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層模板方案_第1頁
轉換層模板方案_第2頁
轉換層模板方案_第3頁
轉換層模板方案_第4頁
轉換層模板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33施工準備33.1技術準備工作33.2材料準備34模板設計及施工方法44.1框支梁模板設計44.2 圖示64.3平支撐體系74.4梁模板安裝84.5模板拆除85質量要求及管理措施95.1 工程質量目標95.2 質量要求及允許偏差95.3 質量保證措施106安全管理措施107模板計算書117.1梁底驗算117.2梁側驗算157.3對拉螺栓強度驗算187.4.支模鋼管立桿計算191編制依據1 .施工組織設計2 .施工圖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5、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6、建筑結構荷載

2、規(guī)范GB50009-2001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11、建筑施工手冊2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53886.4m2,地上建筑面積48643.89m2,地下建筑面積5241.51m2,建筑功能地下部分商場,地上部分1-3層商場,4-18層住宅。本工程地上三層為轉換層,層高5.6m轉換層框支梁截面較大,截面類型為:1100mmX1900mm、800mmX1900m、800mmX1800m、600mmX1400m、500mmX2000m。3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工作3.1.1 圖紙

3、及技術資料的準備:熟悉圖紙及規(guī)范。3.1.2 組織及管理準備:確定框支梁模板支撐體系。3.1.3 材料資源調查:根據工程所需要的周轉材料用量及時提出計劃上報公司物資部進行解決,盡量避免因此而引起的誤工損失。3.1.4 收集各項資料,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以科學的態(tài)度去優(yōu)化組合,使任務及工序安排更合理。3.2材料準備梁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的多層板;梁模板次龍骨采用50mm×100mm方木,主龍骨采用鋼管和100mmX100mm木方;模板支撐主要采用扣件式腳手架支撐,鋼管扣件輔助。4模板設計及施工方法4.1框支梁模板設計4.1.1 1100mmX1900mm梁,模板設計如下:底模與側模均

4、采用15mm厚多層板, 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20mm,共7根,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模板支撐架選用扣件式腳手架,立桿間距350,梁下4排,縱距600mm,步距1800,梁模板架子與頂板模板架子連接成為一體。側模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間距240mm,布置9道;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600+600m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梁下側距梁底300mm用48mm×3.0mm鋼管固定。4.1.2 800m

5、mX1900mm梁,模板設計如下:底模與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 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00mm,共5根,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模板支撐架選用扣件式腳手架,立桿間距270,梁下4排,縱距600mm,步距1800,梁模板架子與頂板模板架子連接成為一體。側模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間距240mm,布置9道;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600+600m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梁下側距梁底300mm處用48mm&#

6、215;3.0mm鋼管固定。4.1.3 800mmX1800m梁,模板設計如下:底模與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 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00mm,共5根,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模板支撐架選用扣件式腳手架,立桿間距270,梁下4排,縱距600mm,步距1800,梁模板架子與頂板模板架子連接成為一體。側模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間距225mm,布置9道;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600+600m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

7、0mm。梁下側距梁底300mm處用48mm×3.0mm鋼管固定。4.1.4 600mmX1400m梁,模板設計如下:底模與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 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00mm,共4根,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模板支撐架選用扣件式腳手架,立桿間距300,梁下3排,縱距600mm,步距1800,梁模板架子與頂板模板架子連接成為一體。側模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間距270mm,布置8道;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400+400m

8、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梁下側距梁底300mm處用48mm×3.0mm鋼管固定。4.1.5 500mmX2000m梁,模板設計如下:底模與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 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167mm,共4根,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模板支撐架選用扣件式腳手架,立桿間距250,梁下3排,縱距600mm,步距1800,梁模板架子與頂板模板架子連接成為一體。側模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間距270mm,布置8道;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

9、;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600+600m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梁下側距梁底300mm處用48mm×3.0mm鋼管固定。4.2 圖示1100×1900轉換梁模板及支撐體系如下圖,計算書后附。1100×1900轉換梁模板及支撐體系示意圖4.3平支撐體系本方案梁模板搭設范圍內首層、二層梁板模板均不拆除,地下一層梁板底按照三層框支梁支撐間距回頂支撐,確保梁板安全。另外,為了保證大梁荷載有效傳遞,地下一層、首層、二層對應位置按照三層框支梁支撐間距搭設。荷載傳遞到基礎底板,為了保證荷載有效傳遞,立桿下面鋪長度不小于400mm方木,梁立桿下

10、部必須加設U托,立桿位置上下一致。樓板傳遞荷載如圖所示:4.4梁模板安裝1施工工藝:搭設模板支架調整標高安裝梁底模 綁梁鋼筋 安裝側模 辦預檢2嚴格按照梁模設計支設模板支架,因梁底立桿荷載較大,為保證四層立桿位置相同,梁底位置均按照軸線彈線,在相應位置支設立桿, 搭設完畢后,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柱的標高,然后安裝梁底板,并拉線找直,梁底板應起拱,當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2/1000。3綁扎完梁鋼筋,經檢查合格后辦理隱檢,并清除雜物,安裝側模板,加穿梁螺栓加固。4安裝后校正梁中線、標高、斷面尺寸。將梁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檢查合格后辦預檢。5由于該梁工藝復雜,要求鋼筋綁扎過程中專

11、業(yè)工長加強管理,幫扎完成后專業(yè)工長檢查完畢后,報項目部技術部,經項目部驗收合格后報甲方監(jiān)理進行驗收,未經驗收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4.5模板拆除1.側模: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損后,方可拆除模板。2.底模:在砼強度符合下表后,方可拆除模板。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砼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 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砼強度符合設計強度等級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必須經過核算。5質量要求及管理措施5.1 工程質量

12、目標本工程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以及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進行質量檢查評定,質量目標合格。5.2 質量要求及允許偏差5.2.1 模板及其支撐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不允許出現沉降和變形。5.2.2 模板內側平整,模板接縫不大于1mm,模板與砼接觸面清理干凈。5.2.3 在澆注砼過程中,派專人看模,檢查扣件、對拉螺栓螺帽緊固情況,發(fā)現變形、松動等現象及時修整加固。5.2.4 模板制作允許偏差模板制作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平面尺寸-2尺 檢表面平整22m靠尺對角線差3尺 檢螺栓孔位偏差2尺 檢5.2.5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摸上表面標高+5

13、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4、-5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5.3 質量保證措施5.3.1 根據質量保證體系圖,建立崗位責任制及質量監(jiān)督制度,明確分工職責,落實施工質量控制責任。5.3.2 嚴格按工序質量程序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6安全管理措施 由于轉換層層高較高,施工操作難度大,現場應加強安全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安全施工保證體系,落實安全施工崗位責任制。2 施工前,工長必須對工人有安全交底。3 所有操作人員在超過2m以上的高度施工

14、時必須佩戴安全帶。4 操作面搭設防護欄桿,高度不小1.2m,露、空部位掛水平兜網。5現場臨電設施定期檢查,保證臨電接地、漏電保護器、開關齊備有效。夜間施工,施工現場必須有足夠的照明。7模板計算書本計算書按照1100mmX1900mm梁驗算,其余各梁支撐體系均優(yōu)于該梁。轉換梁梁體系驗算:底模與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 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20mm,共7根,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模板支撐架選用扣件式腳手架,立桿間距370,梁下4排,縱距600mm,步距1800,梁模板架子與頂板模板架子連接成為一體。側模內龍骨采用50&

15、#215;100mm木方,間距240mm,布置9道;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600+600m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7.1梁底驗算7.1.1荷載取值恒荷載混凝土自重 24.0×1.9=45.6KN/m2模板自重 0.35×(11.9×2)=1.68KN/m2鋼筋自重 1.5×1.9=2.85 KN/m2活荷載 機械,人員 5kN/m2荷載組合 Q =(45.6+1.68+2.85)×1.2+5×1.4=67.156 kN/m27.1.2底

16、模驗算底模采用15mm厚多層板,計算時取13mm厚,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20mm。模板為受彎鉤件,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l=220mm,取1000mm板帶計算, 均布荷載值:q= l×Q =1×67.16=67.16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I=bh3/12=183.09×103mm4W=bh2/61000×0.0132/6=0.0282 mm3面板的彈模性量E取9000N/mm2 根據施工手冊查膠合模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取15.00N/mm21.強度驗算 取Kmax=0.101最

17、大彎矩M= Kmaxql2 =0.101×67.16×0.222 =0.332 kN·m面板應力f=M/W=0.332/0.0282= 11.76N /mm2 <fm=15.00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荷載設計值:q= 1.0×Q =67.16kN/m 取 Kmax=0.677= Kmaxql4/100EI=0.677×67.16×2204/(100×9000×183.09×103)=0.64<=220/250=0.92滿足要求!7.1.3次龍骨驗算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

18、100mm, 間距220mm,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距600mm。次龍骨為受彎鉤件,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l=0.6m均布荷載值:q=0.22×Q =14.78kN/m次龍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bh2/6=0.05×0.12/6=8.33×10-5m3I=bh3/12=4.17×10-6m4次龍骨的彈性模量E=8.50×103 N/mm2根據施工手冊查木方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取13.00N/mm21.強度驗算 取Kmax=0.101最大彎矩M= Kmax ql2=0.101×

19、14.78×0.62=0.537kN·m面板應力=M/W=537 N·m/8.33×10-5m3=6.88N/mm2< fm=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取Kmax=0.677 = Kmax ql4/100EI=0.677×14.78×0.64/100×8.50×103×4.17×10-6m4=0.37<=600/250=2.4mm滿足要求!7.1.4主龍骨驗算梁底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間距220mm,主龍骨方木采用100mm×100mm,間

20、距600mm,梁下四排立桿間距370mm。主龍骨為受彎鉤件,按照兩跨連續(xù)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荷載設計值:p=0.22×Q×0.6 =8.87kN/ml=0.37m主龍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I=bh3/12=8.4×108mm4W=bh2/6=0. 1×0.12/6=0.167×10-3m3主龍骨的彈性模量E=8.50×103 N/mm2根據施工手冊查木方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取13.00N/mm21.強度驗算 取Kmax=0.203最大彎矩M= Kmax pl=0.289×8.87×0.37=0.

21、653kN·m面板應力=M/W=3.91N/mm2<13 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取Kmax=1.333= Kmax pl3/100EI=1.333×8050×3703/100×8.5×103×8.4×108=0.10<=370/250=1.4mm滿足要求!7.2梁側驗算7.2.1側壓力計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側壓力,隨混凝土的澆筑高度而增加,當澆筑高度達到某一臨界時,側壓力就不再增加,此時的側壓力即為新澆筑混凝土的最大側壓力。側壓力達到最大值的澆筑高度稱為混凝土的有效壓頭。通過理論和實踐,可按下列二式計

22、算,并取其最小值:F=0.22ct012V1/2F=cH式中 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4kN/m3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取5小時V-混凝土的澆灌速度(m/h),取2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取1.9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系數,當塌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110150mm時,取1.15。F=0.22c t012V1/2=0.22×24×5×1×1.15×21/2=4

23、2.93kN/m2F=cH=24×1.9=45.6kN/m2取二者中的較小值,F=42.93kN/m2作為模板側壓力的標準值,并考慮施工產生的水平載荷標準值4kN/m2,分別取荷載分項系數1.2和1.4,則作用于模板的總荷載設計值為:q1=42.93×1.2=51.52kN/m2 q2=4×1.4=5.6kN/m2取Q= q1+ q2=57.12kN/m2。7.2.2側模驗算側模均采用15mm厚多層板,側模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間距240mm.l=240mm,取1000mm板帶計算,采用15mm厚膠合板,計算時取13mm厚, 模板為受彎鉤件,按

24、照三跨連續(xù)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均布荷載值:q= l.0×Q =1×57.12=57.12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I=bh3/12=183.09×103mm4W=bh2/61000×0.0132/6=0.0282 mm3面板的彈模性量E取9000N/mm2 根據施工手冊查膠合模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取15.00N/mm21.強度驗算 取Kmax=0.101最大彎矩M= Kmaxql2 =0.101×57.12×0.242 =0.332 kN·m面板應力f=M/W=0.332/0.0282= 11.

25、76N /mm2<fm=15.00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取 Kmax=0.677= Kmaxql4/100EI=0.677×57.12×2404/(100×9000×183.09×103)=0. 78<220/250=0.92滿足要求!7.2.3次龍骨驗算梁側龍骨方木采用50mm×100mm, 間距240mm,主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縱距600mm。次龍骨為受彎鉤件,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l=0.6m荷載設計值:q=0.24×Q =13.71kN/

26、m2次龍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bh2/6=0.05×0.12/6=8.33×10-5m3I=bh3/12=4.17×10-6m4次龍骨的彈性模量E=8.50×103 N/mm2根據施工手冊查木方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取13.00N/mm21.強度驗算 取Kmax=0.101最大彎矩M= Kmax ql2=0.101×13.71×0.62=0.50kN·m面板應力=M/W=500 N·m/8.33×10-5m3=6.0N/mm2< fm=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取Kma

27、x=0.677 = Kmax ql4/100EI=0.677×14.78×0.64/100×8.50×103×4.17×10-6m4=0.35<=600/250=2.4mm滿足要求!7.2.4主龍骨驗算主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0mm,間距600mm,縱距600mm。對拉螺栓在斷面內間距300+600+600mm布置3道,直徑18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梁下側距梁底300mm處用48mm×3.0mm鋼管固定。主龍骨為受彎鉤件,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l=0.6m荷載設計值:p=0.24×57.12=13.71N/mm主龍骨的彈性模量E=8.50×103 N/mm2根據施工手冊查木方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m取215N/mm21.強度驗算 取 Kmax=0.213M= Kmax pl=0.213×13.71×0.60=1.76N·m采用雙鋼管做主龍骨= Mmax/2W=151.72N/mm2<215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取Kmax=1.833= Kmax pl3/100EI=1.833×12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