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10古詩三首_第1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10古詩三首_第2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10古詩三首_第3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10古詩三首_第4頁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10古詩三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10.古課型講讀課文,2課時1.自主學習字詞,會寫“絡、錘、鑿、焚” 4個生字。教學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t甫古詩。默寫竹石。目標3.通過朗讀并結合插圖、借助注釋了解詩歌大意。4.了解F古詩中表達的詩人志向,學習“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教學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t甫古詩。默寫竹石。重點2.通過朗讀并結合插圖、借助注釋了解詩歌大意。教學 難點了解F古詩中表達的詩人志向,學習“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教學 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馬詩。2.通過朗讀并結合插圖、借助注釋了解詩歌大意。3.體會詩人在詩歌中寄托的渴望及立功報國的赤子之心,了解托物言 志的表達方法。教具 準備課件教學設

2、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成語導入,激發(fā)興趣?!境鍪菊n件2】一()當先()到成功老()識途千軍萬()萬()奔騰 快()加鞭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 負重不言是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象征,溫和、 易接近是善良謙遜的象征,早在遠古時代,馬就和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人喜歡以“千里馬” 喻良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馬的詩,看 T 唐朝的李賀賦予了馬怎樣的形象?!境鍪菊n趣味導入,增加課 堂吸引力。學生感觸深 受世人愛戴的馬,在李 賀的筆卜乂是如何呢? 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 入教學情境。件3-5】(板書:馬詩)二、初讀詩文,初步感知【出示課件6】給出自學要求,學 生學會運用注釋學 習

3、古詩。加深對課 文的理解,為下文 做好準備。自學要求,4分鐘1 .自由朗讀,注意節(jié)奏2 .找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與同桌討論后還 不認識的,提問。3 .朗讀后同桌相互說一說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 明白什么,在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組織好語 言快速提問,其他同學認真聽。新課教學()分鐘四、大概了解古詩。1 .學習古詩的方法。一看詩題明對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詩文解大意,四看資料悟詩情,插圖注釋也要看,反復誦讀入詩境。2 .【出示課件71簡介作者,醞釀情感。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 河南宜陽)人。他是唐朝宗室鄭王后裔,但家族 已經沒落。他才華橫溢,壯志凌云,滿腹傲氣,學

4、生初步了解古 詩之后,思考寫了哪些 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發(fā)揮自主學習的意識 去挖掘詩歌中的意味。 增強學生的詩歌鑒賞 能力。迫切地想為國家人民奉獻,但因為他的父親叫李 晉肅,“晉” “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 說他應避諱父親的名諱不舉進士,使得他終不得 登第。李賀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27歲時在郁悶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時,又不愿媚俗取寵, 因而飽受世事的嘲弄。這種情緒直接影響了他的 性格,融進了詩作使他的詩平添了一層冷艷神秘 的色彩,因而人們稱他為“詩鬼”。通過對李賀生平的閱讀你有什么感受?他像一匹怎樣的馬?3 .寫作背景?!境鍪菊n件8】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作者不得志之 時。

5、而“燕山” 一帶又是藩鎮(zhèn)肆虐為時最久,為 禍最烈的地方。本詩正是當時所寫。4 .詩文大意?!境鍪菊n件9-12大漠:廣闊無邊的大沙漠。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這里借指邊塞。鉤: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何當:什么時候才能夠。金絡腦: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說明馬具的華貴??熳撸貉杆俚嘏?,痛快地跑。清秋:金秋,天氣涼爽的秋天。五、體察詩蘊,品悟詩情。1、【出示課件13-14自讀第一句,思考4分鐘 (1)寫了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充分發(fā)揮你的調動你的所有感覺,想一想,這首詩中的景物 構成了一幅怎樣的圖畫?(景物、色彩、環(huán)境、氣氛等)大漠、沙、燕山、月;一、二句展現(xiàn)出一片富于特色的戰(zhàn)場景色。

6、(2)這是一句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環(huán)境描寫,描寫這幅悲涼肅殺戰(zhàn)場景色,也代 表有志之士報國的決心。(3)作者為什么特意描寫“大漠” “燕山”這些 地方?這對表現(xiàn)馬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呢?“大漠” “燕山”等地方,平沙如雪的疆場寒 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也是戰(zhàn)馬奔馳之 地。賞析前兩句的含義,師生共議“沙如雪” “月 似鉤”的豐富意蘊,這是一番怎樣的情景?你的 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肯 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板書:環(huán)境沙 如雪月似鉤)詩意:廣闊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鋪上了一層霜雪,燕山之上懸掛著一輪如銀鉤(兵器)的彎 月。(5)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大漠、 燕山”

7、空闊寂寥、清冷大氣的場面。師相機點撥: 這悲涼、清冷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詩人壯志未酬、 懷才不遇、異常憤懣的心境。(板書:空曠冷峻) 2、自讀第二句,思考4分鐘比較“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和“何當 金絡腦,快走踏清秋”你從中讀出了什么不同? 聯(lián)系李賀的生平,你感受到李賀怎樣的心境?(板 書:慨嘆何)(1) “金絡腦”是指什么?為什么不是鐵、木、 竹呢?(“金絡腦” “錦檐” “金鞭”統(tǒng)屬貴重 鞍具,都是象征馬受重用)(2)為什么是“踏清秋”?不是“踏春風”?有 什么情緒的差別呢?踏之中你能讀出什么?用“踩”好不好?為什么?(“踏清秋”聲調鏗鏘, 詞語搭配新奇,蓋“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 所以

8、字句的鍛煉,也是此詩藝術表現(xiàn)上不可忽略 的成功因素。)(3)你從“快走”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快 走"二字,形象地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4)讀“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是一匹怎樣的馬?(引導學生抓住“金絡腦” “快走”, 形象地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表達了詩 人怎樣的心情?(作者希望建功立業(yè)而又不被賞識 所發(fā)出的嘶鳴。)詩意:什么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 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華, 投筆從戎, 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國泰 民安獻上自己的一點力量??墒腔栌垢瘮〉某?不認同他的才華,英雄無用武之地,他無法施展

9、 自己的抱負。想到這些,詩人怎能不焦急?一一讀“何當 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想到這些,詩人怎能不憂慮?一一讀“何當 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想到這些,詩人怎能不憤慨?一一讀“何當 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板書:渴望、感慨、憤懣、矛盾借物喻人)六、題目是馬詩,卻不見一個馬字,是否離題了 ?為什么?生:因為詩人是借馬來抒發(fā)自己的壯志情懷及懷 才不遇的感嘆?!境鍪菊n件15】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情境, 體會作者想要實現(xiàn)理想的迫切心情。環(huán)境沙如雪月似鉤一一空曠冷峻板書.).內容馬詩IJ借物喻人慨嘆 何一一渴望、感慨、憤懣、矛盾課堂作業(yè)新設計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第12題。馬詩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

10、腦,快走踏清秋?!咀⑨尅裤^古代一種兵器,形似月牙。何當金絡腦意謂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1 .這是一首邊塞詩,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表達更為明顯?【答案】1 .由大漠、燕山、鉤、馬等景象可看。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何當金絡腦,快走踏 清秋”這兩句表達更為明顯。第二課時1、有感請地朗讀、背誦石灰吟竹石。教學2、借助注釋自主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人在古詩中表達的志向。目標3、分析三首古詩表達方法的共同點,學習“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教具、巾公準備課件教學設計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境鍪菊n件 16】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

11、們學了李賀的馬詩,(J分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古詩三首中的石灰吟 鐘和竹石這兩首古詩。(板書:石灰吟 竹 石)二、初步感知,理解詩意。新課教學( )分鐘(1)作者簡介【出示課件171于謙(13981457年),字廷益,號節(jié)庵,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杭州市上城區(qū))人。明 朝名臣。關B板橋( 1693-176誨),原名鄭燮,字克 柔,號理庵,又號板橋,鄭板橋一生只畫蘭、 竹、石,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 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 圖等,著有鄭板橋集。設計意圖根據(jù)上節(jié)課教授的讀詩方法,初步感 知,理解詩意,自 主學習,舉一反三。 增強詩歌鑒賞能力。(2)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學、匯報為主

12、 石灰吟【出示課件18】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 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A逐句理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保?“千錘萬鑿:指用鐵錘擊,用鋼釬鑿。千、萬: 虛詞,形容很多。若等閑:好像很平常。(詩意:經受千錘萬鑿才出深山,對待烈火焚 燒、錘煉看作很平常的事。)從不同的詩歌意向分 析不同的精神品質,從 而引出“托物言志”?!胺凵硭楣菧啿慌?,要留清白在人間?!薄胺凵硭楣恰敝甘沂褂脮r,要碎散成粉末。 渾不怕:一點也不怕。渾:全,全然。清白: 指高尚的節(jié)操。(詩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 身清白留在人世間。)B整體了解: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13、。竹石【出示課件19】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 作者是著名畫 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 畫上的一首詩。A逐句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保阂В涸谶@首詩里指的是緊緊扎根在土里。 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破巖:破裂的巖石。這句詩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決不放松,竹 根扎在破裂的山巖之中。(體會竹子堅忍不拔 的性格)“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蹦ィ赫勰??!皥詣拧保簣远◤妱?。(強調jing四聲讀音)任:任憑。爾:你。這句詩的意思是:遭受無數(shù)磨難打擊,它還是 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 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讓它屈服。B整體理解:用自己的

14、話,講一講詩歌的意思。 三、感悟詩歌,體會情感。初步感知詩歌情感:這兩首詩,分別描繪的是石灰與竹子,說 一說,石灰與竹子給你分別留下怎樣的印象?(板書:石灰竹子)石灰:開采石灰時非常艱苦,燒制石灰時 面對嚴峻的考驗。朗讀,讀出石灰的面對各種考驗泰然自若。竹子:長在高山巖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 拔,扎根艱難與頑強??磮D,感受竹子的堅強。朗讀,讀出長在巖石中的竹子在那種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再讀古詩,詩人僅僅是在贊美石灰、竹子 嗎?用上咱們上節(jié)課學會的方法,聯(lián)系作者寫 詩時的時代背景,聯(lián)系作者生平,小組討論, 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匯報。石灰吟:抓“粉身碎骨渾不

15、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來感受。重點體會“清白”,這個“清白”到 底指什么?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是拿石灰自喻。說 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 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達出作者不怕犧 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潔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于 謙就是這樣,到死也不向惡勢力低頭,實踐了 他的誓言。(板書:不怕犧牲)教師小結:這就叫做“托物言志”。(板 書:托物言志)石灰與詩人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朗讀,把詩中“物”的形象與所蘊含的精 神融合起來,讀出作者的情感。竹石呢?匯報: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認識到:A.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 詩人的情感。作者借贊美巖竹的堅定、頑強, 說明做人要有骨

16、氣,不能隨風倒。(板書:要 有骨氣)朗讀,讀出這做人的道理。B.再聯(lián)系詩人的時代背景,我們也能看到詩 人自己對當時黑暗、污穢的社會不妥協(xié)的斗爭 意志和高尚節(jié)操。朗讀,讀出詩人所言的志向。四、總結方法,深華主題。1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古詩,具有什么特課堂小結 及拓展延 伸( )分鐘點?(托物言志)在學古詩時,我們一方面要從字面上理解古 詩表面的意思,還要結合作者生平與時代背景 來看詩隱含的意思。這種方法你學會了嗎? 2.背誦這三首古詩。板書 內容石灰吟石灰不怕犧牲、托物百志竹石竹子要有骨氣課堂作業(yè)新設計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第13題。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

17、,任爾東西南北風.(1) 解釋重點字詞。咬:堅勁:任:(2)這首詩寫的是生長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B 深山里 C 破巖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兩句詩中的“咬” “立”這兩個動詞,運 用得很好。請你談談好在哪里?(4)結合課文說說這首詩的寫法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形象?【答案】(1)緊緊扎根在土里;堅定強勁;任憑(2) C(3)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很形象。寫出了竹子不屈不撓,剛毅頑強的性格。(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不向惡勢力低頭,鐵骨錚錚的形象。教學反思古詩三首是詠物言志詩,通過所寫的事物抒發(fā)了作者做一個高尚正 直的人的堅定志向。教學過程中遵循“整體感知一

18、知人識文一分析品味一理 解共鳴”的古詩教學程序,通過一個個層層推進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緊緊 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來推進課堂,放手給學生思考、討論,教學秩序井 然,教學收效良好。但學生真正能感悟到作者心境,為什么?在教學中,我 是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這首詩的感情的。1、抓住詩眼,挖掘詩的內涵。 教學中要抓住重點詞句,圍繞重點詞句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2、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古詩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現(xiàn)得比較含蓄。教學時, 必須啟發(fā)學生逐句逐段地進入詩中所描寫的意象中去感受,去體味詩人的思 想感情。3、反復吟詠,從感性意象到達理性領悟?!皶x百遍,其義自見”,學習古詩必須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

19、認識過程。 首先要使學生對詩歌充分感知, 通過誦讀,在頭腦中想象,逐步形成詩歌所表達的整體形象。4、注重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能夠自學簡單的古詩。5、從本節(jié)課來看,總體效果還可.以,可以說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備課素材托物言志詩的鑒賞知識儲備1 、概念: 托物言志詩是一種以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如景物、器物、動物或植物等為描寫對象, 抒發(fā)作者思想感情, 寄寓作者襟懷抱負等為主要內容的詩歌。它將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寫中。2、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形態(tài)、 色澤、 所處環(huán)境等)著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

20、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zhèn)?不即不離。情感 或發(fā)其志士之悲、君國之憂,或寫其懷才不遇的感受。常用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 寄情于物、 借物喻人、 比喻、 象征、 擬人、 對比、比興、聯(lián)想和想像等。3、分類( 1 ) 描摹情態(tài)類這類詠物詩只是對物象情態(tài)進行生動的描摹, 從而抒發(fā)作者對物象的喜愛之情。如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辟R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保?2 ) 托物言志類這類詠物詩表面上看好像寫的都是具體的物象, 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是運用象征手法通過寫具體的“物”

21、,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與抱負。 讓我們先來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課后作業(yè)基礎積累大鞏固1 .根據(jù)語境,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 一群小燕(ymy m)子飛過燕(ym y m)山山脈,飛向夢想起航的地方。(2)戰(zhàn)士們鍛煉起來勁(j in j ing)頭十足,將來一定是一支勁 (j in j ing)旅2 .比一比,組成詞語。絡()捶(洛()錘(3 .給下面的詩句選擇正確的修辭手法。A.擬人 B.比喻 C.夸張 D.排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2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4 .品讀詩句,完成后面的練習?!昂萎斀鸾j腦,快走踏清秋。(1) “何當”的意思是()。A.何時將要B. 什么時候C. 當時(2)這兩句詩中的“ ”表達了作者無限的企盼之情?!?"象征受 到了重用,“ ”形象地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3)由“千磨萬擊”想到了成語 。(4)詩句的意思是(5)詩句贊美竹子 的精神品格。A.無私奉獻 B. 堅韌頑強 C.硬骨頭5 .比較閱讀古詩,選擇恰當?shù)脑娋涮羁?。馬詩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詩都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和遠大的志向。但表達 的情感卻又不同。表現(xiàn)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詩句是 ;表現(xiàn)詩人在困難和打擊面前毫不 動搖的詩句是;表現(xiàn)詩人堅守高潔情操的詩句是。A.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B.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C.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6 .誦讀古詩,理解詩意,回答問題。石灰吟,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1)把詩句補充完整。這首詩的作者是(朝代)詩人(2)詩句中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若:好像B. 等閑:平常 C. 渾:渾濁(3)詩句 寫出了石灰的特點。(4)這首詩吟的是石灰,表達的是作者怎樣的志向?請用一個四字詞語說明這種寫法(5)在括號內選擇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將句子銜接起來() 千錘萬鑿,()烈火焚身,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