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紀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1.gif)
![人教版8年紀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2.gif)
![人教版8年紀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3.gif)
![人教版8年紀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4.gif)
![人教版8年紀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46aa249d-cd3b-4055-9c02-a89a1280eba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康德涵救李夢陽(選自清·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康海與太監(jiān)劉瑾同鄉(xiāng),瑾以其文名,欲親之,海不與通。瑾拘夢陽獄,必死之。客曰:“念非康德涵,無可脫夢陽者?!眽絷栐唬骸八牢岚仓?,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笨蛷妷絷栔露Z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為能救我。”海得書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許我!”即上馬馳瑾門。明日輒赦出之。 【注釋】康海:字德涵。夢陽:李夢陽,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 【文化常識】 太監(jiān)。太監(jiān)早在殷商時代就有,最早叫“寺”,本是割勢后在宮中侍奉帝王及嬪妃的男子。至唐朝,統(tǒng)稱為
2、宦官。太監(jiān)因為親近帝王,有的深得帝王寵愛,因此掌握大權(quán)。歷史上出了名的太監(jiān)有趙高、高力士、魏忠賢、李蓮英等。劉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時期的權(quán)傾一時的太監(jiān)。他掌握東廠、西廠特務(wù)機關(guān),鎮(zhèn)壓異己,斥逐大臣,搶奪民間土地,是個無惡不作的家伙。1. 解釋加粗的詞:親 脫 致 2翻譯:海不與通 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許我?。ǘ┛鬃右娏_雀者(選自孔子家語)孔子見羅雀者,所得皆黃口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雀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黃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黃口,亦可得
3、?!笨鬃宇欀^弟子曰:“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也。”【注釋】羅雀者:張網(wǎng)捕鳥的人。黃口:雛鳥的嘴為黃色。后又借指雛鳥。獨:表示轉(zhuǎn)折,相當于“卻”。戇(zhuàng):愚。敗:禍亂,禍害?!緦?dǎo)讀】這是孔子借助恰當?shù)臅r機對學(xué)生進行教育,告訴他們要聽從師長們的教導(dǎo),虛心向他們學(xué)習(xí)。 文章借捕鳥人之口,說明“善驚遠害”,“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誡弟子“以所從為禍?!?,“君子慎其所從”,可謂警世之言。1.解釋加粗的詞:大雀從黃口 孔子顧謂弟子曰利食而忘患 善驚以遠害 2.翻譯: 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
4、易得. 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也. 3.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從",與出師表中親_而遠_的觀點有相似之義. (三)匡衡鑿壁借光 (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匡衡字稚圭(gu),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倍?,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wù)呓越忸U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
5、理前論。”邑人曰:“窮矣?!彼烊ゲ环怠?#160; 【注釋】匡衡:漢朝人。不逮:指燭光透不過來。大姓:大戶。文不識:姓文,名不識。大學(xué):很有學(xué)問的人。解人頤(yí):讓人
6、歡笑。更理前論:再把前面說的梳理一番?!疚难灾R】 說“窮”?!案F”是個多義詞。一、指“困窘”。如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意為處境艱難時只能自己管好自己。二、指“盡”、“極”。上文“窮矣”,意為沒什么可說了。成語有“無窮無盡”,其中“窮”與“盡”為同義。三、指“貧困”。四、指“尋求到盡頭”。桃花源記:“欲窮其林。”其中的“窮”即為尋求到盡頭。1解釋: 邑 怪 資2翻譯: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時人畏服之如是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3理解:“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來形容“邑人”什么的?(四)狼(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一屠暮
7、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注釋】伏焉:躲藏在那里。顧:然而,可是。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豬的辦法吹它。吹豕,屠夫?qū)⒇i殺死后,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脹如球。這里是活吹。【導(dǎo)讀】人各有所長,物各有所用。此時,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會死于狼之口了。想當年,孟嘗君不也是靠雞鳴狗盜之徒而逃脫于虎狼一樣的秦國嗎?1.解釋: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 狼自苫中探
8、爪入惟有小刀不盈寸 .股直不能屈2.翻譯: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 非屠烏能作此謀也?3.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五)老馬識途(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兀斓盟??!咀⑨尅抗苤佟②?x )朋:皆齊桓公時大臣,幫助桓公成就了霸業(yè)。孤竹:古國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歸途。掘:挖?!緦?dǎo)讀】自然萬物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學(xué)習(xí),則萬物可為我所用,為人類造福。1.解釋:春往而冬反 迷惑失道 遂得水 2.翻譯:
9、 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毕伓由街枺木由街?。3.文中故事是成語_的來歷,現(xiàn)比喻_。(六)李賀作詩(選自唐李商隱樊南文集)李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每旦日出,與諸公交,未嘗得題,然后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女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嘔出心始已耳?!鄙蠠襞c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咀⑨尅坷铋L吉:李賀。唐朝著名詩人。通眉:兩眉通連。得題:意為事前確定題目。小奚奴:小僮仆。距:同“巨”。太夫人:指李賀的母親。足:補充?!緦?dǎo)讀】說“從”。“從”指跟隨,但到底“誰跟從誰
10、”在句中要認真研究,否則容易搞錯。上文“恒從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隨主人李賀,因此這個“從”要按使動詞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隨”。又,“大將軍從百余騎西征”,這“從”也應(yīng)理解為“使跟從”,即帶領(lǐng)。又,鴻門宴:“沛公旦日從百余騎至鴻門”,這“從”也指“使跟隨”。至于“二狼仍從屠而不舍”那當然要理解為兩只狼仍跟隨屠夫而不放棄。另外,上文“長吉從婢取書”中的“從”是指“向”。1解釋: 旦 囊 輒 2翻譯: 能苦吟疾書 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3理解:后人從“是兒要嘔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個成語,即是(七)李生論善學(xué)者【原文】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乎?”王生不說,曰:“
11、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xué)而不思則罔,蓋學(xué)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心謂之善學(xué)也?”王生益慍,不應(yīng)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yīng)有邪?學(xué)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離注音并釋義。 吾悉能志之 李生說之曰
12、; 不應(yīng)而還 迨年事蹉跎 2翻譯下面的句子“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弊g句: &
13、#160; &
14、#160; 3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shù)言欲亡 C故為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4李生認為怎樣才是“善學(xué)者”?(用原文回答)(八)李氏之鳩李氏有一鳩,能為人言,過于鸚鵡,甚慧,養(yǎng)之數(shù)
15、年矣。日則飛翔于廊楹簾幕間,不遠去,夕宿于籠,以避貍鼠。見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晉人賈于吳者,見之,愿以十金易焉。鳩覺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敝魅私H之曰:“我友有欲觀汝者,即攜汝歸耳。”至賈家,則舍之去。鳩竟不食,哀號告歸。賈人憐其志,且恐鳩死而金無取償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鳩還李氏。鴆乃食?!咀⑨尅块海禾梦萸暗闹印YZ(g ):做買賣,經(jīng)商。十金:十兩銀子。紿(d i):欺哄。【導(dǎo)讀】李氏鳩鳥對主人忠貞不二,當商人重金買它時,它眷戀故主,絕食抗議,而且整天哀號,表現(xiàn)了誓死不屈的堅強意志。這只人格化的鳩鳥,正寄托了作者陳子龍忠于明朝,忠誠不渝
16、的節(jié)操,同時也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向滿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貳臣連禽獸都不如。1. 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市 去 憐 捐 2. 翻譯: 見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主人紿之曰:“我友有欲觀汝者,即攜汝歸耳?!?. 作者在人格化的鳩鳥身上歌頌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試概括本文的主旨。(九)李泰伯改字(選自宋·洪邁容齋隨筆)范文正公守桐廬,始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自為記,其歌詞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奔瘸桑允纠钐┎?。泰伯讀之三,嘆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肮娜?,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而德字承之,乃
17、似趢趚(lù sù),擬換作風(fēng)字如何?”公凝坐頷首,殆欲下拜。(選自宋·洪邁容齋隨筆) 【注釋】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謚“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桐廬:古地名,今浙江桐廬市。記:傳記。歌詞:指記文后的贊詞。瞿然:驚訝的樣子。握手:拱手。溥(p):大。趢趚(lù sù):局促不暢 。凝:注意力集中。 【文化常識】 嚴子陵。上文說的“嚴先生”,即東漢時的嚴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嚴子陵與劉秀早年是同學(xué)。劉秀擊敗王莽軍隊稱帝后,邀請
18、他到京城洛陽任諫議大夫(皇帝的顧問),可去后不久,發(fā)覺朝中多猜忌,于是隱居浙江桐廬附近的富春江邊,常釣魚賞景。今建有嚴子陵釣魚臺,并有嚴子陵傳碑文。1解釋: 守 泱泱 已 易 2翻譯: 既成,以示李泰伯 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
19、60; 3上文“秦伯讀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以“風(fēng)“字換“德“字,它好在哪里?請說出一二點。 (十)李西涯與程篁墩(選自明·郎瑛七修類稿)閣老李西涯、學(xué)士程篁(huáng)墩(dn),成化間各以神童舉于京。方朝見,適直隸貢蟹至焉。帝即出一對試之云:“螃
20、蟹渾身甲胄。”程對曰:“鳳凰遍體文章?!崩顚υ唬骸爸┲霛M腹經(jīng)綸?!焙笪餮娜胂喽?jīng)濟天下,程則終于學(xué)士,以文章名世。然偶爾一對,而終身事業(yè)見之也?!咀⑨尅块w老:指文淵閣大學(xué)士。學(xué)士:指翰林學(xué)士。成化:明憲宗年號。直隸:京城地區(qū)?!疚难灾R】說“舉”。一、指“推薦”。上文“舉于京”,意為推薦到京城。二、指“舉起”。赤壁之戰(zhàn):“中江舉帆?!比⒅浮肮フ肌?。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彼?、指“全”。六國論:“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成語有“舉國上下”。它還作“發(fā)動”、“聚合”、“行動”等解釋。1 解釋: 方 適 對 胄2 翻譯: 西涯入相而經(jīng)濟天下3“文章”在原對子中的意思是4“經(jīng)綸”在原對子中的意思
21、是 ;它跟李西涯后來的官職有什么關(guān)系?(十一)荔枝圖序(選自唐·白居易白香山集)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咀⑨尅咳A:花。 春榮:春天開花。榮,開花。 朵:指眾多果實聚在一起,俗稱“嘟?!?。 繒(z ng):泛指絲織品?!緦?dǎo)讀】這是一篇說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個字,不僅寫出荔枝的出處、外形、味道,而且還寫出
22、了摘下后短期內(nèi)的變化情況。讀此文,可以進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進一步理解楊貴妃何以愛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馬加鞭運來滿足她的欲望了。1.解釋加點的詞: 樹形團團如帷蓋 .春榮;實如丹 漿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實過之2. 翻譯: 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3.這是一篇題畫的文章,屬說明文。主要運用了_、_的說明方法。它寫了荔枝的_、_、_,又寫了摘下后短期內(nèi)的_情況。在當時,的確是一般遠離產(chǎn)區(qū)的人所不了解的。4.作者白居易,_大詩人,字_,號_,著有白氏長慶集。(十二)臨江之麋(選自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臨江之人畋得麋麑
23、,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習(xí)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三年,麋出門外,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緦?dǎo)讀】“麋”在主人的驕寵下,稍大則“忘己之麋也”,欲與外犬嬉戲,終于被食卻“至死不悟”。可見“恃寵而驕”終不會有好下場?!咀⑨尅颗R江:地名,江西省清江縣。怛(d ):恐嚇。稍:漸漸。使與之戲:即“使其與之戲”,讓狗和小鹿一起玩耍。良:的確。俯仰:周旋,應(yīng)付。1. 解釋加點的詞 畋得麋麑 自是日抱就犬 習(xí)示之 麋
24、至死不悟2. 翻譯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3. 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十三)靈公好飾(選自晏子春秋)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nèi)也。公何以不使內(nèi)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nèi)勿服,不逾月,而國人莫之服。【注釋】靈公:春秋
25、時齊國國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好:(hào)喜好。丈夫:成年男子。帶:衣帶。相望:彼此看得見,指到處。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對自己的謙稱。對:回答。內(nèi):指王宮內(nèi)。何以:即"以何",為什么,疑問代詞作介詞"以"的賓語而前置。莫:沒有人。否定性無定指代詞。為:指穿。莫之服:即"莫服之"。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而前置。1解釋下列畫線的詞。國人盡服之 公使吏禁之 猶懸牛首于門 不逾月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項( )例:國人盡服之。A而國人莫之服。B而禁之于外.C
26、公使吏禁之D吾道一以貫之。3用一四字短語概括"婦人而丈夫飾"的意思:_靈公有個什么愛好?從文末的一個"善"字,可以看出靈公的一個什么優(yōu)點?_假如你將來也從事管理工作,你能從本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示呢?_(十四)劉邦論得天下之道(選自史記·高祖本紀)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鄙显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
27、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比撼颊f服。【導(dǎo)讀】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大獲全勝,他之所以能據(jù)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勝的重要法寶?!咀⑨尅苛泻?;漢代制度,王子封為侯的,叫諸侯;不姓劉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稱。因:就。以與之:即“以之與之”,把它(城鎮(zhèn)、土地)賜給他們。夫(f ):句首語氣助詞,表示引起下文議論。子房:張良,子房,劉邦的謀士。本是戰(zhàn)國韓國人,他家曾五世相韓,秦滅韓后,張良用全部家財訪求刺客,要給韓國報仇。后來請個力士,襲擊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
28、),沒擊中秦始皇本人。張良改名換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蘇省邳縣東南),跟黃石公學(xué)了兵法,輔佐劉邦滅了項羽,封留侯。范增:項羽的謀士。1. 解釋加點的詞 列侯、諸將毋敢隱朕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有功者害之 4.給餉饋 2. 翻譯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3.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試舉項羽拒不聽從范增勸說的例子。(十五)習(xí)慣說(選自清代·劉蓉清代養(yǎng)晦堂文集)蓉少時,讀書于養(yǎng)晦堂之西偏一室,?a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洼,徑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若躓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
29、,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復(fù)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fù)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習(xí)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洼適也;及其久,則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其故,則反窒11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xué),貴乎慎始12。 【注釋】蓉:劉蓉(1816-1873)字孟容,號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學(xué)家。?a(f):同“俯”。弗(fú):不。洼:凹陷的地方。徑尺:直徑一尺。浸淫日廣:逐漸地越來越大。浸淫:逐漸,漸進。躓(zhì):被絆倒。蹶(
30、jué)然:跌倒的樣子。不與洼適:不能適應(yīng)凹地。洼者若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樣。11窒(zhì):阻礙。 12慎始:一開始就慎重。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命童子取土平之(填平) B.坦然則既平矣(填平) C.浸淫日廣(一天天) D.顧而笑曰(回頭看)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然”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兩項是( ) A.蹶然以驚 B.不以為然 C.坦然則既平矣 D.已而復(fù)然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意思。
31、60; 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 故君子之學(xué),貴乎慎始。4“已而復(fù)然”中的“然”和“及其久,則洼者若平”中的“其”所指代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5對上文的主旨理解得正確的一項是( ) A要治理天下,先要從治理身邊的小事做起。 B凡事開頭難,要十分重視事情的開始。 C積習(xí)難改,做學(xué)問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對待開頭。 D培養(yǎng)良好的習(xí)慣,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十六)陸績懷橘(選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
32、183;陸績傳)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歷法。績年六,于九江見袁術(shù)(當時的大豪強)。術(shù)令人出橘食之??儜?裝到懷里)三枚臨行拜辭術(shù)而橘墜地。術(shù)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績跪?qū)υ唬骸笆情俑?,欲懷而遺(送)母。”術(shù)曰:“陸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毙g(shù)奇之,后常稱說。1. 用“/”劃分下邊句子節(jié)奏(劃兩處 )???#160; 懷 三 枚 臨 行 拜 辭 術(shù) 而 橘 墜 地 。2. 翻譯:是橘甘,欲懷而遺母。 3. 請你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陸績是一個怎樣
33、的人。 (十七)盲人識日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quot;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dǎo),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至鐘,自燭而至籥,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注釋】龠(yuè):古時的一種竹制的古樂器,像短笛子一、解釋加點的詞1生而眇者不識日 2他日揣籥,以為日也()3而人之未達也 4捫燭而得其形()
34、二、翻譯1雖有巧譬善導(dǎo),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2自盤而至鐘,自燭而至籥,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三、"盲人識日"的錯誤在哪里?(十八)貓犬東坡云:“養(yǎng)貓以捕鼠,不可以無鼠而養(yǎng)不捕之貓;蓄犬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謂不捕猶可也,不捕鼠而捕雞則甚矣;不吠猶可也,不吠盜而吠主則甚矣.疾視正人,必欲盡擊去之,非捕雞乎;委心權(quán)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導(dǎo)讀:蘇東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應(yīng)該恪盡職守.而“我”更深入地認為占著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覬覦要位,則萬萬不可留用.【注釋】主:主人.非捕雞乎:這豈不是和貓捕雞一樣嗎?一、解釋加點的詞1蓄犬以防奸()2.
35、余謂不捕猶可也()3不捕鼠而捕雞則甚矣()4.疾視正人,必欲盡擊去之()二、翻譯委心權(quán)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三、文中“東坡云”東坡是誰?你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嗎?四、東坡在本文中的觀點是什么?(十九)毛遂自薦(選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毛遂自薦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薄緦?dǎo)讀
36、】毛遂“自薦”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從此流傳于后世,被人津津樂道。但“自薦”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對國家的一腔熱誠,盲目的“自薦”則是行不通的。【注釋】“趙王”句:趙王指趙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趙勝是趙丹的叔父。當時(前258年),秦將白起兵圍趙國國都邯鄲,情勢危急,趙王讓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國楚國求救。后來取得楚魏兩國的救援,擊敗了秦軍。文武備具:猶言文武全才。稱誦:稱頌。一、解釋加點的詞1. 余無可取者 2. 其末立見 3. 毛遂自薦于平原君 4. 使遂蚤得處囊中 二、翻譯1.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2.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37、。三、成語_、_都出自這篇文章。前者比喻_,后者比喻_。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薦”?(一)康德涵救李夢陽(選自清·查繼佐罪惟錄·列傳)1. 解釋加粗的詞:親 脫 致 2翻譯:海不與通 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許我!參考答案:1接近 使擺脫 轉(zhuǎn)達 2康德涵不跟他交往; 我屈服于一個劉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與后世的人大概會諒解(同意)我的!譯文:康海與太監(jiān)劉瑾同鄉(xiāng),劉瑾因為康海的文章名氣很大,想與他拉關(guān)系??墒强岛2焕硭㈣牙顗絷栮P(guān)在牢里,一定要把
38、李置于死地。李的門客說:“我想除非康德涵,沒有哪個可以救李夢陽的。”李夢陽說:“死,我倒安心,何必去連累康德涵,況且康德涵也一定不會向劉瑾屈服的?!遍T客一定要李夢陽給康德涵捎兩句話:“德涵救我,也只有德涵才能救我。”康海得到信高興的說:“我向一個劉瑾屈服,卻救活我的好友,后人會理解我的?!奔纯躺像R到劉瑾家門(說情)。第二天就把李夢陽赦出來了。(二)孔子見羅雀者(選自孔子家語)1.解釋加粗的詞:大雀從黃口 孔子顧謂弟子曰利食而忘患 善驚以遠害 2.翻譯: 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 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也. 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 3.孔子教育其
39、弟子要"慎其所從",與出師表中親_而遠_的觀點有相似之義. 參考答案: 1. 跟從回頭看貪圖遠離2. 大鳥容易警覺故難以捕到,小鳥貪吃因此容易捕到. 因此君子應(yīng)當慎重地選擇他所要跟隨的人,靠年長者的謀慮就有了保全性命的憑借,跟隨年少者的魯莽就會有滅亡的禍患. 容易受到驚嚇的大鳥就能遠離禍害,喜歡貪食的小鳥就容易忘記禍患。 3. 賢臣 小人譯文:孔子看見用網(wǎng)捉鳥的人,他捉到的都是小鳥??鬃訂査f:“大鳥卻捕不到,這是為什么呢?”捕鳥人說:“大鳥容易受到驚嚇,所以難以捕捉到,小鳥貪吃,所以容易捕捉到。如果小鳥跟從大鳥,就捕捉不到了;但是如果大鳥跟從小鳥,也可以捕捉到?!笨鬃踊剡^
40、頭對弟子們說:“容易受到驚嚇的(大鳥)就能遠離禍害,喜歡貪食的(小鳥)就容易忘記禍患,這是出自它們的本性啊。跟從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禍與福。所以君子要謹慎選擇自己跟從的人,借助年長者的謀慮來保全性命,仿效年輕人的愚蠢和魯莽,會有面臨危險死亡的禍患?!保ㄈ┛锖忤彵诮韫?(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1解釋: 邑 怪 資2翻譯: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時人畏服之如是衡從之與語質(zhì)疑3理解:“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來形容“邑人”什么的?參考答案:1當?shù)馗械狡婀纸?、?#160; 2匡衡便給他做雇工而不求報酬;當時
41、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匡衡便去跟他論理并追問。 3臨走時的狼狽相。譯文: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xué),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居家有蠟燭,光線卻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墻上打洞)鑿穿墻壁引來鄰居家的燭光,把書映照著光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叫文不識,家中有很多書。(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傭人卻不求得到報酬。文不識對匡衡的舉動感到奇怪,問他,他說:“我希望能夠讀遍主人家的書?!蔽牟蛔R感到驚嘆,就把書借給他。最終(匡衡)成為了大學(xué)問家。匡衡能夠講解詩經(jīng),人們?yōu)樗帉懥艘皇赘柚{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jīng),請匡鼎來??锒碇v授詩經(jīng),能解除人們的疑問?!薄岸Α笔强锖獾男∶?。當時的
42、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jīng)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jīng),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jīng)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锖庾飞先フf:“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蹦莻€人說:“我講不出什么來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四)狼(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1.解釋: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 狼自苫中探爪入() 惟有小刀不盈寸 .股直不能屈()2.翻譯: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 非屠烏能作此謀也?3.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參考答案:1. .地頭上臨時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原為“草堆”,這里指蒙蓋“行室”之物滿 .大腿2. 用勁吹,過了一段時間,覺
43、得狼不太動了,這才用帶子把它捆起來。 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這樣的辦法?3. 人各有所長,物各有其用,對學(xué)過的知識要觸類旁通,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譯文: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無路可逃。路邊有晚上種田的人在地頭上臨時搭的供休息的窩棚,跑進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從窩棚的籬笆墻外伸人。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無法離去??墒峭婪驔]有辦法打死它。屠夫身邊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長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豬的方法吹它。用勁吹了一段時間,覺得狼不動了,才用帶子把它捆起來。出來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彎曲,口張開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除了屠夫誰能想出這個辦法來?(五)老馬識途(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44、)1.解釋:春往而冬反 迷惑失道 遂得水2.翻譯: 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毕伓由街?,夏居山之陰。3.文中故事是成語_的來歷,現(xiàn)比喻_。參考答案:一、 通“返”,返回 道路 找到二、 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三、 老馬識途 有經(jīng)驗, 能帶領(lǐng)新手工作譯文: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去征伐孤竹國,春天出發(fā),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歸途。管仲說:“老馬的智慧能夠利用?!庇谑欠砰_老馬,隊伍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歸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蟻窩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會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
45、到了水。(六)李賀作詩(選自唐李商隱樊南文集)1解釋: 旦 囊 輒 2翻譯: 能苦吟疾書 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3理解:后人從“是兒要嘔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個成語,即是參考答案:1 天 布袋 總是 2 能苦心吟哦覓句然后迅速寫下來;像別人那樣苦思冥想牽強附會,以及按一定格式寫作。 3 嘔心瀝血。譯文:李賀,字長吉,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后裔,七歲就能寫出好的辭章,韓愈、皇甫湜開始聽說還不相信,就去造訪他家,讓他寫詩,提筆一揮而就,就象預(yù)先構(gòu)思、草擬過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軒過,他們兩個大吃一驚,從此李賀出了名。李賀長得纖瘦,兩個眉毛相連,手指細長,能運筆如風(fēng)。每天早晨出門,騎著瘦小的馬,跟著一
46、個小男仆,背著古錦囊,一有好的作品,寫好放到錦囊里。李賀沒有先想好題目再去做詩的,就象赴會別人的任務(wù)題目。到了傍晚回家,積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喪這樣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這樣,等過去也就不怎么理。母親讓丫鬟看他的錦囊,見他寫的詩很多,就生氣地說:“這孩子啊,要嘔出心了才罷休啊”(七)李生論善學(xué)者【原文】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離注音并釋義。 吾悉能志之 李生說之曰
47、 不應(yīng)而還 迨年事蹉跎 2翻譯下面的句子“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弊g句:
48、160;
49、160; 3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shù)言欲亡 C故為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4李生認為怎樣才是“善學(xué)者”?(用原文回答)答案: 1. zhì;同“識”記 shuì;勸說
50、160; xuán;同“旋”,轉(zhuǎn)身 cu tuó光陰消逝 2. 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 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3. C 4. 要點:學(xué)貴善思 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譯文:王生愛好學(xué)習(xí)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于學(xué)習(xí),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xué)習(xí)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xué)習(xí),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xué)習(xí)貴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
51、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么成就,根據(jù)什么說你善于學(xué)習(xí)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zhuǎn)身就跑。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學(xué)習(xí)的人所應(yīng)該具有的(態(tài)度)呢?學(xué)習(xí)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你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你說得對。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保ò耍├钍现F1. 解釋文中加
52、點的字: 市 去 憐 捐 2. 翻譯: 見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主人紿之曰:“我友有欲觀汝者,即攜汝歸耳?!?. 作者在人格化的鳩鳥身上歌頌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試概括本文的主旨。參考答案:1. 市(賣掉) 去(離開)憐(同情,憐憫) 捐(耗費,花費) 2. 鳩鳥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東西或采摘花朵的情況,就一定報告它的主人。 主人騙它說:“我有個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馬上就帶你回家?!?. 李氏鳩對故主忠誠不二的堅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氣節(jié)情操,又辛辣地諷刺了那些逆子貳臣,連禽獸都不如。李氏之鳩翻譯:李氏有一只鳩,能說人話,說話的能力超過鸚鵡,非常聰明,李氏已經(jīng)養(yǎng)它
53、好幾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廳堂的簾幕之間飛來飛去,從不飛遠,晚上就睡在籠子里,來躲避貍貓、老鼠的侵擾。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東西的,摘花毀綠的,一定要報告給它的主人。有個晉國人在吳地經(jīng)商,見到了這只鳥,愿意拿十兩銀子把它買下來。鳩已經(jīng)覺察到他的意圖,就告訴主人說:“我住在這里已經(jīng)好久了,不忍心離開。你果真要把我賣到別的地方去,我將絕食?!敝魅撕弪_它說:“我有二個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帶你回來。”到了那個商人家里,主人就拋下它離開了。鳩整天不吃東西,哀呼號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誠和意志,而且還擔(dān)心鳩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銀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銀子作為補償,把鳩還給了李氏。鳩才吃東西。(
54、九)李泰伯改字(選自宋·洪邁容齋隨筆)1解釋: 守 泱泱 已 易 2翻譯: 既成,以示李泰伯 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
55、; 3上文“秦伯讀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以“風(fēng)“字換“德“字,它好在哪里?請說出一二點。 答案: 1做郡太守 水浩大的樣子 停 改換 大 問 點頭。 2寫成后,把它給李伯看;必定將會在世上留下名聲;幾乎要跪下拜謝。 3多次。 41“風(fēng)”是平聲字,不感
56、局促;“風(fēng)”就是流行、傳播及“風(fēng)范”之意。 譯文: 范仲淹在桐廬做太守的時候,最早在釣魚臺建了一個嚴先生祠堂(紀念嚴光),自己做了一篇記文,文章內(nèi)說: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范仲淹)將傳記及歌詞寫完后,拿它給南豐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贊嘆不止,站起來說:先生的這篇文章寫出來之后,必將會在世上成名,我就隨意改動一個字,使歌詞更完美;范公很高興的握住他的手請教。(李泰伯)說:云山江水那一句,意義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來修飾“德”字,好象有點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換風(fēng)字,你看怎么樣?。糠豆谀抢稂c頭,幾乎要下拜!
57、(十)李西涯與程篁墩(選自明·郎瑛七修類稿)1 解釋: 方 適 對 胄2 翻譯: 西涯入相而經(jīng)濟天下3 “文章”在原對子中的意思是4 “經(jīng)綸”在原對子中的意思是 ;它跟李西涯后來的官職有什么關(guān)系?答案:1 正當恰巧對子武士的頭盔著名 2 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國家大事。 3 美麗的花紋 4 絲縷; 引申為管理政事。 譯文: 閣老李西涯、學(xué)士程篁墩,都是成化年間聞名京城的神童。他們上朝面見皇上的時候,正好直隸省上貢的螃蟹到了,英宗就出了上聯(lián)考考他們二位:螃蟹渾身甲胄,程篁墩對道:鳳凰遍體文章。李西涯對道:蜘蛛滿腹經(jīng)綸。后
58、來李西涯官至承相掌管天下大事,程篁墩則終身作學(xué)士,以文章天下聞名。偶然的一個對聯(lián),就能看出他們的終身事業(yè)。(十一)荔枝圖序(選自唐·白居易白香山集)1.解釋加點的詞: 樹形團團如帷蓋 .春榮;實如丹 漿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實過之2. 翻譯: 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3.這是一篇題畫的文章,屬說明文。主要運用了_、_的說明方法。它寫了荔枝的_、_、_,又寫了摘下后短期內(nèi)的_情況。在當時,的確是一般遠離產(chǎn)區(qū)的人所不了解的。4.作者白居易,_大詩人,字_,號_,著有白氏長慶集。答案:1. 車上的帷幕和篷蓋丹砂一般地紅酒漿那樣 它的實際情況2. 南賓
59、太守白樂天讓工吏作畫并且親自寫下了這篇序那是給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樣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過了一天、兩天、三天后的變化的人看的。3. 打比方 列數(shù)字 出處 外形 味道 變化4. 唐朝 樂天 香山居士譯文: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帶,樹的形狀團團像車上的帷幕和篷蓋;葉子像桂樹葉,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開花;果實像丹砂一般地紅,夏天成熟;眾多果實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殼如紅色絲織品;膜如紫色的薄絲;瓤肉瑩白像冰雪;漿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樣,它的實際情況超過它。如果果實離開樹枝,一天變顏色,兩天香變了,三天味變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離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賓太守白樂天讓工吏作畫并且親自寫下了這篇序,那是給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樣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過了一天、兩天、三天后的變化的人看的。(十二)臨江之麋(選自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1. 解釋加點的詞: 畋得麋麑 自是日抱就犬 習(xí)示之 麋至死不悟2. 翻譯: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P(guān)A12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2025年光伏電站建設(shè)與運營管理合同
- 2025年微博平臺廣告投放合作合同
- 2025年會議場地使用租約協(xié)議參考
- 2025年獸藥購銷合同樣本
- 2025年企業(yè)借款擔(dān)保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二手住宅居間合同樣本
- 2025年醫(yī)療美容公司股權(quán)融資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合同樣本
- 2025年鄉(xiāng)村道路路基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 GB/T 43824-2024村鎮(zhèn)供水工程技術(shù)規(guī)范
- 徐金桂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新講義
- 瀝青拌合設(shè)備結(jié)構(gòu)認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題試題及答案
- 復(fù)旦中華傳統(tǒng)體育課程講義05木蘭拳基本技術(shù)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教學(xué)課件第5課時 人民幣兌換
- 工程回訪記錄單
- 住房公積金投訴申請書
- 外研版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全部試題
- 檢驗科生物安全風(fēng)險評估報告
- 京頤得移動門診產(chǎn)品輸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