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九年級科學下冊復習提綱改_第1頁
新浙教九年級科學下冊復習提綱改_第2頁
新浙教九年級科學下冊復習提綱改_第3頁
新浙教九年級科學下冊復習提綱改_第4頁
新浙教九年級科學下冊復習提綱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科學復習提綱第一章演化的自然第1節(jié)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1.宇宙:廣漠空間和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宇宙是均勻的、無邊的、膨脹的。宇宙中有上千億的星系,平均每個星系又有上千億的恒星和各類天體。運動著的物質將時間和空間結合在一起就成為我們所說的宇宙。2.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fā)現(xiàn)星系運動有如下特點: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3.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是大爆炸宇宙理論(勒梅特于1931年創(chuàng)建)。其主要觀點-大約150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極高的溫度和密度,被擠壓

2、在一個“原始火球” 中。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后來相繼出現(xiàn)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4.宇宙的將來兩種結局:永遠膨脹下去, 或者會塌縮而在大擠壓處終結。無論地球上觀察,還是在其它星球上觀察,都可以觀察到其它星球都在遠離觀察點而去,這是宇宙膨脹的結果。其實,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的理論也不能確定起始爆炸中心。5.英國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和宇宙無邊界的設想成了現(xiàn)代宇宙學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無邊界設想是這樣的:第一,宇宙是無邊的;第二,宇宙不是一個可以任意賦予初始條件或邊界的一般系統(tǒng)。6. 托勒密的宇宙體系地心說托勒密認為,地球處于宇宙中心

3、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7.哥白尼與“日心說”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臨終時發(fā)表了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著作天體運行論,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說”理論。這個理論體系認為,太陽是行星系統(tǒng)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繞太陽旋轉。地球也是一顆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樣自轉,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樣圍繞太陽轉動。第2節(jié) 太陽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1.人類認識太陽系的歷程最早用肉眼觀測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加利略發(fā)明了天文望遠鏡后,人們才撩開太陽系神秘的面紗。1781年,英國科學家威廉赫歇耳發(fā)現(xiàn)了天王星。18

4、46年法國的勒維耶與英國的亞當斯發(fā)現(xiàn)了海王星。1930年,美國的湯博發(fā)現(xiàn)了冥王星。20世紀50年代,航天探測器的運用,是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2.太陽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太陽系的形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說” :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陽,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質進一步收縮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論依據:太陽系的行星繞日運行的特征P8。同向性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轉軌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軌道的近圓性。4.太陽系的形成星云說星云:是由氣體和塵埃物質組成的巨大云霧狀天體。直徑大多十幾光年人們把宇宙中星際氣體

5、、塵埃和粒子流等物質叫做“星際物質”。 星際物質在宇宙空間的分布并不均勻。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氣體和塵??赡芟嗷ノ芗饋?,形成云霧狀。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做“星云”。5.太陽系家族的誕生50億年前原始太陽星云因萬有引力作用而收縮凝聚凝聚的星云,繞著中軸旋轉,形成中間增厚的大園盤繼續(xù)旋轉,盤面形成幾個同心圓的圓環(huán)中心部份質量較大形成恒星-太陽,圓環(huán)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衛(wèi)星。6.恒星的演化紅巨星:表面溫度比太陽低,但體積比太陽大,亮度比太陽高。行星狀物質:質量體積比太陽大,但亮度較暗。超新星:亮光相當于十億顆太陽白矮星、中子星、黑洞:體積小、亮度低,但質量大、密度極高。恒星的一生決定恒星壽

6、命的因素只有一個質量質量愈大,壽命愈短!星際氣體原恒星 主序星 太陽紅巨星白矮星 暗矮星主序星 中子星 大恒星超紅巨星超新星黑洞2.太陽的光和熱是靠太陽內部的氫發(fā)生熱核反應而產生的。第3節(jié)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1.地球的演化。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巖漿構成的熾熱的球。在距今約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海洋中誕生。25億至6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xiàn)大片陸地和山脈,海洋中的藻類釋放初氧氣,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增多:6億至2.5億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出現(xiàn)昆蟲、魚類、兩棲類、裸蕨類等生物;2.5億至0.7億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

7、國大陸輪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xiàn);0.7億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guī)模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xiàn)代地球地貌的基礎;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出現(xiàn)。2.生命的誕生。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氨氣、氫氣和水的密閉裝置,以加熱、放電來模擬原始地球的環(huán)境條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等。4.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第二階段,從有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大分子;第三階段,從有機大分子組成能自我維持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多分子體系;第四階段,從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

8、節(jié) 生物的進化1.神創(chuàng)論和進化論的斗爭。2.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動植物化石。化石的形成P20。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都稱為化石。支持生物進化的其它證據:自然選擇學說、比較解剖學證據、胚胎學證據。動物化石的形成:動物死后落入水中尸體上的肌肉腐爛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進入無機鹽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將化石保存在外圍泥沙堆積沉淀而形成的巖石中某些化石隨地殼的運動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風雨作用下露出化石。3.生物進化的順序和意義。越是古老的地層(深層)里化石生物越簡單、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層(淺層)里化石生物越復雜、越高級。進化順序: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爬行

9、類鳥類哺乳類。植物: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人: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現(xiàn)代人意義: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xiàn)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說明了生物是經過 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它反映了生物進化的順序是:簡單復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更先進更科學的推斷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通過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的差異。4.物種可變的進化觀點:世界是運動的,地球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星球,生物也是在變化的。5.進化論的演變。最早較為系統(tǒng)地闡明生物如何進化的是法國博物學家喬治·布豐,他認為物種是可變的,現(xiàn)在活著的種類是從今天已經不存在的種類演變而

10、來的。1809年,法國博物學家讓·拉馬克提出“用進廢退”觀點,認為現(xiàn)存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由其他物種變化而來的,現(xiàn)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種進化的原因是自身存在著一種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力量。對神創(chuàng)論造成致命打擊的是達爾文于1859年發(fā)表的物種起源,其中解釋物種進化原因的自然選擇理論被人們普遍接受。主要觀點:地球上的一切適于都起源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核心: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內因是不定向的遺傳和變異,外因是環(huán)境的選擇,結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變異對生物個體來說分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遺傳的作用是積累微小變異遺傳和

11、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學說祖先進化原因核心思想布豐進化學說相同環(huán)境的改變(氣候)物種可變拉馬克學說不同用進廢退物種可變 用進廢退 獲得性遺傳達爾文進化論相同自然選擇物種可變(過度繁殖.適者生存,遺傳變異.生存斗爭)第5節(jié) 遺傳與進化1.遺傳: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子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都很相似,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遺傳?!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變異: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性狀差異叫變異?!耙荒干抛樱B母十個樣”2.染色體:位于細胞核內(人類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是由DNA(脫氧核糖核酸

12、)和蛋白質組成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由1953年美國沃森和英國克里克共同提出。脫氧核糖、堿基、磷酸組成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基因是起遺傳作用的DNA片斷。一個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個基因?;蚩刂菩誀?,蛋白質表現(xiàn)性狀。人類基因組計劃,計劃于1990年正式啟動。變異實質上是遺傳物質(基因、DNA、染色體)發(fā)生改變而導致生物體性狀的變化。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發(fā)生變異造成的;先天愚型是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3.育種和優(yōu)生。雜交優(yōu)勢:雜交的生命力比雙親強的現(xiàn)象。如騾。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組合基因的技術。轉基因技術、轉基因食品等。遺傳病與優(yōu)

13、生。我國的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之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4.新達爾文主義(綜合進化論)認為:親代的基因在傳遞給子代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自然選擇。如含有體格強壯、反應敏捷的基因的動物往往能在擇偶競爭中獲勝,因此這些基因遺傳給子代的機會較大,相反,含有某些遺傳病基因的動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過早死亡使這些不利基因傳給子代的機會減小。第二章生物與環(huán)境第1節(jié)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1. 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非生物因素:陽光、水、溫度、空氣、無機鹽等生態(tài)因素(環(huán)境因素)生物因素:種間關系、種內關系(生物間關系互惠,如花與蝴蝶;共生,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地衣;競爭,如水稻與雜草;捕食,如鳥吃蟲;寄生,如蛔蟲寄生于人

14、體內、莬絲子、細菌等;偏利、偏害。)2.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現(xiàn)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方式適應的普遍性、相對性(如保護色、擬態(tài)、警戒色等。)生物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影響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制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2節(jié) 種群 1.種群定義:生活在 一定區(qū)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 的 總和 ,稱為種群。 生物特征: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2.種群的特征具有種群密度、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生物種群中增加(或減少)生物個體的主要方式是繁殖(或死亡)。種群密度=生物個體數/種群生存的面積(或體積); 性別比(%)= 男性人數/女性人數 ×100% ;

15、 出生率= 新個體數/種群個體總數×100 ;死亡率= 死亡個體數/種群個體總數×1000 。第3節(jié) 生物群落1.群落定義:在 一定生活環(huán)境種的所有生物種群就組成了一個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簡稱為 群落 。生物特征:一定區(qū)域內的全部生物種群,即區(qū)域內的全部生物 。關系:群落中各生物間存在著直接 或 間接 的相互關系:有食物關系、棲息和寄生關系、繁殖關系等,其中 食物關系最主要。生物分布特點垂直分布: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苔蘚地衣層。3.植被定義:生活在 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的所有植物的總和,稱為植物群落。覆蓋在地球表面的 植物群落稱為植被。生物特征:一定區(qū)域內的全部植物。 類型:自

16、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作用:在群落中,起 主導作用的是植物, 動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植物。4. 破壞植被的危害: 水土流失 、 氣候變化異常、動植物資源枯竭 等。5.群落的結構: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和時間結構。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狀態(tài),其最顯著的特征是成層現(xiàn)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許多層次的現(xiàn)象。成層現(xiàn)象在森林群落表現(xiàn)最為明顯,而以溫帶闊葉林和針葉林的分層最為典型,熱帶森林的成層結構則最為復雜。一般按生長型把森林群落從頂部到底部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被層(苔蘚地衣)四個基本層次。水平結構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現(xiàn)特征是鑲嵌性。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濕度的

17、大小等因素影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種群密度也有差別。時間結構是指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季節(jié)和年份)而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第4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1生態(tài)系統(tǒng)涵義:一個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環(huán)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組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區(qū)域大?。嚎筛鶕嶋H需要,自由選定。故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區(qū)域大小 不可直接比較。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它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上部,總厚度大約20千米,但是,絕大多數的生物都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這一薄層當中。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可以分為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森林生態(tài)

18、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等)和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等)兩大類。3.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包括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和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不可缺少的成分生產者合成的有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的能量來源;分解者:物質、能量循環(huán)中起著轉化的作用。(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 ,為生產者提供原料)。4.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涵義: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通過 食物 形成聯(lián)系食物鏈。舉例:舉例: 草 鼠 蛇 鷹 。功能: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質和 能量流通的渠道。功能: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流通的渠道。變化規(guī)律 : 能量 按箭頭方向逐級遞減。食物網涵義: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很多條 食

19、物鏈 連接交叉,形成一種網狀聯(lián)系叫 食物網。功能: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物質循環(huán) 和 能量流動 的渠道。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漸減少的,即食物網中下一級的生物只能獲得上一級生物的一部分能量。注意: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消費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綠色植物 生產者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需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太陽能 。5.固氮途徑有:雷電固氮、人工固氮和生物固氮。第3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保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原因: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 自動調節(jié)能力 。一般來說,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越 復雜 ,生物種類 越多 ,自動調節(jié)平衡的能力就 越強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破壞:破壞原因: 超過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

20、動調節(jié)能力生態(tài)平衡遭破壞。破壞因素: 自然因素 和 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災害。如地震、 火山、 臺風 等。人為因素: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以及人類活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等。 人為因素 可以導致 自然因素 的強化或弱化。3.設立自然保護區(qū),對于保護自然資源,特別是保護珍貴、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十分有效的手段。4.為了實現(xiàn)環(huán)境保護的目標,必須貫徹實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第三章人的健康第1節(jié) 健康1.人類的健康人的健康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關系健康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部分。2.做一個健康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21、3.一個人的健康水平處于“生病健康”這一連續(xù)區(qū)域內,并不斷變化著降低健康水平 提高健康水平很不健康既不生病也不健康 很健康(亞健康)第2節(jié) 來自微生物的威脅1. 19世紀60年代,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種疾病的根源,殺死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傳染。2. 什么是細菌:一種單細胞的原核生物;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質;無成形的細胞核。種類:桿菌、球菌、螺旋菌細菌危害人體健康的途徑:有些細菌能侵入并破壞人體細胞。有些細菌不侵入細胞內,但能產生一種能破壞細胞的毒素。3.炭疽:由炭疽桿菌引起的疾病。人類感染炭疽病的3種途徑:因食用被炭疽桿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腸炭

22、疽飲食傳播;因擦傷或割傷人的皮膚,感染了炭疽桿菌,引起皮膚炭疽接觸傷口傳播;因吸入漂浮在空氣中的炭疽桿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氣和飛沫傳播3.抗生素是一種能夠在不損傷人體細胞的條件下殺死細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細菌或真菌自然合成。青霉素(英國微生物學家弗來明在1928年發(fā)現(xiàn))作用:青霉素可以使細菌的細胞壁變薄,并使細菌破裂。疾病致病細菌感染途徑疾病致病細菌感染途徑細菌性痢疾痢疾桿菌糞口傳播肺結核結核桿菌飛沫傳播破傷風破傷風桿菌接觸傳播霍亂霍亂桿菌水、食物、蒼蠅傳播淋病淋病雙球菌性接觸4.細菌引起的常見疾病飛沫等傳播沫等傳播冠狀病毒狀病毒SARS性接觸性接觸皰皰疹病毒型疹病毒型生殖器皰疹飛沫傳播

23、飛沫傳播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糞口傳播糞口傳播脊髓灰質炎病毒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甲:糞口傳播乙: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播乙: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播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主要感染途徑致病細菌疾病病毒引起的常見疾?。航胁煌瑵舛惹嗝顾氐膱A紙片營養(yǎng)瓊脂浸有蒸餾水的圓紙片細菌滋生5.右圖顯示了實驗結果,仔細觀察,浸有不同濃度青霉素的圓紙片周圍的清晰區(qū)無細菌,清晰區(qū)面積與青霉素濃度成正比。出現(xiàn)以上實驗結果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殺死細菌,濃度越高效果越好。青霉素可以使細菌的細胞壁變薄,并使細菌破裂。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1943年開始投入使用)。6. 病毒:個體微小,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

24、他生物的活細胞內,沒有細胞結構。7.活動(見P70):什么時候流感(或當地由病毒引起的疾?。┑陌l(fā)病率最高?(調查)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編制調查表;實施調查;統(tǒng)計原數據進行分析。8.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什么條件?(傳染病的流行的三環(huán)節(jié))病原體:是指使人或動物發(fā)生傳染病的生物。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預防的方法: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流感流行期間,盡量少到公共場所。進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種。傳播途徑:空氣傳播:(流感等)水傳播:(甲肝等)土壤傳播:(蛔蟲病等)飲食傳播:(腸道傳染病

25、等)蟲媒傳播:(乙型腦炎等)接觸傳播:(狂犬病等)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家禽和野禽)傳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現(xiàn)為輕度的呼吸道癥狀、消化道癥狀,死亡率較低;或表現(xiàn)為較嚴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敗血性癥狀,死亡率較高。這種癥狀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決定的。第3節(jié) 身體的防衛(wèi)1. 讀圖:找出人體防御病原體入侵的防線有哪些?(1)皮膚: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體進入人體(2)皮膚、呼吸道分泌物有殺菌作用(3)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擺動,清除異物和病菌(4)淚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殺死病菌2. 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組成:皮膚、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

26、。功能:阻擋或殺死病原體,不讓病原體侵入人體。保護自身免受病患的兩種方法:一是防止病體侵入體內;二是抵抗已侵入人體內的病原體。第二道防線是血液中的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在組織中吞食和消化病原體功能:溶解、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組成有:皮膚屏障作用;吞噬細胞和體液(淚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干擾素對病毒的抑制作用。)第三道防線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抗原:進入人體后能和淋巴細胞產生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包括:細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組織(癌細胞)等抗體: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質。人們通常也稱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原菌凝集,

27、中和病原體產生的毒素。抗體附在病原體上,病原體被溶解及殺死;抗體附在病原體表面,使病原體更易被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被抗體粘結在一起,以致不能進入細胞或繁殖。類型淋巴細胞病原體所在產生免疫物質防御方式體液免疫B淋巴細胞細胞外抗體產生抗體,消滅抗原細胞免疫T淋巴細胞細胞內直接作用或釋放淋巴因子消滅和清除異物3.人工免疫:人體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分類:人工自動免疫:接種抗原,人體產生相應抗體;人工被動免疫:注入特異性抗體或淋巴因子計劃免疫:衛(wèi)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易感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 來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如:乙腦疫苗: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腦菌苗: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4.人體的

28、免疫功能:(1)抗傳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皮膚的屏障作用等 ;(2) 免疫監(jiān)視的功能:識別清除異常細胞;(3)保持自我穩(wěn)定的功能 消除衰老死亡細胞。免疫功能失調:過敏反應-免疫功能過強;自身免疫病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免疫缺陷病-艾滋?。ǐ@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其主要傳播途徑:性接觸;血液和精液傳播;母嬰傳播。第4節(jié) 非傳染性疾病1. 當前,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腦血管意外和冠心病更是號稱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2.腫瘤是一種細胞性疾病,其腫瘤細胞由正常細胞轉變而來。腫瘤細胞特點:能不間斷地進行分裂,形成腫瘤。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相同點:都能不間斷的分裂。不同點:

29、前者局限于原發(fā)部位,后者能轉移并侵犯新組織,從而在病人體內廣泛播散。由上皮細胞形成的惡性腫瘤叫做癌。癌癥致死的原因:在體內廣泛擴散,耗盡患者的營養(yǎng),使病人消瘦衰弱,或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引起癌癥的主要因素有(1)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吸煙是致癌的一個因素。(2)腌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霉變食品中黃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等都是致癌物質。(3)喜食高脂肪、高鹽的食物及偏食,都容易使人患癌。3. 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是由于膽固醇和其他脂肪類物質在動脈管腔內堆積,動脈管壁失去彈性而變硬,同時引起管腔狹窄。(1)動脈硬化發(fā)生在冠狀動脈:得冠心病。輕者:腦悶氣喘。心肌暫時性缺血心絞痛;冠

30、狀動脈栓塞或痙摩心肌梗塞。(2)發(fā)生在腦動脈:凝血塊堵塞腦血栓;加高血壓腦血管破裂,腦血管痙攣。以上引起各種病變,俗稱中風,醫(yī)學上稱腦血管意外。4.實驗:血管阻塞對血液流動的影響。該實驗中,大玻璃管模擬血管,水模擬血液,橡皮泥模擬膽固醇等脂類物質。該實驗說明:如果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堆積在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會減緩。如果血管已經變狹窄了,血流仍要維持原來的速度,就必然要引起血管堵塞或破裂。5.目前我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收縮壓持續(xù)大于18.7千帕或舒張壓大于12.0千帕。6.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缺乏,引起血糖濃度升高,以致腎臟無法將經過腎臟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葡萄糖隨尿液排出。糖尿病難以根治,一

31、般控制病情的辦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jié)飲食,適當鍛煉等。第5節(jié) 人的運動系統(tǒng)和保健1.人體的骨骼人體的骨骼共206塊,根據位置可以劃分為頭骨(顱骨)、軀干和四肢骨三部分;骨骼堅硬有維持體形、支持體重和保護內部器官等作用脊柱從側面看有4個生理彎曲,使得人體能直立狀態(tài),并使脊柱富有彈性。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骼,是身體的支柱,有負重、減震、保護和運動等功能。2.骨的結構和成分骨頭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例如臂骨是長骨,腕骨是短骨,胸骨和顱骨是扁骨,椎骨是不規(guī)則骨3.骨的生長:骨的增長(骨端和骨干間的軟骨層細胞不斷的分裂、生長)和加粗?(骨膜內的成骨細胞不斷的分裂、生長產生新的骨組織,使得骨表面增厚)4

32、骨的成分:由柔韌的有機物和脆硬的無機鹽和礦物質(主要是鈣和磷)混合構成5.骨連結:骨與骨之間借纖維結締組織、軟骨和骨相連結。三種形式:不動連結、微動連結和活動連結(關節(jié))。6.關節(jié)由關節(jié)囊、關節(jié)面和關節(jié)腔構成。關節(jié)面: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面叫關節(jié)面。關節(jié)面為一層軟骨覆蓋稱關節(jié)軟骨。關節(jié)軟骨:減少骨之間的摩擦。關節(jié)囊:由結締組織組成,它附著于關節(jié)面周圍的骨面上??煞譃閮韧鈨蓪?,外層為纖維層,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內層為滑膜層,由薄層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可分泌滑液,起到潤滑作用。關節(jié)腔:就是關節(jié)軟骨和關節(jié)囊間所密閉的腔隙。內含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7.骨骼肌包括中間部的肌腹和兩端的肌腱,人體共

33、有600多塊。(小兒麻痹癥:支配骨骼肌的神經受損)8.任何一個動作都是有搓個骨骼肌肌群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第6節(jié) 健康生活1.環(huán)境毒物:環(huán)境中某些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致病的化學物質。中毒:由環(huán)境毒物引起的疾病2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jié)人的生理機能并規(guī)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3.安全用藥就是根據患者個人的基因、病情、體質、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份等做全面情況的檢測,準確的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同時以適當的方法

34、、適當的劑量、適當的時間準確用藥。注意該藥物的禁忌、不良反應、相互作用等。這樣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經濟地用藥了。3.毒品的種類:危害最大的是鴉片類、可卡因類、大麻類等。毒品的危害:毒品有成癮性嚴重危害身心健康(損害免疫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分泌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毒品使吸毒者傾家蕩產,走上犯罪道路吸毒、販毒破壞國家的安寧和經濟發(fā)展。6月26日-國際禁毒日4.香煙煙霧主要成分:焦油:致癌物(苯并芘)誘發(fā)肺癌。煙堿(尼古丁):(1)影響神經系統(tǒng),易得胃潰瘍等;(2)促使動脈硬化、誘發(fā)心臟病。(3)讓吸煙者上癮一氧化碳:減慢血液中氧的運送速度,誘發(fā)冠心病。5 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5

35、.過量飲酒(酗酒)對人體有危害:神經衰弱和智力減退等;心血管系統(tǒng)的疾?。患毙灾靖?、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胃酸過多、胃出血和消化道腫瘤等;消化不良、腹瀉和便秘等。酒精中毒:急性中毒:酒醉狀態(tài),酒精中毒量70-80克,酒精致死量250-500克;慢性中毒:損害: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6.急救時,第一位的工作是搶救生命,首要的行動是排除致死因素 (1)對溺水者首先要將他救上岸;(2)對觸電者首先要切斷電源;(3)對氣體中毒病人首先要轉移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4)對誤服農藥中毒者立即催吐。判別是否死亡的依據:(1)呼吸情況:感知氣流或借助棉絮(2)脈搏情況: 摸橈動脈、頸動脈,或聽心音

36、(3)瞳孔的改變: (瞳孔左右不對稱是大腦異常的重要特征)(4)有無意識:昏厥(暈厥)和昏迷。死亡的標準 日常(習慣):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目前醫(yī)學界:腦死亡。當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時,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使其心肺復蘇。在進行人工呼吸前,應確保呼吸道暢通,若有異物,應將異物清除干凈。人工呼吸頻率為16-20次/分鐘,胸外心臟按壓頻率為80-100次/分鐘。7.毒蛇咬傷的急救(1)我國的毒蛇種類較多,如眼鏡蛇、五步蛇、竹葉青蛇、蝮蛇等都是毒蛇。毒蛇咬傷的急救:被毒蛇咬傷后,應盡可能在傷口的近心端510厘米處,用帶、繩、手帕或止血帶結扎,防止毒液蔓延。然后可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7、傷口,將毒液排出。必要時,應及時送醫(yī)院。8.腦血管意外時特點和正確處理:體位保持合適:使病人絕對臥床。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適當血壓。病人心理安慰。呼叫急救中心或及時送醫(yī)院檢查、搶救。血型紅細胞上的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和B無O型無抗A和抗B9.血型特點:人有多種血型系統(tǒng),臨床上常用的是ABO血型系統(tǒng) ABO血型由紅細胞上的凝集原決定 ABO血型系統(tǒng)四種血型:(A型、B型、AB型、O型)每個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與他本身紅細胞的凝集原相對抗的凝集素。人的血型是由遺傳決定的,且終身保持不變。輸血原則:輸同型血,異型間輸血只在一定血型間可以進行,且在緊急情況下才采用,要輸得少輸

38、得慢。第四章 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節(jié) 人類發(fā)展與環(huán)境問題1. 人類的生存依賴于生物圈的資源與環(huán)境,人類的活動則影響和改變生物圈。環(huán)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各種資源,同時也要接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通過生活和生產等活動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環(huán)境。即人地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但在一定的時期內,地球上的空間、資源、環(huán)境的承載量是有限的,人類發(fā)展必須與環(huán)境相適應。2.人類現(xiàn)在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不合理地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huán)境破壞和資源浪費而形成的生態(tài)破壞類環(huán)境問題。如由于盲目開耕荒地、濫伐森林、過度放牧、掠奪性捕撈、亂挖濫采、過量抽取地下液體資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

39、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鹽堿化、沼澤化、森林面積急劇縮小,礦藏資源遭破壞,水源枯竭,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減少,旱澇災害頻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問題。城市化和工農業(yè)生產中產生的“三廢”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和農藥污染等污染如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如何解決及人類所做的工作?計劃生育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行動(宣傳、減少能源消耗搭車或公交車減少大氣污染及溫室將就;使用無磷洗衣粉;不將化學品廢物(如油漆、油漆稀釋劑等隨意倒入下水道);電池回收等。第2節(jié) 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1. 能源的種類能否再生獲取方式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都是埋藏在地底下能夠提供能量的物質,通常被稱為

40、化石能源。2.煤,煤的成分(主要是碳)、形成及分布P125。石油,石油的成分(主要是碳)、形成及分布。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變化及能源結構的變化:消費總費逐年上升,消費結構不斷改變。為什么有這些變化?(1)生產技術與消費技術變化(2)可再生性與不可再生性影響(3)環(huán)境污染的制約。存在的問題:環(huán)境污染及不可持續(xù)發(fā)展(存量有限)3.核能是通過原子核的裂變或聚變而釋放出能量。1千克鈾235通過裂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500噸標準煤所釋放的能量。4.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不會污染環(huán)境。太陽每秒鐘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當于600萬噸標準煤釋放的能量。5.潮汐能(海水漲潮動能轉化為勢能,落潮勢能轉化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