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必修二 課內(nèi)文言文復(fù)習(xí)文言文挖孔訓(xùn)練蘭亭集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春季的最末一個月,農(nóng)歷三月)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全)至,少長咸(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長,這里是高的意思)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其次(旁邊)。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觴一詠(喝點酒,作點詩),亦足以暢敘幽情(幽深內(nèi)藏的感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繁多),所以(用來)游目騁懷(縱目遠眺,舒展胸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實在)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間)一世,或(有的人)
2、取諸(之于)懷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依,隨著)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趨向)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一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往,到達)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附著)之矣。向(過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因)之興懷;況修短隨化(自然),終期(至,及)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大事)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原因),若(像)合一契,未嘗不臨(面對)文嗟悼,不能喻(明白)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3、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縱使,即使)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思想情趣)一(一樣)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赤壁賦 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過了望日之后,指農(nóng)歷十六日),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起)。舉酒屬(勸人飲酒)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一會兒),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任)一葦之所如(往),凌(越過)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通“憑”,乘)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超然獨立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劃船工具,形似槳)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4、渺渺(悠遠的樣子)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瓒?同聲相應(yīng),唱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像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舞(使起舞)幽壑之潛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容色改變,感傷的樣子),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曲調(diào)為什么這樣悲傷呢)”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向西)望夏口,東(向東)望武昌。山川相繆(繚,盤繞),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當)其破(奪取)荊州,下(攻占)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本來)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可如今在哪里呢)況吾與子
5、漁樵(捕魚打柴)于江渚之上,侶(以為侶)魚蝦而友(以為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吾生之須臾(短暫),羨長江之無窮。挾(攜帶?偕同?)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屢次,多次)得,托(寄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那)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到底,終究)莫消長也。蓋將自(從)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竟然,連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假如)非吾之所有,雖(即使)一毫而莫取。惟(只有)江上之清風,
6、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禁止),用之不竭(盡,完),是造物者之無盡藏(無窮無盡的寶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享受,享有)?!?客喜而(表修飾)笑,洗盞更(重新)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互相)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已經(jīng))白(天亮)。逍遙游北冥( )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 )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 )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 )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 )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 )六月息( )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天之蒼蒼,其( )正色也?其( )遠而無所至極邪?其( )視下也,亦若是( )則已矣。且夫水之( )積也不厚,則其負( )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 )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 )在下矣,而后乃今( )培( )風;背負( )青天,而莫之夭閼( ),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 )而飛,搶( )榆枋而止,時則(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適( )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 )不及( )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
8、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 )久特( )聞,眾人匹( )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 )。窮發(fā)(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 ),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 )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 )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 )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大小之辯( )也。故夫知( )效( )一官,行比( )一鄉(xiāng)
9、,德合( )一君,而( )征( )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而宋榮子猶然( )笑之。且舉( )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 )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 )也。雖然,猶有未樹( )也。夫列子御( )風而行,泠然( )善也,旬有( )五日而后反。彼于致( )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 )者也。若夫乘( )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習(xí)題練習(xí)鞏固單選1. 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 自牧歸荑 B.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C. 夙興夜寐 D. 終老不復(fù)取2.
10、 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 過:責怪,責備B.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再:再一次,又一次C. 后五年,吾妻來歸。 歸:歸來,回來D. 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殆:大概3. 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不知東方之既白 既:已經(jīng)B.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雖:即使C.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使:使得,讓D.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 槍:沖,觸碰4. 下列各項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 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B.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不知東方之既白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使負棟之
11、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D. 春與秋其代序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5. 下列各項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手闔門B. 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 汝是大家子慎勿為婦死C. 某所,而母立于茲 客逾庖而宴D. 頃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 下列各項中沒有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 其翼若垂天之云C.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D. 侶魚蝦而友麋鹿7. 下列各項加點字的活用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B.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C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8. 下列各項的句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
12、一項是( )A. 去以六月息者也 B.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C奚以知其然也 D. 而今安在哉9. 下列各項的句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俟我于城隅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D. 雞棲于廳10. 下列各項的句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而莫之夭閼者 B. 之二蟲又何知 C奚以知其然也 D. 彼且奚適也11. 下列各項的句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嫗,先大母婢也 B.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C南冥者,天池也 D. 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焦母所遣12. 下列各省略句省略的內(nèi)容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B. 屈原至于江濱
13、,被發(fā)行吟澤畔。(史記·屈原列傳)C余稍為修葺 D. 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孔雀東南飛 1、下列“相”字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B、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C、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D、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 2、下列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古今相同的一項是( ) A. 晝夜勤作息 B. 可憐體無比 C. 處分適兄意 D. 共事二三年3、翻譯句子。 (1)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2)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4、閱讀理解與欣賞: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
14、步,精妙世無雙。上堂謝阿母,母聽怒不止?!拔糇髋畠簳r,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幣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眳s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靶聥D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背鲩T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p>
15、 (1)對下面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 事事四五通 通:通曉 B. 耳著明月珰 著:著名 C. 卻與小姑別 卻:可是 D. 好自相扶將 扶將:服侍 (2)面對被休的命運,劉蘭芝看似沒有悲傷,她在拜別婆婆前,詩歌濃墨重彩地描寫“新婦起嚴妝”。請分析“起嚴妝”的作用。(寫出三點以上,但要注意不得與上面所講重復(fù)) 阿房宮賦 1、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是( ) A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B、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一。 C、直走咸陽。 D
16、、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2、下列加點的詞的用法與“輦來于秦”中的“輦”不一樣的是( ) A、廊腰縵回 B、朝歌夜弦 C、族秦者秦也 D、鼎鐺玉石3、下列四組實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A、六王畢,四海一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B、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17、60;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C、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歌臺暖響 托遺響于悲風4、下列四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盤盤焉,囷囷焉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B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C杳不知其所之也
18、0; 多于市人之言語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5、閱讀下文完成下列題: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
19、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1)下列兩句中的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
20、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A、句的兩個“之”相同,句的兩個“而”不同。 B、句的兩個“之”不同,句的兩個“而”也不同。 C、句的兩個“之”相同,句的兩個“而”也相同。 D、句的兩個“之”不同,句的兩個“而”相同。 (2).選出理解正確的一項: 錙銖:極言貴重的東西 獨夫:孤單的人 南畝:泛指農(nóng)田 戍卒:指陳勝、吳廣等起義者 九土:即九州,指全國 楚人:指劉邦; 嘔啞:聲音嘈雜
21、0; 焦土:指阿房宮被燒毀 A、 B、 C、 D、 (3)、根據(jù)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 哀之;后人 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 而復(fù)哀后人 也”句中四處“后人”之所指是( ) A. 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當時的唐人(如杜牧);是指秦人; B. 相同,都是指唐人;是指唐以后的人; C. 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 相同,都是指唐人
22、(如杜牧),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對上述兩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極言秦始皇不顧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殘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還寫到了老百姓對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終還是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使秦迅速滅亡。 C、對于秦的滅亡和阿房宮的被燒毀,作者用“可憐焦土”一語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進一步指出,六國和秦的滅亡,都是由于內(nèi)部原因造成的,見解極為深刻。 (5)翻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赤壁賦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_,_,_,_,_。舞幽壑之
23、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160; 1把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在橫線上。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舉酒屬客。(屬
24、,通“囑”,勸人飲酒) B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同聲相應(yīng),唱和) C方其破荊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繆,繚,盤繞)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擊空明兮溯流光:江面浮動的月光 B望美人兮天一方:美貌女子 C蘇子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D托遺響于悲風:遺響
25、,指簫聲 4、比較下列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固一世之雄也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B、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
26、#160; 攀棲鶻之危巢 C. 舉匏樽以相屬 古之賢將,能以兵嘗敵 D.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不知東方之既白 5、下列“于”表被動的是
27、( ) A、月出于東山之上 B、困于周郎者乎? C、徘徊于斗牛之間 D、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舞幽壑之潛蚊 A侶魚蝦而友麋鹿
28、 B.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C屈賈誼于長沙 D.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7、在句式特點上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29、60; B大王來何操? C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_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_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_ 項脊軒志 1、與“久不見若影”中的“若”意思相同的是( ) A、若夫乘天地之正
30、0; B、其葉沃若 C、翼若垂天之云 D、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2、下列加點詞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乳二世
31、60;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雨澤下注 D、 東犬西吠 3、翻譯句子: 乃使人復(fù)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4、下列對原文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本文以寫景為主,字里行間傾注了作者的深情。如"小鳥時來啄食&
32、quot;與"三五之夜"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年輕時在這里讀書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 B、項脊軒志是明代古文家歸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借書齋項脊軒的興廢,以“志”的文體寫成,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C、敘寫項脊軒的變遷及往事,都是圍繞項脊軒寫家庭生活瑣事,抒發(fā)作者或悲或喜的感情。 D、本文多擷取生活中的細節(jié)和場面來表現(xiàn)人物。 逍遙游(節(jié)選)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項是()不知
33、其幾千里也。小知不及大知。奚以知其然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絕云氣,負青天。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不負眾望。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舉頭望明月。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不勝枚舉。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從上觀之,適與地平。無所適從。 適得其反。2下列各句中劃線的詞,古今意義最相近的一項是( &
34、#160;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若舍鄭以為東道主3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雖然,猶有未樹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功,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彼且惡乎待哉。不相同,不相同。不相同,相同。相同,不相同。相同,相同。 5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釋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其翼若垂天之云水之積也不厚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湯之問棘也是已鵬之徙于南冥也楚之南有冥靈者眾人匹之之二蟲又何知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6下列各項中,句式與
35、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之二蟲又何知?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鬧者。夫晉,何罪之有。7選出下列各句中翻譯有誤的一項(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也以息相吹也。譯:有如奔騰的野馬一樣流動的霧氣,飛揚著的塵埃都是被生物的氣息吹拂在空中飄蕩著。之二蟲又何知!譯:鳴蟬和學(xué)鳩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么呢!此小大之辯也。譯:這就是小和大的區(qū)別。小知不及人知,小年不及大年。譯: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壽命趕不上長的壽命。(六)語段閱讀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36、。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克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宋榮子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的人? ( )他們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他們不能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他們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們自鳴得意,和斥鴳一樣所見甚小。他們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文中為什么要提到宋榮子、
37、列御寇?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為了說明宋、列才智見識和修養(yǎng)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為了說明“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自視甚高之可笑。為了說明宋榮子修養(yǎng)雖高,仍有未樹;列御寇雖能免行,仍須御風。他們均有所待。為了襯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為了說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無所待而游于無窮。下列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shù)上講,逍遙游都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本文宣揚的絕對自由的思想只是莊子頭腦中的一種幻想,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絕對自由的思想,實際是消極避世的人生觀,使人對現(xiàn)實采取消極虛無的態(tài)度。追求絕對自由
38、,也體現(xiàn)了莊子不與統(tǒng)治者合作的思想。從這點來看,莊子代表了當時先進階級的思想主張。一、基礎(chǔ)部分(每小題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北冥(mín) 鯤鵬(kn)摶扶搖(chuán)
39、160; 坳堂(o)B夭閼(è) 蜩鳩(tiáo)決起(jué)
40、60; 榆枋(fn)C舂糧(chn) 朝菌(cháo)蟪蛄(huì)
41、 大椿(chn)D斥安 (yàn) 蓬蒿(ho)泠然(lín)
42、60; 數(shù)數(shù)然(shuó)2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組是() A.齊諧者,志怪者也。 B.此小大之辯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43、; 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C.旬又五日而后反 D.御六氣之辯 小知不及大知
44、60; 而征一國3與“齊諧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莫之夭閼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D野馬也,塵埃也。4下列“其”字不作代詞的一項是()A北冥有魚,其名曰鯤。B天之蒼蒼,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D奚以不知其然也。5選出加粗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C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6選出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A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譯:有如奔騰的野馬一樣流動的霧氣,飛揚著的
45、塵埃,都是被生物的氣息吹拂在空中飄蕩著。B之二蟲又何知?譯:鳴蟬和學(xué)鳩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辯也。譯:這就是小和大的區(qū)別。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譯: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壽命趕不上長的壽命。7選出對“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確的一項()A彭祖雖活了八百歲,但與冥靈、大椿相比,是小巫見大巫,顯得可悲。B是說世人只與彭祖相比,卻不知道有比彭祖更高壽的冥靈、大椿,顯得可悲。C世人與活了八百歲的彭祖相比,感到可悲。D是說彭祖與大椿比,感到可悲,世人與彭祖比,又感到可悲。 二、閱讀部分(27分)(一)閱讀下文,完成810題。(7分)故夫知效
46、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8解釋加粗的詞。(2分)故夫知效一官。_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_辯乎榮辱之境。_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_9解釋下列文句,選出正確選項()(3分)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A世人都非議他而不因此沮喪。(列子
47、乘風)雖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依靠。B世人都反對他但并不增加沮喪。(列子乘風)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期待。C世人都非議他而不因此沮喪。(列子乘風)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期待。D世人都反對他但并不增加沮喪。(列子乘風)雖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依靠。10對本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善行能聯(lián)合一鄉(xiāng)之人,宋榮子嗤笑他們,而沒有向他們學(xué)習(xí),這是不對的。B世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并不因此奮勉,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C宋榮子對世俗的榮譽并沒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脫俗,樹立至德。D只有無所待的人才能達到至人境界。全面提高一、
48、阿房宮賦1、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B、矗/不知/其幾千萬落C、杳不知其/所之也 D、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答案:C(杳不知/其所之也)2、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用法有的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是()A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B、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一。C、韓魏之經(jīng)營。 D、獨夫之心日益驕固答案:D(A古義:指宮室的建筑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義:指人各用心機,互相排擠。B古義: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今義:這里是“天氣”(雨雪陰晴)的意思。C、古:搜集的意思;今:籌劃、計劃或組織的意思 。)3、下列加點的詞的用法與“輦來于秦”中的“輦”一樣的是( A )A、
49、廊腰縵回 B、朝歌夜弦 C、族秦者秦也 D、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答案:輦:名詞作狀語,用輦車(A名詞作狀語 像人的腰部一樣, 像縵帶一樣。B、名詞作動詞。C、名詞作動詞。D、名詞的意動用法,以 為鑒)4、下列四組實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A、六王畢,四海一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B、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C、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答案:D(A、統(tǒng)一/一天;B、吝惜/愛好;C、宗族/滅族;D、寵愛)5、下列四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盤盤焉,囷囷焉縵立遠視,而望幸焉B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誰得而族滅也C杳不知其
50、所之也 多于市人之言語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答案:B(A、形容詞尾/“之于”;B、都表承接,不譯;C、到/的;D、比/從)6、阿房宮賦里的比喻都用得很貼切,很生動,很形象。下列語句都沒有使用比喻修辭的一組是( ) 檐牙高啄蜂房水渦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A. B. C. D.答案:D7、關(guān)于“賦”這種文體的說法,不當?shù)囊豁検牵?)A賦是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體裁B賦這種形式,講求字句的整齊和聲調(diào)的和諧C“賦”經(jīng)常在結(jié)尾部分發(fā)議論,以寄托諷喻之意D“賦”這種文體,令人仍喜襲用,如茶花賦,
51、秋色賦等。答案:D(今天的“賦”是贊美的意思)8、閱讀下文完成8-11題: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
52、人也。 (1).下列兩句中的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A、句的兩個“之”相同,句的兩個“而”不同。B、句的兩個“之”不同,句的兩個“而”也不同。C、句的兩個“之”相同,句的兩個“而”也相同。D、句的兩個“之”不同,句的兩個“而”相同。(2).文中劃線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錙銖:極言貴重的東西; 獨夫:孤單的人; 南畝:泛指農(nóng)田; 戍卒:指陳勝、吳廣等起義者 九土:即九州,指全國; 楚人:指劉邦; 嘔?。弘y聽的音樂 ; 焦土:指阿房宮被燒毀 A、 B、 C、 D、 (3)、根據(jù)文意“秦人不暇自
53、哀,而后人 哀之;后人 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 而復(fù)哀后人 也”句中四處“后人”之所指是( )A. 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當時的唐人(如杜牧);是指秦人;B. 相同,都是指唐人;是指唐以后的人;C. 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D. 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對上述兩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極言秦始皇不顧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殘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還寫到了老百姓對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終還是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使秦迅速滅亡。C、對于秦的滅亡和阿房宮的被燒毀,作者用“可憐焦土”一語寄予了
54、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進一步指出,六國和秦的滅亡,都是由于內(nèi)部原因造成的,見解極為深刻。(5)、翻譯: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答案:(1)B(2)B(3)B(4)C(5)為什么搜刮財寶時連一分一厘也不放過,揮霍起來卻把它當作泥沙一樣呢?唉!一個人的想法,也是千萬人的想法啊。秦始皇喜歡繁華奢侈,六國的人也顧念自己的家。二、赤壁賦1、課文閱讀訓(xùn)練: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_,_,_,_,_。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55、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1)把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在橫線上。 (2)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 A這段文字已經(jīng)由輕松過渡到了沉重,由愉快到了抑郁,快樂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纏綿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情緒就轉(zhuǎn)向了莫名的惆悵。 B寫客的回答,表現(xiàn)了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偷幕卮?,其實正是蘇軾自己貶謫黃州后思想感情的一個方面。 C一曲洞簫,高亢激越,竟然引得潛藏在洞壑里的蛟龍都難以寧靜而舞動起來,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落淚了。 D簫聲當然與“飲酒樂甚”的氣氛很不協(xié)調(diào),而且當然要引起蘇軾的驚訝,所以蘇軾鄭重其事地向客詢問,引出下面的一段文字來。 (3)說說此段文字是怎樣將情、景、理結(jié)合在一起的。 _答案:(1)略(2)C;(3)寫飲酒唱歌,由歡樂轉(zhuǎn)入悲哀。摹寫蕭聲悲涼,引出主客問答。再聯(lián)想歷史人物由衷感嘆“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無常的“悲”,是典型的議論。對比中更顯自己渺小,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專題01 字音字形辨析
- 《國電南瑞內(nèi)部路》課件
- 初中數(shù)學(xué)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章 簡單事件的概率綜合與測試教案
- 九年級物理上冊 13.5怎樣認識和測量電壓教學(xué)設(shè)計 (新版)粵教滬版
- 廈門軟件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品牌策劃與設(shè)計管理》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山東傳媒職業(yè)學(xué)院《滑雪II》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紹興文理學(xué)院《資產(chǎn)評估》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西藏民族大學(xué)《合唱與重唱》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化學(xué)電池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呂梁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團體操編排》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退股資金分期退還合同樣本
- 出租羊場合同范例
- 任務(wù)5 制作學(xué)院網(wǎng)站導(dǎo)航條
- 自如租賃電子合同范例
- 開封市第二屆職業(yè)技能大賽無人機裝調(diào)檢修項目技術(shù)文件(國賽項目)
- 醫(yī)學(xué)倫理學(xué)人衛(wèi)習(xí)題庫與參考答案
- 管道焊接勞務(wù)承包合同
- 醫(yī)療救助政策
-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2024年中考英語模擬試題(含答案)
- 《化學(xué)品管理培訓(xùn)》課件
- 有關(guān)真理課件教學(xu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