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電氣設計基礎接地做法_第1頁
建筑電氣設計基礎接地做法_第2頁
建筑電氣設計基礎接地做法_第3頁
建筑電氣設計基礎接地做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筏板或箱形基礎為利于保證施工圖質量和便于全國同行間進行交流,民用建筑工程電氣施工圖設計深度圖樣04DX003為國內(nèi)民用建筑工程建筑電氣施工圖的編制提供了示范畫法,第13、41頁和第68頁對利用此種類型基礎內(nèi)鋼筋網(wǎng)作接地體作了示范性設計說明。13頁接地體施工設計說明:接地極為建筑物基礎底梁上的上下兩層鋼筋中的兩根主筋通長焊接形成的基礎接地網(wǎng)。41頁接地體作法:接地極為基礎底板軸線上的上下兩層主筋中的兩根通長焊接形成的基礎接地網(wǎng)。第68頁接地體作法:利用建筑物基礎作接地體,將基礎底板上下兩層主筋沿建筑物外圈焊接成環(huán)行,并將主軸線上的基礎梁及結構地板上下兩層主筋相互焊接成網(wǎng)作接地體。以上三種接地體

2、作法都對該類型基礎體具體利用基礎中哪些鋼筋,如何連接作了明確具體的說明。其共同點是利用了基礎內(nèi)上下兩層鋼筋中的兩根主筋,即使基礎中單根主筋直徑達不到10mm,兩根主筋通長及相互焊接既滿足了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第3.3.5條第四款或3.4.3條第一款要求,又提高了連接的可靠性。其作法應該成為建筑電氣設計人員進行接地體設計效仿的樣板,不應棄之不顧。設計中具體利用的鋼筋基礎名稱應與該工程結構設計相統(tǒng)一,以方便施工。2獨立基礎對于獨立基礎,則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這種情況取決于柱網(wǎng)間距,當柱網(wǎng)間距在6m以內(nèi)時,基礎底部一般為34的方形或矩形獨立基礎或承臺,兩基礎之間只有23m,為起

3、到均壓作用和方便金屬管線的連接,用40*4的鍍鋅扁鋼將獨立基礎內(nèi)鋼筋焊接連通,并施行總等電位聯(lián)結。有時,即使柱網(wǎng)間距較大,如建筑的首層地面中附設有許多金屬管線,仍可利用基礎作為接地裝置,將金屬管線路與基礎內(nèi)鋼筋連接成一體,也可起到均壓作用。如利用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輕鋼結構建筑物,其接地體作法在現(xiàn)行設計中,一般是將基礎鋼筋作為自然接地體,用40*4的鍍鋅扁鋼將其連通,并施行總等電位聯(lián)結。這樣處理,接地電阻很小,一般容易達到設計要求。在設計中需注意,應在室外合適位置預留接地連接板,具體作法可以參考國家標準圖籍接地裝置安裝(03D501-4)。這樣,當接地電阻值達不到要求時,施工單位可以方便地連接

4、人工接地體和測試接地電阻值,這一點應在設計圖紙中有所體現(xiàn)。另外,在設計圖紙中,還應注意不能泛泛而談利用建筑物基礎鋼筋做自然接地體;。還應交待清楚用不小于小10圓鋼將基礎鋼筋和地腳螺栓可靠焊接,具體作法參見國家標準圖籍利用建筑物金屬體做防雷及接地裝置安裝(03D501-3)的17頁。這樣,從接閃器到引下線,再到接地裝置,才能形成完整的雷電流通道。如果柱網(wǎng)間距較大,而首層地面無金屬管線路或管線路很少,就應另加接地裝置,這里不再贅述。3樁基建筑樁基基礎,不論挖空樁還是沖孔樁,都是將一根根鋼筋混凝土柱子深入地中,直達幾十米深的巖層,樁基上部澆筑鋼筋混凝土承臺與樁基連成一體,承臺上面是建筑的剪力墻和柱子

5、。樁基中鋼筋作接地體的作法一般是:利用樁基內(nèi)的主筋作為垂直接地體,將樁基頂部一根鋼筋與承臺主筋焊接(預制樁基,一般是預制樁基就位后,在頂端打掉一定長度的混凝土,將外露的鋼筋與承臺鋼筋焊接),利用承臺、地梁內(nèi)兩條主筋作為水平接地體,承臺的主筋又與上面作為引下線的柱(或剪力墻)中鋼筋焊接。為了便于進出管線的接地,應在室外地平下0.7m處沿建筑四周外延預埋一些鐵件或者用4*4鍍鋅扁鋼圍上一圈,這些鐵件和鍍鋅扁鋼與作為引下線的鋼筋相焊接。當建筑物周邊有護坡樁時,也應利用其作為接地體,做法是:坡樁頂留出一根鋼筋,用。10圓鋼或鋼筋,或者用皂25*4扁鋼將其連接起來,然后與建筑物基礎鋼筋連接,與土壤接觸的鋼材用1:2水泥砂漿保護起來,水泥砂漿保護厚度皂50mm,即直徑三100mm.4結束語接地體用于將雷電流傳導及散流入地,是現(xiàn)代防雷技術措施的基礎。其設計是否合理,將直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