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盾構始發(fā)試掘進施工測量方案1 測量任務和內容測量工作是區(qū)間隧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工程施工提供準確的定位信息、實時監(jiān)控量測施工進程地面、隧道相關變化量及周圍構筑物、管線等的影響變化,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測量數據,根據測量數據適當調整作業(yè)進度和措施方法,確保隧道順利、準確、安全貫通。在本工程項目中,測量作業(yè)的任務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施工首級測量控制網的復測;( 2)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加密測量;( 3)施工高程控制網的加密測量;( 4)聯(lián)系測量,包括豎井定向測量、高程傳遞測量;( 5)地下施工控制測量;( 6)盾構施工測量;( 7)隧道貫通測量;( 8)竣工測量,包含隧道軸線檢測、隧道靜空斷面測
2、量。2 施工測量技術方案施工測量是保證隧道相向開挖時能按規(guī)定的精度正確的貫通,并使各項建筑物以規(guī)定精度按設計位置修建,確保工程質量。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的施測環(huán)境和條件復雜,要求的施測精度又相當高,必須精心施測和進行成果整理,工程測量成果必須符合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本工程隧道掘進的標準:橫向土50mm、豎向土25mm。2.1 施工首級測量控制網的檢測施工首級控制網是隧道貫通、保證隧道軸線的依據,由于受施工、環(huán)境、地基沉降及其他外界因素等影響,這些點有可能發(fā)生變化,為滿足盾構施工的需要,我項目對x軌道交通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測量單位x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提供的9個首級平面控制GPS點GPSX058、GPSX0
3、61、GPSX063、GPSX064、GPSX067、GPSX068、GPSX069、GPSX070、GPSX072和10個精密導線點DTX96、DTX96-1、DTX97、DTX98、DTX99-1、DTX100、DTX101、DTX102-1、DTX102-2、DTX103、DTX104、構成一條附合導線,6個精密水準點BMX73、BMX58、BMX59、BMX60、BMX61、BMX62構成一條附合水準路線,進行周期性復測,檢測限差如下表。首級控制點檢測精度要求相鄰點夾角檢測限差相鄰點邊長檢測相鄰高程控制點檢測邊長大于1km為4小于1km為8”相鄰精度優(yōu)于1/90000檢測圖差不符值士4
4、、'Lmm(L為線路長,單位為km)平面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進行復核后,向成投及監(jiān)理單位提交復核成果資料。2.2 地面導線控制測量2.2.1踏勘選點、埋設標石為了施工測M方便將控制點引導至施工現場。根據測區(qū)范圍、控制點分布和地形以及施工現場情況,將加密控制點布設在車站明挖段基坑附近,為了減少儀器的對中誤差,將采取強制對中墩形式(見下圖)。儀器固定螺旋強制對中墩選點、埋設點標石(測M墩)時要便于導線本身的測又要便于工程施工,并保證滿足各項技術要求。為此選點將嚴格按照以下幾點要求布設:1、相鄰導線點間應通視良好,視野盡M開闊,以便測角和施測碎部;2、導線布設于交通便利、地勢平坦且堅實處,以便
5、M距和保存;3、導線的各邊長大致相等,避免相鄰邊長相差懸殊,以保證和提高測角精度;4、導線點具有足夠的密度,分布M均勻,便于控制整個測區(qū);導線點均為長期保存的導線點,應埋設混凝士標石,中心鋼筋柱頂面鑲有銅心標志,導線點統(tǒng)一編號。2.2.2導線水平角施測全部采用全圓測回法,用I級全站儀四六測回對向觀測,2C值控制在±6",方向較差值控制在土4",歸零值控制在土2",歸化到“0”方向值土2",最終取全部測回的平均值。根據規(guī)范測角中誤差土3"要求,附合精密導線或精密導線環(huán)的角度閉合差控制在下列計算的值內,g=±2mBn土2X2.5
6、6±12"。各測回角度差一定滿足測量規(guī)范要求。2.2.3 導線邊長測量測導線邊長采取徠卡全站儀直接測定?每邊測距中誤差土6mr范圍內,相對中誤差1/40000。測回平均值控制在土2mm往返較差值控制在土3mm最后取往返測距平均值。2.2.4 、測量成果測量成果計算采用南方測繪軟件系列:平差易2005軟件進行嚴密平差(見下圖)在施工首級控制網檢測后滿足精度后,作為區(qū)間隧道施工測量的依據,然后進行施工控制網的加密,保證日后的施工測量及隧道貫通測量能順利進行。2.3施工平面控制網加密測量根據甲方所交控制樁點布置的實際情況,由項目部測量隊組織對所交樁點進行精密復測。并及時將復測結果
7、報業(yè)主和監(jiān)理工程師,以獲批準。復測精度符合有關規(guī)定要求后,將精密導線及精密水準點導線引至車站及盾構井附近。在加密控制點時要考慮點的穩(wěn)定性,以及施工期間的測量精度要求。另外還要顧及車輛、行人對測量施測時不受影響,將所有的控制點合理布控。在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測量隊主要對施工測量、定位測量、控制測量、護樁測量的工序檢查復核。工程竣工后,按設計圖紙進行中線、高程貫通測量,確保中線、標高及建筑平面尺寸達到設計要求測量原始記錄、資料、計算、圖表真實完整,不涂改,并妥善保管。測量儀器按計量部門規(guī)定,定期進行儀器設備檢定,并做好日常保養(yǎng)工作,保證儀器設備狀態(tài)良好。認真貫徹執(zhí)行測量復核制度,外業(yè)測量資料必須
8、經過第二人復核,內業(yè)測量成果必須二人獨立計算,相互校對,做到步步有復核,確保測量成果的準確性。通常地面精密導線的密度及數量都不能滿足施工測量的要求,因此根據現場隧道貫通測量的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進行施工控制網的加密,以滿足施工放樣、豎井聯(lián)系測量、要。盾構區(qū)間左右線導線點布設示意圖施工平面控制網采用LeicaTS09Plus(士1,1+2PPM進行測測角四測回(左、右角各二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的較差應小于4),測邊往返觀測各四測回,用嚴密平差進行數據處理,點位中誤差小于士10mm。盾構區(qū)間左右線隧道導線點布設根據隧道曲線及視線開闊度而定,隧道導線點編號根據區(qū)間段而定,如A左線平面控
9、制點編號“HWZ1、HWZ2、HWZ3”HWZn,水準點編號HWZM1、HWZM2HWZMn,右線隧道導線點編號為“HWY1、HW2、HWY3HWYn",水準點編號HWYM1、HWYM2HWYMn。精密導線測M的主要技術要求平均邊長(m導線總長度(km)每邊測距中誤差(mm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測回數角度閉合差全長相對閉合差相鄰點點位中誤差(mrj)3503-5士41/60000士2.565血1/35000士8備注:注:L為導線的角度個數;全站儀的分級按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guī)范表A.0.6的規(guī)定執(zhí)行2.3.1施工高程控制網加密測M根據實際情況將高程控制點引入施工現場,并沿線路走向加
10、密高程控制點。水準基點(高程控制點)必須布設在沉降影響區(qū)域外且保證穩(wěn)定。8LL為水準路線長,以KM計)的水準測M采用精密水準測M方法和士精密水準測M觀測的視線長度、視距差、視線高的要求按城市二等精度施測精度要求進行施測。測段間往返觀測。視線長度不大于50m,前后視距差不大于1m,累計前后視距差不大于3m,嚴格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操作?;o分劃讀數走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差檢測間歇點圖差之差0.30.73.01.0精密水準測M的測站觀測限差(mm)精密水準的觀測方法如下往測奇數站上為:后一刖刖一后偶數站上為:刖-一后一一后一刖返測奇數站上為:刖-一后一一后一刖偶數站上為:后一刖刖
11、一后為了保證前后視距不超限,在測M時應帶一把皮尺由兩人專門負責M距以確保測量成果次合格。測M宜選擇在上午或下午,根據目前上海的天氣和交通狀況我們選擇在下午進行測兩次觀測高差超限時應重測,當重測成果與原測成果比較,具較差均不超過限值時,應取三次成果的平均數。本次水準測M使用的儀器為經檢定合格的天寶DiNi03電子水準儀及錮瓦條碼水準尺,精度每公里士0.3mm。精密水準測M的主要技術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數中誤差(mm)附和水準線路平均長度(KM)水準儀等級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和或環(huán)閉合差(mm)偶然中誤差全中誤差與已知點聯(lián)測附和或環(huán)線平坦地士2士42?4DS1錮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
12、8八L士2/N備注:L為往返測段、附和或環(huán)線的路線長度(以KM計),N為單程的測站數。232聯(lián)系測M聯(lián)系測M是一項綜合測M工作,它是將地面坐標、方位和高程傳遞到地下隧道,作為地下控制測M起算數據的一組測M工作的統(tǒng)稱,是實現地下隧道工程貫通控制的核心與關鍵。為提高地下控制測M精度,保證隧道準確貫通應根據工程施工進度,應進行多次復測,復測次數應隨隧道掘進距離增加而增加,在本工程中,將采取在隧道掘進50m、進洞100?200m,300?400m若隧道長度900?1500m掘進400m后每300m增加一次聯(lián)系測處分別進行一次定向和導入高程的測M工作,并根據實測情況可相應的加大測M頻率。2.3.3 趨近
13、導線和趨近水準測M地面趨近導線應附合在精密導線點上。近井點與平面控制點或精密導線點通視,并應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圖形。趨近導線測M采用LeicaTS09Plus(T,1士1ppm)進行測測角六測回(左、右角各三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的較差應小于4),測邊往返觀測各四測回,用嚴密平差進行數據處理,點位中誤差小于士10伽。測定趨近近井水準點高程的地面趨近水準路線應附合在地面相鄰的精密水準點上。趨近水準測M采用二等精密水準測M方法和士8'L伽的精度要求進行施測2.3.4 豎井定向測M1、導線宜接傳遞法是導線測M方法將坐標和方位宜接傳遞到地下或隧道內的聯(lián)系測M方法,較適合于井口大、深
14、度淺等條件的明挖車站或明挖隧道,也適合于出入隧道的斜井。此方法工作量小、精度高且簡單易行在具備條件時應用較多。導線直接傳遞坐標進行聯(lián)系測量如圖所示,常用的方法是在盾構機始發(fā)井口并能與地下一層頂板吊點通視設定強制對中觀測墩,一層頂板吊點采用鋼架制作,用膨脹螺絲固定在一層頂板上,再用快速水泥將固定點進行加固處里,觀測方法采用徠卡TS09Plus檢定合格的全站儀進行角度距離觀測對點方式采用強制對中精密光學對中棱鏡對中,對中軸系誤差應小于0.5mm,作業(yè)前首先要對全站儀各項檢驗項目進行測定,校準,對精密光學對中棱鏡進行精密檢校,檢校合格后方能使用,觀測方法采用“測回法”左右角各觀測3測回,測回間較差應
15、小于2秒,距離往返觀測各三組,往返不符值應小于2mm。2 、從地面向地下,采用導線測量的方法進行定向,其垂直角以小于30°進行控制,方向傳遞精度w±2,坐標傳遞精度w±2mm.3 、區(qū)間采用目前較先進的徠卡TS09Plus全站儀進行測設,采用導線直接傳遞法、無定向法及一井定向。1.1.5 聯(lián)系三角形測量在本區(qū)間始發(fā)井在地面趨近導線點上測量豎井內懸掛垂球的兩根垂線的方位和坐標,在井下,將已布設的始發(fā)基線邊控制點與豎井中的吊錘線聯(lián)測,即可將地面坐標系中的坐標與方向角傳遞到地下去,經計算求得地下導線各點的坐標與導線邊的方向角,以組成地下控制測量的起始邊基線點。一井定向投
16、點時,把點間距盡量拉大些,在始發(fā)井底板,最好投四個點,保證掉頭始發(fā)井兩端都各有兩個控制點。且盡量保證每次聯(lián)系測量投點時都投在這四個點上。以便取多次聯(lián)系測量的加權平均值做為最終的始發(fā)控制點坐標。井上、井下聯(lián)系三角形應滿足下列要求:、兩垂球線的間距不應小于5米;(2) 、定向角a應小于30;、a/c或ax/c1.5倍;、井上、井下同時測M兩垂球線間距較差w±2mm、井上、井下同時用I級全站儀進行測測角6測回,測邊往返各測4測回,測邊相對中誤差=±1/60000。每次定向測量獨立進行3次,取3次平均值為一次定向成果,點位中誤差w±10mm定向中誤差w±4;、根
17、據本標段線路長度,在整個盾構施工過程中,定向測M需進行三次1.1.6 高程傳遞測MW學浮#掙摩常持興*君琴暮看高程測M控制,通過豎井采用長鋼卷尺導入法把高程傳遞至井下,向地下傳鋼益遞高程的次數,與坐標傳遞同步進行。先作趨近水準測再作豎井高程傳遞,如圖4-1所示。經豎井傳遞高程采用懸吊鋼尺(經檢定后),井上和井下兩臺水準儀同時觀測讀數,變動3mm時,取平均值使用。T儀器高,施測三次,經溫度尺長改正后,高差較差不大于豎井高程傳遞示意圖地下施工高程測M控制點每200m布設一點,采用天寶DiNiO3電子水準儀及錮瓦水準尺進行放樣、復測,往返限差滿足=±8vLmm(L以km計)。對地下臨時加密
18、水準點可采用DSZ2普通水準儀和5m塔尺進行往返觀測,其閉合差應在±20、Lmm(L以km計)之內。2.4 地下施工控制導線測量洞內導線布設采用附合導線或者閉合導線布設形式,導線平均邊長150m以上,曲線隧道布設在曲線外側,水平方面離開建筑物界限0.5米以上,設置嚴格遵循“長邊定短邊”的原則,施工導線(平均邊長30?50m)和地下控制導線(平均邊長150m以上);隧道內控制導線點設置詳見圖42,導線測M按I級導線精度要求施測,在隧道未貫通我們前,地下導線為一條附合導線或者閉合導線,通過增加測M頻率和測回數,并進行換手觀測,提高測M成果的可靠性。地下控制導線點設置示意圖地下施工控制導線
19、是隧道掘進的依據,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導線前,應對已有的施工控制導線的前三個導線點進行檢測。導線點如有變動,應選擇另外穩(wěn)定的施工控制導線點進行施工導線延伸測施工控制導線在隧道貫通前100m左右應連續(xù)測M三次,其測M時間與豎井定向測M同步進行。重復測M的坐標值與原測M的坐標值較差小于士10mm時,應采取逐次的加權平均值作為施工控制導線延伸測M的起算值。曲線段地下導線點宜埋設在曲線五大樁(或三大樁)點上,一般邊長不應小于60m,導線測M采用LeicaTS09Plus全站儀施測,左、右角各測四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較差小于4,邊長往返觀測各二測回,兩次測M讀數間較差w3mm,往返測
20、較差w5mm。2.5 施工放樣測量施工中的測M控制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施測。為了加強放樣點的檢核條件,可用另外兩個已知導線點作起算數據,用同樣方法來檢測放樣點正確與否,或利用全站儀的坐標實測功能,用另兩個已知導線點來實測放樣點的坐標,放樣點理論坐標與檢測后的實測坐標X、丫值相差均在士3mm以內,可用這些放樣點指導隧道施工。2.6盾構施工測量2.1隧道中心線計算在地鐵隧道施工中,隧道中心線是我們盾構推進的中心線,即是整個隧道的中心線,轉彎處設計為緩和曲線,隧道掘進時的中線要根據設計圖紙上的行車中線進行內側平移,才是施工時的中線,平移差值一般設計單位給定,圓曲線直接平移就行,緩曲段要變成線性的,一般不
21、大于5m就滿足要求了,一般取每一環(huán)距離就可以,距離越小誤差越小。整段區(qū)間只有設計曲線處進行偏移,直線不用考慮按常規(guī)計算就可以。計算的方法有:人工計算、計算軟件等,一般我們采用VMT測量系統(tǒng)自帶的計算軟件及隧道精靈、人工復核的方式計算,保證計算數據正確,然后導入CAD圖中看是否與設計相符。無誤后上報。2.2 盾構機出洞測量(1) 盾構機出洞始發(fā)設施的定位測量,包括盾構導軌及反力架的安裝測量。由于反力架和始發(fā)臺為盾構始發(fā)時提供初始的推力以及初始的姿態(tài),在安裝反力架和始發(fā)臺時,盾構中心坡度與隧道設計軸線坡度應保持一致??紤]隧道后期沉降因素,盾構中心軸線應比設計軸線抬高10?20mm,反力架左右偏差控
22、制在土10mm以內,高程偏差控制在土5mm之內,始發(fā)臺水平軸線的垂直方向與反力架的夾角±2%,盾構姿態(tài)與設計軸線豎宜趨勢偏差2%,水平趨勢偏差±3%0。(2) 盾構機內參考點復測,指盾構機組裝調試完成后,應進行的測量工作。其主要測量工作應包括盾構機切口環(huán)與盾尾三維坐標的確定;(3) 自動測量導向系統(tǒng)的正確性與精度復核,主要對導向系統(tǒng)中的儀器和棱鏡位置測量;(4) 盾構機始發(fā)位置及出、進洞圈測量 在盾構機就位前,應精確測量預留出洞圈的三維坐標,并與設計值比較,洞口直徑至少測量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若實測洞圈的偏移量超過規(guī)范要求,需報設計院予以確認、回復,以便盾構機出洞時做適當調
23、整。 在精確測定洞口的三維坐標后,需要確定盾構進、出洞的軸線,定出盾構始發(fā)位置。2.3 日常掘進測量(1)盾構機姿態(tài)測量盾構姿態(tài)測量是實時測量盾構機的現有狀態(tài),及時指導盾構機糾偏。用于本標段三臺海瑞克士壓平衡盾構機,都配置了盾構姿態(tài)自動測M系統(tǒng),這將大大減少測M工作M。盾構機掘進時姿態(tài)測M應包括其與線路中線的平面偏離、高程偏離、縱向坡度、橫向旋轉和切口里程的測實時姿態(tài)主要參數:切口偏差一水平/垂宜(cm盾尾偏差一水平/垂宜(cm方向偏差一角度值(度)轉角一角度值(度)坡度差一角度值(%各項測M誤差及限差滿足下表要求測M項目允許誤差測M項目允許限差縱向坡度(0)士1平面/高程偏離值(mm)士50
24、/25切口里程(mm)士10里程偏離值(mm)400?800橫向旋轉角(")士3盾構機尺寸測M盾構機拼裝驗收,應進行盾構縱向軸線和徑向軸線測其主要測M內容包括刀口、機頭與機尾連接中心、盾尾之間的長度測盾構外殼長度測盾構刀口、盾尾和支承環(huán)的宜徑測自動測M盾構姿態(tài)系統(tǒng)a盾構激光站的建立激光站是盾構自帶測設其姿態(tài)的測M系統(tǒng)、每分鐘測M兩次,這樣就大大減少了人工測盾構姿態(tài)的次數。激光站是由帶激光發(fā)射裝置的全站儀、激光接受靶、后視棱鏡組成。激光站的測站和后視都納入了地下坐標控制網中、根據激光全站儀能測出掘進中盾構的具體三維坐標和其具體里程并與主控臺內的計算機資料作比較,當超限時盾構機會自動停止
25、工作。對于大半徑曲線和宜線一般50米作一次人工復核。b、姿態(tài)測M利用激光站全自動全站儀,自動定向置鏡在盾構主機支架上設一個支導線點,然后置鏡支導線點,測出激光靶的三維坐標。根據激光靶的三維坐標就能計 mrrr¥羔22671528?ki14220.108 了 $877400:04:20vime18I =-Al.TU碉置解調器 匚全站儀47D ? 3X0柚1算出盾構切口及尾部具體旋轉、平面及高程偏差情況(2) 隧道管片的法面測M區(qū)間使用的士壓平衡盾構機內徑為6250mm,管片外徑為6200mm,即盾構機內徑與管片外徑間有25mm的間隙。法面測M不準或測M不及時,會出現管片安裝困難、管片破
26、碎現象。因此管片的法面測M也非常重要。管片的上下法面(俯仰度)利用吊線錘的方法來施測;左右法面利用反射片測出該環(huán)管片左右兩邊對稱點坐標并計算出其實際方位角,與理論方位角比較,計算出左右法面的偏差。另外,隧道平面曲線的特征點和隧道的縱斷面的變坡點是我們管片法面測M的重點。(3) 隧道管片里程2011-12-21 - 17 00 3Z由于受管片糾偏等因素的影響,從確定的起始里程推進至莫環(huán)管片時的實際里程會與理論里程不一致(根據已建地鐫飾進經當斛UFW管井會長出0.8?2mm),導致其它要片的里程進行精確復測,以保證素的計算誤差。為保證推進路線的準確性,需要對每環(huán)管隧道軸線的偏差在設計要求范圍內。(
27、4)管片姿態(tài)測M(即“倒十環(huán)”測M)“倒十環(huán)”測M即是測M當班施工最終環(huán)號(包括該環(huán))后十環(huán)的上下、左右偏差。我們通常用帶水平氣泡的3.721m長尺來測管片的左右偏差,左右偏差測M的方法是:把3721m長尺水平放置在所測環(huán)的大里程,采用水平標尺法測io首先把水平標尺橫向水平架設于管片邊緣處,測M出標尺中心點的坐標,然后把實測坐標與設計坐標對比,便可得出此時的水平偏差和垂宜偏差,從而計算出徑向偏差。水平尺O(X,Y,Z)管片管片姿態(tài)測M示意圖通過測M此偏差,可以反映出管片的錯縫情況、管片在盾構機內和出盾尾后的變化情況以及管片最近兩天的偏差變化情況。以便于及時調整注漿、推進速度等施工參數。根據x地
28、鐵工程施工測M管理細則要求,盾構掘進至盾尾距離始發(fā)面30環(huán)及每次聯(lián)系測M盾尾后20環(huán)處,管片姿態(tài)測M成果準確無誤后上報監(jiān)理及第三方測M單位,并日常每10環(huán)管片姿態(tài)電子版上報,提高盾構掘進中測M數據準確性。2.4 盾構進洞測M盾構進洞時其大刀盤與預埋洞圈間的偏差允許值為平面<士50mm、高程<±25mm。同時,盾構坡度較設計坡度略大0.2%(即略抬頭)。并以此嚴格控在盾構進洞前要系統(tǒng)地對盾構軸線進行一次全面精確的復測,制盾構的掘進參數。由于管片出盾尾時都要受到很大的彎曲應力,所以進洞時應盡量使盾構機保持頭高尾低的姿態(tài),與端頭井接收架的高程相當,使管片受到的彎曲應力盡量小。2
29、.5 盾構機姿態(tài)突變報警應急機制預警機制盾構區(qū)間測量管片姿態(tài)預警采用黃、橙、紅三級。項目監(jiān)理、第三方測量單位在達到警情后要及時向相關單位報警。警情等級劃分、報告與處置要求見附表。盾構機姿態(tài)控制按規(guī)定,盾構機姿態(tài)控制在允許值內,出現超過盾構機姿態(tài)控制值使進行測量復測方法如下:1 、利用隧道控制點,過全站儀測量角度方法和精密水準儀測量高程方法對盾構機測量系統(tǒng)的全站儀托架和后視點托架進行復測,把測量數據重新輸入盾構機測量系統(tǒng)軟件內,利用盾構機內的測量系統(tǒng)重測盾構機姿態(tài)。2 、利用隧道控制點,進行盾構機姿態(tài)人工復核,復核數據與上述方法測量出的盾構機姿態(tài)進行復核。3 、對盾構隧道位于測量控制點和測量托架
30、位置的管片進行測量,以防管片上浮和扭轉引起測量點變動影響盾構隧道控制點和盾構機測量系統(tǒng)托架位置變動。4 、全線區(qū)間隧道控制點進行復測,包括聯(lián)系測量和隧道導線測量,利用最新數據重新測量盾構機姿態(tài)。警情等級劃分、報告與處置要求一覽表警情等級狀態(tài)描述報送范圍報送時限報送方式處置黃色預警盾構管片姿態(tài)橫向或豎向偏差達(50,100mm1 .監(jiān)理2 .業(yè)主代表3 .安全質M部門正副部長及質M安全主管人員、測M主管人員當天短信監(jiān)理單位總監(jiān)視情況組織相關各方分析、處置橙色報警盾構管片姿態(tài)橫向或豎向偏差達(100,150mm1 .監(jiān)理、設計2 .建設分公司副總3 .工程主管部部門正副部長及業(yè)主代表4 .安全質M
31、部門正副部長及質M安全主管人員、測M主管人員當天電話+短信建設分公司工程主管部門副部長視情況組織相關各方分析、處置紅色報警盾構管片姿態(tài)橫向或豎向偏差大150mm1 .監(jiān)理、設計2 .建設分公司總經理、副總3 .工程主管部部門正副部長及業(yè)主代表4 .安全質M部門正副部長及質M安全主管人員、測M主管人員當天電話+短信建設分公司工程主管部門部長視情況組織相關各方分析、處置2.7 隧道貫通測量隧道貫通前150m?200m,須進行施工控制導線的全線復測,宜至保證隧道貫通。貫通后,應進行橫向貫通誤差,縱向貫通誤差測(n1.5)m2:3Mq影響貫通精度的主要是橫向貫通誤差,橫向誤差估算公式如下:式中:n為設
32、站數,L為隧道總長,m為測角中誤差,p為常數,ma為起始方向中誤差。由上式可看出,為了減少橫向貫通誤差,必須采取如下測M措施:(1) 提高定向邊的精度,即減少ma的值。測M時采取各種措施減少因儀器對中誤差和因邊長短、豎宜角大而引起的測角誤差。如采用強制對中標志,盡可能拉長定向邊的距離,用聯(lián)系三角形定向時因盡可能按照聯(lián)系三角形的最佳形狀進行布設,并至少進行三次,并根據每次測M情況取加權平均值,盡M避免豎宜角大的短邊情況發(fā)生,對聯(lián)系測M的方案進行多研究,多實踐,定期對地表導線 點進行測量復核,提高聯(lián)系測量的精度。定向邊精度每提高T,將極大提高貫通精度。(2) 提高測角精度,即減少mB的值??刂茰y角
33、中誤差,所有標志采用強制對中標志。(3) 減少測站數n的值,即增大施工控制導線的平均邊長。只要做到上述三點的要求,保證隧道貫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2.8 隧道竣工測量竣工測量包括:(1) 隧道軸線檢測以施工控制導線點為依據,利用區(qū)間施工控制中線點組成附合導線。軸線點的間距直線段每20m檢測一次;曲線段每15m檢測一次。曲線半徑小于350時,每10m檢測一次。中線點組成的導線為采用全站儀,左、右角各測一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的較差應小于4,測距往返觀測各二測回。(2) 隧道凈空斷面測量以測定的中線點為依據,直線段每6m,曲線段5米間距測量隧道結構橫斷面,結構斷面可采用全站儀進
34、行施測,測定斷面里程誤差允許土50mm,斷面測量精度允許誤差為土12mm。2.9 隧道沉降測量隧道沉降測量主要包含隧道結構沉降測量及旁通道結構沉降測量。監(jiān)測點布置a隧道沉降監(jiān)測點應布置于走道板對面(拱底塊右耳),每5環(huán)布置一點。b、旁通道沉降監(jiān)測點主要布置在喇叭口、集水井、主體結構底板處。約6?7個點。(2)監(jiān)測頻率a隧道沉降觀測點應在管片脫出車架后3天內布設觀測點并測量初始值,以后每三天觀測一次,連續(xù)觀測3次后,若沉降速度穩(wěn)定,可放寬到每月觀測一次。區(qū)間隧道驗收移交前均全面觀測一次并提供完整觀測記錄。b、旁通道結構沉降在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開始,先按每周測一次,若每周期沉降速率小于2mm/周期
35、,則調整為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直至交給運營商。(3)監(jiān)測相關技術要求隧道及旁通道沉降測M起算于本標段地面基準點(兩月復測一次)降監(jiān)測按二等水準要求,將左、右行線隧道、旁通道監(jiān)測點聯(lián)接形成一條閉合水準線路,監(jiān)測點高程初始值取二次連續(xù)觀測的平均值。3測量誤差分析地鐵隧道屬地下工程施工,洞口的導線定向測量受城市施工條件的限制,一般只能以短邊控制長距離;洞內的導線點及吊籃點經常受管片的沉降、位移、及電瓶車振動等因素的影響而移動;測量條件差,受到天氣、洞內光線(主要是大氣折光、旁折光、大氣密度、光線強弱)的影響。故須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測量誤差進行分析并預計最弱點誤差值,以確保軸線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
36、。盾構法地鐵施工測量產生的誤差是多方面的,這其中主要有:在測角時有儀器誤差、觀測本身誤差、目標偏心誤差、測站偏心誤差、外界條件等聯(lián)合對測角的影響;在水準測量時有儀器誤差、氣泡居中誤差、讀數誤差、外界條件等聯(lián)合對高差的影響。一般的講,隧道的高程比平面相對比較容易控制,普遍均能滿足隧道的貫通要求,故我們通常強調的也主要是平面控制測量方面,即橫向和縱向貫通誤差的控制。根據以往在盾構施工測量方面的經驗,要保證隧道的順利貫通,對儀器的精度及測量的各項技術要求較嚴格,為此我項目配備了目前精度較高的LeicaTC1201+全站儀以及專門成立了以經驗豐富的測量專業(yè)人員為主的精測隊。縱觀盾構機從出洞到進洞的整個
37、掘進過程,最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階段:盾構出洞前端頭井地上、地下導線點的聯(lián)系測M。由于受場地限制,導線點的布設較難,因此在測量中可能會遇到諸如短邊、光線差、折角數多以及俯仰角偏大等因素的影響。為此,我們通過不同測設方法或路徑、增加測回數以及加大復測頻率以將誤差減小到最低限度,從而滿足盾構出洞要求。盾構掘進階段:由于剛掘進完的隧道易受襯砌本身自重、注漿效果及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不斷發(fā)生偏移,并且不易察覺,從而設在隧道壁邊及頂部的導線點位置也發(fā)生了變化,如若仍采用原坐標,勢必造成大的偏差,故我們在引測導線點時,必須對前三導線點進行檢核,并在隧道掘進50m、100?150m、隧道旁通道及隧
38、道2/3時均需進行全線定向復測。盾構貫通前50?100m時:最后的關鍵階段,此時的測量準確與否關系到盾構機能否順利進洞的關鍵,也是確保盾構機在盾構姿態(tài)偏差不大情況下能采取調整的最后機會,為此,此階段的測量工作非常重要,我們首先要求掘進速度減緩,同時精測隊應在此之前就開始全線復測,復測采取兩種不同儀器獨立測量,然后報監(jiān)理復測,最終取多次結果的最可靠值作為指導盾構機的后續(xù)推進。4測量人員和測量儀器配備4.1 主要測量人員配備表及職責劃分細則為做好施工測M工作,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確保施工萬無一失,我們針對本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派有經驗的測M專業(yè)人員組成我項目測M技術班組,盾構施工測M隊,成員如下(1)
39、測量人員名單(2)沉降監(jiān)測隊,沉降監(jiān)測隊由專業(yè)分包監(jiān)測隊伍,各測M人員均持證上崗,測M作業(yè)全過程由我部精測隊負責審核、監(jiān)督。4.2 主要測量儀器配備主要測M儀器設備的配置表序號儀器名稱制造廠家型號精度數i備注1全站儀LeicaTS151mm+1ppn士1"2測M系統(tǒng)2全站儀LeicaTC1202+2mm+2ppn士2"1測M系統(tǒng)4全站儀LeicaTS09Plus1mm+1ppn士1"2控制測M5水準儀天寶DINI03士0.3mm1控制測M6錮瓦條碼水準尺河北珠峰0.3mm/km25測量工作管理5.1 測量人員管理測M人員技術上宜接受經理部總工、工程部長領導,測M隊
40、長負責每階段的測M組織及測設、并對每次測M成果負責,其他測M人員(沉降監(jiān)測及盾構施工測M隊人員)受其統(tǒng)一管理,采取獎懲措施,要求每個測M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嚴格遵守測M基本原則及操作規(guī)程,并必須按時完成地鐵施工必須的測設任務?沉降監(jiān)測及盾構施工測量隊技術上由測量隊長領導,各測量班組負責各班組的盾構推進日常測量工作的組織與實施,組長對其每次的測量人員及成果負責,要求測量成果及時、精確、規(guī)范,并必須按時完成日常測量任務。5.2 儀器管理所有儀器的使用均規(guī)范化,建立完備的儀器管理臺帳,并派專人負責管理。在使用時,每個測量人員對其操作的儀器負責。測量人員應對測量工具、儀器經常進行保養(yǎng),保證測量儀器設備完好,儀器設備必須進行定期檢查,校正。水準儀、全站儀、鋼卷尺應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周期檢定,嚴禁使用未經檢定的儀器設備。5.3 資料管理測量資料由專人負責管理,各次測量司鏡、計算、記錄、復核等簽字一步到位,做到資料齊全、規(guī)范、一目了然。嚴格執(zhí)行測量成果的計算、復核程序,并按時報監(jiān)理復核。嚴格遵守測量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細則,精心實測,科學管理,確保所有測量成果質量。施工測量前要認真熟悉設計圖紙,掌握建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教室建設教學器材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旅游工程項目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居間合同法律適用范本
- 鄂爾多斯2024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事業(yè)單位招聘1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遼源2025年吉林遼源市事業(yè)單位碩博人才專項招聘22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綿陽四川綿陽平武縣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單位從“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項目人員中招聘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綿陽四川綿陽鹽亭縣招聘社區(qū)工作者2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綿陽2025上半年四川綿陽江油市考調教師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濰坊山東濰坊壽光市營里中心衛(wèi)生院招聘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025年海南??谑旋埲A區(qū)面向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生招聘教師12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無人機飛行原理與性能理論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旅游學概論(第五版)課件 第一章 旅游學概述
- 陜西少華山森林公園管軌式滑道項目 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場地自行車講解材料
- 道路工程試驗檢測培訓課件
- 2024年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預防食物過敏
- 16學時《中醫(yī)藥膳學》教學大綱(可編輯修改文本版)
- 媒體和傳媒行業(yè)的技術培訓資料
- 中國一流大學國際傳播力及其影響因素
- 概算審核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