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一、選擇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杠桿都是直的
2、0; B. 杠桿可能是彎的C. 力的作用線不可能通過杠桿的支點 D.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叫動力臂2.下列測量工具沒有利用杠桿原理的是( &
3、#160; )A. 彈簧測力計 B. 桿秤
4、 C. 臺秤 D. 托盤天平3. 如圖,一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12kg鐵球與輕桿AB焊
5、接于A點后懸掛于豎直墻壁的B點,輕桿的延長線過球心O,輕桿的長度是鐵球半徑的三分之二,要使鐵球剛好離開墻壁,施加在鐵球上的力至少為()A. 27N
6、B. 45N C. 72N
7、160; D. 90N4.如圖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兩個滑輪繞成了甲、乙兩個滑輪組(不計繩重和摩擦),在F1、F2的拉力作用下分別將重為G1、G2的兩個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 , 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 , 機械效率分別為1、2 , 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8、#160; )A. W1W2、12 B. W1W2、1=2 C. W1W2、12 D. W1=W2、 1=25.用四個相同的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用它們勻速提起相同的貨物升高相同高度,不計繩子與滑輪的
9、摩擦,則()A. 甲滑輪組較省力 B. 乙滑輪組較省力 C. 甲滑輪組機械效率較高 D. 乙滑輪組機械效率較高6.如圖所示,在調(diào)節(jié)平衡后的杠桿兩側(cè),分別掛上相同規(guī)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兩側(cè)各去掉一個鉤碼,則杠桿( )A. 仍然平衡
10、160; B. 右端下降 C.
11、 左端下降 D. 無法判斷7.如圖所示,不計繩重和摩擦,沿三種不同的方向拉繩使物體勻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別為Fa、Fb、Fc ,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Fa最大
12、0; B. Fb最大
13、0; C. Fc最大 D. 三個力一樣大8.體重相同的兩位同學分別以0.5m/s和1m/s的速度上樓,則它們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 A. 1:
14、2 B. 2:1
15、 C. 1:1 &
16、#160; D. 1:49.如圖所示,分別用F1、F2、F3、F4勻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則( )A.F1=F2F4F3B.F1F2F3F4C.F1=F2F3F4D.F1=F2F3=F410. 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杠桿仍能平衡
17、60; B. 杠桿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 杠桿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 無法判斷11.小明同學為了提高自己的彈跳力,進行“蹦樓梯”訓練,他在1min內(nèi)跳了80個臺階,則他“蹦樓梯”訓練時的功率大約是( ) A. 1W
18、 B. 10W &
19、#160; C. 100W D.
20、;1000W12.如圖所示,將一個重為10N的木塊沿傾角為30°斜面勻速向上拉至頂端,拉力為8N,斜面高5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拉力做功為40J B. 摩擦力大小為3N C. 摩擦力大小為8N &
21、#160; D. 機械效率為80%二、填空題 13.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勻速推動重500N的物體,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動10m,該過程中工人所做的功是_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W 14.如圖所示,能改變用力方向的滑輪是_滑輪(選填“A”或“B”),使用時它相當于_杠桿;若用大小為30牛的力F分別將甲、乙物體勻速提起2米,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則提起乙物體的拉力做功為_焦。15.如圖所示,小明正在做俯臥撐,把他的身體看作一個杠桿,O為支點,A為重心,他的體重為55
22、0N地面對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 m,大小為_ N16.定滑輪可看作_杠桿,動滑輪可看作_的杠桿 17. 某建筑工地用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人對繩的拉力F為400N,能將75kg的物體以0.1m/s的速度勻速提升,則拉力F的功率為_W,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不計繩重和摩擦)。18.如圖所示的杠桿是_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圖中O為支點,F(xiàn)1的力臂為l1 , F2的力臂為l2 , 當杠桿平衡時,F(xiàn)1與F2定量的關系式為_。19.為了評價機械的功效,人們提出了_的概念,后來被引入物理學中 20.用3m長的木板把800N的重物推到1.2m高的汽車上,如果不計摩擦,
23、推力是_N。若計摩擦,且這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那么這時實際用的推力是_N。 21.做功不可缺少的兩個因素:_ _ 22. 如圖,用40N的力向下拉繩子,使物體在5s內(nèi)勻速上升0.3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物體的重力為_N,拉力的功率為_W,動滑輪的重力為_N(不計摩擦和繩重) 三、作圖題 23.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來提升一個物體,拉力F豎直向上動滑輪其實就是一個變形的杠桿,請在圖中標出它的支點O,并畫出F的力臂L 24.如圖所示,杠桿OA可以繞O點轉(zhuǎn)動,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畫出最省力時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力臂 四、實驗探究題 25. 小明利用斜面搬運物體的過程
24、中,提出了一個問題:“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沒有關系?”針對這個問題,他通過在斜面上拉動物體進行了探究(如圖所示),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實驗次數(shù)斜面的傾斜程度物體重G/N物體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物體移動距離S/m有用功W有/J總功W總/J機械效率1較緩5.00.101.60.500.500.8063%2較陡5.00.152.20.500.751.1068%3最陡5.00.253.10.501.55(1)沿斜面拉動物體時,應使其做_運動 (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第次實驗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為_ J,機械效率是_ (3)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
25、況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是:斜面越緩,越_ (4)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對斜面機械效率的問題可獲得的初步結(jié)論是: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_ 26.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前,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_ (2)在本實驗中需要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 (3)當測力計由豎直方向(如甲)變?yōu)橄蛴覂A斜下拉(如乙)并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此過程中測力計的拉力F_(填“變大”、“不變”、“變小”) (4)關于本次實驗,學習小組展開談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 如果杠桿在傾斜位置靜止,就不會遵
26、守杠桿平衡條件B. 如圖甲測力計,手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加測力計的重力等于測力計讀數(shù)C. 本實驗彈簧測力計只能在右側(cè)拉D.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五、綜合題 27.近年來,以電池為動力的純電動汽車研發(fā)取得長足的進步.某品牌的電動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若汽車質(zhì)量和在水平路面上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均恒定(不計空氣阻力),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該汽車以 v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駛,且牽引力的功率為 P,在行駛 t1 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為 E,在這個過程中,摩擦阻力為_,汽車的效率為_; (2)若汽車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行駛時間為 t2 , 則牽引
27、力在 t2時間內(nèi)做的功為_.(以上兩問用給定的字母表示) (3)純電動汽車與內(nèi)燃機汽車比較,優(yōu)點是_.(寫出一條即可) 28.如圖所示,工人用500N拉力通過滑輪組使重800N的箱子以0.5m/s的速度從地面勻速上升到6m高的三樓上,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問: (1)滑輪組對箱子做的功是多少? (2)工人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29.如圖是某種升降電梯工作原理圖,它由轎廂、配重、纜繩、滑輪和電動機等部件組成,連接轎廂的兩根纜繩非??拷?,轎廂空載時的重量是3100N,配重的重量是3000N,某次電梯載貨量的重量是1000N,當電梯勻速上升15m,所用的時間為10s,不計纜
28、繩重力和一切摩擦阻力,在此運動過程中,求:(1)轎廂的速度大小 (2)配重重力對配重做的功 (3)電動機的功率至少多大?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1.【答案】B 【解析】 :A、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所以A錯誤; B、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所以B正確;C、力的作用線能通過杠桿的支點,當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時,力臂為零,所以C錯誤;D、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點到線”的距離,而不是“點”到“點”的距離,所以D錯誤故選B【分析】杠桿是能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2.【答案】A 【解析】【分析】(1)桿秤、臺秤、托盤天平都
29、可以簡化成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符合杠桿的定義,利用了杠桿原理;(2)彈簧測力計是根據(jù)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原理制成的所以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生活和實驗中常見工具、器材原理的掌握和了解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物理學中叫做杠桿,杠桿不一定是直棒3.【答案】B 【解析 鐵球的重力G=mg=12kg×10N/kg=120N;由圖知,當力F作用在球的下邊緣,且與通過AB的直徑垂直時,動力臂最長,其受力圖如圖所示:由圖知,球?qū)U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下,力臂為LG,由圖知:LG=R;F的力臂等于桿的長度與球的直徑之和,則LF=R+2R=R;根
30、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GLG=FLF代入數(shù)據(jù):120N×R=F×R解得F=45N故選B【分析】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要使施加的力最小,應使動力臂最長,據(jù)此分析即可4.【答案】A 【解析】【解答】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將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且G1G2 , 根據(jù)W有=Gh可知,有用功的關系為:W有1W有2;兩個完全相同的兩個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高度,繩重和摩擦不計,額外功相同,根據(jù)W總=W有用+W額外可知,W總1W總2;由=W有用/W總=W總W額/W總=1-W額/W總可知,12 , 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痉治觥坷美途嚯x計算功的大小,利用有用功和總功計算機械效率
31、,當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大.5.【答案】B 【解析】不計摩擦,拉力F= (G物+G輪),n甲=2,n乙=3,繩子受的拉力:F甲= (G物+G輪),F(xiàn)乙= (G物+G輪),F(xiàn)甲F乙 , 乙更省力;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W額=G輪h,W有用=G物h,利用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總功相同,= W有用W總 ,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即:甲=乙 故答案為:B6.【答案】C 【解析】【解答】設一個鉤碼的重為G,一個格為L,則原來杠桿:4G×3L=3G×4L,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在在兩側(cè)各去掉一個鉤碼后,左邊=3G×3L,右邊=2G×4L,左邊的
32、力和力臂的乘積大,杠桿不再平衡,并且左端下降,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在杠桿兩側(cè)各去掉一個鉤碼后,求出兩邊的力和力臂的乘積,若相等,仍平衡;若不相等,將向力和力臂的乘積大的那邊傾斜,據(jù)此分析判斷7.【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為定滑輪相當于一等臂杠桿,只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用定滑輪拉同一重物G,沿三個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和摩擦,F(xiàn)a、Fb、Fc都等于物體的重力 故選D【分析】定滑輪實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8.【答案】A 【解析】【解答】解:因人做功的功率p=mgv; 則兩人的功率之比; = = = ;故選A【分析】人做功等于克服
33、重力所做的功,而重力做功的公式W=mgh,則重力的功率p= = =mgv,則可求得人的功率之比9.【答案】A 【解析】【解答】不計滑輪本身的重力及摩擦的情況下;a、b圖是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費力;故F1F2G;c圖用的是動滑輪,能夠省一半的力,故F3 G;d圖用的是動滑輪;拉力與豎直方向有夾角,由于夾角越大,拉力越大,所以F4> G;所以,F1F2>F4>F3.故答案為:A.【分析】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 質(zhì)是個等臂杠桿)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10.【答
34、案】C 【解析】【解答】解:原來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分別為物體A、B的重力,其對應的力臂分別為OC、OD,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mAgOC=mBgOD,由圖示可知,OCOD所以mAmB , 當向支點移動相同的距離L時,兩邊的力臂都減小L,此時左邊的力矩為:mAg(OCL)=mAgOCmAgL,右邊的力矩為:mBg(ODL)=mBgODmBgL,由于mAmB , 所以mAgLmBgL;所以:mAgOCmAgLmBgODmBgL因此杠桿將向懸掛B物體的一端即右端傾斜故選:C【分析】根據(jù)杠桿原來處于平衡狀態(tài),利用圖示杠桿的力臂關系,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到物體AB的質(zhì)量大小
35、關系;根據(jù)條件的變化,分別表示出杠桿作用兩邊的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積比較力矩的大小,即可確定杠桿是否平衡根據(jù)杠桿第一次處于平衡狀態(tài),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物體A、B的質(zhì)量大小關系,然后根據(jù)現(xiàn)在的條件表示兩者力矩,利用推導出物體的質(zhì)量關系,結(jié)合力臂的變化,得出兩個力矩的大小關系,從而確定杠桿的偏轉(zhuǎn)方向這是此題的解題思路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一個臺階的高度大約是15cm=0.15m,小明的體重大約為500N, 小明蹦樓梯所做的功:W=Gh=500N×0.15m×80=6000J,則他“蹦樓梯”訓練時的功率:P= = =100W故選C【分析
36、】解答此題的關鍵是首先要估計出一個臺階的高度和小明的體重,然后利用W=Gh求小明做的功;又知道做功時間,利用P= 求“蹦樓梯”訓練時的功率12.【答案】B 【解析】【解答】A、因為斜面的傾角為30°,斜面高為h5m,所以,斜面的長度為:s2h2 5m10m,已知拉力F8N,則拉力做的總功為:W總Fs8N 10m80JA不符合題意;BC、因為G10N,h5m,所以,做的有用功為:W Gh10N 5m50J,則額外功為:W額外W總W有用80J50J30J,由W額外fs可得摩擦力的大小為:f 3N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D、該斜面的機械效率: 100% 100%62.5%,D不符合題意。
37、故答案為:B【分析】拉力做的總功W總Fs,做的有用功W Gh, w 有 用/ w 總 , W額外W總W有用 , W額外fs.二、填空題13.【答案】1×103;50 【解析】【解答】解:該過程中工人所做的功: W=Fs=100N×10m=1×103J,水平推力的功率:P= = =Fv=100N×0.5m/s=50W故答案為:1×103;50【分析】知道工人施加的水平推力和物體移動的距離,根據(jù)W=Fs求出該過程中工人所做的功,又知道物體運動的速度,根據(jù)P= = =Fv求出水平推力的功率14.【答案】A;等臂;120 【解析】【解答】解:(1)提升
38、物體A時,滑輪的軸固定不動,是定滑輪;因為定滑輪相當于等臂杠桿;(2)B是動滑輪,繩的自由端升高的距離s2h2×2m4m,提起乙物體的拉力做功為WFs30N×4m120J;故答案為:A;等臂;120.【分析】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可以省力,利用力和距離的乘積可以計算功的大小.15.【答案】1.5;330 【解析】【解答】(1)根據(jù)圖示可知,支點到重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和支持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分別為動力臂和阻力臂,即動力臂L1=0.9m+0.6m=1.5m,阻力臂L2=0.9m;(2)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L1=GL2 , F×1.5m=550N×0
39、.9m,F(xiàn)=330N故答案為:1.5;330【分析】(1)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根據(jù)圖示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2)已知重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進行計算16.【答案】等臂;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 【解析】【解答】解:定滑輪的動力臂和阻力臂都是滑輪的半徑,其實質(zhì)上是一個等臂杠桿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由于L1=L2所以F1=F2使用定滑輪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但可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的動力臂是滑輪的直徑,阻力臂是滑輪的半徑,其實質(zhì)上是一個省力杠桿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由于L1=2L2所以F1= G,所以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
40、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并且費距離 故答案為:等臂;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杠桿,通過分析力臂關系結(jié)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 可以分析此問題17.【答案】120;62.5 【解析】【解答】解:(1)由圖可知,n=3,則繩端移動的速度:v繩=nv物=3×0.1m/s=0.3m/s;拉力F的功率:P= = =Fv繩=400N×0.3m/s=120W;(2)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00%= ×100%= ×100%= ×100%= ×100%=62.5%。故答案為:120;62.5?!痉治?/p>
41、】(1)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根據(jù)v繩=nv物求出繩端移動的速度,又知道人對繩的拉力,根據(jù)P= = =Fv求出拉力F的功率;(2)根據(jù)= ×100%= ×100%= ×100%= ×100%求出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本題考查了功率和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利用好公式P=Fv和= ×100%是關鍵。18.【答案】省力;F1L1=F2L2 【解析】【解答】圖中所示杠桿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 , 所以是省力杠桿;F1與F2定量的關系式為:F1L1=F2L2?!痉治觥筷P鍵是: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
42、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19.【答案】機械效率 【解析】【解答】解:使用機械做功時,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由于機械本身的自重,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響,還要多做一部分功,即提升機械、克服摩擦做的功,這部分功對我們無用,但又不得不做,叫額外功因此動力對機械做的總功總是大于機械做的有用功,這說明使用機械做功時存在著一個效率問題,所以物理學中引入了機械效率的概念 故答案為:機械效率【分析】物理學中,把有用功占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某機械的機械效率高,說明有用功占總功的比值大據(jù)此回答20.【答案】320;400 【解析】【解答】根據(jù)FL=Gh,不計摩擦時的推力F=Gh/L=800N×
43、1.2m/3m=320N,有摩擦時的總功W總=800N×1.2m/80%=1200J,推力F'=1200J/3m=400N.故答案為:320N;400N.【分析】根據(jù)斜面上的力的平衡計算推力,結(jié)合有摩擦力和機械效率計算實際的推力.21.【答案】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解析】【解答】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故答案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分析】根據(jù)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回答。22.【答案】96;7.2;24 【解析】【解答】解:(1)由圖知,n=3, 由= = = = 得物體的
44、重力:G=3F=3×80%×40N=96N,物體上升的速度v物= = =0.06m/s,則繩端移動的速度v=3v物=3×0.06m/s=0.18m/s,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40N×0.18m/s=7.2W;(2)不計繩重和摩擦,繩端的拉力F= (GA+G動),即40N= (96N+G動),解得G動=24N故答案為:96;7.2;24【分析】(1)由圖知,使用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拉力端移動的速度等于物體A上升的速度的3倍;先利用= = = = 求重力,再利用P=Fv求拉力F做功的功率;(2)不計繩重和滑輪與軸的摩擦,F(xiàn)= (GA+G動),
45、據(jù)此求動滑輪重力三、作圖題23.【答案】解:如圖所示: 【解析】【解答】解:動滑輪的支點O在繩子與邊框的接觸點上,動力F為繩子的拉力,方向向上,過支點O向動力作用線畫垂線,就得到動力臂L,如圖所示: 【分析】動滑輪的本質(zhì)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使用時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變力的方向24.【答案】解:如圖所示: 【解析】【解答】解:OA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要使杠桿平衡動力方向向上,根據(jù)動力與垂直于力臂畫出最小的動力;如下圖所示: 【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知,在杠桿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要使所用的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長而在通常情況下,連接杠桿中支點和動力作
46、用點這兩點所得到的線段最長,據(jù)此可解決此題四、實驗探究題25.【答案】(1)勻速直線(2)1.25;80.6%(3)省力(4)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解析】【解答】解:(1)為了使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應沿斜面勻速拉動物體;(2)有用功W有=Gh=5N×0.25m=1.25J,總功:W總=Fs=3.1N×0.5m=1.55J,= = ×100%=80.6%;(3)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1中力最小,實驗3中力最大,而實驗1中斜面最緩,實驗3中斜面最陡,故可得:在粗糙程度一定時,斜面傾斜程度較緩較省力;(4)由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三次實驗
47、中,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故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2)1.25;80.6%;(3)省力;(4)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分析】(1)沿斜面拉動物體時,應使其做勻速運動;(2)根據(jù)W有用=GH算出有用功;由機械效率的計算式可求得機械效率;(3)通過分析表格可看出,實驗1中所用的力最小,而實驗1中斜面較緩;(4)通過比較三次實驗可發(fā)現(xiàn)斜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26.【答案】(1)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同時便于測量力臂(2)為了得出普遍性結(jié)論,避免偶然性(3)變大(4)BD 【解析】【解
48、答】解:(1)調(diào)節(jié)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既可以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同時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2)改變支點兩側(cè)的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才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動力臂不在杠桿上,動力臂變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會變大;(4)A、如果杠桿在傾斜位置靜止,杠桿也處于平衡狀態(tài),也遵守杠桿平衡條件;故A錯誤; B、圖甲中,因為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彈簧測力計的重力方向與拉力方向一致,所以手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加測力計的重力等于測力計讀數(shù);故B正確;C、本實驗中彈簧測力計也能在左側(cè)拉;故C錯誤;D、杠桿的平衡條件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1)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同時便于測量力臂;(2)為了得出普遍性結(jié)論,避免偶然性;(3)變大;(4)BD【分析】(1)為減小杠桿自重對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福清市江鏡中心小學三上數(shù)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行政法學詳細考試內(nèi)容及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及試題及答案
- 智能分析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問題解決試題及答案詳解
- 自考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資源分享
- 中國文化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法學的關鍵性試題及答案
- 執(zhí)業(yè)藥師的學術研究與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經(jīng)濟法基本題目及答案
- 《工藝標準培訓》課件
- 2021年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考試題庫
- 北京市矢量地圖-可改顏色
- 《廣播電視與通信》課件
- 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語文匯編:議論文閱讀
- 小學數(shù)學《分數(shù)除法》50道計算題包含答案
- 漢字文化解密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預付煤款合同模板
- 光影中國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工科中的設計思維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