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微生物學(xué)試題庫一、名詞解釋菌落:有機(jī)營養(yǎng)型微生物;連續(xù)培養(yǎng);轉(zhuǎn)導(dǎo)噬菌體;準(zhǔn)性生殖;中間體;噬菌斑;轉(zhuǎn)導(dǎo);基本培養(yǎng)基 ( MM ); 基因重組;類病毒;次級代謝產(chǎn)物;傳染;天然培養(yǎng)基;質(zhì)粒;溶源細(xì)胞;外毒素;光復(fù)活作用;培養(yǎng)基;種;屬;烈性噬菌體;純培養(yǎng);C /N; 菌落;種;無機(jī)營養(yǎng)型微生物;次級代謝 ;微生物寄生;免疫;抗原;生長因子;初級代謝產(chǎn)物;滅菌;芽胞;主動運輸;發(fā)酵作用;類毒素;消毒;菌二、填空題球 菌 的 大 小 以 _ 表 示, 桿 菌 的 大小 以 _ 表示。細(xì) 菌 細(xì)胞 的 原 生 質(zhì) 體 由 _ 、_ 、_ 三 部 分 組 成微生物對人類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為_、_、_、_。
2、生 物 分類 學(xué) 家 將 _ 做 為 分 類 的 基 本 單位 , 將 相 近 似 的 分 類 基 本 單 位 歸 為 一 類 , 稱 之 為 _ , 更 高 一 級 的 分 類 單 位 依 次 推 為_、_、_、_、_。構(gòu) 成 絲 狀 真 菌 營 養(yǎng) 體 的 基 本 單 位 是 _。烈 性 噬 菌 體 入 侵 寄 主 的 過 程 可 分 為_、_、_、_、_ 等五個階段。在 營 養(yǎng) 物 質(zhì) 運 輸 中 需 要 載 體 參 加 的 運 輸 方 式 是 _,_ 和 _。合成代是 _ 能代。 高壓蒸汽滅菌法常用的工藝條件是:壓力_, 溫度_, 時間_。 常微生物細(xì)胞直接計數(shù)常用的法有 _、_、_
3、等。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有_、_、_、_、_等。準(zhǔn)性生殖包括 _ 、_和 _ 三個互相聯(lián)系的階段。測 定 細(xì) 菌、 放 線 菌 大 小 一 般 以 _ 為 單 位, 而 測 定 病 毒 的 大 小 則 以_ 為 單 位。細(xì) 菌 細(xì) 胞 除 基 本 結(jié) 構(gòu) 外, 還 有 諸 如 _、_ 和 _ 等 特 殊 結(jié) 構(gòu)。微生物學(xué)的發(fā)展簡史可分為 _ _、_ 、_、現(xiàn)處于_。細(xì)菌的菌落特征包括_、_、_、_、_、_、_、_。真 菌 菌 絲 有 兩 種 類 型, 低 等 真 菌 的 菌 絲 是 _, 高 等 真 菌 的 菌 絲 是 _。大 多 數(shù)DNA 動 物 病 毒 的 核 酸 在_ 復(fù) 制 , 蛋 白
4、 質(zhì) 在 _ 合 成 ,病 毒 粒 子的 組 裝 在_ 完成。在 營 養(yǎng) 物 質(zhì) 運 輸 中 既 消 耗 能 量 又 需 要 載 體 的 運 輸 方 式 是_,_。分解代是 _ 能代。 ED 途徑中關(guān)鍵性酶是 _。 微生物按其生長溫度圍可分為 _、_ 和 _3 類。pH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機(jī)制是 _、_、_。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包括_、_、_等,其中以_為最多。在進(jìn)行誘變育種工作時,經(jīng)紫外線照射后的菌體都須在避光下進(jìn)行操作或處理,其理由是 _。飲用水的衛(wèi)生狀況通常以水中的_、_作為指標(biāo)。在無電鏡時,可用下列方法來判斷某種細(xì)菌是否長鞭毛 _ _;_; _。放線菌的菌體形態(tài)呈 _,革蘭氏染色_,_
5、 運動,為_ 營養(yǎng)型微生物。原 核 微 生 物 包 括 有 _、_、_ 和 _ 等, 真 核 微 生 物包 括 有 _、_、_ 和 _ 等,它 們 的 大 小 以_ 單 位來 表 示。有 一 類 真 菌, 由 于 僅 發(fā) 現(xiàn) _, 未 發(fā) 現(xiàn) _, 所 以 在 真 菌 學(xué) 中 叫 做 半 知 菌。TMV 病 毒 粒 子 的 形 狀 為_, 所 含 核 酸 為_。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包括_,_,_,_ 、_。毒素是 _ 類的物質(zhì)。次生代產(chǎn)物是 _ 的結(jié)果。常 消 毒 方 法 有 _,_,_ 等。泡菜、飼料青貯是利用_ 發(fā)酵產(chǎn)生的_抑制_,使之得以長久貯存。 11土壤中放線菌數(shù)量 _ 于細(xì)菌,它
6、們以_ 纏繞于有機(jī)物或土粒表面,并伸展于 _ 中。 細(xì) 菌 莢 膜 的 功 能 有:_、_、_。首先用自制 顯 微 鏡 觀 察 到 微 生 物 的 學(xué) 者是_ , 被 稱 為 微 生 物 學(xué) 研 究 的 先 驅(qū) 者 ,而 法 國 學(xué)者 _ 和 德 國 學(xué) 者_(dá)是 微 生 物 生 理 學(xué) 和病 原 菌學(xué) 研 究 的 開 創(chuàng) 者 。細(xì) 菌 細(xì) 胞的 細(xì) 胞 膜是 _,它 以 大 量的 折 皺 陷 入 到 細(xì) 胞 部形成_。微 生 物的 學(xué) 名 采 用“ 雙 名 法” , 是 由_ 和 _ 組 成 的 , 前 者 采 用 以 大 寫 字 母 開 頭 的 拉丁 語 化 的 _ , 后 者采 用 以 小
7、 寫 字 母 開 頭 的拉 丁 語 化 的 _。微 生 物 在 現(xiàn) 代 生 物 分 類 系 統(tǒng) 中 分 別 屬 于 _ 界、_ 界、_ 界 和_ 界。細(xì) 菌 菌 落 的 形 狀 一 般 為 _; 邊 緣 _; 大 小 _; 表 面_; 顏 色 _, 常 見 的 顏色 為 _; 質(zhì) 地 常 為_。人類免疫球蛋白的種類有_、_、_、_和IgE。T4 噬 菌 體 感 染 寄 主 細(xì) 胞 依 靠_ 將_ 注 入寄 主 細(xì) 胞。亞 硝 酸 細(xì) 菌 在 氧 化 _ 的 過 程 中 獲 得 細(xì) 胞 生 長 所 需 的 能 量 , 并 利 用 這 些 能 量 將 _ 還 原 為 細(xì) 胞 有 機(jī) 物 , 因 此
8、 該 菌 的 營 養(yǎng) 類 型 屬 于 _。在 發(fā) 酵 過 程 中 , 葡 萄 糖 首 先 通 過 _ 途 徑 產(chǎn) 生 2 個 _。 云 金 桿 菌 產(chǎn) 生 的 毒 素 是 _。一般情況下,微生物的_抗干燥能力較強(qiáng),微生物這一特性已用于_。高溫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長溫度為_,最高生長溫度為 _。芽 胞 是 芽 胞 細(xì) 菌 在 生 長 發(fā) 育 過 程 中 形 成 的特 殊 的 _ 細(xì) 胞 形 態(tài), 有 利 于 細(xì) 菌 渡過 _。 它 是 由 細(xì) 菌 營 養(yǎng) 細(xì) 胞 中 _ 而 成。抗 生 素 的 產(chǎn) 生 菌 主 要 是 _ 菌 類, 其 中 50% 以 上 是 由 _ 菌 屬 微 生 物產(chǎn) 生 的。1
9、969 年, Whittaker 提 出生 物 分 類 的 五界 系 統(tǒng), 它 包 括_、_、_、_和_。微 生 物 界 分 別 屬 于 五 界 中 的 三 界, 即 _、_ 和_。 有 人 建 議 增 補 一 個 界, 即 _。真 菌 的 菌 絲 通 常 是 由 _ 產(chǎn) 生 的 。檢 查 細(xì) 菌 是 否 被 噬 菌 體 感染 的 方 法 , 通常 是_、_。光 能 自 養(yǎng) 菌 以_作 能 源 , 以_作 碳 源。細(xì)菌生長所需的戊糖 , 赤蘚糖等可以通過 _ 途徑產(chǎn)生。 利用干燥對微生物影響的原理,日常生活中常用 _、_、_ 等方法保存食物。根據(jù)微生物與氧氣的關(guān)系,可將微生物分成 _、_、_
10、和 _ 四個類型。水體中微生物的來源有 _、_、_、_ 等。當(dāng) Griffith 用活的粗糙型肺炎雙球菌和加熱滅活的光滑型肺炎雙球菌混合注射小鼠時,從死亡的小鼠體分離到了 _,其原因是 _。土壤中的真菌包括 _ 亞門, _ 亞門, _ 亞門, _ 亞門和_ 亞門,其中以_ 亞門的真菌在土壤中最多。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革蘭氏染色中,被染成色。放 線 菌 個 體 為 _ 體, 根 據(jù) 菌 絲 在 固 體 培養(yǎng) 基 上 生 長 的 情 況, 可 以 分 為_,_ 和 _。芽 胞 具 有 較 強(qiáng) 的 抗 逆 性,這 是 因 為_, _, _,_。人類利用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有 _、_、_、_、_等。細(xì)菌的
11、核糖核蛋白體由70S組成,它由_S和_S兩個亞基組成。典 型 擔(dān) 子 菌 的 擔(dān) 子 上 著 生 有 _ 個 擔(dān) 孢 子朊病毒是 _ 因 子,它是一種 _ 的 病 毒。能 用 作 微 生 物 N 源 的 物 質(zhì) 有_,_,_。DNA 的復(fù)制方式是 _。 細(xì)菌生長曲線中滯留適應(yīng)期的特點是 _,_,_ 。連續(xù)培養(yǎng)的方法主要有 _ 和 _ 兩種。微生物與植物之間可以形成 _、_、_ 關(guān)系,如_、_、_。對微生物進(jìn)行誘變時,常用的物理誘變劑有 _。細(xì)菌的基本形態(tài)有_、_及_。 分別稱之_、_、和_。放 線 菌 既 可 以 以 _ 繁 殖, 也 可 以 以 _ 繁 殖,_ 繁 殖 是 放 線菌 的 主
12、要 繁 殖 方 式。毒 性 噬 菌 體 入 侵 寄 主 的過 程 可 分 為_、_、_、_、_等五個階段。,決定其特異性的階段是。革 蘭 氏染 色 是 _ 染 色 , 染 后 能否 被乙 醇 脫 色 則 決 定 于 _ 的 性 質(zhì) 。G-細(xì) 菌 染 色 總 是_的 , 而 G+細(xì) 菌 染 色 結(jié)果_ 。典 型 的 子 囊 菌 的 子 囊 中 通 常 含 有 _ 個子 囊 孢 子。 溫 和 噬 菌體 有 二 種 存 在 狀 態(tài) 即_和_。 能用作微生物C源的物質(zhì)有_,_,_,_等。核 酸 是 由 _ 聚 合 而 成 的。 藍(lán) 細(xì) 菌 劃 歸 原 核 生 物 是 因 為 _、_、_、_。有氧呼吸是
13、以 _ 為電子受體 , 還原產(chǎn)物是 _。細(xì)菌純培養(yǎng)的生長曲線可分為_、_、_、_等四個時期。低、中、高溫型微生物的最適生長溫度分別為 _、_、_。土壤中存在_ 營養(yǎng)型,_ 營養(yǎng)型,_ 營養(yǎng)型和 _ 營養(yǎng)型的微生物,尤以 _ 營養(yǎng)型微生物最為豐富。采用紫外線殺菌時,以波長為 _ 的紫外線照射最好。球 菌 按 分 裂 后 產(chǎn) 生 的 新 細(xì) 胞 的 排 列 方 式 可 分 為_、_、_,_,_ 和_。通常 所 說 的 生 物 包 括_、_ 和 _, 雖 然 它們 具 有 各 種 各 樣 的 類 型 和特 征, 但 都 具 有 著 共 同 的 特 點, 這 些 特 點是_、_、_、_。分 類 學(xué) 家
14、 首 先 將 細(xì) 菌 區(qū)分為 革 蘭 氏 染 色_ 和_ 兩 大 群 , 然 后 將無 壁 的 一 群 稱 為_ , 另 一 群 稱 為_。真 菌 的 繁 殖 器 官 多 是 由_ 轉(zhuǎn) 變 而 成 的。烈性噬菌體以_ 進(jìn) 行 繁殖, 生長曲 線 上 可以將 其分為_,_, _等 三個時期。常 被 微 生 物 用 作 碳 源 的 糖 類 物 質(zhì) 有_,_,_。發(fā) 酵 是 在_ 條 件 下 發(fā) 生 的。發(fā) 酵 的 產(chǎn) 能 水 平 較 _ 呼 吸 作 用 的 產(chǎn) 能 水 平 較 _。低,高。室溫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長溫度為_,最適生長溫度為 _,最高生長溫度為_。 常 用 的 活 菌 計 數(shù) 法 有 _
15、、_、_ 等。土壤細(xì)菌是土壤中最活躍的生物因素,其原因在于它_ 、_、_、_。真菌中除了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外,還有一種生殖方式,稱為 _。人 和 溫 血 動 物 的 病 源 菌 一 般 是 _ 溫 型 的。三、簡答題1真 菌 的 有 性 生 殖 過 程 可 分 為 哪 幾 個 階 段. 請 說 明 每 個 階 段 的 容2菌種保藏的原理是什么.3測量微生物的大小主要用幾種單位表示 " 枯草桿菌的大小如何表示 .4舉例說明3種微生物的發(fā)酵類型 。5簡述微生物對淀粉的分解。6簡述真菌的準(zhǔn)性生殖過程,并說明其意義。7某人將一細(xì)菌培養(yǎng)物用紫外線照射后立即涂在加有鏈霉素 (Str) 的培養(yǎng)基上
16、 , 放在有光條件下培養(yǎng),從中選擇 Str 抗性菌株,結(jié)果沒有選出 Str 抗性菌株 , 其失敗原因何在. 8化能異養(yǎng)微生物進(jìn)行合成代所需要的還原力可通過哪些代途徑產(chǎn)生 "9簡述細(xì)菌裂殖的基本步驟。10試舉三個實例來說明,即使不用顯微鏡也可證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環(huán)境中,到處有細(xì)菌活動著。11細(xì)菌 的 芽 胞 有 何 實 踐 重 要 性 .12病毒的特點。13簡述環(huán)境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方式。14試 述 分 解 代 與 合 成 代 的 關(guān) 系 。15什么是基因重組,在原核微生物中哪些方式可引起基因重組。16為簡述溶源性細(xì)胞的形成過程及其特點。17繪 出 T4噬 菌 體 的 形 態(tài) 圖 并
17、 標(biāo) 明 各 部 位 名稱.18. 舉例 說 明 微 生 物 在 生 長 過 程 中 培 養(yǎng) 基 pH 值 可 能 發(fā) 生 的 變 化。19芽胞 為 什 么 具 有 較 強(qiáng) 的 抗 逆 性 "20試 述 劃 分 微 生 物 營 養(yǎng) 類 型 的 依 據(jù) , 并 各 舉 一 例 微 生 物 說 明 之。21.在微生物的培養(yǎng)過程中,如果要縮短其生長的延遲期,可以在菌種、培養(yǎng)基和其它方面采取哪些措施。22什 么 說 巴 斯 德是 微 生 物 學(xué) 的 真 正 奠 基 人 之一.23指出下列物品滅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條件。接種針、培養(yǎng)皿、明膠培養(yǎng)基、皮膚、無菌間、果汁。24指出下列物品滅菌或消毒的方
18、法及條件:培養(yǎng)皿 石蕊牛奶培養(yǎng)基 飲用水 種子 皮膚 無菌間四、判斷題1.細(xì) 菌 的 莢 膜 主 要 由 多 糖 和 果 膠 類 物 質(zhì) 組 成,有少 數(shù) 細(xì) 菌 的 莢 膜 成 分 是 纖 維素。2.菌 落 都 是 由 單 個 細(xì) 菌 形 成 的 細(xì) 菌 集 團(tuán)。3.核 糖 核 蛋 白 體 是 核 酸 和 蛋 白 質(zhì) 合 成 的 場 所。4.細(xì) 菌 細(xì) 胞 膜 與 霉 菌 細(xì) 胞 膜 一 樣, 都 是 由 蛋 白 質(zhì)、 磷脂 組 成, 并 含 有 固醇。5.擔(dān) 孢 子 是 擔(dān) 子 菌 亞 門 的 無 性 孢 子。6.在 接 合 菌 亞 門 中 存 在 鎖 狀 聯(lián) 合 現(xiàn) 象 .7.所 有 的
19、 酵 母 菌 都 是 有 機(jī) 營 養(yǎng) 型 的 微 生 物 。8.所 有 昆 蟲病 毒 的 核 酸都 是ssRNA。9.根據(jù)生長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不同,可將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劃分成四種類型。10.葡萄糖徹底氧化產(chǎn)生38個 ATP, 大部分來自糖酵解。11.分子量越大的物質(zhì)產(chǎn)生的滲透壓越高,因此罐藏食品通常用50%-70% 的糖溶液。12.青霉素因為能阻止 G+細(xì)菌肽聚糖的形成,所以也能抑制產(chǎn)甲烷菌的生長。13.土壤有機(jī)質(zhì)含量是影響土壤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的唯一因素。14.菌根中不僅菌根菌對植物有利,而且植物對菌根也有利,因為這是一種共生關(guān)系。15.微生物間進(jìn)行基因重組的必要條件是細(xì)胞間接觸。16.磷
20、壁 酸 是 革 蘭 氏 陰 性 細(xì) 菌 細(xì) 胞 壁 中 的 特 有 成 分 。17.細(xì) 菌 莢 膜 具有抗原性 。18.光 合 細(xì) 菌 和 藍(lán) 細(xì) 菌 都 只 含 有 葉 綠 素,所 以 都 能 進(jìn) 行光 合 作 用, 同 化 CO2合 成菌 體 有 機(jī) 質(zhì)。19.放線菌菌絲生長過程中,核不斷復(fù)制分裂,細(xì)胞也伴隨分裂,而有數(shù)量的增加。20.根 霉 菌 的 無 性 繁 殖 產(chǎn) 生 分 生 孢 子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接 合 孢 子 。21.卵 孢 子 的 數(shù) 量 決 定 于 與 藏 卵 器 交 配 的 雄 器 中 細(xì) 胞 核 的 數(shù) 量。22.真 菌 菌 絲 體 的 生 長 一 般 不
21、需 要 光 線 。23.溶 源 性 細(xì)菌 在一定 條 件誘發(fā) 下, 可 變?yōu)?烈 性 噬 菌 體 裂 解 寄 主 細(xì) 胞。24.細(xì) 胞 中 的 四 種 有 機(jī) 元 素 的 干 重 占 細(xì) 胞 干 重 的 95% 以 上。25.丙酮丁醇細(xì)菌是一種梭狀芽胞桿菌 , 它在厭氧條件下進(jìn)行丙酮丁醇發(fā)酵產(chǎn)生丙酮和丁醇。26.厭氧微生物呼吸類型為無氧呼吸和發(fā)酵作用。27.同種微生物菌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積累代產(chǎn)物的最適生長溫度總是相同的。28.細(xì)菌不能寄生于細(xì)菌,真菌不能寄生于真菌。29.子 囊 孢 子 是 子 囊 菌 亞 門 的 有 性 孢 子 , 生。30.噬菌體是能整合到宿主細(xì)胞染色體上任何位點的溫和噬菌
22、體。31.質(zhì) 粒 是 獨 立 存 在 于 許 多 微 生 物 細(xì) 胞 的 核 外 DNA 分 子。32.枝 原 體 是 原 核 微 生 物, 其 細(xì) 胞 壁 結(jié) 構(gòu) 與 真 細(xì) 菌 一樣。33.巴斯德是一位著名的微生物學(xué)家,他首先在顯微鏡下看到微生物的個體形態(tài)。34.鞭 毛 是 細(xì) 菌 的“ 運 動 器 官”, 是 細(xì) 菌 生 命 活 動 所 必需 的。35.接 合 孢 子 是 接 合 菌 亞 門 的 無 性 孢 子 , 生 。36.木 耳 菌 的 擔(dān) 孢 子 是 長 在 菌 蓋 下 面 菌 褶 褶 片 的 兩 邊。37.在 啤 酒 酵 母 生 活 史 中, 單 倍 體 細(xì) 胞 和 雙 倍 體
23、 細(xì) 胞 都 可 進(jìn) 行 出 芽 繁 殖。38.植 物 病 毒的 核 酸 主 要是DNA, 而 細(xì) 菌 病 毒 的 核 酸 主 要 是 RNA。39.水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維 持 微 生 物 細(xì) 胞 的 膨 壓 和 作 為 生 化 反 應(yīng) 的 溶 劑。40.一分子葡萄糖E.coli中經(jīng)TCA環(huán)酵可產(chǎn)36個ATP, 在根霉菌中經(jīng)TCA環(huán)酵可產(chǎn)生38個ATP。41. 0.1% 升汞可用于各種金屬器皿的消毒。42.連續(xù)培養(yǎng)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終保持在最高穩(wěn)定生長階段。43.根瘤是真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共生體。44.噬菌體是細(xì)菌唯一的侵染寄生物。45.放線菌細(xì)胞的遺傳物質(zhì)染色體成分是由 DNA
24、和組蛋白組成。46.經(jīng) 研 究證 明 , 各 種 能 形 成 異 形 胞 的 藍(lán) 細(xì) 菌 都 具有 固 氮 能 力 。47.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細(xì)胞內(nèi)無核。48.好 氧性 芽 胞 桿 菌 的 菌 體 形 態(tài)呈 梭 狀 , 厭 氧 性 芽 胞桿 菌 的 菌 體 形 態(tài) 呈 桿 狀。49.根 瘤 菌 細(xì) 胞 中 常 含 有 聚ß- 羥基 丁 酸 顆 粒 ,因 而 染 色 后 使 菌 體 形態(tài) 常 呈 環(huán) 節(jié) 狀。50.擔(dān) 孢 子 是 擔(dān) 子 菌 亞 門 的 有 性 孢 子 , 外 生。一 種 真 菌 通 常 產(chǎn) 生 一 種 類 型 的 無 性 孢 子。絲 狀 真 菌 生 長 最 快 的
25、 階 段 是 對 數(shù) 生 長 期 .DNA 病毒 以 雙 鏈 為 多 , 而 RNA 病 毒 以 單 鏈 為 多微 生 物 細(xì) 胞 中 主 要 礦 質(zhì) 營 養(yǎng) 元 素 是 P,S,K,Mg,Mn,Co 等 六 種 元 素。55.注射干擾素和類毒素都屬于人工被動免疫的方式。同一種微生物由于環(huán)境中的pH 不同可能積累不同的代產(chǎn)物。在100殺死某微生物的最短時間稱為該微生物的致死時間。一種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時沒有選擇性.。夏天太陽照射的沙漠、巖石表面以及家用熱水瓶都是極端環(huán)境。60.青 霉 素 常 作 為 誘 變 劑 用 于 篩 選 細(xì) 菌 營 養(yǎng) 缺 陷 型。鞭 毛 是 細(xì) 菌 的 運 動 器
26、 官, 藍(lán) 細(xì) 菌 因 生 鞭 毛 而 運 動。微 生 物 的 芽 胞 或 孢 子 含 水 量 較 多, 抗 干 燥 能 力 較強(qiáng)。放 線 菌的 營 養(yǎng) 菌 絲 、 氣 生 菌 絲 、 孢 子 絲 均 可 產(chǎn)生 或 不 產(chǎn) 生 色 素 。在 液 體 培 養(yǎng) 基 中, 細(xì) 菌 種 類 不 同, 其 生 長 習(xí) 性 也 不同, 它 們 都 形 成 一 種 均 勻 一 致 的 混 濁液。65.分 生 孢 子 只 是 子 囊 菌 亞 門 的 無 性 孢 子。真 菌 的 繁 殖 器 官 多 是 由 營 養(yǎng) 器 官 轉(zhuǎn) 變 而 成 的。所 有 真 菌 營 養(yǎng) 體 的 基 本 單 位 是 菌 絲 。一 種
27、細(xì) 菌只 能 被 一 種噬 菌 體 感 染 .糖 運 進(jìn) 細(xì) 菌 細(xì) 胞 靠 基 團(tuán) 轉(zhuǎn) 位 和 主 動 輸 送。70.微生物的次生代產(chǎn)物是微生物主代不暢通時 , 由支路代產(chǎn)生的。微生物生長的最適 pH 與合成某種代產(chǎn)物的 pH 是一致的。食用菌子實體的形成溫度比菌絲生長溫度要高,故冬天栽培食用菌要用薄膜復(fù)蓋。根際微生物對于植物來說都是有害的,因為它們共同競爭有限的營養(yǎng)或造成病害。原生動物可以捕食細(xì)菌,因而細(xì)菌不能成為原生動物的寄生物。真菌在進(jìn)行準(zhǔn)性生殖時,通過減數(shù)分裂進(jìn)行基因重組。 云 金 桿 菌 在 形 成 芽 胞 的 同 時 , 可 形 成 一 種 菱 形或 正 方 形 的 蛋 白 質(zhì)
28、晶 體 毒 素 , 亦 稱 它為 伴 胞 晶 體 。細(xì)菌芽胞在合適的條件下可萌發(fā)形成新的菌體,它是細(xì)菌的繁殖體 。好氧微生物進(jìn)行有氧呼吸,厭氧微生物進(jìn)行無氧呼吸。游 動 放 線 菌 屬 形 態(tài) 的 一 個 重 要 特 點 是 在 基 菌 絲上 生 孢 囊 梗, 梗 頂 端 著生 球 形 的 游 動孢 子。游 動 孢 子 只 存 在 于 鞭 毛 菌 和 子 囊 菌 的 無 性 世 代 中。 酵 母 菌 細(xì) 胞 壁 主 要 是 纖 維 素 成 分, 不 含 或 極 少 含 幾 丁 質(zhì) 。絲狀真菌的 無 性 繁 殖 可 以 用 細(xì) 胞 裂 殖 的 方 式 一 分 為 二,使 菌 絲 不 斷 向 前
29、延 伸。原 噬 菌 體即 插 入 寄 主染 色 體DNA 上 的 噬 菌 體 DNA。朊病 毒( 奇 異 病 毒 ) 是 只 含 有 侵染 性 蛋 白 質(zhì) 的 病 毒 .所 有 的 微 生 物 都 能 以 葡 萄 糖 作 碳 源.生 長 因 子 是 微 生 物 生 長 所 需 的 各 種 環(huán) 境 條 件 之 一。乳酸發(fā)酵和乙酸發(fā)酵都是在厭氧條件下進(jìn)行的在 10 分鐘殺死某微生物的最低溫度稱為該微生物的致死溫度。青霉素可以抑制革蘭氏陽性細(xì)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細(xì)菌,因此青霉素產(chǎn)生菌與這些細(xì)菌構(gòu)成了非特異性拮抗關(guān)系。組氨酸突變株 (his-) 表示該菌不能利用組氨酸生長。鏈 霉 菌 是 霉 菌, 其
30、有 性 繁 殖 形 成 接 合 孢 子。四 聯(lián) 球 菌、 八 疊 球 菌、 葡 萄 球 菌 均 是 多 細(xì) 胞 的 微 生物。G+細(xì) 菌 的 細(xì) 胞 壁 結(jié) 構(gòu) 有 一 層 ,通 常含 有 磷 壁 酸 ,G-細(xì) 菌 細(xì) 胞壁 結(jié) 構(gòu) 有 二 層 ,不 含 磷 壁 酸 。細(xì) 菌 的鞭 毛 和菌 毛都 是 由 蛋 白 質(zhì) 構(gòu) 成, 因此 兩 者 具 有 相 同 的 生 理 功能。酵 母 菌 可 將 淀 粉 經(jīng) 發(fā) 酵 后 生 成 酒 精 .所 有 的 黃 曲 霉 都 產(chǎn) 生 黃 曲 霉 毒 素 引 起 癌 癥。目 前 所 知 的 真 菌 都 屬 好 氧 型 或 兼 性 好 氧 型 的 。噬 菌 體
31、 核酸 既 有 單鏈DNA、 雙 鏈 DNA, 又 有 單 鏈 RNA 、雙 鏈RNA。用 白 糖 配 制 培 養(yǎng) 基 能 滿 足 微 生 物 對 一 般 微 量 元 素 的 需 要:丙酮丁醇發(fā)酵是在好氣條件下進(jìn)行的 , 該菌是一種梭狀芽胞桿菌。維生素 , 色素 , 生長剌激素 , 毒素以及聚b - 羥基丁酸都是微生物產(chǎn)生的次生代產(chǎn)物。酒精的濃度越高,殺菌能力越強(qiáng)。在極端環(huán)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也可以在普通條件下生存。土 壤 不 是 微 生 物 棲 息 繁 殖 的 良 好 環(huán) 境 。色氨酸突變株 (trp-) 表示該菌本身不能合成色氨酸,因此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革蘭氏染色結(jié)果,菌體呈紫紅色者為格
32、蘭氏陰性菌。質(zhì) 粒 與 染 色 體 DNA 一 樣, 失 去 質(zhì) 粒, 細(xì) 菌 細(xì) 胞 就 會死 亡。細(xì)菌的芽胞只能由桿菌產(chǎn)生,細(xì)菌一旦形成芽胞后,不具有運動和繁殖的能力。經(jīng) 研 究證 明 , 各 種 能 形 成厚垣孢子 的 藍(lán) 細(xì) 菌 都 具有 固 氮 能 力 。產(chǎn) 生 在 子 囊 的 孢 子 叫 孢 囊 孢 子 , 生。有 隔 菌 絲 是 多 細(xì) 胞 的 菌 絲 , 細(xì) 胞 核 的 分 裂 伴 隨 有 細(xì) 胞 的 分 裂。目 前 所 知 的 真 菌 都 屬 化 能 異 養(yǎng) 型 。各 種 噬 菌體 裂 解 寄 主細(xì) 胞 時 釋 放 出 約 100 個病 毒 粒 子 .所 有 的 微 生 物
33、都 能 利 用 NH 3 - N 作 N 源。單 純 擴(kuò) 散 不 能 進(jìn) 行 逆 濃 度 運 輸 , 而 促 進(jìn) 擴(kuò) 散 則 能 進(jìn) 行 逆 濃 度 運 輸。葡萄糖徹底氧化產(chǎn)生38個 ATP, 大部分來自糖酵解。EMP 途徑主要存在于好氧細(xì)菌中空氣是微生物棲息繁殖的良好環(huán)境。1固氮藍(lán)細(xì)菌生存于紅萍特有的腹腔中,它們之間構(gòu)成一種寄生關(guān)系。亮氨酸突變株 (leu-) 表示該菌不能利用亮氨酸生長。五、選擇通 常 鏈 霉 菌 可 通 過 以 下 方 式 進(jìn) 行 繁 殖A. 出 芽 繁 殖; B. 分 生 孢 子; C. 孢 囊 孢 子; D. 芽 孢 子自 然 界中 分 離 到 的 細(xì) 菌 , 形 態(tài)
34、 各 種 各 樣 , 其 中種 類 最 多 的 是 :A. 球 菌; B. 螺 旋 菌; C. 放 線 菌; D. 桿 菌細(xì) 菌 的 細(xì) 胞 核 是 :A 裸 露 的 DNA 分 子; B DNA 與 組 蛋 白 結(jié) 合 的 無 核膜 包 圍 的 染 色 體 .C RNA 與 組 蛋 白 結(jié) 合 的 無 核膜 包 圍 的 染 色 體; D. 裸 露 的 RNA 分 子釀 酒 酵 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 無 性 繁 殖 是:A. 裂 殖; B.芽 殖; C.假 菌 絲 繁 殖; D.子 囊 孢 子 繁 殖接 合 菌 亞 門 的 主 要 特 征 是:A菌 絲
35、無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接 合 孢 子; B菌 絲 有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接 合 孢 子C菌 絲 有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卵 孢 子; D菌 絲 有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子 囊 孢 子指 出 錯 誤 的 回 答 , 擔(dān) 孢 子 是:A單 倍 體; B大 多 數(shù) 都 是 生 的; C從 雙 核 菌 絲 產(chǎn) 生 的; D有 性 孢 子指 出 錯 誤 的 回 答 , 厚 垣 孢 子 是 :A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的; B是 由 有 隔 菌 絲 的 真 菌 形 成 的;C不 脫 落 的; D在 真 菌 中 經(jīng) 常 發(fā) 生 的最 先 發(fā) 現(xiàn)病 毒 的是
36、:A.巴 斯 德 B.柯赫 C.伊 萬 諾 夫斯 基 D.列文 虎 克自 養(yǎng) 型 微 生 物 和 異 養(yǎng) 型 微 生 物 的 主 要 差 別 是:A所 需 能 源 物 質(zhì) 不 同 B所 需 碳 源 不 同C所 需 氮 源 不 同 D所需礦質(zhì)元素不同下列光合微生物中 , 通過光合磷酸化產(chǎn)生 NADPH2的微生物是:A. 念珠藻 B. 魚腥藻 C.根瘤菌 D. A、B 兩菌 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體物 - 酮戊二酸來自 _。A. EMP 途徑 B. ED 途徑 C. TCA 循環(huán) D.HK途徑 Lactobacillus是靠 _ 產(chǎn)能A. 發(fā)酵 B. 無氧呼吸 C. 光合作用 D.有氧呼吸黑曲霉在 p
37、H2-3 的環(huán)境下發(fā)酵蔗糖 :A 主要積累草酸 B 主要積累檸檬酸C 主要積累乙酸 D主要積累酮戊二酸紅萍與藍(lán)細(xì)菌之間不僅在營養(yǎng)上互生,且藍(lán)細(xì)菌生存于紅萍腹腔,它們之間是一種:A. 互生關(guān)系 B. 共生關(guān)系 C. 寄生關(guān)系 D. 競爭關(guān)系噬菌體與細(xì)菌的關(guān)系為:A互生 B寄生 C獵食 D拮抗 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點是:A. 嗜酸 B. 嗜堿 C. 嗜熱 D. 嗜鹽革蘭氏染色的關(guān)鍵步驟是:A結(jié)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脫色) D蕃紅(復(fù)染)土壤微生物區(qū)系的基本特點之一是:A. 水田土壤中真菌較旱地土壤中多。B. 熟化土壤中微生物數(shù)量較生荒土中少。C. 耕作層土壤中數(shù)量最多,心土層中較
38、少。D. 酸性土壤中放線菌較多。下不適用于接合的特點是:A. 基因轉(zhuǎn)移是單向的 B. 要求細(xì)胞與細(xì)胞的接觸C. 溶源細(xì)胞被誘導(dǎo)后才發(fā)生 D. 在E.coli中,F(xiàn) 因子參與該過程核酸是病毒結(jié)構(gòu)中的主要成份A殼體 B核髓 C外套 D尾釘芽 胞 細(xì) 菌 的 繁 殖 是 依 靠 ( )A. 芽 胞; B. 裂 殖; C. 出 芽; D. 藻 殖 段下 列 微 生 物 屬 于 原 核 微 生 物 的 是( )。A. 細(xì) 菌; B. 霉 菌; C. 酵 母 菌; D. 單 細(xì) 胞 藻類在 下 列 原 核 生 物 分 類 中 , 屬 古 細(xì) 菌 類 的 細(xì) 菌 是 ( )。A. 大 腸 桿 菌; B. 枝
39、 原 體; C. 放 線 菌; D. 產(chǎn) 甲 烷 細(xì)菌根 霉 (Rhizopus) 的 無 性 繁 殖 產(chǎn) 生()。A. 生 的 節(jié) 孢 子; B. 生 的 孢 囊 孢 子; C.外 生 的 分 生 孢 子; D.外 生 的 游 動 孢 子指 出 錯 誤 的 回 答 , 根 霉 菌 的 孢 子 囊 具 有( )。A.囊 軸; B.囊 托; C.囊 領(lǐng); D.囊 梗擔(dān) 子 菌 亞 門 的 主 要 特 征 是()。A.菌 絲 無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擔(dān) 孢 子; B.菌 絲 有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擔(dān) 孢 子C.菌 絲 無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節(jié) 孢 子; D.
40、菌 絲 有 隔 , 有 性 生 殖 產(chǎn) 生 子 囊 孢 子酵 母 菌 在 分 類 上 屬 于()。A.子 囊 菌 亞 門; B.擔(dān) 子 菌 亞 門 C.子 囊 菌 亞 門 和 半知 菌 亞 門; D.接 合 菌 亞 門瓊脂作為最常用的凝固劑,其熔點為( )。A.100 B.96 C.75 D .40噬 菌 體 是專 性 寄 生于()的寄 生 物。A.細(xì) 菌; B.酵母 菌; C.霉 菌; D蕈菌藍(lán) 細(xì) 菌 的 營 養(yǎng) 類 型 屬 于()。A光 能 自 養(yǎng) ; B. 光 能 異 養(yǎng) ; C化 能 自 養(yǎng) ; D. 化 能 異 養(yǎng)微 生 物 生 長 所 需 要 的 生 長 因 子 ( 生 長 因
41、素 ) 是()。A微 量 元 素; B氨 基 酸 和 堿 基 C維 生 素 DB,C 二 者細(xì) 菌 細(xì) 胞 中 的磷素 貯 藏 顆 粒 是( )。A. 羧 酶 體; B. 淀 粉 粒; C. 聚-羥 基 丁酸; D. 異 染 粒干熱滅菌法要求的溫度和時間為( )。A052小時 B12130分鐘 C1602小時 D1604小時指出下列中不是微生物與植物形成的共生體的是( )。A根瘤 B菌根 C 葉瘤 D葉面乳酸菌空氣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棲息繁殖場所,因為( )。A. 缺乏營養(yǎng) B. 高 pHC. 夏季高溫 D. 無固定場所。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當(dāng)長的時間,這是人們利用了微生物之間的( )關(guān)系。A.
42、 捕食 B. 寄生 C. 非專一性拮抗 D. 專一性拮抗。1 克種植多年的菜園土中的微生物數(shù)量可以達(dá)到( )。A. 103B. 104C. 105D. 108原生動物捕食細(xì)菌、酵母、放線菌和真菌孢子等可以( )A. 促進(jìn)微生物各類群之間的平衡; B. 原生動物的無節(jié)制繁殖;C. 殺死除原生動物外的其他所有微生物; D. 促進(jìn)其他微生物生長繁殖。植物根際微生物大大超過根外土壤中的數(shù)量,其中下列因素不是促進(jìn)因素( )。A. 根系分泌物; B. 根系造成的土壤通氣狀況改善C. 根系造成的土壤水分富集; D. 根際溫度以下堿基序列中( )最易受紫外線破壞。A. AGGCAA;B. CTTTGA;C.
43、GUAAAU;D. CGGAGABacillus subtilis 在 生 長 發(fā) 育 的一 定 時 期 能 形成:A. 孢 囊; B. 芽 胞; C. 伴 胞 晶 體 ; D. 子 實 體在放線菌發(fā)育過程中,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的器官為( )。A. 氣生菌絲 B. 孢子絲 C. 基內(nèi)菌絲 D.孢子 菌 種 的分 離、 培 養(yǎng)、 接 種、 染 色 等 研 究 微 生 物 的技 術(shù) 的 發(fā) 明 者 是 :A. 巴 斯 德; B. 柯 赫; C. 呂 文 虎 克; D. 別 依 林 克毛 霉 (Mucor) 的 無 性 繁 殖 產(chǎn) 生B. 生 的 孢 囊 孢 子; B.外 生 的 厚 垣 孢 子; C.
44、 生 的 游 動 孢 子; D.外 生 的 節(jié) 孢 子釀 酒 酵 母 菌 的 有 性 孢 子 是:A.卵 孢 子; B.子 囊 孢 子; C.擔(dān) 孢 子; D.無 有 性 孢 子T4噬菌體屬于( )。A.螺旋對稱 B. 復(fù)合對稱 C. 立方體對稱 D.都不是某 些 酵 母 菌 上 下 兩 細(xì) 胞 連 接 處 呈 細(xì) 腰 狀 , 通 常 稱 為:A.有 隔 菌 絲; B.無 隔 菌 絲; C.假 菌 絲; D異核菌絲多數(shù)病毒粒子的大小為A.10nm,B.100nm 左右;C.300nm;D.10-300nm病 毒 的 分類 目 前 以( )為 主A.寄 主; B.形 態(tài); C.核 酸; D蛋白質(zhì)
45、大 多 數(shù) 微 生 物 的 營 養(yǎng) 類 型 屬 于:A. 光 能 自 養(yǎng) ; B. 光 能 異 養(yǎng) ; C. 化 能 自 養(yǎng) ; D. 化 能 異 養(yǎng) 基 團(tuán) 轉(zhuǎn) 位 和 主 動 運 輸 的 主 要 差 別 是:A.運 輸 中 需 要 各 種 載 體 參 與; B.需 要 消 耗 能 量C.改 變 了 被 運 輸 物 質(zhì) 的 化 學(xué) 結(jié) 構(gòu); C.從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 )是合成核酸的主體物。A. 5 - D 核糖; B. 5-D 木酮糖; C. 3 - D 甘油醛; D. 5 葡萄糖 高溫對微生物的致死是因為:A.高溫使菌體蛋白變性; B.高溫使核酸變性。C .高溫破壞細(xì)胞膜的透性; D . A - C。在制作酸菜或青貯飼料時,一般并不人工接種乳酸菌,這是人們利用了植物的 ( )A.根際微生物; B. 葉面附生微生物; C. 與植物共生的根瘤菌 D. 寄生于植物的微生物加大接種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間的( )。A.互生關(guān)系B. 競爭關(guān)系 C.共生關(guān)系D.拮抗關(guān)系植物根際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不僅受土壤類型的影響,而且受下列因素中( )的影響:A. 植物種類; B. 土壤其他生物; C. 種植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shù)創(chuàng)產(chǎn)業(yè)園項目實施計劃
- 超滑爽氨基硅微乳液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1MWh儲能電站項目運營模式與管理
- 13MWh儲能電站儲能系統(tǒng)技術(shù)方案
- 2025年中國家用微波治療儀市場發(fā)展前景預(yù)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上海公寓買房合同范本
- 七年級上冊英語知識點總結(jié)
- 中國汽車流通行業(yè)深度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建議報告
- 2025年集裝箱特角件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齒頰清涼藿香情
- 《水電廠應(yīng)急預(yù)案編制導(dǎo)則》
- 產(chǎn)科抗磷脂綜合征診斷與處理專家共識
- MOOC 跨文化交際通識通論-揚州大學(xué) 中國大學(xué)慕課答案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圓筒形料倉工程設(shè)計規(guī)范
- 2024ABB IRB IRB6700Inv IRB6700I產(chǎn)品手冊指南
- 正弦函數(shù)圖像與性質(zhì).課件
- 淋巴瘤患者的護(hù)理問題及護(hù)理措施
- 血液科健康宣教小講課
- 《小學(xué)開學(xué)第一課:學(xué)生守則、行為規(guī)范、班級班規(guī)》課件
- 《發(fā)行債券》課件
- 環(huán)境設(shè)計就業(yè)需求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