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青海省西寧市 2016-2017 學年高一歷史10 月月考試題班級類型:文科班;考試時間:120 分鐘;總分100 分注意事項 :1. 答 題前在答題卡、答案紙上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 請將第I 卷(選擇題)答案用2B 鉛筆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請將第II卷(非選擇題)答案黑色中性筆正確填寫在答案紙上。第 I 卷(選擇題50 分)一、單項選擇題(50 分, 每小題 1 分)1。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歷史學家費正清中國: 傳統(tǒng)與變遷一書主要內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國概況、文明的誕生、中國哲學思想的黃金時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國、帝國的再生”其中“中國哲學思想的黃金時代 是()A春秋戰(zhàn)
2、國時期的百家爭鳴B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活躍2. 在一個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記者會關于物價上漲的問題時說:“我一邊看網(wǎng) ,一邊腦子里想起一段話, 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溫總理所引句體現(xiàn)了百家爭鳴時期()A尚力、尚賢,主張節(jié)儉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發(fā)展的法家思想C。 關注民生,注重和諧的儒家思想D?!盁o為而治”的道家思想3. 提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一觀點的思想家還主張()A民貴君輕B無為而治12C以法治國D兼愛非攻4。電影墨攻講述了戰(zhàn)國時代十萬趙國軍隊攻打弱國梁城,墨者革離孤身救城的故事。下列介紹故事背景的材料
3、違背史實的是()A思想界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 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 階層開始崛起C“學在官府”使得墨家不能辦私學 D 有些墨家學派成員會使用鐵犁牛耕5。 2010年 9 月 30 日南方日報刊文稱:“如何給這些孩子(外來工子女)一張安穩(wěn)的書桌,讓他們像城市的孩子一樣接受義務教育,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課題?!逼鋵嵵袊糯茉缇陀兴枷爰易⒁獠⑻岢隽私鉀Q類似問題的方法或主張,這就是()A有教無類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存天理 , 滅人欲D經(jīng)世致用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順命中說: “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 , 子受命于父 , 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 , 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
4、”漢武帝對此言論十分欣賞 , 主要是其有利于 ( ) A光大儒家 B 恢復 禮樂秩序 C 建立教育體系 D 加強中央集權7。據(jù)史料記載 , 宋代女子吳妙靜新婚之日 , 未婚夫在迎親時溺水身亡, 她遂出資在溺水處建造一座五孔石橋, 并終身守節(jié) . 吳妙靜此舉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來自于( )A董仲舒B朱熹C陸九淵D王陽明8. 兩宋以后 , 程朱理學確立了在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主要是因為理學() A易于被知識分子理解B反映了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社會現(xiàn)實 C有利于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D摒棄佛、道的干擾,振興了儒學9. “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與這佛家偈語提倡的修煉方式類同的是A無
5、為寡欲B 格物致知C內心反省D 經(jīng) 世 致 用 10在世界文明的“軸心時代”(公元前6 一前 3 世紀) , 人類首次覺醒,理性思維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文化決定著其后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當時的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現(xiàn)象是()A諸子并立、百家爭鳴B以法為教、焚書坑儒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1顏淵篇記載顏淵、仲弓、司馬牛三人“問仁”,孔子有三種答案, 甚至子路和冉有都問“聞斯行諸”, 孔子的答復竟完全相反。這說明孔子()A孔子也不明確答案B偏愛某些學生C有教無類D 因 材 施 教 12“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 貧而賤之以為徒役”. 這句話主要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的()A
6、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13. 古人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強調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 這一主張屬于( )A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14. 論語八佾載,孔子謂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 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禮 ,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 (八列舞女)的禮樂 , 可是,到了春秋時期連魯國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 ,對此,孔子很是感嘆!這說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禮” ,是( )A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B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C春秋時期的社會秩序D春秋時期的政治制度15. 孔子在擔任魯國大司寇期間, 大力打擊假冒偽劣產(chǎn)品,
7、使市場秩序一片井然。吳楊販子“不敢朝飲其羊.(不敢再像以前那樣賣羊前先讓羊多喝水增加重量)。下列對材料認識不正確的是()A. 孔子關注民生B當時商業(yè)有一定發(fā)展C 當時商業(yè)實行官營,禁止私營D孔子主張“誠信” 16董仲舒對儒學進行改造,西漢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主要區(qū)別是() A神化封建統(tǒng)治B宣揚“仁政 思想C宣揚“民本 思想D反對苛政刑殺17. 有人認為 , 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先秦法家奠定,經(jīng)漢朝儒生發(fā)展而成。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 商鞅、孟子D韓非子、董仲舒18. 17 18 世紀,歐洲出現(xiàn)了一股“中國熱”,許多思想家對中國文化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德意志的
8、萊布尼茨盛贊儒家道德及其影響下的社會秩序和國家統(tǒng)一. 法國的伏爾泰認為,中國的考試制度使官吏職位人人皆可爭取,歐洲應加以采用. 以上史實說明了()儒家思想總體上符合歐洲資本主義需要儒家的“大一統(tǒng)”思想符合德意志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中國的考試制度有利于法國資產(chǎn)階級反對封等級制度儒家的“民貴君輕 思想對歐洲資產(chǎn)階級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導意義ABCD19. “漢武帝所努力締造的政體,究其實,是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上將儒家學說作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礎,而在具 體實踐層面上則將法家學說作為統(tǒng)治權術來運用. ”對材料的說明和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漢武帝治國施政之術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時尊奉儒、法兩家的學
9、說B“獨尊儒術”并不意味著完全杜絕其它學說C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從此淪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 思想被剔除出去20.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首詩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 舒的“獨尊儒術C.王陽明的“心學”D。顧炎武的“經(jīng)世致用”21. 從宋史中出現(xiàn)的以下人物名字, 可以推測他們深受當時哪種思潮的影響? 焦守節(jié) ( 卷 261)、李克讓(卷 270) 、陳從信 ( 卷 277) 、趙安仁 ( 卷 287)、錢端禮 ( 卷 385) 、張忠?。ň?09) . A佛學B法學C道學D理學22. 儒家思想經(jīng)過不斷發(fā)
10、展,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論最能體現(xiàn)其適應加強中央集權需要的是 ()A “為政以德 ,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 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C.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D. “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23。某思想家強調孝、悌、慈等倫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陽明2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異族強權面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他的這種氣節(ji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想主流是()A黃老之學B佛學C程朱理學D陸王心學25。教育部長
11、周濟在解讀十七大報告時強調“儒學等一些傳統(tǒng)的好的方面,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教育, 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風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中在當今仍有繼承和發(fā)揚價值有() “仁 的學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猶一人”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ABCD26.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傳入歐洲后,加快了西方邁入近代社會的速度。其發(fā)揮的作用是A促進了歐洲文化發(fā)展B 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C推動了英國工業(yè)革命D促進了遠洋航行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27. 走一個圓場就代表著“人行千里路”,來一個趟馬就象征著“馬過萬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閑散之人,握著馬鞭就代表馬存在
12、,穿紅綠蟒就是在宮廷或富貴人家這種表現(xiàn)形式屬于A小說B戲曲C說書D繪畫28.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對頭上的緊箍兒耿耿于懷,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個粉碎 . ”體現(xiàn)了:A追求金錢,海外冒險的拜金主義思想 B注重氣節(jié),自我節(jié)制, 奮發(fā)向上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 D追求個性自由, 反對綱常禮教的思想29. 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趨勢是A逐漸神秘化B逐漸貴族化C逐漸平民化D逐漸宗教化 30近代中國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中, 一些人提出“廢除漢字,“不讀中國書 等口號。然而有意思的是,喊這些口號的人,卻偏偏仍在使用漢
13、字、講究書法、讀線裝書這反映了:A太平天國運動忽視文化教育 B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性 C辛亥革命陣營內部舊官僚的虛偽性 D揭露新文化運動中一些學者的矛盾心態(tài)31孫中山認為“孟子實為我等民主主義之鼻祖。”主要是因為孟子主張 A人性本善B舍生取義C得道者多助D民貴君輕32如果要“實現(xiàn)人的一種徹底的精神自由”,最好閱讀下列哪組人物的作品A老莊道家B孔孟儒家C韓非法家D墨家33.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币獜拇嗽~中體會“天地生物之心” ,屬于 : A人性本善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34.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睒O力踐行破“心中賊”的思想家是 A程頤B朱熹C李贄D
14、王陽明35李贄有句話: “人所同者謂禮,我所獨者謂己”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他A獨具個性,大膽挑戰(zhàn)正統(tǒng)思想C以天下為己任, 道德自律36下列觀點出自黃宗羲的是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揭露道學家的虛偽本質D恪守修身齊家的儒學理想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興亡 , 匹夫有責”37 三國名將關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 帝而圣,圣而天 ,成為忠義的化身享受中國乃至世界華人圈的奉祀. 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A關羽的忠勇B理學的推崇C人民的愛戴D經(jīng)濟的發(fā)展38。韓非子警告君主:權貴可以為平民提供庇護,而平民卻是生產(chǎn)者與士兵的來源, 這是很危險的. 為了杜絕此現(xiàn)
15、象帶來的危險,后世君主采取的措施是()A重農(nóng)抑商B鹽鐵專營C廢分封行郡縣D抑制兼并39。 與北宋張載的“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 為往圣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這兩則名句的精神內涵最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D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40. 孔子曰 :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此可知 , 兩者都 ()A體現(xiàn)了蔑視天地的無畏精神B認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為轉移C認為自然是可以被人認識的D表現(xiàn)出人對自然及其規(guī)律的尊崇41. 中國衣冠服飾制度夏商時期
16、已見端倪, 到周代漸趨完善并成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戰(zhàn)國時期則出現(xiàn)了“七國異族, 諸侯制法,各殊習俗”的現(xiàn)象。這表明先秦時期()A. 服飾多元成為主流B.宗法禮制逐漸崩潰C。思想領域百家爭鳴D.等級政治走向消亡42. 日本學者岡田武彥將中國古代的人生哲學分為三系:現(xiàn)實主義,主張以“力 和“術”為手段去絕對地支配和控制對立的另一方;理想主義 , 以人本來具有道義性這一道德人生觀為基礎;超越主義 , 強調入是相對的存在 , 只有通過順從那超越于人的東西,才能擺脫這一命運的束縛。材料中的“三系”分別是() A法家、儒家、道家B 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43. 論
17、語 ? 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 ”有人對這段話的解釋是:“仁者 , 本心之全德???,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 . 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也。 ”這就把“克己復禮”解釋為( )A“人倫者 , 天理也B“存天理,滅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無物” “心外無理”44。潘天壽談藝錄在談到中國寫意畫的創(chuàng)作時提到:“無”實際上是“有”之根本. 畫“要耐人尋味,就要虛多 . 虛多者,即告訴人的少, 藏起來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毕铝兄髦刑N含上述思想的是()A論語B道德經(jīng)C春秋繁露D四書章句集注45. “時移而治不易者亂,能治眾而禁不變者削。
18、故圣人之治民也,法與時移而禁與能變?!贝苏Z蘊含 ()A變革進取的精神B公平公正的理念C自由平等的思想D推行刑罰的原則46. 歷史上有這樣一批文人,仕進無路, 于是“以其有用之才, 而一寓之乎聲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懷 , 從而推動了中國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據(jù)此推斷“這批文人 的主要成就是()A文人畫B元雜劇C 京劇D小說47費正清在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中說:“(宋元時期 ) 由于所有的官員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與心態(tài)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體現(xiàn)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詞雅俗并陳,適應娛樂場所的需要B關漢卿的竇娥冤大量使用白話、方言C. 張擇端的
19、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圖強調表現(xiàn)個性,追求神韻意趣48“四大發(fā)明對于徹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與古代及中世紀劃分開來, 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響或任何征服者的偉業(yè)所起的作用都要大?!迸喔纳鲜鲅哉撘庠谡f明四大發(fā)明()A揭開世界近代史序幕BC導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促進世界近代化進程遏制殖民擴張的開展49. 法國作家維克多? 雨果對中西科技有過如下一番論述:“像印刷術、大炮、氣球和麻醉藥這些發(fā)明, 中國人都比我們早??墒怯幸粋€區(qū)別, 在歐洲,有一種發(fā)明,馬上就生氣勃勃地發(fā)展成為一種奇妙有用的東西,而在中國卻依然停滯在胚胎狀態(tài),無聲無息。中國真是一個保存胎兒的酒精瓶. ”下
20、列有關這段話的認識比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認中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力 B雨果認為中國社會狀態(tài)對科技發(fā)展起到了保護作用C雨果認為西方科學技術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國傳統(tǒng)科技沒有發(fā)展為近代科技的事實50. 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明人繪制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描寫城鄉(xiāng)風情、社會生活狀況,具有世俗化的特點。形成這種特點的主要原因是A. 畫家個人愛好B.宋明理學傳播C。社會上層倡導D。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第 II卷(非選擇題50 分) 51、( 18 分)閱讀下列材料:材 料 一 顏淵問仁子曰 :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子路問政子曰 : 義也正名乎 !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
21、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無所錯(措)手足。-論語材料二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 古今之通誼也 . 今師異道,人異論, 百家殊方 ,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 上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 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 , 然后統(tǒng)計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zhèn)鞑牧先谝慌闹靖哌h的學者促進下, 理學于宋代興起。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及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朱熹生活的南宋時代, 整個社會統(tǒng)治階級鮮廉寡恥,生活奢侈無度。 在這種時
22、代背景下, 朱熹提出了 “存天理 , 滅人欲 之說。天理是公道與良知。朱熹說: “須知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 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shù)。 朱熹區(qū)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 , 饑而欲食,渴而欲飲,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滅的是“人欲” ,又叫“物欲” 。朱熹認為當時國之大患根在君王心術已受蒙蔽。應”根據(jù)大學之教,以正心誠意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針對當時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禪宗思想,他提出了 “格物致知 之旨, 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獲得知識?!?洪映萱另一種聲音對朱熹“存天理、滅人欲”等理學觀念的反思(1) 結合材料一與材料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張?(4 分)
23、(2) 結合材料三與所學知識,概括宋明理學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6 分)?,F(xiàn)代學者將宋明理學分為理學與心學 , 你認為理學與心學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2 分)(3) 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歷程。(6 分)52。(12分)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tǒng)計天 文 歷輕兵法氣象工器項數(shù)2225259257788類別數(shù)學地 學化學農(nóng)學機械水利材料二下圖為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材料三 農(nóng)業(yè)的產(chǎn)生, 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 我國是世界農(nóng)業(yè)起源地之一, 古代中國以農(nóng)立國 , 農(nóng)耕文明長期居于世界先進水平 , 精耕細作是我國傳統(tǒng)
24、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 的一個基本特征 .14 世紀后,西方工商業(yè)經(jīng)濟得到 了很大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并不斷得到成長與發(fā)展 隨著文藝復興的深入發(fā)展,人們對自然界各種現(xiàn)象的認識也產(chǎn)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面向世界, 注重實踐的精神, 激勵人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釋自然現(xiàn)象。 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積累,技術能力的提高,也為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了條件。近代自然科學興起。(1) 據(jù)材料一,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4 分)(2) 據(jù)材料二指出中西科技發(fā)展的差異性, 并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原因 . ( 8 分)53、觀察下列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 12 分)圖
25、 1唐顏真卿書多寶塔碑圖2宋徽宗畫芙蓉錦雞圖圖 3紅樓夢插圖請回答:(1) 圖 1 中的書法屬于什么書體?該種書體的特點是什么?擅長此種書體的書法家還有哪些?(3 分)(2) 圖 2 中的繪畫屬于什么畫種?該畫種的特點是什么?分析這種繪畫興起的原因. (3 分)(3 )結合圖3 和所學知識指出,紅樓夢屬于哪一文學體裁?這一作品問世的社會背景有哪些?(6 分)54( 8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學者認為: “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新精神貫穿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全過程,最能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圖示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新精神。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上述觀點進行探討。(說明 : 就圖
26、示中至少3 個角度進行史實論證, 也可以對圖示進行修改、補充、否定或提出新觀點,并結合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高二歷史試卷答案1 - 5ACBCA6 - 10DBCCA11- 15 DAAAC16-20 ADBDC21- -25 DCDCC26-30 DBDCD31 -35DACDA36-40 CBCCD41- 45 BABBA 46-50BDBBD51、( 1)孔子 : 仁(愛人與寬容 ) ;恢復周禮;正名。董仲舒:春秋大一統(tǒng) ;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 分)(2) 影響:適應統(tǒng)治需要 , 成為官方哲學;維護專制統(tǒng)治;塑造中華民族氣節(jié);扼殺人的自然需求。 (每點2
27、 分, 共 6 分). 區(qū)別: 理學側重于對客觀萬物的探究, 心學側重于對內心的探究。 (或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 , 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 ( 2 分)(3) 春秋:創(chuàng)立;戰(zhàn)國,成為大宗;西漢, 成為正統(tǒng)思想;魏晉到五代十國,受到挑戰(zhàn);宋明,發(fā)展為理學心學,成為官方哲學,重回統(tǒng)治地位;明清,受沖擊,但仍為主流。(每點 1 分, 共 6 分)52、(1 )主要在數(shù)學、天文學、地學、農(nóng)學等領域。a. 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自然經(jīng)濟為主的封建國家,b. 歷代統(tǒng)治者重視農(nóng)業(yè), 因而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關的科學技術得到發(fā)展。(6 分)( 2) 3-15 世紀中國科技領先于西方, 此后中國科技發(fā)展逐漸落后于西方。( 2 分)原因在于發(fā)達的農(nóng)耕文明催生了高度發(fā)達的傳統(tǒng)科技; 而 14、15 世紀以后,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近代科學逐漸興起;3 15 世紀中國封建社會處于上升階段,15世紀前后 中國封建社會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協(xié)議書和合同怎么查找
- 租地協(xié)議書合同
- 求兼職主播合同協(xié)議書
- 租房協(xié)議書沒有合同
- 雙人餐飲合同協(xié)議書
- 合同違約協(xié)議書范本
- 運費協(xié)議書合同
- 種植基地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
- 男女合同協(xié)議書
- 網(wǎng)絡員考試題及答案
-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案第一章:領悟人生真諦把握人生方向
- 61850報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0-6歲兒童隨訪表
- 江西新定額2017土建定額說明及解釋
- 國家電網(wǎng)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wǎng)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2018版(word文檔良心出品)
- 語文四年級下冊《失落的一角》繪本閱讀 課件(共61張PPT)
- 附件一∶ 教育部專家實地評估案頭必備材料
- 余甘果的栽培與加工工藝
- 中考英語雙向細目表
- (完整版)全usedtodo,beusedtodoing,beusedtodo辨析練習(帶答案)
- 2002年湖北高考理科數(shù)學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