為霜害。發(fā)生霜凍時,氣溫越近地面越低,所以樹木下部受害較上部嚴重。霜害一般發(fā)生在樹木生長季內。根據季節(jié)的不同,可分為早霜和晚霜兩種: 早霜:即秋霜。由于當年夏季較為涼爽,秋季又比較溫暖,樹木的生長期推遲,枝條在秋季不能及時成熟和停止生長,木質化程度較低,遭受霜凍時,導致枝條一些部位受害。有時即使在正常年份,如遭遇突然來臨的霜凍也會造成霜害。 晚霜:即春霜

10、。 一般發(fā)生樹體 萌動后,氣溫突然下降, 使剛長出的幼嫩部分 受害。經受晚霜危害 后,針葉樹葉片變紅 和脫落,闊葉樹嫩枝和 葉片萎蔫、變黑和死亡。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fā)生晚霜的時間各不相同,有的地區(qū)即使在6-7月也會發(fā)生晚霜危害。發(fā)芽較早的樹種或樹木因春季溫暖過早萌發(fā)等最易遭受晚霜襲擊;南方樹種引種到北方,也容易受晚霜危害。從總體來看,與早霜相比,晚霜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二、高溫危害 樹木在異常高溫的影響下,生長下降,甚至會受到傷害。實際上它是在太陽強烈照射下樹木所發(fā)生的一種熱害,以仲夏和初秋最為常見。 高溫對樹木的影響: 一方面表現為組織祁器官的直接傷害日灼病,一方面表現為呼吸加速和水分平衡失調

11、的間接害代謝干擾。 (一)日灼 夏秋季由于氣溫高,水分不足,蒸騰作用減弱,致使樹體溫度難以調節(jié),造成枝干的皮層或其他器官表面的局部溫度過高,傷害細胞生物膜,使蛋白質失活或變性,導致皮層組織或器官潰傷、干枯,嚴重時引起局部組織死亡,枝條表面被破壞,出現橫裂,負載能力嚴重下降,并且出現表皮脫落、日灼部位干裂,甚至枝條死亡;果實表面先出現水燙狀斑塊,而后擴大出現裂果或干枯。 (二)代謝干擾 樹木在達到臨界高溫以后,光合作用開始迅速降低,呼吸作用繼續(xù)增加,消耗了本來可以用于生長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使生長減緩。 高溫引起蒸騰速率的提高,也間接降低了樹木的生長,加重了對樹木的傷害。蒸騰失水過多,根系吸水量減

12、少,造成葉片萎蔫,氣孔關閉,光合速率進一步降低。當葉子或嫩梢干化到臨界水平時,可能導致葉片或新梢枯死或全樹死亡。 三、風害 北方冬季和早春的大風,易使樹木枝梢抽干枯死。春季的早風常將新梢嫩葉吹焦,吹干柱頭,并縮短花期。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臺風危害頻繁,常使枝葉折損,果實脫落,甚至大枝折斷,整株拔起。陣發(fā)性的大風,對高大樹木破壞性更大,常造成幾十年的大樹折倒。 風害的發(fā)生與樹種的抗風力有關。刺槐、懸鈴木、加楊等樹種,因樹高、冠大、葉密、根淺的原因,抗風力較弱;垂柳、烏桕等樹種,因樹矮、冠小、根深、枝葉稀疏等緣故,抗風力較強。 風害的發(fā)生也與環(huán)境條件有關。如果風向與街道的走向(行道樹)平行,風力匯集

13、,風壓迅速增加,風害也隨之加大。如樹木被夾在狹小的建筑過道內,刮風時形成狹管效應,樹木常因風壓太大而倒折。局部綠地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雨后綠地積水,土壤松軟,如遇大風,樹木極易刮倒。 四、雪害 雪害是指樹冠積 雪過多,壓斷枝條或 樹干的現象。通常情 況下,常綠樹種比落 葉樹種更易遭受雪害;落葉樹如果在葉片尚未落完前突遭大雪,也易遭受雪災。 雪害的程度受樹形和修剪方法的影響。一般而言,當樹木扎根深、側枝分布均勻、樹冠緊湊時,雪害輕。不合理的修剪會加劇雪害。技能實訓 怎樣防治各種自然災害? 一、低溫危害的防治措施 (一)凍害的預防 1灌凍水 晚秋樹木進入休眠期到土 地封凍前,灌足一次凍水,這樣到

14、了冬季封凍以后,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層,維持根部恒溫,不受外界氣溫驟然變化的影響。同時,灌了凍水,土壤濕度增加,也可以防止樹木灼條(抽條)。灌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北京地區(qū)一般掌握在霜降以后、小雪之前。2覆土 在11月中、下旬,土地封凍以前,將枝干柔軟、樹身不高的灌木或藤本植物,壓倒覆 土,或先蓋一層干樹葉,再覆4050 cm的細土,輕輕拍實。這種方法不僅防凍,也能保持枝干溫度,防止灼條。 3根部培土 凍水灌完后結合封堰,在樹根部培起直徑80 100 cm、高3050 cm 的土堆,防止凍傷樹根, 同時也能減少土壤的水分蒸 發(fā)。 4扣筐、扣盆 一些植株比較矮小珍貴的露地花卉(如牡

15、丹等),可以采用扣筐、扣盆的方法。用大花盆或大筐將整個植株扣住,外邊堆土或抹泥,不留一點縫隙,給植物創(chuàng)造比較溫暖、潮濕的小氣候條件,以保安全越冬。這種方法不會損壞原來的樹形。 5架風障 為降低寒冷、干燥 大風的吹襲對樹木枝 條造成的傷害,可以 在上風方向架設風障。 架風障的材料常用秫 秸、籬笆、蘆席等, 風障高度要超過樹高, 用木棍、竹竿等支牢以防大風吹倒,漏風處用稻草填縫,有時也可以抹泥填縫。 6涂、噴白 對樹身涂白、噴白,可以減弱溫差驟變的危害,還可以殺死一些越冬病蟲害。涂白、噴白材料常用石灰或石硫合劑,為黏著牢固可適量如鹽。 7春灌 早春土地開始解凍時及時灌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供給樹

16、木足夠的水分,這對于防止春風吹襲使樹木干旱、灼條也有很大作用。 8培月牙形土堆 在冬季土壤凍結、早春干燥多風的大陸性氣候地區(qū),有些樹種雖耐寒,但易受凍旱的危害而出現枯梢。針對這種情況,對不能彎壓埋土防寒的植株,可于土壤封凍前,在樹干北面,培一向南彎曲、高4050 cm的月牙形土堆,具體高度可依樹木大小而定。早春可擋風、反射和積累熱量,使穴土提早化凍,根系也能提早吸水和生長,即可避免凍、旱的發(fā)生。 9纏干、包草 新植樹木、冬季濕冷之地不耐寒的樹木可用草繩、塑料薄膜、稻草等物纏干或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來防寒。 10積雪 可以保持一定低溫,免除過冷大風侵襲,早春可增濕保墑,降低土溫,防止芽過早萌動而受

17、晚霜危害,尤其在寒冷、干旱地區(qū)。 11. 選用抗寒品種 必須了解不同樹種在當地的抗寒性,有選擇地選用耐寒性強的樹種,這是避避免低溫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 1991年,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罕見的大面積凍害,有關專家對園林樹木的受害情況作了調查。 長江流域園林樹木抗寒能力 (二)防止抽條的措施 1通過合理的肥水管理,促進枝條前期生長,防止后期徒長,充實枝條組織,增加其抗性。經驗表明,北方地區(qū),7月中旬以后少施或不施氮肥,適量增施磷、鉀肥;8月中旬以后,控制灌水,均可有效地防止抽條。 2加強病蟲害防治。病蟲害的發(fā)生,往往對樹木生長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嚴重者可造成樹勢衰弱,尤其對枝條頂梢部位影響更為明顯。因此

18、,日常管理中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3秋季新定植的不耐寒樹木尤其是幼齡樹木,為了預防抽條,一般多采用埋土防寒,即把苗木地上部向北臥倒培土防寒,既可保溫減少蒸騰又可防止干梢。但植株大則不易臥倒,可在樹干北側培起60 cm高的半月形土埂,有利根部吸水,及時補充枝條失去的水分。如在樹干周圍撒布馬糞、樹葉等也可增加土溫,提早解凍,或于早春灌水,增加土壤溫度和水分,均有利于防止或減輕抽條。 4秋季對幼樹枝干纏紙、纏塑料薄膜或膠膜、噴白等,對防止浮塵子產卵和抽條現象的發(fā)生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防霜措施 主要有兩方面的措施: 一是利用各種手段推遲樹木萌芽, 二是改變小氣候,增加或保持樹木周圍的熱量。 1推

19、遲萌芽 (1)樹干涂白。利用涂白減少樹木地上部分吸收太陽輻射熟,減慢春季升溫速度,延遲芽的萌動。 (2)早春灌返漿水。用于降低地溫,在萌芽后至開花前,灌水2-3次,一般可推遲開花2-3天。 (3)利用化學藥劑。利用藥劑和激素使樹木萌動推遲,延長植株休眠期。如青鮮素、B9、乙烯利、萘乙酸鉀鹽(250500 mg/kg)溶液在萌芽前或秋末噴灑樹上,可以抑制樹木萌動。 2改變小氣候 (1)噴水法。根據天氣預報,利用噴水設施在將發(fā)生霜凍的黎明,向樹冠噴水。由于噴到樹上的水溫比樹冠周圍的氣溫要高,能放出很多熱量,提高樹冠周圍空氣溫度,同時也能減少地面輻射熱的散失,因而能起到較好地防止霜凍作用。 (2)熏

20、煙法。此法簡單易行,效果明顯。注意天氣預報,事先在園內每隔一定距離設置發(fā)煙堆,材料用易燃的干草、秸干等;與潮濕的落葉、草等分層交互堆起,外覆一層土,中間插上木棒,高度般不超過1 mo上風方向煙堆可密一些。在有霜凍危險的夜晚,當溫度降至5左右時即可點火發(fā)煙。但多風或降溫至一3以下時,效果不理想。 (3)吹風法。日本、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果園、茶園常采用這種方法。由于霜害是在空氣靜止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因此,利用大型吹風機增加空氣流動,將冷空氣吹散,能起到防霜效果。 此外,對于小苗、珍貴幼樹可以采用遮蓋法來防止霜害;有的發(fā)達國家在果園定點放置加熱器,在霜來臨時通電加熱。 (四)低溫受害植株的養(yǎng)護措施 低溫

21、危害發(fā)生后,如果樹木受害嚴重,沒有繼續(xù)培養(yǎng)價值的,應該及時加以清除。但多數情況下,低溫危害只會造成樹木部分器官和組織受害,不會引起毀滅性的危害,因此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幫助受害樹木恢復生機。 1加強肥水管理 樹木如果受害比較嚴重,則不宜立即施肥,即使施肥一般乜要到7月份以后,因為過早施肥會刺激枝葉生長,加強蒸騰,而樹木因受害嚴重輸導組織尚未恢復正常的運輸功能。 如果樹木受害較輕,災害過后可增施肥料,促使新梢萌發(fā)、傷口愈合。 2防治病蟲害 樹木遭受低溫危害后,樹勢較弱,樹體上常有創(chuàng)傷,極易引發(fā)病蟲危害。因此,應結合修剪,在傷口涂抹或噴灑化學藥劑(藥劑用殺菌劑加保濕膠粘劑或高膜脂制成)。 3適

22、當修剪 樹木受到低溫危害后,要全部清除已枯死的枝條,如果只是枝條的先端受害,可將其剪至健康位置,不要整枝清除。二、高溫危害的防治措施 根據高溫對樹木傷害的規(guī)律,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選擇抗性強的樹種選擇耐高溫、抗性強的樹種或品種栽植。 2栽植前的抗性鍛煉在樹木移栽前加強抗性鍛煉,如逐步疏開樹冠和庇蔭樹,以便適應新的環(huán)境。 3保持移栽植株較完整的根系移栽時盡量保留比較完整的根系,使土壤與根系密接,以便順利吸水。 4樹干涂白樹干涂白可以反射陽光,緩和樹皮溫度的劇變,對減輕日灼和凍害有明顯的作用。涂白多早秋末冬初進行,有的地區(qū)也在夏季進行。此外,樹干縛草、涂泥及培土等也可防止日灼。 5. 加強樹冠的科學管理在整形修剪中,可適當降低主干高度,多留輔養(yǎng)枝,避免枝、干的光禿和裸露。在需要去頭或重剪的情況下,應分2-3年進行,避免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