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考化學綜合題的綜合中考真題分類匯總及詳細答案_第1頁
全國中考化學綜合題的綜合中考真題分類匯總及詳細答案_第2頁
全國中考化學綜合題的綜合中考真題分類匯總及詳細答案_第3頁
全國中考化學綜合題的綜合中考真題分類匯總及詳細答案_第4頁
全國中考化學綜合題的綜合中考真題分類匯總及詳細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學綜合題1.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溶解度g(1) LC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2) t1C時,完全溶解5g丙物質至少需要水go(3) 12c時,將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和”或不飽和”),可以用圖中點(填“a”fb”“C”表示。溶液(填飽(4)將甲、丙的飽和溶液從12c降溫到t1C,對所得溶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都是飽和溶液B溶劑質量:甲丙C析出固體質量:甲丙D溶質質量分數:甲=丙【答案】乙甲二丙25不飽和bABD【解析】【詳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1C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

2、關系是:乙甲=丙;(2)t1C時,丙物質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質20g,所以完全溶解5g丙物質至少需要25g水;(3)t2c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質50g,所以將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不飽和溶液,可以用圖中b點表示;(4)A、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其飽和溶液降溫變?yōu)椴伙柡腿芤?,錯誤;B、降溫后兩溶液中水的質量不變,與降溫前相等,由于沒有明確原飽和溶液的質量,所以無法比較其中水的質量,錯誤;C、由于降溫后甲有固體析出,而丙無固體析出,正確;D、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C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質質量分數與降溫前相

3、等,甲降溫后是t1C時的飽和溶液,而t1C時甲的溶解度大于12c時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質質量分數甲丙,錯誤。故選ABD。2.已知NaHCQ在270c時完全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而NazCQ受熱不分解?,F(xiàn)有某工廠生產出的一批NaHCO3產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測定該產品中NaHCQ的質量分數,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方案一:樣品笆空鳥測定生成CQ的質量。(1)NaHC。俗稱,本實驗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C中盛放的物質是BCDL(2)若無裝置E,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定樣品中NaHCQ的質量分數。(3)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不能將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

4、改為稀鹽酸的原因是O方案二:樣品加熱.測定剩余固體質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取一只潔凈的田竭,稱得質量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樣品,稱得總質量為41.2克;加熱盛有樣品的增竭;將增期充分冷卻,稱量增期和剩余固體的質量;多次重復步驟和至恒重,稱得增竭和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35.0克。(4)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寫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6)根據題意,計算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為。(請寫出計算過程)【答案】小蘇打濃硫酸不能鹽酸具有寸i發(fā)性,D中的堿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Q,還會吸收揮發(fā)出來的HCl氣體,使測定結果偏大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2N

5、aHCC3ANa2CQ+H2O+CQT84%【解析】(1)根據NaHCQ俗稱為小蘇打解答,根據堿石灰會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2)根據E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進入D解答;(3)根據堿石灰是堿性干燥劑,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進行分析;(4)根據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進行分析;(5)根據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寫出NaHCC3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解答;(6)根據實驗過程中減少的質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行分析。(1)NaHCC3俗稱為小蘇打;堿石灰會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實驗在用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之前,需要將氣體干燥,C中盛放的物質是濃硫酸;(2)E的作

6、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進入D,否則,若無裝置E,在其他操作正確的情況下,不能準確測定樣品中NaHCC3的質量分數;(3)堿石灰是堿性干燥劑,鹽酸具有揮發(fā)性,D中的堿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6,還會吸收揮發(fā)出來的HCl氣體,使測定結果偏大;(4)實驗時需要重復“加熱、冷卻、稱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5)NaHCQ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C3八Na2CQ+H2O+CQT;(6)實驗過程中減少的質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固體減少質量為41.2g-35g=6.2g;設樣品中含有碳酸氫鈉為x。2NaHCQ卜Na2CQ+H2O+CQT固體減少16862x6.2g16862x6.2

7、gx=16.8g樣品中碳酸氫鈉為41.2g-21.2g=20g16.8g所以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X100%=84%20g答:樣品中NaHC6的質量分數為84%。3.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除NaCl外,還含有MgCl2、CaC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以下是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粗土卜溶解拓BaCb.6為掃濾皿過量過量過量濾液HCI-募發(fā).結晶、烘毛蚌卦一一4相近L(1)在第步粗鹽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攪拌,作用是(2)第步“過濾”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Q、Mg(OH)2、(填化學式)。(3)在第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的試劑不能用KOH代替NaOH,

8、理由是。(4)在利用粗鹽制備精鹽過程的第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5)實驗所得精鹽的質量大于粗鹽中NaCl的質量,原因是。(6)某品牌純堿中含有雜質NaCl,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研究:稱取12g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并繪制出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放出氣體質量的關系如圖。073加入精鹽酸的質量g純堿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CQ的質量為g計算當鹽酸與純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答案】加速溶解CaCOBaCO引入了新的雜質KCl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氯化鈉4.4g16.3%【解析】本題考查了氯化鈉與粗鹽提純,酸、堿、鹽的

9、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綜合性較強,認真審題,理清反應過程是解題的關鍵。(1)在第步粗鹽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攪拌,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2)第步中氯化銀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氯化鈉,第步中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第步中碳酸鈉與過量的氯化鋼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第步“過濾”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Q、Mg(OH)2、CaCO、BaCQ;(3)氫氧化鉀會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鉀,氯化鉀對氯化鈉來說就是雜質。在第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的試劑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會

10、帶入新的雜質氯化鉀;(4)在第、步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在利用粗鹽制備精鹽過程的第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5)在第步中均有氯化鈉生成。在實驗所得精鹽的質量大于粗鹽中NaCl的質量,原因是反應生成了氯化鈉。(1)純堿恰好完全反應時,11.7g(12g10.6g)12g73g4.4g16.3%。(6)根據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放出氣體質量的關系圖,可知生成CO2的質量為4.4g,(2)設:碳酸鈉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質量為V,Na2CQ+2HCL2NaCl+H2O+CQT,10611744xy4.4g106x117y=,=444.4g444.4gx=10.6g

11、,y=11.7g,當鹽酸與純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X100%=16.3%答:當鹽酸與純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4.酸、堿、鹽是幾類重要的化合物,他們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1)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生成。(2)某化學小組進行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實驗:將鹽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實驗無明顯現(xiàn)象。取反應后的部分溶液加熱、蒸干、得到白色固體。以下是探究白色固體成分的實驗,已知CaC2溶液呈中性。請?zhí)顚懴卤恚簩嶒灢僮鳒y定結果白色固體成分用pH試紙測定反應后溶液的酸堿度,操作方法是pH7CaC2實驗反思:無明顯現(xiàn)象的中和反應可借助酸

12、堿指示劑判斷反應終點。(3)粗鹽提純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CaC2、Na2SO4等雜質。某同學設計了除去三種可溶性雜質的實驗方案:先將固體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fā)結晶。請回答:溶解、過濾和蒸發(fā)操作中都用到一種玻璃儀器是?該儀器在蒸發(fā)操作中的作用是?加入Na2CQ溶液的目的是?以上方案還需完善,請說明原因并加以補充。(4)工業(yè)上常用NaOH溶液處理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I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I2O3+2NaOH=2NaAlO2+H2O(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若用160kgNaOH配制的溶液恰好能處理340

13、kg鋁土礦,最終得到1004kgNaAlO2溶液。計算:該鋁土礦中A12。的質量分數【答案】水用潔凈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CaC2、Ca(OH)2pH=7玻璃棒攪拌,使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除去溶液中的鈣、鋼離子經過濾后的溶液中還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等雜質,呈堿性60%【解析】【詳解】(1)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2)用pH試紙測定反應后溶液的酸堿度是pH7,說明是氫氧化鈣剩余,因此白色固體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鈣和剩余的氫氧化鈣;因為白色固體是氯化鈣,已知CaC2溶液呈中性,所以pH=7;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試紙上,

14、把試紙顯布的顏色與標準比色K比較CaCl2、Ca(OH2pH=7(3)溶解、過濾和蒸發(fā)操作中共同需要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蒸發(fā)操作中的作用是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滴飛濺;加入過量的BaCl2可以除去硫酸鈉雜質,NaOHT以除去氯化鎂雜質,加入NaCO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鈣雜質及過量的氯化鋼試劑分別產生碳酸鈣沉淀和碳酸根沉淀;由于在操作過程中加入的試劑是過量,因此過濾后的濾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鈉外,還含有過量的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應該在濾液中加入適量的鹽酸再進行蒸發(fā)操作;(4)設AI2O3的質量為xAl2O3+2NaOH=2NaAlO2+H2O10280x160kg102_80x160kgx=204

15、kg一、,204kg鋁土礦中A12O3的質量分數X100%=60%340kg答:(1)鋁土礦中A12O3的質量分數60%。故答案為:(1)水;(2)用潔凈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CaC2、Ca(OH)2;pH=7;(3)玻璃棒;攪拌,使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除去溶液中的鈣、鋼離子經過濾后的溶液中還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等雜質,呈堿性,因此,還需加入適量稀鹽酸,從而把過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除去,調節(jié)溶液的pH=7;(4)60%。5.二氧化硫(SO2)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添加少量SO2,可防止其變質,但須嚴格控制用量,我國葡萄酒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S

16、Q的含量(250mg/L。(1)SQ作為食品添加劑須嚴格控制用量的原因是。(2)為檢測某國產葡萄酒中SQ的含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進行如下實驗:步驟l取100mL該葡萄酒于錐形瓶中,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H2O2溶液,將SC2完全轉化成硫酸。步驟2向錐形瓶中滴加指示劑(這種指示劑在pH7的溶液中顯綠色),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測得錐形瓶中硫酸的質量為14.7mg0步驟2中,滴入指示劑后溶液呈色。向10g30%的H2O2溶液中加入g水,可稀釋為10%的H2O2溶液。通過計算判斷該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敬鸢浮縎O2有一定的毒性紫20是【解析】【詳解】(1)SQ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所以

17、SQ作為食品添加劑須嚴格控制用量,故填SQ有一定的毒性。(2)由步驟1、2可知,H2O2溶液將葡萄酒中的SQ完全轉化成硫酸,且指示劑在pH7的溶液中顯紫色,所以步驟2中,滴入指示劑后溶液呈紫色,故填紫。設加入水的質量為x,10gx30%=(10g+x)X10%x=20g,故填20。解:設100mL該葡萄7W中的SQ的質量為xH2O2+SO2=H2sO4649814.7mg64:98=x:14.7mgx=9.6mg1L該葡萄7W中的SO2的質量為9.6mg/100mLX1000mL=96mg250mg,所以該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國家標準,故填是。6.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科學,我們一般從物質的

18、存在、性質、制備、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種物質或一類物質。以金屬為例,請你參與其中回答相關問題:(1)認識金屬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數金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號,下同);A.鋁土礦(主要成分A12O3)B.鉀長石(主要成分KA1S3O8)C.赤鐵礦(主要成分Fe2O3)D.磁鐵礦(主要成分Fe3O4)(2)探究金屬性質:金屬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化學性質活潑。圖1為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圖2是金屬化學性質網絡圖。氧氣鐵絲甲Z圖1圖2稀玲,0籀港CW6溶液稀出904溶液FWCU溶凝 圖1甲中反應現(xiàn)象是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圖1只有乙中不反應,能得出三

19、種金屬活動性及它們和氫元素的位置關系,由強到弱的順序是(填元素符號); 依據圖1完成金屬性質網絡,圖2中的A屬于(填物質類(3)認識金屬的制備:工業(yè)上常采用還原法、置換法、電解法制備金屬。用一氧化碳還原赤鐵礦冶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金屬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導電性的是A.鐵鍋B.銅導線C鋁箔D.黃金飾品合金性能優(yōu)于單一金屬,因而被廣泛應用。焊錫(主要含錫、鉛)與其組成金屬相比具有的特性,可用于焊接電子元件;金屬是一種有限資源,需要保護和回收利用。黃銅(銅鋅合金)用作彈殼的制造?,F(xiàn)有一批使用過的,銹跡斑斑的彈殼,處理這批彈殼可以制得硫酸鋅和銅,其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20、收集資料)彈殼上的銹主要為CU2(OH)2CQ,能與稀硫酸反應得到硫酸銅溶液;彈殼中其他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a.寫出彈殼上的銹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固體D為。【答案】AC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CuSO=FeSQ+Cu鋁、鐵、高溫(氫)、銅鹽3CO+FeO3=2Fe+3CC2B熔點較低Cu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鋅和銅的混合物【解析】【分析】【詳解】(1)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鋁、氧化鐵、四氧化三鐵均屬于氧化物,KA1S3O8由四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故選ACD。(2)甲中實驗為鐵絲在氧氣

21、中燃燒,故實驗現(xiàn)象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丙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FeSQ+Cuo戊中反應,說明鋁的活動性大于鐵,丁中反應,可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氫;丙中反應,可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銅;乙中不反應,可說明銅的活動性小于氫;故實驗說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鋁、鐵、(氫)、銅。金屬還可與某些鹽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故其類別為鹽。(3)一氧化碳與氧化鐵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高溫3CO+FeO32Fe+3CC2o(4)銅導線利用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故選Bo焊錫的熔點較低,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焊接電子元件。a、彈殼上的銹為Cu(O

22、H)2CO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b、彈殼的成分為銅鋅合金,加入稀硫酸時鋅可反應生成硫酸鋅;而銅不反應(固體C);溶液A的成分為硫酸鋅與硫酸銅Cu(OH)2CQ與硫酸反應生成,其中加入過量的鋅,與硫酸銅生成銅和硫酸鋅;鋅過量,故體D為鋅和銅的混合物。7.金屬鉆(Co)在國防工業(yè)中有重要應用。某礦石中含鉆的氧化物(CoO、C02O3)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鉆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條件。寫出下列化合物中Co元素的化合價:CoO,CO2O3。(2)酸浸時鉆的氧化物發(fā)生如下反應:反應ICoO+

23、H2SQ=CoSQ+H2O反應n2Cc2O3+4H2SC4=4CoSQ+O2T+4H2O反應mCQO3+2H2SQ+Na2SQ=2CoSQ+2H2O+Na2SQ反應后溶液中含鉆元素的微粒是(填化學符號)已知反應前礦石中CoO的質量為ag,Co2O3的質量為bg,則理論上可以生成CoSQg(用含a、b的式子表示)(3)為探究最佳提取條件,將礦石在一定條件下酸浸4小時,測量鉆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數據如下:編R礦石用量(g)硫酸用量(g)Na2SC3Mt(g)溫度(C)鉆元素浸出率()185.7112.6208556.39285.716.3108549.98385.716.3106543.33485.7

24、16.310.436573.95585.716.310.866574.77本實驗研究了哪些因素對鉆元素浸出率的影響根據上表數據,其他條件不變工業(yè)生產中米用實驗【答案】+2+3C(2+155【解析】【分析】,溫度升高,鉆兀素的浸出率(填編號)的提取條件更合理。X(a/7583b/硫酸用量、亞硫酸鈉用量、溫度增大4(1)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衔镏醒踉氐幕蟽r為-2價,CoO中Co為+2價,CO2O3中Co為+3價;(2)和上述方程式可知,反應后鉆元素以CoSQ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含鉆元素的微粒是Co2+;設CoO生成CoSQ的質量為x,CQO3生成CoS

25、Q的質量為y,CoO+H2SQ=CoSQ+H2O75155agx7ag=166/xx=155xag+752Co2O3+4H2SO=4CoSQ+O2T+4H2O332155X4bgy33bg=155加y=155X4Xbg+332則理論上可以生成CoSQ的質量為:155x(a/75+83);(3)a表格中數據可知,對鉆元素浸出率產生影響的因素有硫酸用量、亞硫酸鈉用量、溫度;根據上表數據,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鉆元素的浸出率增大;工業(yè)生產中應采用實驗4的方案,雖然實驗5的方案中鉆元素浸出率最高,但考慮到實驗4中亞硫酸鈉的使用量接近實驗5方案中的一半,綜合考慮選擇實驗4的方案。8.如圖為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備、收集和性質的實驗裝置,據圖回答。ABCDEF(1)指出B裝置中標號儀器名稱:。(2)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C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