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薇膇腿莃裊膆節(jié)蕿螁膅蒄莂螇膄膄蚇蚃螁芆蒀蕿螀莈蚅袈蝿肈蒈螄螈膀蚄蝕袇節(jié)蕆薆袆蒞艿襖袆肄蒅袀裊芇羋螆襖荿薃螞袃聿莆薈袂膁薁袇袁芃莄螃羀莆薀蠆羀肅莃薅罿膈薈薁羈莀蒁衿羇肀蚆螅羆膂葿蟻羅芄蚅薇羄莆蕆袆肄肆芀螂肅膈蒆蚈肂芁艿蚄肁肀薄薀肀膃莇衿聿芅薂螅肈莇蒞蟻肈肇薁薇膇腿莃裊膆節(jié)蕿螁膅蒄莂螇膄膄蚇蚃螁芆蒀蕿螀莈蚅袈蝿肈蒈螄螈膀蚄蝕袇節(jié)蕆薆袆蒞艿襖袆肄蒅袀裊芇羋螆襖荿薃螞袃聿莆薈袂膁薁袇袁芃莄螃羀莆薀蠆羀肅莃薅罿膈薈薁羈莀蒁衿羇肀蚆螅羆膂葿蟻羅芄蚅薇羄莆蕆袆肄肆芀螂肅膈蒆蚈肂芁艿蚄肁肀薄薀肀膃莇衿聿芅薂螅肈莇蒞蟻肈肇薁薇膇腿莃裊膆節(jié)蕿螁膅蒄莂螇膄膄蚇蚃螁芆蒀蕿螀莈蚅袈蝿肈蒈螄螈膀蚄蝕袇節(jié)蕆薆袆蒞艿襖袆肄
2、蒅袀裊芇羋螆襖荿薃螞袃聿莆薈袂膁薁袇袁芃莄螃羀莆薀蠆羀肅莃薅罿膈薈薁羈莀蒁衿羇肀蚆螅羆膂葿蟻羅芄蚅薇羄莆蕆袆肄肆芀螂肅膈蒆蚈肂芁艿蚄肁肀薄薀肀膃莇衿聿芅薂螅肈莇蒞蟻肈肇薁薇膇腿莃裊膆節(jié)蕿螁膅蒄莂螇膄膄蚇蚃螁芆蒀蕿螀莈蚅袈蝿肈蒈螄螈膀蚄蝕袇節(jié) 珙縣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技術部小學科學實驗操作指南三年級上冊在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任何孩子都喜歡觀察和擺弄身邊的物體。他們會用積木搭蓋“房子”,把鐵絲彎成各種形狀,當他們看到大塊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時,他們常常會感到非常好奇。但是他們還沒有思考過,是什么屬性使不同的物體具有了不同的用途。那么這一單元就給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
3、料特性的機會。這一單元的25課,通過4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測試實驗,將學生帶入到驗證材料物理性質的活動中去。學生將圍繞木頭、紙、金屬和塑料這幾種常見材料,依次從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4個方面展開對它們特性的研究。1、比較硬度實驗目的:1、使學生理解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2、培養(yǎng)學生能用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用物理特性。3、發(fā)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增強材料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實驗材料: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或木筷子、金屬筷子、塑料筷子這個比較材料硬度的方法需要確定標準和按一定
4、程度進行。教科書中介紹的是經(jīng)典的刻劃方法,這個方法不僅是人類早期研究硬度的方法,而且直到現(xiàn)在還在一些情況下沿用著。在這個實驗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選擇木條或木筷子時,要選用質地不那么緊密的普通木條,不要選用硬木或竹筷子。如果沒有金屬筷子而選用金屬條,一定要把兩端適當打磨。如果選用物體的尖角過于鋒利,那么劃痕的出現(xiàn)就有可能是用力的結果。這個實驗其實很簡單,但關鍵是要讓學生清楚對比實驗的條件,怎樣在公平的情況下比較,所以我們教師在選材上要嚴密,即大小、厚薄和形狀等都要一致。在操作時,教材上強調(diào)的操作步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在這個實驗中,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材料更堅硬,標準是這種材料能否在另一種材料表
5、面劃出痕跡。同種材料間一般不能劃出痕跡,如果材料硬度相對較小,也不可能在被劃材料表面留下痕跡。因此,我們在這個實驗中必須逐個檢驗,先用一根木條分別去劃另一根木條、金屬條和塑料條。再分別用金屬條和塑料條重復這個實驗。通過逐個檢驗,這三種材料硬度的排序是金屬、塑料、木頭;但如果選用的木頭比較堅硬,也可能是金屬、木頭、塑料這樣的順序。當然,除了這種實驗方法,還可以選用鐵釘來刻劃這三種材料。通過實驗揭示了物體硬度越大,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相反,物體越軟,就越容易被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一般情況下會有上訴結果,但如果教師材料選擇出現(xiàn)了問題,就可能會造成不同的實驗結果。影響實驗結果的要素一般為:
6、刻劃不同材料用的力度不同、刻劃材料的角度不同等。另外,材料的軟硬會和品種的不同而變化。生活中有很硬的木頭也有很軟的木頭;有很硬的金屬也有很軟的金屬所以我們還可以滲透給學生,在精密研究材料硬度時,科學家們會用專門的儀器來測量材料的硬度。操作提示:1、體現(xiàn)公平性,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2、注意實驗安全,不要劃傷手指。2、比較柔韌性實驗目的:1、使學生理解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2、培養(yǎng)學生能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柔韌性,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3、發(fā)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并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實驗材料: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
7、木頭尺:帶刻度的紙或“7”字尺、鉤碼、線繩這個實驗是比較木頭、金屬、塑料這三種材料的柔韌性,所謂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實驗中要求參加檢驗的材料的寬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長度要相同,要嚴格達到這個要求可以說難度很大,要想找到相同寬度、相同厚度的木條、金屬條和塑料條確實不容易,如果實在找不到,也可以用粗細相同的鐵絲、塑料絲、竹絲來代替,效果也不錯。這個實驗需要做到的是定量標準,我們用一定的鉤碼(50克)做為標準,如果在缺乏鉤碼的情況下,還可以找一些替代品,如用繩捆一些書、捆一些文具等做為重物,然后將它們懸掛在這三種材料下,觀察各自的彎度實驗中如果在這三種尺子的一端打孔太費時費力,
8、我們可以在它們約一厘米處系緊線繩用它來栓重物。標記尺子的彎曲程度可以采用教材上的方法,也可以用專門測量彎曲度的“七”字尺,還可以用筆記本的紙。另外在觀察數(shù)據(jù)時,要做到平視。這個實驗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測量三種材料彎曲度的方法,并且現(xiàn)場演示、細致指導操作步驟:1、準備3根相同寬度、厚度的木條、金屬條、塑料條。2、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3、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下來。4、強調(diào)測量時小組要進行合理的分工合作。3、它們吸水嗎實驗目的:1、使學生理解吸水性是
9、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2、培養(yǎng)學生會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吸水性,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3、發(fā)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并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實驗材料:大小和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膜、鐵片、木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關于各種材料的吸水能力,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學生們也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他們可能從沒有真正的去比較過各種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把它作為一種物理性質看待,更很少會去思考各種材料吸水能力不同的原因。所以這個活動是讓學生通過對金屬、塑料、木頭、紙這四種材料吸水過程的觀察、比較和描述,產(chǎn)生關于“材料是怎樣吸水的”
10、“為什么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等問題,去嘗試發(fā)現(xiàn)材料吸水性能與它們構造的關系。這個實驗很簡單,只要注意實驗的公平性和觀察要點就可以了。實驗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盡量保持相同。觀察要點:從側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4、我們來造一張紙實驗目的:1、使學生認識到紙是用細小的纖維疊加壓制而成的。2、使學生親歷造一張紙的簡單過程。3、使學生認識到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實驗材料:廢報紙、玻璃杯、筷子、水、棉布、毛巾這個活動有兩個層次:1、經(jīng)歷用廢報紙造紙的過程:浸泡打漿抄紙壓平曬干,了解紙的構成方式。2、將自己造的紙與平時用的紙進行比較(厚薄、
11、疏密),分析存在的原因,認識到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具體的實驗步驟:1、把一小塊廢報紙撕碎,放在杯子里。2、加一點水化開,調(diào)成糊狀。3、再加點水,攪拌成均勻的稀紙漿。4、把稀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蓋上毛巾擠壓吸水。5、從棉布上揭下,就是一張紙了。注意事項:1、將報紙盡量撕碎,節(jié)約攪拌時間,提高效率。2、平鋪在棉布上的稀紙漿盡量均勻。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實驗目的:1、使學生理解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2、培養(yǎng)學生用簡單的實驗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況,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3、發(fā)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并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
12、量的觀點。實驗材料:用塑料、金屬、木材制作的實心物體、水槽、水等這個沉浮實驗仍然是對木頭、金屬、塑料以及紙這四種常見材料物理性質的檢測和探究。這個實驗要求被檢測物體必須是實心的,而且是由一般的木頭、金屬和塑料制成的,這樣學生很容易觀察到它們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在這個實驗中,紙的情況比較特殊,開始時可能是浮的,由于它吸水性強,全部浸濕后就會沉入水底。在挑選材料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盡量選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見的、但判斷起來又有一定難度的材料:如回形針、鐵釘、塑料尺、塑料棒、牙簽、小木塊等,除了教材中要求的這些實體塑料、金屬、木材制成的小物體各兩種外,還可以擴展一些,加入橡皮、橡皮泥、
13、蠟燭頭、小石子等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認識,更加有利于學生建立材料與沉浮之間的關系。實驗方法指導:將物體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體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體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浮的。每種物體可多做幾次。注意事項:1、在尋找材料時,應選擇實心物體,避免使用空心材料。2、在將材料放入水槽時應緩慢將材料置于水槽中,并盡量處于水深的中心處,以免影響實驗效果。3、實驗完畢后清理實驗臺和材料。6、磚和陶瓷實驗目的:1、使學生理解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2、使學生能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新的
14、情境。3、發(fā)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并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實驗材料:磚和陶瓷、鐵釘、水、滴管等這個活動學生將探索磚與陶瓷這兩種材料的特性。在生活中,學生對磚和陶瓷并不陌生,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讓學生運用前面四課觀察檢測材料的技能來觀察、研究磚和陶瓷的特性。也就是組織、引導學生觀察磚和陶瓷的硬度、吸水性、柔韌性以及在水中的沉浮能力。那么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呢?我認為給學生提供有結構的材料,就是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了。所以我們要為學生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觀察工具。7、誰流的更快一些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響。2、使學生理解公平實驗,為
15、保證公平,需要保持除變量之外的其他條件相同。3、使學生認識到小組內(nèi)分工合作對開展實驗是十分重要的。實驗材料:水、食用油、洗潔精、玻璃片、滴管等在教學時,我們可以以比賽的形式來觀察、比較水、食用油、洗潔精三種液體的流速。既然是比賽,就要有公平性,可以讓學生來制定比賽規(guī)則,其實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設計對比實驗的能力。在實驗方法上應該是靈活多樣的,鼓勵學生想出多種比賽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幾種:1、在紙杯底打洞,看水、食用油、洗潔精誰先流完。2、讓它們從傾斜的玻璃片或紙片上流下來。3、使它們通過一樣長的吸管,比較流速。4、把試管傾斜,看誰先從試管底流到管口。8、比較水的多少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液體具
16、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標準單位的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2、使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3、使學生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tǒng)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實驗材料: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玻璃杯、量筒、紙帶、透明膠等水的多少的比較,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這個實驗不僅要讓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活動,重新經(jīng)歷人類發(fā)明量筒這種測量液體體積工具的過程。在學生經(jīng)歷量筒的發(fā)明過程中,他們對量筒的單位(毫升)產(chǎn)生的意義也會有所認識。在測量水的多少的時候,學生要自己畫刻度尺,自己
17、制定測量單位,然后用自制的量杯去測量。由于學生各自畫的刻度不同,測量結果就不會相同,那么測量結果的不統(tǒng)一就必然產(chǎn)生如何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問題,毫升就是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結果,這一切都跟量筒發(fā)明之初是極其相似的。在學生比較水的多少時,要鼓勵學生想出多種辦法來比較。除了教材上列舉的方法:用容器來比較水的體積(用大杯量,用小杯量,或用瓶子量)。學生還可能會想到: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里,比比誰先流完;加同樣有色物質在水中,比較瓶中水的顏色深淺等。在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的同時,也要對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是簡便的、有效的。通過簡便的方法比較出了哪瓶水最多,那么它比其它瓶里的水多多少
18、的問題就自然產(chǎn)生了 。針對這個問題教材中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用杯子量,多幾杯?如果多出來半杯怎么辦?用更小的杯子量,又會怎么樣?沒有更小的杯子怎么辦?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能使學生理解杯子上的刻度線,也就是測量單位的產(chǎn)生和意義。下面的活動就是學生在紙上畫刻度線,然后貼在杯子上,再用杯子量一量瓶中的水各是多少。學生在畫刻度線時必然會產(chǎn)生線距不同,即測量單位不同的問題。學生在把畫有刻度線的紙條貼在杯子上時,也會產(chǎn)生測量的起點問題,即紙條上的刻度線是否對齊杯底,是否有零刻度。這些問題都可導致測量結果的不同。測量結果的比較是一件有趣的事,通過各組的比較,學生會發(fā)現(xiàn)測量的結果有較大的差異,討論這個導致結果差
19、異的原因對學生來說是更有意義的。這種誤差的產(chǎn)生既有操作上的原因,也有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的問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刻度,認識測量工具,理解標準測量。學生經(jīng)歷了前面一系列過程,教師再向學生介紹量筒,學生就會對量筒有更深刻的理解。由于學生剛接觸量筒,老師們要重視量筒的規(guī)范使用,首先確定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什么;這個量筒最多能測量多少毫升的液體;測量時要將量筒放平;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面保持水平。9、空氣占據(jù)空間嗎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空氣占據(jù)空間;空氣占據(jù)空間的多少(體積)是可以變化(被壓縮或被擴張)的。2、學生會用實驗的方法證實空氣確實占據(jù)空間;用對比實驗控制條件的方法進行觀察;在科學事實
20、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實驗材料:塑料飲料瓶、吸管、橡皮泥、注射器等這個實驗是在瓶子里裝一些水,用幾根吸管和一塊橡皮泥,在不傾斜瓶子的情況下,把水從瓶子中擠出來。這個活動就是讓學生利用空氣把瓶中的水擠出來,這對學生認識空氣像石頭一樣是一種物質會有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會想到將空氣通過吸管吹入瓶中,就會將水擠出來,可是如果瓶口不密封的話,空氣隨時都會跑出來,所以就要考慮橡皮泥的作用了。我們用橡皮泥將瓶口封住,這樣瓶內(nèi)的空氣就被密封在瓶里了,再吹入空氣,就會將水擠出來了。要證明空氣占據(jù)空間,教材又安排了一個活動:杯子入水,杯
21、底紙巾不濕實驗。這是一個空氣占據(jù)空間的典型實驗,是在上面的實驗基礎上展開的。這個實驗要注意:紙巾要緊緊塞放到杯底,不能掉下來,將杯子倒扣入水中時不要傾斜。前兩個實驗都是驗證空氣確實占據(jù)著空間,那么第三個實驗是使學生理解空氣占據(jù)空間的變化,這個變化是指空氣可以被壓縮到一個較小的空間或擴張到較大的空間里。而固體、液體一般情況下都能保持占據(jù)空間的大小(體積)不變。操作方法:用兩只注射器,分別抽進同樣多的水和空氣,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下壓活塞,再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上拉活塞。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壓或向上拉,會導致注射器中的空間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觀察到水的體積不會發(fā)生變化,而空氣占據(jù)的
22、空間可以被壓小或拉大。在操作時,兩次實驗要用同樣大小的力,以保證實驗的公平性,同時為了防止空氣從注射器管口跑出,不要用太大的力進行實驗。在實驗中,會有停止用力后有一股力讓活塞恢復到原來位置的現(xiàn)象。這里教師不需要向學生解釋,只肯定學生的觀察結果就可以了。10、空氣有重量嗎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2、在稱量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一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果,產(chǎn)生誤差,學習準確稱量。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實驗材料:細木條、細線、橡皮泥、氣球、天平、砝碼、鑷子、皮球、打氣筒、氣針要測量空氣的重量,首先要自制一個小天平。方法是:在一根細木
23、棍上用尺子確定一個中心點,并做上記號。再在細木棍中心點及兩端按上圖釘,這樣既方便掛取氣球,又可防止在掛取過程中移動氣球的位置,產(chǎn)生誤差。小天平制好后,在一端拴上一個沒充氣的氣球(用活扣,不要打死結),另一端拴上筆帽或墊圈、橡皮泥等重物,再提起系在木棍中點的細繩。這時要調(diào)整小天平,使其達到平衡。調(diào)整小天平的方法可以移動圖釘?shù)奈恢?,也可以給兩端加貼橡皮泥。調(diào)整好天平后,把小天平上的氣球取下來,充氣后再掛上(這個氣球最好選取大一點的),小天平的氣球一端會有一點傾斜下沉。一只氣球充氣后如達到籃球大小,其重量可增加約11.5克,這么一個較小重量引起的變化,是需要學生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的。要想使實驗效果更加
24、明顯,就需要改進實驗方法。教材中列舉了兩種實驗改進的方法,一是多掛幾個氣球;二是把氣球吹得更大一些。另外要保證三條線繩的位置在對比前后要保持一致,這樣才不能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多掛幾個氣球是一種易行的操作方法,如果同時掛上三個氣球,實驗效果會更加明顯,有利于學生認識到空氣有重量,另外還可以直接將三個氣球掛上,觀察掛上后的小天平的狀態(tài),然后再將三只氣球中的氣都放掉,觀察小天平的狀態(tài)。教材安排的下一個活動是用實驗室的托盤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用托盤天平稱皮球的重量,會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空氣有重量,同時也會加深對天平這種工具的認識。這個實驗的具體方法是,先稱一只充滿氣但未充足的皮球的重量,然后再用打氣
25、筒給皮球充足氣,再次測量皮球的重量。充足氣的皮球重量增加了24克,普通天平(帶游標)就可以測出。這個量化結果是空氣有重量的有力證據(jù),也可以說明空氣很輕。這個實驗可演示,也可以分組,但最好是演示,因為天平的操作對三年級學生來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三年級下冊11、測量水的溫度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根據(jù)不同的測量范圍和使用需要,人們設計制作了不同的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要根據(jù)不同測量對象選擇合適的溫度計。2、使學生知道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溫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是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3、是學生會觀察不同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26、刻度值在零下20攝氏度110攝氏度)用于測量水的溫度。4、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實驗材料:冷熱不同的水、玻璃杯、水溫計等在前面一課中,學生已經(jīng)對溫度計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本課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實際練習測量物體溫度和識讀攝氏度。要測量水溫,首先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在選擇時主要是考慮溫度計的測量值區(qū)間,液體水的溫度會在0C100C之間。所以要測量水的溫度,需要選擇測量值在0C100C范圍的溫度計。選擇好溫度計,就要正確的來測量水溫,在測量時,教師一定要進行正確的操作示范,因為學生的技能學習是以模仿為主的。教師如果操作不規(guī)范,學生就很難學會準確的操作方法。
27、在操作方法上,教材提供了一個正確操作的示意圖,同時用文字表明了操作的方法及步驟: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2、將溫度計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3、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時讀數(shù);5、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教學時,教師可以邊演示正確的操作方法,邊和學生一起分析,如果不按照這樣的要求操作,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學生理解每一條操作規(guī)定的意義。接下來教材安排了兩項操作實踐活動。一、測量四種不同溫度的水。二、每隔2分鐘分別測量一次每杯水的溫度并記錄。12、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C,水的溫度下降到0C時,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
28、狀態(tài);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2、使學生觀察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他變化。3、培養(yǎng)學生樂于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并使學生初次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實驗材料:保溫杯、冰塊、試管、純凈水、溫度計這個實驗是使學生親歷水結冰的過程,水結冰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夏天學生經(jīng)常會將水放入冰箱中,過一段時間就會結冰。但學生并沒有通過自己來改變外界的條件使水結冰,親眼看到水結冰的過程。通過這個實驗學生能夠比較清楚的觀察到水結冰的過程和溫度的變化,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水如何結冰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直觀認識。教材中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給出了這個實驗的具體方法和實驗要求。1、在試管里加入一半的純凈水,
29、用溫度計測量并記錄試管里水的溫度;2、拿一只保溫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塊干毛巾),在杯內(nèi)裝滿碎冰,把試管插入碎冰中。用溫度計觀測試管里水溫的變化。3、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加鹽可制造更低的溫度),保持幾分鐘持續(xù)觀測試管里的水溫。4、觀察到試管里的水開始結冰時,讀出溫度計的示數(shù)。這個實驗需要較長的教學時間,為使實驗效果明顯,建議盡量使用純凈水(水中雜質少,容易結冰),水量不要太多,8毫升左右即可,盛水的試管應選擇細而短的。選擇細的試管做容器,有利于熱傳遞,加快水結冰的速度;選擇短的試管,可方便觀察試管中的水的變化及溫度計的讀數(shù)。另外,冰塊中加的食鹽,也要盡可能多些。13、冰融化了實驗目的:
30、1、使學生知道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0C,冰的溫度升至0C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C,直至完全融化成水。2、使學生知道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因素。3、使學生能夠設計、選擇應用一個快速融化冰塊的方法。4、使學生養(yǎng)成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使學生初次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變化的可逆性。實驗材料:燒杯、冰塊、溫度計、可封口的小塑料袋前節(jié)課中,學生們觀察了水結冰的過程(液態(tài)水固態(tài)冰),這節(jié)課學生將經(jīng)歷對冰融化過程(固態(tài)冰液態(tài)水)的觀察。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觀察冰的融化。雖然冰的融化并不是稀奇的
31、事,但很少有學生觀察過一塊冰融化的全過程,更不會去測量冰塊融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這個活動希望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歷這樣一個觀察過程。教材上已經(jīng)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觀察、記錄的步驟和方法。在測量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溫度時,還要觀測周圍空氣的溫度、緊靠燒杯外壁的空氣溫度、遠離冰塊處的空氣溫度。第二個活動是加快冰的融化。這個活動可以設計成比賽活動,促使學生們?nèi)ニ伎己拖氤龈鞣N加快冰融化速度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學生們?yōu)榱吮M快融化冰塊,可能會想出很多方法,如:在兩手間來回摩擦冰塊;輪換著將冰塊捂在手心里;把冰塊放在屋內(nèi)溫度較高的地方等等。學生間的彼此競爭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選擇最快的融化冰塊的方法,進一步強化熱量
32、是使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重要因素的認識。時間1分鐘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分鐘盛水燒杯內(nèi)空氣溫度緊靠燒杯外壁空氣溫度遠離冰塊處空氣溫度14、加熱能加快水蒸發(fā)嗎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fā)。2、使學生觀察比較自然狀態(tài)下和人工加熱情況下水的蒸發(fā)現(xiàn)象的異同。3、使學生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實驗材料:不銹鋼長柄湯勺、蠟燭、火柴等這個實驗就是讓學生探究這樣的問題:水蒸發(fā)得快慢與周圍的溫度有關嗎?給水加熱是否能加快水的蒸發(fā)?要探究這個問題,就要做個對比實驗:取兩只相同的不銹鋼長柄湯勺,都加入3分之2的水。把其中一只勺用書本墊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擺放(使水不會流出);另一只勺則放在蠟燭
33、火焰上加熱。通過實驗,我們可以觀察到,放在蠟燭火焰上加熱的水里不多時就會不斷地冒出氣泡,水上方空氣中有許多白氣。過幾分鐘后,鋼勺里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熱鋼勺里的水量減少的不多。這樣就證明了加熱可以加快水的蒸發(f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水蒸發(fā)的快慢與水吸收熱的多少是有關系的,水在受熱的情況下蒸發(fā)會加快。注意事項:1、用布或膠帶將鋼勺的長柄纏住,以防燙傷。 2、不要靠近正在加熱的鋼勺,以防被開水濺傷。 3、用火焰的外焰加熱,節(jié)省時間。在磁鐵單元中,需要磁鐵的數(shù)量和樣式較多,如果實驗室磁鐵數(shù)量和樣式不多,教師可以動員學生尋找一些磁鐵。學生帶來的磁鐵往往是生活用品上的,這些磁鐵磁力強,形狀多、磁極無標
34、記,對我們的教學很有幫助。教師也要留心搜集一些磁鐵,報廢的揚聲器、柜門或房門上的磁吸、磁性擦玻璃器、小電動機等還可以買一些白板用的小磁貼、柜子磁吸拆用里面的磁鐵也是辦法之一。在本單元的第一課中就要觀察磁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了解磁鐵被使用在很多地方,要根據(jù)需要選用磁鐵。有了前面學生搜集磁鐵的經(jīng)歷,對這里的教學就有很大的幫助。學生是初始接觸磁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引入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利用磁鐵做些有趣的小演示實驗。如空中懸針、奇怪的紙盒子、遙控小車、懸空的圓環(huán)。15、磁鐵的兩極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稱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兩個磁極接近,有時相互排斥,有時相互吸引,磁
35、極間的作用是相互的。2、使學生會通過實驗獲取證據(jù),用證據(jù)來檢驗推測。3、使學生體會認真實驗、細致觀察的重要性;體驗重復實驗的必要性。實驗材料:小鋼珠、大條形磁鐵、回形針、沒有標志的磁鐵、蹄形、環(huán)形等不同形狀的磁鐵等。本課的開始設置了一個小實驗情景,就是用磁鐵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鋼珠,小鋼珠總是被吸引到磁鐵的一端,就是用手把小鋼珠放在磁鐵中間,它也會很容易滾到這端或那端,而吸在兩端的小鋼珠再不會滾到中間去。這個小實驗可以使學生作出假定性解釋:磁鐵兩端磁力可能大些的猜想。下一步就是想辦法檢驗這個猜想。到底磁鐵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呢?我們選擇大的條形磁鐵來做這個實驗,把這塊磁鐵分成4段,5個點,分別是A、B
36、、C、D、E,然后將每個點的下方分別吸上回形針。實驗結果很明顯,A、E點吸上來的回形針最多,結論也就不難得出了。在對磁鐵兩極的研究中,讓學生手握兩塊沒有標志的磁鐵,將它們的兩極相互接近。學生通過用兩只手握住磁鐵兩極去相互接近,讓兩只手去感覺兩塊磁鐵接近時產(chǎn)生的力,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會感到中間有一股力量擋著,往兩邊推,學生還會感到手會抖,中間有一股力量使它們一下子就吸上了學生充分體驗了力是相互的。16、磁力大小會變化嗎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fā)生改變。2、使學生能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做實驗獲取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學習改變磁鐵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3、使學生體會
37、細致、有序地進行實驗操作的重要性。實驗材料:多個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樣的環(huán)形磁鐵;杯子或其他支撐物、薄木片、回形針、透明膠等一個磁鐵如果沒有受到敲擊、高溫或強磁場等影響,磁力大小一般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兩個或多個磁鐵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就會發(fā)生改變了,有的磁力會增大,有的磁力會減小。這個實驗要引導學生研究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起,磁力大小會不會改變的問題。教材選用小環(huán)形磁鐵做實驗,是考慮到用這種磁鐵比用大磁鐵容易操作,特別是多吸幾塊磁鐵的時候。具體方法:在兩個倒扣著的杯子上放一條并不厚的木條,在木條上面放磁鐵,磁鐵隔著木條吸一根用回形針彎成的小鉤,在小鉤上掛回形針。掛回形針的多少能表示出磁力的大小
38、。注意事項:1、幾個磁鐵的磁力大小要相同。形狀、大小相同的磁鐵,磁力大小并不一定相同。我們需要磁力大小基本相同的磁鐵做實驗。教師課前可用簡單的方法檢查一下磁鐵磁力的大小,分一分類,以保證同一小組的磁鐵磁力大小基本相同。2、測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這個方法相同是指放磁鐵的薄木片不變,用同樣的方法鉤住回形針,使用同樣大小的回形針等,否則就看不出數(shù)據(jù)變化的規(guī)律。這個測量磁力大小的實驗,可以根據(jù)所使用磁鐵的磁力大小,選擇調(diào)節(jié)木片的厚薄,使實驗中掛回形針的多少比較適中,吸太多了不好掛,吸太少了數(shù)據(jù)不便比較。承載磁鐵的木片要長一點,杯子或其他放木片的東西要高一點,便于操作掛回形針。要指導學生把回形針
39、先掛在鉤子上,再把小鉤子往磁鐵上吸。要具體、細致地指導學生做一個磁鐵能吸多少個回形針的實驗,然后再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實驗。要提示學生,最好把實驗用的第一個磁鐵始終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鐵依次往上疊,避免因磁鐵磁力大小差別帶來的誤差。教師要自己先做一遍,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在做的時候,可以把實驗擴展一下。除了用環(huán)形磁鐵外,再用條形、蹄形磁鐵試試。1、環(huán)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的兩個磁極一般在兩個圓面上,讓環(huán)形磁鐵異極相吸在一起,磁力會增大一些,但不是與磁鐵個數(shù)成倍地增加;把環(huán)形磁鐵同極相對著強行粘在一起,磁力會減小。2、條形磁鐵讓條形磁鐵異極相吸,磁力會增大;把同極相對強行粘在一起,磁力
40、會減弱。如果讓條形磁鐵并列著異極吸在一起,磁力會大大減弱;而并列著同極強行靠在一起,磁力會有很大的增強。3、蹄形磁鐵蹄形磁鐵異極吸在一起,磁力會大大減弱;如果并排著同極強行靠在一起,磁力會有很大增強。四年級上冊:17、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實驗目的:1、使學生了解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2、是學生會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3、使學生體驗到研究溶解與不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使學生嚴格按規(guī)范利用溶解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材料:食鹽、沙子、面粉、燒杯、攪拌棒、濾紙、鐵架臺、漏斗等本課是溶解單元的起始
41、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溶解。本課教材安排了兩個實驗活動。第一個活動是學生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食鹽、沙子和面粉在水中的狀態(tài)有什么不同。方法很簡單,取一小勺食鹽,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內(nèi),用攪拌棒輕輕攪拌;將食鹽換成沙,按照同樣的方法做上面的實驗;換成面粉,再做一次。為了使實驗現(xiàn)象對比明顯,這里要使用淘洗干凈的沙粒。沙和食鹽在水中的變化不同是明顯的,面粉的出現(xiàn)帶來了新的問題面粉到底是溶解于水還是不溶解于水的?教師要告訴學生兩種觀察方法,一是對著光線觀察混合物的顆粒,可以發(fā)現(xiàn)水中的面粉顆粒,但不能夠看到水中的食鹽顆粒。二是靜止后觀察??梢园l(fā)現(xiàn)沙和面粉都會沉降到水底,而食鹽不會。這兩種觀察方法指向溶液的
42、兩個特點(1)溶質變成肉眼看不見的微粒;(2)溶液的穩(wěn)定性。接著,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種新的觀察,也就是第二個活動,通過過濾觀察面粉、食鹽是否溶解于水。這里的過濾實驗,學生是第一次操作,教師要做適當?shù)闹v解演示,特別是折裝濾紙的方法要做示范。將濾紙對折成半圓,再對折成四等分,然后打開成一邊為三層、一邊為一層的圓錐形體。把圓錐形的濾紙尖端向下,放入漏斗里,然后用手壓住濾紙,用水潤濕,這樣就做成一個過濾器。濾紙緊靠漏斗內(nèi)壁,漏斗下端的管口尖端一側緊靠燒杯的內(nèi)壁,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18、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氣體也能溶解
43、于水。2、使學生能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會做進行氣體溶解于水的觀察實驗。3、使學生認識到細致的觀察、比較的重要性;意識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實驗材料:燒杯、攪拌棒、天平、食鹽、小蘇打、汽水、注射器、膠塞等食鹽和小蘇打是家庭廚房中常見的物品,而且比較相似。要研究它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實驗。在這個實驗中關鍵是要強調(diào)如何使對比過程公平。要做到兩杯水必須一樣多(20毫升),每次分別加入燒杯中的食鹽和小蘇打要一樣多,要同時用攪拌棒進行攪拌。實驗的過程盡可能科學規(guī)范,比如:要等第一份加進去的食鹽或小蘇打完全溶解了,才能加下一份,直到食鹽和小蘇打都不能溶解了,再進行
44、紀錄比較。觀察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們做下面的實驗。觀察一瓶未開啟的汽水,搖晃一下汽水瓶,會有許多氣泡;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三分之一管汽水,再用膠塞封住管口,慢慢的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的往回推,反復2次3次,可以清晰的觀察到氣體既能溶解于水,又能從水中析出。19、溶解的快與慢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⑺臏囟?、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2、使學生能夠設計“怎樣加快方糖溶解”的實驗,親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活動過程。3、使學生體驗探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實驗材料:燒杯、攪拌棒、水槽、冷水、熱水、食鹽、方
45、糖等。這個實驗同樣是對比實驗,前面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些對比實驗,對怎樣控制變量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實驗對學生來說并不是很難了。這個實驗是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來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因素。一個是探究攪拌對溶解快慢的影響;一個是水的溫度對溶解快慢的影響。實驗的結果對比是十分明顯的。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要加強指導,使實驗盡可能的科學、規(guī)范,甚至要注意到指導學生如何投放食鹽、如何進行計時等。在使用冷熱水做實驗時,如果使用的是原來的杯子,要強調(diào)把杯子里的溶液倒掉,洗干凈,使用熱水需強調(diào)安全,所以教材上建議用60度的熱水。下一組加快方糖溶解的實驗是模仿著前一組實驗進行對比實驗的設計和研究,教材中提示了一些實驗中的注
46、意點,這里不再介紹了。最后的吃糖塊比賽,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同樣強調(diào)了活動的規(guī)范性。20、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鹽。2、使學生能夠設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經(jīng)歷簡單的探究性實驗過程。3、使學生體驗研究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嚴格規(guī)范進行實驗操作,實事求是地觀察紀錄。實驗材料:燒杯、攪拌棒、藥匙、天平、食鹽等“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這么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很難使學生著手進行研究,必須把它轉化成可操作、可研究的問題。所以這個實驗應該重點解決:(1)一杯水是多少水?(2)如何加放食鹽?(3)如何進行稱量和紀錄?引導學生
47、制定出研究計劃。首先這一杯水最好全班統(tǒng)一定為100毫升;每份鹽也要一定,稱量每份5克或10克。或者是用一樣的藥匙進行投放食鹽,但要控制每勺放入的要一樣多;溶解時一定要溶解完第一勺,再放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了為止,數(shù)好一共放了幾勺,最后不能溶解的那勺不能算。然后稱稱這些勺的食鹽共多少克。如果學生都是按規(guī)范操作的,各組的結果應該非常接近,學生就有可能注意到溶液的“飽和”狀態(tài),甚至可能形成“溶解度”的前概念。21、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2、使學生初步經(jīng)歷探究性實驗“食鹽從濃鹽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動。3、使學生體驗到研究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發(fā)展進一步
48、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實驗材料:濃鹽水、蒸發(fā)皿、三角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等這個實驗是指導學生做加熱蒸發(fā)皿中的濃鹽水實驗。因為學生是第一次自己使用酒精燈,教材中對酒精燈的火焰分層、點燃酒精燈的方法作了詳細說明,強調(diào)使用過程的安全,還提示了酒精在燈外燃燒時的應急處理方法。了解了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后就可以組裝這個實驗了,把酒精燈放在三角架下面,把石棉網(wǎng)放在三角架上面,石棉網(wǎng)上放裝有約10毫升的濃鹽水的蒸發(fā)皿。然后點燃酒精燈,要求在鹽水還未完全蒸發(fā)之前熄滅酒精燈,是為了防止把蒸發(fā)皿中的食鹽燒焦,影響后續(xù)的觀察活動,同時也是為了避免食鹽晶體飛濺出來,造成燙傷。22、
49、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2、使學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3、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實驗材料:鋼尺或塑料尺、厚硬皮書這個實驗學生將探索可以改變振動長度的物體尺子的聲音。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將觀察到伸出桌外的長度不同,尺子振動的頻率不同,會使它發(fā)出聲音的高低發(fā)生變化,這就涉及到了音高的本質的探索。實驗的方法很簡單,將鋼尺或塑料尺放在桌子上,將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用一本厚的硬皮書壓住,然后用力撥動尺子,觀察尺子發(fā)出聲音的音高。
50、不斷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進行觀察。尺子可以發(fā)出完全不同的聲音,一種是由尺子在桌子外的部分振動發(fā)出的,另一種是由尺子拍打桌子發(fā)出的。但是我們要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伸出桌面的那部分尺子的振動上去,所以在實驗中要強調(diào)尺子的一端要壓緊,避免尺子與桌子撞擊。雖然尺子發(fā)出聲音在前兩課學生做過多次了,但這一細節(jié)仍然是本課實驗活動的關鍵,所以教師必須強調(diào),如果強調(diào)不夠,學生的研究就會走向偏差。2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實驗目的:1、使學生理解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2、使學生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傳播的方式進行描述。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
51、比較。3、使學生意識到從實驗中獲取事實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實驗材料:土電話、一米長的鋁箔紙、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音叉等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當聲波碰到物體時,它們會使物體振動。對于學生來說,很難理解物體振動會發(fā)出聲音,而振動又可以引起周圍物體的振動,從而使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學生通過用不同的物質做實驗的經(jīng)驗會讓他們逐漸理解這一現(xiàn)象。土電話是學生們喜歡玩的,制作也很簡單,用兩個紙杯作為話筒和聽筒,一根約5米長的棉線或尼龍繩作為電話線。一名同學在電話線的一端對著話筒小聲說話,另外一名同學在電話線的另一端用聽筒接聽。然后再彼此交換聽和說。在指導學生玩土電話的方法時,需特別強調(diào),說
52、話人的聲音的大小應以聽話人不能直接聽到為宜;連接兩個“話筒”的線應拉緊。學生在玩土電話過程中要思考“紙杯里聽到的聲音是怎樣傳播過來的”他們能感受到聲音在棉線中傳播的過程,初步形成對聲波的認識。下一個活動是以鋁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等作為聲音的傳播媒介,讓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通過它們傳到耳朵中,來感受不同的物質可以傳播聲音,并比較不同物質傳播聲音能力的不同。方法:一個同學在物體的一端,握住振動物體音叉的柄,使音叉與物體接觸或把物體的一端纏繞在音叉上,另一個同學把物體的另一端靠緊耳朵,并使物體繃緊。拿音叉的同學盡量用同樣的力度敲擊音叉,另一端的同學須仔細聽。在實驗時要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1、穿過
53、所有的材料你們都能聽到音叉的聲音嗎?2、你們發(fā)現(xiàn)聲音穿過哪種材料時效果最好(聲音最大)?另外實驗材料不一定拘泥于教材中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定,但要使用不同質地的材料。24、觀察比較鼓膜的振動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我們耳朵里的鼓膜和氣球皮一樣,當外界的聲音傳到鼓膜時,它就會產(chǎn)生振動。2、學生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制鼓膜模型的振動產(chǎn)生影響的,解釋人耳鼓膜的作用。3、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實驗材料:塑料杯、薄橡膠或氣球皮、橡皮筋、音叉、少量的鹽或細沙、紙屑這個活動學生將探索耳朵的重要部位鼓膜的作用,這個活動是利用模型對科學問題做出解釋的典型實例。我們首先可以
54、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一個“鼓膜模型”。來研究鼓膜的作用。方法:在一個杯子口上覆蓋一塊繃緊的氣球皮,并用皮筋綁緊,制成一個“鼓膜模型”。為了便于觀察氣球皮的振動,可以在氣球皮上撒上少量的鹽、細沙或紙屑。在氣球皮的前方敲擊音叉或其他發(fā)聲物體時,要仔細觀察氣球皮以及上面的物體有什么變化。讓音叉與氣球皮的距離保持不變,用不同的力使音叉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氣球皮的振動有什么不同;在距離鼓膜模型遠近不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力敲擊音叉,觀察氣球皮的振動有什么不同。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可以觀察到物體發(fā)聲產(chǎn)生的振動傳播到氣球皮時,會使氣球皮產(chǎn)生振動,當聲音的大小遠近不同時,氣球皮的振動也不相同。從而推測出人耳鼓膜的作用
55、:外界各種不同的聲音通過外耳傳到鼓膜,鼓膜會產(chǎn)生不同的振動。四年級下冊25、點亮小燈泡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fā)光;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fā)生短路。2、使學生會連接簡單電路;觀察、描述和紀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像與推測。3、使學生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敢于根據(jù)現(xiàn)象做出大膽的想像與推測;激發(fā)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實驗材料:小燈泡、電池、導線等要點亮小燈泡,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有很多東西值得研究。也許學
56、生們拿到導線、電池很快就能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但是他們并不一定了解電路的真正的意義。所以首先要引導學生對電路中的材料及其結構進行觀察和認識,那么了解小燈泡的結構是觀察的重點。學生了解了小燈泡的結構后,再提供給學生一根導線、一節(jié)電池、一個小燈泡。導線大約10厘米長,兩端分別除去外包皮約1.5厘米;干電池是1.5V的;小燈泡最好挑選電壓最低的那種,這樣連接在電路中比較亮,容易觀察。有了這些材料,學生們就可以嘗試著點亮小燈泡了。同時應該讓學生了解電在小燈泡里是怎樣流動的。電流從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jīng)過燈絲再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才能使燈泡發(fā)光。在此基礎上,教材提供了四種連接方式,這四種連接方式比較
57、典型,讓學生都要嘗試連一連,知道哪種連接小燈泡亮,哪種連接小燈泡不亮,比較一下它們各自的特點,加深對電路的理解。1、導線連接小燈泡的錫粒與電池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螺紋接觸。(亮)2、導線連接電池銅帽和底部的鋅殼,小燈泡只有錫粒端接觸電池銅帽。(不亮,短路)3、導線連接電池銅帽和小燈泡螺紋,小燈泡的錫粒與電池鋅殼接觸。(亮)4、導線連接小燈泡螺紋與電池旁的外殼,小燈泡的錫粒端接觸電池銅帽。(不亮,斷路)26、簡單電路實驗目的:1、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xù)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知道電從電池的一端經(jīng)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2、使學生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點亮更多的小燈泡。3、激發(fā)學生對電探究的興趣,發(fā)展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術出版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分析報告
- 大數(shù)據(jù)分析及應用項目教程(Spark SQL)(微課版) 教案全套 許慧 單元1-6 大數(shù)據(jù)分析概述-Zepplin數(shù)據(jù)可視化
- 藥用薄荷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自推進式掃路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冷鏈果蔬物流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分析報告
- 移動電話用屏幕保護膜市場發(fā)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 電子貨幣收款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電子閃光器開關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襯衫袖扣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繪畫便箋簿項目營銷計劃書
- 貿(mào)易公司聘用勞動合同書(3篇)
- 嶺南版2年級上冊美術 9我家的菜籃子 說課 教案
- 《ISO 55001-2024資產(chǎn)管理-資產(chǎn)管理體系-要求》之1:“4 組織環(huán)境-4.1理解組織及其環(huán)境”解讀和應用指導材料(雷澤佳-2024)
- 2024年南昌市南昌縣城管委招考編外城管協(xié)管員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微孔二氧化硅保溫板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氣體傳感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院內(nèi)突發(fā)心跳呼吸驟停、昏迷、跌倒事件應急預案及程序
- 2024精麻藥品培訓知識試題庫及答案(完整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說課稿-《6.百分數(shù)的認識》 人教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5.2《凝聚價值追求》說課稿
- 知道網(wǎng)課智慧樹《社會學(湖南應用技術學院)》章節(jié)測試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