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曖昧性表現(xiàn)及其形成原因_第1頁
日語的曖昧性表現(xiàn)及其形成原因_第2頁
日語的曖昧性表現(xiàn)及其形成原因_第3頁
日語的曖昧性表現(xiàn)及其形成原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摘要: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日語也是如此。曖昧性即是日語語言文化的顯著特點之一。日語這種獨特的“曖昧性”表達方式滲透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濃厚的日本文化。本文試通過對日語中常見的曖昧性表現(xiàn)進行簡單分析,并簡單的闡述其形成原因。關(guān)鍵詞:曖昧性表現(xiàn) 委婉 地理背景 文化背景“曖昧”在日語中解釋為“含糊、不明確、模棱兩可”之意,因此有人稱之為“朦朧含蓄”“霧里看花”。日本人很享受這種“朦朧之美”,而這種“曖昧性”也增加了外國人學習日語的難度。正確的理解和把握這種曖昧表達,有助于更好地同日本人交流。一、日語的曖昧性表達1.1日本人在日常對話中常常使用有曖昧性的寒暄語。例如:A:。(你好,

2、要出門啊。) B:。(你好,就去那邊.。)在上述對話中,問話的一方并不是真的想知道對方去哪里,而且答話的一方也并非真想告訴對方自己去哪里,而只是回答了“我就去下那邊?!边@樣的對話在日語的日常交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對話雙方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碰面,通過這樣的問話方式既避免了雙方突然見面的尷尬,同時又表達了對對方的關(guān)切之情。此外,“和“”作為日語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寒暄語,也表現(xiàn)出了其曖昧性的特點。日本人在日常對話時總是頻繁的附和別人、不停地點頭說是,或通過使用“”來表示自己或贊同或質(zhì)疑的觀點。因為日本人認為,若在與他人交流時只是單方面的聽,會讓講話人感到不安和尷尬,也會讓對方誤以為自己沒有在認真地聽,而聽話的

3、一方若是頻頻說是,或者通過這樣的表達,既表明了自己在認真地聽,又避免講話人的尷尬。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常說的“以心伝心”的表達特點。1.2“”和“”等所表現(xiàn)出的曖昧性。首先,“”可以用作寒暄語,表示“很”“實在”的意思。人們在日常交流中,無論是感謝還是道歉時都會用“”,見到朋友高興時也用“”,而省略“”后面“”“”等內(nèi)容;其次,“”還可以與否定的表達方式相呼應,用于表達否定的感覺和判斷,譯為“不管怎么樣”。例如何回練習、上手。(雖然練習了很多次,但是怎么也說不好。)此外,“”還可以和表示推測的詞一起使用,用來表達沒有明確根據(jù)的隱約判斷,表示“總覺得”的意思。例如:見人思。(總覺得那個人好像見過。)

4、同“”一樣,“”在不同的對話語境中也有不同的含義。例如: A:。B: 。 A:中華料理味。B:、。在第一組對話中,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譯為“夠了,不需要了”,在第二組對話中“”則譯為“很好、不錯”。由此可見,“”既可以表示肯定的含義,也可以表示否定的含義。因此這種一詞多義的詞在日常對話中要通過上下文的語境、說話人的口氣揣摩其中真實的含義。1.3日語的曖昧性也體現(xiàn)在對別人進行邀請以及拒絕別人的情況下。例如: A:先生一緒食事行。(先生,一起吃飯吧) B: 、.(不好意思,我.)在日語中向別人發(fā)出邀請時(如說話者A),通常用“”這樣的否定形式來代替“”這樣的肯定形式,這是一種委婉的勸誘,避免邀請對

5、方時的生硬、不禮貌;同時,回答的一方在拒絕的時候用“”來表示一種委婉的拒絕,日本人一般不會用“”“”等形式,這在他們眼中是一種不禮貌的、沒有人情味的表達方式。因此日本人無論是在邀請還是拒絕別人時經(jīng)常會通過這種“以心伝心”的曖昧表達方式,達到不傷害他人感情的目的。二、日語中曖昧性表達的形成原因2.1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日本最早的居民大多是從亞洲等地方經(jīng)過長途跋涉最終到達這個島嶼的。苦難過去這些人渴望平靜安逸的日子,由此形成的語言也是婉轉(zhuǎn)、留有余韻的。而且,日本是單一民族,使用單一的語言,像一個統(tǒng)一封閉的大家庭。在這樣相同的背景下,彼此交流不需要每句話都表達完整、詳細就可讓對方理解。此外,日本的島國環(huán)境

6、決定了日本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頻發(fā),所以日本人都有一種危機感。彼此交流時,往往字字斟酌,句句圓滑。他們通過這種委婉、模棱的表達方式,既給自己留出足夠的退步空間保全自己,又可以和其他人和睦相處。2.2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日本人認為像樹木長葉子一樣,語言是從心底里產(chǎn)生的。因此,在日語中,語言被寫作“言葉”。這種語言文化就如同日本的茶道、花道等一樣,講究在安靜閑逸中用心體會其中的樂趣。在曖昧的語言環(huán)境中,日本人形成了敏銳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有時對方一個動作或眼神就可理解其中的真實含義。因此,“惜字如金”是對日本人準確的評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則是日本追求的最高境界。2.3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日本和我國同

7、屬于一個文化圈,儒家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日本人十分崇尚 “禮”。在日本的語言文化中,含有大量的敬語和自謙語,這表明在日本存在一定的嚴格的等級秩序。同時,日本人講究“以心伝心”,在交流中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不希望傷害別人的感情。為了避免這一系列的原因,他們通過大量的省略和含糊的詞語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就是日本給人一種處事圓滑印象的原因。由此可見,日語中寒暄語的使用、一詞多義的使用、通過委婉的勸誘和拒絕方式都體現(xiàn)出日語曖昧性的特點。這種曖昧性與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禪宗思想以及對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的吸收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日語中的曖昧性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處世態(tài)度和方式,更折射出獨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從日本文化層面理解日語曖昧性表達,能更好的了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更方便的進行交流。參考文獻魏曉陽.中日委婉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