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案例_第1頁
高中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案例_第2頁
高中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案例_第3頁
高中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案例_第4頁
高中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案例別了,不列顛尼亞?別了,不列顛尼亞?這篇課文如何教,難題不在教學目確實實定,而在教學過程的設計。這篇課文是一篇特寫消息,根據教材單元教學要求并結合課文的特色,學習目的可以確定為:1、理解特寫消息與一般消息的區(qū)別及學習特寫的表達技巧。2、品味課文莊重、含蓄的語言風格。3、體會課文標題的新穎性。然而,教學過程如何設計呢?如何設計才能表達新課標的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復的構思、理論和汲取多方的經歷之后,得出這樣的體會:用比較的方法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學起來覺得輕松。詳細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用一分鐘的

2、時間對新聞的概念、要素、特點和構造進展回憶一遍。其次,給學生五分鐘時間閱讀課文,接著觀看有關香港回歸的照片資料,以助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其次,考慮以下兩個問題:1課文中有哪些關于現場描寫的語句?2課文有哪些特色比較閱讀?這兩個問題能概括上述學習目的,問題解決完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也就完成了。這兩個問題重點討論第二個問題。本人根據課文內容改寫一篇一般性消息,作為資料印發(fā)給學生,主要是為了跟課文特寫消息作比較,讓學生從兩者中找出主要表達手法上的區(qū)別。接著討論課文在描寫上是如何表達細致這個特點的,也就是課文對現實場景的描寫是如何從多個角度視覺角度、聽覺角度、感覺角度等去進展的。這點完全可以交給學生

3、自主分析,教師只需點撥和歸納。通過學生的分析和教師的歸納,學生不僅領會到特寫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區(qū)別,也掌握了特寫的表達技巧。以上是課文特色表現之一。課文特色表現之二是含蓄的語言風格。這點也是通過舉例比較讓學生體會、讓學生自己說。課文特色的第三個表現是標題的新穎性。這點也是通過舉例比較讓學生自己說。另外補充一點,課堂上要強調朗讀,對描寫精彩的語句,表達含蓄語言風格的語句,要求學生朗讀,根據教學過程,長的齊讀,短的個別讀,讓學生從自己讀或聽別人讀的過程中去得到體會。以上兩個問題討論完畢之后,教師做個總結。最后用剩下的非常鐘時間做四道練習題。總之,整個過程充分表達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

4、師充當引導的角色。以下是本人的課案設計:?別了,不列顛尼亞?課案設計【學習目的】.復習新聞知識。.理解特寫消息與一般消息的異同。學習特寫的表達技巧。品味本文莊重、含蓄的語言風格。體會本文標題的新穎【課型】新授課【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使用】1.香港回歸照片資料.2.課件3.新聞材料【教學重點】1、理解特寫消息與一般消息的異同。學習特寫的表達技巧。2、品味本文莊重、含蓄的語言風格?!窘虒W過程】導語香港回歸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舉國歡騰。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體的目光。為了記下這一大盛事,四位新華社記者通力合作,真實、準確地描繪了這難忘的時刻。據

5、理解,在有關香港回歸的新聞報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聞作品,曾經在第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今天,我們就讓這篇著名的?別了,不列顛尼亞?帶著我們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現場,一起來重新感受那沖動人心的場面。45一、復習新聞知識1、什么是新聞消息?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群眾關心的重要事實的報道。2、構成新聞的要素是什么?五個和一個即:1、when:何時2、where:何地3、who:何人4、what:何事5、why:何因6、how:何果3、消息的特點:真:消息的事實必須真實。短:消息要求短??欤簳r效性活:消息要寫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強:消息的強是指思想性和

6、指導性要強。4、消息的構造標題(正標、副標題)2導語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開頭的一兩句話,一般稱為導語。3主體主體是導語之后,構成消息內容的主要局部。4背景一般說,背景材料是消息的附屬局部。它無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體之中,有時也可成為消息的主要材料。課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結尾消息要把事實寫得完好,邏輯嚴密,結尾需得向亮、有力,發(fā)人深思,給人啟迪。二、感悟五分鐘閱讀課文;看香港回歸照片。三、請考慮以下問題1、課文中有哪些關于現場描寫的語句?(讓學生找學生齊讀)1、課文有哪些特色?比較閱讀板書:1、描寫清新的可視性細致現實場景的描寫生動的可聽性富于動感鮮明的色彩感2、語言含蓄用事實講話:現

7、場與背景相結合讓學生找出表達含蓄的語言風格的語句,并且學生齊讀)3、標題新穎1、描寫細致細致:舉例比較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降下旗桿。細致的程度:舉例比較。提示:如何表達從多個角度視覺角度、聽覺角度、感覺角度等去進展描寫。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點左右:在新的一天降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隨著?義勇軍進展曲?冉冉升起。時40分: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2、語言含蓄:比較和體會以下例句隨著末任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香港回歸

8、,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創(chuàng)始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共同開展的新紀元。同時也標志著英帝國的太陽在中國的領土上空永遠落下了。標題:別了,不列顛尼亞標題:香港回歸交接儀式完美完畢本人根據課文改寫的一般消息的標題標題:主謂倒裝,更能表達情感。虛實結合實指不列顛尼亞號游輪分開香港。虛指英國完畢在香港的殖民統(tǒng)治。總結四、積累與穩(wěn)固1.給以下加點字注音。旗幟qiacute;zhigrave;掩映yanyigrave;ng矚目zh?mugrave;展拓zhantuograve;冉冉升起ranran凝重niacute;ng2.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1)英國的辭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

9、山的港督府拉開緒幕的。(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稈。45(3)英國國旗就要降下,中國國旗將飄揚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管制既將告終。(4)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為什么說英國的辭別儀式是日落儀式?英國曾經占領了非常廣闊的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喻指在它的領土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香港作為英國在東方的最后一塊殖民地,于年脫離英國的統(tǒng)治,可以說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太陽落了。所以把英國辭別儀式稱為日落儀式。4、給下面這那么消息擬一個題目能概括主要內容,不超過12字。昨天,北京大學進展了自主招生考試。有考生告

10、訴記者:題目新,題型新。比方語文第一題用拼音默寫宋詞,挺新穎的,從沒這么考過。還有對對聯,給lsquo;九天攬月華夏英豪馳宇宙rsquo;對出下聯,挺有意思的。除筆試外,考生還必須參加由北大教授組成的專家組面試,在15分鐘面試時間內自我陳述并抽簽答問,以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目的】知識與才能目的:使學生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過程與方法目的:1.搜集奧斯維辛的相關資料;2.學生自己生成問題并學會分析解決問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的1.使學生領會作者在平靜的表達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2.使學生能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抗暴力與罪惡?!窘虒W重點

11、難點】1.學會分析新聞中的記者的感情傾向2.品味作品中的細節(jié)描寫?!窘虒W方法】1.運用網絡進展小說閱讀教學圖片學生更直觀、更充分的美感享受。2.利用在線討論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菊n前準備】抽樣調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對學生感觸比較深的句子進展排序【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流程】一、導入1.有人說過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紀。如今請同學們點擊20世紀十大天災。這是天災局部,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災難。面對天災,不管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們只能一邊痛惜天災所帶來的傷痛和損失,一邊坦然承受。還有人禍,人禍指人為造成的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死亡人數約3千萬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戰(zhàn)死亡人數那么超

12、過5千萬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國制造的、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慘劇-南京大屠殺。當時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殺中遇難的中國人達30多萬人,二戰(zhàn)期間,中國軍民的死傷人數到達3500萬,相當于如今一個福建省的總人口數。在日本法西斯橫行中國的同時,在歐洲,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以奧斯維辛集中營為代表的德軍專門設置的人間地獄里,約有400萬猶太人被嚴刑拷打,隨意殺戮。二次大戰(zhàn)后至今,發(fā)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戰(zhàn)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不下一次大戰(zhàn)的死亡人數了。通過剛剛的數據能否得出什么樣的結論?預設:人禍遠比天災讓人恐慌明確:20世紀的種種人禍告訴我們,很多時候,讓人類傷亡沉重、涂炭

13、生靈的,更多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2.關于奧斯維辛:請看網頁上的介紹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看到這些畫面的感受預設:可怕,慘絕人寰,恐懼等等剛剛是圖片給我們帶大的震撼,如今,讓我們跟隨美國記者羅森塔爾的新聞稿沉重的步伐走進布熱金卡,用我們富有良知的心靈去碰觸那段不忍血腥的歷史,看看這篇文章是否也能給我們帶來一樣的感受453.寫作背景: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zhàn)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fā)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二、整體感知:快速閱讀課文,感受新聞內容,并考慮,作者將主要的筆墨放在哪里?預設:參考者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過與感受參

14、觀了毒氣室,焚尸室,女監(jiān)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二戰(zhàn)后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的新聞報道很多,羅森塔爾的報道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卻成了新聞史上的名作,這是為什么?帶著這個問題,進入文本的學習。三、細部揣摩:環(huán)節(jié)一討論探究:課前準備:請同學們預習,并找出能觸動自己心靈的或者不理解的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每個學生寫35句針對學生反響回來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1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2.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波娑起舞。3.為什么對于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

15、告的地方?4.那個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5.參觀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講解員說:夠了。針對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做在線討論,將自己對該細節(jié)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發(fā)表議論。并讓在座的同學對評論做出一個簡單的評議與總結。環(huán)節(jié)二在線考慮:二戰(zhàn)后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的新聞報道很多,羅森塔爾的報道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卻成了新聞史上的名作,這是為什么?它和你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有什么不一樣?請談談你的看法。預設:奧斯維辛為什么沒有新聞?奧斯維辛有什么?為什么要寫下這一篇沒有什么新聞的新聞?明確:記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寫下該文。作者參觀后覺得不應該讓奧斯維辛曾經發(fā)生過的慘案成為舊聞。?奧斯維辛,

16、沒有什么新聞?,可引起世人的戒備。通過文章,作者希望我們牢記災難,銘記歷史。因為忘記苦難就是新的苦難的開始。羅森塔爾打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教師總結:細節(jié)描寫是耐人尋味的。文章沒有陰森恐懼的鏡頭,沒有血腥的畫面,只是重現了新聞的事實真相,但透過細節(jié)卻能引發(fā)人們對生命,對人性的考慮。在作者看似平靜的表達中抒發(fā)了對德國納粹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四、拓展延伸:?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一作品本身的價值在哪?社會價值又在哪,能不能從這兩個角度考慮,幾人合作試寫一段頒獎詞

17、?范例:?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打破新聞零度寫作原那么,著眼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繪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在恐懼與快樂、戰(zhàn)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考慮、關于人性的自省。它的發(fā)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五課堂小結: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忘記歷史,就會使悲劇重演!前以色列總理拉賓的和平宣言:45幾萬個示威者的喊叫,還遠不如一個痛哭兒子戰(zhàn)死的母親的眼淚給我的震撼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時機的。你們今晚聚集在此,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抗暴力。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奧斯維辛,納粹的暴行使400萬人的生命被罪惡地奪去。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這樣的罪惡。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住這樣的歷史。奧斯威辛是一個尺度:關于時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無法棄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寫的題材毫不涉及戰(zhàn)爭和殺戮,時至今日,也都與奧斯威辛有關。在這里,奧斯威辛已成為現實的一局部,雖然屬于過去,卻向將來敞開。六作業(yè)二選一:1.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飽滿,得意,皮膚細白,金發(fā)碧眼。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