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詩三首2七中馬建民7詩三首三維目標1 了解古代詩歌的發(fā)展流變,了解“古詩”與五言詩的關系。2 .把握三首詩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夠正確理解詩歌的主題意義:3 .運用翻譯的方法描摹詩歌所反映的內(nèi)容,能夠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4 掌握作者的有關文學知識,正確體會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1、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描摹詩歌畫面。2 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主旨,培養(yǎng)詩歌鑒賞能力。課時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導語設計情景導入什么樣的情感是讓人黯然銷魂的呢?當遠方的游子采摘這些花草想借以表達對親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這芙蓉并沒有送出去,心情由歡欣轉為失落這樣的嘆息讓人遺撼而悲切。今天,讓我們一起
2、來感受一下這個真實的心情記錄涉江采芙蓉。詩詞導入古代著名文學理論家鐘嶸詩品說:“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贝蠹抑肋@句話評價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jīng)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讓我們一起來體味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文本解讀知識積累基礎積累1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tǒng)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游子他鄉(xiāng),死生新故之感?;蛟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 “古詩”的原意是占代人所作的詩。它與兩漢
3、樂府歌辭并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并且發(fā)展為泛指后來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初唐以后,產(chǎn)生了近體詩, 其中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體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3 .蕭統(tǒng),南朝梁代蘭陵人,文學家,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武帝天兼元年立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謚昭明,世稱昭明太子。文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各類文學作品的選集,收集秦漢以來的文學作品共三十卷,也稱昭明文選。信息篩選漢代五言詩的興起與發(fā)展介紹(讓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集體交流)。合作探究學生齊讀詩歌全文三遍(包括詩題、作者、內(nèi)容)。請學生站起來示范朗讀。(注意斷句)方法點
4、撥五言詩朗讀指導。明確:五言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匯,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更靈活細致地抒情和敘事。在音節(jié)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樂美。因此,它更為適應漢以后發(fā)展了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tǒng)地位, 成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五言詩在斷句上一般構成二三字格式或者是二一二字格式。本詩采用二三字格式斷句,但是在朗誦的時 候可以將第三個字適當延長發(fā)音時間。能力提升一、疏通詩歌內(nèi)容,基本把握詩歌。1 、教師范讀2 、自由朗讀3 、個人朗讀4 、學生嘗試用現(xiàn)代語言表達詩歌內(nèi)容,最好翻譯成為現(xiàn)代詩。二、逐句解讀詩歌,把握詩歌情感。(師生交流,討論,共同完成下面的環(huán)節(jié))1、解讀第一、二句:涉江采
5、芙蓉,蘭澤多芳草。擴展提問:這兩句詩作為正式詩歌的起首,有何特色?2、解讀第三、四句。擴展提問:第三、四句的語氣如何?這樣表達有何效果?3、解讀第五、六句: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擴展提問:第五、六句中,“還顧” “漫浩浩”兩詞運用巧妙,請簡要分析。并談談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解讀第七、八句: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擴展提冋:最后兩句有何特色?規(guī)律總結一、涉江采芙蓉里寫“采芙蓉”贈給所思之人,這對全詩在營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贈給親 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種行為,請舉例說明,并談談你對這種行為怎樣理解。、如何把握古詩的思想感情?拓展探究讓我們看看 古詩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樹一詩,談談這首詩和課文在
6、寫作手法上有何異同。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責,但感別經(jīng)時。詩歌解說: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的襯托下開了茂密的花朵,顯得格外生氣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著枝條。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樹花,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花的香氣染滿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 遙地遠,花不可能送到親人的手中。只是癡癡地手執(zhí)著花兒,久久地站在樹下,聽任香氣充滿懷袖而無可奈何。 這花有什么珍貴呢?只是因為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課堂小結相愛卻不能相守,讓人有“憂傷以終老”的擔憂,黯然的心情令人銷魂,這種分離是不同于秦觀的鵲 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
7、。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個是永久的分離,一個是讓人感覺距離產(chǎn)生美。本詩最后兩句,除了表達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情感。作業(yè)設計1、背誦課文涉江采芙蓉全文。并準備默寫。2、預習曹操的短歌行,收集曹操相關的資料。第二課時短歌行導語設計身處動亂時代,壯志未酬、抱負不得伸展的文人常常會感嘆人生的短暫,有的便隨波逐流,不思進取, 甚而有的歸隱田園山林,消極避世。然而世上還真的有不憚于前驅的真的猛士的存在。他們珍惜歲月,發(fā)奮努 力,拓展出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試看,身處動亂時代的曹操是怎樣奮發(fā)圖強、拓展人生的。下面,我們一起 來學習他的名作短歌行。文本解讀知識積累1、曹操簡介曹操(15
8、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國時候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年二十舉孝廉,以參加鎮(zhèn)壓黃巾起義,遷為濟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復擊滅袁術、袁紹。他實行唯才是舉”的 政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等一系列較為進步的措施,終于統(tǒng)一了北方。位至大將軍、丞相。 封魏王。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帝。曹操有很高的藝術修養(yǎng)。他的樂府詩繼承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真實地反映了漢末動 亂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他統(tǒng)一天下的遠大抱負和頑強的進取精神。其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格調(diào)蒼涼悲壯, 有很高的藝術性。他以樂府古題寫時事的作風對后來的新樂府詩有很大啟示。有魏武帝集傳世。2 .背景
9、簡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大戰(zhàn)前夕,灑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 聞烏鴉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此詩格調(diào)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信息篩選學生思考并討論詩歌的內(nèi)容層次。分析鑒賞1 提問: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2 提問: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四句詩? 合作探究討論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課堂小結歷史上的曹操能文善武,文章風格清俊,簡約嚴明。詩歌方面,既吸收了民歌的營養(yǎng)又繼承了漢樂府民 歌“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尤其擅長四言詩。短歌行雖有感慨時光之易逝、去日苦
10、多的消極。但洋溢全詩的是作者要求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的時代主旋律。作業(yè)設計背誦全詩,閱讀曹操的其他詩歌。第三課時導語設計情景導入在中國詩歌史上有很多詩人寫過描繪田園風光的詩篇,在他們當中有一位詩人被后人視為無法逾越的高峰,他在詩的題材上進行了前無古人的開拓,詩的語言上達到了后無來者的高度以致盛唐山水詩人不得不有所回 避,他是誰呢?他就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今天我們將通過對他的作品歸園田居的學習,感受他獨特的 魅力的同時提高在詩歌鑒賞方面的能力。故事導入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yǎng)家糊口,來到離家鄉(xiāng)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 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
11、好歹就憑他那張嘴。而且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 發(fā)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 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tǒng),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 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彭澤縣令。從此再也 沒有做過官。從官場退隱后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開荒種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
12、 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寫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田園詩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nóng) 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fā)歸隱后的愉悅心情。課本中所選是第一首。推進新課知識積累1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東晉田園詩人,潯陽柴桑人。后人稱之為“靖節(jié)先生”。又自稱作“五柳先生”。祖父、父親靜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他幼年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yè)的 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東晉末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尖銳。仕途充滿風險,加之政治腐敗,陶淵 明對現(xiàn)實很失望。他不愿在紛亂黑暗的現(xiàn)實里隨波逐流,曾幾次退離仕途,最后,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 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nóng)村。死后世人稱他為“
13、靖節(jié)先生”。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后的生活,表現(xiàn)農(nóng)村風物,勞動生活,表示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 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從此以后,田園詩不斷得到發(fā)展。到唐代就 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后,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shù)了。2、字詞解析少:指少年時代。通:適應、迎合。俗:世俗。韻:本性、氣質。性本愛丘山:天性原本熱愛山川田園(生活)。性,天性、本性。塵:塵世的羅,這里指仕途。一去三十年: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說法。有人疑為“十三年”,因詩人自太元十八年 (393)初仕為江州祭酒,到義熙元年(405)
14、辭彭澤縣令,是十三個年頭。羈鳥:籠中鳥。池魚:池中魚。故淵:魚原來生活的水潭。守拙歸園田:守住自己的愚拙,回鄉(xiāng)過田園生活。守拙,守住愚拙,這里是謙虛的說法。暖暖(ai):昏暗糊。依依:輕柔而緩慢地飄升。墟里:村落。戶庭:門庭。塵雜:世俗的雜事。虛室:空室。余閑:閑暇。樊籠:比喻官場生活。自然:指田園生活,又指自然的本性。信息篩選“歸園田居”這個標題能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題眼是哪個字?合作探究一、“歸”的意思是返回,作者從哪里返回?為什么要返回?回到哪里去?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答案。1 學生集體朗讀詩歌,探討“從哪里返回”這個問題。(1)“塵” “樊籠”比喻什么?(2)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現(xiàn)了詩
15、人怎樣的情感?2 探討“為什么要返回”這個問題。(1)那么,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要出仕?哪一句是點題句?(3)歸西圈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3. 探討“回到哪里去”這個問題。(1)詩人筆下的田園景色有何特點?抓住詩中幾組意象分析。(2)非常普通平常的農(nóng)村生活場景,在陶淵明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能力提升請學生自由閱讀全文,按照順序解讀全詩內(nèi)容。1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淡落塵中一去三十年。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3.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樹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 樹顛。4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5 久
16、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規(guī)律總結學生討論并歸納寫景的特點。明確:詩中的景物普通:草屋、榆柳、雞鳴、狗吠等。層次分明:詩中的景有遠近,有動靜,有圖有 聲。色彩淡雅、冷色為背景,綴以暖色。學生討論并總結詩人是采用何種手法表達感情的。明確:敘事抒情,寫景抒情,言志抒情。分析鑒賞分析鑒賞本詩的寫作特點。一、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毫無粉飾之詞,平易如話,但恰到好處地與詩意合拍。二、情景交融?!胺秸喈€雞鳴桑樹顛”八句。描寫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煙、狗吠雞鳴, 富有生活氣息,構成了遠離塵世、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藝術境界。這是實境一一也許的確是陶淵明歸隱后的 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
17、一一陶淵明內(nèi)心追求那種恬靜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實境與心境渾然一體、水乳交融。三、比喻生動形象,詩人把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比喻為“塵”“樊籠”,把誤入官場的人比作 “羈鳥” “池魚不僅形象貼切,而且蘊涵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四、語言樸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隨手寫來,明白如話。課堂小結這就是陶淵明。他的歸來,他的舍得,在我們心中留下了許多:“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氣,鄙棄官場,厭惡功名的高潔情懷,他不僅創(chuàng)作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詩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獨特藝術個 性及偉大品格深刻影響著并將繼續(xù)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作業(yè)設計1、 背誦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這首詩。2、閱讀歸園田居(其
18、三),并嘗試翻譯鑒賞。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詩三首答案涉江采芙蓉 信息篩選:明確:1、五言詩,古代詩歌體裁。全篇由五字句構成的詩。漢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詩句,但沒有完整的五 言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據(jù)漢書五行志扣尹賞傳所引西漢 成帝時歌謠,已為完整的五言形式;東漢時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蓮等,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東漢末年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五言詩已經(jīng)達到成熟階段。至建安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已“居 文詞之要”(鐘嶸詩品),成為最盛行的詩體,出現(xiàn)了大批名作。2 西漢
19、至東漢 400年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和民間歌謠。漢代詩歌是在詩經(jīng)楚辭和秦、漢民歌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大致經(jīng)歷了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創(chuàng)作、從樂府歌辭到文人賦詩即“古詩”、從四言體到五言體、從騷體到七言體,從敘事詩到抒情詩的發(fā)展過程。其中以兩漢樂府民歌和東漢后期無名氏文人五言古詩的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是五言詩達到成熟的標志,在我國詩歌發(fā)展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譽它為“五言之冠冕”,鐘嶸在詩品中稱它為“一字千金”。3 中國歷代文學理論研宛者對 古詩十九首評價很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漢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東
20、晉的陶淵明,南朝宋代的鮑照等,也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合作探究:明確:詩歌翻譯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能力提升:一、4、涉江采芙蓉踏過江水去采那朵蓮花,到蘭草生長的沼澤地采蘭花。 采了花要送給誰呢?想要送給那遠在故鄉(xiāng)的愛人吧。 回頭望望遠處那曾經(jīng)的家,卻又長路漫漫無邊無際。 漂泊異鄉(xiāng)兩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憂傷以至終老。二、1、明確: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開的美好季節(jié)。在風和日麗中,蕩一葉小舟,穿行在“蓮葉何田田”“蓮花過人頭”的湖澤之上,可能一年一度的采蓮活動已經(jīng)很盛行了。蘭草生長
21、的沼澤里蘭花盛開得正旺盛。游子采芙蓉送給家鄉(xiāng)的妻子,采摘花草贈給遠方的親人,這種舉動在古代詩歌里多有表現(xiàn)。湖岸澤畔,還有著數(shù)不 清的蘭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發(fā)際、幽香襲人。豈不更教人心醉?明確:起首兩句是平緩的敘述?!败饺亍?“蘭澤” “芳草”等意象,讓人頓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潔以及所表達的感情的純潔、美好。2 明確:延續(xù)著第一、二句”芙蓉”“蘭澤” “芳草”的幽香,美好歡樂的情景,剎那間被充斥于詩行間的嘆息之聲改變了。主人公注視著手中的芙蓉默然無語。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又能送給誰呢?這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是送不到遠方的愛人那里的??!明確:“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边@兩句自問自答,
22、語氣也是較為緩和的,不過“遠道” 一詞已為下面 的情緒轉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人們總以為,倘要表現(xiàn)人物的寂寞、凄涼,最好是將他(她)放在孤身獨處的清 秋,因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有時將人物置于美好、歡樂的采蓮背號上。抒寫獨自懷遠的憂傷,正 具有以“樂”襯哀”的強烈效果。3 明確:這兩句空間突然轉換,遠方的游子此刻正帶著無限憂愁,回望著家人愛人所在的故鄉(xiāng)。他望見了故鄉(xiāng)的山水、望見了那在江對岸湖澤中采蓮的妻子么?顯然沒有。此刻展現(xiàn)在他眼前的。無非是漫漫“長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煙云 I明確:“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將遠道”的意思說盡?!斑€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讀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羊
23、、憂愁、悵惘地立在船頭,徒勞地往故鄉(xiāng)的那個方向張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 仔細計算的迢迢路程! “漫浩浩”一詞,讀起來即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故鄉(xiāng)在哪兒? “所思”在哪兒? 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極點。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 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效果。4 明確:這是痛苦的浩嘆,它仿佛來自萬里相隔的天南地北,這是一對同心離居的夫婦那痛苦的嘆息!這 就是詩之結句所傳達的意韻。最后兩句也并沒有順接上面兩句,而是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擔 憂是,如果兩個相愛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憂傷以終老”了。黯然的情緒真是令人銷魂
24、!明確:當讀到結句時,讓人感覺到:此詩抒寫的思念之情雖然那樣“單純”,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現(xiàn)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終于匯成了飛凌山巖的急瀑,震蕩起撼人心魄的巨聲。在哀傷中老去,這多么令人心碎! 規(guī)律總結:一明確:芙蓉,即荷花。荷花給人以清幽、高潔的感覺。屈原的作品里也視“荷”為香草,認為它具有 美好的品質。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營造了清幽、高潔的意境?;ú輯赡勖利悾瑫r又給人欣砍向 榮的感覺。以花草贈親朋,既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采摘花草送給 遠方的親人這種舉動在古代詩歌中常出現(xiàn)。例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
25、相思?!边€有灞橋折柳。現(xiàn)實生活中情人節(jié)送玫瑰,母親節(jié)送康乃馨。二.明確:可用以下三種方法:1 通過誦讀,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2 通過分析,抓取意象,透過意象把握思想情感。3 尋找文中關于文章主旨的表達情感的語句。拓展探究:明確:異:兩首詩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蘭澤”“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歡樂的情景來以樂景襯衷情,而庭中有奇樹則是以樹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結句哀傷不止,而庭中有奇樹則自我寬慰。同:兩首詩都采用了先揚后抑的寫法。前面六句詩人對于花、樹(意象)的珍奇美麗極力贊揚,最后兩 句點明了全詩的主題。兩首詩歌都意境高潔、清幽。含蓄不盡。余味悠長。短歌行信息篩選明確:全
26、詩可分四層:前八句為第一層,詩人慨嘆人生有限,抒發(fā)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功業(yè)未成的深沉感 慨;次八句為第二層,通過思念賢才、宴飲嘉賓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求才若渴的心情;再次八句為第三層,寫 對賢才的仰慕,想象賢士到來,暢敘情誼:最后八句為第四層,寫賢才擇主和自己希望搜攬人才以完成統(tǒng)一大 業(yè)的宏偉懷抱。分析鑒賞1 明確:為了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雄心壯志,曹操雖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敗。他深感奮斗中的艱難,也因年歲增長,光陰流逝,理想尚未實現(xiàn)而憂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暫之嘆。但這一.嘆”不是無所作為者、蹉跎歲月者、不思進取者的消極之“嘆”,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賢才幫助以實現(xiàn)建功j業(yè)雄心的英雄之嘆。“
27、人生幾何” “去日苦多”是進取中的憂嘆、追求中的苦悶表達了詩人抓緊時機、大干一番事業(yè)的強烈 愿望,隱含著的仍然是積極昂揚的精神。2 明確:這四句借用管子形勢解中的話和周公“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士”史記魯周公世家)的故事,來說明一方面詩人自己感到生命易盡,一方面則更加激勵他及時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渴望有更多的有才能的人來幫助他實現(xiàn)他的政治埋想。合作探究明確:(I)詩歌用典貼切。特別是化用詩經(jīng)里的詩句,好像出自一個人的口,貼切自然。最后,又引 用“周公”作比,突出自己對人才的渴求之懇切,都非常到位。(2)文章抒情、議論、敘事三者結合緊密,既有對客觀生活的描繪, 又有對自己主觀精神的抒
28、發(fā).志向高遠,氣韻沉雄,想象豐富,體現(xiàn)了曹操詩歌的藝術特色。歸園田居信息篩選明確:標題明確告訴我們作者要回到田園生活;“歸”字是這首詩的題眼。合作探究一、1明確:塵,樊籠。(1) 明確:“塵” “樊籠”比喻官場生活。(要特別注意,“羈鳥” “池魚”是陶淵明自比。)(2)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誤落塵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誤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塵” 一詞,足見他對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罢`”字顯出詩人的悔恨之深。東晉來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愿成為上層統(tǒng)治階級矛盾斗爭的犧牲品,也不愿成為政治野心家爭奪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卻將他緊緊束縛在自己政治斗爭的羅之中,因此他十分痛苦。
29、“一去三十年”,實應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數(shù)字,說明了時間之長,痛苦之深。2 明確:”性本愛丘山” “守拙歸園田”。(1)明確:“誤落塵中?!比胧俗龉?,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誤。(注意煉字“誤”)其實.這一個”誤”字,一 “誤”多年又何嘗不是帶著期望的自投羅。在幾經(jīng)坎坷,在官場中碰得頭破血流,看透了官場卑污之后, 一個“誤落”發(fā)出了陶淵明無限的人生辛酸。這是人生翻然醒悟后的絕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于 是,此時在他心目中,恬靜的農(nóng)村是唯一的干凈樂土了。環(huán)境之劣時間之久催促著他確實應該歸向園田了!“韻”指人們的氣質性情的素養(yǎng)。“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
30、應?!斑m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縟禮節(jié)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 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靶员緪矍鹕健币苍S是陶淵明“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關鍵的原因呢?請同學們繼續(xù)尋找 文中信息。(2) 明確:“守拙歸國田。”(3) 明確:反對機巧圓滑,反對官場生活中的八面玲瓏、爾虞我詐。怕自己受到官場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而失 其本心。官場是個是非之地,沒有那種當官的本領,很難往上爬。這樣,一個正直清高的人就會感到精神上很壓抑。沒有自由,所以詩人耙自己比作。羈鳥” “池魚”(結合陶淵明辭官原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31、。小結:所以“歸固田”是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3、明確:歸向園田。(1) 明確: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莊、炊煙、狗吠、雞鳴。(2) 明確:恬靜,幽雅,空闊而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一派迷茫,一派朦朧,這是美似仙境的田園. 讓 詩人棄官歸隱,流連忘返?!胺秸ㄓ喈€,草屋八九同,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四句寫近景,從自己的住宅寫起。你看,住宅周圍有十畝土地,八九間草屋。地方雖不廣,房屋雖不多,但畢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 自在的王國。榆樹柳樹的陰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屋予前邊,環(huán)境是多么幽雅美麗!詩人捕捉住農(nóng)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畫出了優(yōu)美畫面,有近有遠。有聲有色,有淡有濃,有
32、活潑有生機.有 樸拙自然的趣味。而這一切又與詩人在官場上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里詩人用歌頌田園,無言地批判了 官場的傾軋、爭斗、混亂、險惡表明了詩,、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靜和諧的心境。能力提升1 解讀明確:“少無適俗韻”是寫少年時我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點明少年天性純真的本色。著一 “少”字,又與后面成年后“誤落塵”形成對照。也暗含對少年時天真質撲的追憶和留戀;“性本愛丘山”,這句詩中的“性本”二字,揭示出詩人內(nèi)心深處喜愛丘山的自然本性,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歸園田”;“誤落塵中”的“誤”字則把不幸落入塵、走進官場的情形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包含詩人不自覺、不得已之情。2 解讀明確:在這幾句詩中,詩人把官場中的自己比作是關在籠中的鳥,是水池中的魚;而把自己向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淋巴瘤靶向及免疫治療手冊閱讀札記
- JavaScript Vue.js前端開發(fā)任務驅動式教程-課件 模塊八 Vue.js基礎知識及應用
- 2025年1-6年級小學語文成語+規(guī)律詞(AABB與ABCC和AABC)填空練習
- 海洋項目投資效益分析
- 老年護理培訓教學課件
- 2025年按摩浴缸市場調(diào)查報告
- 特色燒烤店品牌授權及店鋪轉讓合同
- 機器人產(chǎn)品貨款抵押智能設備合同范本
- 保險理賠信息系統(tǒng)驗收合同
- 北京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編制流程與范本示例
- 礦產(chǎn)資源評估報告
- 巖土鉆探工程課件
- F450裝機教程課件
-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yǎng)機制
- 快消品行業(yè)的營銷渠道分析
- 醫(yī)院零星維修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傷寒論條文(全398條)
- PCN、ECN變更管理流程培訓資料
- 全等三角形經(jīng)典輔助線做法匯總
- DB61∕T 1308-2019 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規(guī)范
- 職業(yè)病危害告知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