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師附中江寧分校2016屆高考語文考前指導一、時間安排策略 走進考場,做一次深呼吸。不關注周圍的情況,沉下心來,調整好心態(tài)。 了解試題的類型、數量、分值和試題的難易,進而確定題目相應的作答時間。 做到“量菜吃飯”,按“分數時間比”實用原則,分值大的題目多花些時間,分值小的題目少花一些時間;一看就會做的題目先花時間,需要考慮一下才能解答的題目放在第二梯隊完成;難度最大的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題目,放在最后攻關。 前5題,610分鐘;文言文共1520分鐘;詩歌鑒賞和名句約15分鐘;現代文,30分鐘;論述類約15分鐘 作文5560分鐘。二、答題策略 拿到試題后,可以先大致瀏覽一下,初步摸清題情,估計時間
2、,并認真做好頭一兩個題目,讓思維很快進入最佳狀態(tài)。 要先易后難,先熟后生,注意,對熟題要千萬小心,不可大意,防止犯經驗主義錯誤。一、語言基礎與運用(1) 選擇題:鎮(zhèn)定自若爭全對注意成語辨析題 第一,逐字解釋成語,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后語境。(2)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做題思路:檢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二、文言文閱讀(18分)(1)如何讀
3、懂文言文文段 帶著“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一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推導。如果有辨析文章內容的題目,認真閱讀領會,借此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2)文言實詞題答題技巧(每年都考,毫無懸念。)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聯(lián)系學過的課內知識,揣摩分析;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聯(lián)想成語;分析字形,辨明字義;結合語法,理解分析。注意: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
4、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以今釋古的往往是錯的,多是陷阱。注意“語境義”。(3)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辨析考試說明上面列了18個虛詞,重要的一般是“以”“其”“而”“之”“于”。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指的是“解釋和詞性”;判斷虛詞用法是否一致,先看詞性,再看解釋。而詞性的推斷可以從虛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入手考察。如果詞性明顯不同,就不必去管意義了。如果詞性相同,再去細心區(qū)分意義的差別。 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lián)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虛詞比較:每組中利用給出的高中學過的句子,比較、推斷文中句
5、子的虛詞用法。(4)文句翻譯題答題一定要直譯,一般不允許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 先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同時注意平時學習過程中強調的重點實詞、重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語、詞類活用、重點句式、特殊語氣在句中有沒有體現,這些是重點的得分點,需要將特征翻譯出來。 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jié)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jié)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再按照現代人說話習慣將這些字連成句“達”。連字成句時注意盡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該調整順序的也要落實。使一句話完整通順。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原則:逐字落
6、實的直譯法,語句通順,符合事理(你要注意上下文)。重要的方法:組詞法。重要的考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 4、第9題,考了“內容要點概括”,看了上海卷你就知道這不新鮮,看了江蘇卷的現代文閱讀題,你就知道,“我們見得多了”。得分的關鍵在于:讀懂題干,鎖定位置,弄清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關系,準確概括,分條陳述。 你要對自己寫的每一個詞語負責答案有根據。三、詩歌鑒賞(1)怎樣讀懂一首詩 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中的人、事、景、情。逐字解說詩句,理解詩的大意。注意詩歌選用的意象;詩最后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詩題、描述、議論、抒情一致。最后還要注意注釋?!久}熱點】詩歌
7、的命題基本上圍繞著五個關鍵詞:形象:理解、分析、鑒賞詩歌中的景象、物象、人物形象情感:深度分析詩歌表達的復雜豐富的思想情感手法: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語言:鑒賞詩歌煉字、煉句及語言風格評價:對前人評價的分析探究和再評價【建模意識】一、形象:【解題步驟】分三步走:找形象(人、物、景);析特點(結合詩歌內容)、說意義(聯(lián)系情感、主旨)1、【高考例析】夢江南 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解析】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無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無從傳遞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飄落,水風
8、全然不知也不覺更無憐,卻依然催落一地華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卻無人憐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緦忣}】題目要求對詩中人物形象的特點進行“簡要概括”,考生就要依據詩的整體或部分內容,直接概括出人物的特點,即人物的性格特點或思想感情方面的特點【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概述詩歌相關內容即簡要分析 2分)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思婦形象。(因問作答呈現結論2分)例2、 九 日 杜甫重陽獨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于人既無分, 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 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 干戈衰謝兩相催!1、頸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9、1他鄉(xiāng)日落時分,黑猿聲聲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來的凄涼景象?!窘忸}步驟】抓住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描繪詩歌展現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簡潔。(繪景)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析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是什么和為什么兩部分。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切忌空洞。(悟情)二、情感:掌握抒情方式,分清詩歌題材,把握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情感。注意情感的細
10、致化、復雜化、具體化。【高考示例】(2008年江蘇卷)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答:比喻。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 (憂君)憂奸邪為非作歹禍國殃民; (憂國)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憂民)2009年江蘇滿江紅:詞的開頭寫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變化?答: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tǒng)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窘忸}步驟】1、情感概
11、括題(要求直接說出表達的思想情感)答題模式:基于何種原因(或情境)產生的感情基調。 2、情感分析說明題的答題模式:具體概括:先對具體詩句進行分析,然后指出抒發(fā)的感情內涵。概括具體:先指出抒發(fā)的感情內涵,然后對具體詩句進行分析。這里的分析一定要結合語言,說出感情的依據和來由三、手法: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答題步驟】第一步明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手法)
12、 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怎么使用這種手法的。(具體)第三步指出這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效果+情感)【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了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表現出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產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之感(步驟三)。四、評價例1、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3)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闭堊骶唧w分析。答:(3
13、)由眼前景物轉為設想對方抵達后的孤寂與愁苦(扣題解說),通過想象(虛寫、對寫)(指明手法)拓展意境,使主客雙方惜別深情表達得更為深遠(呼應評語)?!敬痤}步驟】1、 理解評價的內容,明確答題指向2、 結合詩句具體解說評語。3、緊扣評價語所指的藝術特色回答理由。五、文學類文本· 散文 閱讀(1)語意指向和文脈梳理建模啟示1、讀標題眼: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誰說春色不憂傷芥子之中的燈2、讀首尾:我是“外地來京人員”; 尼采抱著驢頭失聲痛哭: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3、讀標志詞:春色 ,尋常春色;憂傷春色;(線索標志)4、讀勾連句但這樣的春色,也許過于尋常,我對最美春色的記憶,居然與傷痛聯(lián)系在一起。
14、5、讀中心句:但春風能夠染紅雙唇,讓它在夜深時隔著時空,輕喚你曾愛過的人。(2)句段作用分析題段首:例1、2009年上善若水:開頭一節(jié)的三個問句,“這是指水嗎?是褒揚都江堰嗎?還是借水喻人,弘揚一種文化精神?“ 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什么作用?答案:領起全文內容,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激發(fā)讀者的思考。 文中句段例2、07江蘇麥天:“男人雖然不再耍鐮費胳膊,畢竟還是五黃六月,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不斷。早晨起個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xiāng),搖不醒叫不應。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這些敘寫從全文結構看有什么作用? 答案:強調麥天男人的勞累,(情節(jié)本身內容)為寫女人心疼男人作鋪墊;(與下文關
15、系)與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應;(與上文關系)與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長剌剌躺在炕上”一節(jié)的描寫相呼應。(與下文關系)句段作用分析類建模提示先看句子本身的含義。文段中的所有材料都是指向本節(jié)中心,進而 指向全文中心即聯(lián)系本文的中心與作者的態(tài)度情感。(對象具體化意識、分析中心句意識)內容和結構上對上文的承接,對下文的引導作用。注意開頭和結尾的特殊性。(上下文意識)(3)借助畫線句的前后半句啟發(fā)思維。(前后句意識)(4)往往還要看句子或文段的表達效果如渲染、鋪墊、伏筆、懸念、對比、襯托,引發(fā)思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等。(效果意識)2、語詞及語句理解類例1(一模試卷)131、想起錢穆的話,難免
16、有黍離麥秀、銅駝荊棘之感指昔盛今衰。表達作者對如今鄉(xiāng)村文化衰落感到痛心。(2分)132、劉亮程挽起袖子,干起來,摸著石頭過河,這本身就是努力在點一盞燈。比喻邊行動邊探索。劉亮程從事鄉(xiāng)村文化工作無經驗可借鑒,卻勇于嘗試、積極行動。例2、根據文意,簡要分析文末劃線句子的內涵。對現代人心靈的脂肪來說,是需要吹一吹這來自古典的清瘦的風了。(形象修辭)答“心靈上的脂肪”比喻現代人情感浮華,欲望過多;“古典的清瘦的風”比喻古典詩詞;作者呼吁現代人借助古典詩詞來節(jié)制情感,延續(xù)文脈。(6分,每點2分)答題思路:要建立起“六看”思維模式。所謂“六看”,指句內三看,句外三看。句內三看,一看句子關鍵詞語;二看句子內
17、部結構關系三看句子本身表達特點。句外三看,看該句位置特點(或在段首、開頭,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鄰句;三看段、章的中心。答題要點:實現四化抽象的句子具體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飾語的意義,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釋說明或者論證這些句子的支撐句,探討其具體含意。生動具體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動具體的關鍵詞語作抽象化處理。用了修辭手法還原化,表達有特點的句子突出其特點。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法。用了比喻、擬人、反語、雙關的體會時應重點突出對這些表達特點的解讀。結構復雜的句子簡單化。較長的句子切分之,即把這些句子切分成幾塊,逐層體會。3、鑒賞類題型:1、列出技巧題2、鑒賞技巧題3、技巧作用題4、語言特色題散文
18、中描寫性語段的表達技巧(藝術特色)建模表達技巧主要從以下角度入手1、抓住具有季節(jié)地域特征的代表性事物2、多角度(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描寫, 包括通感手法的運用3、四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襯托)結合4、修辭手法(指各種修辭格)5、語言特色(句式、風格、煉字等)例1、2007江蘇麥天:“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吼個不停,所過之處,留下的只是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fā)著濕潤的草香。” 這句話描寫關中麥收情景,請分析它的表達特色。 答:選取了麥天代表性事物,從視覺、聽覺、嗅覺多角度描寫;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語言表達富有韻味。例2、本文寫的是都江堰,但不
19、以描寫見長,請具體說明它在藝術表現上有哪些特色。 (6分) 答;1、采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2、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追懷。3、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達對現實環(huán)境問題的憂思4、虛實結合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解題思路 鑒賞表達技巧(藝術表現)重心放在判斷運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達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斷”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種表達技巧的綜合運用。鑒賞可以是整體(一般找表現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辭手法)的。解答任何表達特色題必須與文章的中心相結合。沒有純客觀的藝術技巧,任何藝術技巧都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解答表達特色題應該和語言相結合。語言是文章的載體,不論
20、是評價文章的主旨,還是鑒賞藝術技巧,都離不開對語言的體味、把玩、涵詠。否則,一切鑒賞都是空談。3、規(guī)范答題模式明確概念+具體解釋+簡述好處。其中“明確概念”最為重要。后兩個環(huán)節(jié)應根據題干要求具體處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操作。4、探究題(一)探究對象及指向1、語句含義探究題 2、段落結構探究題 3、文章意蘊(主旨)探究題4、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探究題 5、個性化解讀探究題例1、請?zhí)骄慷冀咛N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6分)答:1、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比喻義)2、修筑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謂上善之人(引申義)3、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主旨義)例2、結
21、合全文,探究文章標題“誰說春色不憂傷”的妙處。(6分)答 用反問句式,強烈表達作者對春色的獨特感受;以景(“春色”)與情(“憂傷”)的強烈反差,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統(tǒng)攝全篇思路,由尋常春色寫到憂傷春色;奠定全文憂傷的感情基調。(二)探究題總結:1、建立起對這種題型的認知模式(1)探究題的主要特點題干有標志。一般出現“探究”字樣,有時出現“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請聯(lián)系實例”等字樣。思考有依據。要求依據文本內容作一定程度的探究,而不是隨心所欲地發(fā)揮。答題有層次。要求考生從不同層面和角度思考,答案要表述的意思一般不會只有一層。探究賞析題。該題型是對文本的一些亮點,如篇章結構安排、語言特色、文學藝術
22、處理等方面進行探究與賞析。(手法)探究理解題。該題型是針對文本閱讀中的某一疑點、矛盾點或難點,理解含義、意蘊、情感、主旨等。(內容)探究拓展型。該題型是對由文本內向文本外所延伸的意義、價值的探究。探究題答起來沒有統(tǒng)一、固定的模式。但探究題屬表述題,有基本的行文結構和模式:表述觀點+分析論證+總結點題【命題熱點】 “小說的命題基本上圍繞著五個關鍵詞:環(huán)境:分析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鑒賞環(huán)境描寫語段的表達特色。情節(jié):著重于情節(jié)的概括、情節(jié)的特點分析、情節(jié)的高潮或結尾作用理解、情節(jié)的合理性探究。人物:人物個性特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心理變化分析;刻畫主要人物的手法鑒賞;主次人物的辨析、次要人物
23、的作用;人物性格發(fā)展的合理性探究。主題:著重小說意蘊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說主旨某一側面的歸納、合理性探究;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探究:一般有三個角度思想、情感、審美(藝術特點)。【建模意識】環(huán)境:往往要考慮環(huán)境本身,對情節(jié)、對人物、對主題深化四個方面考慮作用。情節(jié):往往要考慮情節(jié)本身、對人物作用、與上下文結構關系、對主題作用。人物:從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入手,要注意作者的客觀介紹和在情節(jié)的動態(tài)發(fā)展中分析人物形象,往往要考慮人物身份和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主題:往往要從主要人物、人物關系入手,還要考慮到情節(jié)安排、社會環(huán)境設計等因素。一、環(huán)境類考題示例1、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建模 環(huán)境分類及作
24、用 社會環(huán)境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 作用:交待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或影響或決定人物性格;揭示社會本質特征,揭示主題。 自然環(huán)境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如時間、地點、氣候、景色、場面等。 作用:自身的、獨立的審美價值: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特點;渲染氣氛,為后邊刻畫人物作鋪墊;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種心理;展開、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 環(huán)境類試題的答題思路:環(huán)境本身(交代時間,交代背景,營造氛圍,渲染氣氛)情節(jié)(推動,暗示,鋪墊)人物(烘托,映襯)主題(表達,寄托,暗示,揭示)。 根據要求還可以這樣來組織語言表達:XX
25、具體描寫了景色,營造(創(chuàng)設)了一種氣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調;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下文情節(jié)展開作了鋪墊,推動的情節(jié)發(fā)展。解題思路:交代人物活動背景,點明事件發(fā)生時間(節(jié)令)、地點。如果開頭是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可能渲染某種氛圍,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調(指向環(huán)境本身)。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 。(指向情節(jié))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性格、心境 (指向人物)暗示社會環(huán)境,揭示社會本質,深化作品主題 (指向主題)環(huán)境類建模分析示例(1)2007年海南寧夏卷林沖見差拔:小說第一段寫林沖剛到牢營,就有犯人介紹牢營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概括介紹牢營情況,交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指向環(huán)境)
26、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制造懸念,使故事產生波瀾。(指向情節(jié)和效果)(二)故事情節(jié) 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抓住場面;尋找線索;理清小說的結構。分析小說故事情節(jié)時要注意兩點: 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是矛盾沖突發(fā)展的體現,分析小說的情節(jié)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沖突; 分析情節(jié)不是鑒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所以,在分析情節(jié)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 情節(jié)的作用 交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
27、#160;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側面烘托,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照應前文。 線索或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刻畫人物性格。 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2.情節(jié)的特點 情節(jié)安排評價 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 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
28、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懸念的作用。 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喜劇式等。 貫穿情節(jié)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如藥中的“人血饅頭”、故鄉(xiāng)中的“我”等。 命題指向: 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jié),或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某一情節(jié)的特點和作用分析; 情節(jié)的高潮或結尾作用的理解
29、; 小說的敘述故事情節(jié)過程中順敘、倒敘、插敘等方法的使用;哪一個情節(jié)最吸引你; 情節(jié)的合理性探究等。 解題技巧 找出情節(jié)線索,理清情節(jié)的來龍去脈。由事及人,看情節(jié)發(fā)展如何為塑造人物服務。見微知著,從場面和細節(jié)描寫中分析情節(jié)對表現主題的意義。賞析技巧,注意發(fā)現作者組織情節(jié)的藝術匠心。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XX情節(jié)(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現了 二、小說中情節(jié)類試題建模1、題型:情節(jié)概括、情節(jié)作用分析
30、、情節(jié)特點賞析。2、解題思路:(1)情節(jié)作用題步驟:審清作用指向概括相關情節(jié)先考慮在結構上的作用如果是綜合問有何作用,再考慮在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方面的作用如果情節(jié)用了某種手法,再考慮其藝術效果。(2)情節(jié)特點賞析步驟:先看位置判斷手法先談手法的效果再考慮結構上的特點再考慮與人物的關系再看表現主旨的作用。常用開頭結尾 小說常用的開頭 A.設疑法(懸念法):提出疑問,然后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造成懸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把小說讀下去。引起讀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節(jié);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說的主題。 B.寫景法。如藥的第一段寫秋天下半夜陰暗、凄清、恐怖的環(huán)境,暗示了小說
31、主人公的不幸命運。再如荷花淀開頭寫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靈。 小說的結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結局。(思維方向)好處: 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jié)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項鏈。 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項鏈,直到結尾才點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項鏈時主人一口答應,還項鏈時主人沒有打開盒子檢查等,暗示了項鏈是不值錢的。 分析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 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如藥華小栓、夏瑜的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沒有發(fā)動群眾。 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藥寫華小栓吃了
32、人血饅頭后的死,突現了群眾(華老栓)的愚昧性格。 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讀者思考死的原因。 分析令人喜悅的大團圓結局。這種結局符合人們的閱讀心理。這樣的結尾有什么作用? 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 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 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美好人性超越了戰(zhàn)爭,反映出人類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結尾。留下了 “空白”給讀者想象,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 (三)揣摩人物形象 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如下:
33、 典型的細節(jié)可以刻畫人物性格 追求愛好。如魯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會“回”字的四種寫法,典型地表現了這個人物的迂腐和呆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嚴監(jiān)生臨終前望著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芯而不肯斷氣,入木三分地表現了這一人物的吝嗇和刻薄。 典型的細節(jié)可以深化主題。如魯迅藥中的“人血饅頭”這一“物”的細節(jié),形象而深刻地表現了辛亥革命脫離人民群眾的根本弱點。 典型的細節(jié)可以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營造一種氛圍。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那雪下得正緊”這一自然景物的細節(jié)描寫,致使林沖到山神廟躲避風雪,才有殺死仇敵的故事,這樣細節(jié)描寫就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34、0; 典型細節(jié)可以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如魯迅風波中釘了十六個銅釘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黃的米飯,就渲染了當時的時代氣氛和地方特色。 營造典型的環(huán)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動“雪后初晴,玉樹瓊枝,掩映如畫。寥寥幾字就烘托出當時的氣氛雖是冬日,卻溫暖如春。烘托出會見時的融洽氣氛,襯托人物的愉快心情。 典型的細節(jié)可以暗示影射。如魯迅藥中描寫丁字街頭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個字,其實是影射秋瑾就義地點“古軒亭口”,暗示小說中的夏瑜影射了秋瑾。 常見題型 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 &
35、#160;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tài)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XX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4.小說人物形象的切入點 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yǎng)、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
36、 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5. 人物類試題答題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與另一個人物烘托、映襯、反襯)情節(jié)(人物性格決定情節(jié)發(fā)展)主題(突顯某種主題) 三、人物類考題示例1、高考題型:人物個性特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心理變化分析;刻畫主要人物的手法鑒賞;主次人物的辨析、次要人物的作用;人物性格發(fā)展的合理性探究。2、解題思路:(1)人物性格、形象、心理分析題:從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入手,要注意作者的客觀介紹和在情節(jié)的動態(tài)發(fā)展中分析人物形象,往往要考慮人物身份和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人物
37、性格的復雜性。分析人物還需結合主旨。例1、10年江蘇溜索: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tǒng)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答:(1)“懶懶”地說話、“穩(wěn)穩(wěn)”地坐在馬上:表現他在怒江天險前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過江:表現他認真負責,關愛部下;(3)瞟一眼,問一聲:表現他受人尊敬,與手下配合默契:(4)一聲唿哨、最后一個過溜索:表現他的英雄氣概,粗獷豪邁。小結:結合人物描寫的細節(jié)、情節(jié)、主題分析人物(注意人物身份和人物間關系)例2、 2013南京二模開小差:試概括文中斯萊戈的形象。答:樂觀、機智、果敢的開小差的美國士兵。(6分,每點1分)3、次要人物及其他分析示例1、10年江蘇溜索:本
38、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刻畫各有什么作用?答:牛不肯挪動半步的恐懼和溜索時流淚發(fā)抖:(概括描寫的具體內容)(1)側面表現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對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2)與“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互相映襯;又與領隊及漢子的勇敢無畏形成反襯。(對人物刻畫作用?)(四)概括主題內容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1. 常見題型: 探究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深刻意蘊,或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蘊等2. 主題挖掘的基本途徑: 對主題的挖掘一般可從以下幾方
39、面:從作者背景看、從人物特征看、從情節(jié)發(fā)展看、從語言情感色彩看、從整體傾向看。 對主題的概括常用這樣一些基本術語: 歌頌、贊揚、張揚什么。諷刺、批判、揭露、譴責什么。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對什么現象的反思。表達了什么情感。 解題思路 :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一是從小說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三是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小說
40、通過描繪XX故事情節(jié),暗示了刻畫了抒發(fā)了(呼吁) 如孔乙己:通過對斷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寫(情節(jié)),刻畫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形象),控訴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五)分析寫作技巧 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才能。 1.常見題型: 文中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細節(jié)描寫、象征、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
41、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jié)奏感、用詞準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4)“談構思”題型:說說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點,分析其好處;這句(段)話在文中結構上起什么作用;聯(lián)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5)“講方法”題型:文中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從語言運用角度,鑒賞文中畫線句子。(6)“明主題”題型: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的寫作意圖,作品的主題;這篇文章的
42、主旨是什么,為什么?前后說法,是否有矛盾,為什么?闡釋小說社會意義。 7、分析小說的標題 解題思路: 一是通過分析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二是通過分析小說的主要人物;三是通過分析小說的主要內容。 常見的作用有:一是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二是點明主題。 (4)答題模式:一是具體的意思。(文中具體的XX ) 二是與主題相關的意思。 (六)品味語言特色 語言特點、修辭、表達效果 描寫要如見其人、如聽其言 、令讀者仿佛親臨其境。人物語言個性化,即顯示性格。敘述語言要簡潔、傳神。
43、語言風格:幽默風趣、典雅莊重、含蓄凝練等。論述類文本閱讀方法指導(一)做論述類文章閱讀的三個意識一、文體意識把握論述文的文體特點1、論證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2、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叫“引論、本論、結論”)其結構可以是總分式結構和破立式結構(破是駁斥對方觀點,立是擺明自己的觀點)。3、本論部分邏輯結構:并列、遞進、對照議論文的觀點表述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1)文題即觀點。一般議論文的文題只是個“話題”,它的觀點圍繞著這一話題來展開,但有的話題往往就是作者的觀點。(2)開門見山提出觀點。因為議論文必須要達到“觀點明確”這一最起碼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議論文都是開門見山
44、提出觀點,這就給我們一個提示:閱讀這種文章時我們一定要注意文章開頭內容。(3)有的議論文觀點的提出必須要通過幾個分論點來表述,所以觀點往往會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帶有一定的總結性和歸納性。(4)有的議論文因為話題范圍較大,內容多,形式散,它的觀點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幾個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處。這種的觀點概括就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與概括能力。二、文本意識把握答案來自文中的原則1、考綱對論述文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閱讀,不需鑒賞,所以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相關信息。2、做題時可采用“逐段閱讀梳理法”,一畫觀點,二標材料,三圈出線索詞和關鍵詞。三、規(guī)范意識即規(guī)范作答1、如果是歸納要點的題要分點作答,
45、不同點體現不同角度,另外要注意根據問題角度來作答,不要答非所問,做到答案清晰簡潔。2、答題的語言可以直接取自閱讀文本,可以對語言進行加工重組,或用自己的語言準確表達。(跟壓縮概括的知識點相通)3、從文本到答卷語言的轉換,往往包括三個方面:具體的要加以概括抽象的要加以闡發(fā)含蓄的要加以解說。(二)題型解題方法歸納一、詞句理解類1、重要詞語的理解在文章中,詞語是承載信息的最基本的語言單位。準確理解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則是理解文章的基礎,這既是閱讀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求之一。高考考查學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往往就是指詞語在實際運用中的具體意義,而不是從詞典上背下來的一般意義。(1)關鍵概
46、念的理解論述類文章中常常出現許多術語、概念,它們大多是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的面目出現,準確理解它們中間帶有關鍵性質的詞語,往往是理解和把握它所在的文段甚至整篇文章重要信息的鑰匙。高考考查這類詞語,不是要求考生掌握它們在某專業(yè)領域中的規(guī)范性的定義,而是要求考生從語文角度能夠結合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對它們作出具體而準確的理解,以體現出個人的語文能力。(2)指代性詞語的理解所謂指代性詞語,是指文章中的代詞或具有指代作用的詞語?,F代文閱讀非常強調對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代詞指代內容的理解,因為如果不能準確把握這些代詞或具有指代作用的詞語,弄不清它們的具體含義,那就說明還沒有讀懂文章。(3)關聯(lián)性詞語的理解所謂關聯(lián)性詞
47、語,這里是指連詞及文章中具有關聯(lián)作用的詞語。在論述類文章中,關聯(lián)性詞語所揭示的,不僅有文章的內容與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還包括文句之間的層次關系,就是說,它們以詞語的面目出現,而它們所具有的“能量”及所起的作用,常常超出句子之外。2、重要句子的理解要全面把握和理解文章內容,首先要從正確理解句子開始,因為文章是由語句構成的。因此,正確理解文章中的語句,特別是關鍵性語句,對理解文章非常重要。考試大綱中對此不僅有著明確的要求,還把它作為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而近幾年的高考,幾乎歷次都把它列為必考內容,道理就在于此。一般而言,論述類文章的重要語句在內容上大多具有被一般語句所證明或解說的特點。在文章中常常是中心
48、句、文段的起句與結句(或稱首句與尾句),以及在文中起關鍵作用或關聯(lián)作用的句子。抓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第一步:找出該詞語所在的具體的語句、句子所在段落。第二步:運用結構分析的方法,理清語句的位置和范圍,明確句子與全文、與該段的關系。語句若在文首(總領)文末(總括),答案將在全文尋找,或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各段的大意即可;如在段首,答案從本段尋找(闡述);若在段末,既要考慮本段(歸納),還要考慮下一段(領起);若在段中,一般在該句前后尋找(解說)。第三步:從修辭入手來分析語句的表現形式,從而透視其深層意義。一般要找出比喻的“本義”。有時還需結合文章的時代背景、主題等內容加以理解。二概括內
49、容類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對于論述類文章來說,信息主要是指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文中顯示觀點態(tài)度的語言材料,它包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作者引述的別人的觀點態(tài)度等;二是文中用作論據的敘述性或說明性材料。篩選信息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標準,經過辨別、梳理把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整合信息,就是將從文中篩選出的相對分散的相關信息集中起來,并進行加工組合,形成一個較為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信息鏈。A、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有三條:(1)從文章的基本概念中獲取信息。一般論述類文章往往要運用或涉及一些概念,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義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2)從重要的語句中獲取信息。(3)從引述的材料中獲取信息。論述
50、類文章中的一些敘述性或說明性材料往往明示或隱含著一定的信息。這也是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方面。B、篩選信息的一般方法:(1)明確篩選的目的和標準。目的和標準是篩選信息的依據,心中要始終裝著“標準”這一概念。這里的標準是指題干的要求或選項的話題。(2)重點對相對、相反、相近的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文中的信息最容易混淆最難以判斷的就是那些相對、相反、相近的信息,理清了它們的界限,問題就解決了。(3)注意信息表述方式的變化。相同的信息往往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容易造成誤解,要透過語言形式的外表把握信息內容。C、整合信息的一般方法(1)剔除多余重疊信息。篩選出的信息有的是多余的,有的是交叉重疊的,整合時,要進行甄
51、別。(2)合理加工組合信息。采用要點化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序列將信息組合起來,語言表述要順暢。注意不要遺漏信息,防止因表述不當而造成誤解。三、分析思路類1、論述文的基本結構:引論(提出問題或論點)、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但它是富有變化的:有的只有引論、本論,無“結論”;有的開頭只是提出論題,在結尾點明論點;有的文章是駁論文(先列出錯誤論點并否定后立論的結構)采用破立結合的結構方法。本論內部結構方式:(1)總分結構:先總說(提出中心論點),再分說(列出幾個分論點,或從幾個方面進行論證),最后總說(總結)。(2)層進結構:論證上由淺入深,層層深入。(3)并列結構:幾個分論點并列,或幾個方
52、面的論證并列。(4)對照結構:一正一反,正反對比。此外,還要注意先駁論(列出錯誤論點并否定)后立論的結構。2、梳理思路(1)、由標題入手,以主題(中心論點)為先導尋找思路。(2)、捕捉關鍵句。從內容上看:主旨句、觀點句、概括句、情感句從結構上看:領起句、總結句、過渡句,置于文首、文尾或段首、段尾的句子。(3)、特別捕捉那些能標志層次、思路的關鍵詞,它們對分析思路大有幫助。關聯(lián)詞,如表并列的“和”“以及”“另一方面”“同時”;表遞進的“不僅如此,而且”“甚至”“更進一步講”;表轉折的“然而”“不過”“其實”“與其相反”;表因果的“因此”“所以”“總而言之”。順序詞,順序詞能表示材料的主次輕重或問
53、題的幾個方面,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3、概括思路(1)大體概括每段段意(2)根據各段意義把文章切割成3-4個部分(這里必然有把意義相近的段落合并的過程)(3)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各部分的內容(用語可以摘取、合取、自撰)(表達的時候注意,用“首先”“然后”“最后”這樣的連接詞)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指的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對社會、人生、自然現象的認識、理解和感悟,所要承載的作者的各種豐富的情感,所要展示的作者的胸襟與抱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就要懂得去把握這種觀點態(tài)度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1直露的觀點態(tài)度直露的觀點態(tài)度在文章中許多顯眼的地方
54、就能看出來:(1)通過標題來體現;(2)通過開篇的中心句來體現;(3)通過反復出現的提示性的語句來體現;(4)通過篇末的總結性的語句來體現;(5)通過文中極富感情的抒情句來體現。2含蓄的觀點態(tài)度含蓄的觀點態(tài)度的把握難度就大一些,但是我們仍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把握:(1)注意文章所表達內容的象征意味;(2)注意對文章中修辭格運用的理解;(3)注意文章使用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手法;(4)注意作者所處的時代特點和作者的人生經歷。3、分析方法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主旨。篩選出能直接體現作者觀點和態(tài)度的句子。議論文的論點就是作者的觀點。其標志性語詞往往是“認為”、“以為”、“感到”等。抓住文中運用的材料。論述文
55、,文中運用的材料,不論是事實還是文獻資料,特別是正反的事實材料,其中往往蘊含了作者的好惡感情。因此,從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重要途徑。.抓住作者的評述。有時候,作者把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隱含在具體的評述之中而不直接說出。這就要求從分析具體的評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抓住文章中的顯性因素進行分析概括。所謂“顯性因素”一般表現在:文章的標題,開頭或結尾的重要語句,文中關鍵詞語,題干要求等。五、論證方法類1、常見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1)、舉例論證。作用:說理更具體、說服力更強。答題格式:舉例論證。用事例論證論點,論證十分具體,說服力更強。(2)2 、對比論證。作用:突出強調。答題格式
56、:對比論證。通過和的對比,突出強調了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3)、比喻論證。 作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答題格式:比喻論證。把比作,生動形象證明了觀點,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4)、引用論證。引用的能證明論點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作用: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軼事、奇聞趣事。作用: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答題格式:引用論證。引用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具權威性(趣味性)。(5)、類比論證作用:突出強調。答題格式:類比論證。通過和的類比,突出強調了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解題步驟:第一步:審題干,推測要點。分析題干句子結構,勾畫重點詞語,明確概括的對象、角度、重
57、點。第二步:定區(qū)位。從“綜觀全文”這些提示語推測找答案的范圍。第三步:回到原文,分析本句、上下句,尋找要點。第四步:從不同角度摘錄語句,整合歸納,組織成句。3、做題基本原則原則:寧全勿缺,切分要點,機智排序。寧全勿缺。只要扣住題意,寧可多答一些,因為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反而要扣分。切分要點。答賦分較高的概括性題目,要設等序號分要點作答,這樣可以使答案條理清晰,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機智排序。對切分出來的要點可以按與題干要求貼近的程度排列先后順序;如果對貼近的程度不能通盤把握,則可將自己最有把握的要點排在前面,把握不大的要點排在后面。這樣處理既可統(tǒng)籌兼顧,又可突出重點。4、答案的語言組織:(1)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采用摘句法進行壓縮。(2)分析相關文字的層次,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采用合并法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3)提取精要,找準角度,獨立歸納。5、組織答案要注意:(1)要點要齊全。要點遺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對相關文字作層次分析。(2)要變換角度,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要點,不要只從一個角度思考作答。(3)要明確題干指向,根據文本組織答案,不要答非所問。(4)盡可能多用原文中的詞語作歸納。這是就獨立歸納而言的。盡可能多用原文中的重要詞語組織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鉬合金行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透明聚丙烯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過氧化二異丙苯行業(yè)運行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苗圃產業(yè)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及發(fā)展建議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納米銀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紫菜市場競爭格局與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管殼式換熱器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與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硬質纖維板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半導體器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測量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產品設計》(北希望)教學資料 課程標準 產品設計課程標準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7單元核心素養(yǎng)教案
- 幼兒園垃圾分類PPT
- 申請?zhí)崛∽》抗e金個人授權、承諾書(樣表)
- 施工作業(yè)申請表
- 浸出液的凈化與沉積
- 銀行間本幣市場交易員資格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586題)
- 苯乙酸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幼兒園大班《防欺凌》教案5篇,幼兒園大班防欺凌活動教案
- 衛(wèi)生管理初中級職稱大綱
- 《當代網絡文學作品發(fā)展研究63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