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海動剛度報告_第1頁
鎮(zhèn)海動剛度報告_第2頁
鎮(zhèn)海動剛度報告_第3頁
鎮(zhèn)海動剛度報告_第4頁
鎮(zhèn)海動剛度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寧波鎮(zhèn)海芳烴項目(一期)工程項目試樁工程樁基動剛度測試一、工程概況寧波化工區(qū)地處經濟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南翼寧波北部遼闊的海涂上,毗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上海;它距東方深水大港北侖港僅 24公里。園區(qū)總規(guī)劃面積為56.22平方公里,園區(qū)地塊地勢開闊平坦,均為圍海灘涂,擁有大片可供開發(fā)的灘涂地,發(fā)展空間大,灘涂地勢開闊平坦;背靠北侖港,距國內最大的5萬噸級、300萬噸年吞吐能力的液體化工碼頭僅5公里,具有良好的區(qū)位優(yōu)勢。擬建場地位于寧波化工園區(qū)內,東臨灰鱉洋,西鄰嵐山水庫,西側距離海天路約850米,通較為便捷。場地為圍海填土區(qū),地貌類型較單一,屬濱海淤積型平原。樁的動剛度試驗是為了提供動力機組等重要設

2、備基礎在振動荷載作用下的動力設計參數(shù),通過樁基的動剛度試驗,了解樁在振動荷載下的工作性能,提供必要的樁基動力設計參數(sh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guī)范GB/T50269-97的要求對樁進行自由、強迫振動試驗,量測樁的抗壓剛度、抗剪剛度、抗彎剛度、軸向振動阻尼比和水平與回轉藕合振動阻尼比等。試樁總數(shù)2根,即群樁動剛度試驗1組。本次試樁擬對2根錨樁澆筑平臺后,進行并聯(lián)自由、強迫振動試驗,以研究承臺、柱頭嵌固條件對樁身剛度的影響。為了取得上述樁的動力特性參數(shù),對樁進行下列試驗:1)水平與回轉耦合自由振動試驗;2)豎向自由振動試驗;3)水平與回轉耦合強迫振動試驗;4)豎向強迫振動試驗。二

3、、工程地質情況擬建場地位于寧波化工園區(qū)內,東臨灰鱉洋,西鄰嵐山水庫,西側距離海天路約850米,通較為便捷。場地為圍海填土區(qū),勘察時正在回填塘渣,地面標高一般為1.793.13之間(根據孔口標高測算)。地貌類型較單一,屬濱海淤積型平原。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自上而下劃分為如下地層: -1層 素填土(Qml):雜色,土體結構松散,主要由塊石、碎石、礫石及粘性土組成,揭示大塊徑塊石達100cm,系近期人工堆積形成,土質不均勻。該層全址分布。-2層 淤泥質粉質粘土(Q43m):黃灰色,流塑,高壓縮性。含貝殼碎屑,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土質不均。局部為軟塑狀粉質粘土。該層全址分布。

4、-3層 粘質粉土(Q43m+al):黃灰色,稍密中密,濕很濕,中壓縮性。含云母,切面無光澤,韌性低,干強度低,搖震反應迅速,土質不均。該層全址分布。層 淤泥質粉質粘土(Q42m):灰色,流塑,高壓縮性。具層理狀,間夾粉砂團塊或薄層,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土質不均。局部為淤泥質粘土。該層全址分布。層 粉砂混粉質粘土(Q41m+al):灰色,稍密,局部松散,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及云母等,顆粒級配差,混粉質粘土約2040%不等,土質不均。局部以粉質粘土混粉砂為主。該層全址分布。-1層 粉質粘土(Q41m):灰色,流塑,高壓縮性。具層理狀,間夾粉土、粉砂薄層,切面稍

5、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震反應緩慢,土質不均。局部為淤泥質粉質粘土。該層全址分布。-2層 含粘性土粉砂(Q41m+al):灰色,稍密中密,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及云母等,顆粒級配差,粘性土含量占1535%不等,輕微膠結,土質不均。該層局部分布。層 粉質粘土(Q32l+al):黃褐色,軟塑,中偏高壓縮性。含鐵錳質氧化物,局部含粉細砂顆粒,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土質不均。該層局部分布。-1層 淤泥質粉質粘土(Q32m):灰色,流塑,高壓縮性。具層理狀,間夾粉土、粉砂薄層,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震反應無,土質不均。局部為軟塑狀粉質粘土。該層全

6、址分布。-2層 含粘性土粉砂(Q32m+al):灰色,中密,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及云母等,顆粒級配差,粘性土含量占1035%不等,輕微膠結,土質不均。該層局部分布。-3層 粉質粘土(Q32m):灰色,軟塑可塑,高中壓縮性。含少量腐植物,局部粉粒含量較高,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土質不均。該層全址分布。-1層 粉質粘土(Q32al+l):褐灰藍灰色,可塑,中壓縮性。含少量腐植物及粉細砂團塊,局部鐵錳質渲染,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該層全址分布。-2層 含粘性土中砂(Q32al):褐灰色,密實,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及云母等,顆粒級

7、配較差,一般自上而下漸粗,粘性土含量約占10%,土質不均。局部以含粘性土細砂或礫砂為主。該層部分孔內揭露到。-3層 粉質粘土(Q32al+l):藍灰色,可塑,中壓縮性。含少量腐植物及粉細砂團塊,局部鐵錳質渲染,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土質不均。該層部分孔內揭露到。-1層 含粘性土粉砂(Q31al):褐灰色,密實,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及云母等,顆粒級配差,粘性土含量約占15%,土質不均。該層僅在A88號孔揭露到。-2層 粉質粘土(Q31al+l):褐灰色,可塑,中壓縮性。偶見腐植物,切面稍有光澤,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振反應無,土質不均。該層僅在A88號孔揭露

8、到。層 含粘性土粗砂(Qel):黃褐色,密實,濕。主要由基巖風化碎屑物組成,顆粒級配較好,分選較差,粘性土含量約10%,土質不均,殘積形成。該層僅在A88號孔揭露到。-1層 強風化凝灰?guī)r(J3):黃褐色,凝灰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等,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巖芯多呈碎塊狀,錘擊易碎。該層僅在A88號孔揭露到。-2層 中風化凝灰?guī)r(J3):灰褐色、青灰色,凝灰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等,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巖芯多呈短柱狀,錘擊聲脆不易碎。該層僅在A88號孔揭露到,為本次勘察的最底層,未揭穿。三、實驗儀器,設備和方法試驗采用電磁式激振器產生的強迫振動,由拾振器、測震放大器、光線

9、記錄示波器進行數(shù)據采集、記錄,整理分析。試驗儀器設備布置,見圖1圖3。圖1 自由振動狀態(tài)下樁抗剪、抗壓剛度試驗安裝示意圖圖2樁基豎向強迫振動試驗安裝示意圖圖3 樁基水平與回轉耦合強迫振動試驗安裝示意圖3.1自由振動試驗用“神仙葫蘆”對試驗樁施加水平拉力,拉力通過斷裂器傳至樁頭上。用“神仙葫蘆”拉斷斷裂器,突然釋放水平拉力的方法使樁基作水平回轉耦合自由振動,并用測振設備實測自由衰減振動過程。豎向自由振動試驗采用鐵球自由下落,沖擊測試樁頂中心處。測試次數(shù)不小于3次。3.2強迫振動試驗采用電磁式激振器作振源,最大擾力幅為600N。為了使激振器產生的激振力能很好地傳到樁頭上,激振器與樁頭之間必須有可靠

10、的連接。拾振器安裝于基礎或樁頭側面的剛性座上,剛性座焊接于基礎或樁頭側面的預埋件上。豎向強迫振動試驗,對稱地豎向安裝2只拾振器,以測定豎向振動位移。在水平與回轉耦合自由和強迫振動試驗中,水平、豎向各安裝2只拾振器,以測定水平振動位移和回轉角值。激振頻率自5Hz開始至200Hz,激振頻率每升高1Hz,記錄測試資料一次。測振設備由拾振器、測振儀、CRASV4.0數(shù)據采集與處理系統(tǒng)、微機、打印機等組成。圖4 管樁試樁及承臺布置圖四、數(shù)據處理4.1數(shù)據處理依據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guī)范:(1).水平回轉耦合自由振動實驗數(shù)據處理:地基水平回轉向第一振型阻尼比=:第一周期的水平振幅。:第n+1周的水平振幅。地基

11、的抗剪剛度和抗彎剛度其中 :基礎質量 :基礎對通過其底面形心軸的轉動慣量:基礎頂面的水平振幅():基礎底面的水平振幅 :基礎水平回轉耦合振動第一振型有阻尼固有頻率(Hz):基礎高度(m):基礎重心至基礎底面的距離(m):基礎對通過其重心軸的轉動慣量16試樁編號參數(shù)狀態(tài)(Hz)(rad/s)()(m)Ab=(4)-(6)(8)(9)+1=(3)(10)kN/m(1)(2)(3)(4)(5)(6)(7)(8)(9)(10)M1明置18.11 113.78 517816.14 76.0 3.7 43.90 32.10 1.37 0.51.68 0.87 0.41 埋置18.28 114.83 527

12、444.43 75.4 3.7 43.89 31.53 1.39 0.51.70 0.89 0.43 表1水平與回轉耦合自由振動參數(shù)計算表 ,的計算試樁編號參數(shù)狀態(tài)(Hz)(5)(7)+1=(2)(8)()(1)(2)(3)(4)(5)(6)(7)(8)(9)M1明置18.09 1377148 76.0 32.10 0.73 2.67 0.75 1.55 2.132 埋置18.18 1391026 75.4 31.53 0.72 2.67 0.75 1.54 2.140 表2水平與回轉耦合自由振動參數(shù)計算表 的計算 (2).水平回轉耦合強迫振動實驗數(shù)據處理:地基水平回轉向第一振型阻尼比:基礎水

13、平回轉耦合振動第一振型共振點水平振幅:頻率為0.707所對應的水平振幅地基的抗剪剛度和抗彎剛度其中:基礎水平回轉耦合振動參振總質量: 基礎水平回轉偶合振動第一振型無阻尼固有頻率(Hz): 基礎共振點頻率(Hz):激振力(KN):基礎第一振型轉動中心至基礎重心的距離(m):基礎高度(m):基礎重心至基礎底面的距離(m):基礎重心至激振器水平擾力的距離(m):基礎回轉半徑(m):基礎對通過其重心軸的轉動慣量表3 水平與回轉耦合強迫振動參數(shù)計算表 ,的計算試樁編號參數(shù)狀態(tài)(Hz)()(kN/m)()M1明置19.062.1813.43 56.230.396 39.13 0.811 2.053 埋置1

14、9.560.2513.79 53.670.378 41.71 0.876 2.165 (3).豎向強迫振動實驗數(shù)據處理:地基阻尼比其中: :由第I點計算的地基豎向阻尼比:基礎豎向振動共振頻率(Hz):基礎豎向振動的共振振幅:在幅頻響應曲線上取的第I點的頻率(Hz):在幅頻響應曲線上取的第I點的頻率所對應的振幅地基的抗壓剛度 P:激振力(kN)表4 豎向強迫振動參數(shù)計算表 ,的計算試樁編號參數(shù)狀態(tài)(Hz)()()()(kN/m)M1明置31.01.45 171.21221.34 271.41 0.401 4.025 埋置31.51.40 191.23231.32 281.350.395 4.15

15、7 (4).豎向自由振動實驗數(shù)據處理:地基阻尼比:第一周的振幅:第n+1周的振幅n:自由振動的周期數(shù)地基的抗壓剛度其中 :基礎最大振幅(m),:基礎有阻尼固有頻率(Hz):鐵球自由下落時的速度(m/s)H1:鐵球下落的高度(m)H2:鐵球回彈高度(m):回彈系數(shù):鐵球質量(t):兩次沖擊的時間間隔(s)表5 豎向自由振動參數(shù)計算表 ,的計算試樁編號參數(shù)狀態(tài)()()(S)()(kN/m)M1明置0.11.35.05 3119.870.260.083 0.38733.62 0.252 92.088 4.105 埋置0.11.55.42 31.520.090.220.059 0.39434.27 0

16、.199 91.201 4.225 五、測試結果表6 自由振動測試結果試樁編號試驗狀態(tài)(kN/m)()(kN/m)M1明 置0.870 0.410 2.132 4.105 0.387埋 置0.8900.430 2.140 4.225 0.394表7 強迫振動試驗結果試樁編號試驗狀態(tài)(kN/m)()(kN/m)M1明 置0.811 0.396 2.053 4.025 0.401 埋 置0.876 0.378 2.165 4.157 0.395 六、樁的動剛度試驗結果和建議樁的動剛度參數(shù)是動荷載(動力機器荷載,地震荷載等)作用下,建筑物上、下部共同作用動力分析的必要計算參數(shù)。本工程試驗樁在其頂部澆注了承臺,采用了自由振動(水平回轉耦合自由振動,豎向自由振動)和強迫振動(水平回轉耦合強迫振動,豎向強迫振動)兩種方法。通過分析測試數(shù)據,發(fā)現(xiàn)動剛度參數(shù)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本次試驗是在樁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