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自測概念題全部試題及答案_第1頁
物化自測概念題全部試題及答案_第2頁
物化自測概念題全部試題及答案_第3頁
物化自測概念題全部試題及答案_第4頁
物化自測概念題全部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2概念題1.2.1填空題1溫度為400 K,體積為2m3的容器中裝有2 mol的理想氣體A和8 mol的理想氣體B。該混合氣體中B的分壓力: PB(13.303)kPa。2在300 K,100 kPa下,某理想氣體的密度80.827 5×10-3 kg×m-3。則該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M(2.016 kg×mol-1)。3. 恒溫100,在一個帶有活塞的氣缸中裝有3.5 mol的水蒸氣H2O(g),在平衡條件下,緩慢的壓縮到壓力p=(101.325)kPa時,才可能有水滴H2O(1)出現(xiàn)。4. 理想氣體,在恒溫下,摩爾體積隨壓力的變化率:()。5一定量

2、的范德華氣體,在恒容條件下,壓力隨溫度的變化率:()。6. 理想氣體在微觀上的特征是:(分子見無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體積)。7. 在臨界狀態(tài)下,任何真實氣體在宏觀上的特征是(氣相、液相不分)。8. 在n,T一定的條件下,任何種類的氣體,當壓力趨近于零時:(nRT)。1.2.2 單項選擇填空題1在溫度恒定為25,體積恒定為25 dm3的容器中,含有0.65 mol的理想氣體A, 0.35 mol的理想氣體B。 若向容器中再加人0.4 mol的理想氣體D, 則B的分壓力(c),分體積(b)。選擇填入:(a)變大;(b)變?。?c)不變;(d)無法確定。2由A(g)和B(g)形成的理想氣體混合系統(tǒng),

3、總壓ppApB,體積V,nnAnB下列各式中,只有式(c)是正確的。選擇填入:(a) ;(b) ;(c);(d)。3(1)在一定的T,p下(假設(shè)高于波義耳溫度TB):Vm(真實氣體)(a)Vm(理想氣體) (2)在n,T,V皆為定值的條件下P(范德華氣體)(c)p(理想氣體) (3)在臨界狀態(tài)下,范德華氣體的壓縮因子(c)1選擇填入:(a);(b);(c);(d)不能確定。4. 已知A(g)和B(g)的臨界溫度之間的關(guān)系為:;臨界壓力之間的關(guān)系為:。則A,B氣體的范德華常數(shù)a和b之間的關(guān)系必然是:a(A)(a)a(B);b(A)(a)b(B)。選擇填入:(a);(b);(c);(d)不能確定。

4、5. 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放有足夠多的某純液態(tài)物質(zhì),在相當大的溫度范圍內(nèi)皆存在氣(g)、液(l)兩相平衡。當溫度逐漸升高時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變大,飽和液體的摩爾體積Vm (1) (b);飽和蒸氣的摩爾體積Vm(g)(a);(a)。選擇填入:(a)變??;(b)變大;(c)不變;(d)無一定變化規(guī)律。6. 在T-50,V40 dm3的鋼瓶內(nèi)純H2的壓力p12.16 × 106 Pa。此時鋼瓶內(nèi)H2的相態(tài)必然是(a)。選擇填入:(a)氣態(tài);(b)液態(tài);(c)固態(tài);(d)無法確定。7. 在溫度恒定為373.15 K,體積為2 .0 dm3的容器中含有0.035 mol的水蒸氣H2O(g)。若向上

5、述容器中再加人0. 025 mol的水H2O(1)。則容器中的H2O必然是(b)。選擇填入:(a)液態(tài);(b)氣態(tài);(c)氣液兩相平衡;(d)無法確定其相態(tài)。8當真實氣體的溫度T與其波義耳溫度T B為: (1)時,(b), (2)時,(c), (3)時,(a)。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9某真實氣體的壓縮因子Z<1,則表示該氣體(a)。選擇填入:(a)易被壓縮;(b)難被壓縮;(c)易液化;(d)難液化。§2.2概念題2.2.1填空題1封閉系統(tǒng)過程的體積功為零的條件是(dV0,或0)。2封閉系統(tǒng)過程的=0的條件是( 理想氣體恒溫過程 )或

6、( 凝聚系統(tǒng)的恒溫變壓過程 )o3封閉系統(tǒng)下列三個不同類型過程的皆為零:( 理想氣體恒溫過程;Q0,dp0, 0;節(jié)流膨脹過程 )。4一定量單原子理想氣體某過程的 20kJ,則此過程的(30) kJ,(50)kJ。5一定量的理想氣體,恒壓下體積功隨溫度的變化率()p(-nR)。6封閉系統(tǒng)過程的的條件:(1)對于理想氣體單純pVT變化的過程(0, 0,);(2)有理想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 RT ,0)。7某理想氣體反應過程的2,反應過程的3.371 J×mol-1×k-1, (20) J×mol-1×k-1。8絕熱、恒容,W '=0反應系統(tǒng)的(V)

7、。9在一個體積恒定為20 dm3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無熱交換,0的反應器中,發(fā)生某反應使系統(tǒng)溫度升高1 200,壓力增加300 kPa,且已知,4.8 J×mol-1×k-1,此過程的( 0)(6.0)kJ。10壓力恒定為100 kPa下的單原子理想氣體的(150)kPa。11體積恒定為2.0 ×10-3m3,一定量雙原子理想氣體的(7.0×10-3 )m3。12系統(tǒng)內(nèi)部及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之間,在( 一系統(tǒng)無限接近平衡條件下進行 )過程,稱為可過程。13在一定溫度的標準狀態(tài)下, (C,石墨) ( CO2,g), (H2,g) (H2O ,l) 。14在25的標準狀態(tài)下C

8、2H6(g)的 (-6.179) kJ。15狀態(tài)函數(shù)在數(shù)學上的主要特征是(所有狀態(tài)函數(shù)在數(shù)學上都具有全微分的性質(zhì))。16系統(tǒng)的宏觀性質(zhì)可分為(廣度性質(zhì)和強度性質(zhì)),凡與物質(zhì)的數(shù)量成正比的物理量,皆稱為(廣度性質(zhì))。17一定量理想氣體節(jié)流膨脹過程中: (0 );(0); (0);流動功W(0)。18在300 K的常壓下,2 mol的某固態(tài)物質(zhì),完全升華過程的體積功W(-4.989) kJ。2.2.2單項選擇填空題1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理想氣體所進行的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體積功的大小相比較可知: 可逆過程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作(a);環(huán)境對系統(tǒng)做(b)功;恒溫可逆過程的-Wr(a) 。選擇填入:(a)最大

9、;(b)最??;(c)大小無法確定。 2在一定壓力下和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液體的摩爾蒸發(fā)焓隨溫度的變化率(b,c)。選擇填入:(a)>0;(b)0;(C)0;(d)正、負無法確定。3在一定壓力下,任一化學反應的 (d)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4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的某氣相反應,反應式中各物質(zhì)計量數(shù)的代數(shù)和1.5,反應的-1.5R,則(c)。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5在25的標準狀態(tài)下,反應C2H6(g)3.5O2(g) 2CO2(g)3H2O(l)此反應過程的(b); (b); Q(b);W(a)。選擇填入:(a)

10、>0;(b)0;(C)0;(d)無法確定。6在隔離系統(tǒng)中分別發(fā)生下列過程: (1)發(fā)生某燃燒反應使系統(tǒng)的溫度上升,壓力變大,此過程的(c);(a); (2)發(fā)生某氣相聚合反應,使系統(tǒng)的T,p皆下降,nB(g) Bn(g)此過程的(c);(b);(3)發(fā)生某固態(tài)物質(zhì)的升華過程,使系統(tǒng)的T下降,p變大,B(s) B(g)此過程的(c);(a)。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7在恒壓、絕熱、0的條件下發(fā)生某化學反應,使系統(tǒng)的溫度上升、體積變大,則此過程的(b);(c);W(c)。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8在一個體積恒定的

11、絕熱箱中有一絕熱隔板,其兩側(cè)放有n,T,p皆不相同的N2(g),N2(g)可視為理想氣體。今抽去隔板達到平衡,則此過程的(b);W(b) ;(b)。選擇填入:(a)>0;(b) 0;(C)0;(d)無法確定。9在一保溫良好、門窗緊閉的房間內(nèi),放有電冰箱,若將電冰箱門打開,且不斷向冰箱供給電能使其運轉(zhuǎn),室內(nèi)的氣溫將(b)。選擇填入:(a)逐漸降低;(b)逐漸升高;(c)不變;(d)無法確定。10在一個體積恒定的絕熱箱中有一隔板,其一邊為200 kPa,300 K的真實氣體,另一邊為真空?,F(xiàn)在除去隔板,達到平衡后溫度下降,則此過程的(b);(d)。選擇填入:(a)>0;(b) 0;(C

12、)0;(d)無法確定。11有系統(tǒng)如下:隔板及容器皆絕熱,VV1V2恒定,A為雙原子理想氣體,B為單原子理想氣體。除去隔板并達到平衡,此過程的( A)(c);( B)(a);(b);(c)。選擇填入:(a)>0;(b) 0;(C)0;(d)無法確定。12在同一溫度下,0,同一個化學反應的(d) 。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13在一般溫度、壓力下的真實氣體,經(jīng)恒溫膨脹過程,其(c)。 選擇填入:(a)>0;(b) 0;(C)0;(d)無法確定。14若某狀態(tài)下的空氣經(jīng)節(jié)流膨脹過程的>0,則( d );( b ) ;( c )o選擇填入:(a)&

13、gt;0;(b) 0;(C)0;(d)無法確定。§3.2.概念題3.2.1填空題1在高溫熱源T1和低溫熱源T2之間的卡諾循環(huán),其熱溫商之和Ql /T1Q2/T2( 0 )。循環(huán)過程的熱機效率()。2任一不可逆循環(huán)過程的熱溫商的總和,可表示為;() 0。3封閉系統(tǒng)內(nèi)發(fā)生:(1)任一可逆過程的熱溫商,等于此過程的( );(2)任一不可逆過程的熱溫商()此過程的熵變;(3)任一可逆絕熱過程的(0),不可逆絕熱過程的熵變(0)。(4)經(jīng)過任一不可逆循環(huán)過程,系統(tǒng)的熵變( 0 );環(huán)境的熵變(0)。4式QWT適用的條件為(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等溫可逆過程,而且 0)。5式適用的條件為(封閉系統(tǒng),0

14、的一切過程)。6由熱力學基本方程或麥克斯韋關(guān)系式可知:(1) ( p );(2) ( T );(3) ( S );(4) ( p );(5) ( );(6) ( )。7根據(jù)可知任一化學反應的(1) ( );(2) ( );(3) ( )。8任一化學反應的0的條件是( )。0的條件是()。9狀態(tài)方程為的氣體,恒溫過程的()。10范德華氣體在恒溫下,體積由Vm(1)變?yōu)閂m(2)。此過程的的計算為()此過程的摩爾亥姆霍茲函數(shù)變?yōu)?)11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在恒溫下熵隨體積的變化率()。12lmol純B(l),在溫度T的飽和蒸氣壓下,完全蒸發(fā)為氣體。已知在溫度T,B (l)的摩爾蒸發(fā)焓為。假設(shè)蒸氣為理

15、想氣體,液體的體積與氣體的體積相比較可忽略不計。則此過程的( );( 0 );( RT );( )。13在25時,C(石墨)C(金剛石)過程的恒定為-1. 898 ×10-6 m3×mol-1,(金剛石)=2.900kJ×mol-1。恒溫25,加壓到p(15.28×109)Pa, C(石墨)才可能變成C(金剛石)。14一定量單相純物質(zhì)的()()1525時,Hg(1)的Vm1.482 × 10-5 m3×mol-1,恒壓熱膨脹系數(shù)1.82 ×10-4 K-1。恒溫25,Hg(1)由100 kPa加壓到1100 kPa;假設(shè)此過

16、程汞的體積變化可忽略不計,則此過程Hg(1)的(2.697×10-3)J×mol-1×K-1。3 .2.2單項選擇填空題1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在任一循環(huán)過程中(b)。選擇填入:(a)功與熱都可以完全互相轉(zhuǎn)換;(b)功可以完全轉(zhuǎn)變?yōu)闊幔鵁釁s不能完全轉(zhuǎn)變?yōu)楣Γ?c)功與熱都不能完全互相轉(zhuǎn)換;(d)功不能完全轉(zhuǎn)換為熱,而熱卻可以完全轉(zhuǎn)變?yōu)楣Α?在封閉系統(tǒng)內(nèi)發(fā)生任何絕熱過程的(d)。選擇填入:(a)一定是大于零;(b)一定是小于零;(c)一定是等于零;(d)可能是大于零也可能是等于零。3在隔離系統(tǒng)內(nèi)發(fā)生任何明顯進行的過程,則此過程系統(tǒng)總的熵變(a)。選擇填入:(a)0

17、;(b)0;(c)0;(d)條件不全無法確定。4在絕熱、恒壓、0的封閉系統(tǒng)內(nèi),發(fā)生下列化學過程:C2H5OH(1)3O2(g)2CO2(g)3H2O(g)此過程的W(c);(b);(c);(a)。選擇填入:(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無法確定。5在絕熱、恒容、w0的封閉系統(tǒng)內(nèi),發(fā)生下列反應: CH3OH(g)1.5O2(g)CO2(g)2H2O(g)此反應的( c);(a);(a)。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6物質(zhì)的量一定的雙原子理想氣體,經(jīng)節(jié)流膨脹后,系統(tǒng)的壓力明顯下降,體積變大。此過程的(b);(b);(a);(c);(b)。選擇填入:(a

18、)>0;(b)0;(c)0;(d)不能確定。7物質(zhì)的量一定的某實際氣體,向真空中絕熱膨脹之后,系統(tǒng)的p與V之積變小,溫度降低,則此過程的(c);(b);(a)。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8加壓的液態(tài)氨NH3(1)通過節(jié)流閥而迅速蒸發(fā)為氣態(tài)氨NH3(g),則此過程的(c);(b);(a)。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9碘I2(s)在指定溫度的飽和蒸氣壓下升華為碘蒸氣I2(g),此過程的Q(a);W(c);(a);(a );(a );( b );(c )。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10在0,101.325

19、kPa的外壓下,H2O(s)H2O(1)此過程的W(a);(a);(a );(a );(a);( b )。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11體積為V的絕熱容器被絕熱隔板分為兩部分,一邊為單原子理想氣體A,已知nA2 mol, p*(A)100 kPa,T(A)350 K;另一邊為雙原子理想氣體B,已知nB4 mol,p*(B) 200 kPa,T(B)300 K?,F(xiàn)抽去隔板A和B混合達到平衡,則此過程的(c);(A)(a);(B)(a);(b);(A)(b);(B)(a);(a)。選擇填入:(a)0;(b)0:(c)0;(d)無法確定。12在環(huán)境壓力恒定為101.32

20、5 kPa,溫度為-10下的過冷水凝固成冰,已知:。H2O(1)H2O(s)此過程的(c);(c);環(huán)境的熵變(a);隔離系統(tǒng)的總熵變(a);W(c);( c)。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13一定量的某理想氣體,由同一始態(tài)p1,V1, T1分別經(jīng)下列兩途徑達到具有相同體積V2的末態(tài):(1)經(jīng)絕熱可逆膨脹至體積V2,p2(1);(2)反抗恒定的外壓力恰為過程(1)末態(tài)的壓力p2(1)即p2(1),絕熱膨脹到V2。則(c);W(c)W2;(c);末態(tài)的壓力p2 (1)(c)p2(2)。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4.2概念題4.

21、2.1填空題1已知二組分溶液中溶劑A的摩爾質(zhì)量為MA,溶質(zhì)B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為bB則B的摩爾分數(shù)xB()。2在溫度T的理想稀溶液中,若已知溶質(zhì)B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為bB,則B的化學勢();若溶質(zhì)的濃度用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CB來表示,B的化學勢()。3在常溫下,真實溶液中,溶質(zhì)B的化學勢可表示為,B的標準態(tài)為溫度T,壓力p100 kPa下,(1),(1),又遵循亨利定律的假想態(tài)。4在溫度T時,理想稀溶液中溶劑A的化學勢可表示為:()。5在恒溫恒壓下,一切相變化必然是朝著化學勢(變小)的方向自動的進行。4.2.2單項選擇題1在一定外壓下,易揮發(fā)溶劑A中加入不揮發(fā)溶質(zhì)B,形成稀溶液。在此稀溶液濃度范圍內(nèi)A與B

22、可形成固溶體。此稀溶液的凝固點隨著bB的增加而(d),它的沸點隨著bB的增加而(a).選擇填入:(a)升高;(b)降低;(c)不發(fā)生變化;(d)無法判斷。2在某一定溫度T下,由純液態(tài)的A與B形成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已知,當氣液兩相達到平衡時,氣相組成y總是(a)液相組成xB。選擇填入:(a);(b);(c);(d)正比于。3在T300K, p102.0 kPa的外壓下,質(zhì)量摩爾濃度b0.002 mol×kg-1的蔗糖水溶液的滲透壓為。b=0×002 mol×kg-1 KCl水溶液的滲透壓為,則必存在( a )的關(guān)系。選擇填入:(a);(b);(c);(d)無法判斷。4

23、在101.325 kPa的大氣壓力下,將蔗糖在水中的稀溶液緩慢地降溫,首先析出的為純冰。相對于純水而言,加人蔗糖將會出現(xiàn):蒸氣壓( b );沸點( a );凝固點( b )。選擇填入:(a)升高;(b)降低;(c)不變;(d)無一定變化規(guī)律。5在恒溫、恒壓下,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混合過程的(b);(b); (a);(c);(b);(c)。選擇填入:(a)>0;(b)0:(c)0;(d)不能確定。6在T,p及組成一定的真實溶液中,溶質(zhì)的化學勢可表示為:,采用不同的標準態(tài)(xB1, bB,cB,)時,上式中的 ( a );a B( a ), ( b )。選擇填入:(a)變;(b)不變;(c)變大;

24、(d)變小。7在一定壓力下,在A,B二組分溶液的溫度組成圖的最高(或最低)恒沸點處,氣液兩相組成的關(guān)系為:氣相摩爾分數(shù)yB(c)液相摩爾分數(shù)xB。選擇填入:(a);(b);(c);(d)(遠遠大于)。8在一定壓力下,若在A,B兩組分系統(tǒng)的溫度組成圖(即TxB圖)中出現(xiàn)最高恒沸點,則其蒸氣總壓對拉烏爾定律必產(chǎn)生(d)偏差。選擇填入:(a)一般正;(b)一般負;(c)最大正;(d)最大負。9在溫度為T時,純液體A的飽和蒸氣壓為,化學位為,在下凝固點為,當在A中溶入少量與A不形成固溶液的溶質(zhì)B而形成稀溶液時,述三物理量分別為,則(d )選擇填入:(a) ,;(b) >,;(C) >,&g

25、t;;(d) >,>,>。§5.2概念題5.2.1填空題1.在T,p及組成一定的條件下反應0的與此反應的反應進度,及化學勢產(chǎn)之間的定量關(guān)系式為()()()()2在某一溫度T的抽空容器中,NH4HCO3(s)進行分解反應NH4HCO3(s) NH3(g)CO2(g)H2O(g)達到平衡時所產(chǎn)生氣體的總壓力為60 kPa。則此熱分解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8.0×10-3)。3.在某一溫度T的抽空容器,反應B3(s)3B(g)達平衡時總壓力為60kPa,則此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0.216)。4某反應的與T的關(guān)系為/(J×mol-1)83.145 T/K0

26、×831 45則此反應的()。5已知反應B2(g)2B(g)的與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為8.0×103RK10RTIn(T/K)55RT則此反應的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為(8×103RK10RT)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為(10Rln(T/K)-45R)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為(-8×10310Rln(T/K)-55)T1000 K,p200 kPa,題給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和B2(g)平衡轉(zhuǎn)化率a為(435.96);a(0.9909)6已知T1000 K時反應:(1)C(石墨)CO2(g)CO(g)的1.318;(2)2C(石墨)O2(g)2CO(g)的22.37 ×

27、1040。則T1 000 K,反應(3)CO(g)O2(g)CO2(g)的(2.723×1020)。7. 已知298.15 K,水蒸氣的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數(shù)(H2O,g)228.572 kJ×mol-1。在同樣的溫度下,反應2H2O(g)2H2(g)O2(g)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8.170×10-81)。8在T600 K,總壓p3×105 Pa下,反應A(g)B(g)2D(g)達平衡時,各氣體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n A/n BnB/nD1,則此反應的(0);(0);(1)。9T293.15 K,V2.4 dm3的抽空容器中裝人過量的NH4HS( s),進行下列分

28、解反應NH4HS(s)NH3(g)H2S(g)的平衡壓力為45.0 kPa。 (1)此反應的(0.05130); (2)平衡時NH3(g)的物質(zhì)的量n1(NH3)(0.0223)mol; (3)若向上述平衡系統(tǒng)中通人N2(g),使N2(g)的分壓力p(N2)20 kPa,這時系統(tǒng)的總壓力p(65.30 kPa);n2(NH3)(0.0223)。10.在T473.15 K,p200 kPa下,反應PCl5(g)PC13(g)Cl2(g)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0.312,PC15 (g)平衡轉(zhuǎn)化率a10.367。若向上述平衡系統(tǒng)通人0.5 mol的N2(g),N2不參于反應,達到新的平衡時,PC15(g)

29、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a2(0.4174)。PC13 (g)的摩爾分數(shù)y(PC13)(0.2177)。11在T360 K下,反應B2(g)2B(g)在低壓下可視為理想氣體反應,其1 246,若反應在p1.5×104 kPa的高壓下進行,反應應按真實氣體處理,已知這時的2.0, 為平衡時任一組分B的逸度系數(shù)。則同溫度的高壓下此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 (高壓)(1246),B2(g)的平衡轉(zhuǎn)化率a(0.7137)。5 .2.2單項選擇填空題1在T600 K的溫度下,理想氣體反應:(1)A(g)B(g)D(g),0.25;(2)D(g)A(g)B(g),(c);(3)2A(g)2B(g)2D(g),(

30、b)。選擇填入:(a)0.25;(b)0.0625;(c)4.0;(d)0.50。2在T380 K,總壓p2×00 kPa下,反應C6H5C2H5(g)C6H5C2H3(g) H2(g)的平衡系統(tǒng)中,加人一定量的惰性組分H2O(g),則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c),C6H5C2H5(g)的平衡轉(zhuǎn)化率a ( a)。C6H5C2H3(g)的摩爾分數(shù)y(C6H5C2H3)(b)。選擇填入:(a)變大;(b)變?。?c)不變;(d)條件不全無法確定。3在T,p及組成恒定,且不作非體積功的任一化學反應。當反應能自動地進行時,則此反應的化學親和勢A(a),(e),(f);當反應不能自動進行時,則此反

31、應的A( e ),(a),(b);當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則此反應的A( c ),(c),(d)。選擇填入:(a)>0;(b)1;(c)0;(d)1;(e)0;(f)1。4在T300 K,反應A(g)2B(g)D(g)的1。在一抽成真空的容器中,通人A,B及D三種理想氣體,在300 K時pApBpD100 kPa,在此條件下,反應(c)。選擇填入:(a)從右向左自動進行;(b)從左向右自動進行;(c)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d)條件不全無法判斷。5溫度恒定為400 K,在一個帶活塞的氣缸中,存在下列反應 A(g)B(g)D(g)平衡時體積為V,壓力為p,D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n0(D)。 (1)在

32、恒溫、恒壓下,向上述平衡系統(tǒng)中,通人惰性氣體C(g),使系統(tǒng)的體積變大,達到新的平衡時D(g)的物質(zhì)的量為n1(D),則n1(D)(c)n0(D); (2)將通入惰性氣體后的平衡系統(tǒng),恒溫壓縮到原來的體積V,達到平衡態(tài)時D(g)的物質(zhì)的量為n2 (D)。則n2(D)(a)n1(D);n2(D)(b)n0(D)。選擇填入:(a);(b);(c);(d)兩者的關(guān)系無法確定。6已知反應: (1) 2A(g)B(g) 2C(g),其標準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式為:3134(T/K)5.43; (2) C(g)D(g) B(g),其標準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式為:1638(T/K)6.02; (3)反應2A

33、(g)D(g) C(g)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式為:A(T/K)B,式中A和B的量綱皆為一,A();B()。(b)選擇填入:(a)A4 772,B0.59;(b)A1 496,B-11.45;( )A-4772;B-0.59;(d)A-542,B17.45。7已知反應:2A(g)D(g)C(g)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為1 496(T/K)11.45此反應在T400 K,100 kPa下的( )kJ×mol-1 ;( )J×K-1×mol- 1。( c )選擇填入:(a)-2.447,-95.201;(b)1.496,-11.45;(c)-28.64,-21

34、9.2;(d)28.64,219.2。8已知反應:2A(g)D(g)B(g)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為3 444.7(T/K)26.365起始配料比n(A)/n(D)2。當對反應的平衡系統(tǒng)恒壓升溫時,此反應的(b);D(g)的平衡轉(zhuǎn)化率a(b);(c);(c);(a)。選擇填入:(a)變大;(b)變?。?c)不變;(d)無一定變化方向。9對于反應CH4(g)2O2(g)CO2(g)2H2O(g),(1)恒壓下,升高反應系統(tǒng)的溫度,此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b),CO2(g)的摩爾分數(shù)y( CO2)(b)。假設(shè)反應的起始配料比n(O2)/n(CH4)2。(2)在恒溫下,增加反應系統(tǒng)的平衡壓力,使其

35、體積變小,這時(c),y(CO2)(c)。選擇填入:(a)變大;(b)變??;(c)不變;(d)無法確定。10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某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為A(T/K)B式中A和B的量綱皆為一。在給定溫度范圍內(nèi)的任一溫度下,此反應的(a);(b); (d);(c)。選擇填入:(a)-ARK;(b)BR;(c)0;(d)-R(AKBT);(e)BRT ;(f)ARK(上式中K為溫度的單位開爾文)。§6.2概念題6.2.1填空題1在1 000 K下,多組分多相平衡系統(tǒng)中有C(石墨),CO(g),CO2(g)及O2(g)共存,而且它們間存在以下化學反應:C(石墨)O2(g)CO2(g

36、)C(石墨)O2(g)CO (g)CO(g)O2(g)CO2(g)C(石墨)CO2(g)2CO(g)則此平衡系統(tǒng)的組分數(shù)C=(2);相數(shù)P(2);自由度數(shù)F=(1)。2在80下,將過量的NH4HCO3(s)放人真空密閉容器內(nèi),NH4HCO3(s)按下式進行分解:NH4HCO3(s)NH3(g)CO2(g)H2O(g)達平衡后,系統(tǒng)的C(1);P(2);F(0)。3若在2題中已達平衡的系統(tǒng)中加人CO2(g),當系統(tǒng)重新達平衡時,系統(tǒng)的C(2);P(2);F(1)。4在真空密閉容器中放人過量的NH4I(s)與NH4Cl(s),并發(fā)生以下的分解反應 NH4I(s)NH4Cl(s)十HCl(g) NH

37、4I(s)NH3(g)HI(g)達平衡后,系統(tǒng)的組分數(shù)C(2),相數(shù)P(3),自由度數(shù)F(1)。5如下圖所示,用半透膜AB將密封容器分隔為兩部分,而該半透膜只許CO2通過。當系統(tǒng)達平衡后,系統(tǒng)中的組分C(4);相數(shù)P(4);自由度數(shù)F(3)。(設(shè)CO2與CaO及CaCO3間無化學反應。)6在液態(tài)完全互溶的兩組分A,B組成的氣液平衡系統(tǒng)中,在外壓一定下,于該氣液平衡系統(tǒng)中加人組分B(1)后,系統(tǒng)的沸點下降,則該組分在平衡氣相中的組成(大于)它在液相中的組成。7A(1)與B(1)形成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在溫度T下,純A(1)的飽和蒸氣壓為,純B(1)的飽和蒸氣壓為5。在同溫度下,將A(1)與B(1)混

38、合成一氣液平衡系統(tǒng),測得其總壓為2,此時平衡蒸氣相中B的摩爾分數(shù)(0.625)。(填入具體數(shù)值)。8在溫度T下,A,B兩組分在液相完全互溶,而且它們的飽和蒸氣壓分別為與,且。在一定溫度下,由A,B組成的氣液平衡系統(tǒng),當系統(tǒng)組成<0.3時,往系統(tǒng)中加入B(1)則系統(tǒng)壓力增大;反之,當系統(tǒng)組成>0.3時,往系統(tǒng)中加入B(1)則系統(tǒng)壓力降低,這一結(jié)果說明該系統(tǒng)是具有(最低)恒沸點。9組分A與組分B組成一氣液平衡系統(tǒng),其px圖和tx圖如下(圖62):圖62(1)由圖查出在101.325kPa壓力下=0.4的混合物的泡點(77.5),以及在此壓力下其露點(88.3)。(2)在50下,將壓力為

39、40 kPa的=0.3的液態(tài)混合物減壓,當出現(xiàn)第一個微小氣泡時的壓力為(41)kPa,而剩下最后一微小液滴時的壓力為(41)kPa。(3)在101.325 kPa下,將組成0.6的混合物進行分離,將能得到( 恒沸物 )和( 純B(l) )(4)若px圖上恒沸物的組成亦要求為0.5(與 tx圖相同),則溫度應為(77.5),壓力應為(101.325) kPa。10若組分A與組分B組成的凝聚系統(tǒng)相圖中(不生成固液體)形成以下幾種化合物: A2B(s) AB(s) AB3(s)當系統(tǒng)中形成最低共熔點最多的相圖為(),而形成最低共熔點最少的相圖( )。(示意畫出所要求的相圖。)6.2.2 單項選擇題1

40、將過量NaHCO3(s)的放入一真空密閉容器中,在50下,按下式進行分解2NaHCO3(s)2Na2CO3CO2(g)H2O(g)系統(tǒng)達到平衡后,起組分數(shù)C( );F( )。(c)選擇填入:(a)3,2; (b)3,1;(c)2,0;(d)2,1。2在1題中已達平衡的系統(tǒng)中加入CO2(g),當系統(tǒng)重新達平衡時,系統(tǒng)的C();F()。(b)選擇填入:(a)3,2; (b)3,1;(c)2,0;(d)2,1。3在溫度T下,CaCO3(s),CaO(s)及CO2的平衡系統(tǒng)的壓力為p,已知它們之間存在CaCO3(s)CaO(s)CO2(g)反應,若往該平衡系統(tǒng)加入CO2(g),當重新達到平衡時,系統(tǒng)的

41、壓力(c)。選擇填入:(a)變大;(b)變??;(c)不變;(d)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4已知CuSO4(s)與H2O(g)可形成三種水合物:CuSO4(s)H2O(g)CuSO4·H2O(s)CuSO4· H2O(s)2 H2O(g)CuSO4·3 H2O(s)CuSO4·3 H2O(s) 2 H2O(g)CuSO4·5H2O(s)在101.325KPa下,與H2O(g)平衡共存的鹽最多有(b)種。選擇填入:(a)1;(b)2;(c)3;(d)4。5如圖6-3所示,用絕熱隔板將透明絕熱箱分隔為左、右兩部分。右部為-1的水與水蒸氣共存。若將絕熱隔板

42、上方打一大孔,則:(1)放置到最后,絕熱箱中為(d)平衡。圖63選擇填入:(a)固氣兩相;(b)固液兩相;(C)液氣兩相;(d) 固液氣三相。 (2)若箱子為導熱良好的箱子,且放在1的恒溫裝置中,則放置到最后時,箱中存(d)。 選擇填入:(a)氣相;(b)液相;(c)氣液兩相;(d)固氣兩相。6A(低沸點)與B(高沸點)兩種純液體組成液態(tài)完全互溶的氣液平衡系統(tǒng)。在一定溫度下,將B(1)加人平衡系統(tǒng)中時,測得系統(tǒng)的壓力增大,說明此系統(tǒng)(c)。選擇填入:(a)一定具有最大正偏差;(b)一定具有最大負偏差;(c)有可能是最大正偏差也有可能是最大負偏差;(d)數(shù)據(jù)不夠,無法確定。7在318 K下,丙酮

43、(A)和氯仿(B)組成液態(tài)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系統(tǒng),實驗測得=0.3時氣相中丙酮的平衡蒸氣分壓26.77 kPa,已知同溫度下丙酮的飽和蒸氣壓43.063 kPa,則此液態(tài)混合物為(c)。選擇填入:(a)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b)對丙酮產(chǎn)生正偏差;(c)對丙酮產(chǎn)生負偏差;(d)什么混合物無法判斷。8在溫度T下,A(1)與B(1)形成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的氣液平衡系統(tǒng),已知在該溫度下,A(1)與B(1)的飽和蒸氣壓之比1/5。若該氣液平衡系統(tǒng)的氣相中B之組成0.5,則平衡液相中的(b)。選擇填入:(a)0.152;(b)0.167;(c)0 .174;(d)0 .185。9A(低沸點)與B(高沸點)兩純液體能

44、組成理想液態(tài)混合物系統(tǒng)。現(xiàn)在體積分別為V1與V2的真空密封容器中,分別放有組成為及()的液態(tài)混合物。當將兩容器升溫至某溫度T時,兩容器均處在氣液平衡而且壓力相等,則此容器1中氣相組成(b)容器2中氣相組成,容器1中的氣相量與液相量之比(a)容器2中的氣相量與液相量之比。選擇填入:(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組分A(s)與組分B(s)組成的凝聚系統(tǒng)相圖中,若已知形成以下四種化合物:A2B(穩(wěn)定),AB(穩(wěn)定),AB2(不穩(wěn)定),AB3(穩(wěn)定)則該相圖中有( )最低共熔點和( )條三相線。(d)選擇填入:(a)3,3;(b)4,4;(c)3, 4;(d)4,5

45、。11有H2ONH4Cl相圖如下(圖64),試根據(jù)相圖選擇回答下列問題:圖64(1)將某組成的NH4Cl水溶液冷至10時便開始析出第一個微小結(jié)晶,則此溶液每100 g水中含有NH4Cl( )g。選擇填入:(a)27.2;(b)33.4;(c)37.4;(d)39.5。(2)在絕熱容器中,放有0的冰水混合物(冰占98%),若往其中放人NH4Cl晶體,則容器的溫度下降,最后溫度降至(c)。選擇填入:(a)-10;(b)-15;(c)-16.15(最低共熔點);(d)低于-16.15。(3)將100g的w = 0.15 NH4Cl溶液降溫至-10并達平衡后,欲要將析出的冰完全溶化,則需加人NH4C1

46、(s)(b)g。選擇填入:(a)15.12;(b)16.43;(c)18.24;(d)20.15。§7.2 概念題7.2.1填空題1在同一測定裝置、同一實驗條件下,測得0.001 mol×dm-3 KCl溶液中的遷移數(shù)為t(), 而測得0.001 mol×dm-3NaCl溶液中的遷移數(shù)為t'()。因兩溶液均為稀溶液,可認為兩溶液中的遷移速率相同,那么,t()()t' ()。2在25°C下,將電導率(KCl)0.141S×m-1的裝人電導池中,測得其電阻為525,而在同一電導池中放人濃度為0.10 mol×dm-”的NH

47、3×H20溶液,測得其電阻為2 030,于是可以算出的NH3×H2O摩爾電導率( NH3× H2O)(364.7)S×m2×mol-1。3若已知25下純水的電導率(H2O) 5.5×10 S×m-1,同溫度下(HC1)426×16×10-4 S×m2×mol-1,(NaOH)248×11×104 S×m2×mol-1,(NaCl)126×45×10-4 S×m2×mol-1,則可求得25下純水的解離度a(1

48、. 81X10-9)。4已知25時Ag2SO4飽和水溶液的電導率以(Ag2SO4)=0.7598S×m-1,所用水的電導率 (H2O)1.6×10-4 S×m-1,無限稀釋離子摩爾電導率(Ag+),(SO)分別為61.92×10-4S×m2×mol-1與79.8×10-4s×m2×mol-1。在此溫度下,Ag2SO4的溶度積( 7.79×10-5 ) 。5若已知LaCl3溶液的離子平均質(zhì)量摩爾濃度0.228mol.kg-1,則此溶液的離子強度I(0.6mol×kg-1)。6若原電池Ag

49、(s)|AgCl(s)|HCl(a)|Cl2(g,p)|Pt(s)的電池反應寫成以下兩種形式Ag(s)Cl2(g)AgCl(s) (1) (1) E(1)2Ag(s)Cl2(g)2AgCl(s) (2) (2) E(2)則(1)()(2),E(1)()E(2)。7有原電池如下:Ag(s) | AgCl2(s)|Cla(Cl-1)0.1Br-1a(Br-1)=0.2|AgBr(s) | Ag(s)若已知25時難溶鹽AgCl及AgBr的溶度積分別為1.0×10-10與2.0×10-13,則上述原電池在25時的標準電動勢(-0.159)V。825,電池Pt|H2 (g ,)|HC

50、l(a)AgCl (s)|Ag (s)|的電池電動0.258 V,已知Cl-1|AgCl (s)| Ag (s)0.222 1 V,則HCl的a(0.2473),HCl的離子平均活度(0.497)。9若想通過測量原電池電動勢的方法來測取AgCl(s)的,則需設(shè)計成一原電池,該原電池的陽極為(Ag(s)+Cl-AgCl(s)+e-),陰極為(Cl2(g)+e-Cl-)。10已知下列兩電池的標準電動勢分別為及,Pt|H2(g,)|H+a(H+)1¦¦Fe3+a(Fe3+)1,Fe+a(Fe2+)1|Pt (1)Pt|H2(g,)|H+a(H+)1¦¦Fe3+

51、a(Fe3+)1|Fe(s)(2)那么,原電池Pt|H2(g,)|H+a(H+)1¦¦Fe2+a(Fe2+)1|Fe (3)的標準電動勢與及的關(guān)系式為()。11無論電解池或原電池,極化的結(jié)果都將使陽極的電極電勢(變得更正)。陰極的電極電勢(變得更負) 。7.2.2單項選擇題1在一測定離子遷移數(shù)裝置中,放有濃度c的ZnCl2水溶液,當在某一測量條件下,的遷移速率剛好與的遷移速率相等,則此時所測得的遷移數(shù)t()( c )t()。選擇填入:(a)2倍于;(b)的1/2為;(c)等于;(d)無法確定。2在電解池中,其電極間距離為1 m,外加電壓為1 V,池中放有b0 ×0

52、1 mol×Kg-1 NaCl溶液。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僅將電極距離從lm改為2 m,在電極距離改變后的正、負離子的電遷移率u(c),正、負離子的遷移率v(b ),正、負離子的遷移數(shù)t( c )。選擇填入:(a)變大;(b)變?。?c)不變;(d)可能變大或可能變小。3在溫度T下,若將濃度為的某強電解質(zhì)B的溶液稀釋至濃度至1/2時,則稀釋后的溶液電導率(稀)(d)稀釋前的溶液電導率(濃);而摩爾電導率(稀)(a)(濃)。選擇填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某溫度T下,已知濃度為c的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解離度為a,該溶液的電導率為。現(xiàn)欲想計算該溶液

53、的摩爾電導率,則所用的公式(c)。選擇填入:(a) ;(b) ;(c) ;(d) 根本不存在。5組成b=0×50 mol×kg-1的Al2(SO4)3水溶液,若已知其在溫度T時的離子平均活度因子=0.75,則從Al2(O4)3的整體活度aA12(SO4)3= (b)。選擇填入:(a)1 .275;(b)0.801;(c)0.957;(d)無法計算。6根據(jù)德拜休克爾公式可知,濃度為0.001 mol ×kg-1的ZnC12水溶液的離子平均活度因子 (a)同溫度下0.001 mol×kg-1×的 ZnSO4水溶液中離子平均活度因子。選擇填入:(a)

54、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7若某原電池電池反應的不隨溫度而變,則該電池的電動勢溫度系 (b) 。選擇填入:(a)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不隨溫度而變,為定值;(c)為零;(d)隨溫度升高而減小。8在恒T,p下,某原電池進行可逆放電,當其電池反應進行1 mol反應進度時,有的熱放至環(huán)境中;若在同溫、同壓下,將該反應在巨大容器中進行1 mol反應進度時,則所放至環(huán)境中的熱比該反應在電池中進行時放的熱(a)。選擇填入:(a)更多;(b)更少;(c)不多也不少;(d)可能更多也可能更少。9反應Cu2+a (Cu2+)+Cu2Cu+a (Cu+)能設(shè)計為以下兩電池:Cu(s)|Cu+a(Cu+)¦¦ Cu2+a(Cu2+),Cu+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