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的春節(jié)優(yōu)教教案課題北京的春節(jié)課型精讀課文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3、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jié)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4、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5.拓展閱讀文段,對比斯妤筆下的春節(jié)與老舍筆下的春節(jié)有什么不同。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能分清文章詳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教學難點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jié)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抓住重點詞語
2、,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醋、餃、拌”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臘月、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詞語。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能分清文章詳略。3、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教具準備課件、歌曲新年到教學設計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1、播放歌曲新年到。導入語:同學們,聽喜慶的音樂響起來;看,紅紅的獅子舞起來聽著喜慶的音樂,看著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大聲地告訴我,這是什么節(jié)日?2、揭示課題?,F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京味兒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板書:1北京的春
3、節(jié))3、讀課題。新課教學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2、檢查反饋,相機指導。(1)出示詞語,讀一讀。餃子 萬象 鞭炮 眨眼 通宵 間斷 萬不得已截然 燃放 小販 擺攤兒 彼此 賀年 恰好一律 彩繪 分外(2)出示詞語,觀察特點。餃子 榛子 栗子 風箏提示:后面的字是輕聲。讀得又輕又短。(3)詞語解釋。臘月:農歷十二月。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元宵節(jié):農歷正月十五。截然不同: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萬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的煥然一新。懸燈結彩:掛上彩燈、彩帶等,形容
4、場面喜慶、熱鬧。萬不得已:表示無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分外:超過平常,特別。光景:境況;狀況;情景??罩瘢阂环N木制的傳統(tǒng)健身玩具。3、體會“京味兒”的語言特點。(1)作者簡介。老舍(1899-1966) 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50年創(chuàng)作話劇龍須溝,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著述豐富,善于刻畫市民階層的生活和心理,同時也努力表現時代前進的步伐;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離婚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老舍是杰出的語言大師。他的語言俗白,通俗易懂,樸實無華,京味兒十足。(2)出示詞語,讀一讀。雜拌兒 零七八碎兒 玩意兒提示:兒化音
5、。后面的“兒”只做卷舌的動作,音不要讀出來就可以了。(3)出示句子,讀一讀。a.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雜拌兒。這是用各種干果(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與蜜餞摻和成的,普通的帶皮,高級的沒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帶皮的榛子,高級的就用榛仁。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b.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提示:閑在:清閑自在。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館里寫道:“秦二爺,您怎么這么閑在,想起下茶館兒來?”3、初讀課文,說一說老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提示:忙亂、熱
6、鬧、喜慶、團圓。(板書)三、厘清結構,分清詳略。1、北京的春節(jié)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提示:北京的春節(jié)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時間之長在我國所有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堪稱之最。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時間風俗習慣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過小年,放鞭炮,吃糖過了二十三初六元宵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節(jié)結束【出示課件8】3、匯報交流時間風俗習慣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吃的準備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lián),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祭祖
7、,守歲初六鋪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聽戲元宵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節(jié)結束(板書時間,用連接)4、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1)默讀思考,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2)集體交流。提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個部分。(板書標出,板書:詳寫)5、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1)自由練讀。(2)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的。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五、結束語和作業(yè)布置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聯(lián)系了難讀的
8、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的生字新詞,下課后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jié)課聽寫。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深入理解詳寫部分,體會詳略得當的好處。2、對比文中孩子們過春節(jié)的情景,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3、拓展閱讀文段,對比斯妤筆下的春節(jié)與老舍筆下的春節(jié)有什么不同。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導入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聽寫詞語。餃子 萬象 鞭炮 眨眼 通宵 間斷 萬不得已截然 燃放 小販 擺攤兒 彼此 賀年 恰好一律 彩繪 分外2、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教師引導:上節(jié)課填寫了表格,進行了匯報交流。同桌互相說說: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明確學習目標。新課教學二、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jié)的熱鬧
9、,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1、臘八。(1)熬臘八粥:“這種特質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細一想,它倒是農業(yè)社會一種自傲的表現這種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圓肉、蓮子、花生米、 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yè)產品展覽會?!斌w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敝赝怀觥吧玺浯洹焙汀吧峨p美”兩個詞,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為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2、除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除夕真熱鬧”?(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凹壹亿s做年菜”“老
10、少男女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都在慶祝除夕,自然很熱鬧了。(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暗教幨蔷迫獾南阄丁薄凹t紅的對聯(lián)”“各色的年畫”“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3、正月初一?!澳腥藗冊谖缜熬统鰟?,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有許多寺院開放,任人游覽,小販們在廟外擺攤兒,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北城外的大鐘寺、西城外的白云觀、南城的火神廟(廠甸)是最有名的。可是
11、,開廟最初的兩三天,并不十分熱鬧,因為人們正忙著彼此賀年,無暇顧及。到了初五初六,廟會開始風光起來。孩子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并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tài)和嫻熟技能?!斌w會北京淳樸的民風。4、元宵。(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2)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有的圖案各式各樣。”教師引導:“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不同的詞語
12、表達相同的意思,表現了燈的種類之多。讀一讀,讀出看燈時的開心、興奮、激動的感受。(3)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么?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采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5.課文有些部分寫得詳細,有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示:詳略得當,讓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三、自我感悟,對比升華1、本文怎樣描寫孩子們過春節(jié)的呢?提示: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吃糖、穿新衣、逛廟會、買玩具。2、對比感受:你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示例:諺語稱“二十六,割年肉?!闭f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要吃的
13、肉食。今天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到集市上去采購,集市上的人非常多,各種各樣的過年零食和食物琳瑯滿目。奶奶告訴我,從今天起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過年吃的肉,有的買回去做各種肉食。教師小結:幾千年來,春節(jié)的習俗一直跟隨時代的腳步在演變,但不變的是熱鬧、團圓、喜慶的氣氛。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四、學習“閱讀鏈接”,感受名家筆下的春節(jié)的不同請同學們默讀課后的“閱讀鏈接”,想想與老舍筆下的春節(jié)有什么不同,和同學交流。提示:老舍寫過年是按時間順序,有詳有略,給我們展示的是老北京的民風民俗的畫卷。斯妤寫過年既寫了家鄉(xiāng)的習俗,又寫了自己的親人,傳達的是濃濃的親情。板書內容1北京的春節(jié)臘月 小年 除夕初一 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時
14、間) (詳寫)忙亂 熱鬧 喜慶 團圓教學反思臘八粥優(yōu)教教案課題臘八粥課型精讀課文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臘、粥、膩”等12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糊涂、攪和、濃稠、可靠、猜想”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八兒“饞”的形象特點。3.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兩件事情,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4.找出文中細膩描寫臘八粥的句子,讀一讀,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5.學習課文細膩描寫臘八粥的部分,照樣子寫一種自己最喜愛的食物。教學重點1.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八兒“饞”的形象特點。
15、2.說說課文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教學難點仿照課文,寫一種自己最喜愛的食物。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臘、粥、膩”等12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糊涂、攪和、濃稠、可靠、猜想”等詞語。2.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喝粥兩件事情,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3.學習課文細膩描寫臘八粥的部分,照樣子寫一種自己最喜愛的食物。教具準備課件教學過程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1.請同學們分成男女兩組比賽,在每組每人5秒內說出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2.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訴說著古往今來細細碎碎的無數動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動
16、人的情感畫卷,或贊美,或懷念,或憧憬佳節(jié)的團聚以及這自然的饋贈,黏黏的臘八粥包裹著的卻是中國人濃濃的情,深深的誼,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筆尖。今天,我們師生一起欣賞現代作家沈從文的小說臘八粥。(板書:臘八粥 沈從文)3.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沈從文,原名沈岳煥(1902-1988年),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他主張“美在生命”,中篇小說邊城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沈從文的語言格調古樸,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xiāng)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新課教學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
17、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1)給下列字注音并組詞。臘l(臘月)粥zhu(喝粥)膩n(細膩)咽yn(咽下)匙ch(湯匙)攪jio(攪和)稠chu(濃稠)腫zhng(腫脹)熬o(熬粥) 褐h(褐色)缸gng(水缸)臟zng(臟亂)(2)解釋詞語。攪和:混合;摻雜。糊涂:人頭腦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亂不清。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1. 默讀課文,思考問題:圍繞“臘八粥”這一線索,作家沈從文為我們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能否用小標題概括出故事情節(jié)?提示: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
18、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板書:等粥 喝粥)2.交流討論:文章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提示:等粥寫得十分詳細,分別寫了八兒在等粥的過程中的變化。四、精讀賞析,激發(fā)靈性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寫吃臘八粥為什么要不惜筆墨介紹這種粥的原料和這些原料煮在鍋里的狀態(tài)?提示:襯托臘八粥的香甜誘人、美味可口,為下文做鋪墊。 抓住“甜甜的膩膩的”“合攏”“嘆氣”“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詞分析。2.作者在文章開篇是如何寫出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的?提示:第一句就采用了排比修辭手法,選取了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臘八粥的態(tài)度,以點帶面,說
19、明臘八粥所有人都喜歡;接著看到熬煮臘八粥的狀態(tài)“嘆氣”,聞臘八粥的香甜誘人、美味可口。吃得是痛快淋漓;調動人的視覺、嗅覺。第二句則用擬人的修辭,形象地把臘八粥的熬制過程再現出來,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氣,如入五臟六腑,真忍不住要嘗上一口呢。3.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照樣子寫一種你最喜愛的食物。提示:充分運用學過的手法介紹,注意每段的過渡。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五、課堂作業(yè)1.抄寫課后生字。2.試理解課后思考題。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八兒“饞”的形象特點。2.找出文中細膩描寫臘八粥的句子,讀一讀,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
20、受。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導入一、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導入新課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臘八粥會讓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饞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兒正是這眾多喜愛臘八粥中的一員,那么面對甜甜的膩膩的一鍋粥,他的表現如何呢?我們繼續(xù)學習 。新課 教學二、精讀賞析,分析人物形象。作者濃墨重彩地寫了八兒等粥的事情,八兒是怎樣等粥的?試著用小標題概括。提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板書:盼 想 猜 看)2.1.盼粥。(1)默讀第28自然段,要求: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分別屬于對人物的哪種描寫,品讀畫出的句子,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什么?(2)學生匯報?!跋驳每煲l(fā)瘋了”這屬于對人物的哪種描寫?你能換一種說法來表達
21、八兒喜悅之情嗎?“眼睛可急紅了”說明什么?八兒真的餓了嗎?從對八兒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八兒一種怎樣的心情?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提示:對粥的喜愛與盼望之情。(板書:迫不及待)省略號有什么作用?指導朗讀第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怎樣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問句?出示:看樣還不夠資格的八兒,難道還能設什么法來反抗嗎?提示:八兒對臘八粥雖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書:苦苦等待)過渡:八兒多么想讓媽媽早點給他端上一碗噴香的臘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來學習想粥這一部分2.2.想粥。(1)分角色朗讀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兒開始計劃粥怎么分?后來想怎么分?為
22、什么又改變了?提示:理解八兒的討價還價、得寸進尺。(2) “孥孥”是什么意思?從媽媽的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提示:媽媽對八兒十分寵愛。(3)分角色朗讀。讀出八兒的天真可愛和媽媽對他的寵愛。過渡:這讓小小的八兒想吃三碗半的粥,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猜粥這一部分。3.猜粥(1)八兒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樣子的?請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出示:栗子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吧,飯豆會煮得渾身腫脹了吧,花生仁吃來總該是面面的了!(2)自己讀一讀,看看粥里的栗子、飯豆、花生仁、棗都是什么樣的?找出文中的關鍵詞圈出來。(3)文章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八兒的猜想?(板書:奇妙)4.看粥(1)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
23、八兒終于看到了讓他垂涎三尺的臘八粥,課文中用了一個怎樣的詞語來表現八兒的心理?(板書:驚異)(2)媽媽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畫出相關詞語。出示:花生仁脫了它的紅外套(3)找出關鍵詞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4)看了臘八粥之后的八兒,他的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注意要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文題為“臘八粥”,課文在前半部分詳細描述了等臘八粥的過程,作者又是如何描繪吃臘八粥的過程的呢?提示:作者用寥寥數語就粗筆勾勒出了臘八粥的好味道。運用動作描寫“靠”“斜立”等詞和比喻修辭方法“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突出了八兒粥吃得多、吃得飽、吃得盡興。(板書:心滿意足)三、
24、回讀賞評,交流感受。1.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總算暫時堵住了八兒的小饞嘴巴,請同學們再通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八兒的饞樣兒。2.文章中有許多細膩描寫臘八粥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造條件請學生制作小型作品,展現吃臘八粥的情景,可以用橡皮泥、粘土制作,也可以制作折紙作品。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1.沈從文先生言辭間平易近人,他筆下的臘八粥軟糯而又香甜,臘八節(jié)簡單而又質樸,家常話里間將八兒一家的溫馨生活躍然于紙上,也許從未將“愛”掛在嘴邊,但卻可以看出八兒、媽媽、爸爸之間對對方的愛,真正地讓人感受到了何為“家”何為“親情”。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
25、子們垂涎的美食了。等到了可以隨時吃到臘八粥時,味道卻沒有它停留在想象中時那樣誘人了。過了臘八就是年,比起喝粥,我們更愿意重溫名家們的美文,讓那些記錄舊日時光的秘密,泛著絲絲甜香的文字,氤氳著寒冷麻木的心靈。那樣,一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唇齒之間。2.作業(yè)。(1)小米、紅豆、紅薯、紅棗、栗子熬成的臘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等你來品,將這濃濃的臘八情義融進短信里,送給你的親人、朋友、老師和同學。祝福他們臘八快樂!(2)上網查一查臘八粥的來歷或者查一查關于臘八有哪些有趣的傳說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板書內容臘八粥沈從文 盼 迫不及待 等粥 想 苦苦等待 猜 美 妙 看 驚 異喝粥 心滿意足教
26、學反思古詩三首優(yōu)教教案課題古詩三首課型精讀課文授課時間3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7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想象寒食描繪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4、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并能結合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5、抓住重點詩句,體會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親之情,并能找出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想象畫面,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想象畫面,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侯”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2、了解詩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詩
27、歌,背誦詩歌。3、想象寒食描繪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導入一、知詩人,解詩題。1、節(jié)日來源。寒食節(jié)是中國農歷清明節(jié)前一天。古人在這一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游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后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發(fā)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規(guī)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但只限于思想,實際節(jié)日這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其實,
28、寒食節(jié)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鉆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jié)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鉆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寒食節(jié)習俗,有上墳、郊游、斗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jié),直到后來改為清明節(ji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上時光穿梭機,穿越千年來看看韓翃筆下的寒食節(jié)。(板書:寒食 唐韓翃)2、作者簡介。韓翃,唐詩人。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后數入節(jié)度幕府中任職,官至中書舍人。約卒于建中、貞元之際。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酬贈送別之作,寒食詩較有名。許堯佐作傳奇小說柳氏傳
29、,即寫他和柳氏的戀愛故事。有韓君平詩集。新課教學二、明詩意,感情讀。1、自由讀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歌大意。2、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1)找出這兩句詩中描寫的景物。(板書:春城 飛花 東風 御柳)(2)“無處不飛花”能不能改成“處處飛花”?“飛”字用得好不好?為什么?提示: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tài)強烈,有助于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帮w花”,就是落花
30、隨風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由此我們可以充分體會到詩人煉字的功夫??梢院敛豢鋸埖卣f,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3)想象畫面,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小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痹娙肆⒆愀哌h,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按撼恰币徽Z,高度凝煉而華美?!按骸笔亲匀还?jié)氣,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盁o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昂硸|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
31、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3、理解“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一幅風俗畫?提示: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以示恩寵。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宮中可以燃燭?!叭漳簼h宮傳蠟燭”,皇帝特許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燭,并直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能得到皇帝賜燭這份殊榮的不多,由漢宮(實指唐朝宮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飄散的“輕煙”特別引人注意。(板書:日暮 蠟燭 輕煙 五候)三、悟詩情,品意境。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提示:一、二句是對長安寒食風
32、光一般性的描寫,三、四句則是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兩聯(lián)情景有一個時間推移,一、二寫白晝,三、四寫夜晚,“日暮” 則是轉折。寒食節(jié)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許可,所以皇宮、貴近寵臣都可以得到這份恩典。(板書:一般風光 特殊情景)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jié)而皇宮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jié),而皇親貴族家里卻燈火通明,看到這些你會有什么感受?提示: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全國禁火,但皇宮里卻照樣點燈燃蠟,燈火通明。而且,王侯貴族家里也得到了皇上的眷顧,也點燈燃蠟。“輕煙散入五侯家”,說不定,這些皇親國戚、王公貴族,他們照樣烹煮煎炸、花天酒地呢。從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諷
33、刺之意。(板書:諷刺)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那句俗語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故事說的是:宋朝田登做州官,一天,他帶著師爺微服出行,不知不覺,天色已晚,走到一家店鋪旁,只聽得掌柜的大聲招呼:“伙計,點燈!”田登聽了,認為是在嘲弄他,就要發(fā)作,幸虧師爺極力相勸,才作罷。繼續(xù)前行,路過一戶農家,又聽到農家里面在喊:“小狗子,點燈!”這一下,田登實在忍不住了,這聲音,在他聽來,簡直是在罵他。他忍無可忍,對著農家高喊:“住嘴,不許喊田登!”農家莫名其妙,據理力爭。師爺在一旁好一番解釋,農家這才明白過來。“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說這句話呢?”農家問。田登想了想,說:“就叫點火!”同時吩咐師爺曉喻百
34、姓,違令者重責。從此以后,該州的百姓都說點燈為點火。田登心里也很是得意。轉眼已到元宵佳節(jié),各州各府都舉行放燈、觀燈,以示與民同樂,并且出了榜文。田登貼出的布告上說:“元宵佳節(jié),本州與民同樂,依例放火三日?!睆拇艘院螅撝荼懔鱾鞒觯骸爸辉S州官(說)放火,不許百姓(說)點燈”的俗語來。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四、課堂總結,布置背誦。1、這一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寒食,我們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處飄散著花瓣和花香,寒食節(jié)里,強勁的東風吹斜了皇家花園的柳樹。天色已晚,皇宮里傳出了點燃蠟燭的信息,那裊裊的輕煙也散入了王侯貴族家。2、請同學們課下背誦并默寫寒食。板書內容寒食 唐韓翃一般風光:春城 飛花 東風 御柳 諷
35、刺特殊情景:日暮 蠟燭 輕煙 五候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章、泣、盈、脈”4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2、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并能結合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3、品味詩歌語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導入一、借助已學知識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進行導入。1、小的時候,大家一定誦讀過這樣的句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詩經中人們的淺唱。“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這是漢樂府中人們的樂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取法于詩經和樂府,更有它的獨特魅力。讓我們一同走入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板書:迢迢牽牛星)2、古詩十九首簡介在我國的詩歌歷史
36、上,有一組五言詩被譽為“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詩十九首,作者不詳,時代大約在東漢末年。是文人仿照樂府詩而創(chuàng)作的。最早見于文選,為南朝梁蕭統(tǒng)所編,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后世遂作為組詩看待。非一時一人所為,內容多游子的羈旅情懷和思婦閨愁,千百年來引起讀者廣泛共鳴。它的藝術成就很高,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板書:古詩十九首)新課教學二、誦讀詩歌,反復品味,探尋詩歌語言的音韻之美。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學生齊讀。三、探
37、究詩歌內容,品味相思之情。1、請學生講一講牛郎織女的故事,結合故事,初步感受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東漢以后,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在民間流傳。大意是織女是天上的仙女,愛上了人間的牛郎,結為夫妻,十分恩愛,并生有一子一女。王母娘娘察覺此事,便派天兵天將押織女回天庭受審,一對恩愛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萬分,在老牛的幫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金簪一劃,出現了天河,牛郎、織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對河而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以后,七月初七這一天就變成了民間的一個節(jié)日,被稱為“七巧節(jié)”或“乞巧節(jié)”。姑
38、娘、媳婦們在這一天要穿針引線乞巧向織女乞求智巧、靈巧。提示:迢迢牽牛星寫的就是織女(河漢女)思念牛郎的故事??椗侨姷闹魅斯?,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調較為哀怨。(板書:情感:傷感 哀怨)2、帶著傷感、哀怨的感情,再讀詩歌,體會一下,詩歌是借助了哪些語句來傳遞這份相思的傷感與哀怨呢?(1)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安怀烧隆比痔N含著一個“思”字,即織女的內心動態(tài),“泣涕零如雨”更是織女悲苦內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個終日勤勞作,終日意懸懸,終日不成章?!捌钡谋玖x是眼淚,特指無聲流淚或低聲地哭?!疤椤币彩茄蹨I?!傲恪北臼侵赣昃従彾?,引申為降落、落下。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
39、如雨水一般無法抑制的織女淚。這是夸張和比喻的修辭,塑造織女相思之苦。紛紛織女淚盡灑,誰解其中相思味!那淚如雨下的神態(tài),就是織女相思成癡最好的表達。(2)脈脈不得語?!懊}脈”,是凝視的樣子,后來形容默默用眼神表達情意,形容含有感情,默默表露的樣子。只是深情地凝望著對方,卻不能說出話來。脈脈含情遙相望,此時無聲勝有聲,有時,眺望也是一種語言。(3)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札札”是擬聲詞,是形容織布機工作時的響聲。有一種靜謐中的雜亂之感。而“弄”這個字,是玩弄、擺弄、撫弄的意思。一個動詞就泄露了此時織女的心境,心不在焉,心神不寧的樣子。札札機杼亂人心,最是織女愁腸時。(4)迢迢牽牛星。“迢迢”指遙
40、遠的地方。牽牛星在遙遠的地方,這遙遠的距離使得人內心起相思。迢迢萬里遙,深深相思情。距離的曠遠拉伸了主人公之間的相思之情。可是,牽牛星真的離她那樣遙遠嗎,在詩句中有沒有其他的發(fā)現?(5)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銀河清澈且水不深,他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又能有多遠呢?(6)盈盈一水間。僅僅是一水之隔。何談遙遠一說呢!“盈盈”既能表現水波的晶瑩、又能表現女子的魅力,還可以想象女子眼含熱淚的神態(tài),令人回味無窮。河水盈盈,淚水也盈盈。欲語難訴,深情難吐,只好默默相視,以表相思。情景并生,哀怨動人。四、感受語言之美。有人評價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間浪漫色彩的詩作,借天上之事,傳人間之情。這樣的浪漫不僅
41、在內容,還有它的語言形式,用“深衷淺貌,短語長情”評價最為貼切。再次朗讀詩歌,體會詩歌“深深的話,淺淺地說”的語言之美。(板書:深深的話,淺淺地說)1、找出詩歌中的疊字,讀一讀,和同學交流感受。提示:“迢迢”,是星空的距離;“皎皎”,是星空的光線;“纖纖”,是織女手的形態(tài);“札札”,是織布機的聲音;“脈脈”,是織女凝望的神情。這些疊詞無論是描摹景物,還是刻畫人物、敘述情境,都在反復吟詠中創(chuàng)設著纏綿的情境。(板書:疊字)2、拓展延伸,加深疊字理解。使用疊字有很多好處,如:寫景狀物,生動形象,細致真切。感情表達,綿密曲折,深切感人。氣勢連貫,音節(jié)優(yōu)美,增強節(jié)奏。說一說你知道的運用了疊字的詩句。提示
42、: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關關雎鳩,在河之洲。3、學以致用,課堂小練筆。使用疊字,嘗試創(chuàng)作一組詩句,書寫自己眼前之景或表達內心之情。提示:鼓勵學生用疊詞進行初級創(chuàng)作,不同形式都可以(創(chuàng)作個人歌曲、順口溜、)例如:賞賞花,踏踏青,高高興興觀觀景。拍拍照,攝攝影,開開心心陶陶情。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1、這首詩看似寫神話傳說,看似寫天上的愛情悲劇,而實則是人間愛情生活的真實寫照。此詩產生的年代,正是社會動亂時期,男子從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別的局面,尤其給勞動婦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雙重痛苦。夫婦久別是她們的
43、生活,離愁別恨是她們的心聲,夫婦團聚就成了她們的向往。此詩抒寫的就是這樣一種思想感情,這樣一種社會現實。2、作業(yè)背誦并默寫詩歌。板書內容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情感:傷感 哀怨疊字:深深的話,淺淺地說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棲、鴉”2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2、了解詩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3、抓住重點詩句,體會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親之情,并能找出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導入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家鄉(xiāng),在異地求學生活。而一個人孤獨的在熱鬧的中秋佳節(jié)又會是怎樣的心情?今天,讓我們走近十五夜望月,感同身受當時作者的心情,體會詩歌中寄托
44、的思想感情吧!(板書:十五夜望月)新課教學一、走近作者,品味詩歌。1、王建,字仲初,許州人。早年以宮詞著稱,中年后,詩風轉變,其樂府詩多方面地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統(tǒng)治階級的暴行。(板書:王建)2、此詩是詩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寫的詩,是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的七言絕句。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二、注釋。1、十五夜:指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夜晚。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3、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樣子。4、棲:歇,休息。5、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三、通過翻譯詩歌,進一步了解詩歌的含義。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枝上安歇著烏鴉。夜深了
45、,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家。四、詩歌賞析。1、體會“樹棲鴉”三個字的特點?!皹錀f”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練,既寫了烏鴉棲樹的狀態(tài),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2、可不可以把“落”改為“在”?為什么?不可以?!奥洹弊郑路f妥帖,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霸凇?,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絀了。3、本詩最能讓人產生豐富聯(lián)想的是哪一句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因為這句將詩人望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4、簡要解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意思,說說這兩句詩的妙處。提示:
46、普天之下,有誰不望月思鄉(xiāng),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誰的一邊。詩人推己及人,擴大了望月者的范圍,境界高遠;明明是自己思念人,偏說“秋思落誰家”,表現手法委婉含蓄。在煉字上,一個“落”字,新穎妥帖,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5、詩中的“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了游子的思親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板書: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瘪R致遠天凈沙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睆埣锼肌罢骺蜔o歸日,空悲蕙草摧。”王昌齡秋思6、詩中點明了哪些意象?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暗含了
47、月的意象。(板書: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月)7、整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整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凄清的中秋月夜圖,渲染了一種清幽、寂靜、凄涼的氣氛,表達了作者中秋望月思遠、想念好友的情感。(板書:望月思遠、想念好友)8、這首詩前兩句寫景,你能看出當時詩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樣的?第二句中的“冷”和“無聲”有何作用?當時詩人孤獨無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涼?!袄洹弊旨葘懥饲镆孤吨榈那謇?;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在異鄉(xiāng)孤寂、悵然的心境?!盁o聲”表現出冷露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在基本了解詩歌之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歌中的美,用心朗讀,用心體會其中的美。(可以采用分組比賽朗讀的方式,比比誰讀
48、得最有感情,選出班級里的“朗讀之星”。)五、讀出“望月”之情。1、事實上,月亮在中國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國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麗的??吹皆铝?,有許多美妙的感受、聯(lián)想就會自然而然涌上心頭。淡淡的月光,濃濃的情愫,無論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它,依舊恒懸于黑幕上,照在所有愛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種淡泊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種鄉(xiāng)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成就了一種惆悵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成就了一種傷情叫“楊柳岸,曉風殘月”,成就了一種安慰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種祝福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載著
49、人世間種種情思,如詩一樣,懸掛在天空之上,懸掛在古人與我們之間,也懸掛在你我之間。2、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月亮的詩句,注意寫出作者及作品名。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1、課堂小結。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
50、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2、布置作業(yè)。(1)背誦并抄寫十五夜望月。(2)搜集有關月亮的詩句并加以背誦,完成課后習題板書內容十五夜望月王建意象:中庭,地白,樹、鴉,露,桂花,(月)情感:秋思、望月思遠、想念好友教學反思藏戲優(yōu)教教案課題藏戲課型略讀課文授課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2、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3、學習課文開頭形象概括藏戲特色的寫法,照樣子介紹一種藝術樣式的特色。教學重點說說藏戲有什么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教學難點學習課文開頭形象概括藏戲特色
51、的寫法,照樣子介紹一種藝術樣式的特色。教學設計導入一、揭題談話,引入新課。1、在本組課文中,我們隨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樂的春節(jié),隨作家沈從文品嘗了美味的臘八粥,還從三首古詩里面了解了寒食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我們的祖國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黑格爾曾經說過:“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志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生活在我國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個古文化十分發(fā)達,堪稱相當成熟的民族。它所創(chuàng)造的舉世矚目的藏戲藝術之神奇獨特、燦爛輝煌,正好印證了世界智者有關民族成熟與否的論述。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最久遠的戲劇之一。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略這深
52、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板書:藏戲)2、學習生字詞。(1)出示詞語,讀一讀。劇種 激流 吞噬(sh) 發(fā)誓 曠野 柔順 壓抑 兩面三刀 別無所求 優(yōu)哉游哉(2)解釋詞語。兩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優(yōu)哉游哉:悠閑的樣子。新課教學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1、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2、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落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落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讀后交流、梳理:第4-7自然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第8-17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三、自主研讀第4-7自然段,感受藏戲形成的神奇。1、自由讀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戲是怎么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2、指名說藏戲的形成,
53、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3、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么?提示: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兄妹的義舉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東杰布不愧被譽為藏戲的開山鼻祖,時至今日,在每一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有他的畫像,接受著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幾分神圣和肅穆感。(板書:形成:傳奇)四、自主研讀第8-17然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1、自主學習。( )的面具;( )的舞臺;( )的演唱風格。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容,反復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2、集體交流研讀結果,說說你是從哪知道的。(1)面具:多
54、樣、夸張、形象鮮明。出示句子:面具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這是藏戲面具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板書:面具:多樣、夸張、形象鮮明。)討論交流:在藏戲中,面具是怎樣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的?(2)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出示句子: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戲的藝人們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藏戲沒有舞臺,怎樣演出?(板書: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提示:突出“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只要”(3)演唱:不受時間限制。(板書:演唱: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灌云教育城域網培訓教材
- 女性健康懷孕醫(yī)學科普
- 急診科護士工作總結模版
- 小兒斜視全麻術后護理
- 2024二年級上黃山奇石教學設計
- 4曹沖稱象 課件
- 醫(yī)學研究生文獻閱讀匯報
- 三年級下冊《體驗下排鍵》教學設計
- 面試技巧培訓課件
- 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大賽《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生涯發(fā)展展示
- 福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試行)
- JHA及SCL風險評價方法講解(參考)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庫建立與運行規(guī)范
- 1.3.1動量守恒定律課件(共13張PPT)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授權委托書(用電)
- 白黑白裝飾畫欣賞黑白裝飾畫的特點黑白裝飾畫的表現形式黑白裝飾 bb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全文解讀ppt課件
- 調度指揮與統(tǒng)計分析課程教學設計
- 常暗之廂(7規(guī)則-簡體修正)
- 終端塔基礎預偏值(抬高值)計算表格
- 海外醫(yī)療服務委托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