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三次爭論理想主義vs現(xiàn)實主義(一戰(zhàn)20世紀60年代)科學行為主義vs傳統(tǒng)主義(20世紀50年代)新現(xiàn)實主義vs新自由主義(20世紀80年代)簡答題1、簡述國際關系理論古典現(xiàn)實主義者的核心假設。1、國際體系以國家為基礎,國家是國際體系中的主要行為體。2、國際政治的本質是沖突,即無政府狀態(tài)下國家爭奪權力的斗爭。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民族國家不可避免地要依靠實力來確保生存。3、各國擁有合法主權,但因實力的大小不同而有強國和弱國之分。4、國家是統(tǒng)一的行為體,對外政策獨立于國內政治。5、國家是根據國家利益進行決策的理性行為體。6、權力是解釋和預測國家行為的最重要概念。2、簡述摩
2、根索現(xiàn)實主義六原則。摩根索認為,現(xiàn)實主義理論是一種“關于人性實際上是怎樣的和歷史進程實際上是怎樣發(fā)生的理論”。他所提出的現(xiàn)實主義六條原則已經被國際學術界工人為最完整、最根本的國際關系原則。主要如下:(1)政治關系受制于人性深處的客觀規(guī)律,相信政治法則的客觀性。這些規(guī)律“不為我們的喜好所左右,違背它們就要冒失敗的危險”。 所以要想變革社會,就必須首先認識這些社會規(guī)律,然后以這些認識為依據制定公共政策。(2)政治領導人是“從以權力界定利益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行動的”,歷史已經證實了這一假設。權力界定利益是現(xiàn)實主義研究國際政治的主要標志特征,它使得國際政治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3)“以權力界定利益”
3、的含義不易確定。然而,只要世界是由各國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構成的,“國家利益就是世界政治的核心”。所以,政治被定義為權力斗爭,其本質就是利益。利益是評價和指導政治行動的永恒標準。(4)“必須依據具體的時間和地點,而不是用抽象和普通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則應用于國家的行為” 而必須滲透到有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的具體客觀過程中?!皩⒄涡袨榈牡赖乱饬x看作是道德命令和政治成功之間必然相互沖突的產物”。 不能混淆政治與道德的界限。(5)不把“某個國家的道德追求等同于普遍的道德規(guī)范”。(6)強調政治學的獨立性。政治行為必須用政治標準來判斷,堅持權力界定利益。3、簡述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爭論的主題。新現(xiàn)實主義和新自
4、由主義的爭論是西方國際關系學界的第三次爭論。此次爭論的主題更為深化和細致,方法上也有明顯的新特點。1、無政府狀態(tài)的性質和后果:都承認國際體系在某種程度上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但在無政府狀態(tài)的性質和后果等方面存在分歧,新現(xiàn)實主義過分強調無政府狀態(tài)而忽視“相互依存”,而新自由主義并沒有把無政府狀態(tài)的程度和結果看的太嚴重。新現(xiàn)實主義比新自由主義更強調無政府狀態(tài)對國家行為的制約作用。2、國際合作:都承認國際合作的可能性,兩者的分歧體現(xiàn)在合作發(fā)生的條件與合作的可能性兩方面。新現(xiàn)實主義對國際合作持消極態(tài)度:零和博弈或囚徒博弈型的國際關系是國際合作很難成功。新自由主義者持積極態(tài)度:在無政府的國際體系中,合作是正常
5、的,也是經常發(fā)生和存在的現(xiàn)象。3、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新現(xiàn)實主義強調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獲取相對利益,即計算自己所獲得的是否比別人多;新自由主義者認為國家的目的是獲取絕對利益,即考慮合作中自己是否有所得益。4、國家的優(yōu)先目標:一致認為國家安全和經濟福利都重要。新現(xiàn)實主義者強調國家安全,新自由主義者注重經濟福利。雙方通過假設來討論國家目標,因此都難以有效的預測利益。5、意圖和能力:新現(xiàn)實注意更加注重國家的實力,認為“實力是國家安全和獨立的基礎”,從而關注國際體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義者強調國家的意圖。即國家參與國際社會的打算。6、制度和機制:一致認為戰(zhàn)后以來出現(xiàn)了許多制度和機制,其分歧在于這些安排
6、的重要性方面。新現(xiàn)實主義者堅持,在國際無政府狀態(tài)下,由于缺乏超國家的權威機構和強制的維護手段,國際制度和機制很難奏效;新自由主義者認為,對于理性的國家來講,國際制度和機制能使國家間進行合作的安排,是緩解無政府狀態(tài)的有效手段。4、簡述新現(xiàn)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貢獻和局限。貢獻:1、力圖更為嚴密地在理論上界定體系的結構,并在體系的結構和行為體的行為之間建立聯(lián)系;2、力圖評價處于自助體系中的國家的國內結構對其對外政策的影響;3、沒有否認權力是無政府國際社會的核心變量,而是致力于界定和測量權力,并指出權力的局限性4、對古典現(xiàn)實主義的缺陷進行了修正。局限:1、沒有解釋結構變化的原因。2、力圖描述和預測一種
7、“歷史的確定順序,但卻未能用歷史事實加以檢驗”,結果是這種理論不利于提出新的認識和假設,同時還忽略了大量難以解釋的事實。3、忽略了這樣一個問題:歷史是個不斷被人認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人能夠影響和塑造時代的特征。因此出現(xiàn)將國家 視為統(tǒng)一行為體,認為國家行為是由國際體系結構所決定的觀點。這個觀點是有缺陷的。4、由于強調結構,忽略了權力的社會基礎和社會制約。權力不能被簡化為實力,它還包括心理因素(如社會精神和政治領導)、形勢發(fā)展因素,以及在一個由共識的而非沖突的框架中運用權力的程度。5、簡述國際關系理論理想主義者的核心假設。(1)人類擁有理性,總是在不斷競爭和斗爭中追求進步,走向自我完善。個人
8、的最高利益與團體的利益是一致的,爆發(fā)戰(zhàn)爭的原因是良知誤入歧途,一旦消除誤解,即可消除戰(zhàn)爭。(2)通過組建國聯(lián)和聯(lián)合國這樣得國際組織,建立行為規(guī)范,就可以改變國際社會的政治環(huán)境和國家的政治行為,消除戰(zhàn)爭;(3)代議制是實現(xiàn)和平時期的利益和諧所必需的框架,通過教育能培養(yǎng)出有教養(yǎng)的選民,開明進步的公眾輿論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即在代議制下可以選出接受并改善行為規(guī)范的領導,因此由代議制政府組成的國際體系必將是一個和平的世界。以和平時期的個人利益為基礎,可以實現(xiàn)集體利益或國家利益的和諧。個人的最高利益與團體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國家沒有實現(xiàn)和平,那是因為國家領導層未能順應民意。由代議制政府組成的國際體系必將
9、是一個和平的世界。6、簡述新現(xiàn)實主義理論與古典現(xiàn)實主義理論的比較。一般認為新現(xiàn)實主義是對現(xiàn)實主義的修補、深化和發(fā)展。他們共同關心的問題:1、如何解釋國家為生存所采取的行動的普遍原因和具體原因?2、如何解釋國際體系變化的動力?二者的區(qū)別在于:1、現(xiàn)實主義著眼于國家,強調世界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但否認無政府狀態(tài)是一種特征性的結構;新現(xiàn)實主義著眼于結構體系(與現(xiàn)實主義的根本區(qū)別),認為“自治”是結構層次上無政府狀態(tài)的對應物,認為世界包含著國際政治經濟相互依存關系;2、現(xiàn)實主義著重研究國家利益和國家權力,認為對權力的追求根植于人性,權力是國家追求的目的;新現(xiàn)實主義著重研究全球國家間的權力分配,主張結構分析
10、,強調權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xiàn)國家目標的手段,國家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安全;3、現(xiàn)實主義強調國際沖突,淡化國際合作的可能性,忽視國際機構促進合作的作用;新現(xiàn)實主義則主張國際沖突與國際合作的結合,強調國際合作的可能性,重視國際機構促進合作的作用;4、研究方法上的不同?,F(xiàn)實主義著重歸納綜合方法,新現(xiàn)實主義偏重推斷演繹方法。7、簡述科學行為主義者的假設及其研究方法的關注點。科學行為主義,又名政治行為研究法,是利用行為科學(主要包括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和生物學等)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政治的一種方式。整體研究(范疇分析和模式分析)策略研究(博弈分析和決策分析)計量研究(統(tǒng)計分析、數(shù)學分析和電腦分析
11、)提出實證理論和行為模式,追求“清晰化”、“精確化”和“科學化”的研究。行為主義者假設:存在一個外在的和“真實的”國際關系世界,它按照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和模式運轉,而這些規(guī)律和模式是能夠通過經驗模式和理論來發(fā)現(xiàn)和解釋的。所以,關注解釋性理論而非規(guī)范性理論;關注重復性的模式而非單一的事件;關注那些含有可量度的經驗參數(shù)的可操作性概念而非極為微妙的概念;注重概念框架;注重關于數(shù)據收集、量度和表述的精確技術。8、簡述建構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中有2大基本要素:1、“認同”或“屬性”(identity)、2、“文化(culture)”和“觀念(idea)”其基本觀點可分為兩大方面:(一)“無政
12、府狀態(tài)”和國際結構無政府狀態(tài)不是一種物質結構,是觀念結構,是建構起來的國際間文化。社會共有觀念建構了國際體系結構并使其具有動力。觀念決定權力的意義和內容,決定國家實現(xiàn)利益的戰(zhàn)略,也決定利益本身。第一,最根本的因素是共有知識或文化。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共有知識建構行為體的身份和利益。第二,物質因素的作用。結構包含物質因素,如人的身體、國家的實力等是不可化約為觀念性因素。但是,物質性因素本身的意義十分有限,只有通過社會性結構才能對行為體的行為起到有意義的影響。第三,社會結構存在的條件。社會結構的形成和存在是行為體社會實踐的結果。行為體的互動的過程是其存在的基本條件。行為體的活動發(fā)生了變化,觀念發(fā)生
13、了變化,國際體系的結構也就會發(fā)生變化。2、國家和國際體系國家是具有自我意識的意圖行為體。這一點影響著國際體系的本質。建構主義把國際體系看作觀念分配。國際政治中權力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分配建構的,利益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觀念建構的。第一,國家行為是由國家身份和利益決定的。所以,只有確定了國家身份和利益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和解釋國家的行為。第二,國際體系與國家的關系不是因果關系,而是建構關系。它表現(xiàn)了結構屬性怎樣構成了單位屬性(身份和利益),即國際體系文化怎樣使國家成為國家、怎樣使國家產生利益。第三,強調體系結果對體系單位的建構作用,著重分析國際體系文化對國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構,著重考慮體系結構
14、和行為體之間的建構進程,即行為體身份和利益,采取相應的行動。論述題你偏愛的國際關系理論是什么?請詳細介紹其主要立場、觀點及其主要代表學者。在眾多的國際關系理論中,本人最偏愛國際關系理論是現(xiàn)實主義(指古典現(xiàn)實主義)。在現(xiàn)代國際政治理論中,“使用現(xiàn)實主義一詞就意味著肯定真實之所在、現(xiàn)實之所在”?,F(xiàn)實主義學派繼承了修昔底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和洛克以來關于“自然狀態(tài)”和權力的分析傳統(tǒng)和思想理論,認為國際關系理論同樣受到人的本性和“自然狀態(tài)”的法則的支配。從這出發(fā)提出了四個基本思路:一,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現(xiàn)為“權力的意志”,國家的權力便是這種人的權力意志的擴大;二,由于國際社會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
15、,組成國際社會的主權國家毫無例外地都在追求權力,國家間關系實質上是權力之爭;三,各國在對外目標上追求和維護自身的利益。四,權力與利益是對外政策的核心因素。 (一)人性。無論從哲學還是從宗教的角度看,現(xiàn)實主義都認為人性惡。由此出發(fā)指出由個人利益和人的自私,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沖突的。而國家作為人的集合體也反映出這些特點。這就決定了沖突和斗爭是國際關系中的最基本的特征。(二)行為體。認為民族國家形成后,國際政治活動基本單位就是民族國家。國家是國際體系的基礎和主要的行為體。因此考察和處理國際關系必須著眼于國家。而非國家行為體,如跨國公司、國際組織等,在國際政治中也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但是與主權國家相比,
16、它們的地位是次要的。(三)無政府狀態(tài)。認為國際社會缺乏超國家的權威機構,使得各國基于利益和權力的追求所導致的沖突就無法調控,國際體系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所以國際系統(tǒng)只能是自助系統(tǒng),即每個國家只能依靠增強自身實力實現(xiàn)自我保護、維護國家的生存和安全、保證利益不受損。(四)權力和利益。權力是現(xiàn)實主義的核心概念,雖然它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但大致有三種表現(xiàn):保持權力、增加權力和顯示權力。因為國際關系的本質是權力斗爭,所以一國的外交政策必須以增加國家利益為最高目的。而權力界定利益,追求國家利益又必須以權力為后盾,一國在國際上享有的權力越大,所獲得的利益也是越大,反之亦然。因此,認為權力和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核心要素,
17、也是國家追求的最本質的內容。決定了國家是根據國家利益進行決策的理性行為體。(五)國際道德?,F(xiàn)實主義者認為國際道德的作用有限,要受到利益的制約,服從于政治的需要。普遍的道義原則要和國家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否則毫無意義。而維護國家生存本身就是道義原則。不能把適用于普通人的道德標準以抽象的、普遍的形式應用于國家的行動。否則國家就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就等于把整個國家置于危險的境地。因此政治家們?yōu)榱俗非笞约簢业睦婧蜋嗔?,甚至可采取在一般人看來是不道德的行為?六)均勢。認為均勢是維持國際秩序穩(wěn)定的理想模式。因為國際政治的現(xiàn)實狀況永遠處于“權力的斗爭”中,通過相互對立的實力主體國家間的均勢和抑
18、制進行操縱,在各種實力之間將產生出穩(wěn)定和秩序。均勢有助于防止全球性霸權的產生、確保國際體系的穩(wěn)定和各成員國的獨立、防止戰(zhàn)爭的爆發(fā)等功能。代表人物:愛德華·卡爾(政治現(xiàn)實主義的奠基人):和平的條件、民族主義及其后、蘇聯(lián)對西方世界的沖擊萊茵霍爾德·尼布爾(被譽為“眾人之父”其原罪說決定了社會是沖突的):反思一個時代的終結、光明之子與黑暗之子漢斯·摩根索(被譽為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奠基之父”,提出國際關系基本六條原則和基本的國際關系哲學思想):國家間政治為權利與和平而斗爭、國際政治的原則和問題、捍衛(wèi)國家利益馬丁·懷特(被譽為“英國學術界影響最大的國際關系思想家”
19、):國家體系、權力政治尼古拉斯·斯巴克曼(稱為“遏制政策的教父”提出地緣政治學):世界政治中美國的戰(zhàn)略、和平地理學喬治·坎南:美國外交:1900-1950、美國對外政策的現(xiàn)實亨利·基辛格:核武器與對外政策、大外交雖然現(xiàn)實主義存在著不足與缺陷,不管人們對它有多少批評意見,但現(xiàn)實主義理論還是值得人們嚴肅對待和認真思考的。一方面,它把政治行為中的一個關鍵變量權力分離出來加以研究并據此發(fā)展了一套國際關系理論。另一方面,它把國際政治從理想主義的“烏托邦構想”中帶回現(xiàn)實,從客觀的角度對國際政治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現(xiàn)實主義理論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貫徹到美國的對外政策實踐當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美國奠定其頭號強國的地位。5、戰(zhàn)略聯(lián)盟對我國的啟示(一)我國在工業(yè)領域與外國跨國公司有影響的聯(lián)盟行動尚未出現(xiàn),大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尚停留在合資、獨資等較低的水平上。而且這類合作方式造成的種種弊端已開始呈現(xiàn)。為此,我們需要從新的角度來審視利用外資的政策,對我國利用外資政策作出必要的調整,以提升我國參與國際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20萬噸本色漿替代廢紙漿項目初步設計(參考范文)
- 2023年學校元旦晚會活動方案
- 貨運站場轉型升級規(guī)劃設計方案(范文模板)
- 民宿室內設計設計方案
- 名人傳核心價值解讀
- 制圖零件設計規(guī)范
- 河南省濮陽市、許昌市兩地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 含解析
- 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模擬系統(tǒng)集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京學院《電力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工程制圖與識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漢馬王堆T型帛畫
- 肥皂盒模具畢業(yè)設計
-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說課稿-5 解決問題的策略(1)-蘇教版
- 跨境電商視覺營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GB/T 6739-2022色漆和清漆鉛筆法測定漆膜硬度
- 工藝質量管理規(guī)程
- 人文社會科學
-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方案
- 光儲電站儲能系統(tǒng)調試方案
- 石油建設安裝工程概算指標說明及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