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器傷、職業(yè)暴露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銳器傷、職業(yè)暴露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銳器傷、職業(yè)暴露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銳器傷、職業(yè)暴露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銳器傷、職業(yè)暴露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醫(yī)務人員銳器傷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一、 概念1、 銳器:指能刺破皮膚的物品。包括注射針、穿刺針和縫合線等針具,各類醫(yī)用或檢測用銳器、載玻片、破損玻璃試管、安?、固定義齒并暴露在外的金屬絲及試驗室檢測器材等。2、 銳器傷:由銳器造成的皮膚損傷。二、 優(yōu)先等級原則銳器傷防護應遵循優(yōu)先等級原則,首先是消退風險,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為把握,最終是個人防護和接觸后預防措施。 消退風險銳器傷防護的最有效措施是盡量完全消退工作場所的危害,如盡量少用銳器或針具,取消全部不必要的注射,以及接受無針系統(tǒng)進行靜脈注射。 工程把握、管理措施和行為把握通過工程把握措施把握或轉移工作場所的危害,如使用銳器處置

2、容器(也稱為平安盒)或者馬上回收、插套或鈍化使用后的針具(也稱為平安針具裝置或有防上海裝置的銳器)。 管理措施 制定政策限制接觸危害,假照實行標準預防策略,包括組件勞動者衛(wèi)生平安委員會和 損害預防委員會,制定職業(yè)接觸風險把握方案,移走全部的擔憂全裝置,持續(xù)培訓平安裝置的使用方法。 行為把握通過轉變行為削減對血源性病原體的職業(yè)接觸,如消退針具的重復使用,將銳器盒放在視線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圍內,在銳器盒裝滿之前將其清空,在開頭一項醫(yī)療程序之前,建立平安處理和處置銳器的設施方法。三、 具體措施1、 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試驗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分光線,并特殊留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

3、傷或劃傷。2、 接受新技術,如使用有平安愛護裝置的銳器。3、 消退不必要的銳器和針具,如使用適宜的電灼器、鈍化針具和U形針具等。4、 使用帶有刀片回縮處理裝置的或帶有刀片廢棄一體扮裝置的手術刀,以避開裝卸刀片時被手術刀損害。5、 手術中傳遞銳器應使用傳遞容器,以免損傷醫(yī)務人員。6、 銳器用完后應直接放入防穿刺、防滲漏、有警示標識或平安標色和中文警示說明的銳盒中,以便進行適當處理。7、 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禁止彎曲被污染的針具,禁止用手分別使用過的針具和針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污染的針頭、刀片等銳器,禁止雙手回套針帽,如需蓋帽只能單手蓋帽或借用專用套帽裝置。8、 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

4、損玻璃物品,應使用刷子、垃圾鏟和夾子等器械處理。9、 處理污物時,嚴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將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壓擠廢物,以免被銳器刺傷。術中銳器傷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一、 發(fā)生銳器傷的主要緣由1、 傳遞銳器時扎傷。2、 縫合傷口時扎傷。3、 助手違規(guī)協(xié)作造成助手刺傷。4、 微創(chuàng)穿刺時不正規(guī)操作造成本人刺傷。5、 器械護士安裝,拆卸刀片時被劃傷。6、 麻醉醫(yī)師在為注射器覆帽時被刺傷。二、 預防措施 較小銳器的傳遞1、 傳遞手術刀、剪、縫針及骨鑿等銳器時,應將銳器放在無菌彎盤中,由近術者器械護士托住彎盤,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遞予術者。2、 術者用后應將銳器放在彎盤中,托住彎盤,尖端朝向自己,

5、柄端遞予護士。 較大銳器的傳遞1、傳遞電鉆等較大銳器時,應上好鉆頭或探針,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遞予術者。2、術者用后也應將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遞予護士。 縫合傷口時應使用組織鑷和鉗。1、 術者應一手持持針器,一手持鑷夾起組織,不應徒手操作。2、 助手在幫忙中應使用止血鉗夾住縫合針或組織,使用拉鉤擴大視野。3、 縫合結束后,術者應用持針器夾住縫針遞予護士,不行將持針器與針分別遞予護士。 暴露切口時助手應使用幫助器械充分暴露切口時助手應使用牽開器等幫助器械,以免銳器穿越組織后刺傷。 微創(chuàng)穿刺時應使用止血鉗放置傷口引流時,應使用止血鉗撐開組織,以免鋒利器械穿入時刺傷。 安裝、拆卸手術刀片應使用血管鉗安裝

6、和拆卸手術刀片時,應使用血管鉗幫忙,不應徒手操作,以免刀片劃傷。 注射器覆帽時應借用止血鉗注射器若需覆帽,應一手持注射器,一手持血管鉗夾針頭愛護套而覆帽,或單手覆帽。血液和體液皮膚黏膜暴露防護標準操作規(guī)程1、 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全部患者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污染物質,醫(yī)務人員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需實行防護措施。2、 職業(yè)危害預防最有效的措施是盡量完全消退工作場所的危害,同時應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如各類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隔離衣(防護服)、沖眼裝置、淋浴系統(tǒng)等,開展免費疫苗接種。3、供應有效、便捷的洗手設施、快速手消毒劑,確保在每次操作及脫去手套或其他個

7、人防護裝備后能馬上進行手衛(wèi)生,在接觸血液或其他潛在感染性物質后,能馬上用清潔劑(皂)和流淌水清洗手和其他部位的皮膚或黏膜。4、具體措施: 改善人機功效條件,如改善照明,保持工作場所潔凈和工作臺布置良好。 進行有可能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的診療、護理和試驗操作時必需戴手套,手部皮膚發(fā)生破損或者在進行手套破損率比較高的操作時,應戴雙層手套。脫去手套后馬上洗手或衛(wèi)生手消毒。 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y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yī)務人員應當戴具有抗?jié)裥阅艿目谡帧⒆o目鏡或防護面罩;有可能發(fā)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yī)務人員的皮膚或衣服時,還應當穿戴具有抗?jié)裥阅艿母綦x衣或者圍裙。 可

8、能發(fā)生職業(yè)接觸的工作場所,應禁止進食、飲水、吸煙、化妝和摘戴接觸鏡(隱形眼鏡)等。 禁止食品和飲料混置于儲存血液或其他潛在感染物質的冰箱、冰柜、抽屜、柜子和桌椅面等。 全部被血液、體液污染的廢棄物應依據醫(yī)療固體廢棄物處理標準操作規(guī)程分類、處理。 在修理或者運輸可能被血液或其他潛在感染性物質污染的設備前應當檢查,并進行必要消毒。在被污染的設備上張貼生物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在從事可能導致飛沫、濺出、溢出和產生氣溶膠等潛在感染性物質職業(yè)接觸工作中,應配備經過國家認證的生物平安柜或其他適宜的個人防護裝備和機械防護設施,如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罩、離心平安杯、密封離心磚頭和動物愛護籠等。個人防護裝

9、備(PPE)穿脫次序標準操作規(guī)程一、PPE穿著挨次1、穿著由一般隔離衣的PPE挨次(在病房外,如有緩沖間應在緩沖間內完成): 手部衛(wèi)生(此人員可穿著白大褂); 戴口罩; 戴一次性帽子(接觸隔離可省略該步驟); 穿一般隔離衣(后開口隔離衣); 穿鞋套(接觸隔離可省略該步驟); 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接觸隔離可省略該步驟); 戴手套(壓住袖口)。2、穿著有防護服(連體衣)的PPE挨次(在病房外,如有緩沖間應在緩沖間內完成); 手部衛(wèi)生(此人員可穿著白大褂); 戴口罩; 戴一次性帽子(接觸隔離可省略該步驟); 穿防護服:脫卸自己的鞋,穿著連體防護服褲子,穿著長筒套鞋,穿著連體防護服袖子,戴上連體防護

10、帽子,拉上拉鏈; 戴護目鏡(防護面罩)(接觸隔離可省略該步驟); 戴手套(壓住袖口)。二、PPE脫卸挨次1、脫卸有一般隔離衣的PPE挨次; 拿住護目鏡(防護面罩)的前部,摘除護目鏡(防護面罩)(在病房外,如有緩沖間應在緩沖間內完成); 脫卸手套; 手部衛(wèi)生(洗手為主); 脫卸隔離衣(解開背帶。雙手胸前交叉反脫隔離衣,將外層包裹在內); 脫卸帽子(一示指伸入帽子內,摘除帽子); 脫卸鞋套; 手部衛(wèi)生(洗手為主); 脫卸口罩(此步驟在病房或緩沖間外完成); 手部衛(wèi)生(可先洗手,再含醇手消毒劑擦手);三、 留意事項1、 口罩是醫(yī)務人員預防空氣傳播、飛沫傳播等疾病中最重要的PPE,應切記口罩始終是第一

11、個穿戴,最終一個脫卸的PPE??谡謶谡J為自己已處于平安的地方脫卸。2、 PPE脫卸應切記動作輕柔、嫻熟;防止污染自身與環(huán)境物體表面;嚴禁無個人防護的人員在場。3、 脫卸的PPE,應依據是否回收復用,分類分容器(污染袋)收集。4、 相關人員應進行PPE正確選用與穿脫挨次的崗前培訓。銳器傷防護平安器械選用標準操作規(guī)程一、平安原則1、應評估、避開不必要的銳器操作。2、應通過選用無針輸液系統(tǒng),如分隔膜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預充式導管沖洗器、無針螺口輸液器、無針螺口注射器等,盡可能削減銳器的使用。3、應通過選用帶有銳器防護裝置的平安器械,如自毀式注射器、密閉式防針刺傷型留置針、針尖回縮式一次性輸液器,盡

12、可能隔絕醫(yī)務人員與銳器的接觸。4、選擇平安器械的同時,應加強平安教育和平安器械的使用培訓。5、醫(yī)院應建立健全銳器傷上報登記制度,記錄由銳器所導致的醫(yī)務人員損害。記錄應愛護受傷醫(yī)務人員的隱私權。記錄內容至少要包括如下幾種。 導致損害的銳器種類及品牌; 銳器傷發(fā)生的部門或場所; 銳器傷發(fā)生的緣由分析;6、每年應對使用的平安器械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如下幾種。 是否有效杜絕或削減血源性傳播疾病的職業(yè)暴露; 年度平安器械的支出及效益分析,更有效、更經濟地杜絕或盡可能削減職業(yè)暴露的發(fā)生。平安注射含義:指注射不傷及接受者和供應者,并且保障所產生的廢物不對社會造成危害,因此要確保供應平安注射所需要的條件,并

13、堅持遵守平安操作規(guī)程。實現平安注射的措施1、 改善病人和醫(yī)務人員的行為,降低過度注射,保障注射平安。國家制定改善注射行為的戰(zhàn)略目標、平安操作規(guī)程和最低衛(wèi)生服務標準,促進平安技術和合理注射的應用(建議制定口服藥導則),削減不必要的注射,如可通過口服藥物治療者,應鼓舞其使用口服藥,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經充分消毒的設備進行注射,對全部的醫(yī)護人員進行平安注射培訓,并建立監(jiān)督機制。2、供應平安注射裝置和容器 用人單位禁止未經充分消毒滅菌的注射器與針具的重復使用,在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工作場所持續(xù)、充分地供應注射設備和傳染把握裝置,包括平安盒。免疫注射時使用自毀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和針具。3、 損傷性廢物管理用人

14、單位開展有效、平安和環(huán)境友好的損傷性廢物管理,削減因針刺造成的損害,包括制定職業(yè)平安衛(wèi)生管理方針,評估廢物管理體系,選擇并實施適宜的廢物處理系統(tǒng),制定廢物管理制度,對廢物處理人員進行培訓,建立廢物處理監(jiān)督制度。 使用過的針具和注射器應當馬上處理,不得重復使用,使用防穿刺和防液體滲漏容器,在容器裝滿之前將其關閉、密封和處理。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防護處置標準操作規(guī)程一、局部處理措施(一) 銳器傷1、依靠重力作用完可能使損傷處的血液流出,用肥皂和流淌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2、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0.5%聚維酮碘(碘伏)進行消毒。(二) 黏膜暴露用生理鹽水反

15、復沖洗污染的黏膜,直至沖洗潔凈。二、報告1、報告部門負責人(醫(yī)生向科主任報告,護士或工勤人員向護士長報告)。2、填寫“職業(yè)暴露個人案登記表”,部門負責人簽字后送交主管部門。三、評估與預防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盡快評估職業(yè)暴露狀況,并盡可能在24h內實行預防措施。1、馬上給發(fā)生職業(yè)暴露的醫(yī)務人員開具HBsAg、抗HBs、ALT、抗HCV、抗HIV、TPHA檢查單。2、若患者HBsAg、抗HBs、ALT、抗HCV、抗HIV、TPHA檢測結果未知,主管醫(yī)生應馬上給患者開具這些項目的檢查單。3、患者HbsAg(+): 醫(yī)務人員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詳,應馬上注射HBIG 2004

16、00U,并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一針乙型肝炎疫苗(20ug),于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接種其次針和第三針乙型肝炎疫苗(各20 ug)。 醫(yī)務人員抗HBs<10mU/ml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 暴露后3個月、6個月應檢查HBsAg、抗HBs、ALT。4、患者抗HCV(+):發(fā)生職業(yè)暴露的醫(yī)務人員抗HCV(),暴露后3個月、6個月應檢查抗HCV、ALT,并依據復查結果進行相應抗病毒治療。5、患者抗HCV(+):應馬上向分管院長及當地疾病預防把握中心報告。由疾病預防把握中心進行評估與防護指導,依據暴露級別和暴露源病毒載量水平打算是否實施預防性用藥方案。暴露后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應檢查HIV。6、患者TPPA(+): 推舉方案:芐星青霉素,24萬U,單次肌注。 青霉素過敏:多西環(huán)數(強力霉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