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聲音的特性_第1頁
13-1聲音的特性_第2頁
13-1聲音的特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1.3聲音的特性年級八上學科物理班級姓名自學導航:學習目標:了解聲音的特性;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樂音的音色不同。學習重點難點: 掌握聲音的三種特性及其影響因素;區(qū)分聲音的三種特性自學自測:1、我們唱歌時有時會覺得:特別高的調唱不上去,或很低的調唱不出來。我們音樂課本上的“1、2、3、4、5、6、7”,這些都指的是聲音的高低,叫 。2、 叫頻率,描述物體振動的 ,單位是 ,符號 。 3、“請不要高聲喧嘩”,“聲音大點,我聽不見”這些指的是聲音的強弱,叫 。4、振幅描述物體振動的 。人耳的聽覺范圍是 ,超聲波的頻率是 ,次聲波的頻率是 。

2、5、聽音樂時,我們不用看就可以知道演奏的是哪種樂器,這是因為各種樂器的 探究學習:1、 音調的高低跟什么因素有關呢?鋼尺實驗兩次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音調的高低與 有關,關系是 音調越高, 音調越低。頻率:2、 響度的強弱跟什么因素有關呢?鋼尺實驗 兩次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結論:響度的強弱與 有關,關系是 響度越強, 響度越弱。3、 聲音的音色跟什么因素有關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是根據(jù)聲音的 特征來辨別其人的聲音;音色是由發(fā)聲體的 和 決定的。反饋練習:1、“震耳欲聾”反映了聲音的 很大;“聲音刺耳”反映了聲音的_很高;我們能

3、夠分辨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_不同2、如果唱歌時有人說“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 ;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是 3、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劃得快時,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_,這說明音調跟發(fā)聲體的_有關4、音調是由發(fā)聲體的_決定的,_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跟發(fā)聲體的_有關系,_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跟距離發(fā)聲體的_有關5、開大收音機的音量旋鈕是為了( )A.增大聲音的響度B.提高聲音的音調C.改善聲音的音色D.減小噪音6、比較牛和蚊子的叫聲,_的叫聲音調高,_的叫聲響度大.7、男低音歌

4、手獨唱時由女高音歌手輕聲伴唱,下面對二人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男聲”音調低、響度?。弧芭暋币粽{高、響度大B.“男聲”音調高、響度大;“女聲”音調低、響度小C.“男聲”音調高、響度小;“女聲”音調低、響度大D.“男聲”音調低、響度大;“女聲”音調高、響度小8、在接聽熟人的電話時,從聲音的特點上,容易辨別對方是誰,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音調不同 B.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頻率不同C.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響度不同 D.不同的人說話時,聲音的音色不同9.人們在挑選瓷器時,總是要輕輕地敲敲聽聽,以此來判斷瓷器的好壞.這是利用聲音的哪個特性來分辨的? 總結:我們這一節(jié)學習了 延伸遷移:1、張平同學學了“聲學”知識后做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小實驗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細繩繞一個定滑輪連著一個小盤,在小盤中逐漸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幣,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彈出不同的聲音解釋:(1)這些聲音主要區(qū)別是_不同;(2)聲音有這些區(qū)別的原因是_2、 判斷下列語句反映了聲音的哪個特性。(寫到語句下面對應空白處)震耳欲聾、甕聲甕氣、聞其聲知其人、脆如銀鈴、男高音、響鼓還需重槌敲引亢高歌、尖聲細嗓、細聲細語、輕聲伴唱學后反思: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