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_第1頁
CT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_第2頁
CT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_第3頁
CT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_第4頁
CT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T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診斷基礎及臨床應用(一)CT成像原理 X線圖像是X線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組織結構后的投影總和,是局部投影疊加在一起的影像(模擬圖像)。 CT成像是X線束對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X線量經(jīng)數(shù)字/模擬轉換器轉為模擬電信號,后經(jīng)模擬/數(shù)字轉換器將模擬電信號轉為數(shù)字經(jīng)計算機處理成斷層圖像。掃描部分: X線球管、探測器(掃描架):行X線掃描并經(jīng)探測器搜集掃描的數(shù)字信息。計算機系統(tǒng):將掃描系統(tǒng)收集的數(shù)字信息進行貯存運算并重建成圖像。圖像顯示及存儲系統(tǒng):將重建的橫斷面圖像由熒光屏顯示或激光相機拍攝成片。 1.空間分辨率 CT圖像識別相鄰物體尺寸的

2、最小極限即空間分辨率。CT圖像是由一定數(shù)目密度不同的象素按矩陣排列構成,這些像素是相應部位單位體積(體素)X線吸收系數(shù)。該吸收系數(shù)通過數(shù)學方法重建成CT圖像。 CT圖像空間分辨率較X線低。2. 密度分辨率:即CT分辨或區(qū)分相鄰組織密度差異的最小值。CT圖像與灰度反映組織器官對X線的吸收程度。故黑影為低吸收區(qū)(肺部),白影為高吸收區(qū)(骨骼)。 CT具有較X線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更清晰顯示軟組織構成的器官,腦、縱隔、肝膽胰脾及盆腔等??扇庋塾^察,又可通過CT值量化反映組織結構密度。 CT值可理解為數(shù)量化的組織密度值,即某一區(qū)域組織對X線的吸收系數(shù),這種系數(shù)換成CT值來具體說明某一組織密度的高低。

3、 正常人體各種組織成份CT值: 水: 0Hu;空氣: -1000Hu;骨皮質: +1000Hu; 軟組織(包括肝、腎、脾、胰): 2060Hu; 出血: 6090Hu;脂肪: -70-90。1. 檢查方法: 仰臥 (俯臥)位橫斷面,用于多數(shù)部位(胸、腹、頸等)常規(guī)檢查。 冠狀位冠狀面(蝶鞍、副鼻竇、眼眶) 層厚、層距:常規(guī)7-10mm。少數(shù)2mm(肺部HRCT)、3mm(腎上腺)、5mm(腰椎間盤)。 2.檢查方法 平掃:不用造影增強或造影的普通掃描。 增強掃描:經(jīng)靜脈注入對比劑后再行掃描的方法。血內碘濃度升高后,器官與病變吸收碘濃度產(chǎn)生差別,形成密度差。 造影后掃描:先行某器官或結構的造影,

4、再行掃描。如腦池注入對比劑(空氣或碘劑),腦池造影后再行掃描。 CT的診斷價值較為特殊,臨床應用廣泛,設備較貴,檢查費用較高,定性診斷尚有一定限度,故應了解其優(yōu)勢合理選擇應用。1. 檢查方法(1)軸位:仰臥、制動,10mm層厚、層距。(2)冠狀位:俯臥、制動,2-5mm,適用于顱頂及蝶鞍區(qū)病變。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T檢查適應癥(1)顱內腫瘤與囊腫:各種腦內腫瘤(膠質瘤)和腦外腫瘤(腦膜瘤、聽神經(jīng)瘤)與囊腫(皮樣囊腫)。 CT檢出率達95%以上,較小腫瘤而且與腦組織密度相近者易漏診,后顱窩及腦干腫瘤由于偽影或部分容積效應而誤診或漏診。 CT對顱內腫瘤的定位(腦內或腦外幕上或幕上)較準確,部分腫瘤的

5、定性、準確性在85-90%。左側鞍旁膠質母細胞瘤。左:平掃,右:增強腦干星形細胞瘤側腦室三角區(qū)畸胎瘤 (2)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破裂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腦血管阻塞腦梗塞、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 腦血管畸形血管瘤、動靜脈畸形右側基底節(jié)急性腦出血蛛網(wǎng)下腔出血左側大腦半球腦梗死頸內動脈動脈瘤 (3)顱腦外傷 CT可明確診斷骨折及其繼發(fā)顱內血腫、腦水腫、腦疝等;顯示萎縮、軟化、穿通畸形等陳舊性病變或后遺癥。 CT可明確顯示顱內血腫的位置及性質:腦外(硬膜外、膜外下)或腦內(實質)血腫及挫裂傷,指導臨床手術治療。左顳部急性彌散性硬膜下血腫右額骨粉碎性骨折碎骨片突入腦質(4)顱內感染與炎性病變腦外感染:硬

6、膜外膿腫或硬膜內膿腫、腦膜炎。腦內感染:化膿性腦炎、腦膿腫、結核病。顱內病毒感染:皰疹性、亞急性硬化性腦炎。腦內真菌感染:隱球菌、放線菌等。顱內寄生蟲感染:腦囊蟲病、包蟲病等。左顳葉腦膿腫(5)腦白質病脫髓鞘性腦白質?。翰∫虿幻鞯乃枨拭撌?。多發(fā)性硬化,動脈硬化性腦病。髓鞘形成不良病變:染色體遺傳性或代謝障礙性疾病。腎上腺腦髓質營養(yǎng)不良(6)先天性顱腦畸形中線部位病變:胼胝體發(fā)育異常、Dandy-Walker 畸形。神經(jīng)皮膚綜合征:結節(jié)性硬化、腦三叉神經(jīng)血管疾病。腦回形成異常:多發(fā)小腦回畸形,腦裂畸形。丹瓦氏畸形(7)腦積水與腦萎縮腦積水:交通性腦積水,梗阻性腦積水等。腦萎縮:老年性腦萎縮、彌漫

7、性腦萎縮(代謝性)、局限性腦萎縮。 綜上所述,CT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各種疾患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對臨床上可疑顱內占位或高顱壓者、癥狀性癲癇者、疑先天性畸形者、疑腦血管意外者、疑顱內感染者、退行性病變或代謝性疾病者、外傷患者可以達到檢出病變、明確定位、定性診斷或排除性診斷。1. 眼部疾?。?-5mm薄層掃描(軸位),冠狀位可用于顯示病灶與眶內解剖關系。 適應癥:確定眶內腫瘤存在位置、大小及浸潤范圍,眼眶外傷及異物、感染(膿腫)的診斷。右眶內皮樣囊腫 2. 耳及顳骨病變 采用骨高分辨CT(1.5mm層厚)可清楚顯示中耳、內耳的細微結構,尤其是骨結構。 適用于先天性畸形及局部外傷診斷。 也適于腫瘤或炎癥

8、(脂肪瘤)診斷及明確侵犯范圍。3. 鼻及鼻竇 軸位,少數(shù)可采用冠狀位掃描。 可明確顯示鼻竇炎癥或積液;腫瘤的位置及范圍,CT對鼻竇腫瘤侵犯周圍情況有特殊價值,為首選方法。4. 鼻咽及喉 顯示腫瘤位置、大小及周圍侵犯情況。5. 甲狀腺及頸部軟組織腫瘤 判斷腫瘤存在與否及周圍浸潤。左側外耳道先天性閉鎖蝶骨骨軟骨瘤。左:軸位,右:冠狀位鼻咽部血管纖維瘤右側聲帶區(qū)喉癌雙側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右側喉咽旁纖維黃色肉瘤1. 檢查技術:熟悉病史,參考平片及其他資料確定方法及掃描范圍,一般用屏氣后平掃,軸位:10mm層厚、層距,對于較小病灶需采用HRCT(1-2mm)。2. 肺部CT掃描適應癥支氣管、氣管病變:囊腫、

9、腫瘤、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炎癥、結核、膿腫、真菌感染。肺部腫瘤:周圍型及中心型肺癌、轉移瘤、錯構瘤。肺部彌漫性疾?。洪g質性肺炎、間質纖維化、肺泡液石癥、結節(jié)病。其他:肺不張、肺發(fā)育不全。雙肺下葉多發(fā)囊狀支氣管擴張雙肺下葉浸潤性肺結核左肺上葉肺腺癌肺泡蛋白沉積癥右肺發(fā)育不全并肺囊腫 因此,對可疑肺部腫瘤或結節(jié);確診肺癌需了解胸內侵犯或轉移確定手術與否;腫瘤治療后隨訪;X線診斷困難的肺部感染性病變(結核及肺炎);肺間質性疾??;肺門增大;胸部外傷需明確胸膜及肺內情況者,均適于CT胸部檢查。3. 縱隔及胸膜、胸壁檢查適應癥縱隔腫塊:了解腫塊部位、組織來源、囊性或實性、惡性腫瘤侵犯范圍。重癥肌無力疑胸

10、腺瘤或胸腺增生。肺部惡性腫瘤有無縱隔侵犯及淋巴結轉移。淋巴瘤等惡性腫瘤治療后復查。胸壁腫瘤(塊)及外傷。左:縱隔心包囊腫,右:縱隔畸胎瘤1.檢查技術:檢查前禁食6h以上,1周內不服如硫酸鋇等重金屬藥物。掃描30min前飲水或服1.5%泛影葡胺500ml使胃充盈。 急腹癥者可不須禁食用服造影劑。兒童不配合者可服鎮(zhèn)靜劑。 2. 技術參數(shù) 根據(jù)臨床要求確定掃描范圍,肝、腎可采用10mm層厚、層距,胰腺、腎上腺可采用2-5mm層厚、層距。 腹部實質臟器病變一般需平掃與增強掃描結合觀察。3. 肝臟疾病肝臟腫瘤:肝癌、腺瘤、肝血管瘤、轉移瘤。肝臟感染:肝膿腫、寄生蟲(包蟲)、結核。肝臟彌漫性病變:肝硬化、

11、脂肪肝、代謝性肝臟疾病。肝臟外傷:首選方法,可明確病變部位、原因及分型。4. 膽道疾?。哼m用于B超檢查后補充方法膽道結石:膽囊及肝內外膽管結石。膽囊腫瘤:觀察對肝臟的侵犯及轉移。膽系先天性異常:異位或浮游膽囊,膽總管囊腫。黃疸的鑒別診斷:可明確是否為梗阻黃疸及梗阻的位置、原因。 胰腺疾病診斷最重要的無創(chuàng)性影像方法。胰腺腫瘤及其侵犯范圍;胰腺炎及其合并癥。胰腺外傷性疾病。6. 脾臟疾病脾外傷:可了解脾臟有無挫傷、血腫及合并其他臟器損傷。脾臟腫塊:腫瘤或囊腫。5. 胰腺疾病脾臟感染:膿腫、結核、寄生蟲。脾梗死及先天性解剖變異。7. 腎臟疾病腎臟占位:囊腫、腫瘤;腎臟外傷:腎實質損傷性質、部位、范圍

12、。腎臟及腎盂感染:腎膿腫。腎臟及輸尿管結石,可明確梗阻部位、性質。腎周疾病。肝膿腫。左:平掃,右:增強結節(jié)性肝硬化腎臟外傷,腎包膜下血腫胰腺尾部囊性腺瘤脾臟淋巴瘤肝、腎多發(fā)囊腫8. 腹膜后及腹膜腔疾病腹水、膿腫。腫瘤及囊性的診斷、鑒別診斷。腹膜后淋巴結轉移。腹膜后外傷后血腫。腹主動脈瘤,下腔靜脈栓塞。腹膜后脂肪肉瘤腹膜后囊性畸胎瘤 檢查前2-3天少渣飲食,檢查前24小時服用1-2%泛影葡胺液500ml,使胃腸道充盈。 另需大量飲水使膀胱充盈。1.采用10mm層厚、層距,前列腺、精囊腺可加掃3-5mm薄層。2.平掃:觀察盆腔內有無鈣化、腫塊。3.增強:用于平掃不能顯示或可疑的病灶。1.膀胱:膀胱腫瘤的術前分期及膀胱型增厚的性質。2.前列腺:觀察其大小、形態(tài),診斷前列腺早期癌困難。3.子宮、卵巢:用于B超檢查后的補充手段。膀胱移行上皮癌子宮平滑肌肉瘤1.椎間盤突出及退行性病變:顯示椎間盤突出位置及壓迫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