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教學專題練習設計集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1.gif)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教學專題練習設計集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2.gif)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教學專題練習設計集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3.gif)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教學專題練習設計集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4.gif)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教學專題練習設計集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6/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b39d2551-144d-4d56-9221-72878033c3b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教學專題練習設計21 桃花源記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解釋下列加點的實詞。1、漁人甚異之 2、落英繽紛( ) 3、復前行,欲窮其林 ) 4、便舍船 5、 屋舍儼然( ) 6、豁然開朗( ) 7、屋舍儼然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9、黃發(fā)垂髫( ) 10、 具答之( ) 11、便要還家( ) 12.延至其家( &
2、#160; )13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 )14便扶向路( ) 15及郡下( )16.詣太守( ) 17說如此( )18、處處志之: 19、尋向所志 20、欣然規(guī)往( ) 21、尋病終 二、
3、出下列句中劃線詞的古義和今義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古義: 今義: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古義:
4、今義: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三、文段閱讀: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B)問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1 填寫文中缺漏的句子。2 解釋文中加點的字。具答之( )便要還家( )咸來問訊(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 )
5、此中人語云( )3 翻譯劃線的句子。(A)、 。(B)、 。 4 把句子“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中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并說說“嘆惋”的原因。 5 選用原文回答。 源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 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寫村中人厭惡戰(zhàn)爭的句子是: 。6“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是: 。 四、中考巡禮(廣東09中考題):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6、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奔瘸觯闷浯?,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2.根據本文內容,恰當選用
7、文中的四字短語填空。(2分)武陵漁人“忘路之遠近”,發(fā)現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進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離開桃花源時,他“”,但再來尋找時還是“”。3.從第段對桃花源的描寫可以看出,桃花源讓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參考答案:1(漁人)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自己發(fā)現桃花源的)這番經歷。2欲窮其林 怡然自樂 處處志之 不復得路3(1)環(huán)境優(yōu)美;(2)和睦安樂(3)四、沒有戰(zhàn)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中山市阜沙中學/肖維國命制)22 陋室銘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陋室 ( ) 德馨( ) 苔痕(
8、) 鴻儒( )案牘( ) 西蜀( ) 調素琴( )二、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有仙則名( )可以調素琴 ( ) 無絲竹之亂耳 ( ) 無案牘之勞形( )( )三、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詩句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孔子曰:何陋之有?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四、根據詩文內容填空1、陋室銘選自 ,作者是 代著名詩人 。銘是 。 2、銘講究句式整齊,陋室銘 等字在句末作韻腳,讀來瑯瑯上口。 3、全文處處緊扣 一句來寫,最后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詩說:“時人莫小池水淺,淺處無妨有臥龍?!闭n文中與這句意思相近的句是 。 5、課文中寫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寫交往
9、之雅的句子是 ;寫情趣之雅的句是 。 五、中考巡禮(濟寧市二OO八年)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乙子曰:“吾與回(顏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保ㄕ撜Z)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談笑有鴻儒 鴻儒 人不堪其憂 不堪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
10、也不愚。 3.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是 ;乙)文顏回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課上 ,課下鞏固、發(fā)揮;他安心于尊師悟道,將學問做好做透。(4分)4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3分)參考答案:一、略。二、名:出名。 2調:彈奏。3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4勞形:使身體勞累。三、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粗鄙的人。、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沒有嘈雜的管弦之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勞累。四、 、全唐文唐劉禹錫、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苔痕上階綠
11、,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五、2答案: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課余(我)考查顏回私下里的言行,(發(fā)現他)也算得上能夠充分發(fā)揮(我課上講 的內容),他并不愚鈍。3.答案:托物言志 傾聽、思考、記憶4答案: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安貧樂道。 評分:共3分。態(tài)度2分,品質1分,意思對即可。(中山市阜沙中學/肖維國命制)愛蓮說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1、可愛者甚蕃 2、中通外直 3、不蔓不枝 4、香遠益清 5、花之隱逸者也6、宜乎眾矣二、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2、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譯: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譯: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譯: 三、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愛蓮說選自 ,作者 ,是 時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2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為蓮的總陪襯,以 和 作為蓮的正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 、 、 。3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fā)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 四、中考巡禮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13、。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余憶年少時,住西湖。每至夏日,臨湖賞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數友,觀荷于湖邊亭中。興正濃,忽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tài)。少時,雨過天晴,波瀾不驚,湖天一色。荷花為雨所洗,鮮妍明媚,裊娜多姿,清麗雅致,實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余以為妙絕。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2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4、 ) 余以為妙絕( )2.古漢語詞典對“鮮”字有以下幾種解釋。請根據語境,選出對“陶后鮮有聞”中“鮮”字的解釋最恰當的一項。(2分)A讀xin,活魚。 B讀xin,新鮮。 C讀xin,鮮艷。 D讀xin,少。3.根據語意,下列語句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A晉陶淵明獨/愛菊 B世人/盛愛牡丹C荷花為雨/所洗 D余憶年/少時4.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一日,偕數友,觀荷于湖邊亭中。 5.讀文賞荷:(5分)(1)賞荷,可觀其形美。乙段描繪雨中荷花的語句是“ ”,描繪雨后荷花的語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2)賞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稱蓮為“花之君子”,乙段贊荷
15、為“花中仙子”。你更喜歡哪一種贊譽之辭?請聯系文段內容談談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一、略二、略三、1、周元公集,周敦頤,宋朝,哲學家,謚號2、蓮;水陸草木之花,菊和牡丹;隱逸者,富貴者,君子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4、托物言志四、1.(2分)要點與評分:解釋準確,每個1分。親近而不莊重美妙到了極點(或:奇妙到了極點;奇妙極了等)2. D (2分)3. B (2分)4.(4分)要點與評分:翻譯準確,表達通順。每句2分。句: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或:像我一樣愛蓮的,還有誰呢?)句:一天,(我)和幾位好友一起,在湖邊的
16、亭子中觀賞荷花。5.讀文賞荷:(5分)(1)(2分)要點與評分:依照題意,用原文填空。每處1分。雨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tài)雨后:鮮妍明媚,裊娜多姿(2)(3分)要點與評分:觀點明確,聯系文段內容,有理有據,2分;表達1分。例一:我喜歡稱蓮為“花之君子”。因為蓮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點,這與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歡稱蓮為“花之君子”。因為蓮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點,這與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的品質是相通的例三:我喜歡稱荷為“花中仙子”。因為被雨洗滌過的荷花,更顯得鮮妍明媚、清新脫俗,如仙子般美麗動人(中山市阜沙中學/肖維國命制)23 核舟記練習設計姓名
17、: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罔不( )貽( )有奇( )黍( )箬篷( )峨冠( )髯( )衣褶( )詘( )楫( )篆章( )二、寫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 2.嘗貽余核舟一( )( )( )3.蓋大蘇泛赤壁云( ) 4.高可二黍許( )( )( )5.啟窗而觀( ) 6.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 )7.中峨冠而多髯者( )( )( )8.如有所語( )9.其兩膝相比者( )( )10.佛印絕類彌勒( ) 11.矯首昂視( ) 12.神情與蘇、黃不屬( ) 13.珠可歷歷數也( )14.若聽茶聲然( ) 15.其船背稍夷( ) 16.長曾不盈寸( )( )17
18、.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三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2、詘右臂支船( ) 3、左手倚一衡木( ) 4、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四、比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義木:能以徑寸之木( )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以至鳥獸、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奇:明有奇巧人( ) 有:明有奇巧人( ) 長約八分有奇( ) 長約八分有奇( )為:為宮室、器皿、人物( )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 啟窗而觀( ) 為人五;為窗八( )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可:高可二黍許( ) 云:蓋大蘇泛赤壁云( ) 珠可歷歷
19、數也( ) 此中人語云( )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記選自清代張潮編的 。作者是 ,字 , 嘉善人。2.赤壁賦后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 中的句子。3黃庭堅是 朝的文學家,字 。4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 。5“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一句點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點,說明雕刻的精巧。6蘇、黃二人的友好關系可以通過“ ”一個動作和“ ”的神態(tài)看出來。7從對佛印的神情描寫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點。8第三段中作者以對人物姿態(tài)、神情的生動細膩的描述,具體說明雕刻人“ , ”(從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藝。9從第四段對右邊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
20、神態(tài),而左邊舟子的神態(tài)則顯得 。10文中最后一段運用了 、 的說明方法,這樣說明的作用是 。六、翻譯下列句子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3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4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5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6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七、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1.這段文字具體介紹“核舟”的形狀、構造等情況。請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這段文字介紹的內容。(不
21、超過12個字)_2.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說明方法是()A.列數字B.打比方 C.作比較D.分類別3.第2至3句的說明順序是_。4.這段文字中描寫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覽的地點以及周圍景物、環(huán)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八、中考巡禮(2005武漢)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1解釋下面的詞語。 峨冠: 髯:
22、 袒: 歷歷: 2翻譯下面的句子。佛印絕類彌勒。 3寫出文中描寫蘇東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4寫出文中描寫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5用橫線在文中畫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 核舟記專項練習答案一、mn wng yí yòuj sh ruò sn gun rán zhé q jí zhujì rénx yú zhuàn二、1.奇妙精巧 2.曾經 贈 我 4.句首表示推測語氣 5.大約 黃米 上下 6.緩緩地 起7.高 帽
23、子 胡須 8.說話 9.他們的 靠近 10.極像 11.舉 12.不相類似 13.分明可數的樣子14.好象的樣子 15.平 16.竟然 滿 17.長而窄三、1.通“又” 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2.通“屈 ”彎曲3.通“橫”4.通“父”,男子的美稱5.通“揀 ”挑選四、木頭 樹木叫 是奇異 零數動詞表示存在 通又雕刻 是 有表示并列 表示修飾 表示轉折大約 可以句尾語氣詞 說五、1.虞初新志魏學咿 子敬 明末2.蘇軾后赤壁賦赤壁賦3.宋 魯直4. 蓋大蘇泛赤壁云5.靈活精致6.“左手扶魯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語”7.豁達開朗8.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9.輕松悠閑 專注悠閑10.列數字 作比較
24、突出雕刻者技藝的高超11.嘻,技亦靈怪矣哉12.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13、略六、 略七、1.舟長、高、艙、窗、雕欄、窗上的刻字2.A、C3.從中間到旁邊。4.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中考巡禮1、(1)戴著高高的帽子 (2)胡須 (3)露 (4)清清楚楚 2、略 3、峨冠而多髯 4、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 5、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
25、中山市阜沙中學/肖維國命制)24 大道之行也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寫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義。選賢與能。(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二.填空。1大道之行也選自 ,這是 的經典著作之一。是西漢 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2研讀課文填寫:大道的內涵是
26、0; 、 、 。3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兩個成語出自其中,它們分別是 、 。4所謂“大同”,用現代漢語回答即是 三、自由探究。1. “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點?
27、;
28、; 2.請你將今天的社會跟儒家學者們(或孔子)構想的大同社會作比較,然后談談你的體會。四.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有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給加點字釋詞: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不獨子其子(&
29、#160; )矜、寡、孤、獨( )盜竊亂賊而不作( )2文中“大道”“大同”分別指什么?大道:
30、0; 大同: 3把文章劃為三個層次,概括層意。
31、160; &
32、#160; 4文中哪些句子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五、遷移整合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忽攜金珠錦繡珍異
33、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睏钪x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1、下面句中“此”字分別指代什么:此公欲來。指代( )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 )此殊不缺也。指代( )2、下面各組詞義相同的一組是()、落:落英繽紛居民之大聚落也 、果:未果,尋病終子果來、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吾此間凡衣服、飲食之屬
34、、處:處處志之故可同處3、補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語:()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出。4、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文中穴中人與桃花源中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桃花源記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fā)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一老人引導才進入大山之穴。、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后自己來耕種養(yǎng)蠶,不能向別不求取食物。、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穴。5、翻譯下列句子: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大道之行也參考答案:一略二1.禮記、儒家、戴圣2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
35、信修睦3鰥寡孤獨、夜不閉戶4沒有階級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也可有其他答案)三略四(一)1.和睦以為子幼而無父的人指害人2“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會。3略4略五、1、楊氏大穴金珠錦繡珍異等物2、3、穴中人;楊氏4、5、這個人想到這里來,你們能容納他嗎?您親自把他引來,那他一定是很人才能的人了。(中山市阜沙中學/黃秀麗命制)25 杜甫詩三首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給下列詞語注音 岱( ) 眥( ) 簪( ) 逾( )二、文學常識填空 1杜甫(712770),字_,別號_,朝偉大的_詩人。 2杜甫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_朝由_而_的變化過程,號稱“詩史
36、”。 3 寫于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 和 則寫于“安史之亂”前期,詩人已到中年。三、按課文內容默寫 1岱宗夫如何?_ _。 2_ _,渾欲不勝簪。 3暮投石壕村,_ _。_,老婦出門看。 4夜久語聲絕,_。天明登前途,_。四、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語 造化鐘神秀( ) 決眥( ) 家書抵萬金( ) 渾欲不勝簪( ) 五、閱讀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1解釋下列詞語。 附書至( ) 新戰(zhàn)死( ) 未去( ) 猶得( ) 2形似字注音并組詞。
37、(1)戍( )_ 戌( )_ 戎( )_ (2)衰( )_ 哀( )_ 衷( )_ 3為選段劃分為三層,并概括出層意。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4用原文回答問題。 (1)說明兵役之苛酷:_ _ (2)說明戰(zhàn)爭之慘烈:_ (3)說明戰(zhàn)爭破壞嚴重:_ (4)表現老婦喪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 (5)能概括全詩內容的:_ 5本段文字正面描寫老婦人“致詞”,層層訴說、凄苦至極,側面寫“_”,揭示主題。答案:一、dài zì zn yú 二、1子美;少陵野老;唐;現實主義 2唐;盛;衰 3望岳;春望;石壕吏 三、1齊魯青未了 2白頭搔更短 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 4如
38、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 四、鐘:聚集; 眥:眼角; 書:信; 抵:值; 渾:簡直。 五、1書:信;新:最近;去:離開;猶得:還能夠。 2(1)戍shù,戍守;戌x,壬戌;戎róng,戎馬一生。 (2)衰shui,衰老;哀i,悲哀;衷zhng,無動于衷。3第一層:三男戍邊,二男戰(zhàn)死。第二層:家中情況。第三層:老婦自請服役。 4(1)三男鄴城戍 (2)二男新戰(zhàn)死 (3)出入無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5)聽婦前致詞 5安史之亂(中山市阜沙中學/吳漢玲命制)26 三峽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填空1、注音或寫字闕處素湍屬引 絕yn沿sù x
39、 月2、課文選自_,作者_,我國古代的_家,_家。三峽是指峽、峽、峽的總稱,作品在寫景物時多用字句,受楚辭、漢賦的影響,富有文學氣息。二、解釋加點字詞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則素湍綠潭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哀轉久絕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絕yn多生怪柏自非亭午夜分常有高猿長嘯其間千二百里巴東三峽巫峽長飛漱其間春冬之時巴東三峽巫峽長故時有物外之趣猿鳴三聲淚沾裳4、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釋。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通,解釋:空谷傳響,哀轉久絕。通,解釋:三、翻譯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
40、連山,略無闕處。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yn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四、課文內容理解1、說說下列句子表現了三峽景物的什么特點。(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3)素湍綠潭,回清倒影。(4)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2、文章描寫了三峽四季山水景物,作者注意在寫景時動靜結合,文氣張弛有度,試從文中各舉一例。動景: 靜景: 。輕快舒暢: 凄涼沉重:。3、譯述課文時,
41、要把省略的部分補出來,請你補出下邊句子中省略的詞。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_4、文章結尾用漁歌作結,有什么作用?5、學了本文,你聯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詩?五、中考巡禮(2010年廣東題)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檉柏,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 用
42、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酈道元堪稱寫水的高手,他用“,”描寫水勢盛大,又用“,”描寫江水清澈,語言凝練而意蘊豐富。(用原文的語句填空)(2分)3、文末描寫“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突現了三峽的什么特點?(3分)參考答案:五、1、 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2、下水襄陵 沿溯阻絕(1分)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1分)3、一是突現了三峽秋季凄清肅殺的環(huán)境特點;二是突現三峽山高、峽長、嶺連的地形特點。(中山市阜沙中學/肖維國命制)27 答謝中書書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43、字跡評定: 得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1“書”的意思是_信_,“答謝中書書”的意思是_給謝中書的信_。2找出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 。3下邊兩個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答: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答: 4本文分_ _層,寫出各層大意。5寫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中山市阜沙中學/黃小明命制)記承天寺夜游記練習設計姓名: 學號: 字跡評定: 得分:一、基礎訓練與積累。1正音: 遂( ) 柏( ) 藻(
44、; ) 荇( )2劃分朗讀停頓:念 無 與 為 樂 者 但 少 閑 人 如 吾 兩 人 者 耳遂 至 承 天 寺 尋 張 懷 民 庭 下 如 積 水 空 明水 中 藻 荇 交 橫 蓋 竹 柏 影 也3解釋加點的字欣然起行( ) 念無與為樂者 ( )遂至承天寺( ) 懷民亦未寢 ( )相與步于中庭(
45、60; ) 蓋竹柏影也 ( )4翻譯句子無與樂者:_ _。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_ _。二、文段閱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5下面對加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欣然起行(高興地)
46、 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6用現代漢語翻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_7本文集中寫景的句子是第_句,其主要內容可用4個字概括為:。8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作者_的心境。(須扣住“月”字概括。)三、遷移整合紹圣六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愛可畏。水崖有巨大跡數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谷,至江,山月出,擊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復與過飲酒,食余甘煮菜。顧影頹然,不復寐。書以付過。東坡翁。(文題:游白水, 蘇軾)9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1)殆可熟
47、物( ) (2)循山而東( )(3)折處輒為潭( ) (4)俯仰度數谷( )10指出下列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1)殆可熟物( )(2)雪濺雷怒( )11翻譯。(1)雪濺雷怒,可愛可畏_。(2)擊汰中流,掬弄珠璧_。12本文寫于紹圣元年(1094年),是蘇軾貶官惠州時所作。記敘了作者和兒子蘇過從白天出游到晚上歸家這一天的活動,著重寫了游
48、_、_、_等幾個片斷。13記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寫到了月亮,且都運用了_的修辭手法。前文是以_喻月,后文是以_喻月,形象生動;兩文共同的寫作特點是_(抓住兩文中的比喻句揣摩。)四、中考巡禮(2008年湘西自治州) 比較閱讀蘇軾的兩篇作品,完成9 一12 題?!炯住拷亲?#183;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疽摇坑洺刑焖乱褂卧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部編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5《分式方程的應用》聽評課記錄2
- 八年級數學下冊23.3事件的概率1聽評課記錄滬教版五四制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6.3《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聽課評課記錄1
- 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5-1物體位置的確定》
- 用功合同范本(2篇)
- 環(huán)境友好原材料采購合同(2篇)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2單元因數與倍數 第1課時 因數和倍數(1)》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2年級
- 統(tǒng)編教材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3.2 與世界深度互動》聽課評課記錄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自動化設備買賣合同模板2篇
- 2024版金礦居間合同協議書
-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英語試題(含解析無聽力音頻有聽力原文)
- GA/T 2145-2024法庭科學涉火案件物證檢驗實驗室建設技術規(guī)范
- 2025內蒙古匯能煤化工限公司招聘3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限公司春季招聘(51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寵物護理行業(yè)客戶回訪制度構建
- 電廠檢修管理
- 《SPIN銷售法課件》課件
- 機動車屬性鑒定申請書
- 2024年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學生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