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評定-肌力評定_第1頁
康復評定-肌力評定_第2頁
康復評定-肌力評定_第3頁
康復評定-肌力評定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肌力評定適應證:骨科傷病患者:截肢、骨折、關節(jié)炎、手外傷、燒傷等原發(fā)性肌?。杭≡葱怨δ軗p害和關節(jié)源性肌萎縮下運動神經元損傷:確定神經損害范圍及程度(周圍神經損傷、多發(fā)性神經炎、脊髓損傷等)握力、腹背肌肌力測試等作為評價體質強弱的一般性指標禁忌證:局部炎癥、關節(jié)腔積液、關節(jié)不穩(wěn)、急性扭傷局部劇烈疼痛嚴重的心臟病或高血壓常用方法:徒手肌力檢查(manualmuscletest,MMT)器械測試:等速運動測試儀、背力計、握力計、捏力計MMT一般原則:檢查的是動作的主動肌和協(xié)同肌熟練的解剖學、運動學基礎知識檢查一塊肌肉或一組肌群的隨意收縮,不適用于CNS損傷的患者檢查方法:被檢查的體位:原則為肢體運動

2、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除重力的體位,舒適、穩(wěn)定、運動無障礙;被檢查肌肉應處于關節(jié)全伸展位固定:固定被檢查肌肉的起點(被檢查者自身體重、檢查者、器械等)肌力評級依據(jù):外加阻力大?。ㄗ枇Φ姆较?、部位、大小、時機)重力作用有無肌肉或肌腱的收縮分級評估標準5能抗阻力作全范圍活動,與正常肌肉相同5-能抗5級相同的阻力,活動范圍V100%>50%4+活動初中期能對抗4級相同阻力,末期對抗5級的阻力4能對抗輕度阻力全范圍活動4-能對抗與4級相同阻力,活動范圍V100%>50%3+與4-只是阻力大小的區(qū)別3能抗重力全范圍活動3-能抗重力,活動范圍V100%>50%2+能抗重力,活動范圍V

3、50%2去除重力全范圍活動2-去除重力活動范圍50%1+去除重力活動范圍V50%1可觸及肌肉收縮,但不能引起關節(jié)運動檢查步驟:向患者解釋檢查目的和步驟確定與被檢查肌肉相關的AROM和PROM確定被檢查者的體位,固定被檢查肢體近端講解動作,檢查前讓患者實際操練體會一次肌力檢查與評級(從主動完成動作開始)記錄檢查結果MMT的注意事項:選定合適的測試時機,在運動后、疲勞時或飽餐后不宜做MMT評估。測試前向患者做好說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積極配合,并做簡單的預試活動。采取正確的測13t姿勢,對3級以下不能抗重力者,測試時應將被測肢體置于去除重力體位測試時應做左右兩側對比,尤其在4級和5級肌力難以鑒別時,

4、更應做健側對比觀察。(先做健側)測試動作應標準化,方向正確,近端肢體應固定于適當姿位,防止替代動作。若受測肌肉伴有痙攣或攣縮時,應做標記,痙攣以S(spasm宸示,攣縮以C(contracture)表示,嚴重者可標記SS或CG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所致的痙攣性癱瘓不宜做MMT檢查,否則結果不準確。對4級以上肌力的受檢肌肉,在檢查時所施加的阻力應為持續(xù)性,且施加力的方向要與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阻力因人、因部位而異重復檢查同一塊肌肉的最大收縮力量時前后間隔2分鐘為宜肌力檢查時應注意患者的禁忌證,如持續(xù)的等長收縮可使血壓升高,持續(xù)的憋氣使勁可使心臟的活動負擔加重,故對患有明顯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患者應忌用該檢

5、查。身體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檢查方法肌群主動肌副動肌活動范圍檢查體位檢查方法頸屈肌胸鎖乳突肌頭長肌、頸長肌、斜角肌035°(45°)仰臥位一手固定胸廓下部,另一手兩手指在前額施加阻力頸伸肌斜方肌、頭最長肌、頸棘肌多裂肌、大直肌、小直肌030°俯臥位r®于被檢查者頭后部向下方施加阻力,另,手置于卜頜給予保護軀干屈肌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080°仰臥位固定被檢查者雙下肢軀干伸肌舐棘肌半棘肌、多裂肌025°俯臥位,雙手在頭后交叉令被檢查者將胸廓盡量抬起軀干旋轉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背闊肌045°仰臥位,雙手在頭后部交叉令被檢查者右肘向

6、左膝運動骨盆上提肌腰方肌、腰骼肋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立位一側骨盆上提時該側足可完全離開地面仰臥位被檢查者雙手扶治療床,檢查者雙手握被檢查者雙踝,將下肢向下方拉肩胛前伸肌前鋸肌胸大肌0-38°仰臥位,肩前屈90。,肘關節(jié)伸直令被檢查者前伸肩胛,檢查者一手置于肘關節(jié)向相反方向施加阻力肩胛上提肌肩胛上提肌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1020cm坐位(5-3級);俯臥位(2-0級)令被檢查者盡力上提肩胛骨并保持,檢查者雙手置于肩上向下施加阻力肩胛內收肌斜方肌中部、大菱形肌小菱形肌、背闊肌15cm俯臥位,坐位俯臥,上肢外展90。并外旋,肘屈曲90。,檢查者固定其胸廓并令其完成肩胛骨內收,同時

7、對肩胛內側施加阻力肩胛下降肌斜方肌下部背闊肌、胸大肌、胸小肌1012cm俯臥位,被檢上肢于頭上約145°外展令被檢查者上肢抬起離開床向,檢查者手置于肩胛上角向外上方施加阻力肩關節(jié)屈肌二角肌前部、喙肱肌胸大肌、肱二頭肌0180°坐位(5-2級),仰臥位(1-0級),上肢自然下垂,肘輕度屈曲,前臂旋前檢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肩關節(jié)伸肌背闊肌、三角肌后部肱三頭肌、小圓肌060°坐位(5-2級),俯臥位(1-0級),上肢內收內旋完成肩關節(jié)后伸檢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肩關節(jié)外展肌三角肌中部、岡上肌前鋸肌0180°

8、坐位(5-3級),仰臥位(2-0級),上肢自然下垂,肘輕度屈曲檢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肩關水平外展肌三角肌岡卜肌、小圓肌90130°俯臥位(5-3級),坐位(2-0級),肩外展,上臂置于床面,前臂垂于床沿檢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于肘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肩關水平內收肌胸大肌三角肌90130°仰臥位(5-3級),坐位(2-0級),肩外展,肘屈曲90°檢查者一手固定其軀干,另一手在肘關節(jié)內側施加阻力肩關節(jié)內旋肌肩胛下肌、背闊肌、大圓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070°俯臥位,上臂90。外展置于床面,前臂自然下垂于床沿檢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

9、一手握其腕關節(jié)近端并施加阻力肩關節(jié)外旋肌岡卜肌、小圓肌三角肌后部090°俯臥位,肩外展90。,上臂置于床面,前臂自然卜垂于床沿檢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握其腕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肘關節(jié)屈肌肱二頭肌、肱肌、肱撓肌0150°坐位(5-3級),仰臥位(2-0級),雙上肢自然下垂于體側檢查者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月寸關節(jié)伸肌肱三頭肌肘肌0150°俯臥位(5-3級),坐位(2-0級),肩屈曲90。,肘關節(jié)屈曲檢查者固定其上臂,于其腕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前臂旋后肌肱二頭肌、旋后肌肱撓肌080°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體側,肘屈曲90°,前臂旋前

10、檢查者一手托住其肘關節(jié),另一手于前臂遠端橫骨背側、尺骨掌側施加阻力前臂旋前肌旋前圓肌、旋前方肌橫側腕屈肌080°坐位,雙上肢自然下垂于體側,肘屈曲90。,前臂旋后檢查者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前臂遠端橫骨掌側、尺骨背側施加阻力腕關節(jié)屈肌撓側腕屈肌、尺側腕屈肌副動?。赫崎L肌掌長肌080°坐位或臥位,前臂旋后檢查者一手支托其前臂遠端,另T于第2或5掌骨底部,向背側施加阻力腕關節(jié)伸肌橫側腕長伸肌、撓側腕短伸肌、尺側腕伸肌070°坐位或臥位,前臂旋前檢查者支托其前臂,另一手在手背側向掌側施加阻力雕關節(jié)屈肌腰大肌、骼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0120°坐位(5-

11、3級),側臥位(2級),仰臥位(1-0級)檢查者一手固定其骨盆,另一手在膝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雕關節(jié)伸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長頭0-20°俯臥位(5-3級、1-0級),側臥位(2級)檢查者在其膝美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雕關節(jié)外展肌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臀大肌0-45°側臥位(5-3級),仰臥位(2-0級)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膝關節(jié)近端向下施加阻力雕關節(jié)屈曲位外展肌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臀小肌側臥位(5-3級),坐位(2-0級)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其膝關節(jié)近端施加阻力髓關節(jié)內收肌大收肌、短收肌、長收肌、恥骨肌、股薄肌0-30°側臥位(5-3級),仰臥

12、位(2-0級)檢查者一手托起其上方腿,另一手在被檢側膝關節(jié)內側近端施加阻力雕關節(jié)外旋肌閉孔內外肌、梨狀肌、臀大肌縫匠肌、股二頭肌長頭0-45°坐位(5-3級),仰臥位(2-0級),雙小腿下垂,雙手握住床面檢查者一手按壓大腿遠端外側向內側對抗,另一手在踝關節(jié)上方向外側施加阻力髓關節(jié)內旋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臀中肌、半腱肌、半膜肌0-45°坐位(5-3級),仰臥位(2-0級)檢查者一手固定大腿遠端內側面并向外側面施加阻力,另一手握踝關節(jié)上方外側向內側施加阻力膝關節(jié)屈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股薄肌、腓腸肌0135°俯臥位(5-3級、1-0級),側臥位(2級)檢查者一手固定大腿后面,另一手置于踝關節(jié)施加阻力膝關節(jié)伸肌股四頭肌0135°坐位(5-3級),側臥位(2級),仰臥位(1-0級)檢查者一手在踝關節(jié)施加阻力踝關節(jié)跖屈肌腓腸肌、比目魚肌脛骨后肌、腓骨長短肌、跖肌045°立位(5-3級),俯臥位(2-0級),單腿站立,膝關節(jié)伸直,足尖著地反復踮起腳后跟(次數(shù))踝關節(jié)背伸肌脛骨前肌020°坐位或仰臥位檢查者一手握其小腿后側,另一手在足背部向足底施加阻力踝關節(jié)內翻肌脛骨后肌腓腸肌內側頭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